日本战后经济概述

合集下载

日本战后经济

日本战后经济

日本战后经济内容提要日本经济概述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和衰退的因素日本政府与日本经济的关系(主银行制度)关键词:主银行制度、美国(一)日本经济概述——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日本在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经济的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期的发展期,二是八十年代末日本泡沫经济给其带来的长期衰退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经济处于极度混乱和疲乏状态,工业水平只相当于战前的七分之一,但以美国“朝鲜战争”的“特需”为跳板,到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已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其后,日本经济以每年10%以上的高速增长,成为70年代的“经济增长奇迹”,在美国的“一路护航”下,日本成为仅此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并一度在美国收购企业,扩大资本,与美国抢市场。

在冷战期间,日本从美国获取了大量免费或低成本的项目,少走了许多弯路,而在美国军事、政治等多方面的“保护伞”下,经济发展更是“畅通无阻”;冷战的结束带给美国新的经济增长,同时,也揭开了日本经济衰退的序幕:从1989年经济出现缓慢增长,到1992年经济增长为零,全球竞争力跌至第四位,而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更使日本经济改革失败,陷入长期的经济衰退至今。

日本政府已背负着666万亿日元的国家和地方财政赤字,大约是国内生产总值的1.2倍。

(二)日本经济告诉发展和衰退的因素日本战后经济由“发展——全盛——衰退”的五十年时间的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影响颇为重要:(1)美国在日本经济中的作用提到日本经济就不得不提到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对日本的“特需”,这给日本经济的发展开了个好头,接着,对于冷战时期的战略考虑,源源不断地低成本、高科技的项目从美国涌向日本,当时,正处于冷战时期的美国,不得不同时面对与苏联的军事抗争和经济发展两条路,而美国则更倾向于前者,此时的日本就是在只有追赶的情况下,踏着美国的经济成果,专心致志的在经济上奋勇直追,知道坐上世界经济的第二把交椅。

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外贸管制
为保障国家安全和利益,日本政府对外贸实行一定程度的管制,对 一些敏感商品和技术的出口进行严格审批。
04
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三——地理位 置和国际环境
地理位置的优势
1
1. 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受益于地缘优势和亚洲 地区的快速发展。
2
2. 海岸线长,港口众多,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和海上运输。
3
结合我国国情发展经济
发挥我国制造业优势
我国制造业发展历史悠久,应继续发挥这一优势,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发展绿色经济
我国应引导企业转型,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加强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等措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积极应对国际环境的变化
参与全球经济合作
我国应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推动国际经济秩 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强调团队合作和共同利益
日本企业管理模式强调团队合作和共同利益,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效能。
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密切联系
日本企业管理模式注重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密切联系,这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 忠诚度。
企业文化与人才培养
01
强调人才培养
日本企业重视人才培养,通过提供良好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激发员工
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02
注重员工福利
日本企业注重员工福利,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这有助于
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03
强调诚信和社会责任
日本企业文化强调诚信和社会责任,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
声誉。
03
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二——政策因 素
产业政策
确定重点产业

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历程

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经历了战后经济恢复、经济高速发展、经济低速发展、长期经济停滞这四个阶段。

一、战后经济恢复阶段(1945-1955年)日本穷兵黩武,侵略亚洲、挑起太平洋战争的结果,不仅给亚洲各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且使国内军事经济畸形发展,国民经济疲惫不堪。

战争后期,由于美军的空袭,以东京为首,全国119 个城市严重被炸被毁,到处都变成一片废墟和焦土。

特别是广岛和长崎,更遭到了原子弹的毁灭性破坏。

与1934-1936 年相比,1946 年国民经济和生产能力的下降情况是:实际GNP 为62%,人均实际GNP 为55%,人均实际个人消费为57%,创造业实际工资为30% (1947 年),工矿业生产为31%,(其中煤炭53%、钢材10%、纺织品7%),农业生产为79%。

由于战败,对外贸易几乎彻底中断了,与战前相比,1947 年出口下降为7%,进口下降为14%。

尽管战后的经济恢复经历了不少艰难和蜿蜒,但从总体上看,无疑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1946-1951 年度,经济增长率为9.9%,其中工矿业生产增长率为22.8%;1951-1955 年度,经济增长率为8.7%,其中工矿业生产增长率为11.3%。

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1955-1972年)日本经济在高速发展阶段有过三大景气时期,分别是神武景气、岩户景气和伊奘诺景气。

神武景气 (1954 年11 月-1958 年6 月) :景气持续了31 个月,实际经济增长率1956 年度7.5% 、1957 年度7.8% ,1958 年降为6.2%。

岩户景气 (1959 年4 月持续到1962 年10 月) :景气持续42 个月,1959、1960 、1961 年度的实际经济增长率也分别达到了9.4% 、13.1%和11.9%,1962 年降为8.6%。

伊奘诺景气(1965 年11 月-1970 年7 月):景气持续期间为57 个月,1966- 1970 年度,实际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0.2% 、11.1% 、11.9%、12.0% 、10.3% ,1971 年降为4.4%。

日本经济发展历程

日本经济发展历程

日本经济发展历程日本经济发展历程可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1. 重建与发展初期(1945-1960年代):二战后,日本经济遭受严重的战争摧毁,然而在美国的经济援助下,日本迅速进行了重建与恢复。

这一阶段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轻工业和加工制造业,例如造船、纺织等领域的企业得到迅猛发展。

2. 高度经济增长期(1960-1970年代):通过有效的政府规划和私人企业的努力,日本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重点发展的产业包括汽车、电子、钢铁、化工等,日本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得到了广泛认可。

同时,日本政府采取了保护主义政策,限制了进口并鼓励出口,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增长。

3. 经济转型期(1980-1990年代):随着经济增长的放缓和国内市场的饱和,日本开始面临一系列挑战。

这一时期,日本政府推动了一系列经济改革,包括金融自由化、企业并购与重组等。

同时,日本企业开始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通过直接投资和出口扩大经济规模。

4. 泡沫经济崩溃与失去势头(1990-2000年代):1990年代初,日本的泡沫经济破裂,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崩溃,导致经济陷入长期停滞。

这一阶段,日本面临诸多问题,包括高失业率、恶性通缩等。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措施和结构性改革,然而经济的恢复进程缓慢,日本逐渐失去了过去的经济优势。

5. 超低利率和经济调整(21世纪):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日本实施了超低利率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的量化宽松措施。

虽然这些措施一度提振了股市和出口,但日本仍面临着长期经济调整的挑战,主要包括人口老龄化、人口减少、政府债务高企等。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日本政府也开始注重创新、技术升级以及推动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发展。

战后日本经济史

战后日本经济史

战后日本经济史
战后日本经济史是指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今天的
经济进步历史。

在二战中,日本经历了巨大的损失,赔偿金的支出源源不断,而国家经济也受到重创。

日本国家当时正面临着突然和巨大的负债以及物资荒、城市毁灭和当地经济崩溃的压力,源源不断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的压力也更加添加了额外的压力。

海外军事控制期间,美国有意地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来促进日本经济的发展,如:对外开放市场、实施经济强化政策,以及建立独立的财政机构来制定政策。

日本政府在1946年通过了一项减赤计划,其目的是通过减少
政府出口,支出削减财政赤字,从而改善日本经济状况。

1951年,日本加入了《日美宪章》,承诺改革国民经济,并于
1955年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此后,日本经济开始蓬勃
发展,温暖的“昭和时代”也拉开了帷幕,2013年,日本经济
仍占有世界GDP总额的3.9%,位列全球第三。

自19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也处于停滞状态。

日本未能摆脱
银行紧缩政策带来的低利率困境,消费者情绪也受到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在2010年的世界杯和2011年的福岛核灾难之后,日本经济又一次受到沉重的打击,同时,当时日元的下跌也使得出口企业面临更多的困难。

虽然日本经济过去几十年来起伏不定,但日本政府积极推进结构性改革,不仅带来了经济增长,而且还带来了社会的变革和稳定。

在未来的数十年中,日本经济将继续实施适当的改革措施,以期保持最高的增长率和最佳的社会发展。

战后日本经济

战后日本经济

出口海外旳日本汽车
四、泡沫经济时期(1985—1992)
1985年9月,美、日、德、英、法等 五国财政部长纽约广场饭店达成协议 美元贬值,日元、德国马克升值 1988年初,240:1变为120:1 1986年11月到1991年4月,年均增长率5% 股票增长率31%,地价增长15% 国土面积美国25分之一,市价五倍 买世界名画,1990年支出33亿美元 金融资产大举进军美国
岸信介(1896—1987)
三町目旳夕阳 安藤百富
3、奥林匹克景气——池田勇人内阁 吉田学校旳优异学生,忠实执行吉田路线 “轻军备,重经济,在美国保护下发展” 宽容与忍耐,调整煤矿劳资纠纷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环游世界各国,半导体推销商 为1964年东京奥运会增长公共投资 高速公路、城市列车、新干线 1963、1964年GDP年均增长率10%以上 1964年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1973年
2023年
2、稳定增长 三木武夫内阁开始连续发行赤字国债 增长公共投资、增进出口 政府推动开发新能源 企业开发节能产品 产业构造从资本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 产品“重厚长大型”转向“轻薄短小型” 1979年人均GDP与美国相同 沃格尔旳《日本名列第一》 1980年日本汽车产量超出美国
家 用 电 器 旳 普 及 率
1970年大阪世界博览会
卡拉OK发明者——井上大佑
3、经济稳定增长时期(1973—1985)
1、日本淹没——战后最大经济危机 美国总统尼克松“新经济政策” 田中角荣首相“日本列岛改造论”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引起石油危机 全国抢购风潮,卫生纸、洗衣粉等 73年批发物价上升30%,零售物价上升20 小松左京旳《日本淹没》 1973年11月到1975年3月 生产指数降20%,倒闭1200家、失业112万

日本战后经济发展历程

日本战后经济发展历程

日本战后经济发展历程日本战后经济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战后初期,日本面临着废墟和贫困的局面,但通过政府的积极干预和发展产业的政策,经济逐渐恢复并迅速增长。

在1950年代,日本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计划和政策,以重建战后经济。

这些计划包括重建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扩大出口,吸引外国投资和技术,以及提供低利贷款和其他资金援助。

这些措施促使了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196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期。

这一时期,日本政府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培育了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制造业公司。

汽车、电器、钢铁、化工等行业迅速崛起,成为日本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同时,日本政府还实施了一系列的出口导向政策,鼓励公司扩大出口市场,增加外汇收入。

然而,1980年代的日本经济发展面临一些挑战。

经济增长的速度放缓,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也逐渐加剧。

尽管如此,日本仍然通过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如电子产品和汽车,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

1990年代初,日本经济遭遇了一次严重的金融危机,被称为“泡沫经济破裂”。

房地产和股市价格暴跌,许多银行和企业陷入了财务困境。

这一危机导致了经济停滞和长期的低增长,同时还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进入21世纪,日本经济继续面临困境,如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和公共债务问题。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如实施结构性改革、提高女性和外国劳动力的参与等,以促进经济增长。

总体上说,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经历了从恢复到高速增长再到困境的过程,政府的积极干预和产业政策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日本经验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些有启示性的经济发展经验。

日本战后经济

日本战后经济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战争中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战后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战争结束时,日本的国民财富45%毁于战火,40%的城市建筑变为废墟。

然而在短短几十年内日本的经济就能崛起并且位于世界前列。

50年代末日本经济就恢复到了战前水平,从50年代中期起开始进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时期,60年代末,日本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日本经济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并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日本投降后,美国占领了日本占领初期,美军通过解除军国主义武装,实行民主政治、制定和平宪法,对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通过农地改革、解散财阀、劳动立法等对日本进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

通过改革,进一步废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日本政府利用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国防开支小的有利条件,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为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战后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扶植。

美苏“冷战”时期美国向日本提供了21.28亿美元经济援助和贷款,支持日本复兴经济,重整军备。

1950年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爆发后,日本接受了美国几十亿美元的“特殊订货”,这使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首先,朝鲜战争给日本带来了大量的军事“特需订货”。

其次,朝鲜战争极大地刺激了日本出口贸易的增长。

再次,“特需订货”和出口增加使日本的商业迅速恢复了生机与活力。

最后,朝鲜战争使日本企业界获得了高额利润,反过来又促进了垄断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三是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先进科技,其中大力吸收国外最新科学技术,为己所用,推陈出新,成为促使日本经济腾飞的翅膀。

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日本在战后初期科学技术落后二三十年,为尽快缩小差距,日本政府采用了“吸收性技术革新”战略,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后再加以模仿、消化与创新,从而走出一条“引进、改良、吸收与创新”的新路子。

在日本人的经营思想中,没有“日本”这一概念,它的产品是面向世界的,引进观念也没有国界的分别,只要是对自己有用的都引进。

日本战后经济发展历程

日本战后经济发展历程

日本战后经济发展历程日本战后经济发展历程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功故事。

从二战结束后的废墟中崛起,到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经济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挑战和机遇。

二战结束后,日本面临的是废墟和贫穷。

战争造成的破坏使得国家基础设施严重受损,人口流离失所。

但是,日本人民勤劳智慧,通过自力更生和努力工作,逐渐恢复了国家的经济。

1950年代,美国对日本实施了一系列援助计划,包括金融援助和技术转移,为日本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此后的几十年里,日本经济迅猛发展。

它以制造业为主导,特别是汽车、电子和钢铁制造业。

日本生产出了高质量和创新的产品,如丰田汽车和索尼电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市场份额。

这些产品的成功部分归功于日本企业的精益求精和追求不断改进的精神。

此外,日本经济也受益于其优良的教育体系和高素质的劳动力。

日本政府在教育领域投资巨大,并注重培养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这使得日本的技术人才得以快速积累,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然而,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19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局面开始放缓,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日本几乎没有自然资源,所以必须依赖进口,导致资源供应不足。

此外,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也给环境带来了重大压力,导致严重的污染问题。

另一个挑战是日本的人口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日本的人口开始老龄化,导致劳动力短缺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

这对日本未来经济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他们鼓励科技创新和研发投资,以提高产业竞争力。

其次,他们加大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力度,推动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此外,他们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例如延迟退休年龄和提高养老金待遇。

总的来说,日本战后经济发展历程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过程。

尽管面临许多问题,但日本政府和人民以其勤奋和创新精神,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繁荣。

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历程

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历程

02
经济高速增长期(1955-1973 )
产业政策的实施
产业结构调整
日本政府在战后初期,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从以农业为主 向以制造业为主的转变。这包括对传统产业的扶持和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如钢 铁、汽车、电子等。
企业自主创新
在政府的引导下,日本企业开始注重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逐渐形成了以企业 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这为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பைடு நூலகம்
经济崩溃与重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 经济遭受重创,国家经济陷入
崩溃边缘。
美国占领期间,日本政府开 始着手重建经济,通过恢复 生产、重建基础设施等措施
,逐步恢复经济秩序。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政策, 如土地改革、解散财阀等,为
经济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美国占领与改革
01
美国对日本进行了军事占领,并 实施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 改革。
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历程
汇报人: 2023-12-26
目录
• 战后初期与经济复兴(19451955)
• 经济高速增长期(19551973)
• 石油危机与经济调整(19731985)
• 泡沫经济与崩溃(19851990)
• 经济全球化与新经济模式( 1990-至今)
• 日本经济的未来展望
01
战后初期与经济复兴(19451955)
贸易立国战略
出口导向型经济
日本政府实施贸易立国战略,将出口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 要手段。通过扩大出口、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日本企 业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
贸易自由化与市场开放
日本政府逐步推进贸易自由化,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吸 引外国资本和技术进入国内市场。这为日本经济的全球化进 程奠定了基础。

第三章战后日本经济(ppt讲稿)

第三章战后日本经济(ppt讲稿)
经过农地改革较为彻底地摧毁了原来的寄
生性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佃农制,确立了自耕 农个人土地所有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
2,解散财阀
大财阀是日本军国主义在城市经济中的基础,美国占领当局认为,财阀与 旧日本政治勾结,控制着全国的经济命脉,是日本发动战争的最大潜在力量
•但在1603—1867年间的德川家族统治时代,日本封建 制度开始由盛而衰,此时西方列强的入侵加速了日本封 建经济的解体
•1868年明治维新后,天皇政权开始运用国家权力大力 发展资本主义
•1868—1880年代初,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 化的口号下推行变法,使资本主义获得发展的宽松条件
•1880年代后掀起创办近代工业的高潮,工业发展进入 新阶段
1947年4月,日本政府还颁布了“禁止垄断法”。
所有这些解散财阀的措施为企业间的自由竞争和企业管理 现代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3,劳动民主化
战前,日本的资本家和雇主完全忽视对工人人格 的尊重,工人经济上受到残酷剥削,政治上受到压 制。
战后初期,在工人运动兴起的推动下,于1946— 1947年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劳动立法(1945.12,《工会
实际上,该计划的各项目标在1967年即已实现
三,1956—73年日本实现高速经济增长的原因
A,大规模的、不断扩大的设备投资
在此期间日本的每年固定资本投资大体占GNP的1/3; 从1956—1970年15年间,日本的固定资本投资增加了 13倍。
此期间的日本的固定资本投资不仅规模大,而且主要 用于设备更新和扩大,投资重点则放在钢铁、机械、 电力和化学等基础工业部门,这样既为整个国民经济 的技术改造和现代化提供了充足、优质、廉价的原材 料和设备,又可带动其他领域的投资,以致出现投资 带动的投资。同时,日本此时期的设备投资还与采用 先进技术结合在一起。

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历程

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历程

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历程战后经济发展是指二战后初步恢复之后,日本在经济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历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时期,被称为“日本经济奇迹”。

以下是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主要历程。

第一阶段:战后恢复与经济(1945-1952年)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几乎被摧毁。

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恢复和重建措施,促进了战后经济发展。

针对农业,政府推出了土地政策,将大规模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

对于工业部门,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财政刺激政策,通过提供财政补贴和贷款来重建企业。

此外,政府还通过制定劳动法和推动劳资和谈来改善劳动环境,提高工人的待遇和福利。

第二阶段:高度增长时期(1952-1973年)1955年至1973年期间,日本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年均增长率达9%以上。

这一时期被称为“日本经济奇迹”的黄金时代。

这是通过工业化和出口导向的经济政策实现的。

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增加了投资,包括修建高速公路和建设港口设施,促进了经济发展。

此外,政府还提供了财政补贴和低利率贷款,帮助企业进行现代化和技术升级。

在出口方面,政府实施了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以发展制造业的出口为重点,通过提供关税减免和财政支持来支持出口企业。

第三阶段:泡沫经济时期(1973-1991年)泡沫经济时期是指从1973年石油危机开始到1991年泡沫破裂为止的时期。

这一时期,日本经济继续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特别是金融业和房地产业。

政府鼓励银行放贷,金融业获得了大量资金。

同时,房地产业蓬勃发展,价格飙升。

在此期间,日本的股票和土地市场都处于高涨状态。

然而,这种增长模式积累了许多问题,包括过度借贷和过度投资。

1991年,泡沫破裂,日本陷入长时间的经济低迷。

第四阶段:经济停滞时期(1991年至今)自泡沫破裂以来,日本经济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包括降息、财政刺激和结构性等。

然而,这些措施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日本经济仍然面临很多挑战,包括人口老龄化和高债务等。

日本战后经济史概观

日本战后经济史概观

白黒テレビ 洗濯機 冷蔵庫
日本经济从废墟走向成功
• 高速增长(1960-1970):池田勇人和佐藤荣作
1964年开始的越南战争:军需生产 1964年东京奥运:国家统制经济下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干线等。 1970年万国博览会:家电工业和汽车工业
彩电、空调、汽车之“新三种神器”。 岩户景气、奥运景气、伊奘诺尊景气。年均增长率10%以上。 新兴企业集团:汽车(丰田、日产、三菱、马自达)
家电(索尼、松下、东芝、日立)。 • “日本型经营”确立时期:终身雇佣制等的巩固。
国家统制和官民协调机制发挥巨大作用:全民养老医保 企业系列(Keiretu):看板生产、协丰会、协荣会。 企业集团(Enterprises Group):三菱集团等 稳定股东:60年代后期的资本自由化。
カラーテレビ クーラー カー
日本战败和投降:神风联、B29轰炸机。 美国占领日本和战后民主化改革:农地改革
财阀解体 劳动法 倾斜生产方式(1947年,吉田茂政府)
八蕃制铁公司
日本经济从废墟走向成功
• 初步的经济复苏(1950-1960):
美国占领军改变方针,转而扶持财阀势力。 道奇路线和日本企业的困难局面:丰田。 朝鲜战争和军需生产:钢铁产业和汽车产业
日本经济从废墟走向成功
• 稳定增长时期(1970-1980):
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冲击西方世界。 日本政府的协调统制政策和公共投资政策。 1973年,本田思域(CIVIC),畅销美国。 丰田、索尼、松下等,日本企业掀起进军海外狂潮。 “金满日本”、“消费就是美德”、山口百惠现象(《血疑》75 年)
一、以日电本子战产业后和经汽车济产史业概为例观

旧日本企业文化
过渡期

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历程

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历程
优先发展重工业
政府优先发展重工业,以满足基础 设施建设和军事需求。
02
经济高速增长期(19551973)
产业升级与工业化
总结词
这一时期,日本成功实现了产业升级和工业化,为经济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详细描述
日本在战后初期,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逐渐向重化工业和机械制造业转型。政府对新兴产业给予税收和 贷款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这些措施促进了产业升级和工业化,使得日本成为世界 上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
05
当前日本经济发展趋势及 挑战(2010-至今)
低迷的经济增长与人口老龄化
经济增长缓慢
自2010年以来,日本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年均增 长率仅为1.5%。这种低迷的增长主要受到国内和国际 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内方面,人口老龄化、劳动力 市场僵化、生产率增长缓慢等问题持续制约经济发展 。国际方面,全球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事件也对日 本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
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历程
2023-10-31
contents
目录
• 战后经济恢复期(1945-1955) • 经济高速增长期(1955-1973) • 经济调整与泡沫破裂(1973-1990)
contents
目录
• 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发展(1990-2010 )
• 当前日本经济发展趋势及挑战(2010-至 今)
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实施 军事占领,并推动了一系 列民主化改革。
非军事化改革
撤消军队,实行和平宪法 ,禁止军事武装力量。
政治民主化改革
建立议会民主制度,实施 普选,允许自由政治活动 。
经济恢复与产业重建
经济恢复
随着美军的援助和国内重建的 需要,日本经济逐渐恢复。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特征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特征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特征二战以前,日本即为列强之一。

但在二战后期,日本的国民经济遭到了巨大损失。

一是因为长期的战争消耗了日本大量的人、财、物力;二是盟军的原子弹轰炸,破坏了日本一些工厂和生产设施,所以到1945年8月二战结束时,日本国民财富的45%以上都被耗费和破坏掉了。

战后第一年即1946年,日本的主要生产指标均大大低于战前水平,工业技术水平比美国落后了30年,劳动生产率比英、法等国也低得多。

二战以后,日本经济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发展速度。

1956-1973年,日本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达13.6%,国民生产总值占资本主义世界的比重、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地位从第6位跃升到第2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因此被西方学者认为创造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一.日本经济的改组和恢复阶段(1945年-1955年)从1947年开始,在麦克阿瑟的主持和美同政府的扶植下,日本开始进行战后经济的重建工作。

这种经济重建,是从实行“倾斜生产方式”开始的。

所谓“倾斜生产方式”,就是在资金和原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集中一切力量恢复和发展煤炭生产,用生产出来的煤炭重点供应钢铁业,再用增产的钢铁加强煤炭业。

目的是努力造成煤和钢铁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并以此为杠杆,带动整个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根据这个经济发展战略,日本政府专门设立了“复兴金融公库”。

在1947-1948年中,日本即向煤炭业发放了475亿日元贷款,占据该公库全部贷款总额的36%。

1946 年日本产煤2274万吨,而1947年则达2932万吨,增长近30%;同期的钢产量也增长了21 %。

到1948年,日本即出现了初步的经济好转迹象。

与此同时,日本的经济恢复得到美国的大力扶植。

二战结束后,美国对日本实行了单独军事占领。

之后,按照波茨坦公告的精神,美国对日本推行了旨在铲除其军国主义社会经济基础的民主改革。

如在政治和军事上,修改了日本宪法,废除了“天皇制”,并规定日本不得保持陆、海、空军及其它进攻性军事力量,军费开支不得超出国民生产总值的1%。

日本经济奇迹:从废墟到繁荣的崛起

日本经济奇迹:从废墟到繁荣的崛起

日本经济奇迹:从废墟到繁荣的崛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废墟中,日本从一片满目疮痍的景象中迅速崛起,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令人瞩目的“日本经济奇迹”。

这一奇迹不仅改变了日本的经济地位,还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日本经济奇迹的背景、发展历程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一、背景与起点1. 战后重建的挑战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经济和社会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

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导致无数生命的丧失和城市的毁灭。

战争的结束也标志着日本领土的缩减,军事力量的解散,以及盟军对其的占领管理。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面临着巨大的重建挑战,如何在废墟上重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成为了战后日本政府和人民的首要任务。

2. 美国的援助与改革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在欧洲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日本,美国也采取了类似的援助和改革措施。

美国通过向日本提供经济援助,帮助其恢复工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美国还推动了日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如土地改革、工会发展和妇女选举权的扩大等。

这些改革为日本的经济复苏奠定了基础。

二、经济奇迹的实现1. 政府的积极干预日本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通过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日本政府大力支持汽车、电子、钢铁等关键产业的发展。

这些产业在全球市场中逐渐占据领先地位,成为推动日本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政府还通过扶持小企业、促进出口和技术创新等措施,增强了日本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2. 教育与技术创新日本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和技术创新。

战后,日本大力推进教育改革,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能力。

同时,日本企业也加大了对科研和技术开发的投入。

以丰田、本田、索尼等为代表的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不断推出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赢得了全球市场的青睐。

3. 劳动文化与企业制度日本的劳动文化和企业制度在经济奇迹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日本企业以“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为特点,形成了员工对企业的高度忠诚感。

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三个时期

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三个时期

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三个时期二战后日本经历以下三个时期:1、战后经济恢复阶段(1945-1955年)战后日本进行社会改革,通过解散财阀、不允许独自占有、劳动民主化等方式,进一步扫清生产过程中的障碍,在得到美国的帮助下,根据国际形势分析,美国为日本投入充足的资金来帮助日本经济发展,经济得到初步发展,在朝鲜战争背景下,日本大量加工军工产品,经济得到很大恢复。

2、经济高速增长阶段(1955-1972年)日本经济在高速发展阶段有过三大景气时期,分别是神武景气、岩户景气和伊奘诺景气。

神武景气据统计,1960年~1970年间,日本的工业生产年均增长16%,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3%。

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3、经济低速增长阶段(1973-1990年)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世界经济陷入低迷,原油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的日本受到很大冲击,制造业成本大幅上升。

1974年,日本实际GDP增长率从上一年的8%骤降至-1.2%。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开始调整能源结构,推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开发的同时,促进产业结构从资本密集型向耗能少的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以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

经过一段调整后,日本率先走出危机,但从此经济增速明显放缓,1975~1990年,日本实际GDP年均增长率为4.5%。

扩展资料:二战时日本本土遭到轰炸,工厂、机械以及基础设施等硬件设施遭到严重损毁,但人才和科技还在,只要有充足的资金和资源注入很快就能进行重建。

战后美国对日本进行了大力的扶持,向日本注入巨额资金,并大量转移技术,使得日本很快恢复了生产。

日本在战后进行了全面的现代化改革,涉及到土地、商业、社会等各个方面,日本基本确立了民主式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日本也因此更好的融入了美国主导的经济体系,使得日本的经济更加富有活力和动力。

作为对抗苏联的桥头堡,日本获得了美国的大力扶持。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不仅是世界经济强国、贸易大国,也成为对外投资大国、援助大国和债权大国,1987日本超越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历程

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历程

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历程(1945-200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经历了战后经济恢复、经济高速发展、经济低速发展、长期经济停滞这四个阶段。

一、战后经济恢复阶段(1945-1955年)日本穷兵黩武,侵略亚洲、挑起太平洋战争的结果,不仅给亚洲各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且使国内军事经济畸形发展,国民经济疲惫不堪。

战争后期,由于美军的空袭,以东京为首,全国119个城市严重被炸被毁,到处都变成一片废墟和焦土。

尤其是广岛和长崎,更遭到了原子弹的毁灭性破坏。

与1934-1936年相比,1946年国民经济和生产能力的下降情况是:实际GNP 为62%,人均实际GNP为55%,人均实际个人消费为57%,制造业实际工资为30%(1947年),工矿业生产为31%,(其中煤炭53%、钢材10%、纺织品7%),农业生产为79%。

由于战败,对外贸易几乎完全中断了,与战前相比,1947年出口下降为7%,进口下降为14%。

尽管战后的经济恢复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曲折,但从总体上看,无疑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1946-1951年度,经济增长率为9.9%,其中工矿业生产增长率为22.8%;1951-1955年度,经济增长率为8.7%,其中工矿业生产增长率为11.3%。

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1955-1972年)日本经济在高速发展阶段有过三大景气时期,分别是神武景气、岩户景气和伊奘诺景气。

神武景气(1954年11月-1958年6月):景气持续了31个月,实际经济增长率1956年度7.5%、1957年度7.8%,1958年降为6.2%。

岩户景气(1959年4月持续到1962年10月):景气持续42个月,1959、1960、1961年度的实际经济增长率也分别达到了9.4%、13.1%和11.9%,1962年降为8.6%。

伊奘诺景气(1965年11月-1970年7月):景气持续期间为57个月,1966-1970年度,实际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0.2%、11.1%、11.9%、12.0%、10.3%,1971年降为4.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打击和解散财阀
• 1945-1947间, 盟总先后发布了《关于解散财阀的 声明》(1945.10.15)、《关于控股公司解体的备忘 》(1945.11.6)、《关于排除日本经济力过度集中 状况的计划案》(1947.5.13)。1948年9月11日,盟总 集中排除审查委员会发布《关于经济垄断集中排 除法四原则》,1949年又修改了禁止垄断法。
神武景气
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1954年:2.8% 1955年:12.1% 1956年:8.5% 1957年:9.7%
神武景气
• 原因 1.以美国为手的西方各国都处于景气时期,因而使 日本的出口大幅度上升,并不是由于内需而引起 的。 2.民间设备投资的高涨(神武景气的最大牵引力量)
国内民间总资本形成(实际)的增长率看: 1954年:-6.5% 1955年:23.6% 1956年:23.2% 1957年:17.2%
岩户景气
• 3.消费革命与生活的现代化。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城市耐用 消费品普 及率的变 化
电视 洗衣机 电冰箱 电饭锅 半导体收音机 照相机 小型摩托车 1958年 1961年 1964年
奥林匹克景气
• 奥林匹克景气(オリンピック景気)是指日本1963年至1964年由于夏季 奥运会的举办而带来的经济高速发展。 • 196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东京举办。奥运会使日本大大加快了交 通运输网络和体育设施的建设,交通网将东京首都圈的范围进一步扩 大,东海道新干线和首都高速道路都在这一时期建成。体育设施方面, 国立竞技场和日本武道馆等作为比赛场馆建起。许多民众也为了收看 奥运比赛而购买了电视机。房地产市场因为奥运蓬勃发展。 • 日本为了东京奥运的直接场馆投资为295亿日元;而间接投资(公路、 地下铁等交通建设、上下水道铺建等)则达9,600亿日元。 • 奥运过后,基础设施建设停滞,建筑业萧条,电视机等生活用品的需 求也饱和,到1964年底,日本经济开始出现短暂的不景气(证券萧条 或昭和40年萧条),一些大企业倒闭。
大致背景阐述完毕
战后日本的经济
• 一、重整复兴期(1945~1954年)
• 二、高成长时期(1955~1973年)
战后日本的经济(细分)
• 战后混乱期-战后复兴期-特需景气-
神武景气-锅底萧条岩户景气-高度经济成长(奥林匹克景气-证 券萧条-伊奘诺景气)-安定成长期(石油危机-广场协议日元升值萧条-泡沫景气)-失去的十年(住专国会-金融国会-金融大 爆炸-金融再生计划)-伊邪那美景气-金融海啸
第十八届东京奥运会
伊奘诺景气
• 伊奘诺景气指日本经济史上自1965年到1970年期 间,连续五年的经济增长时期。1964年日本举办 东京奥运后,曾一度陷入经济不景气,政府于是 决定发行战后第一次建设国债。1966年后,经济 景气持续畅旺。 • 期间有不少大企业合并,而私家车和彩色电视亦 快速普及。日本国民收入水平快速提高,当时有 所谓的“新三神器”(即汽车、空调、彩色电视 机)。另一方面,当时国内生产总值若以美元汇 率换算,日本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
e.制定劳工三法,实现劳工平等 • 1945-1947年间, 日本制定了劳工三法, 即 1946年9月27日的《劳动关系调整法》、 1945年12月的《工会法》和1947年9月的《 劳动标准法》。此外, 日本政府还颁布了有 关教育改革的几个文件。
战后初期日本民主化改革的结果: 沉重地打击了军国 主义、封建主义势力,发展了资产阶级民主势力,为资 本主义在日本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为东西两种文化 的兼容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它也有利于美国垄断资本 对日本的控制,由于美国出于称霸全球战略的需要 ,不久由打击财阀和军国主义势力转向扶持财阀和 军国主义势力政策,致使军国主义及其经济基础没 有得到彻底清算,而为日本在走向政治大国途中的 某些与和平发展潮流背道的现象种下了祸根。
• “伊奘诺”日本创世神话中的主要神祗,由他生下了天照大神。“伊奘诺景 气”意为开天辟地的繁荣
日本泡沫经济
1973-1975石油危机
• 直接原因: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价 格暴涨。 • 影响:对日本的打击最严重。 • 措施:日本最得力。在萧条期间,日本企 业减量经营,抑制企业规模的扩大,同时 加强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 。日本既有效地 抑制了生产过剩,同时又增强了企业的国 际竞争力,为顺利渡过1980 年-1982 年世界 经济危机奠定了基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时代背景篇
一、战后初期日本的民主化改革和恢复经济政策 (1945-1955)
• 相关介绍 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首先依赖于战后初期 的政治、经济民主化改革。1945年10月11日,麦克 阿瑟代表盟国提出日本民主化改革的五项要求, 揭 开了日本政治、经济民主化改革的序幕
a.实施农地改革
• 1945年12月9日,盟总发布《关于农地 改革的备忘录》, 1946年10月21日, 日 本国会通过了第二个农地改革法,沉 重地打击了日本的封建势力, 有利于发 展资本主义。
C.修改日本国宪法
• 1946年11月3日以美国宪法为兰本的日本国 宪法公布,1947年5月3日正式生效。该宪法 实行主权在民的君主立宪制; 明确宣布放弃 战争和战争准备;废除封建制度。
d.逮捕战犯, 进行整肃
• 1945-1948年间, 惩治战犯, 进行整肃。对象包括 职业军人、极端国家主义团体骨干、大政翼赞会 等骨干、对外扩张政策的金融机构骨干、在殖民 地任职的行政长官、及其它军国主义分子。1946 年1月4日, 盟总发布《关于整肃的指令》, 到1952 年整肃令废止。
神武景气
• 石油化学方面的第一期计划也于1955年开 始实行。三井系列的岩国石化联合企业、 日本石油公司的川崎联合企业、三菱的四 日市石化联合企业、住友的新居滨联合企 业等陆续建成。 • 此外,电力五年计划也于此时起实施。
家庭电器化时代的开始
• 洗衣机 1954年:27万台 1台/332人 1957年:86万台 1台/106人 电冰箱 1954年:1万7千台 1台/5188人 1958年:42万台 1台/221人 “三件神器” :洗衣机,电冰箱,吸尘器 (后来成为电视机)
• 1958年度的经济白皮书对这次景气衰退的评价是:“没有触及筋骨, 只是削去了脂肪,而且出血也很少。”
V型恢复
• 1957年6月开始的衰退,一年后的1958年6月达到底限。 当时对此有两种相反的评价意见: 积极意见:景气衰退只是暂时的库存调整,日本经济会 再次走向高速增长,所以称之为“V型恢复”; 消极意见:不是暂时的库存调整,而是由于神武景气下 投资热潮导致设备过剩所引起的,称之为“锅底景 气”,就是说,日本经济的强有力恢复已不可能,景 气就如同在锅底爬行那样,会长期停滞。 事实证明,“V型恢复”论得胜,日本经济开始了超过 神武景气的”岩户景气“时代。
二、高速增长期(1955-1973年)
• • • • 神武景气 锅底萧条 岩户景气 高度经济成长(奥林匹克景气-证券萧条-伊 奘诺景气)
神武景气
• 神武景气(じんむけいき)是指日本1955年 至1957年出现的战后第一次经济发展高潮。 是高度经济成长时期的开始。
• “已经不是战后了” (风靡一时的流行语) 1956年(昭和31年)2月中野好夫(战争协力 者)在《文艺春秋》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已 经不是战后了》的随笔。
锅底萧条(1957~1958年)
• 锅底萧条(なべ底不況),也有称锅底景气,是指日本1957年(昭和 32年)至1958年(昭和33年)的一次短暂的经济萧条。
• 这次萧条发生在神武景气之后(1955年-1957年),当时由于景气过 猛,国内物价高涨,加上政府对苏伊士运河危机的局势误判,导致投 机性的进口剧增,出现外汇危机。政府于是采取了紧缩金融、紧缩财 政和一只进口的政策,使景气陷入停滞状态。政府的库存投资大幅减 少,工矿业生产明显下降。经济企划厅判断设备投资过剩引起的萧条 将会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经济白皮书》称之为“锅底景气”,即 比喻为像在平底锅中前进一样。 • 不过这种预测并不准确,虽然萧条在1958年依然持续,但是进入1959 年4、5月,工矿业生产已经显著增长,库存也趋向增加,外汇储备也 十分充裕,至此,萧条状态已经摆脱。
岩户景气
• 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 1959年:11.2% 1960年:12.5% 1961年:13.5%
岩户景气
• 现象: 1.追求规模效益。岩户景气和神武景气一样, 起主要作用的是设备投资,这两个景气上 升时期的民间企业设备投资的增长率都达 到了年29%的水平。设备投资的中心又是技 术革新投资。 2.投资促进投资。
• 蓝色部分18年为经济高速增长期
二、高速增长期(1955-1973年)
• 18年间国民生产总值(GNP ) 增加了12.5 倍,人均国民收入增长10倍多,年均增长 9.8%。 • 1966年追超英国,1967年追超法国,1968 年追超西德,在资本主义国家中仅次于美 国,成为亚洲新巨人,引起全球经济界的 注目,被称为“世界经济奇迹”。
二、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依赖于朝鲜战争给了日 本以天赐良机
三、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也依赖于日本政 府采取了重点干预政策
• 1946年12月10日,日本议院发表了《关于增加煤炭生产的 决议》; 1947-1949年, 日本经济安定部和经济复兴委员会 发表了经济报告和制定了经济复兴计划;1950年前后, 日 本实施了有关技术改造和生产合理化计划, 并为发展经济 而进行的各种制度改革。1954年12月-1957年5月, 在日本 史上称“神武景气”, 这是日本历史上的空前繁荣期, 1955 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战前水平。
经济高速增长期、泡沫经济期、 近期日本经济
小组成员:姜元润;曾冰倩;刘霞; 曾浩华;黎琼
•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 石油危机 • 泡沫经济 • 日本“失去的十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