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合集下载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趋势:由经济一体化向经济政治一体化发展。
法国 联邦德国 意大利 荷兰 比利时 卢森堡
1951年签署 《欧洲煤钢共 同体条约》
1952年欧洲
煤钢共同体
(雏形)
1958年欧洲 经济共同体
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欧洲共同体
英丹爱 希西 葡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1991年 12国签 署“马
1993年 欧盟
约”
1999年欧元
1、欧洲走向联合的背景/原因是什么?(学 案1)
(1)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
(2)只有联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发展经济, 维护自己的安全,并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2、欧洲走向联合的大致过程?
法国 联邦德国 意大利 荷兰 比利时 卢森堡
1951年签署 《欧洲煤钢共 同体条约》
1952年欧洲
煤钢共同体
(雏形)

成 作用: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欧洲共同体的国际地位

欧洲联盟: 1993年成立,目标是:经济政治一体化

Hale Waihona Puke 原因 外因:美国的扶植;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
“日
内因:①引进世界先进技术
两本
极 ”
的 崛 起
②注重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③坚持“教育先行”战略,重视人才培养 ④实行“贸易立国”战略
表现: 20世纪70年代成为资本主义第二经济大国,积极谋求政治 大国的地位。
于美国的中东政策
20世纪90年代日本 谋求成为联合国常 任理事国
4、战后日本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
(1)对日本: ①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 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②开始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2)对世界: 挑战了美苏“两极格局”,促使世界格局向 多极化方向发展。

浅析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浅析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浅析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与美国的关系人教111 1014011136 刘莉荣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作为战败的法西斯国家,日本失去了所有的殖民地、国外投资,以及在世界市场上曾占有的地盘,国民经济陷入瘫痪状态。

然而,到1955年,日本经济就已恢复到战前水平。

此后,经历了战后经济的黄金对代,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地位迅速上升,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日本经济发展速度何以如此之快?其中的因素很多,但是与美国的扶植政策是离不开的。

关键字:日本经济发展美国扶植日本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不仅给亚洲的各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同样也给日本国家和人民酿成深重的灾难。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 252 万人死亡,并且广岛和长崎还遭受了原子弹的轰炸,社会混乱,经济急剧下降。

然而,日本只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便实现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1908年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国毗。

[2]1950 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为 110 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 132.6 美元,分别是当时美国的 3.8%和 7%;而到 1985 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达 12950 亿美元,人均产值达 10698 美元,分别达到美国的 43.8%和 86.1%。

[1]日本用了二三十年时间就爬上了国际舞台的顶端。

这样的成就,对我们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日本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腾飞,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与美国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

正如日本强有力的经团联的副会长花村仁八郎在一次关于日本经济的长篇演讲中,把美国的占领政策与口本的政治稳定并列为构成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两个因素之一。

他说:“首先,在战后初期,占领军对所有的制度——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教育的——进行了彻底的民主化改革。

财阀解体和农地解放是经济民主化政策的核心。

其结果,使每个日本人都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并处在一个按劳取酬的环境之中。

这就使每个日本人产生了勤奋学习和劳动的意愿,就象在美国的开拓时代一样 (3)一、战后初期的日本经济1945年8月巧日,日本天皇宣布停战诏书,日本的战后史从此揭开的序幕。

浅析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浅析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全党的重大事务,每年召开一次中央委员会全体会 议,第一次简称为一中全会,第二次简称为二中全 会,依此类推。
建议新版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能对此加以解 释,以解除学生和教师的困惑,增加一点有关党的会 议的基本知识。
!"
理解教材
增了企业内部的活力和凝聚力,提高了企业的生 产效率。
第四、日本长期实行低消费、高积累的政策。日 本居民个人储蓄率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高的,人 均储蓄额达 # 万多美元。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所需资 金很大部分就是来自于居民的高额储蓄。而经济的 发展和居民的勤劳,使个人收入不断增长,又反过来 促进了储蓄的不断增长,从而支撑着日本经济长时 间的高速发展。
理解教材
. //////////////
------------------------------------------------------------------------------------------------------------------------------
/////////////////////////
国内方面:第一、实行有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方 针,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战后日本政府坚持集 中领导,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和国家垄断的管理制 度,并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根据不同阶段的特 点,确定了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实行循序渐进,由 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战略步骤。从 !),) 年起,日 本政府相继制定了 “经济复兴计划”、“经济自立五年 计划”、“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等。通过这些规划的实 施,不仅调整了产业结构,确立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方 向,而且使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和对国内经济生
第三、日本巨额战争赔款被取消。按照国际法规 定的通行惯例,战败的侵略国要向被侵略的受害国 赔偿。二战后,美国出于利用日本反共反社会主义的 意图,不仅没有索要日本的战争赔款,而且还阻碍和

战后日本经济的崛起的原因及给我们的启示

战后日本经济的崛起的原因及给我们的启示

日本和我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

两国很早就开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友好交往,中国的科技文化、生活习俗对日本影响深远。

进入近代,日本同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曾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也曾遭到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列强的入侵,也曾受到西方列强经济的染脂,也曾进行反列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但是,二战后的50年,日本由一个战败国,资源贫乏的岛国,迅速跃升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不能不令人惊讶和深思。

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美国扶植根据“杜鲁门主义”的战略,美国原想通过扶助蒋介石并使之统治中国,再以它为据点进行反共。

然而由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中国革命的胜利,使美国远东的战略破产。

于是,日本在美国的亚洲战略中变得重要起来,美国打算使日本替代原来拟想中的蒋介石政权,从而成为其亚洲的反共据点,为了实施这一新战略,为了遏制社会主义苏联和中国,美国重新调整了对日政策,放宽了对日本的惩罚,即从削弱日本,转为扶植日本,对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给予大力支持,放弃了对日本战争索赔,撤消了以拆迁日本军事工业作为战争赔偿的计划。

至1949年5月,干脆宣布取消日本的一切赔款。

战后初期,美国给日本20多亿美元的援助和贷款,并向日本提供大量的石油、煤、铁矿石等能源和原料。

从而促进了战后日本经济的振兴,并且美国“核保护伞”战略大大节省了安全防务的费用。

另一方面,战后美国为了争做世界霸主,1950年6月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

这场战争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日本立即成了美烟的后方军需物资供应基地和武器、军械的修理厂。

由此得到了大量的“特需”收入,高达36忆美元。

这些“特需”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给日本经济注入活力,带来了国内的“消费景气”。

无怪乎日本垄断资本家称朝鲜战争为拯救日本经济的“及时雨”,就连日本经济学家,不论学术观点如何,也不得不承认美国的侵朝战争是“救助日本经济之神”。

二.政治改革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长达七年,保证了日本领土的完整性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单一性,有利于日本长期稳定发展。

浅谈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一)

浅谈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一)

浅谈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一)论文关键词:日本经济崛起;经济重组;发展战略论文摘要:日本经济现代化的实现,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外部条件,也有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

为了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探索日本经济崛起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文章对“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做了探讨。

一、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一)战后十年经济的重建战后,日本为医治战争的创伤,把战时工业改组为平时工业,大体上花了10年时间。

一般认为,1945~1955年是日本经济的“复兴期”,即国民经济恢复和改组的时期。

战后日本经济的重建是从1946年秋实行“倾斜生产方式”开始走上轨道的。

同时,也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扶植。

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对日本实行军事占领,推行了旨在铲除军国主义社会经济基础的民主改革,并强制日本拆迁工业设备赔偿战胜国。

一再削减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直接干预日本的经济结构的改组。

“道奇整顿”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在1949年度则首次由赤字转为盈余,货币发行量趋于减少,物价水平开始下降,猖獗一时的通货膨胀得到了缓和,为尔后的经济恢复创造了必需的前提。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掀起了一股采购物资热,这又为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敞开了大门。

整个经济生活空前活跃起来。

1951年,旧金山“和约”签订后,美国名义上结束了对日本的军事占领。

日本政府在实现“经济自立”的口号下,大力进行经济结构的改组和基础工业的建设,开始实施一系列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措施。

在政府的鼓励下,各企业竞相增加投资,更新设备。

1951年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利用外资,进口设备也逐渐增多。

这段时期,日本的农业也有所恢复和发展。

这一年,日本的人均国民收入超过了战前水平,从而标志着战后经济恢复的大体完成。

(二)日本经济的现代化和高速度增长从1956年起,日本以赶超先进工业国家为目标,开始了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新时期。

1956~1973年,日本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10%以上。

浅谈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

浅谈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

浅谈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代晓锋国际经济与贸易2班 32011030170摘要:日本,一个从二战废墟中崛起的岛国,短短三十年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经济奇迹。

其经济的飞速发展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外部条件,也有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

处在“尖峰时刻”的中国更需要借鉴日本的发展经验以图持续发展。

关键词:日本经济外部条件自身努力借鉴众所周知,二战后,日本作为一个战败国,在一片废墟之上经历了短短二三十年就爬上了国际社会金字塔的顶端。

这简直不可思议,人们一直在思索日本以什么方式或是靠什么手段来实现经济腾飞的这一问题。

尤其今天,正值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期,研究日本战后发展问题对我们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其实,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基本内涵就是企业的发展和繁荣,正是成千上万个企业的发展才给各国带来各自的经济腾,而企业的发展壮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的好坏。

日本经济的腾飞在很大程度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一、优越的外部条件——美国实施全方位的扶植的政策(一)对日政策的全面调整美国为了遏制社会主义苏联和中国,重新调整了对日政策,即从削弱日本,转为扶植日本。

美国积极制定使日本早日自主的方案,力主缓和战争赔偿,允许日本保留赖以恢复生产特别是军工生产的资设备基础。

为了使日本尽快摆脱战后的通货膨胀和粮食危机,美国提出了“稳定经济九原则”,制定了“道奇计划”。

把“稳定经济的九原则”加以具体化。

道奇的紧缩财政措施实行后,通货膨胀被抑制住了,日本经济也稳定下来,开始向自由经济过渡。

(二)侵朝战争的“特需”订货战后美国为了争做世界霸主,1950年6月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

这场战争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日本得到了大量的“特需”收入,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

给日本经济注入活力,带来了国内的“消费景气”。

(三)旧金山体制的构筑和建立1951年9月8日,《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宣告美国开始了对日本半占领状态的“旧金山体制”时期。

二战后日本崛起的原因

二战后日本崛起的原因

小议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潢川高中一(19)班付宗杰摘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作为发动战争的侵略者被彻底击败,战后日本支付的战争赔款共计22.3亿美元,据说在人类战争史上排到了第四位。

可是,1955年以后,日本进入快速发展阶段,60年代末,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1987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短短四十年时间里,日本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各个方面着手,使日本在二战后经济迅速崛起。

本文将从进行社会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落后因素;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制定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美国在朝鲜、越南战争的特需订购以及战后扶植;积极培养人才发展科技等四个角度去简要分析。

解放军报2014年04月06日消息,日本内阁于4月1日通过“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大幅放宽向外输出日本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的条件。

为了避免国际国内爱好和平团体个人的反对,安倍政府用“防卫装备”“转移”等中性词汇代替“武器”和“出口”等敏感字眼。

然而,这种文字游戏,掩盖不了日本抛弃武器出口三原则的事实。

而日本此举更重要的目的在于,希望以此摆脱战败国的各项束缚,为成为“正常”国家铺路。

近年来,在日本政治右倾化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其安全战略和防卫政策的转型也在逐步加速。

日本,又是日本!日本几乎是一次又一次的在触动人们的神经。

我惊叹大和民族强势的同时,更加的引起了对一个藏在心中很久的问题的思考,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可是在几乎四十年的发展后,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民生产总值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我一直想探个究竟,二战后的日本是如何崛起的?一,日本进行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长达七年,保证日本领土的完整性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单一性,有利于日本长期稳定发展。

美国还对日本进行了以民主、法制为基础的政治改造。

罗伯特﹒埃德尔斯坦和让﹒迈克尔﹒保罗教授说:“为取得成功,就必须立即进行广泛的体制改革,即创造性地打破阻碍日本经济复苏或经济增长的那些障碍。

日本战后经济崛起的原因

日本战后经济崛起的原因

日本战后经济崛起的原因二战后的50年,日本由一个战败国,资源贫乏的岛国,迅速跃升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不能不令人惊讶和深思。

下面就由店铺告诉大家日本战后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吧!日本战后经济崛起的原因日本战后经济崛起的原因一、美国实施全方位的扶植的政策,是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之一。

1、对日政策的全面调整:为了遏制苏联和中国革命的胜利,1948年1月美国提出了一个占领日本的新方针——“建设自主国家”,这个所谓的“自主国家”,实际上只不过是美国在亚洲的“远东工厂”的代名词。

为了建设“远东工厂”,美国积极制定使日本早日自主的方案,主张解除对多数军需工厂的指定赔偿,为了实现日本的复兴,美国力主缓和战争赔偿,允许日本保留赖以恢复生产特别是军工生产的资设备基础。

建设“远东工厂”的重要一步就是使日本尽快摆脱战后的通货膨胀和粮食危机,美国于1948年12月,提出了“稳定经济九原则”,1949年2月还派底特银行董事长道奇到日本担任占领军当局的最高财政顾问,对日本经济进行整顿,制定了“道奇计划”把“稳定经济的九原则”加以具体化。

道奇的紧缩财政措施实行后,通货膨胀被抑制住了,日本经济也稳定下来。

开始向自由经济过渡。

2、侵朝战争的“特需”订货战后美国为了争做世界霸主,1950年6月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

这场战争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日本立时成了美烟的后方军需物资供应基地和武器、军械的修理厂。

日本由此得到了大量的“特需”收入,高达36忆美元。

这些“特需”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

给日本经济注入活力,带来了国内的“消费景气”。

无怪乎日本垄断资本家称朝鲜战争为拯救日本经济的“及时雨”,就连日本经济学家,不论学术观点如何,也不得不承认美国的侵朝战争是“救助日本经济之神”。

“以战争为契机而发展起来的日本资本主义体制又重新复活了”。

3、旧金山体制的构筑和建立为了积极有效的扶植日本,美国加紧策划对日本的媾和活动,以便把日本纳入它的远东战略计划之中。

日本二战后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日本二战后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日本二战后崛起的原因是什么二战期间日本在经济上受到重创。

可是不久后就迅速跃升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那么,日本二战后崛起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由告诉大家吧!日本二战后崛起的原因是什么?一是日本有良好的教育。

日本非常重视教育,到今天也是如此,有这么几个事例可见日本对教育的重视,一是日本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占gdp的11%,我想很多国家达不到吧;二是所有的教师都是公务员,在我们国家教师的地位可没有这么高;三是对教育的基础投资非常到位,在日本,很多学校修筑的非常好,很多时候是发生灾害的避难所;四是绝对的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全面免费,甚至专门为穷人的孩子提供学前教育。

一个如此重视教育的国家,必定有大量可用之才,有大量人才则必定兴起。

战争最残酷的阶段,日本国内的男人已经很少,甚至十四五岁的孩子也要去参加战争,可是这些孩子只是念文科专业的,甚至文科的老师也要到前线战争,但是日本却雪藏了几万名理科学生,就是为战后日本可以在工业发展上有自己的人才。

二是日本的民主改革。

日本在二战以前虽然进行了明治维新,但是是很不彻底的资本主义,保留很多的封建传统,所以在二战以前的日本基本上还是专制国家,真正的民主制度并没有建立。

在战争后,美国介入日本,可以说在日本拥有绝对的权威,由美国来改造日本,美国当然建立一种和他的制度相仿的国家体制,所以日本的民主制度确立起来。

实际上,市场和计划仅仅是经济手段,和国家制度无关。

资本主义实际上是民主制度,并不是说资本主义就是市场经济,只不过是大多数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罢了。

所以,我的观点,资本主义就是民主国家。

至于是实行市场经济还是实行计划经济,那是国家体制的选择。

在民主国家,老百姓拥有更多的发言权,也就是说每个人是平等的,大家都是平等的所以就很可以相互制约,而这种制约又可以减少社会的腐败和浪费,促进国家的健康发展。

所以,日本经济的崛起,不能不说是体制的因素。

三是仍然有比较完备的工业基础。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内外原因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内外原因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内外原因上传: 刘坚更新时间:2012-5-21 22:24:41日本和我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

两国很早就开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友好交往。

古代时期,中国的科技文化、生活习俗对日本影响深远。

进入近代,日本同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曾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也曾遭到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列强的入侵,也曾受到西方列强经济的染指,也曾进行反列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高的。

19 53―1979年日本工业平均年增长率为10.9%,同期联邦德国为5.7%,法国为4.2%,美国为4%,英国为2.5%。

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占资本主义世界的比重,1950年只有1.5%,1980年猛增为13.3%,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地位从第7位跃升到第2位,仅次于美国。

西方有些学者把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称为20世纪的“奇迹”。

二战后的50年,日本由一个战败国,资源贫乏的岛国,迅速跃升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不能不令人惊讶和深思。

为了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探索日本经济崛起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

一、二战后日本经济状况二战以前,日本即为列强之一。

但在二战后期,日本的国民经济遭到了巨大损失。

一是因为长期的战争消耗了日本大量的人、财、物力;二是盟军的原子弹轰炸,破坏了日本一些工厂和生产设施,所以到1945年8月二战结束时,日本国民财富的45%以上都被耗费和破坏掉了。

战后第一年即1946年,日本的主要生产指标均大大低于战前水平,工业技术水平比美国落后了30年,劳动生产率比英、法等国也低得多。

二、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阶段和不同阶段的特点战后十年经济的重建期战后,日本为医治战争的创伤,把战时工业改组为平时工业,大体上花了10年时间。

一般认为,1945―1955年是日本经济的“复兴期”,即国民经济恢复和改组的时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国发布无条件投降的停战诏书,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及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思考

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及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思考

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及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思考熊建军刘红内容提要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沃土,传授文明的园地。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弱盛衰,在很大程度上要受现代教育的影响。

在冷战结束后,世界新格局逐渐形成的今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也进入到关键阶段。

在新的挑战与机遇面前,审时度势,拓展思维空间,立足国情,博采众长,是使我国在不远的将来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重要条件,也是我们一代学人的历史责任。

回顾日本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是在一片瓦砾和废墟上开始建设的,然而只经过短短40年的恢复和发展,就已一跃而为当今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这一奇迹秘密在哪里?在教育,日本人自己都承认,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是战前积累的知识和技能。

目前,世界范围内区域性冲突加剧的同时,区域性的合作也进一步加强。

我国与日本同处东亚,互为周边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对各自都有重要意义。

尤其是日本战后崛起于亚洲和世界,成功的在短暂的时间内实现了现代化,更给我们留下了思考和研究的广阔空间。

探索日本发展的经验,对于我们是一个迫切而又现实的问题,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日本是一个地域狭小,人口密集的群岛国家,也是一个后来居上的资本主义国家。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国和战败国,日本解决遭受到巨大的损失,生产、生活遭到极大的破坏。

据资料统计,二战中,日本国民财富的45%以上毁于战火,40%的城市建筑成为瓦砾,失业和半失业人数达到1300万,失掉家园和流离失所者达3000万。

以战前1935年日本工矿业生产水平的100%计算,1946年下降到28%,工业设备90%被闲置,生产资料的生产仅为10%,消费资料的生产为30%,农产品1945年仅及1937年的一半左右。

总的来说,战后初期的日本,物资紧缺,物价飞涨,满目苍痍,民不聊生。

但是,正是在这种极其困难的,贫乏的基础上,结果40多奶奶的励精图治,日本从经济上、技术上、金融实力上已经成为世界强国之一。

其发展的前景为世界索瞩目。

20世纪60年代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

20世纪60年代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

20世纪60年代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日本在近现代快速崛起,成为世界的经济强国之一。

那么20世纪60年代日本为什么会迅速崛起?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20世纪60年代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20世纪60年代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首先,日本经济崛起的一个最根本原因是调整生产关系,变革落后封建因素之束缚,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

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改革是日本经济兴旺发达的基础和前提。

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铲除封建残余势力,这无疑将会为本国经济发展打造一片蔚蓝的天空,打通迅速前进的道路,正是有效的措施才使生产力越提高,经济跃居大国之首。

这是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根源。

其次,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对军国主义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明治维新后,日本军国主义在政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使得军国主义浓厚,正是这股势力的膨胀,最终酿成了亚洲文明遭到践踏。

日本人民痛定思痛,大肆消除法西斯主义,虽然难动摇其根,残余犹在,但民主势力已占上风,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军国主义的抬头。

第三,日本重视科技教育事业,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日本本身是一个资源短缺,农业不发达,领土狭小的岛国。

根据本国国情,日本政府把目光转向了科技教育,依靠科技来促进经济的伟大复兴,建立高科技高资本高附加值的新兴企业,通过一系列教育事业,培养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科技的飞速发展的同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快产品更新换代,使生产率大大提高。

在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只有科技才能兴国,只有科技才能使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日本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也正是这样做的。

第四,明治维新时期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二战后经济的再次崛起奠定了物质基础。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在向帝国主义过程中,日本国家政权还与垄断资本结合在一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基础工业和新兴产业的投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二战后日本的发展

二战后日本的发展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等原日本进行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日本完成了农地改革解散财阀等改革铲除了封建残余思想在日本国内的统治地位从而转轨为先进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体制为日本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扫平的道路
二战后日本的发展
二战中日本人忍受着漫长的饥荒煎熬, 妇女们在煤矿中吃力的挥舞着镐头,孩子 们在工厂里长时间的工作,老人则挖掘松 树的根来做燃料,甚至和尚们也被征去从 事军事后勤服务。日本最终作为战败国, 当然损失十分惨重,但战后的日本很快走 出了战败的阴影,制定发展的策略迅速崛 起,特别是在经济、科技、教育方面的迅 速发展。
发展概况
• 日本战后教育,随着经济的恢复与增长,从数量到质 量实现了相应的发展与改善。初期的教育改革,深受实用 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造成学力水平的下降。经 50年代 教育理论的大辩论, 批判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之后,布鲁 纳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受到重视。60年代,由于中小学教学 大纲的水平大幅度提高,脱离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接受能 力,曾导致大量落后生的出现。70年代的第三次教育改革, 不仅使高等教育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且使中小学 教育面向智、德、体全面发展的方向,既保持注重基础知 识的划一性,又有适应地区与个性特征的灵活性,力图使 教育适应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变。在数量方面 也有很大发展。
3.注意适应日本国情和世界发展的新形势、 新潮流 日本科技发展速度之快和成效之显,关键在 于不但学习西方,又时时不忘密切结合本 国国情,是科技政策充分适应日本各时期 的特点。日本是先发展成功率高的实用型 技术,再发展风险性较大的高技术,这是 完全适合日本国情的。日本科技政策不断 适应新形势和新潮流的变化,在历史发展 的各个时期都能制定相应的科技发展策略。
日本科技发展的原因

【宏观经济】日本战后经济复苏

【宏观经济】日本战后经济复苏

日本战后经济复苏摘要:二战后日本经济在战争的废墟上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被称为“日本经济奇迹"。

战后日本经济如此迅速的得以发展,其原因是很多方面的。

本文主要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个方面来论述。

关键词:日本;经济;复兴;原因。

引言:1945年8月15日,在全世界反法西力量的强大打击下,日本政府接受了《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美军进驻日本,这时,日本的国民经济在战争的破坏下,已经陷入了混乱和崩溃的之中,然而,这个战败国在战后很短的时间内就复兴并取得了经济上的迅速发展,很快便跃居资本主义国家的前列。

1965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30亿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排列在美、西德、英、法之后居第五位.之后仅仅过了三年,到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就上升到1419亿美元,超过了西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一个“经济大国"。

战后日本经济如此迅速的得以发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总的来说可以分为日本自身的主观原因和其他的客观原因。

1。

1战后复兴时期的经济政策日本战后初期,是以经济的重建和复兴为出发点的,为此,所提出的政策是:(1)尽快恢复经济,是平均的生活水平恢复到战前1930-1934年的水平.(2)改造在战前和战争中构建的“战时经济”,建设民主的经济机构,并由此实行解散财阀,农地改革,劳动民主化的三大经济民主化政策.(3)抑制战后的恶性通货膨胀,使经济生活恢复稳定。

(4)在物资短缺的情况下,为了稳定国民的生活,实行广泛地物资统制。

这个时期的日本经济政策最引人注目的使“倾斜生产方式”和“道奇路线”。

所谓“倾斜生产方式”,即把当时有限的资源投放到煤炭、钢铁这两个重点行业中去,以此来做产业复兴的突破口。

这个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并被认为是日本后来实行的产业结构重化学工业化的开端。

所谓“道奇路线”,则是当时联合军总司令部的经济顾问道奇(J.Dodge)提出的,即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削减政府开支,取消特殊产业的补助金及融资,同时为了加强出口,增强日本经济的自立,以便进入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了1美元兑换360日元的单一汇率政策。

二战后日本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的原因

二战后日本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的原因

二战后日本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的原因
1.民主化改革。

在美国占领期间推行的民主化改革,铲除了明治维新以来残存的封建因素,为后来的经济腾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举国上下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

日本人民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重建家园,摆脱贫困,赶超欧美;政府也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采取了制定经济计划等方式,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

3.高度重视科技。

战后,日本工厂的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必须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赶上西方发达国家。

因此,日本采取了引进先进技术的方法,投资少,见效快,还根据实际情况边引进,边消化改造。

4.高度重视教育。

日本把教育作为战后重建的原动力,在战败后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政府仍然保持对教育的高投入,毅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

5.随着日本经济地位的提高,日本在外交方面竭力谋求与之相匹配的政治军事外交。

2003年9月,日本派出了1000人的自卫的队远赴伊拉克,参与战后的伊拉克重建。

我们正在积极谋求与经济大国相适应的政治大国的地位,在国际社会中争得一席之地。

初中历史之二战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3篇

初中历史之二战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3篇

初中历史之二战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3篇初中历史: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一、欧洲的联合1、二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外因:(1)美国的援助内因:(2)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3)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4)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5)成立欧盟2、战后西欧经济发展的表现:(1)20世纪50年代初,各国工业生产已达到甚至超过战前水平;(2)50—70 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3、欧洲一体化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 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2023年,欧盟已有27个成员国。

目前有27个成员国(2023年,英国脱离欧盟)4、欧盟成立的影响:(1)促进各成员国经济发展;(2)提高欧盟的国际地位;(3)促进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多极化5、欧盟性质: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二、日本的崛起1、日本崛起的原因:外因:①美国援助日本内因:②推行非军事化政策③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发展教育和科技④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等2、现代日本崛起的表现:(1)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2)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3)1964年,日本东京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

(4)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拓展延伸1、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与西欧相比,有哪些共同点其中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共同点:重视教育;善于引进先进科技;美国的援助;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中国借鉴:(1)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3)坚持改革开放;(4)制定适合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2、看材料,分析欧洲走向一体化的原因材料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美苏争霸的加剧,欧洲国家为了发展经济和保证自己的安全,感到有必要加强合作。

材料二: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日本在二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

日本在二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

日本在二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众所周知,二战期间日本在经济上受到重创。

可是为什么二战后日本可以迅速崛起呢?以下就是店铺整理的二战之后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希望对你有用。

二战后日本崛起的原因(一)从外部环境方面来看。

一、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经济上、政治上的援助。

由于战败,不能再对侵略国进行各种资源的掠夺了,战后日本的对外贸易几乎完全中断。

这样,战前和战时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都失去了供应。

这时,为了援助日本的经济,美国提供了大量的援助性进口物资。

在日本整个进口总额中,1945年9月至1946年占63.2%,1947年占77.2%,1948年占了67.4%,1949年占了58.4%,1950年则为36.9%。

这些物资主要包括小麦、食物、化肥、棉花等,对当时处于绝境的日本经济渡过难关,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另外,美国对日本的态度,因其全球化战略的需要不断转变。

刚开始,美国对日占领政策为打击日本,使其军国主义永远不能抬头。

但是,后来的朝鲜战争、北约与华约的两极对峙以及越南战争等,日本都成了美国国际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棋,所以,其对日的政策,也就变为了扶持和利用日本,在经济上、政治上、科技上、军事上等重要方面,都给予了非常重要的支持。

这对于日本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朝鲜战争对日本经济的巨大促进作用。

1950年6月爆发的朝鲜战争,对于朝鲜和中国人民来说,是一场沉重的灾难,但是对于日本来说,却因其有利的地理、政治因素,借些大发战争财。

由于朝鲜战争,离战场最近的日本不仅成了美军大量军用物资的生产工基地和供应基地,而且还成了为美军提供各种服务的基地。

为了战争的需要,美国出钱直接向日本订购大量的物资和劳务服务。

据统计,从1950年到1953年战争和停止,美国对日本的特需订货一共为23.9亿美元,占日本总出口额的50.6%;其中1951年占总出口额的43.7%、1952年则为66.1%、1953年为63.5%。

三、和平而稳定的国际环境。

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

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

一、美国的扶植政策第一,对日本的独占和政治改造。

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长达七年,保证日本领土的完整性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单一性,有利于日本长期稳定发展。

美国还对日本进行了以民主、法制为基础的政治改造。

由于“冷战”需要,对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给予大力支持。

美国放弃了对日本战争索赔,撤消了以拆迁日本军事工业作为战争赔偿的计划。

战后初期,美国给日本20多亿美元的援助和贷款,并向日本提供大量的石油、煤、铁矿石等能源和原料。

从而促进了战后日本经济的振兴,并且美国“核保护伞”战略大大节省了安全防务的费用。

第二、亚洲的两场局部战争为日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特别是朝鲜战争,极大促进日本战后经济的复苏步伐。

战争引起了“特需景气”,侵朝美军大量向日本厂商进行军事订货和购买廉价劳务,并一举改变了财政紧缩中苦苦挣扎的日本经济被动局面。

朝鲜战争的爆发及由此引起的国际局势的变化,促进了日本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朝鲜战争赋予了日本实现扩大进出口上的机会,日本通常出口贸易显著增加,1950年7月,日本出口总额增长为7400万美元,比6月份增加18%,创造了战后日本月出口额的最高记录。

1950年上半年,日本月平均出口额为5000万美元,则下半年一下子跃升为8000万美元。

可以说朝鲜战争是日本经济的回生妙药。

二、日本政府强有力的国家干预和领导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动,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第一、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通过各种计划,促进经济的起飞。

如鸠山内阁《经济自卫五年计划》,岸信介内阁的《新长期经济计划》,池田内阁的《国民经济倍增计划》。

第二、政府致力于新产业的培育与开发、指导、调节新型工业的发展。

如先后通过《关于合成树脂工业的育成》、《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置法》、《合成橡胶制造事业特别措置法》,通过这些规划的实施,不仅调整了产业结构,确立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向,而且使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和对国内经济生活的调整达到了落实。

浅析日本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浅析日本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浅析日本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2011年3月浅析日本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亚洲的日本是世界上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强国,日本国土面积小,资源贫乏,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最终没有能够逃脱失败的命运。

战争使日本几乎变为一片废墟,可是经过短暂二十年发展,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日本经济迅速腾飞,并在今天提出了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战略目标。

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战后美国对日本的扶植是日本经济腾飞的外部因素。

二战结束后,美国以“盟军”的名义占领了日本,力图将日本纳入美国的全球战略轨道。

为此,美国“在非军事化”和“民主化”的口号下对日本进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改革,这种改革实际完成了近百年来日本资产阶级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任务。

改革对日本经济的复兴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1948年美国根据其冷战政策的需要,变削弱日本的政策为扶植日本的政策,不仅放宽了对日本的控制,而且还向日本提供了援助和贷款,这无疑对战后资金短缺的日本是一根救命草。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向日本企业发出有关有关武器、运输工具和其它军用物资的“特殊”订单,日本的“特需”收入给其经济带来了“特需繁荣”:同时各个新兴部门的兴起,为日本经济的起飞准备了条件。

(二)日本政府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是日本经济腾飞的内在原因。

(1)战后日本历届政府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政府的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使日本出现了长期稳定的政治局面,制定了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为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重视教育、科技。

尊师重教是日本的优良传统,战后初期,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就决心实施义务教育,增加教育经费。

1950年到1972年短短的几十年中,日本的教育经费增长了25倍,70年代日本又普及了高中教育,80年代大学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日本的教育普及,提高了本国国民的素质,为日本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原因课题组长:课题成员:班级:导师:【摘要】在战后不同时期,日本经济发展有着不同的业绩和表现,但从总体上看,其发展速度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宏观及微观经济效益也令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望尘莫及。

日本之所以能够从战败的废墟上迅速站立起来,随之又实现了经济的长期高度发展,这得益于战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有助于经济发展的条件,还受益于战后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

【关键词】科技生产力社会凝聚力垄断资本主义课题提出的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人民生活也整体达到小康水平。

从1953年到2005年,中国已陆续完成十个“五年计划”,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1979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则使中国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步高速增长。

但日本的迅速崛起对中国仍有很大的经验借鉴意义。

目的和意义1、此研究性课题共涉及语文、统计等相关知识,希望通过这次课题研究能够学以致用,做到“在调查中了解、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体会”。

2、学会运用自己的知识,锻炼多方面动手和动脑能力,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此次课题研究运用到的主要方法有: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研究等。

四、课题研究的进程1.总体安排从2010年7月31日开始进行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工作。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对象为十堰市市民,回收问卷48份,回收率96%,其中有效问卷45份,有效率90%。

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结合对老师的访谈,得出结论如下:1、日本采取了一整套扬长避短,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1) 在恢复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确立了政府、金融机构、社会经济团体、企业以及从业人员、消费者等相互协调的经济体制,利用协调的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经济优势,克服社会竞争不足和竞争过度两方面的不利影响;(2) 用联合的力量对外,吸收海外的技术、资源、管理,同时,为防御海外资本的侵入,组成各种贸易组合等;(3) 建设加工贸易型经济,一方面进口海外廉价资源,引进海外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将加工的产品出口到海外;(4) 加强质量管理,创造出一整套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以优质、低价、服务周到的产品占领海外市场;建立强有力的金融组织体系和相应的金融制度,解决企业资金不足问题等等。

总的来说, 战后日本扬长避短,有效地克服了战后初期的困难局面,走上了高速增长之路。

1973 年石油危机前后,日本认识到自身在资源、能源供应方面极度依赖国外的严重性,决定实施“科学技术立国”新战略。

出于这种认识,日本大力开发自动化产品,建立新的资源开发和供应相结合的体制,倡导开展全民节约资源、能源活动,调整产业结构,拓展国内市场。

由此,很快就克服了石油危机的影响,并把资源、能源供应紧张的国际环境,作为其经济技术再次超越欧美国家的绝好时机加以利用。

80 年代,日本经济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实力的经济,有能力和条件在全世界范围内纵横驰骋。

同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衰退,需要外部资金输血补充;以亚洲“四小龙”台湾、韩国、香港、新加坡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要实现经济跳跃增长,需要外部资金技术支持;以中国为代表的改革开放国家,需要大量引进外资,不断吸收海外先进技术。

这些无不为日本经济提供了广阔的海外活动场所。

于是,日本大举向海外投资,从国际化的角度安排日本产业、企业发展结构,与美国、欧共体、亚洲“四小龙”、东盟等组成多层次多水平和垂直交叉的国际分工体系,通过投资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绕过贸易摩擦暗礁,做到既广泛利用海外资本市场为自己眼务(这与欧美国家要借日本投资解决就业、经济衰退的愿望相反),又取得了土地利用、劳动力价格、产品市场方面的比较成本收益。

总的来看,日本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重要时期,都能较深刻、较实际、较长远地认识自身及国际上的条件,进而采取卓有成效的对策,做到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

2、传统文化和教育的积极影响第一、岛国文化环境促进了日本的开放。

二战后的美军占领前,外族从未侵入和征服日本本土,也未发生过大规模的外族移入的情况,长期安定和相对封闭的环境,使日本人养成一种特殊的民族意识,在他们的观念和感情中,异民族与日本民族有着鲜明的分界线,自然形成本民族的亲和感与凝聚力,同时形成对外民族“内外有别”的心理,这种心理成为当今日本企业团结对外竞争的集团意识的基础之一,也成为日本乐意吸收外国先进文化的文化,包括敌对国家的先进文化的心理基石。

所以传统日本文化是兼容型的,具有受容性和并存性,是一种开放性、多元化的文化复和体。

当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它总是“接受了很多,但付出的很少”。

第二、轻思辩重实用的文化心理与有效吸收消化外来先进文化成果。

日本人的文化心理是重现实、重实用、重实践,日本可以称为世界先进文化最优秀的继承者和实践者。

在近现代,日本人成功地吸收和消化了欧洲近现代科学技术,而且极迅速,极有成效。

第三、日本教育体制是普及型教育体制。

江户时代的教育体制,已初显义务教育的雏形,明治维新初年的全民义务教育就是以此为基础。

二战后,日本政府把发展教育作为国策,在财政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实行小学和初中的义务教育,并免费为小学生和初中生提供餐点和教科书,1947 年日本政府把义务教育增加了三年,每年要拨出国民生产总值的6% 作为教育经费。

这提高了国民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水平,为改善国民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政府重视培养人才,教育先行,并且做到人尽其才,学以致用。

战后日本经济增长的60% ,就是靠技术进步取得的。

日本发展经济的优势之一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因此,日本努力发展国民教育,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同时,日本政府通过“危机意识”的灌输,使国民自觉地努力工作。

长期以来,日本人工作强度之大和每周工作时间之长,是欧美发达国家无法比拟的。

3、较协调的经济体制和政府强有力的国家干预的影响第一、较协调的经济体制日本是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

但日本又与美、英等国那种强调经济自由的经济体制或经济模式有着重大区别。

日本的经济体制较为协凋,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政、官、企三方结合自民党长期执政,其经济方针。

政策与政府的方针政策相统一。

在议会中自民党多年来占有大多数议席,政府的经济方案能够通过。

议员们借助于企业的支持进行活动,因而积极为企业谋取利益。

这样,国会、政府、企业三者的关系便协调起来了。

(二)政府中设有大量审议会,协调各种经济关系日本内阁各省厅都设有大量的审议会。

如通产省内设有100 多个审议会,共有审议会成员3000 多名,他们由政府、企业界、研究者、消费者等各方面的专家代表所组成,审议经济方案,提出意见,以供政府决策时参考。

审议会集中反映各方面的见解,可以事先协调各种关系,有利于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防止经济漏洞的出现。

(三)充分发挥各种经济团体的作用日本的经济团体,主要是企业自愿联合组成的经济技术协调组织。

它们的大量存在和充分发挥作用,协调了政府与企业,以及团体内各个企业成员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用联合的力量解决各种困难,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共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防止内部过分竞争所带来的损失。

值得提出的是,这种协调只反映在共同对外上,各成员企业之间的竞争并未因此而消失,相反变得更加激化和深入。

(四)积极发挥政府的政策调控、行政指导作用日本政府通过税收、国债、财政投资、融资、设立政府金融机构、开办国营和半国营事业,掌握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同时利用经济计划、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公共投资政策来调控社会经济发展。

与欧美不同的是,欧美国家政府侧重于反危机管理,主要是通过控制总需求来刺激或 1 抑制经济发展。

日本则对经济进行全面调控,在此基础上较多地刺激社会总供给能力的发展、出口的增加。

另外,日本政府还利用行政指导的方法参与社会经济管理。

行政指导与审议会制度往往有联系。

它随时进行,能够深入到社会经济的具体环节之中,非常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高效发展。

(五)企业推行集团主义经营方式日本大企业多数长期实行终身雇佣制度,对企业职工工资采取年功序列工资制与奖金制度相结合,按照企业而不是按行业组织工会;把企业看成是全体工作人员的一个命运共同体,企业有风险,全体从业人员共同承担,宁可减少工资也不轻易裁员;企业采用职务晋升、调转工作来保持领导干部的勤奋廉洁,利用奖金等方式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企业的劳资关系比欧美国家协调,从业人员往往把企业看成是自己的家,为企业发展尽心尽力。

由于日本经济体制具有较强的协调色彩,以至于有人将其概括为“协调型经济体制”或“协调型经济模式”。

战后近半个世纪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日本的这种经济体制,在相当程度上适应并促进了其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需要。

当然,日本经济的超常高速增长还有很多原因,如长期大量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巧妙加以利用和发展,劳动生产率增长较快;日元汇率长期偏低对日本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积极开发国内外市场;建立分工合理的金融组织体系,长期限制证券交易事业的发展,抑制金融投机以及日本民族的忍辱负重、勤奋耐劳精神等等。

4、、“科技立国”的新战略1984年11月底,日本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决策机构–––科学技术会议向中曾根首相呈交了一份报告,题为“关于适应新的形势变化,立足于长期展望的,振兴科学技术的综合基本对策”。

这是日本科技界对高科技竞争作出的第一个反应。

报告提出了今后10年内日本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目标和应采取的措施。

这期间,重点是加强7个高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即新材料和新元件、信息与电子技术、生命科学、计算机与软件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和地球科学等。

要求日本国立科研机构的研究开发重点,从应用技术逐步向基础科学方面转移,从“科技模仿”向“科技创造”转移。

日本经济的“科技立国”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80年代以来,日本在传统工业技术和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取得领先地位的情况下,又加强了空间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在科技投入,日本近些年来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1993年达743.82亿美元,占GDP的2.44%,1995年达到GDP的3%,1996年又比上年度增加了10.8%。

总之,“科技立国”是日本经济在高速增长期结束后,最重大的战略调整。

5、战略结构的调整在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期结束之后,日本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除从“贸易立国”向“科技立国”转变外,还有两个重要的转变。

一是由“外需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二是由“磨擦型”向“协调型”转变。

由于日本的个人消费占国民经济总值的比率一直比较低,且在80年代初又呈下降趋势,低水平的消费需求难以支撑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