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酸酐等离子体聚合改性聚丙烯多孔膜的表面结构与亲水性
PET薄膜表面多孔结构的有效调控及成孔工艺
2.1 PET 薄膜表面成孔形貌及工艺优化 2.1.1 浸泡时间对 PET 多孔薄膜成孔速率的影响
图 1 为在浸泡不同时间的情况下 PET 多孔薄膜 的 SEM 图。本实验制备的是多层 PET 多孔薄膜,所以 当浸泡时间较短时,薄膜表层的 PEG 无法萃取出来。 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薄膜内层的 PEG 逐渐在表层形 成凸起。当浸泡时间达到 48 h,薄膜表层孔洞已基本 形成,内层孔洞部分形成。当浸泡时间达到 72 h 以上, 薄膜表面已经形成均匀的微孔。
film at different soaking time
2.1.2 萃取液比例对 PET 多孔薄膜成孔及孔径分布 的影响
图 2 为不同萃取液比例的 PET 多孔薄膜表面形 貌 SEM 图。
由于 PEG 易溶于醇等有机溶剂,所以选择醇类溶 剂对制备的膜样品中的 PEG 进行萃取。由图 2 可见,
- 12 -
Abstract: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rocess conditions on the porous surface of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渊PET冤 film袁 PET film was used as the base material袁 and the porogenic agent polyethylene glycol 渊PEG冤 was added into PET film by coating method. The PET porous film with different pore size structure and uniform dispersion was obtained by the process optimization of PEG mass percentage袁 extraction liquid proportion袁 extraction soaking time袁 selection of PEG molecular weight. S4800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渊SEM冤袁 DSA100 automatic micro-dynamic contact angle measuring instrument and universal tensile machine were used to test and analyze the surface morphology and properties of the sampl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re forming properties of the prepared films were better when the films were immersed in the mixed solution of V ethanol 颐 V glycerol = 4 颐 1 for more than 72 h. When PEG with a mass percentage of 8% was added to the scraping solution袁 uniform micropores were obtained on the surface of PET film. By adjusting the relative molecular weight of PEG袁 the film surface can be equipped with micropores of different pore sizes of 50-300 nm袁 which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micropores on the surface of PET film袁 and the hydrophilicity and hydrophobicity of the film surface can also be changed.
高分子材料改性课程论文聚丙烯的亲水性改善研究
高分子材料改性课程论文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生姓名:学号:导师:聚丙烯的亲水性改善研究摘要:聚丙烯(PP)作为通用塑料,以产量大、应用面广以及物美价廉而著称,但聚丙烯具有非极性和结晶性,其与极性聚合物、无机填料及增强材料等相容性差,其染色性、粘接性、抗静电性、亲水性也较差,这些缺点制约了聚丙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本文利用聚丙烯固相接枝丙烯酸(AA)、聚丙烯与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共混和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的表面活性剂浸渍处理,三个途径分别对聚丙烯进行亲水改性研究。
关键词:聚丙烯;亲水性;接触角;共混改性;因为PP不含任何极性基团而难以和金属"玻璃粘结,难以和其他许多高聚物"无机填料相容; 也难于进行印刷染色等!这些缺点限制了聚丙烯在某些领域中的应用!表面接枝法可以将强极性的亲水基团引入薄膜的表面,并且由于接枝链与基体薄膜以化学键相联! 改性后的表面具有极性和亲水性,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塑料薄膜印刷技术!PP接枝改性产物还可经压膜" 磺化"碱洗等工艺制得亲水性较好的离子交换膜,与亲水性差的膜相比具有容量大"高洗脱率"高再生率的特征!聚丙烯(PP) 材料作为第三大通用塑料,具有机械性能、耐腐蚀性及电绝缘性优良,无毒性、易加工及价格低廉等优点,受到广大学者及工业领域的极大青睐。
其薄膜、纤维、非织造布、片材及各种制品在日常生活中被大量应用。
其中,聚丙烯微孔膜主要用于锂离子电池隔离膜[1]、废水处理、气体分离等领域。
但是由于聚丙烯表面没有极性基团,其表面能很小,临界表面张力只有( 31 ~34) ×10–5 N/ cm,所以它的表面润湿性和亲水性很差,这不仅导致聚丙烯微孔膜的水通量小,而且导致其表面和溶质:之间存在憎水性相互作用,进一步导致膜污染现象。
膜污染将导致在水处理过程中膜清洗的次数和维护费用增加,甚至会产生不可逆的破坏,降低膜的使用寿命,从而限制了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pp增韧及pp、pe共混
PP增韧及PE/PP共混改性研究摘要:从塑料增韧聚丙烯(PP)体系(主要是与PE共混)、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增韧PP体系以及无机刚性粒子增韧PP体系3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国内外PP共混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
采用塑料类作为改性剂增韧PP,虽可增韧,但是由于体系的不相容性,往往要大量使用改性剂或添加相容剂。
PE 增韧P P 的效果取决于共混物中PE 的用量, 当PE 质量分数达到25%~40 %时, 共混物既有良好的韧性和拉伸强度,又有较好的加工性能。
使用橡胶或者热望性弹性体与PP共混增韧效果最为明显。
但由于随着弹性体用量的增加,体系在冲击强度大幅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刚性等性能的损失。
此外,还就近年发展起来的无机刚性粒子增韧PP的研究工作进展和机理研究情况作了介绍。
关量词:聚丙烯增韧聚乙烯共混改性聚丙烯(PP)是通用热塑性树脂中增长最快的品种之一,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
PP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廉,有着优异的综合性能。
而其亟待克服的最为突出的缺点是它的缺口敏感性显著,即缺口冲击强度较低,尤其在低温时更为突出,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增韧。
PP共混增韧方法以其效果显著、工业化投资少且迅速易行等特点而广为应用。
共混增韧改性是指用其他塑料或弹性体等作为改性剂与PP共混,以此改善PP的韧性。
常用的改性材料主要分为塑料、橡胶或弹性体以及无机刚性粒子等几类。
1.塑料增韧PP体系采用塑料类作为PP增韧的改性剂.不仅可以达到增韧的目的,而且可使材料的耐磨性、染色性等得到改善,且价格较为低廉。
应用较多的有高密度聚乙烯(H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ILDP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氯乙烯、聚酰胺(PA)等。
但由于他们与PP的不相容性,要使体系达到较高的韧性往往需要加大改性剂用量或添加相容剂。
1.1PP/聚乙烯(PE)1.1.1 高密度聚乙烯结构、性能及应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是在每1000个碳原子中含有不多于5个支链的线型分子所组成的聚合物。
等离子体引发HEMA的RAFT接枝聚合改性聚丙烯多孔膜
等离子体引发HEMA的RAFT接枝聚合改性聚丙烯多孔膜黄杰;汪思孝;黄健;王晓琳【摘要】采用等离子体引发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接枝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单体,对聚丙烯(PP)多孔膜表面作了亲水改性.研究了接枝聚合动力学,并以FT-IR、SEM、压汞、水通量等方法研究了改性膜的表面结构形态及孔结构.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引发的RAFT接枝聚合速率显著低于普通等离子体引发的接枝聚合速率.表面接枝率随着接枝聚合时间的延长呈线性增长趋势,同时改性膜的孔径和水通量随之减小.【期刊名称】《功能高分子学报》【年(卷),期】2013(026)002【总页数】5页(P151-155)【关键词】RAFT接枝聚合;等离子体引发;多孔膜;孔径控制【作者】黄杰;汪思孝;黄健;王晓琳【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09;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09;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09;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北京1000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3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自由基聚合属于可控-活性聚合。
在聚合过程中(图1)[1],增长链自由基(Pm·)与自由基中间体(Pm-(X·)-Pn)间建立了快速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反应,可有效抑制自由基的双基终止,使单体均匀地链增长,得到窄分子量分布(PDI)的聚合物[2]。
适合RAFT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的单体多,聚合工艺简单,可采用普通自由基聚合方法,如本体、溶液、悬浮、乳液等方法实现聚合[1,3]。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技术包括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等离子体表面聚合、等离子体引发的表面接枝聚合等,现已成为聚合物多孔膜表面的重要改性方法[4]。
虽然等离子体引发聚合存在活性种寿命长、溶剂效应强烈、单体选择性显著等普通自由基聚合机理所不能解释的现象[5],但一般仍认为等离子体引发产生的活性种属自由基结构[6]。
聚丙烯改性
专业:08高分子1班学号:08206020135 姓名:金从伟聚丙烯改性引言:聚丙烯因其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物理、力学、化学性能而获得广泛应用。
是目前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型热塑性塑料。
聚丙烯的主要应用领域为学向拉丝制品,膜片制品及包装容器制品。
但近年来将普通聚丙烯经过填充、增强、共混改性再作为原料制作汽车,电器.仪表等工业配套零部件也已成为其主要的应用领域。
关键词:聚丙烯;改性1.物理改性物理改性由于工艺过程简单,生产周期短。
所制得材料性能优良。
近年来已成为高分子材料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常用的改性方法主要有共混改性、填充改性、增强改性等。
1.1 共混改性共混改性是将聚丙烯与橡胶或其它热塑性树脂的弹性体共混制备共混物。
最古老和最简单的方法是机械掺合法。
共混改性可明显改进低温脆性、冲击强度和耐寒性等。
如聚丙烯与乙丙橡胶顺丁橡胶、聚异丁烯等共混,可提高冲击强度3~7倍,提高耐寒性8~ l0倍。
聚丙烯除了二元共混体外,还采用了三元共混体系。
如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和橡胶共混,不但改善了冲击韧性和耐寒性,同时刚性和抗蟠变性能也得到保证,其制品的力学性能可与ABs相媲美。
1.2填充改性为了开拓聚丙烯在工程塑料应用领域中的用途,需要提高聚丙烯的刚性和耐热性,可以添加填充材料,如滑石粉、碳酸钙硫酸钡、云母、石膏、石棉、术粉、炭黑、硅藻粉和高岭土等。
填充性主要是提高聚丙烯的刚性、耐热性和尺寸稳定性,并可降低成本1.3增强改性用玻璃纤维和碳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其最大特点是基体树脂聚丙烯的化学稳定性强,可提高抗张、抗弯曲和冲击强度,降低成型收缩率。
经增强后的聚丙烯,其性能与尼龙、聚甲醛、聚碳酸脂等工程塑料相当。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既保持了聚丙烯成本低的特点,且在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中,其比重最小,困而在重量和秽_格上占有优势,且具有流动性大、成型条件幅脚宽、耐水性和耐化学侵蚀性好的特点。
所以,聚丙烯中添加玻璃纤维后,其耐热刚性、尺寸稳定性、耐蠕变性和机械强度等都有很大的提高,可作为工程塑料而广泛应用。
低分子量马来酸酐化聚丁二烯橡胶改性聚丙烯增韧尼龙6的性能
将原料 P P 、 ML P B、 DC P按 配 比 预 混合 均匀 然后 加 入双 螺杆 挤 出机 中进行 反 应挤 出 , 挤 出温
效率给增韧体系带来了明显的刚性损失 , 在增韧 体系 中减少橡胶的用量 以期获得材料刚性和韧 性的平衡 。 K e 等制备 了以 L D P E为核、 马来酸酐 化的低分子量聚丁二烯( ML P B ) 为壳 的核壳结构
第3 1 卷第 1 期
2 0 1 3年 3月
胶体与聚合物
C h i n e s e J o u na r l o f C o l l o i d& P o l y me r
V o 1 . 3 1 N o . 1
Ma r . 2 0 1 3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9 — 1 8 1 5 . 2 0 1 3 . O 1 . 0 0 9
过氧化二异丙 苯( D C P ) : 分析纯 , 北京 化工 厂; 聚丙烯 ( P P ) : 4 2 2 0 , MF R = O . 5 g / 1 0 m i n( 2 3 0 ℃, 2 . 1 6 K g ) ,北京燕山石化有限公司;尼龙 6 ( P A 6 ) :
G r a d e M2 8 0 0 , MF R=2 . o g / 1 0 mi n( 2 3 0 ℃ , 1 . 2 k g ) ,
性, 研究了 P P / P A 6 共混体系的增韧失效机理。
1 实验部分
1 . 1 实验原 料
冲击强度采用 Z w i c k冲击测试仪进行测试 , 测试 温度范围为 . 4 0 " C  ̄ j l 4 0 " C;拉伸性能采用 hs  ̄ o n 电子拉力机进行测试 , 拉伸速率为 2 0 m m / m i n 。
熔融纺丝拉伸法制备PP
2. 1 PP / PPOH 中空纤维膜的表面分子组成
初纺中空纤维膜裁剪成长度为 60 mm 纤维膜,用
谱区域中,纯 PP 不存在伸缩振动峰,PPOH 则在
将热处理温度 130 ℃ 下处理后的 PP / PPOH
从图 1 可以看出:在 3 100 ~ 3 700 cm -1 的光
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在室温下冷拉伸 25%;然后
的速率从 40 ℃ 升至 200 ℃ ,再降至 40 ℃ ,然后升
至 200 ℃ ,记录所有 DSC 曲线。
表面 形 貌: 使 用 刀 片 划 开 PP / PPOH 中 空
纤维膜 并 露 出 内 表 面, 用 无 水 乙 醇 浸 泡 清 洗
图 1 PP / PPOH 中空纤维膜的红外光谱
Fig. 1 Infrared spectra of PP / PPOH hollow fiber membranes
、本体改性
[6-7]
、共混改性
[8-9]
等。 其中,
化学接枝改性利用臭氧气体、高能射线辐射、等离
为 6 g(10 min) 、质量分数为 2%时,微孔膜水蒸气
作者根据片晶分离致孔的机理,利用羟基化
改性聚丙烯( PPOH) 与 PP 共混,通过熔融纺丝拉
伸工艺制备 PP / PPOH 中空纤维膜,探究制备过
纤维膜放 入 烘 箱 中, 温 度 分 别 设 定 为 120,130,
式中:A 为膜面积,t 为过滤时间。
然冷却至室温,处理后得到的 PP / PPOH 初纺中
2 结果与讨论
140,150 ℃ ,在无应力状态下等温热处理 1 h 后自
(1)
(2)
空纤维膜试样分别标记为 1 # 、2 # 、3 # 、4 # 。
聚丙烯接枝聚乙二醇改性聚丙烯微孔膜
聚丙烯接枝聚乙二醇改性聚丙烯微孔膜许淑义;徐祥;朱菊芳;王素贞;俞强【期刊名称】《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年(卷),期】2017(33)8【摘要】以聚丙烯接枝聚乙二醇(PP-g-PEG)对聚丙烯共混改性,通过单向拉伸工艺制备亲水性聚丙烯微孔膜。
使用压汞仪、扫描电镜、Gurley值和水蒸气透过率表征微孔膜的孔结构和透过性能,研究PP-g-PEG含量、PEG接枝率及链长对微孔膜孔结构、水蒸汽透过率及锂电池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对于接枝率为0.78%的PP-g-PEG,随着添加剂PP-g-PEG含量增加,微孔膜孔隙率和微孔尺寸下降,反映孔道结构的曲挠度及喉孔比上升;微孔膜孔结构与亲水性的综合作用导致水蒸气透过率在PP-g-PEG含量为2.5%时达到最大值。
PP-g-PEG含量为2.5%和5.0%的微孔膜组装的锂电池具有较低的电荷转移电阻和较高的充放电比容量,电池性能优于未改性微孔膜组装的电池。
提高PEG接枝率使得改性微孔膜孔结构有所变差,但是水蒸气透过率提高,组装电池的性能也更好。
长PEG侧链PP-g-PEG对微孔膜孔结构的破坏程度大于短PEG侧链PP-g-PEG,导致组装电池的性能变差。
【总页数】6页(P102-107)【关键词】聚丙烯微孔膜;聚丙烯接枝聚乙二醇;孔结构;亲水性;锂电池【作者】许淑义;徐祥;朱菊芳;王素贞;俞强【作者单位】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5.14【相关文献】1.聚丙烯微孔膜表面的可控接枝改性 [J], 王标;刘兰勤;唐照奇;黄磊;宇海银2.MBA接枝聚丙烯微孔膜的亲水改性研究 [J], 李承斌;尹艳红;王辉;董红玉;曹朝霞;谷继峰;杨书廷3.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接枝共聚合改性聚丙烯微孔膜 [J], 邓秀玲;蒋姗;俞强4.马来酸酐/N-乙烯基吡咯烷酮双单体接枝聚丙烯的制备及对聚丙烯微孔膜的亲水改性 [J], 夏艳平;纪波印;陈慧蓉;马文中;曹峥;陶国良5.两亲性改性剂聚丙烯接枝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制备及对聚丙烯微孔膜结构和亲水性能的影响 [J], 陶国良;倪唐;朱兆奇;夏艳平;马文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研究(一)
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研究(一)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研究报告研究背景•聚丙烯(PP)是一种常见的聚合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马来酸酐(MA)是一种可用于接枝反应的活性单体。
•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可以通过将马来酸酐与聚丙烯反应而得到。
研究目的•了解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合成方法。
•探究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性质及应用领域。
•分析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在聚合物材料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
合成方法•熔体混合法:将聚丙烯和马来酸酐加热混合,发生接枝反应。
•溶液法:将聚丙烯溶解于合适的溶剂中,加入马来酸酐进行反应,随后脱溶剂得到产物。
性质研究•物理性质: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具有类似聚丙烯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拉伸强度等。
•化学性质: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中的马来酸酐基团可以与其他官能团发生反应,如与胺反应形成酰胺键。
•表面性质: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表面含有极性基团,使其在界面上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
应用前景•功能性聚合物材料: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可作为改性剂,提高聚合物的性能,如增强聚合物的粘附性、耐溶剂性等。
•界面改性剂: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可作为界面活性剂,用于聚合物共混体系的制备。
•降解材料:通过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结构调控,可以制备出具有可控降解性能的聚合物材料。
结论•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聚合物材料。
•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各种应用前景。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包括进一步探究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合成方法和结构调控,以及在特定应用领域的深入研究。
以上为《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研究报告》的简要内容,具体内容请参阅完整报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表面亲水改性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1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天然乳胶 多孔al2o3膜 吸附性能 化学稳定性 力学性能 共混改性 全氟丙烯酸酯 光致亲水性能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 亲水改性 亲水性能 亲水/疏水表面 二氧化钛薄膜 二氧化碳脉冲等离子体 乙酸纤维素 丝素蛋白(sf) xps pdms
2011年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序号 表面改性 4 1 表面亲水改性 2 2 亲水性 2 3 高锰酸钾 1 4 静电自组装 1 5 静电纺丝 1 6 透过曲线 1 7 远程等离子体聚合 1 8 表面自由能 1 9 苯丙乳液 1 10 膜污染 1 11 脱附活化能 1 12 能隙 1 13 聚硅氧烷 1 14 聚偏氟乙烯 1 15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 1 16 聚乙烯 1 17 聚乙二醇重氮树脂 1 18 聚丙烯 1 19 聚(3-羟基丁酸脂-co-3-羟基已酸酯)(phbhhx) 1 20 结霜 1 21 纳米二氧化钛 1 22 空气氧化 1 23 程序升温脱附 1 24 神经网络 1 25 真空紫外光 1 26 疏水性 1 27 电解电容隔膜 1 28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1 29 生物相容性 1 30 热工学 1 31 炭微球 1 32 润湿性 1 33 沥青基球状活性炭(psac) 1 34 氧等离子体处理 1 35 氧化锌 1 36 氧化 1 37 正交试验 1 38 村底 1 39 杂化聚偏氟乙烯膜 1 40 机械化学法 1 41 无机非金属材料 1 42 无机共混 1 43 改性石英砂 1 44 改性活性炭 1 45 改性 1 46 接触角 1 47 抗老化性能 1 48 抑霜 1 49 微滤膜 1 50 射频磁控溅射 1 51 孔结构 1 52
聚醚胺D230_对聚偏氟乙烯膜表面亲水改性及其油水分离性能
聚醚胺D230对聚偏氟乙烯膜表面亲水改性及其油水分离性能李培军1,董林芳2,王明霞3,严峰2(1.天津中石化悦泰科技有限公司,天津300384;2.天津工业大学化学学院,天津300387;3.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387)摘要:针对聚偏氟乙烯(PVDF )油水分离膜普遍存在分离效果差、易受油污染等问题,受破乳剂多支链聚醚的化学结构和水下超疏油生物表面启发,将具有聚氧丙烯链段的聚醚胺D230引入到PVDF 膜表面,构建聚醚胺功能化聚偏氟乙烯(PVDF )超滤膜。
首先将PVDF 与聚苯乙烯马来酸酐(SMA )共混,采用非溶剂致相转化法制备表面富含酸酐基团的SMA/PVDF 膜,然后将膜浸泡于聚醚胺D230溶液中,聚醚胺的端胺基与膜表面的酸酐基团进行表面原位接枝,从而将亲水性聚醚链段固载于膜表面,改善膜表面润湿性和抗污染性。
探究聚醚胺D230对膜表面的亲水改性效果及改性膜对含油污水的分离性能。
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延长,膜表面D230的接枝率上升,在最优反应时间9h 下,达到接枝率387.8mg/g ;SMA/PVDF 膜表面接枝D230后,膜表面的亲水性显著增强,纯水接触角降低至48.5毅,水通量从接枝前的30L/(m 2·h )提高至87L/(m 2·h );D230接枝SMA/PVDF 膜表现出水下超疏油特性,其对煤油的水下油接触角达到152毅,且对油无黏附性,表现出良好的抗油污性能;D230接枝SMA/PVDF 膜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稳定的煤油/水乳状液具有分离效果,截油率达到99.0%,远高于SMA/PVDF 对照膜的60.8%,在油水分离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关键词:聚苯乙烯马来酸酐(SMA );聚醚胺;聚偏氟乙烯(PVDF )膜;表面接枝;亲水改性;油水分离中图分类号:TQ028.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员远苑员原园圆源载(圆园24)园2原园园29原07收稿日期:2023-03-22基金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18JCYBJC89300)第一作者:李培军(1968—),男,高级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保护。
pp增韧改性
聚丙烯增韧改性姓名(学校市级代码)摘要:从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两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对聚丙烯进行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
结果表明,在PP 增韧改性的众多方法中,物理改性其成本低、见效快,成为应用广泛的增韧方法;PP的增韧改性研究仍有很大的潜力有待发掘;增韧改性的研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聚丙烯;增韧1 前言聚丙烯(PP)作为五大通用塑料之一。
具有原料来源丰富、质轻、性价比高等特点,因此得到迅速发展,其应用也愈加广泛。
但纯PP存在低温韧性差、缺口敏感性强等缺点。
为了改善PP 性能上的不足,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PP增韧改性研究,在多相共聚和共混改性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
对PP进行增韧改性,可以通过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来实现。
化学改性可以得到较高质量的PP。
但是化学改性往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需要做大量的实验。
而物理改性与之相比,具有收效快,实验简单等优点。
所谓PP的物理改性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制备高分子合金的方法。
即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聚合物在熔融态下混合固化。
这种增韧改性既可以用几种聚合物在熔融状态时机械混合而成;也可以让几种聚合物在溶液中进行混合,再除去溶剂干燥而得。
或者使一种聚合物与另一种单体或分子活泼化合物混合等方法制得高分子材料。
来满足各方面的性能要求。
2 化学改性2.1 共聚改性共聚改性是采用高效催化剂在聚合阶段进行的改性。
采用乙烯、苯乙烯和丙烯单体进行交替共聚,或在PP主链上进行嵌段共聚,或进行无规共聚。
如在PP主链上,嵌段共聚2%~3%的乙烯单体,可制得乙丙共聚橡胶。
它具有PE和PP两者的优点,可耐-30℃的低温冲击。
常用的生产丙烯共聚物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茂金属催化剂应用于PP嵌段共聚;另一种是将改进的Ziegler—Natta高效催化剂用于PP的共聚。
Exxon公司[2]采用双茂金属催化剂在单反应器中制备了双峰分布的丙烯一乙烯共聚物,其加工温度范围大约为26℃,比常用的聚丙烯共聚物的加工温度范围(约15℃)宽,克服了单峰茂金属聚丙烯树脂加工温度范围窄的缺点,在生产BOPP薄膜时拉仲更均匀且不易破裂,并可以在低于传统聚丙烯的加工温度下生产性能良好的聚丙烯薄膜。
回收聚丙烯的亲水改性
聚丙烯纤 维混 凝 土 通 常指 以水 泥 净浆 、 砂浆 或 者 混凝土为 基体 , 以非连 续 的短纤 维 或 者 连 续 的 长纤 维 作增 强材 料所 组成 的水 泥基 复合材 料L 。作者 在此 对 4 J
回收聚丙烯 ( - P 进 行亲 水改 性 , 之更 易 于 与水 泥 RP ) 使 净浆 、 砂浆 或者混 凝 土混合 。
通过 自制 等离 子体 设备 对 以上最佳 配 方进行 等离
收 稿 日期 :0 7 O — 2 20一 8 8
作者 简 介 : 端 ( 9 2 ) 男 , 北 武 汉 人 , 士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 分 子 材 料 的 改 性 ; 讯 联 系人 : 爱 军 , 教 授 , 事 高 分 子 材 刘 18 一 , 湖 硕 研 高 通 周 副 从
P -- H 含量/ P gMA
3
6
9
1 2
1 5
在 RP - P上 直 接 加 入 P —- P gMAH 或 双 螺 杆 熔 融
冲击强度/J・ k m~
接 触角/ 。
2. 54
9. 80
2. 56
9 . 44
2. 56
9 . 20
2. 54
9 . 08
低 、 拉 强 度 高 、 酸 碱 , 为 混 凝 土 抗 裂 的 首 选 纤 抗 耐 成
维 。
后 在下 列条 件 下 进 行 等 离 子 体 处 理 : 境 温 度 2 ℃ , 环 5 氮 气保 护 , 率 1 0 , 波 频 率 2 4 功 0 0W 微 . 5GHz 处 理 时 ,
公 司 ; J20型 红 外 分 光 光 度 计 , 津 拓 普 光 学 仪 器 厂 ; T -7 天
碳酸钙的壳聚糖-马来酸酐改性及其对纸张性能的影响
碳酸钙的壳聚糖-马来酸酐改性及其对纸张性能的影响作者:程鑫磊程雨桐林俊康汪东罗小林黄六莲来源:《中国造纸》2022年第02期摘要:本研究以马来酸酐作为偶联剂,采用壳聚糖对轻质碳酸钙(PCC)进行改性,进而改善其分散性和作为纸张填料的应用特性。
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接触角等表征发现,壳聚糖成功地修饰于PCC表面,改性PCC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较小平均颗粒粒径及较高Zeta 电位。
在加填量5%时,与PCC相比,壳聚糖-马来酸酐改性有利于提高PCC 自身的留着率(76.8%),加填量10%时,有利于改善纸张耐破度(提高9%)、撕裂度(提高11%)、抗张强度(提高5%)等性能以及不透明度和白度等特性。
关键词:碳酸钙;壳聚糖;马来酸酐;改性;纸张中图分类号: TS727+.6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1980/j. issn.0254-508X.2022.02.004Modification of Calcium Carbonate by Chitosan-Maleic Anhydride and Its Effect on Paper PropertiesCHENG Xinlei CHENG Yutong LIN Junkang WANG Dong LUO Xiaolin HUANG Liulian*(College ofMaterials Engineering,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Fujian Province,350108)(*E-mail:****************)Abstract:In this study,maleic anhydride and chitosan were used as coupling agent and modifier,respectively,to modify PCC so as to im⁃ prove its dispersibility and usability as paper fillers. The characterizations of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and contact angle indicated that the modification of chitosan towards PCC was successful and the modified PCC had good dispersibility,small average particle size,and high Zeta potential. Compared with unmodified PCC,chitosan-maleic anhy⁃dride modified PCC possessed increased retention rate(76.8%) when the dosage was 5%,and improved the physical strength(bursting strength,tearing strength,and tensile index increased by 9%,11%,and 5%,respectively) when the dosage was 10%,opacity,and white⁃ ness of paper sheets.Key words:calcium carbonate;chitosan;maleic anhydride;modification;paper因廉价、丰富等特性,碳酸钙常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填料应用于塑料、涂料、造纸、橡胶等行业[1-2]。
两亲高分子对超微滤膜的高性能化改性及应用
两亲高分子对超微滤膜的高性能化改性及应用朱宝库;崔月;王俊;王纳川;姚之侃;朱利平【摘要】为提高分子超微滤膜材料的亲水性、抗污染性能、通量和寿命,降低膜材料制造成本,提出两亲高分子共混改性聚偏氟乙烯、聚氯乙烯、聚醚砜膜材料的基础与应用技术研究。
研究中,从分子结构设计出发,采用多种活性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组成和序列结构的两亲高分子,研究了不同组成与序列结构的两亲高分子在成膜过程中的表面富集的规律、两亲高分子在共混膜中的稳定化机制等基础问题;从成膜热力学和动力学出发实现了共混膜多层次微结构的调控,开发出多种两亲高分子合成及其共混超滤膜制备的技术,实现了膜材料规模化生产及其在自来水净化、废水处理及医疗过滤等领域的应用。
%To produce high performance polymer microfiltration/ultrafiltration (MF/UF) membranes with lower production cost,the amphiphilic copolymer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blend membrane were presented and investigated. A series of amphiphilic copolymers with dif-ferent compositions and sequence structures were synthesized via living radical polymerization. The synthesized copolymers were blended into various membranes via phase inversion process. It was found that,during the phase inversion process,amphiphilic copolymer migrated sponta-neously to the membrane surface,resulting the enrichment of hydrophilic components in sur-face layer. This hydrophilic layer provided the membranes with improved hydrophilicity and fouling resistance. Meanwhile,the better compatibility between polymer base and hydrophobic components prevented the loss of amphiphilic copolymers in real application of the blend mem-branes.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in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the blend membranes,large-scale preparation of amphiphilic polymers and corresponding MF/UF blend membranes were achieved. The produced blend microporous membran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areas including water purification,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medical filtering,etc.【期刊名称】《中国工程科学》【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8页(P87-93,112)【关键词】两亲高分子;共混微孔膜;表面富集;亲水;抗污染【作者】朱宝库;崔月;王俊;王纳川;姚之侃;朱利平【作者单位】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膜与水处理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27;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膜与水处理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27;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膜与水处理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27;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膜与水处理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27;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膜与水处理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27;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膜与水处理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028常用的高分子超微滤膜材料主要有聚砜(PSF)、聚醚砜(PES)、聚丙烯(PP)、聚偏氟乙烯(PVDF)和聚氯乙烯(PVC)等,但这些高分子的疏水性强,应用过程中膜的通量小、易污染,因而对聚合物膜材料改性以提高其综合性能具有重要意义[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卷第1期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Vol.25,No.1 2009年1月POL YM ER MA TERIAL S SCIENCE AND EN GIN EERIN GJan.2009马来酸酐等离子体聚合改性聚丙烯多孔膜的表面结构与亲水性马 骏1,王 伟1,黄 健1,王晓琳2(1.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2.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北京100084)摘要:以马来酸酐为单体,采用低温等离子体聚合的方法对聚丙烯(PP )多孔膜的表面进行改性。
红外光谱(FT 2IR )和扫描电镜(SEM )等结果表明,马来酸酐以双键聚合,同时伴随着酸酐的开环。
低处理功率时以表面聚合为主,酸酐结构破坏较轻,延长聚合时间可以提高聚合量;高处理功率时以气相聚合为主,酸酐结构的破坏加剧,易产生交联结构。
马来酸酐等离子体聚合物水解后可产生羧基,但水解作用并不完全,膜表面的亲水性与等离子体聚合条件及聚合物结构紧密相关。
关键词:等离子体聚合;马来酸酐;聚丙烯多孔膜;亲水化改性中图分类号:TB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555(2009)0120016203收稿日期:2007212212基金项目:973资助项目(2003CB6157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476045)通讯联系人:黄 健,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 E 2mail :jhuang @ 对于疏水性的聚合物多孔膜,水不容易通过膜的微孔通道,同时膜表面还易受到有机物的污染,这些因素限制了膜在水体系中的应用,因此有必要对其表面进行亲水化改性[1]。
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技术操作简便、经济、环保,只在材料的表面几个纳米至100nm 的区域产生物理或化学变化[2]。
近年来发现等离子体处理作用能够深入多孔膜的膜孔[3],等离子体技术已成为聚合物多孔膜表面改性的重要手段。
马来酸酐富含极性基团,适合于材料表面的亲水化处理[4]。
本文以马来酸酐为单体,用低温等离子体聚合的方法,对聚丙烯多孔膜进行了表面改性。
研究了等离子体聚合的时间、功率等工艺参数对改性表面的化学结构、形态结构及表面亲水性能的影响。
1 实验部分1.1 实验原料聚丙烯(PP )中空纤维膜:浙江大学,外径290μm ,内径240μm ,孔隙率40%~50%,平均孔径0107μm ;马来酸酐(MAH ):分析纯,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减压蒸馏精制。
1.2 膜表面的马来酸酐等离子体聚合采用自制的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频率13156MHz ,电容偶合式。
反应器长15cm ,内径215cm 。
在反应器底部放置固体的马来酸酐单体,中部放置聚丙烯多孔膜,间断抽真空,将反应器置换为马来酸酐气氛。
在3Pa 条件下对聚丙烯多孔膜进行表面改性。
1.3 改性膜的表面分析在美国Nicolet 公司的N EXUS670型红外光谱仪(F T 2IR )上,用表面衰减全反射(A TR )技术对改性膜表面进行红外分析,分辨率4cm -1,波数范围4000cm -1~400cm -1。
改性膜表面经喷金处理,在日本电子公司的J SM 25900型扫描电镜仪(SEM )上观察改性膜的表面形态。
聚丙烯多孔膜经热熔压片后进行类似的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在美国Ram é2Hart 公司的100200230型接触角仪上测试水接触角,结果取5次平均值。
2 结果与讨论2.1 改性膜表面的FT 2IR 分析Fig.1为马来酸酐等离子体处理条件对改性表面化学结构的影响。
与谱图1的原始膜比较,改性膜在1850cm -1、1780cm -1、1730cm -1、1290cm -1、1240cm -1和1060cm -1等处出现了新峰。
对比谱图7的马来酸酐单体红外谱图,1850cm -1为酸酐不对称C =O 的伸缩振动峰,1780cm -1为酸酐对称C =O 的伸缩振动峰,1290cm -1为酸酐C -O 的伸缩振动峰,1240cm -1和1060cm -1为酸酐C 2H 的变形振动峰[5],表明膜表面沉积了马来酸酐聚合物。
另外马来酸酐单体在3190cm -1、3130cm -1处C =C 键上的C 2H 伸缩振动峰经聚合后消失,说明在等离子体的作用下,马来酸酐的双键打开并聚合。
改性膜表面在1730cm -1处的峰位为酸酐开环形成羧酸结构C =O 的伸缩振动峰[6],表明等离子体不仅引发双键聚合,对马来酸酐还有开环作用。
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谱图2~4),聚合物结构中1780cm -1、1290cm -1和1240cm -1等峰位均有增加的趋势,同时酸酐/羧酸的相对比例(1780cm -1/1730cm -1)变化不大,说明在10W 的较低处理功率下,延长处理时间主要是提高膜表面马来酸酐的聚合量,并不会加剧酸酐结构的破坏。
与谱图3的10W 改性表面相比,谱图5的50W 改性膜在1850cm -1、1780cm -1等代表酸酐结构的峰位降低,同时代表羧酸结构1730cm -1处的吸收峰增加,说明较高的等离子体处理功率易导致马来酸酐单体或其聚合物的酸酐结构开环。
谱图5中马来酸酐聚合物在1850cm -1~1050cm -1区域加宽的峰形说明产生了交联结构[7]。
Fig.1 ATR FT 2IR spectra of porous PP membranes modif ied by MAHplasm a polymerization1:PP substrate membrane ;2:10W ,0.5min ;3:10W ,1min ;4:10W ,2min ;5:50W ,1min ;6:10W ,2min ,after hy 2drolyzed ;7:maleic anhydridemonomerFig.2 SEM micrographs on modif ied surfaces of porous PP membrane by MAH plasm a polymerization2.2 改性膜表面的SEM 分析Fig.2为不同等离子体处理条件下改性膜表面的SEM 照片。
在10W 、015min 处理条件下(Fig.2B ),载体膜表面的致密层(Fig.2A )遭到破坏,露出下面的多孔隙结构,这是马来酸酐等离子体对载体膜表面刻蚀作用的结果[8]。
延长处理时间到1min (Fig.2C ),膜孔结构变得不清晰,膜表面沉积的马来酸酐等离子体聚合物增多。
说明在较低的等离子体处理功率下,延长处理时间可提高马来酸酐的聚合量,与上述F T 2IR 的结果相符。
处理功率增加到50W ,马来酸酐聚合物的形态从薄膜状(10W ,Fig.2C )转变为粉末状(50W ,Fig.2D ),这种等离子体处理功率对其聚合物形态的影响与单体的聚合场所有关。
低处理功率下易发生表面聚合,高处理功率下易发生气相聚合[2]。
气相聚合时,粉末状的聚合物从气相中析出并在载体的表面形成了颗粒状的聚合物形态。
2.3 改性膜表面的亲水性在Fig.1改性表面的F T 2IR 中,与水解前改性表面(谱图4)相比,水解24h 后改性表面(谱图6)马来酸酐等离子体聚合物的酸酐结构可被水解为羧基71 第1期马 骏等:马来酸酐等离子体聚合改性聚丙烯多孔膜的表面结构与亲水性(1730cm-1),但仍有部分酸酐结构被保留(1780 cm-1)。
马来酸酐等离子体聚合物的交联结构抑制了水分子向内部扩散,导致水解程度不完全。
Tab.1为水解24h后改性表面的接触角数据。
由于表面产生了羧基,改性表面获得了亲水性。
随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的延长,改性表面的聚合量增加,接触角呈降低趋势;随等离子体处理功率的提高,聚合物中的交联结构增加,结果酸酐的水解率下降,接触角呈上升趋势。
T ab.1 E ffects of plasm a treatment on w ater contactangles of modif ied PP surfacesPlasma power(W)Plasma time(min)Contact angle(°)Substrate membrane92.410124.710220.150135.33 结论在等离子体的作用之下,马来酸酐以双键聚合,同时伴随着酸酐的开环。
较高的处理功率会加剧酸酐结构的破坏,且聚合物易产生交联结构。
马来酸酐等离子体聚合时,低处理功率下以表面聚合为主,易形成薄膜状的聚合物;高处理功率下以气相聚合为主,易形成粉末状的聚合物。
马来酸酐等离子体聚合物的酸酐结构水解后可产生羧基,但限于等离子体聚合物的交联结构,这种水解作用并不完全。
由于表面引入了羧基,改性表面的水接触角降低到20.1°。
参考文献:[1] 黄健,王晓琳.低温等离子体对聚合物多孔膜的亲水化改性[J].高分子通报,2005,06:16221.HUAN GJ,WAN G X L.Hydrophilic modification of porous poly2 mer membranes by low temperature plasma[J].Polymer Bulletin, 2005,06:16221.[2] 陈杰王容.低温等离子体化学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 HUAN G J,WAN G X L,CHEN X Z,et al.Temperature2sensitivemembranes prepared by the plasma2induced graft polymerization of N2isopropylacrylamide into porous polyethylene membranes[J].J.Appl.Polym.Sci.,2003,89:318023187.[4] CHU L Q,RENATE F,WOL FGAN G K.Pulsed plasmapolymerized maleic anhydride films in humid air and in aqueous solu2 tions studied with optical waveguide spectroscopy[J].Langmuir, 2006,22:282222826.[5] GABOUR Y S R,URBAN M W.Microwave plasma reactions of sol2id monomers with silicone elastomer surfaces:a spectroscopic study [J].Langmuir,1993,9(11):322523233.[6] ZHAO Y Q,URBAN M W.Spectroscopic studies of microwaveplasma reactions of maleic anhydride on poly(vinylidene fluoride)surfaces:crystallinity and surface reactions[J].Langmuir,1999, 15(10):353823544.[7] R YAN M E,HYN ES A M,BAD YAL J P S.Pulsed plasma poly2merization of maleic anhydride[J].Chem.Mater.,1996,8(1):37242.[8] KAN G M S,CHUN B,KIM S S.Surface modification ofpolypropylene membrane by low2temperature plasma treatment[J].J.Appl.Polym.Sci.,2001,81:155521566.Surface Structure and H ydrophilicity of Polypropylene Porous Membranes Modif iedby Maleic Anhydride Plasma PolymerizationMA J un1,WAN G Wei1,HUAN G Jian1,WAN G Xiao2lin2(1.College of M 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 neeri ng,N anji ng U niversity of Technology,N anji ng210009,Chi na; 2.Depart ment of Chem ical Engi neeri ng,Tsi nghua U niversity,Beiji ng100084,Chi na) ABSTRACT:Polypropylene porous membranes were surface modified by the low2temperature plasma polymerizationtechnique with maleic anhydride as the monomer.The surface structure and hydrophilicity were analy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ic(F T2IR),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and contact angle methods.Maleic anhydride is found to polymerize via double bond opening under plasma treatment,accompanied by the ring2opening of anhydride ring.Surface polymerization phenomenon is observed under the lower plasma power,when most of an2 hydride structures are maintained and the polymer amount increases with the plasma time.However,gaseous poly2 merization occurs under the higher plasma power,when anhydride structures tends to be destroyed and cross2linking structures are induced in plasma polymers.Carboxyl groups are produced on the hydrolyzed surfaces of modified membrane although the hydrolysis reactions are not complete.The surface hydrophilicity of the modified membrane is found depending on both plasma conditions and surface structures.K eyw ords:plasma polymerization;maleic anhydride;porous polypropylene membrane;hydrophilicity modification 81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