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王军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王军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机械设计和创新的能力。
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需要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机械系统的总体设计等。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需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机械零件的设计、分析和计算,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机械系统设计。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生需要培养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机械系统的总体设计等。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机械设计的重要性、设计过程、设计原则等。
2.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轴承、齿轮、联轴器、弹簧等常见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
3.机械系统的总体设计:机械系统的功能分析、结构设计、参数计算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和注意事项。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机械系统的总体设计。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机械设计》教材,用于学生学习和参考。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料。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示机械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4.实验设备:准备相关的实验设备,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实践。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几个方面,以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平时表现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评估。
作业将包括课后练习和小论文等,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考试将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以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通过这些评估方式,希望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机械设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2. 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步骤3. 机械零件的设计4. 机械系统的总体设计5. 机械设计的优化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机械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过程。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机械设计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设计任务,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2. 第二课时: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步骤3. 第三课时:机械零件的设计4. 第四课时:机械系统的总体设计5. 第五课时:机械设计的优化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设计基本概念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设计任务:评价学生运用机械设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内容6. 机械设计中的材料选择7. 机械设计中的力学分析8. 传动系统设计9. 机械结构的强度计算10. 机械设计的可靠性分析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材料选择、力学分析、传动系统设计、强度计算和可靠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这些方法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相关设计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设计任务,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八、教学安排1. 第六课时:机械设计中的材料选择2. 第七课时:机械设计中的力学分析3. 第八课时:传动系统设计4. 第九课时:机械结构的强度计算5. 第十课时:机械设计的可靠性分析九、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材料选择、力学分析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主要内容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主要内容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机械结构的功能、工作原理及其在不同工程领域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分析与计算、制图和文档编写等。
3. 引导学生了解并熟悉各类机械标准件和常用零部件的选用原则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制图和装配图绘制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相关工具和软件进行机械结构分析与计算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进行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培养其热爱机械工程事业的情感。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敢于挑战,面对困难和挫折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机械设计在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高年级本科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操作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独立完成机械设计项目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机械设计概述、设计原则、设计流程等,关联课本第一章内容。
2. 机械零件设计:涵盖轴、齿轮、轴承、联轴器等常用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关联课本第二章至第四章内容。
3. 机械传动系统设计:介绍传动系统设计原理、类型及其应用,包括齿轮传动、链传动、带传动等,关联课本第五章内容。
4. 机械结构设计:讲解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方法和案例分析,关联课本第六章内容。
5. 机械装配图与零件图设计:教授CAD软件绘制机械装配图和零件图的方法,关联课本第七章内容。
6. 机械设计实例分析:分析典型机械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关联课本第八章内容。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pdf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pdf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机械结构的功能与构成。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常用机械传动机构、连接方式及机械零部件的设计方法和应用。
3. 帮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过程中的工程计算和图形表达。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绘制和机械装配图的设计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手册和资料进行机械设计计算和参数选择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伦理观念,关注工程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以实践为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对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尚缺乏深入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以实践操作为主线,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指导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引导学生理解机械设计的整体框架。
- 教材章节:第1章 机械设计概述2. 常用机械传动机构设计:讲解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的设计原理和应用。
- 教材章节:第3章 机械传动设计3. 机械连接设计:介绍螺纹连接、焊接、铆接等连接方式的设计方法和选用原则。
- 教材章节:第4章 机械连接设计4. 机械零部件设计:包括轴、轴承、联轴器、弹簧等零部件的设计原理和选用。
- 教材章节:第5章 机械零部件设计5. CAD软件应用: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绘制和装配图设计的能力。
- 教材章节:第6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6. 机械设计计算与图形表达:教授设计过程中的工程计算和图形表达方法。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电子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电子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机械结构的设计过程;2. 培养学生对电子版机械设计软件的操作能力,学会运用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绘制和装配;3.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中的工程制图标准,提高图纸阅读与绘制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CAD)进行机械零件设计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版软件进行机械装配图和零件图的绘制,提高学生的设计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分析机械结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优化设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细节,养成良好的工程习惯;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为未来的工程师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运用电子版设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我国机械工程领域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与概念:-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机械零件的分类、性能及选用原则;- 机械结构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
2. 电子版机械设计软件操作:-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CAD)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技巧;- 机械零件的三维建模与装配;- 机械零件图的绘制与标注。
3. 机械设计实践与应用:- 机械设计实例分析;- 学生团队项目设计实践;- 机械设计方案的优化与评价。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相关章节,制定以下教学大纲:第1周:机械设计基本原理与概念;第2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基本操作与使用技巧;第3周:机械零件的三维建模与装配;第4周:机械零件图的绘制与标注;第5周:机械设计实例分析;第6周:学生团队项目设计实践;第7周:机械设计方案的优化与评价。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机械零件的选型、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等。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了解机械设计中的标准和规范。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机械设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机械零件的设计和计算,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机械设计的定义、目的和意义,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讲解齿轮、轴承、联轴器等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
3.机械设计中的标准和规范:介绍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讲解机械设计中常用的公差、配合和表面粗糙度等。
4.机械设计实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机械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机械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安排课后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机械设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相关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生动展示机械设计的相关概念和实例。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实践。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相应的表现评价。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DOC32页)

南京工业大学机械设计根底课程设计计算讲明书设计题目系〔院〕班级设计者指导教师年月日名目1:课程设计任务书。
12:课程设计方案选择。
23:电动机的选择。
34:计算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
45: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56:减速器传动零件的设计与计算(1)V带的设计与计算。
8(2)齿轮的设计与计算。
13 (3)轴的设计与计算。
177:键的选择与校核。
268:联轴器的设计。
289:润滑和密封。
2910:铸铁减速器箱体要紧结构设计。
30 11:感想与参考文献。
32 一、设计任务书①设计条件设计带式输送机的传动系统,采纳带传动和一级圆柱出论减速器②原始数据输送带有效拉力F=5000N输送带工作速度V=m/s输送带滚筒直径d=450mm③工作条件两班制工作,空载起动载荷平稳,常温下连续〔单向〕运转,工作环境多尘;三相交流电源,电压为380/220V。
④使用期限及检修间隔工作期限:8年,大修期限:4年。
二.传功方案的选择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方案如如下面图:〔画方案图〕带式输送机由电动机驱动。
电动机1将动力传到带传动2,再由带传动传进一级减速器3,再经联轴器4将动力传至输送机滚筒5,带动输送带6工作。
传动系统中采纳带传动及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采纳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三.计算及讲明计算及讲明计算结果⑴电动机的选择①电动机类型与结构形式的选择对一般的机械运输,选用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安装形式为卧式,机座带底足,电压380V 。
②电动机型号的选择 ⒈电动机的功率依据条件由计算得知工作机所需有效功率44610610 1.772.19450w w V n D ππ===⨯⨯⨯⨯⨯r/min 72.19w n =因:0.94w η=,那么5000 1.79.0410*******.94w w w w F V p η⨯===⨯kwr/min 设:η1-联轴器效率=0.98〔由表1-7〕;9.04w p = ηkw η ηη-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P w -工作机所需输进功率由电动机至运输带的传动总效率为那么工作机实际需要的电动机输出功率为010.11P =09.0410.110.894wP P KW η===kw计算及讲明计算结果依据P 0选取电动机的额定功率P m ,使()01~1.310.11~13.14m P P ==kw⒉电动机的转速44610610 1.772.19450w w V n D ππ===⨯⨯⨯⨯⨯r/min 72.19w n =因为V 带传动比b i 2~4=,齿轮传动比i 3~5g =,那么r/min(6~20)(433.14~1443.8)m w b g w w in i i n n n ====kw由上述P m ,n m 查表12-1得:选用P m =11kw ,n m =970r/minY160L-6 电动机的型号为:Y160L-6型电动机 ⑵计算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① 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 n m :电动机的满载转速 n w :工作机的转速 ② 分配各级传动比 依据设计要求:i b <i g 故取i b =3.5,那么i b =⑶传动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传动装置从电动机到工作机有三轴,分不为Ⅰ、 Ⅱ、Ⅲ、Ⅳ轴,传动系统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计 计算及讲明计算结果 算如下:① Ⅰ轴〔电动机轴〕 ② Ⅱ轴〔减速器高速轴〕 ③ Ⅲ轴〔减速器低速轴〕 ④Ⅳ轴〔输送机滚筒轴〕将计算结果和传动比及传动效率汇总如表1-1表1-1传动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及讲明计算结果⑷减速器传动零件的设计与计算 ① V 带的设计与计算 ⒈计算功率P C1.21113.2c A k p p ==⨯=kwK A :工况系数,查表的K A = P :电动机额定功率⒉选取V 带型号依据13.2c p =kw 和小带轮转速1970/min n r =,由 图8-10可知,工作点处于B,C 型相邻区域,取 C 型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word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word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机械结构的设计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word软件进行机械设计基础文档的编辑、排版和绘图能力。
3. 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过程中的规范和标准,掌握相关工程图的绘制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word软件进行机械设计文档的编辑和排版,提高文档制作效率。
2. 培养学生利用word软件绘制简单机械结构图、示意图等,提升图形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分析机械设计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机械设计学科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了解机械设计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运用word软件高效地进行文档编辑和绘图,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以课本第二章内容为基础,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框架。
2. Word软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教授word软件的基本操作,重点讲解绘图、表格、公式等功能在机械设计文档中的应用,对应课本第四章内容。
3. 机械设计文档制作:以课本第三章为例,教授如何利用word软件进行机械设计文档的编辑、排版和绘图,包括设计说明书、技术报告等。
4. 机械设计实例分析:选取课本第五章典型案例,分析机械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机械设计规范与标准:讲解我国机械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以课本第六章内容为参考,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行业的规范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设计任务书
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课程设计任务书
1.传动装置简图
2.已知条件
1)工作情况:两班工作制,单向连续运转,载荷平稳,输送带水平放置。
2)工作环境:室内,有灰尘,最高环境温度35℃,通风条件一般。
3)动力来源:电力,三相交流,电压380V/220V。
4)工作寿命:8年。
5)检修间隔期:4年一次大修,2年一次中修,半年一次小修。
6)制造条件:一般机械制造厂,小批量生产。
η;取滚筒-输送带效7)齿轮减速器浸油润滑;取大齿轮的搅油效率98
=
.0
搅
η。
率96
.0
=
w
3.设计任务
1)选择电动机型号。
2)选择联轴器类型和规格。
3)设计圆柱齿轮减速器。
4)设计滚筒轴滑动轴承。
5)绘制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工作图。
6)绘制带式输送机总装图。
7)绘制减速器中2~3个零件工作图(由教师指定)。
8)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4.技术参数
拟定传动方案注意事项:
1.遵循高速级传动比为低速级传动比的到倍。
2.此减速器应老师要求设计成二级传动。
3.斜齿圆柱齿轮较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比高、传动平稳、齿轮尺寸小,应放在二
级减速器的高速级。
4.减速器设计时,为齿轮寿命考虑,应选用闭式传动。
5.设计齿轮时应注意浸油润滑要求:所没尺寸大于一个齿高且小于齿轮直径的
六分之一。
6.因为是两级传动,所以减速器内最少需要三根轴。
7.确定轴的尺寸后,检查齿轮是否与轴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