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轴类说明书.

合集下载

哈工大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轴系部件设计说明书

哈工大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轴系部件设计说明书
为了方便轴承部件的装拆,减速器的机体采用剖分式结构。取机体的铸造壁厚δ=8mm,机体上的轴承旁连接螺栓直径 , ,为保证装拆螺栓所需要的扳手空间,轴承座内壁至坐孔外端面距离
取L=48 mm。
2.轴的结构设计
本设计方案是有8个轴段的阶梯轴,轴的径向尺寸(直径)确定,以外伸轴径 为
基础,考虑轴上零件的受力情况、轴上零件的装拆与定位固定、与标准件孔的配合、轴的表面结构及加工精度等要求,逐一确定其余各轴段的直径;而轴的轴向尺寸(长度)确定,则考虑轴上零件的位置、配合长度、支承结构情况、动静件间的距离要求等因素,通常从与传动件的轴段开始,向两边展开。
轴段②和轴段⑦直径最终由密封圈确定。由参考文献[2]表14.4,选用毡圈油封
FZ/T 92010-1991中的轴径为48mm的,则轴段②和轴段⑦直径 。
(3)轴承及轴段③和轴段⑥
考虑轴系部件几乎呈对称布置,且没有轴向力,轴承类型选择深沟球轴承。轴段③
和轴段⑥上安装轴承,其直径应既便于轴承安装,又应符合轴承内径系列。
初选轴承型号6211,由参考文献[2]表12.1,内径d=55mm,外径D=100mm,宽度B=19mm,定位轴肩直径 。
通常同一轴上两轴承取相同型号,故轴段③和轴段⑥直径为 。
(4)齿轮及轴段④
轴段④安装齿轮,为便于齿轮的拆装,且与齿轮轮毂配合,取 。齿轮左端用套筒固定,为使套筒端面顶在齿轮左端面上,即仅靠,轴段④的长度 应比齿轮轮毂长略短,由于齿宽 ,取 。
为补偿机体的铸造误差,轴承应深入轴承座孔内适当距离,以保证轴承在任何时候都能坐落在轴承座孔上。由参考文献[1]表10.3,取轴承上靠近机体内壁的端面与机体内壁间的距离Δ=10mm。
采用凸缘式轴承盖,由6211轴承参数及参考文献[2]表12.6,取凸缘厚度e=12mm。

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设计课题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设计任务书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设计题目: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设计内容:1.产品零件图1张2.毛坯图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份4.机械加工工艺工序卡片1份5.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设计要求:大批生产设计(论文)开始日期年月日设计(论文)完成日期年月日指导老师课程设计评语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姓名苏亚坤班级 B110234 学号 B11023423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设计题目: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课程设计篇幅:图纸共 2 张说明书共 19 页指导老师评语:年月日指导老师目录第一章序言 (1)1.1 课题 (1)1.2、设计要求 (2)第二章有关零件的分析 (3)2.1、零件工艺分析 (3)2.2、零件的结构特点 (3)2.3、确定零件毛胚 (4)第三章基准的选择 (5)3.1、有关基准的选择说明 (5)3.1.1、粗基准的选用原则 (5)3.1.2、精基准的选用原则 (5)3.2、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 (5)第四章轴类零件的材料、毛坯及热处理 (6)4.1、轴类零件的材料 (6)4.2、轴类毛坯 (6)4.3、轴类零件的热处理 (6)第五章制定加工工艺路线 (7)5.1主轴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7)5.2、工艺路线的拟定 (7)5.3、加工余量的确定 (8)第六章心得体会 (15)第七章参考文献 (16)第一章序言1.1 课题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是我们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使我们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本课程,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去解决专业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问题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

我们在完成课程设计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正确使用技术资料,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这次综合能力运用的机会!从后面安装的手动定位销轴由于其同心精度要求很高,加工时必须注意其精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输送传动装置的设计传动简图:原始数据:参数输出轴功率P/kW 输出轴转速n (r/min)数据 5.5 70工作条件:轻微振动载荷;单向传动;室内工作。

使用期限:长期使用。

生产批量:成批。

工作机速度(或转速)允许误差:±5%。

设计工作量:1.减速器装配图1张(A0或A1);2.零件工作图:低速轴、大齿轮,共2张。

η2=0.98 η3=0.98 η4=0.95 ηv=0.96 ηa=0.849第二部分选择电动机2.1电动机类型的选择按照工作要求和工况条件,选用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电压为380V,Y型。

2.2确定传动装置的效率查表得:滚动轴承的效率:η2=0.98闭式圆柱齿轮的效率:η3=0.98开式圆柱齿轮的效率:η4=0.95V带的效率:ηv=0.96总效率ηa=ηv·η23·η3·η4=0.8492.3选择电动机容量工作机所需功率为电动机所需额定功率:输出轴转速:查课程设计手册表选取推荐的合理传动比范围,V带传动比范围为:2~4,一级圆柱齿轮传动比范围为:3~6,开式圆柱齿轮传动比范围为:4~6,因此合理的总传动比范围为:24~144。

电动机转速的可以选择的范围为n d=i a×n w=(24~144)×70=1680~10080r/min。

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价格、重量、和减速器、开式齿轮传动传动比等因素,选定电机型号为:Y132S2-2的三相异步电动机,额定功率P en =7.5kW ,满载转速为n m =2915r/min ,同步转速为n t =3000r/min 。

方案电机型号额定功率(kW)同步转速(r/min) 满载转速(r/min) 1 YE3-Y160L-8 7.5 750 720 2 Y160M-6 7.5 1000 970 3 Y132M-4 7.5 1500 1440 4Y132S2-27.530002900图3-1电机尺寸2.4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中心高外形尺寸 地脚安装尺寸地脚螺栓孔直径 轴伸尺寸 键部位尺寸 H L ×HDA ×BK D ×E F ×G 132475×315 216×1401238×8010×33i a =41.643 i v =3 i c =4i 1=3.47(1)总传动比的计算由选定的电动机满载转速n m和工作机主动轴转速n w,可以计算出传动装置总传动比为:(2)分配传动装置传动比取普通V带的传动比:i v=3取开式圆柱齿轮传动比:i c=4减速器传动比为2.5动力学参数计算1.电机轴的参数2.高速轴的参数3.低速轴的参数4.工作机轴的参数各轴转速、功率和转矩列于下表轴名称转速n/(r/min)功率P/kW转矩T/(N•m)电机轴2915 6.6821.88高速轴971.67 6.3562.41低速轴280.02 6.1208.04工作机轴70.01 5.74782.99第三部分V带传动的设计1.求计算功率P c由表9-7,查得工作情况系数KA=1.1可得2.选择带型根据P ca=7.35kW,和小带轮转速n1=2915,由图9-8,选用A型。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
...................................................................5 四、各级传动比的分配 .........................................................................................................................................5 五、计算传动装置的动力和运动参数 .................................................................................................................5 第二部分 V 带传动设计 .............................................................................................................................................7 V 带传动设计 .........................................................................................................................................................7 第三部分 齿轮的结构设计 .........................................................................................................................................9 一、高速级减速齿轮设计(斜齿圆柱齿轮) .....................................................................................................9 二、低速级减速齿轮设计(斜齿圆柱齿轮) ...................................................................................................13 第四部分 轴的结构设计 .............................................................................................................................................17 一、高速轴的设计 ...............................................................................................................................................17 二、中间轴、低速轴的设计 ...............................................................................................................................17 三、轴的强度校核 ...............................................................................................................................................20 第五部分 轴承选取及校核 .........................................................................................................................................22 一、各轴轴承选择 ...............................................................................................................................................22 第六部分 键的选取 .....................................................................................................................................................23 一.高速轴键的选择与校核 ..................................................................................................................................23 二.中间轴键的选择 ..............................................................................................................................................23 三.低速轴键的选择 ..............................................................................................................................................23 第七部分 联轴器的选取 .............................................................................................................................................24 第八部分 减速器的润滑和密封 .................................................................................................................................24 第九部分 箱体及其附件主要尺寸 .............................................................................................................................25 一、箱体尺寸 .......................................................................................................................................................25 二、起吊装置 .......................................................................................................................................................26

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

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

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针对工程机械专业的学生开设的轴的课程设计,课程旨在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轴的设计、制造和检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

二、课程目标
1.掌握轴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熟悉轴的材料选择和热处理工艺;
3.掌握轴的制造工艺和加工方法;
4.熟练掌握轴的检测方法和应用;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
1.轴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轴的材料选择和热处理工艺
3.轴的制造工艺和加工方法
4.轴的检测方法和应用
5.课程设计实践操作
四、课程教学方法
1.理论授课:通过讲解轴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轴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2.实验操作:通过轴的制造和检测等实验操作,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团队合作:学生将分成小组进行轴的设计和制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五、考核方式
1.课程设计报告:对课程设计实践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2.实验操作考试:对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考核。

3.理论考试:对学生对轴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轴承设计与制造》
参考书目:《轴承设计原理》、《轴承材料与热处理》、《轴承制造工艺
与加工方法》、《轴承检测方法与应用》。

七、结语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轴的设计、制造和检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期望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1)根据工作要求和条件,选用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封闭式结构,电压380V,Y型。
2)电动机容量
电动机所需功率 kw, ;
因此 kw,由电机至运输带的传动总效率为 式中: 分别为带传动、轴承、齿轮传动、联轴器和滚筒的传动效率。取η1=0.96,η2=0.98(滚子轴承),η3=0.97(齿轮精度8级,不包括轴承效率),η4=0.99(齿轮联轴器)η5=0.96,则 ,
其误差< ,故允许。
(4)验验算带速v
V= = 6.78m/s,在5~25m/s范围类,带速合适。
(5)确定带长和中心距a
初步选取中心距a=650mm,可得带长
L=2a+ ( )+ =2 650+ (90+224)+
L=1799.9由普通V带的基准长度系列选出L=1800
由下式计算实际中心距为
a= = =650.1(6)验算小带轮包角 ,
一、概述
Ⅰ、机械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
1)目的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规定,每个人必须完成一个课程设计。这是机械设计课程最后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让我们把学以致用。
(1)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和运用机械设计和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结合生产实际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的能力,巩固、加深和扩展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
查表6.3,得ZE=189.8【锻坯】;取Zε=0.88【平均值】
实际传动比 =5.28,可得: =50.6,取 =50
(8)模数 = / =50/25=2,按标准取m=2;分度圆直径d1=mz1=50, d2=264
中心距a= =157 ;
齿宽b=ψd.d1=50,根据经验,取 =55, =50;
(5)选取载荷系数K由表6.2查得KA=1.3;取KV=1.1,Kα=1.1,Kβ=1;

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课程设计任书 (2)二、电动机的选择 (4)三、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5)四、V带传动设计 (6)五、减速器齿轮设计 (8)六、轴的设计及强度校核(输入轴) (11)七、轴的设计计算(输出轴) (14)八、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15)九、键连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17)十、润滑与密封 (18)十一、连轴器的选择 (18)十二、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18)十三、参考资料 (19)十四、心得体会 (19)一课题设计任务书一、目的及要求:机械设计课题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的综合能力。

通过自己动手,可以体会和巩固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际知识,同时还能学习如何运用标准、规范、手册等有关国家标准及技术手册,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从机器功能的要求、尺寸、工艺、经济和安全等诸多方面综合考虑如何设计的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

课程结束每个学生必须完成:1.一张减速器装配图(用A1或A0图纸绘制);2.齿轮和轴的零件图各一张;3.设计说明书一份(约6000~8000字)。

二、设计题目:设计运送原料的带式运输机所用的圆柱齿轮减速器,具体内容是:1.设计方案论述。

2.选择电动机。

3.减速器外部传动零件设计。

4.减速器设计。

1) 设计减速器的传动零件;2) 对各轴进行结构设计,按弯扭合成强度条件验算个轴的强度;3) 按疲劳强度条件计算输出轴上轴承的强度;4) 选择各对轴承,计算输出轴上轴承的寿命;5) 选择各键,验算输出轴上键连接的强度;6) 选择各配合尺寸处的公差与配合;7) 决定润滑方式,选择润滑剂;5. 绘制减速器的装配图和部分零件工作图;6. 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已知条件1. 展开式一级齿轮减速器产品。

2. 动力来源:电力,三相交流,电压380/220V。

3. 输送带工作拉力F=1100N。

4. 输送带工作速度v=1.5m/s。

5. 滚筒直径D=250mm。

6. 滚筒效率η=0.96(包括轴承与滚筒的效率损失)。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原始资料一、设计题目热处理车间零件输送设备的传动装备二、运动简图图11—电动机2—V带3—齿轮减速器4—联轴器5—滚筒6—输送带三、工作条件该装置单向传送,载荷平稳,空载起动,两班制工作,使用期限5年(每年按300天计算),输送带的速度容许误差为±5%.四、原始数据滚筒直径D(mm):320运输带速度V(m/s):0。

75滚筒轴转矩T(N·m):900五、设计工作量1减速器总装配图一张2齿轮、轴零件图各一张3设计说明书一份六、设计说明书内容1。

运动简图和原始数据2。

电动机选择3. 主要参数计算4. 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5。

减速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6. 机座结构尺寸计算7。

轴的设计计算8. 键、联轴器等的选择和校核9。

滚动轴承及密封的选择和校核10。

润滑材料及齿轮、轴承的润滑方法11。

齿轮、轴承配合的选择12。

参考文献七、设计要求1. 各设计阶段完成后,需经指导老师审阅同意后方能进行下阶段的设计;2. 在指定的教室内进行设计.一. 电动机的选择一、电动机输入功率二、电动机输出功率其中总效率为查表可得Y132S—4符合要求,故选用它。

Y132S—4(同步转速,4极)的相关参数表1二。

主要参数的计算一、确定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查表可得V带传动单级传动比常用值2~4,圆柱齿轮传动单级传动比常用值为3~5,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初分传动比为,,。

二、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本装置从电动机到工作机有三轴,依次为Ⅰ,Ⅱ,Ⅲ轴,则1、各轴转速2、各轴功率3、各轴转矩表2三 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一、确定计算功率查表可得工作情况系数故二、选择V带的带型根据,由图可得选用A型带。

三、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并验算带速1、初选小带轮的基准直径。

查表8—6和8—8可得选取小带轮的基准直径2、验算带速按计算式验算带的速度因为,故此带速合适。

3、计算大带轮的基准直径。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意义。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实际设计能力,为将来从事机械设计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内容。

1. 课程设计主题,设计一个具体的机械产品或零部件,要求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工艺制造等方面。

2. 设计要求,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机械设计理论和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考虑产品的功能性、可靠性、经济性等因素。

3. 设计步骤,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制图和工艺分析等环节。

4. 设计报告,学生需要撰写完整的设计报告,包括设计依据、设计过程、设计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三、课程设计流程。

1. 课程设计立项,确定课程设计题目、要求和流程,指导学生进行课程设计。

2. 学生选题,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设计题目,并向指导老师提交选题申请。

3. 中期检查,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中期检查,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4. 设计完成,学生完成设计并撰写设计报告。

5. 最终评定,老师对学生的设计成果进行评定,并给予成绩和评价。

四、课程设计评价标准。

1. 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2. 设计报告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3. 设计成果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4. 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和态度。

五、课程设计要求。

1. 学生要熟练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工程制图和计算能力。

3. 学生要注重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

4. 学生要按时完成设计任务,并保质保量地完成设计报告。

六、课程设计的意义和影响。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项重要实践环节,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本课程设计也是对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一次考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实用标准文档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原始资料一、设计题目热处理车间零件输送设备的传动装备二、运动简图图11—电动机 2—V带 3—齿轮减速器 4—联轴器 5—滚筒 6—输送带三、工作条件该装置单向传送,载荷平稳,空载起动,两班制工作,使用期限5年(每年按300天计算),输送带的速度容许误差为±5%.四、原始数据滚筒直径D(mm):320运输带速度V(m/s):0.75滚筒轴转矩T(N·m):900五、设计工作量1减速器总装配图一张2齿轮、轴零件图各一张3设计说明书一份六、设计说明书内容1. 运动简图和原始数据2. 电动机选择3. 主要参数计算4. 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5. 减速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6. 机座结构尺寸计算7. 轴的设计计算8. 键、联轴器等的选择和校核9. 滚动轴承及密封的选择和校核10. 润滑材料及齿轮、轴承的润滑方法11. 齿轮、轴承配合的选择12. 参考文献七、设计要求1. 各设计阶段完成后,需经指导老师审阅同意后方能进行下阶段的设计;2. 在指定的教室内进行设计.一. 电动机的选择一、电动机输入功率w P60600.75244.785/min 22 3.140.32w v n r Rn π⨯⨯===⨯⨯90044.785 4.21995509550w w Tn P kw ⨯===二、电动机输出功率d P其中总效率为32320.960.990.970.990.960.833v ηηηηηη=⨯⨯⨯⨯=⨯⨯⨯⨯=带轴承齿轮联轴滚筒4.2195.0830.833wd P P kw η=== 查表可得Y132S-4符合要求,故选用它。

Y132S-4(同步转速1440min r ,4极)的相关参数 表1二. 主要参数的计算一、确定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144032.1544.785m w n i n ===总 查表可得V 带传动单级传动比常用值2~4,圆柱齿轮传动单级传动比常用值为3~5,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121.3~1.5i i ≈。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法兰盘内套轴)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法兰盘内套轴)

夹具的选择和使用
夹具类型:根 据法兰盘内套 轴的加工要求, 选择合适的夹 具类型,如三 爪卡盘、四爪
卡盘等。
夹具调整:根 据法兰盘内套 轴的尺寸和形 状,调整夹具 的位置和角度, 确保加工精度。
夹具固定:将 夹具固定在机 床上,确保加 工过程中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
夹具维护:定 期检查和维护 夹具,确保其 性能和精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 计说明书(法兰盘内套 轴)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01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和 要 求
03 工 艺 参 数 和 设 备 选

05 课 程 设 计 总 结 与 展

02 法 兰 盘 内 套 轴 的 工 艺流程
04 工 艺 卡 片 和 工 艺 流 程图的绘制
设计展望:对未来机械制 造工艺学的发展趋势和应 用前景进行展望
收获与体会
加深了对机械制造 工艺学的理解
提高了动手实践能 力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学会了如何进行课 程设计,包括选题 、设计、实施和总 结
对未来从事机械制 造行业充满信心和 期待
改进与展望
展望:未来机械制造工艺的 发展趋势,如智能化、自动 化、绿色化等
工艺卡片的填写
工艺卡片的格式 和内容
工艺卡片的填写 要求
工艺卡片的审核 和修改
工艺卡片的存档 和更新
工艺流程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01
确定工艺流程: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法兰盘 内套轴的加工工艺流程。
02
绘制工艺流程图:使用流程图软件,如Visio, 绘制工艺流程图。
03
标注工艺参数:在流程图中,标注每个工序 的工艺参数,如加工时间、加工温度等。

输出轴《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输出轴《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输出轴工艺规程设计目录1、零件的分析1.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31。

2、零件的作用—--—-——-———-——-—--————--—-------————--—--31。

3、零件的工艺分析———-—--—-——-———-———--——---—----—————-32、工艺规程设计2。

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32.2、基准的选择——---——---—-—-—————-——-—————---——-——-----42.3、制定工艺路线--—-——————-———---—---—-—-———--———-—-—--42.3.1、加工方法的选择———————-—-—-———--————-——-—--——-—-42.3。

2、加工顺序的安排-——--————--—-——————-—----—-——--—-42。

3。

3、拟定加工工艺路线—-------—————--—-----———-—————-52。

3.4、加工路线的确定--—--—-—-----——-————-——-—-—---—-62。

3。

5、加工设备的选择-————-—-—-—-—-—-—-—-—-—--—-———-—62。

3。

6、刀具的选择——————----———------——-—---—-————--——73、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74、确定切削用量及加工时间4.1、切削用量选定—-——-——------—-—---—---—————-——-——-—-—104.2、基本加工时间确定—---——----—-----——---——--—-—-----—-145、小结—-——-—--—-—-——-—--—————-—---—-—---————-—-——-—--——---186、参考文献-—--—--—--——-———-———-—-—-——--———--—-——-—————-———197、附件—-—---—-—-——-———--———--——---—-————--—-————-—-19第一章零件的分析1。

哈工大-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哈工大-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目录机械设计任务书··················································································································- 0 -一、传动方案的拟定........................................................................................................... - 1 -二、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 - 1 -2.1 选择电动机............................................................................................................- 1 -2.2 分配传动装置的传动比........................................................................................- 2 -2.3 计算传动装置各轴的运动参数............................................................................- 3 -三、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1]................................................................................................ - 4 -3.1 高速级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设计 ...........................................................................- 4 -3.2 低速级直齿圆柱齿轮传动设计 ...........................................................................- 7 -四、输出轴的校核计算....................................................................................................... - 9 -4.1 输出轴的结构设计................................................................................................- 9 -4.2 输出轴的校核计算............................................................................................. - 10 -五、滚动轴承的选择及寿命校核..................................................................................... - 12 -六、键的选择及键连接的强度校核................................................................................. - 13 -6.1 选择普通圆头平键............................................................................................. - 13 -6.2 键连接的挤压强度校核[1].................................................................................. - 13 -七、联轴器的选择............................................................................................................. - 13 -7.1 输入轴联轴器的选择......................................................................................... - 13 -7.2 输出轴联轴器的选择......................................................................................... - 13 -八、齿轮和轴承的润滑方式设计..................................................................................... - 13 -8.1 齿轮润滑方式的设计......................................................................................... - 13 -8.2 轴承润滑方式的设计......................................................................................... - 13 -九、密封方式设计............................................................................................................. - 14 -十、减速器的附件及其说明............................................................................................. - 14 -10.1窥视孔盖和窥视孔............................................................................................ - 14 -10.2放油螺塞............................................................................................................ - 14 -10.3油标指示器........................................................................................................ - 14 -10.4通气孔................................................................................................................ - 14 -10.5定位销:............................................................................................................ - 14 -10.6启盖螺钉............................................................................................................ - 15 - 参考资料 ............................................................................................................................ - 15 -一、传动方案的拟定图-1 传动方案简图由于传递功率较小,因此采用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标准化程度较高的齿轮传动,以降低制造成本。

课程设计水泵轴的加工工艺与编程说明书

课程设计水泵轴的加工工艺与编程说明书

摘要数控是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技术。

数控加工在现代化生产中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

零件加工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产品的高精度、多样性和批量小的矛盾。

这就要求数控车床的生产具有高效率,灵活性。

CNC数控系统由于采用软件控制,具有了很大的柔性。

在这里本论文包括了水泵轴的设计,及选择水泵轴的毛坯,进而,一步一步的进行数控加工,在设计工艺的时候,加入了加工工艺工序卡,并配有AutoCAD软件画的图。

而且手工编写了详细的数控车床与铣床编程。

关键词:轴类零件,支承板,硬质合金,手工编程ABSTRACTNumerical control is the basic of the advanced manufacture.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ing makes a great advantage in producing of modernization.Parts machining faces a major problem that the contravention among high precision, variety and small batch, which requires the numerical control lathe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brainwave. As CNC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is control led by software, it is very flexible.Here the thesis is made up with the design of water pump shaft and the choice of water pump roughcast, and it includes the machining process too. When designing the craftwork working procedure cards insert the thesis. And the picture is pictured by the software of AutoCAD. What’s more, the detailed numerical control lathe and milling machine program is compiled.Keywords:shaft part,bearing board,horniness metal,handcraft program目录第一章引言 (4)第二章水泵轴的设计 (5)2.1 水泵轴的材料选取 (5)2.2 水泵轴的结构设计 (6)2.2.1 水泵轴的毛坯 (6)2.2.2 水泵轴的组成 (6)2.2.3 水泵轴的结构和形状取决于 (6)2.2.4 水泵轴的设计要求 (6)2.2.5 零件在轴上的固定 (7)2.2.6 水泵轴的设计原理说明 (7)第三章水泵轴轴加工工艺分析及确定 (9)3.1 零件的选材 (9)3.1.1 满足零件的性能要求 (9)3.1.2 满足材料的工艺性能需求 (9)3.1.3 考虑材料的经济性 (10)3.2 毛坯的确定 (10)3.3 定位基准的选择 (10)3.3.1 粗基准的选择 (10)3.3.2 精基准的选择 (11)3.4 加工顺序的安排 (11)3.4.1 加工顺序的确定 (11)3.4.2 零件图样分析 (11)3.4.3 零件加工工序分析 (12)3.4.4 工艺方案拟定 (12)3.4.5 水泵轴的加工工序 (12)3.5 加工设备选择 (15)3.6 装夹方案 (15)3.7 刀具的选取 (15)3.8 确定工序尺寸 (16)3.9 确定切削用量 (16)3.9.1 设置刀点和换刀点 (17)3.9.2 主轴转速的确定 (17)3.9.3 进给速度的确定 (17)3.9.4 确定背吃刀量 (18)第四章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写 (19)4.1 数控编程步骤 (19)4.2 数控编程说明 (20)4.3 水泵轴的数控编程 (20)第五章小结 (21)致谢 (22)参考文献 (23)附录A (24)第一章引言目前,世界先进制造技术不断兴起,超高速切削、超精密加工等技术的应用,柔性制造系统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集成系统的不断成熟,对数控加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

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名称: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题目:设计“轴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生产纲领:5000件)学生姓名专业: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日期: 2017 年 4 月 23 日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年级班一、设计题目设计下图所示“轴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生产纲领:10000件)。

材料:45,整体调质处理:241~269HBW。

二、主要内容1.绘制产品零件图,了解零件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对零件进行结构分析和工艺分析。

2.确定毛坯的种类及制造方法。

3.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各工序的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及其公差,计算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

4.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撰写设计说明书。

三、具体要求产品零件图 1张产品毛坯图 1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份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套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四、进度安排第一阶段:绘制零件图,工艺卡片(2天)第二阶段:查阅资料,工艺方案比较,确定加工路线(2天)第三阶段: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计算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3天)第四阶段:整理说明书,填写工艺卡片(3天)五、成绩评定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系主任审核日期年月日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链接,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学习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为今后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目录第1版序言…………………………………………一、传动轴的工艺性分析………………………………1.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应用…………………………..2.零件的工艺分析…………………………………二、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1.选择毛坯…………………………………………三.选择传动轴的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1.定位基准的选择………………………………….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四.制定工艺路线…………………………………………五.热处理工序安排……………………………………….六.机床设备的选用………………………………………1.选择机床…………………………………………..2. 选用工艺设备……………………………………. 七.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八.参考文献………………………………………………..一、传动轴的工艺性分析1.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应用轴类零件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

(原版)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完整说明书)

(原版)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完整说明书)

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2)二.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3)三.电动机的选择 (4)四.V带设计 (6)五.带轮的设计 (8)六.齿轮的设计及校核 (9)七.高速轴的设计校核 (14)八.低速轴的设计和校核 (21)九.轴承强度的校核 (29)十.键的选择和校核 (31)十一.减速箱的润滑方式和密封种类的选择 (32)十二. 箱体的设置 (33)十三. 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35)十四.设计总结 (37)十五。

参考文献 (38)一.任务设计书题目A:设计用于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原始数据:工作条件:一半制,连续单向运转。

载荷平稳,室内工作,有粉尘(运输带于卷筒及支撑间.包括卷筒轴承的摩擦阻力影响已经在F中考虑)。

使用年限:十年,大修期三年。

生产批量:十台。

生产条件:中等规模机械厂,可加工7~8级齿轮及蜗轮。

动力来源:电力,三相交流(380/220)。

运输带速度允许误差:±5%。

设计工作量:1.减速器装配图一张(A3)2.零件图(1~3)3.设计说明书一份个人设计数据:运输带的工作拉力T(N/m)___4800______运输机带速V(m/s)____1.25_____ 卷筒直径D(mm)___500______已给方案三.选择电动机1.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η=η1η2η2η3η4η5式中:η1为V 带的传动效率,取η1=0.96; η2η2为两对滚动轴承的效率,取η2=0.99; η3为一对圆柱齿轮的效率,取η3=0.97; η为弹性柱销联轴器的效率,取η4=0.98; η5为运输滚筒的效率,取η5=0.96。

所以,传动装置的总效率η=0.96*0.99*0.99*0.97*0.98*0.96=0.86 电动机所需要的功率P=FV/η=4800*1.25/(0.86×1000)=6.97KW 2.卷筒的转速计算nw=60*1000V/πD=60*1000*1.25/3.14*500=47.7r/minV 带传动的传动比范围为]4,2['1 i ;机械设计第八版142页 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传动比为i2∈[8,10 ];机械设计第八版413页 总传动比的范围为[16,40]; 则电动机的转速范围为[763,1908]; 3.选择电动机的型号:根据工作条件,选择一般用途的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根据电动机所需的功率,并考虑电动机转速越高,总传动比越大,减速器的尺寸也相应的增大,所以选用Y160M-6型电动机。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轴的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轴的设计

第四章轴的设计机器上所安装的旋转零件,例如带轮、齿轮、联轴器和离合器等都必须用轴来支承,才能正常工作,因此轴是机械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零件。

本章将讨论轴的类型、轴的材料和轮毂联接,重点是轴的设计问题,其包括轴的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

结构设计是合理确定轴的形状和尺寸,它除应考虑轴的强度和刚度外,还要考虑使用、加工和装配等方面的许多因素。

4.1 轴的分类按轴受的载荷和功用可分为:1.心轴:只承受弯矩不承受扭矩的轴,主要用于支承回转零件。

如.车辆轴和滑轮轴。

2.传动轴:只承受扭矩不承受弯矩或承受很小的弯矩的轴,主要用于传递转矩。

如汽车的传动轴。

3.转轴:同时承受弯矩和扭矩的轴,既支承零件又传递转矩。

如减速器轴。

4.2轴的材料主要承受弯矩和扭矩。

轴的失效形式是疲劳断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

轴的材料从以下中选取:1. 碳素钢优质碳素钢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对应力集中敏感性较低,价格便宜,应用广泛。

例如:35、45、50等优质碳素钢。

一般轴采用45钢,经过调质或正火处理;有耐磨性要求的轴段,应进行表面淬火及低温回火处理。

轻载或不重要的轴,使用普通碳素钢Q235、Q275等。

2. 合金钢合金钢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对应力集中比较敏感,淬火性较好,热处理变形小,价格较贵。

多使用于要求重量轻和轴颈耐磨性的轴。

例如:汽轮发电机轴要求,在高速、高温重载下工作,采用27Cr2Mo1V、38CrMoAlA等。

滑动轴承的高速轴,采用20Cr、20CrMnTi 等。

3. 球墨铸铁球墨铸铁吸振性和耐磨性好,对应力集中敏感低,价格低廉,使用铸造制成外形复杂的轴。

例如:内燃机中的曲轴。

4.3 轴的结构设计如图所示为一齿轮减速器中的的高速轴。

轴上与轴承配合的部份称为轴颈,与传动零件配合的部份称为轴头,连接轴颈与轴头的非配合部份称为轴身,起定位作用的阶梯轴上截面变化的部分称为轴肩。

轴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有:(1)、便于轴上零件的装配轴的结构外形主要取决于轴在箱体上的安装位置及形式,轴上零件的布置和固定方式,受力情况和加工工艺等。

轴承座课程设计说明书

轴承座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序言..........................................一、零件的分析.....................................1.1 零件的功用..................................1.2 零件结构特点................................1.3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二、确定毛坯.......................................2.1 确定毛坯种类: ..............................三、工艺规程设计...................................3.1 选择定位基准: ..............................3.2 制定工艺路线................................3.3 确定合理工艺路线 ............................四、各工序的加工参数计算............................4.1 粗铣轴承座底面 ..............................4.2 铣φ77两端面................................4.2.1粗铣φ77两端面4.2.2精铣φ77两端面4.3 钻、扩φ42孔................................4.3.1钻φ42孔4.3.2扩φ42孔4.4绞φ47+0.03孔...................................4.5精铣轴承座底面..................................4.6在φ77端面圆φ62上钻4×M6底孔 .....................4.7攻螺纹4×M6...................................4.8钻、铰底座4×φ12孔..............................4.8.1钻底座4×φ12孔4.8.2铰底座4×φ12孔4.9锪沉头孔4×φ224.10钻φ42、φ47+0.03孔的倒角2×45°、去毛刺.......4.10.1钻φ42孔的倒角2×45°4.10.2钻φ47+0.03孔的倒角2×45°4.10.3去毛刺五、课程设计小结...................................六、参考文献.......................................序言这个学期我们进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为了让我们对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之间建立密切联系,在课程结束时我们开始了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学院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
班级轻化101班
姓名黄丹梅
学号201054805115 ____ 指导老师刘楚辉
完成日期2012年12月
目录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1)
第1章绪论 (3)
第2章课题题目及主要技术参数说明 (4)
2.1. 课题题目 (4)
2.2. 主要技术参数说明 (4)
2.3. 传动系统工作条件 (4)
2.4. 传动系统方案的选择 (4)
第3章齿轮的设计计算 (5)
3.1. 齿轮材料和热处理的选择 (5)
3.2. 齿轮几何尺寸的设计计算 (5)
3.3.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确定主要参数 (5)
3.4. 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7)
3.5. 确定齿轮的主要几何尺寸 (8)
3.6. 确定齿轮制造精度 (8)
第4章轴的设计计算 (12)
4.1. 轴的材料和热处理的选择 (12)
4.2. 轴几何尺寸的设计计算 (12)
4.3. 轴的结构设计 (13)
第5章轴承、键的选择 (14)
5.1. 轴承的选择 (14)
5.2. 键的选择 (14)
第6章总结 (15)
参考文献 (15)
第1章绪论
本论文主要内容是进行一级圆柱直齿轮的设计计算,在设计计算中运用到了《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等多门课程知识,并运用《AUTOCAD》软件进行绘图,因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综合实践环节,也是一次全面的、规范的实践训练。

通过这次训练,使我们在众多方面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培养了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了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
相关课程的基础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深化和扩展了相关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

2)通过对通用机械零件、常用机械传动或简单机械的设计,使我们掌握了一般
机械设计的程序和方法,树立正确的工程设计思想,培养独立、全面、科学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3)另外培养了我们查阅和使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及相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以及计算、绘图数据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的能力。

4)加强了我们对Office软件中Word功能的认识和运用。

第2章课题题目及主要技术参数说明
2.1. 课题题目
设计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2.2. 主要技术参数说明
I轴转速n1( r/min) :632
功率P(kW) :7.53
传动比I :3.80
2.3. 传动系统工作条件
带式运输机连续单向运转,工作时有轻微振动,使用期限为10年,单班制工作,每年工作300天。

2.4. 传动系统方案的选择
图1 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简图
第6章总结
通过本次设计,使自己对所学的各门课程进一步加深了理解,对于各方面知识之间的联系有了实际的体会。

同时也深深感到自己初步掌握的知识与实际需要还有很大的距离,在今后还需要继续学习和实践。

本设计由于时间紧张,在设计中肯定会有许多欠缺,若想把它变成实际产品的话还需要反复的考虑和探讨。

但作为一次练习,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收获,设计涉及到机械、电气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设计计算、认证、画图,提高了我对机械结构设计、控制系统设计及步进电动机的选用等方面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总之,本次设计让我受益非浅,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参考文献
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朱家诚主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08 。

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林怡青,谢宋良,王文涛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11 。

③《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朱文坚黄平主编,科学出版社, 2009.01 。

④《机械制图》何铭新,钱可强主编,同济大学等院校《机械制图》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

⑤《机械零件设计手册》吴宗泽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