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的分类及车架基本设计要求
自行车尺寸国标标准
![自行车尺寸国标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d827f53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03.png)
自行车尺寸国标标准自行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其尺寸标准对于骑行安全和舒适度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将介绍自行车尺寸的国标标准,主要包括车架高度、车轮尺寸和车把高度等方面。
1. 车架高度车架高度是指自行车立管高度,也就是骑车时眼睛正视前方时,立管顶端到地面的距离。
根据国家标准《自行车安全要求》的规定,自行车的车架高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成年人使用的自行车:车架高度应不大于1.75m;* 儿童使用的自行车:车架高度应不大于1.2m。
车架高度的测量方法是将自行车放平,用卷尺从车架顶部垂直测量到车架底部。
如果车架高度超过上述标准,可能会对骑行安全造成影响,例如在路口或楼梯处骑车时,车把容易碰到障碍物或他人。
2. 车轮尺寸车轮尺寸是指自行车车轮的直径。
根据国家标准GB 3565-2005《自行车安全要求》的规定,自行车的车轮直径应符合以下要求:* 成年人使用的自行车:车轮直径应在24.5cm-26.0cm之间;* 儿童使用的自行车:车轮直径应在16.5cm-19.5cm之间。
车轮尺寸的测量方法是使用卷尺或卡尺测量车轮的最大直径。
选择合适的车轮尺寸可以提高骑行效率和舒适度,同时也能保证自行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车把高度车把高度是指自行车把手的高度,也就是骑车时眼睛正视前方时,把手顶端到地面的距离。
根据国家标准《自行车安全要求》的规定,自行车的车把高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成年人使用的自行车:车把高度应在680mm-750mm之间;* 儿童使用的自行车:车把高度应在580mm-730mm之间。
车把高度的测量方法是使用卷尺或卡尺测量把手顶端到地面的距离。
如果车把高度不合适,可能会影响骑行舒适度和操控稳定性。
例如,过高的车把高度可能导致骑行时颈部和背部不适,而过低的车把高度则可能增加手臂和腰部的负担。
因此,在选择自行车时,应根据个人的身高和骑行习惯来选择适合的车把高度。
总之,了解并遵守自行车尺寸的国标标准对于骑行安全和舒适度至关重要。
设计自行车
![设计自行车](https://img.taocdn.com/s3/m/cd843d95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11.png)
设计自行车
要设计自行车,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车架结构:选择适合不同用途的车架结构,比如山地车、公路车、折叠车等。
车架材料可以选择钢铁、铝合金或者碳纤维等,不同材
料具有不同的重量和强度特点。
2.车轮:车轮的大小和类型取决于车辆用途,一般有26英寸、27.5英寸和29英寸等选项。
另外,可以选择不同的轮胎类型,如山地
车的山地胎和公路车的公路胎等。
3.刹车系统:选择适合车辆用途的刹车系统,可以选择传统的V刹
车或者更高级的碟刹车,后者提供更优秀的刹车性能。
4.变速系统: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变速系统,可以是传统的链条变
速系统,也可以是更先进的内置变速系统。
5.座位和把手:选择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位和把手设计,以提供舒
适的骑行体验。
6.其他配件:如脚撑、保险杠、车铃、车筐等,可以根据需求和个人喜好进行选择和配备。
总之,设计一辆自行车需要考虑车辆用途、骑行环境和个人需求等因素,同时也需要坚持安全性、舒适性和实用性的原则。
自行车的种类
![自行车的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7e62a9204b73f242336c5f22.png)
一、自行车的种类1、公路竞赛车专门设计用来在公路上运动竞速的车种,车架方面采线条优美的设计,有减低风阻的下弯把手设计,交细的阻力外胎,且轮经比一般的登山越野车都大,能不用花太大的力气就可以轻松前进,车架材质部分,是采用超轻量化的材质2、登山越野车(1)MTB登山车系的一种,因林道路面及休闲运动需求所发展的车款,设有前置式避震器,舒适,省力,操控轻松,有较好的踩踏效率,求车身的灵活几轻巧度,车架后面采用固定式后摇臂。
(2)变速系统方面,采用前置式变速器,有18~27段的选择,方便在不同路况中进行加速或减速。
(3)变速把手有拨杆式及旋转式(4)煞车采用碟煞系统,配合专用的煞车轮架,在紧急状况下提供安全的煞车功能3、下坡越野车(1)竞技比赛使用的车种,因大部分的竞赛以下坡为主,为了克服崎岖不平及速度快的挑战,所以下坡越野车要有较坚固的外型及宽且厚的轮胎(2)车架均以特殊质料造成,有多种的选择,包括铝合金、钛合金、碳纤维、高碳钢及复合材料等(3)避震系统方面,包括弹簧避震器、气压避震器、复合式避震器等(4)煞车的部分,大都使用油压煞车4、场地越野车(1)单速设计且轮胎宽粗,车身小易于个种技巧运作(2)适合人工铺设跑道、泥地竞速、土坡跳跃、模拟街道障碍的道具场地及特技单车之用。
5、技术单车(1)花式表演用的车种,不适合高速行驶,讲究的是让车手能灵活的操控车架,所以车架比其他的车种都要长和低,前叉龙头设计比原尺寸长,把手宽达720mm (2)轮齿下方有一底板,是保护轮齿受到撞击及超越障碍时可当作支撑点保持平衡,作出不同的技巧运作(3)煞车系统采用油压煞车,来达到良好的煞车效果,另外轮圈特殊粗糙表面,让车子的稳定度更好更平稳6、多功能越野车(1)适合竞技及休闲的车种,能够轻易地穿梭林道、河床地、公路及上下坡,还可以进行简单的跳跃动作(2)由于避震器的行程不长,所以保留了爬坡的优越功能(3)最大的特色是安装了后悬吊链杆及摇臂,将凡避震系统发挥出最大的功能7、一般通勤车一般民众用来通勤的车种,因各国交通安全的法规须贴上反光、警示、明照等标示8、折叠自行车折叠自行车。
自行车车架设计原理
![自行车车架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c42405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d.png)
自行车车架设计原理自行车车架是支撑整车结构和连接各个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承受着骑行者的体重和各种道路条件下的冲击力,因此车架的设计原理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自行车车架设计的原理,以及不同类型车架的特点和应用。
首先,自行车车架的设计要考虑到强度和刚度。
车架需要能够承受来自地面的冲击力和骑行者的体重,因此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来确保安全。
此外,车架的刚度也很重要,它决定了车架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一般来说,车架的刚度越高,车辆的操控性越好,但对骑行的舒适性也会有所牺牲。
其次,车架的材料选择也是关键。
常见的车架材料包括钢、铝合金、碳纤维和钛合金。
钢车架是最古老的车架材料,具有出色的强度和耐久性,但相对较重。
铝合金车架具有较轻的重量和较高的刚度,适合于公路自行车和山地自行车。
碳纤维车架是最轻的选择,具有出色的刚度和吸震性能,适合竞技性骑行。
钛合金车架结合了强度、轻量化和耐腐蚀性能,适合长途旅行自行车和高端山地自行车。
另外,车架的几何设计也会影响到骑行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车架的几何形状包括上管、下管、座管和前叉的角度和长度等。
较陡的角度和较短的上管和座管会使车辆更加敏捷,适合于竞速和激烈的骑行。
而较平缓的角度和较长的上管和座管会提供更舒适的骑行姿势,适合长途旅行和休闲骑行。
此外,车架的连接方式也值得关注。
常见的车架连接方式有焊接、铆接和胶合。
焊接是最常见的连接方式,它能够提供较强的连接和结构刚度。
铆接则使用螺栓和螺母来连接车架部件,可以方便拆卸和维修。
胶合是一种较新的连接方式,使用特殊的胶水来连接车架部件,能够提供较好的吸震性能和连接强度。
最后,车架的设计还要考虑到空气动力学。
一些高端的竞速自行车采用空气动力学的设计,通过减少空气阻力来提高骑行速度。
这些车架通常具有空气动力学的断面和隐藏式的线路,以减少空气阻力。
总结起来,自行车车架设计的原理涉及强度和刚度、材料选择、几何设计、连接方式和空气动力学等方面。
介绍自行车的外形
![介绍自行车的外形](https://img.taocdn.com/s3/m/fcc91bc6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00.png)
介绍自行车的外形一、引言自行车是一种受欢迎的交通工具,它具有简单、环保、健康等优点。
在不同的场合和用途下,自行车的外形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行车的外形。
二、整体结构自行车的整体结构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车架和车轮。
车架通常由上管、下管、后叉和前叉组成,而车轮则包括轮辋、轮毂、轮胎和刹车系统。
1. 车架(1)上管:位于车架最上方,连接头管和座管,是支撑骑手上半身的主要部分。
(2)下管:位于车架最下方,连接头管和座管,是支撑骑手下半身的主要部分。
(3)后叉:位于座管下方,连接两个后轮轴承座,并支撑后轮。
(4)前叉:位于头管下方,连接两个前轮轴承座,并支撑前轮。
2. 车轮(1)轮辋:由多根钢丝或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圆环状结构,在其中安装了多根辐条以支撑整个车轮。
(2)轮毂:位于轮辋中心,连接车轴和辐条,是车轮的核心部分。
(3)轮胎:由橡胶等材料制成,包裹在轮辋外部,提供摩擦力和缓冲作用。
(4)刹车系统:包括前刹车和后刹车两种类型,通过摩擦产生阻力以减缓车速或停止自行车。
三、细节设计除了整体结构外,自行车的细节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细节设计:1. 车把车把位于前叉上方,由把手、支架和连接管组成。
不同类型的自行车有不同形状和宽度的车把,以适应不同的骑行需求。
2. 座椅座椅通常由座垫、座杆和座架组成。
座垫可以根据个人偏好进行调整,并且可以选择软硬程度。
座杆可以调整高低以适应不同身高骑手。
3. 链条链条连接后轮和踏板,传输骑手踩踏力量。
链条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自行车的顺畅度和耐久性。
4. 转向管转向管连接车架和前叉,通过转动实现自行车的转向。
不同类型的自行车有不同形状和长度的转向管。
5. 脚踏板脚踏板位于车轮下方,与链条相连。
不同类型的自行车有不同形状和大小的脚踏板。
四、结论以上是自行车外形的详细介绍。
虽然每个部件看似简单,但是它们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骑手需求而进行设计和制造。
通过了解自行车外形,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自行车,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更加了解它们的构造和特点。
自行车车架几何设计要点
![自行车车架几何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40d6f9a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4.png)
自行车车架几何设计要点自行车车架几何设计是指为了达到更好的操控性、稳定性和舒适性,对自行车车架的形状和尺寸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
合理的车架几何设计可以提高自行车的性能,使骑行更加轻松和舒适。
下面将介绍一些自行车车架几何设计的要点。
1. 上管长度(top tube length)上管长度是指从头管到座管的水平距离。
合适的上管长度可以影响车手的坐姿和车辆的操控性。
过短的上管长度会导致车手骑行时膝盖容易碰到车把,过长的上管长度则会使车手感到伸展不开。
因此,在设计自行车车架时,需要根据不同车手的身高、臂长等因素,合理选择上管长度。
2. 座管角度(seat tube angle)座管角度是指座管与地面之间的夹角。
合适的座管角度可以影响车手的坐姿和踩踏力量的传递效率。
一般来说,较小的座管角度可以提高踩踏力量的传递效率,但会降低骑行的舒适性;较大的座管角度则可以提高骑行的舒适性,但可能会降低踩踏力量的传递效率。
因此,在设计自行车车架时,需要根据车手的骑行需求和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座管角度。
3. 头管角度(head tube angle)头管角度是指头管与地面之间的夹角。
合适的头管角度可以影响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较小的头管角度可以提高操控性,使车辆更加敏捷;较大的头管角度则可以提高稳定性,使车辆更加稳定。
在设计自行车车架时,需要根据车辆的用途和骑行需求,选择合适的头管角度。
4. 后下叉长度(chainstay length)后下叉长度是指脚踏轴中心到后轮轴中心的水平距离。
合适的后下叉长度可以影响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较短的后下叉长度可以提高操控性,使车辆更加敏捷;较长的后下叉长度则可以提高稳定性,使车辆更加稳定。
在设计自行车车架时,需要根据车辆的用途和骑行需求,选择合适的后下叉长度。
5. 前叉偏移量(fork offset)前叉偏移量是指前叉管与头管之间的水平距离。
合适的前叉偏移量可以影响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自行车 车架 标准
![自行车 车架 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e2810c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9.png)
自行车车架标准自行车车架标准。
自行车作为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其车架作为支撑整车的重要部件,其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自行车车架标准主要包括材料、结构、尺寸等方面,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
首先,自行车车架的材料是影响其质量和性能的重要因素。
目前常见的自行车车架材料主要有铝合金、碳纤维和钢材。
铝合金车架轻巧耐用,适合一般骑行和运动骑行;碳纤维车架轻量化和刚性化效果好,适合竞技性能要求高的自行车;而钢材车架韧性好,价格相对便宜,适合一般家用自行车。
因此,根据自行车的用途和预算,选择适合的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自行车车架的结构也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保证车架的强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车架结构包括三角形结构、悬臂结构等。
三角形结构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结构,它能够有效地分散车身受力,提高整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悬臂结构则常用于碳纤维车架上,能够减轻整车重量,提高车辆的灵活性。
因此,在选择自行车车架时,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骑行习惯来选择合适的结构。
再次,自行车车架的尺寸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不同身高的骑行者需要不同尺寸的车架才能够获得舒适的骑行体验。
一般来说,车架的尺寸包括车架的高度和长度。
车架的高度需要根据骑行者的身高来选择,一般来说,车架的高度应该使骑行者能够轻松站在地面上,同时保持一定的膝盖弯曲角度;而车架的长度则需要根据骑行者的臂长和躯干长度来选择,以保证骑行者能够舒适地骑行。
因此,在购买自行车时,需要根据自己的身高和体型选择合适尺寸的车架。
总的来说,自行车车架作为自行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标准对于整车的性能和舒适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选择合适材料、合理结构和合适尺寸的车架能够提高骑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因此在购买自行车时,需要认真考虑车架的标准,以确保选择到适合自己的自行车。
自行车配置常识
![自行车配置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2b74f65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13.png)
自行车配置常识以下是关于自行车配置的一些常识:1.车架材料:自行车的车架可以由不同材料制成,如铝合金、碳纤维、钢等。
每种材料都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铝合金常用于入门级和中端自行车,碳纤维则更常见于高端赛车和专业级别自行车。
2.齿轮组:自行车的齿轮组通常由前后变速器、曲柄、链条和飞轮组成。
齿轮组的设计决定了自行车的变速范围和平顺性。
更高端的自行车通常配备更多的齿轮,使得骑行者可以根据路况和需求进行更精确的变速。
3.刹车系统:自行车的刹车系统包括V刹(V-Brake)、碟刹(DiscBrake)和碟片刹(RimBrake)等。
碟刹通常提供更强大的刹车力和更好的湿地性能,因此在山地自行车和公路自行车中较为普遍。
4.悬挂系统:对于山地自行车和越野自行车,悬挂系统非常重要。
它可以吸收颠簸和减震,提供更顺畅的骑行体验和更好的操控性。
5.轮组:自行车的轮组包括轮毂、轮辋和车胎。
材料和设计的选择会影响自行车的重量、耐用性和滚动阻力。
较轻的车轮通常能提供更好的加速度和爬坡能力,而较宽的车胎可以增加对不良路面的抓地力。
6.座椅:自行车的座椅应该舒适,并且适合个人的体型和骑行姿势。
一些骑行者可能选择安装更专业的鞍座,以提供更好的支撑和减少骑行时的不适感。
7.手把和变速器:自行车的手把可以是平把、弯把或下弯把等形式。
每种形式都有不同的骑行姿势和用途。
变速器的位置和操作方式也会因手把的类型和自行车的用途而有所不同。
这些只是自行车配置中的一些常识,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因素需要考虑,如座管、前叉、脚踏、骑行姿势等。
根据个人的需求和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自行车配置是非常重要的。
自行车的设计原理
![自行车的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53b2171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1f.png)
自行车的设计原理自行车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交通工具,其设计原理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的人力车辆。
现代自行车的设计原理包括承载结构、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自行车的设计原理。
1. 承载结构:自行车的承载结构是由车架、车轮、座椅等组成。
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一般由金属材料(如钢铁、铝合金等)制成。
车架的设计要求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轻量化。
车轮是自行车的动力源,前轮用于操控和转向,后轮用于传递动力。
座椅则提供骑行者的舒适性和支撑。
2. 传动系统:自行车的传动系统是将骑行者的动力转化为车轮的运动。
传动系统包括脚踏板、链条、链轮、后轮齿轮等部件。
骑行者通过脚踏板施加力量,使链条带动链轮旋转,最终传递给后轮上的齿轮,从而推动自行车前进。
传动系统的设计要求高效率、可靠性和平稳性。
3. 转向系统:自行车的转向系统用于控制自行车的转向方向。
转向系统包括前轮的转向叉和转向柄等部件。
转向叉连接前轮和车架,通过转向柄的操作,骑行者可以控制自行车的转向。
转向系统的设计要求灵活、稳定和易于操作。
4. 悬挂系统:自行车的悬挂系统用于吸收和减震来自地面的不平均力。
悬挂系统一般采用前叉和后避震器等部件。
前叉安装在前轮和车架之间,通过弹簧和减震器等结构,减少骑行时前轮受到的冲击力。
后避震器安装在后轮和车架之间,同样起到减震作用。
悬挂系统的设计要求平稳、舒适和稳定。
5. 刹车系统:自行车的刹车系统用于停止或减速自行车的运动。
刹车系统包括前刹车和后刹车等部件。
前刹车一般通过手柄来操作,通过摩擦来减速或停止前轮的旋转。
后刹车一般通过脚踏板来操作,同样通过摩擦来减速或停止后轮的旋转。
刹车系统的设计要求灵敏、可靠和安全。
综上所述,自行车的设计原理涉及承载结构、传动系统、转向系统、悬挂系统和刹车系统等方面。
这些设计原理的目标是提高自行车的性能、舒适性和安全性,使骑行者能够更加便捷、高效地进行出行。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改进,自行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
自行车技术标准
![自行车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656c8b1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d.png)
自行车技术标准
1.车架设计标准。
车架是自行车的核心部件,其设计必须符合安全、稳定、舒适、轻量化等要求。
2.制动系统标准。
制动系统是自行车安全的关键部件,其设计必须符合制动效果好、灵敏、可靠等要求。
3.变速系统标准。
变速系统是自行车性能的重要部件,其设计必须符合换挡平稳、精准、易操作等要求。
4.轮组标准。
轮组是自行车骑行舒适性和稳定性的关键部件,其设计必须符合轻量化、强度高、平衡性好等要求。
5.车灯、反光镜、喇叭等安全辅助装置标准。
这些装置是自行车骑行时提高安全性的重要辅助装置,其设计必须符合明亮、稳定、易操作等要求。
6.骑行人员个人装备标准。
骑行人员个人装备是保障骑行人员安全的重要装备,其设计必须符合舒适、透气、防护等要求。
7.其他相关标准。
如车锁、车篷、座椅等相关标准。
自行车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能够规范自行车设计、生产、销售和使用,提高自行车的安全性、性能和舒适性,为骑行人员提供更好的骑行体验。
同时,也能够促进自行车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
- 1 -。
自行车 车架设计方法
![自行车 车架设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67f703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1.png)
自行车车架设计方法自行车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交通工具,其设计与制造需要考虑到各个部件的功能和协调性。
其中,车架作为自行车的骨架,承担着支撑和连接各个部件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自行车车架的设计方法。
第一,车架的材料选择。
车架的材料应具备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以确保骑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车架材料有钢、铝合金、碳纤维等。
钢材质坚固耐用,但相对较重;铝合金轻便且强度较高,但价格较高;碳纤维轻量且具备良好的吸震性能,但价格昂贵。
设计者需要根据自行车的用途和预算选择合适的材料。
第二,车架的几何形状设计。
车架的几何形状对于骑行的舒适性和操控性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自行车车架可以分为公路车架、山地车架和折叠车架等。
公路车架追求速度和灵活性,一般采用较长的上管和下管;山地车架注重强度和稳定性,一般采用较短的上管和下管;折叠车架具备可折叠性便于携带,设计上要考虑到折叠和展开的方便性。
此外,车架的几何形状还需要考虑到人体工程学,使得骑行者能够保持舒适的姿势。
第三,车架的连接方式设计。
车架的连接方式直接影响到车架的强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连接方式有焊接、铆接和螺栓连接等。
焊接是一种常用且稳定的连接方式,可以提供较高的强度。
铆接则可以减少焊接过程中的热变形,但强度稍低。
螺栓连接可以方便拆卸和更换部件,但需要加强螺栓的紧固力以确保连接的稳定性。
第四,车架的加工工艺设计。
车架的加工工艺对于车架的质量和外观有着直接影响。
常见的加工工艺包括冷冲压、挤压成型、数控加工等。
冷冲压是一种常用的车架加工工艺,可以快速且精确地制造车架的各个部件。
挤压成型则适用于制造复杂形状的车架部件。
数控加工可以提高车架的加工精度和效率,但对设备和操作要求较高。
自行车车架的设计方法需要考虑材料选择、几何形状设计、连接方式设计和加工工艺设计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制造出具备良好强度、稳定性和舒适性的自行车车架,为骑行者提供更好的骑行体验。
单车知识——自行车车架全解
![单车知识——自行车车架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b71abd3e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e.png)
单车知识——自行车车架全解在单车王国中,山地单车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它的种类、花样之繁多,是其他的自行车种所不可比拟的。
可是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入门的单车爱好者并没有买到最适合他们自己的山地自行车。
在我们周围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爱好者,他们看到FR或DH车看起来很COOL,就跑去买FR和DH,完全没有考虑到自己只是公路骑行,结果因为FR和DH那过大的重量而叫苦不迭;又或者看到碟刹的外型很COOL,并且相对其他的刹车来说很贵,就以为碟刹一定很好,非碟刹不买。
这种盲目消费的最终结果就是资金和精力的大量浪费。
运动单车的零配件无论是在使用设计上还是在配置上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涉及其中的原理和细节部分完全可以成为一门学问。
但是有一个不变的准则:适合自己。
如果不适合自己,那么无论是多么高档的零件,都不能发挥它的原有的作用。
那么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零配件,进而组装出适合自己的自行车子呢?首先让我们从车子的灵魂——自行车车架谈起。
自行车车架的种类山地单车运动发展了几十年,衍生出了非常多的类型。
每一种的比赛方式、比赛的过程、甚至比赛的激烈程度都有很大的区别。
这就决定了必须根据比赛设计不同的自行车车架。
目前主要的运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越野XC(CROSS COUNTRY),这是所有山地单车运动的起源。
比赛的选手们在设置好的赛道上你追我赶,争夺速度之冠。
比赛的赛道多以爬坡、绕圈为主,主要考验的是选手本身的速度和体力。
2.速降DH(DOWN HILL),在60度以上的陡坡,以超过7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冲下山去,这种让人肾上腺激素大量分泌的剧烈运动就是山地自行车运动的新宠儿--速降。
这项运动极其的惊险刺激,对选手和车辆的要求都非常高。
3.绕标DS(DUAL SLOLAM),不详,有待探讨。
4.自由骑FR(FREE RIDE),关于自由骑,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认为是介于越野和速降之间的一种骑行,即有后减震的越野车或比较轻便的速降车;另一种观点是那些比速降还要疯狂的(暂时只能想到这个词,无贬意)坠山称为自由骑。
自行车种类及基本构造
![自行车种类及基本构造](https://img.taocdn.com/s3/m/05c30fcc998fcc22bdd10d02.png)
自行车种类及其基本构造自行车主要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民用车,就是最普通的代步用的;第二类是轮胎很粗的山地车;第三类叫做攀爬车;还有一类就是公路自行车比赛用的公路车,我们平时习惯叫它“赛车”。
自行车基本结构:车身系统:安装、承载所有自行车相关零部件,使各机件发挥功能,成为一台自行车。
主要包括车首管、上管、下管、中管、五通管、座杆夹、座垫、座杆、后上叉、后下叉、刹车固定座。
材质:包括高碳钢、铬钼钢、铝合金、钛合金、碳纤维等.。
转向系统:控制车辆行进方向的操控系统。
主要包括车把套、车把手、车首竖杆、碗组、前叉。
车把手一般区分一字平把、小燕把、公路车用弯把、高翘把,长度以cm标示。
车首竖杆分有牙式、无牙式;碗组主要包含上下底档、珠巢、垫圈、顶盖、压紧螺丝,根据设计分滚珠、滚针、轴承;前叉包含前叉上管、叉肩、下管、桶身、前叉脚。
传动系统:将双脚产生的动能传送至车轮使自行车能够行进的部件组合。
包括脚踏板、曲柄、齿盘、主轴、链条、飞轮。
脚踏分左(L)右(R)踏板。
左踏板为反向牙纹,右踏板为正向牙纹;一般使用塑料或金属(铁质/铝合金/镁合金) 材质;较专业高级的使用卡式踏板。
曲柄分为左右曲柄,有曲柄一般与齿盘连接合为一体。
依材质区分铁质、铝合金;齿盘分单片齿盘、二片齿盘、三片齿盘,用于休闲车或通勤车上的大齿盘通常还会附加齿盘保护盘盖。
主轴将曲柄与车架连接在一起的转动轴;链条区分单速车用链条、变速车用链条(超薄链条);飞轮(后齿轮片)分单片飞轮、多级变速飞轮。
变速系统:透过不同齿轮比的搭配,产生不同的动力比以发挥不同路况下的最佳动能的部件组合。
包括变速把手、变速内、外线、前后变速器。
变速把手山地车多采用转把式或指拨式,公路车多采用刹车把手与变速拨杆整合在一起的手变,少量的则使用单独变速拨杆;前变速器依车架中管角度及直径的不同,搭配不同的变速器,二片齿盘所搭配之前变速器拨叉较短较窄,三片齿盘所搭配之前变速器拨叉较长较宽,变速器固定束子直径规格分28.6、31.8、34.9;后变速器依速别不同区分5、6、7、8、9、10、11速别,后变速器与前变速器/变速杆/链条/大齿盘/飞轮/车架均须搭配相同速别使用。
自行车车架几何设计要点
![自行车车架几何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80ac9b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e1.png)
自行车车架几何设计要点自行车车架几何设计是影响骑行舒适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车架几何设计可以提供稳定的骑行平衡,减轻骑行者的疲劳感,同时还能提高骑行速度和操控性。
本文将介绍自行车车架几何设计的几个关键要点。
1. 上管长度(Top tube length):上管长度是指从头管顶端到座管与上管交接处的水平距离。
合适的上管长度可以确保骑行者在骑行时保持舒适的坐姿,并且有足够的伸展空间。
过长或过短的上管长度都会影响骑行者的舒适性和操控性。
2. 座管角度(Seat tube angle):座管角度是指座管与地面之间的夹角。
合适的座管角度可以使骑行者在踩踏时保持合适的腿部伸展角度,提高骑行效率。
一般来说,较陡的座管角度适合于竞速骑行,而较平的座管角度适合于长途骑行。
3. 头管角度(Head tube angle):头管角度是指头管与地面之间的夹角。
合适的头管角度可以影响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较陡的头管角度可以提高操控性,适合于山地自行车等需要灵活转弯的场景。
较平的头管角度可以提供更稳定的骑行平衡,适合于公路自行车等需要高速骑行的场景。
4. 前叉偏距(Fork offset):前叉偏距是指前叉管与车轮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合适的前叉偏距可以影响自行车的转向性能和稳定性。
较大的前叉偏距可以提高自行车的稳定性,适合于高速骑行。
较小的前叉偏距可以提高自行车的敏捷性和转弯性能,适合于山地自行车等需要频繁转弯的场景。
5. 轮距(Wheelbase):轮距是指前轮中心与后轮中心之间的距离。
合适的轮距可以影响自行车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较长的轮距可以提供更稳定的骑行平衡,适合于高速骑行和长途骑行。
较短的轮距可以提高自行车的敏捷性和转弯性能,适合于山地自行车等需要频繁转弯的场景。
6. 后下叉长度(Chainstay length):后下叉长度是指后下叉与车轮轴线之间的距离。
合适的后下叉长度可以影响自行车的操控性和加速性能。
较短的后下叉长度可以提高自行车的敏捷性和加速性能,适合于竞速骑行。
公路单车知识点总结大全
![公路单车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56db20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f.png)
公路单车知识点总结大全介绍公路单车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在公路上快速骑行的自行车,它通常具有轻巧的车架、窄而高的轮胎和弯曲的手把,以便骑手可以在路上尽可能快地移动。
本文将总结公路单车的知识点,包括车架、车组件、骑行技巧、维护等方面的知识,以帮助骑手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公路单车。
一、车架1.1 材质公路单车的车架主要有碳纤维、铝合金和钢三种材质。
- 碳纤维车架轻量且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能,但价格较高。
- 铝合金车架轻量且价格适中,适合大多数骑手使用。
- 钢质车架具有较好的耐用性和舒适性,但较重。
1.2 几何公路单车的车架几何可以分为舒适型和比赛型。
- 舒适型车架角度相对较垂直,适合长途骑行。
- 比赛型车架角度相对较陡,适合需要高速骑行和竞赛的骑手。
1.3 大小选择合适尺寸的车架对于骑行舒适性和效率至关重要。
常见的尺寸标准有XS、S、M、L、XL等,需根据骑手身高和臂展来选择合适的尺寸。
1.4 制动系统公路单车的车架通常会配备制动孔,以便装配制动系统。
- 常见的制动系统有碟刹和V刹两种。
- 碟刹制动性能好,适合在雨天和山路骑行。
- V刹制动成本低,维护简单,适合日常骑行和上班通勤。
二、车组件2.1 手把和握把带公路单车的手把通常是弯曲的设计,以减少空气阻力。
- 弯把的设计使得骑手可以在高速骑行时保持低头,减少空气阻力。
- 握把带可以提供额外的握把位置,增加骑行舒适性,还可以调整骑手手掌的位置,减少手部疲劳。
2.2 骑行姿势公路单车的骑行姿势通常有舒适式和比赛式两种。
- 舒适式骑行姿势相对较直立,适合长途骑行和日常通勤。
- 比赛式骑行姿势相对较驼背,能够减少空气阻力,适合高速骑行和比赛。
2.3 齿轮系统公路车的齿轮系统通常由前变速系统和后变速系统组成。
- 前变速系统通常包括两个或三个齿盘,用于调整车辆前进的速度。
- 后变速系统通常包括7至12个齿圈,用于适应不同路面的情况。
2.4 轮组公路单车的轮组通常包括轮辐、轮圈、轮胎和内胎。
自行车的分类及车架基本设计要求
![自行车的分类及车架基本设计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84126da4028915f804dc291.png)
三、总结
其实前面说了这么多,大家也许会认为不管什么车其实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几何尺寸可以 用的,没错,作为设计来讲每一款车都有他不同的特点,而每一个骑车的人身高臂长等都不相 同,每一个人骑车的习惯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设计当中我们除了需用要考虑人的因素外,更需 要注意不同车型所固有的特性,根据车型本身的特性去制定相应的几何尺寸,下面就对于车架 几何整车特性的影响作一个总结说明: 首先是头管角度,头管角度越大则车头转向更灵活,但更能操控反之则转向阻力更大但整 车更加稳定; OFFSET值,OFFSET值越小则前转向越灵活同样也更难操控反之则会更加稳定;
头管角度即头管与地面的夹角offset前轮中心垂直到头管中心线的距离trail头管中心延长线到地面的交到前轮之间的距
自行车的分类及车架基本设计要求
电动部车架基础知识培训课程一
一、自行车的分类:
• 自行车的分类目前按行业通用的分类大至有: • 1、按轮径:20寸 26寸 700C等 • • 2、使用对像:男车 女车 老年车 童车等 • 3、功能用途:山地车 公路车 休闲车 旅行车 • 折叠车
附图3
附图2
c、休闲车: 也可以称为城市车,主要用于城市休闲短途代步,在设计时更加注重骑行时的舒适 性, 在骑行时人上身略微前倾,与地面成85度左右,因此在设计休闲车时中管角度一 般在70度而头管角度在69-70度;五通高度尽量取最低值;FC及RC相对较长以增加整车的 稳定性,前叉OFF SET较大一般在45-55之间,TT长度以人在正确的姿势时双手略微弯曲为 宜。 d、旅行车: 旅行车作为一种长途旅行的代步工具,现在正受到越多人的喜爱,因为它是长途骑 行而又不同于山地或公路竟赛,除了要有较好的速度跟操控性外,还须要有比较舒适的 骑行姿势,因此对于它的设计人们一般采用了接近于山地车的车架,而接近于休闲车的 配置。一般来说旅行车的RC、FC比山地车的要长以增加稳定性,而头管中管角度又保持 与山地车一至,保证骑行的灵活性。 e、折叠车: 折叠车最初只是用于短途代步的休闲车,但发展到现在很难说折叠车是哪一类 的车型了,因为根据不同的配置,折叠车可以是山地型的也可以是跑车型的,当然 还是以休闲型的为主,所以折叠车通常还是会按休闲车的几何角度作为设计的依据。
自行车基础知识
![自行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e4166c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fc.png)
自行车基础知识一、引言自行车作为一种常见的代步工具,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使用。
它简单、环保、便捷,无论是上下班通勤还是休闲健身都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然而,对于自行车的基础知识,很多人可能了解不多。
本文将介绍自行车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行车。
二、自行车的组成部分1.车架:自行车的骨架,由上管、下管、前叉、后叉等构成。
通常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如铝合金、碳纤维等。
车架的轻重和材质直接影响着自行车的重量和性能。
2.车轮:自行车前后两个轮子,由轮辋、轮毂、轮胎等组成。
轮胎通常使用橡胶材料,具有防滑、耐磨的特性。
3.变速系统:用于改变骑行时的阻力和速度。
常见的有内部变速和外部变速两种类型。
外部变速器通常安装在后轮的右侧,通过链条和齿轮来实现不同的速度选择。
4.刹车系统:用于控制自行车的刹车和停车。
常见的刹车系统有V 刹和碟刹两种类型。
V刹是通过拉动刹车把手,使刹车鞋夹住轮毂边缘来实现制动;而碟刹则是通过压紧刹车碟来实现制动。
5.踏板和曲柄:用于骑行者踩踏产生动力。
踏板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曲柄与踏板连接,将骑行者的踩踏力量传递给链条。
6.链条和链轮:链条与踏板相连接,将踩踏力量传递给后轮。
链轮则是通过链条与后轮相连,使后轮转动。
三、自行车的工作原理自行车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骑行者通过踏板和曲柄踩踏产生动力,动力通过链条和链轮传递给后轮,驱动后轮旋转,从而推动自行车前进。
当骑行者踩踏时,踏板和曲柄一起转动,将力量传递给链条。
链条再将力量传递给链轮,链轮通过齿与齿轮相咬合,使后轮转动起来。
同时,前轮也会随之转动,实现自行车的前进。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1.自行车骑行时发出异响:这可能是由于链条松弛或齿轮磨损造成的。
解决方法是调整链条的紧张度或更换磨损的齿轮。
2.刹车失灵:刹车失灵可能是由于刹车把手松动或刹车鞋磨损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调整刹车把手的紧固度或更换磨损的刹车鞋。
山地车车架
![山地车车架](https://img.taocdn.com/s3/m/9b96be9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0b.png)
山地车车架简介山地车车架是山地自行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是支撑整个车身结构的骨架,能够承受骑行过程中的各种力量和振动。
车架的设计和材质对骑行的舒适性、稳定性和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山地车车架的主要类型、构造和材质,以及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车架。
主要类型1. 硬尾车架(Hardtail Frame)硬尾车架是指在后轮处不配备任何悬挂系统的车架。
这种车架相对简单,结构较为坚固,价格相对便宜。
硬尾车架适用于轻度山地车越野和公路骑行。
优点是刚性好,响应灵敏;缺点是在面对颠簸路面时会感受到更多的震动。
2. 全避震车架(Full Suspension Frame)全避震车架在前后轮都配备了悬挂系统,能够有效减震,提供更好的舒适性和控制性能。
全避震车架适用于较为恶劣的山地骑行和赛事。
优点是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路况,在下坡和颠簸路面上更加稳定;缺点是相比硬尾车架更加昂贵。
构造和材质1. 车架构造山地车车架的构造通常包括上管、下管、座管、前叉和后摆臂等部分。
上管连接头管和座管,下管连接头管和后摆臂。
座管用于安装座垫,前叉连接前轮,后摆臂连接后轮。
2. 材质选择现代山地车车架主要有铝合金、碳纤维和钢材质。
•铝合金(Aluminum)是最常见的车架材料之一,它具有较好的刚性和轻量化特性,价格相对较低,适用于绝大多数山地车骑行。
然而,铝合金车架的耐久性相对较差,容易出现疲劳现象。
•碳纤维(Carbon Fiber)是一种轻量且高强度的材料,能够提供出色的减震效果和舒适性。
碳纤维车架重量轻、刚性好、耐久性强,但价格相对较高,需要进行维护和保养。
•钢材(Steel)是一种传统的车架材料,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耐久性。
钢材车架相对较重,但价格相对较低,适合用于旅行和轻度越野骑行。
如何选择适合的车架选择适合的山地车车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骑行目的:确定自己的骑行目标,是进行越野骑行、山地赛事还是日常健身,以此来选择硬尾车架还是全避震车架。
自行车设计理论知识点
![自行车设计理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fa7aa5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50.png)
自行车设计理论知识点自行车是一种受广大民众喜爱的代步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自行车设计也越来越多样化和专业化。
本文将讨论自行车设计的理论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行车设计的原理和技术。
1. 结构组成自行车主要由车架、轮组、传动系统、刹车系统和悬挂系统等组成。
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承载着其他部件,并提供骑行的稳定性。
轮组由轮毂、轮辐和车轮胎组成,提供骑行的动力和平衡。
传动系统包括链条、前后变速器和曲柄,将骑行者的踩踏力转化为车轮的动力。
刹车系统用于控制车轮的停止和减速,主要有前、后刹车和碟刹两种类型。
悬挂系统则用于减震和增加骑行舒适性。
2. 几何尺寸自行车的几何尺寸对于骑行者的舒适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常见的几何尺寸包括座管长度、上管长度、下管长度和前叉长度等。
座管长度决定了骑行者的坐姿角度,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骑行的舒适性。
上管长度和下管长度则关系到骑行者的腰背伸展程度和车架的刚性。
前叉长度对转向的稳定性和敏感性有影响。
3. 材料选择自行车的材料选择对于车辆的重量、强度和耐久性有很大的影响。
目前常见的材料包括铝合金、碳纤维和钢材等。
铝合金轻巧且坚固,常用于大众消费级自行车。
碳纤维轻量化且刚性好,广泛应用于高档自行车。
钢材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弹性,适合长途骑行或旅行自行车。
4. 空气动力学设计自行车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是提高速度和减少阻力的关键。
常见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包括车架形状、车轮切割风的能力和骑行者体位等。
车架形状的改变可以减少空气阻力,提高骑行速度。
车轮的切割风能力取决于轮辐的形状和密度,能够减少风阻。
骑行者的体位也可以影响空气动力学,俯身骑行可以减少空气阻力。
5. 制动系统自行车的刹车系统直接关系到骑行者的安全性。
常见的制动系统包括V型刹车和碟刹。
V型刹车具有良好的刹车性能和稳定性,适用于一般骑行。
碟刹由刹车盘和刹车夹组成,具有更强的制动力和散热性能,适用于山地和公路自行车。
6. 传动系统自行车的传动系统是将骑行者的踏力转化为车轮动力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不同类型车架特点及设计要求
• a、山地车:
• 顾名思义,就是在山路等路况比较复杂的道上骑行的自行车,因路况比 较复杂,就要求山地车有比较好的强度,同时需要有比较好的平衡性和灵活 的操作性,因此山地车的中管角度一般在71-73度之间,头管角度在71-72度 之间,为了保证比较灵活的转向性能OFF SET 设定一般在35-40之间,而TT 长则因人、因车把及相关配件搭配而异,一般来讲须保证骑车人在正常骑行 时双臂微微弯曲,上身与地面成45度角为宜。如果TT太长的话会造成人的上 身向前弯曲太多,抬头看路造成颈部和背部肌肉酸痛,上身太直,不便于脚踏 用力,还会使身体直接吸收大部分震动而产生的冲击力,造成身体不必要的 损伤。由于上身过直还会造成人的重心过高过于靠后,不便于对车子的操控, 且在上坡时还会有造成前轮抓地力不够而侧滑甚至翻车的危险。
• 1、车架设计中的重要几何尺寸(附图1)
a、中管高度:中管高度主要依据骑车人的身高不同而作出不同的设计。 b、中管角度:中管角度主要影响骑行者重心的前后落点及脚踩在脚踏施力的角度。 c、BB高度:BB高度主要是影响骑车者重心的高度及整车的灵活性。 d、头管角度/OFFSET/TRAIL: 头管角度即头管与地面的夹角, OFFSET前轮中心垂直到头管中心线的距离, TRAIL头管中心延长线到地面的交到前轮之间的距.之所以要将这三者放在一起是因为他们是相互 关联的三个尺寸,共同决定着前轮的操控性及整车的转向性能. e、RC、FC: RC是指后轮中心到五通中心的距离。 FC是指前轮中心到五通中心的距离。 RC及FC决定着整车的灵活性和骑行者在不同骑行姿势时的重心落点 f、TT值: TT值是指中管顶端到头管顶的距离,TT值的长短决定着骑车人的骑行姿势。
b、公路车
又称为公路赛车,是一种在公路上骑行而设计的自行车,具有快速舒适地长距离骑行 的特点。根据其骑行姿势上身较低,头部稍倾斜前伸;双臂自然弯屈,便于腰部弓屈,降 低身体重心,同时防止车子颠簸而产生的冲击力传到全身,双手轻而有力地握把,臀部坐 稳车座位(附图2)以及快速骑行。它的设计特点要求必须要有灵敏的操控性能;人与车 完美的流线行结合以减少风阻;重心更加靠前以获得更大的前进贯性。 根据公路车以上的特点: 中管角度一般在72-74.5度。 头管角度在71-73.5度。 OFFSET值在35左右。一般来讲中管及头管的角度与中管高度成反比;中管高度依身高的 不同而设计。一般来说从500-600每20mm为一个等级;TT值在保证人的正确骑行姿势 (附图2)的前提下尽量取最小值(须注意脚踏与前轮的位置),而RC则会取最小值,以缩 小前后轮轴距,最大限度的提高整车的灵活性。
附图3
附图2
c、休闲车: 也可以称为城市车,主要用于城市休闲短途代步,在设计时更加注重骑行时的舒适 性, 在骑行时人上身略微前倾,与地面成85度左右,因此在设计休闲车时中管角度一 般在70度而头管角度在69-70度;五通高度尽量取最低值;FC及RC相对较长以增加整车的 稳定性,前叉OFF SET较大一般在45-55之间,TT长度以人在正确的姿势时双手略微弯曲为 宜。 d、旅行车: 旅行车作为一种长途旅行的代步工具,现在正受到越多人的喜爱,因为它是长途骑 行而又不同于山地或公路竟赛,除了要有较好的速度跟操控性外,还须要有比较舒适的 骑行姿势,因此对于它的设计人们一般采用了接近于山地车的车架,而接近于休闲车的 配置。一般来说旅行车的RC、FC比山地车的要长以增加稳定性,而头管中管角度又保持 与山地车一至,保证骑行的灵活性。 e、折叠车: 折叠车最初只是用于短途代步的休闲车,但发展到现在很难说折叠车是哪一类 的车型了,因为根据不同的配置,折叠车可以是山地型的也可以是跑车型的,当然 还是以休闲型的为主,所以折叠车通常还是会按休闲车的几何角度作为设计的依据。
TRAIL值,TRAIL对于整车的影响等同于前叉角度,但它更好的反应了前叉的重心,下压 的方向及轮胎与地面磨擦力的大小;
BB高度,BB高度决定了骑车人重心的高度,重心越高骑行时会获得更多向前的惯性,整车 操控更加灵活,反之则重心更低整车更加平稳;
中管角度,中管角度主要是调节人在骑行中脚与曲柄的相对位置,及人的重心在车加上 的相对位置(附图3),中管越直则人的重心更高更靠前,可以获得更好的骑行速度,反之则 人的重心更低更靠后整车更加平稳; RC长度:RC主要是调整整车的重心分部,影响整车的灵活性,RC越长则人的重心到后轴 的距离越大,后轮的贴地性更好,整车更加稳定,反之则人的重心到后轴的中心距会越短, 后轮贴地性差,而在上坡时人的重心过于靠近后轮还会造成前轮贴地力不够,但是短的RC会 使整车转向更加灵活,后轮对于前轮的循迹更好,以获得更小的转弯半径。
三、总结
其实前面说了这么多,大家也许会认为不管什么车其实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几何尺寸可以 用的,没错,作为设计来讲每一款车都有他不同的特点,而每一个骑车的人身高臂长等都不相 同,每一个人骑车的习惯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设计当中我们除了需用要考虑人的因素外,更需 要注意不同车型所固有的特性,根据车型本身的特性去制定相应的几何尺寸,下面就对于车架 几何整车特性的影响作一个总结说明: 首先是头管角度,头管角度越大则车头转向更灵活,但更能操控反之则转向阻力更大但整 车更加稳定; OFFSET值,OFFSET值越小则前转向越灵活同样也更难操控反之则会更加稳定;
自行车的分类及车架基本设计要求
电动部车架基础知识培训课程一
一、自行车的分类:
• 自行车的分类目前按行业通用的分类大至有: • 1、按轮径:20寸 26寸 700C等 • • 2、使用对像:男车 女车 老年车 童车等 • 3、功能用途:山地车 公同车种的基本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