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熟悉常用机械设计软件,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机械设计的定义、目的和意义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机械零件的设计轴承和轴的设计传动机构设计(齿轮、链条、皮带等)联接件设计(螺栓、螺母、焊接等)3. 机械动力学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惯性力、力矩和运动规律动力学方程及其应用4. 机械强度计算材料力学性能的计算和选择零件的强度计算方法安全因数和寿命预测5.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参数化设计和三维建模机械设计实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核心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上机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CAD软件,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讨论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设计手册、计算机辅助设计教材等。
2. 课件:PowerPoint、Flash等。
3. 软件:AutoCAD、SolidWorks等。
4. 网络资源:相关学术期刊、论文、视频教程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
2. 设计报告:评估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创新性、实用性、准确性等方面。
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包括16次课,每次2课时。
2. 课程安排:第1-4课时: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第5-8课时:机械零件的设计第9-12课时:机械动力学第13-16课时:机械强度计算第17-20课时: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介绍机械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讲解: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引言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
本手册旨在为学生提供机械设计课程的设计要点、步骤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课程设计概述1.1 目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
1.2 设计任务学生需要完成一个机械设备或系统的设计,包括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和制图等环节。
1.3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包括设计功能、性能、结构、制造工艺等方面的要求,学生需要在设计中考虑材料、成本、可制造性等因素。
二、设计步骤2.1 问题分析对设计任务进行全面分析,明确设计要求和限制条件,确定设计的目标和范围。
2.2 方案设计根据问题分析的结果,提出多种设计方案,评估不同方案的优缺点,选择最佳方案。
2.3 详细设计对选择的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包括设计计算、选材、零部件设计等。
学生需要运用机械设计相关的知识和软件工具,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4 制图根据详细设计结果,进行制图工作。
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规范和符号,绘制各种视图、剖面图和装配图等。
2.5 设计报告完成设计后,学生需要撰写设计报告,包括设计任务的概述、设计过程的描述、设计结果的分析等内容。
三、设计注意事项3.1 设计思路在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尝试不同的设计方法和理念,保持开放和灵活的思维方式。
3.2 安全性与可靠性在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考虑设备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合理选择材料、结构和工艺,预防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3.3 成本和制造工艺学生需要在设计中兼顾成本和制造工艺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加工方式,确保设计的可制造性和经济性。
3.4 环境和可持续性学生需要关注设计对环境的影响,尽可能选择环保材料和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学习资源推荐4.1 课程教材推荐使用《机械设计基础》等经典教材,深入学习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浙江大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浙江大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包括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等;2. 学习并运用机械设计的相关软件和工具,如CAD、SolidWorks等,进行三维建模和图纸绘制;3. 掌握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步骤,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机械系统设计。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机械设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分析、设计和创新;2.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机械设计和绘图的操作技能;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团队中有效协作完成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注重细节,追求卓越;3. 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遵循职业道德。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大学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三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讲解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等基本概念,以教材相关章节为基础,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
2. 机械设计软件应用:以CAD、SolidWorks等软件为工具,教授三维建模、图纸绘制等操作技能,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现代化工具。
3. 机械零件设计:详细讲解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包括轴、齿轮、轴承等零件的设计,依据教材相关章节,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机械零件的设计。
4. 机械系统设计:分析典型机械系统的设计案例,教授设计方法和步骤,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具备整体机械系统设计的能力。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电子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电子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机械结构的设计过程;2. 培养学生对电子版机械设计软件的操作能力,学会运用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绘制和装配;3.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中的工程制图标准,提高图纸阅读与绘制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CAD)进行机械零件设计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版软件进行机械装配图和零件图的绘制,提高学生的设计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分析机械结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优化设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细节,养成良好的工程习惯;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为未来的工程师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运用电子版设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我国机械工程领域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与概念:-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机械零件的分类、性能及选用原则;- 机械结构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
2. 电子版机械设计软件操作:-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CAD)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技巧;- 机械零件的三维建模与装配;- 机械零件图的绘制与标注。
3. 机械设计实践与应用:- 机械设计实例分析;- 学生团队项目设计实践;- 机械设计方案的优化与评价。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相关章节,制定以下教学大纲:第1周:机械设计基本原理与概念;第2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基本操作与使用技巧;第3周:机械零件的三维建模与装配;第4周:机械零件图的绘制与标注;第5周:机械设计实例分析;第6周:学生团队项目设计实践;第7周:机械设计方案的优化与评价。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机械零件的选型、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等。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了解机械设计中的标准和规范。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机械设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机械零件的设计和计算,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机械设计的定义、目的和意义,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讲解齿轮、轴承、联轴器等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
3.机械设计中的标准和规范:介绍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讲解机械设计中常用的公差、配合和表面粗糙度等。
4.机械设计实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机械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机械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安排课后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机械设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相关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生动展示机械设计的相关概念和实例。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实践。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相应的表现评价。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DOC32页)

南京工业大学机械设计根底课程设计计算讲明书设计题目系〔院〕班级设计者指导教师年月日名目1:课程设计任务书。
12:课程设计方案选择。
23:电动机的选择。
34:计算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
45: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56:减速器传动零件的设计与计算(1)V带的设计与计算。
8(2)齿轮的设计与计算。
13 (3)轴的设计与计算。
177:键的选择与校核。
268:联轴器的设计。
289:润滑和密封。
2910:铸铁减速器箱体要紧结构设计。
30 11:感想与参考文献。
32 一、设计任务书①设计条件设计带式输送机的传动系统,采纳带传动和一级圆柱出论减速器②原始数据输送带有效拉力F=5000N输送带工作速度V=m/s输送带滚筒直径d=450mm③工作条件两班制工作,空载起动载荷平稳,常温下连续〔单向〕运转,工作环境多尘;三相交流电源,电压为380/220V。
④使用期限及检修间隔工作期限:8年,大修期限:4年。
二.传功方案的选择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方案如如下面图:〔画方案图〕带式输送机由电动机驱动。
电动机1将动力传到带传动2,再由带传动传进一级减速器3,再经联轴器4将动力传至输送机滚筒5,带动输送带6工作。
传动系统中采纳带传动及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采纳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三.计算及讲明计算及讲明计算结果⑴电动机的选择①电动机类型与结构形式的选择对一般的机械运输,选用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安装形式为卧式,机座带底足,电压380V 。
②电动机型号的选择 ⒈电动机的功率依据条件由计算得知工作机所需有效功率44610610 1.772.19450w w V n D ππ===⨯⨯⨯⨯⨯r/min 72.19w n =因:0.94w η=,那么5000 1.79.0410*******.94w w w w F V p η⨯===⨯kwr/min 设:η1-联轴器效率=0.98〔由表1-7〕;9.04w p = ηkw η ηη-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P w -工作机所需输进功率由电动机至运输带的传动总效率为那么工作机实际需要的电动机输出功率为010.11P =09.0410.110.894wP P KW η===kw计算及讲明计算结果依据P 0选取电动机的额定功率P m ,使()01~1.310.11~13.14m P P ==kw⒉电动机的转速44610610 1.772.19450w w V n D ππ===⨯⨯⨯⨯⨯r/min 72.19w n =因为V 带传动比b i 2~4=,齿轮传动比i 3~5g =,那么r/min(6~20)(433.14~1443.8)m w b g w w in i i n n n ====kw由上述P m ,n m 查表12-1得:选用P m =11kw ,n m =970r/minY160L-6 电动机的型号为:Y160L-6型电动机 ⑵计算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① 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 n m :电动机的满载转速 n w :工作机的转速 ② 分配各级传动比 依据设计要求:i b <i g 故取i b =3.5,那么i b =⑶传动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传动装置从电动机到工作机有三轴,分不为Ⅰ、 Ⅱ、Ⅲ、Ⅳ轴,传动系统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计 计算及讲明计算结果 算如下:① Ⅰ轴〔电动机轴〕 ② Ⅱ轴〔减速器高速轴〕 ③ Ⅲ轴〔减速器低速轴〕 ④Ⅳ轴〔输送机滚筒轴〕将计算结果和传动比及传动效率汇总如表1-1表1-1传动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及讲明计算结果⑷减速器传动零件的设计与计算 ① V 带的设计与计算 ⒈计算功率P C1.21113.2c A k p p ==⨯=kwK A :工况系数,查表的K A = P :电动机额定功率⒉选取V 带型号依据13.2c p =kw 和小带轮转速1970/min n r =,由 图8-10可知,工作点处于B,C 型相邻区域,取 C 型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附录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附录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步骤,了解机械设计的新发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能够使用相关设计软件进行机械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机械设计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机械设计软件的使用等。
具体内容包括:1.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过程、设计方法等。
2.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包括轴承、齿轮、联轴器、弹簧等的设计计算。
3.机械设计软件的使用:包括AutoCAD、SolidWorks等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和创新发展。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具体资源如下: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机械设计基础》等。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如《机械设计手册》等。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提供相关的视频资料等。
4.实验设备:配置相应的实验设备,如计算机、机械设计软件、实验器材等,以支持实验教学。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word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word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机械结构的设计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word软件进行机械设计基础文档的编辑、排版和绘图能力。
3. 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过程中的规范和标准,掌握相关工程图的绘制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word软件进行机械设计文档的编辑和排版,提高文档制作效率。
2. 培养学生利用word软件绘制简单机械结构图、示意图等,提升图形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分析机械设计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机械设计学科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了解机械设计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运用word软件高效地进行文档编辑和绘图,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以课本第二章内容为基础,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框架。
2. Word软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教授word软件的基本操作,重点讲解绘图、表格、公式等功能在机械设计文档中的应用,对应课本第四章内容。
3. 机械设计文档制作:以课本第三章为例,教授如何利用word软件进行机械设计文档的编辑、排版和绘图,包括设计说明书、技术报告等。
4. 机械设计实例分析:选取课本第五章典型案例,分析机械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机械设计规范与标准:讲解我国机械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以课本第六章内容为参考,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行业的规范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工作机主轴所需功率 若已知工作机主轴上的传动滚筒、链
轮或其他零件上的圆周力(有效拉力) F(N)和圆周速度(线速度v(m/s),则在 稳定运转下工作机主轴上所需功率Pw按 下式计算:
(14.1)
若已知工作机主轴上的传动滚筒、链轮 或其他零件的直径D(mm)和转速n (r/min),则圆周速度v按下式计算:
四、设计工作量及要求 每个同学独立利用手工或计算机绘制
(使用autoCAD绘制)完成总装图一张 (一号图纸),高速轴、低速大齿轮和箱 盖零件图各一张(二号或三号图纸)、设 计计算说明书一份。设计内容包括电机和 联轴器选用,轴承选用与校核,V带、齿 轮、轴、齿轮箱设计(包括V带、轴、齿 轮的校核)。具体内容参见机械设计课程 设计一书14-18章。
三、原始数据
运输带拉力
F=
(N)
运输带速度
V= (m/s)
滚筒直径
D= (mm)
滚筒及运输带效率? =0.94。工作时,
载荷有轻微冲击。事内工作,水分和颗粒为 正常状态,产品生产批量为成批生产,允许 总速比误差<? 4%,要求齿轮使用寿命为10 年,二班工作制,轴承使用寿命不小于 15000小时,试设计齿轮减速器(两级)。
(14.2)
若已知工作机主轴上的转矩T(N?m)和转 速n (r/min),则工作机主轴所需功率Pw按 下式计算:
(1.3)
有的工作机主轴上所需功率,可按专业 机械有关的要求和数据计算。 2)电动机所需功率
电动机所需功率Pd按下式计算:
则增加成本,并且由于效率和功率因数低 而造成浪费。电动机的功率受运行时发热 条件限定,由于课程设计中的电动机大多 是在常温和载荷不变(或变化不大)的情 况下长期连续运转,因而在选择其功率时, 只要使其所需的实际功率(简称电动机所 需功率)Pd不超过额定功率Ped,即可避 免过热。即使Ped? Pd。
请参考下列文献:
1. 朱文坚、黄平: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 机械零件设计手册,北京:冶金工业 出版社
3. 机械零件设计手册,北京:化学工业 出版社
序号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输送带有效拉力 F (N)
5200 6325 6545 6250 5930 6380 6600 6545 5000 5500
14.3电动机的选择 电动机的选择应在传动方案确定之后
进行,其目的是在合理地选择电动机类型、 功率和转速的基础上,具体确定电动机型 号。 1.选择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型式
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型式要根据电源 (交流或直流)、工作条件和载荷特点 (性质、大小、起动性能和过载情况)来 选择。
工业上广泛使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对载荷 平稳、不调速、长期工作的机器,可采用 鼠笼式异步电动机。Y系列电动机为我国 推广采用的新产品,它具有节能、启动性 能好等优点,适用于不含易燃、易爆和腐 蚀性气体的场合以及无特殊要求的机械中。 对于经常起动、制动和反转的场合,可选 用转动惯量小、过载能力强的YZ型、YR 型和YZR型等系列的三相异步电动机。
图14.1是电动铰车的三种传动方案。其中: 方案a采用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适合于繁 重及恶劣条件下长期工作,使用与维护方 便,但结构尺寸较大;方案b采用蜗轮蜗杆 减速器,结构紧凑,但传动效率较低,长 期连续使用不够经济;方案c用一级圆柱齿 轮减速器和开式齿轮传动,成本较低,但 使用寿命较短。从上述分析可见,虽然这 三种方案都能满足电动铰车的功能要求, 但结构、性能和经济性都不同,要根据工 作条件要求来选择较好的方案。
14.2传动方案的确定 为了满足某一工作机的性能要求,可采
用不同的传动机构、不同的组合和布局, 在总传动比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还可按不 同的方法分配各级传动的传动比,从而得 到多种传动方案以供分析、比较。合理的 传动方案首先要满足机器的功能要求,例 如传递功率的大小、转速和运动形式。此 外还要适应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场地、 工作制度等),满足工作可靠、结构简单、 尺寸紧凑、传动效率高、使用维护便利、 工艺性好、成本低等要求。
滚筒直径 D (mm)
635 575 595 660 630 580 600 595 620 575
带速V (m/s)
1.25 0.98 1.00 1.05 1.07 1.07 1.02 0.98 1.06 1.01
第14章机械系统传动装置设计 由于原动机的输出转速、转矩、运动 形式往往和工作机的要求不同,因此需要 在它们之间加入传动系统装置。由于传动 装置的选用、布局及其设计质量对整个设 备的工作性能、重量和成本等影响很大, 因此合理地拟定传动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机械系统传动装置设计的内容包括:确定 传动方案、选定电动机型号、计算总传动 比和合理分配各级传动比、计算传动装置 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图14.1电动绞车传动方案简图 1-电动机;2、5-联轴器;3-制动器;4-减 速器;6-卷筒;7-轴承;8-开式齿轮
为了便于设计时选择传动装置,表14.1列 出了常用减速器的类型及特性,表A.6列 出了各种机械传动的传动比。
若课程设计任务书中已提供了传动方案, 则应对该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及经济性 进行论证,也可提出改进性意见并另行拟 定方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18.2)
运送原料的带式运输机用的圆柱齿轮 减速器。设计内容:根据给定的工况 参数,选择适当的电动机、选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轴 器、设计V带传动、设计一(两)级齿 轮减速器(所有的轴、齿轮、轴承、 减速箱体、箱盖以及其他附件)和与 输送带连接的联轴器。
二、传动简图 图18.18 传动方式
电动机的结构有开启式、防护式、封闭式 和防爆式等,可根据工作条件选用。同一 类型的电动机又具有几种安装型式,应根 据安装条件确定。 2. 确定电动机的功率
电动机的功率选择是否恰当,对整个 机器的正常工作和成本都有影响。所选电 动机的额定功率应等于或稍大于工作要求 的功率。功率小于工作要求的功率,则不 能保证工作机正常工作,或使电动机长期 过载、发热大而过早损坏;但功率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