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中国十大宪法事例
5个短的真实宪法案例
5个短的真实宪法案例十大宪法事例1、三鹿毒奶粉事件2、北京机动车限行令3、广东法院判决企业禁止员工外宿违背宪法精神4、重庆等地出租车集体停运事件5、梁广镇身兼两地人大代表事件6、电影《苹果》遭禁7、《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8、律师依据《律师法》会见当事人遭拒9、贵州瓮安县群体性突发事件10、国务院为汶川大地震死难者设立全国哀悼日2007年度中国十大宪法事例山西黑砖窑事件山西黑砖窑事件是一个涉及到人权保障、政府责任的宪法性事件。
它反映的是当地政府在人权保障职责上的缺席和失职。
在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我们正式确认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这一原则不仅仅是国家在人权保障方面的态度宣示,同时意味着国家要对人权保障承担尊重和保障的现实责任。
因同居者“不签字”致孕妇胎儿死亡案件:宪法所确立的公民基本权利体系中包括生命权的内容。
生命权是承载其他基本权利的基础。
该案件将生命权与制度规范的关系、紧急救助与责任机制的关系问题摆在了政府与公众面前。
69名专家学者签名建议废除劳动教养制度事件:目前劳动教养制度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全国人大的直接立法,特别是缺乏与立法法的衔接。
在此背景下劳教制度的合宪性,以及,法律保留原则的贯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深圳华为公司七千员工辞职等事件:新的《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制度的完善,将更有利于保障《宪法》所规定的劳动者的权利这一基本的权利。
但如何解决劳动责任规避现象,以及政府在此中的管理职责需要人们的思考。
山东淄博淄川区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人大代表事件城乡相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是对现行选举法的突破,有利于公民平等权的实现,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制定与厦门PX项目事件此二事件直接体现了现代法治中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自由表达权应当得到保障。
上海市人大否决上海市政府医保议案事件:人大监督权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职权。
南京大学-评析14年度宪法事例
பைடு நூலகம்、周宁县人大常委会否决上海市公安 局刑拘人大代表的请求案
福建周宁县人大代表张裕明涉嫌在上海醉驾,上海市公安
局松江公安分局日前向周宁县人大常委会发函,提请批准对
涉嫌危险驾驶罪的该县人大代表张裕明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 施,周宁县人大常委会投票否决了上海警方的刑拘请求。
法律问题分析: 1.人大代表的人身特别保护权(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 2.公权力行使的边界
2014年度十大宪法事例
宪法事例推动着宪法的实施。通过典型宪法事例的评选,凝聚起学 者、民间、媒体等的共识,使各界聚焦宪法和宪法实施过程中的问 题,从而通过个案推动制度的变革。每年引起社会关注的宪法事例 已经成为评价我国法治进程的一个重要衡量因素。通过社会对于个 案的关注,能够弘扬宪法精神,使宪法始终保持价值的生命力和学 术生命力。 ——韩大元教授
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应聘过程中,68.98%的用人单位对大学
生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
中国在女性就业歧视案件上最大的问题是沒有判例,虽然中国不是
判例法国家,但是对于法律只有原则性规定的性別歧视案件,判例对
于实践该部分法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案件为消除女性就业歧 视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这次杭州市西湖区法院的判决是继中国就业性别歧视第一案(曹菊 状告巨人教育)后的全国第二例,有了前面的判例,西湖区法院的立 案和判决就比之前快得多,法院的压力也小了很多,再次为消除就业 中普遍存在的对女性的就业歧视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精神损失费5万元。
经过审理,杭州西湖区法院于11月12日对这起人格权纠纷案 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定杭州东方烹饪学校的行为侵犯了原告小 郭平等就业的权利,对小郭实施了就业歧视,给小郭造成了一定 的精神损害,并酌情判令其赔偿原告精神损失费2000元。
2016年十大宪法事件
十大宪法事例依次如下:1.辽宁贿选案2.聂树斌案3.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香港基本法第104条4.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5.全面放开二孩6.住宅用地使用权争议7.同性恋者申请婚姻登记第一案8.快播案9.国务院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10.网约车新政2016年度中国十大宪法事例简介:1、辽宁贿选案2016年9月17日,辽宁省第十二届人大第七次会议筹备组发布公告称,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全国人大代表过程中,有45名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拉票贿选,总计有523名辽宁省人大代表涉及此案。
9月13日闭幕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此会议通过了《关于辽宁省人大选举产生的部分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当选无效的报告》,确定45名全国人大代表因拉票贿选当选无效。
2、聂树斌案1995年4月25日,河北省鹿泉县人聂树斌因故意杀人、强奸妇女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同年4月27日被执行死刑。
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对原审被告人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再审案公开宣判,认为全案缺乏能够锁定聂树斌作案的客观证据,原审认定的聂树斌犯故意杀人罪、故意强奸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
3、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香港基本法第104条香港立法会选举后,候任议员梁颂恒及游蕙祯等宣誓时辱国并宣扬"港独",引起了爱国民众极大的愤慨。
11月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全票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解释》,明确了宣誓的法律意义,对宣示的形式、内容要求与效力问题做了清晰说明。
4、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部署在3省市设立各级监察委员会,从体制机制、制度建设上先行先试、探索实践,为在全国推广积累经验。
定于12月19日至25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将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关于提请审议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草案的议案。
与宪法有关的事例素材
与宪法有关的事例素材
1. 1987年,菲律宾通过了一部新宪法,实现了从独裁统治到
民主制度的过渡。
2. 1995年,南非通过了一部新宪法,结束了种族隔离政策并
确立了公民权利和自由。
3. 2013年,尼泊尔通过了一部新宪法,结束了十年的内战,
并建立了联邦制度和多党民主体制。
4. 2011年,突尼斯通过了一部新宪法,结束了本·阿里总统的
独裁统治,并启动了阿拉伯之春运动。
5. 1787年,美国通过了一部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度和三权分
立原则,并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6. 2019年,苏丹通过了一部新宪法,废除了长达30年的伊斯
兰教法,以实现宗教和谐与平等。
7. 2015年,法国通过了一部新宪法,增加了紧急状态和反恐
措施,以应对恐怖主义威胁。
8. 1973年,智利军政府推翻了合法政府并制定了一部新宪法,导致了17年的军事独裁统治。
9. 1990年,蒙古通过了一部新宪法,实现了从社会主义到多
党制的转型,并确立了人权保护机制。
10. 2003年,伊拉克通过了一部新宪法,重建了伊拉克政府,
并确立了宗教、民族和政治权利的平等保护。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相关事例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相关事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生活中的坚实保障》宪法,听起来是个很“高大上”的东西,可实际上呢,它就像咱们生活里的一把万能钥匙。
就拿咱们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来说吧。
这选举权啊,就好比是我们手里的一个魔法棒。
每一个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这个魔法棒。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可以用这个选举权去选择我们认为能够代表我们利益、能为我们说话的人。
这就像是我们在一个大集市里挑选自己最满意的商品一样。
如果没有宪法的规定,那这事儿可就乱套了,就好像集市里没有了规则,大家都随便抢东西,哪还有什么公平可言呢?而被选举权呢,那就是给每个公民一个登上舞台的机会,只要你符合条件,你就有可能站在那个为大家服务的位置上。
这多棒啊!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珍惜这个宪法赋予的权利吗?再看看受教育权。
受教育权就像一场旅行中的车票。
不管你是富有还是贫穷,是男孩还是女孩,宪法都给了你这张车票。
有了这张车票,你就可以登上知识的列车,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奥秘。
我有个朋友,他家境不是很好,他父母一度担心他读不起书。
可是学校告诉他,宪法保障他受教育的权利,不会因为钱的问题让他失学。
于是,他一路靠着国家的各种教育政策支持,读了大学,现在生活得很不错。
这要是没有宪法的保护,他可能早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
言论自由也是宪法保障的重要权利。
这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小喇叭。
我们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见。
你可以赞美美好的事物,也可以批评不好的现象。
不过这小喇叭可不能乱吹啊,要是恶意造谣、诽谤那可不行。
这就好比你在一个村子里,你可以跟大家分享哪家的菜种得好,哪家的房子盖得漂亮,可你要是无中生有说别人偷东西,那就是你的不对了。
宪法给了我们这个表达的权利,也约束着我们在正确的道路上使用这个权利。
劳动权也非常重要。
劳动权像是一块肥沃的土地。
宪法把这块土地分给了每个公民。
我们可以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收获属于自己的果实。
中国法律十大案例(2篇)
第1篇一、聂树斌案聂树斌案是中国司法改革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冤案之一。
1994年,聂树斌因涉嫌强奸杀人罪被判处死刑,但随后被证明是冤枉的。
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宣布撤销聂树斌的死刑判决,并对其家属进行国家赔偿。
聂树斌案引起了社会对司法公正和人权保障的关注,推动了我国司法改革的进程。
二、吴英案吴英案是中国金融领域的一起重大案件。
2007年,吴英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处死刑。
经过多年上诉和复核,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改判吴英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并最终减为无期徒刑。
吴英案引发了社会对金融犯罪和司法公正的讨论,对金融监管和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孙志刚案孙志刚案是中国法治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件。
2003年,孙志刚因涉嫌非法拘禁罪被公安机关逮捕,后因程序违法被判处有期徒刑。
此案暴露了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程序违法问题,促使全国人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进行修订,强化了人权保障。
四、杨佳案杨佳案是中国公民权利保护的一起典型案例。
2008年,杨佳因不满公安机关对其父亲的处理,持刀闯入上海市公安局,刺伤多人。
杨佳案引发了社会对公民权利和司法公正的关注,促使我国加强对公民权利保护的立法和司法实践。
五、刘涌案刘涌案是中国刑法领域的一起重大案件。
2000年,刘涌因涉嫌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被判处死刑。
经过多次上诉和复核,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维持原判。
刘涌案强化了我国刑法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打击力度。
六、刘汉案刘汉案是中国反腐倡廉的一起典型案例。
2014年,刘汉因涉嫌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被判处死刑。
刘汉案揭露了我国部分地区黑恶势力与腐败现象交织的问题,推动了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
七、陈水扁案陈水扁案是中国台湾地区的一起重大政治案件。
2008年,陈水扁因涉嫌贪污、洗钱等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
陈水扁案引发了台湾地区民众对政治、司法、民主制度的关注,推动了台湾地区民主法治的发展。
八、陆正耀案陆正耀案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起典型案例。
中国宪法十大经典案例
中国宪法十大经典案例一、齐玉苓案——受教育权被侵犯后的宪法救济。
1. 故事。
齐玉苓和陈晓琪都是山东省滕州市第八中学的初中毕业生。
1990年,齐玉苓通过了中专预选考试,取得了报考统招及委培的资格,而陈晓琪在中专预选考试中落选。
但是呢,陈晓琪的父亲陈克政利用各种不正当手段,让自己的女儿冒用齐玉苓的姓名去山东济宁商业学校上学。
齐玉苓呢,后来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只能去打工。
2. 宪法意义。
这个案子可是个大事件,它让大家看到了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如果被侵犯是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救济的。
当时法院依据宪法中关于公民受教育权的规定,判定陈晓琪等侵犯了齐玉苓的受教育权,这是中国宪法司法化的一个重要开端,就好像给宪法这个高高在上的大法接上了地气,让老百姓知道宪法权利被侵害不是没人管的。
二、孙志刚案——推动收容遣送制度变革。
1. 故事。
孙志刚是一个大学毕业生,2003年在广州被错误地当作“三无人员”(无身份证、无暂住证、无用工证明)收容。
在收容期间,他遭受了恶劣的对待,最后被殴打致死。
这事儿一出来可不得了,整个社会都震惊了。
2. 宪法意义。
这件事引起了大家对收容遣送制度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
从宪法角度看,公民的人身自由等基本权利受到了严重侵犯。
孙志刚案之后,收容遣送制度被废除,这就体现了宪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力量。
如果没有宪法精神的指引,这样不合理的制度可能还会持续伤害更多的人呢。
三、乙肝歧视第一案——平等就业权的宪法保障。
1. 故事。
安徽的张先著在2003年报考公务员时,笔试和面试成绩都很不错。
可是在体检的时候,因为他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被当地的人事局判定为体检不合格,从而不被录取。
张先著很不服气啊,他觉得自己有能力胜任工作,就因为这个乙肝的事儿被拒,太不公平了。
2. 宪法意义。
这个案子凸显了宪法中关于平等权的重要性。
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就业等方面不应受到歧视,这是公民平等权在就业领域的体现。
这个案子也促使社会更加关注乙肝群体的权益,在后来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社会观念转变上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09年,有哪些宪法性事件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推动了法治进程?12月25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许崇德宪法学发展基金主办,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中国宪政网协办的“2009年度中国十大宪法事例发布会暨学术研讨会”,揭晓了2009年度中国十大宪法性事例。
这些事例,不会随着2009年的远去,而淡出我们的视野,因为它们产生的影响,不仅在现在,而且在将来。
•1、成都自焚抗拆事件■事件回放:2009年4月,成都市金牛区城管执法局依法对胡昌明违法建设实施过一次拆除,胡昌明、唐福珍及其亲属阻挠致使拆除行动被迫取消。
11月13日,该局执法人员再次依法实施拆除,在相持近三小时后,唐福珍情绪失控,向自己身上倾倒汽油并用打火机点燃。
11月29日夜,唐福珍终因伤情严重,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12月,北大5位学者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审查《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随后,国务院法制办召开座谈会,讨论拆迁制度,并表示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拆迁补偿条例(草案)》颁布实施之后,《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将废除。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胜明表示,全国人大有关部门一直在积极推动拆迁条例的修改,目前更加紧了这方面的工作。
■点评: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沈岿:这一事件促使我们发出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合法性审查的呼声,根据国务院法制办座谈会透露的消息,该条例有违宪法、物权法的相关规定,终将被废止。
此事带来的启示是:我国需要一部关于土地征收问题的法律,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土地的征收,都应成为其规制的对象。
2、云南“躲猫猫”事件■事件回放:2009年1月,云南玉溪北城镇男子李荞明因盗伐林木被刑拘,进入晋宁县看守所,2月8日受伤住院,2月12日死于“重度颅脑损伤”。
对于死因,晋宁县公安机关称,李荞明受伤,是由于其与同监室狱友在看守所天井里玩“躲猫猫”游戏时不小心撞到墙壁所致。
结论一出,舆论哗然,“躲猫猫”一词迅速走红网络。
宪法发挥效力的事例
宪法发挥效力的事例宪法发挥效力的事例有很多,以下为您推荐其中一些:1. 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0年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20年11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和职权。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必须依据宪法,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以下是一些宪法发挥效力的事例:1. 法律监督:宪法是所有法律的基础,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那么这个法律将被视为无效。
因此,宪法对法律的监督作用非常重要,确保所有法律都符合宪法规定。
2. 公民权利保障: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言论自由、宗教自由、人身自由等。
这些权利一旦受到侵犯,公民可以依据宪法进行维权。
3. 宪法机构建设:宪法还规定了国家的权力结构,如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等,并且设立了相应的机构来行使这些权力。
这些机构必须按照宪法规定行使权力,否则就会受到宪法的制约。
4. 宪法实施:宪法实施是宪法发挥效力的关键环节。
如果宪法得不到有效实施,那么宪法的权威就会受到损害。
因此,政府、法院和立法机构等必须积极履行宪法规定的职责,确保宪法的实施。
5. 宪法解释:在实践中,宪法的某些条款可能存在模糊之处或存在不同的解释。
在这种情况下,法院或其他有权解释宪法的机构必须依据宪法原则和精神进行解释,确保宪法的正确实施。
总之,宪法的效力不仅体现在文本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实施、监督和解释等方式得到体现。
2013年中国十大宪法事例
2013年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3年中国十大宪法事例1、唐慧案唐慧案本身涉及了多方面的宪法性问题,其中劳动教养制度无疑是最重要的问题,结合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8日通过废止劳教制度的决定,围绕着唐慧案对劳动教养制度,从人身自由和行政强制、处罚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结合着十八大报告,对劳动教养制度的废除给予了积极的评价,齐小力教授主要从劳动教养制度的法律依据的角度,介绍了劳动教养制度的立法背景,结合法律保留的原则,法律程序从法律层面对劳动教养制度进行分析,并基于劳动教养制度所反映的瑕疵提出两点立法方面的建议。
2、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回顾了2013年宪法学的发展,从宪法制度的角度出发,对包括该实例在内的以上三个案例进行了综合性的点评,通过综合性地分析,莫教授对我国宪法学的发展进行了宏观的评价和对目前的现实提出自己的独特看法。
针对设立自由贸易区,莫教授从宪法权利,负面清单,法律保留的角度进行了深刻的具体的解析。
通过法制变革的视角对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展开评议,围绕着设立的争议,通过对法律滞后与国家发展的现实之间的矛盾的探讨,凭借立法学的理论视角,以上海设立自由贸易区为点进行了全面的点评。
3、甘肃初中生发帖被刑拘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评议:从言论自由的和诽谤罪,言论自由的监督,未成年人的保护以及两高司法解释的合宪性这几个角度,对甘肃初中生发帖被刑拘案进行了法律层面的分析,并围绕着两高的司法解释的合宪性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理论分析与评价,并对全国人大常委与各个机关间的关系提出我们应进一步加深理论的分析。
从事件本身出发,以言论自由为切入点对该事件中初中生言论本身的定位进行了进一步的剖析,更进一步指出在该事件中还涉及到公民人身自由的保障问题。
并针对500次的规定以及司法解释的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观点。
4、交通运输部强制安装车载导航以生产经营领域的自由与秩序关系,公共政策乃至行政立法的民主性与科学性,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的应用以及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与行政强制法在现实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四个方面,以该事件为切入点,分析了政府在生产领域中需要注意和以国家权力在宪法上的边界这一问题,即国家对于经营自主权的限制的标准,对该事例在宪法学上存在的理论问题,结合现实背景,对政府这种对基本权利的限制进一步展开讨论,指出政府作为公权力在以公共安全作为主要限制原因背后的规范性思考的缺位。
违反宪法的典型案例4个
违反宪法的典型案例4个违反宪法的典型案例4个一、破坏社会主义制度案案例:王某在初中读书时,由于好打架斗殴,不思证书,成绩不佳,多次被老师批评,1985年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高中,在家住闲。
此期间,其父因犯强奸罪被判刑。
1986年其父托人将他送入职中,因为其父犯罪,使他受连累,同学骂他是杂种。
同时,又因学习不好、好斗,老师也歧视他。
这使他心理受压抑而不满,乃至怨恨这个社会不公平。
于是他偷偷写了一张攻击社会主义的大字报,并连夜贴在县政府大门口的墙上,3天后被捕。
评析:王某由于家庭和个人的问题,由怨恨而牵怒于政府,进而仇视社会主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一条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王某的攻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构成的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为了维护宪法的尊严和保卫社会主义制度,王某理应受到法律的惩罚。
二、破坏国空制度和国家机构案案例:孙某,男,19岁,运输公司工人。
杨某,男,20岁,红星变压器厂工人。
高某,男,21岁,仪表厂工人。
孙某、杨某、高某从1984年4月起,多次共谋策动劫持飞机,准备外逃投敌。
7月25日,他们利用骗取的介绍信,购买了机票,携带炸药、匕首、指南针、民航示意图混上飞机。
当飞机抵无锡上空时,他们手持凶器,身绑炸药,冲进驾驶舱,威逼机组人员改变航向劫机外逃,并刺伤机组人员和旅客,叫嚣要杀死共产党员,呼喊批革命中号。
经机组人员和旅客奋起搏斗,罪犯当场被抓获。
评析: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孙某等劫机投敌的行为,是仇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仇视社会主义制度的严重犯罪行为,并且手持凶器,身绑炸药,威逼驾驶员改变航向,呼喊反革命口号,叫嚣要杀死共产党员,实施了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为。
这种行为实属对国家和对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我国司法机关对其必将依法惩处。
宪法的故事
宪法的故事2014 年12 月4 日,必将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
在这一天,我国将迎来首个国家宪法日。
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正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所指出的,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现行宪法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制定的?修改宪法应当遵循什么原则?为什么说宪法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通过几位亲历者、专家学者的忆述和思考,一起来了解宪法、学习宪法、信仰宪法。
从五四宪法到八二宪法十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景宇干了大半辈子的立法工作,参与制定或修改的法律数以百计,然而,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1982 年宪法的制定。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4 部宪法,即:1954 年宪法、1975 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 年宪法。
4 部宪法,见证了新中国的历史变迁,无不留下时代的烙印。
“现行宪法是1982 年12 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
形式上看,这部宪法是对1978 年宪法的修改,实则不然,它并不是以1978 年宪法为基础的,而是以1954 年宪法为基础,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经过全民讨论,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见结合起来、统一起来,重新制定的新宪法。
”杨景宇回忆说。
为什么要以1954 年宪法为基础?“实践证明,1954 年宪法是一部好宪法。
”杨景宇指出,1975 年宪法是在“文革”那段特殊历史时期制定的,它以错误理论指导下的错误实践为依据,受那段特殊历史时期“左”的错误影响,存在严重问题,可以说是1954 年宪法的倒退。
1978 年宪法虽然恢复了1954 年宪法一些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并增加了一些新的规定,但当时党还来不及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对“文革”错误进行全面清理,不可能完全摆脱“文革”的影响,是存在严重缺陷的。
“因此,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80 年9 月举行的五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接受中共中央建议,决定全面修改1978 年宪法,是完全必要的。
2014年度十大宪法事例
2010年7月就职于中国尔玛互动营销公司,负责文案工作。在 该公司工作期间,秦志晖熟悉了相关的互联网炒作手法。2011 年8月,秦志晖从该公司离职,先后于2012年12月、201 3年5月到北京口碑互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北京华迅天下信息技 术有限公司工作。被捕前秦志晖任北京华迅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沈阳分公司社区部副总监。2013年8月19日秦志晖因涉嫌犯 寻衅滋事罪被依法刑事拘留,同年9月18日被批捕。
五、“秦火火”网络谣言案
公诉机关指控 公诉机关认为,秦志晖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 布,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编造虚假信息在信息 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其行为分别触犯 了刑法第246条、第293条第一款第(四)项之规定,应当以 诽谤罪、寻衅滋事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刑拘人大代表的请求
周宁人大再审同意刑拘醉驾人大代表 12月2日,福建周宁县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 过《关于再次提请许可对县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张裕明采取刑事拘留 强制措施并暂停其执行代表职务的议案》,“许可上海市公安局松 江分局对张裕明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并从即日起暂时停止其执 行代表职务。”
二、内蒙古呼格吉勒图再审案
国家赔偿
2014年12月30日,内蒙
古高院依法作出国家赔偿
决定,决定支付李三仁、 尚爱云国家赔偿金共计
2059621.40元。
呼格吉勒图父母
二、内蒙古呼格吉勒图再审案
典型意义
此案最大的意义,是使“疑罪从无”的法治精神更加彰显。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
二、内蒙古呼格吉勒图再审案
导读:
1996年4月,呼和浩特一女子被掐死在公厕内。报案者呼格吉勒
中国宪法事例
中国宪法事例我给你说啊,就中国宪法这事儿,那可太有意思了。
我有一朋友,长得那叫一个特别,小眼睛滴溜溜转,脸上肉嘟嘟的,每次说起宪法相关的事儿,那表情严肃得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有一回啊,我们在一个小茶馆里喝茶。
那茶馆的环境可好了,古色古香的,桌椅都是那种老木头的,透着股子旧时光的味儿。
周围人都在小声嘀咕着家长里短的事儿,就我们这儿,开始聊宪法。
我就说:“这宪法离咱们老百姓好像有点远呢。
”我那朋友一听,眼睛一下子瞪大了,腮帮子鼓鼓的,就像只生气的青蛙。
他大声说:“你可别这么想,这宪法啊,就像咱头顶上的天,虽然你平常不咋注意,可它啥时候都罩着咱呢。
”他就开始给我讲例子。
说有个村里,之前分地的时候乱得很,村干部想咋弄就咋弄,老百姓有苦说不出。
后来啊,有人就拿宪法来说事儿,说这土地的分配得按照宪法规定的公平公正原则来。
这时候,宪法就像一把尚方宝剑,那些村干部就不敢胡来了。
我听着听着,就有点明白了。
他又接着说:“你看啊,咱们在城里打工,有时候老板拖欠工资,你以为这就只能认倒霉啊?错啦!宪法保护咱劳动者的权益呢。
”他一边说,一边激动得手都开始比划起来。
我就想起我以前一个工友,被老板拖欠了好几个月工资。
那工友啊,整天愁眉苦脸的,脸上的皱纹都能夹死苍蝇了。
他去要了好几次,老板就耍赖。
要是当时他知道宪法能保护他,就像我朋友说的,去找相关部门,拿着宪法当后盾,那工资肯定能要回来。
这宪法啊,就像个无处不在的守护神。
我朋友还说,在学校里,宪法也保障着孩子们受教育的权利。
他说他老家有个孩子,家里穷得叮当响,差点就上不起学了。
后来是村里的人用宪法的规定,找政府帮忙,孩子才能继续读书。
那孩子啊,眼睛里又有了光,每次上学都特别积极。
从那茶馆出来,我就觉得这宪法啊,不再是那高高在上、摸不着的东西了。
它就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件小事里。
它就像空气一样,平常不觉得,可一旦没了,那就不得了啦。
2014年十大法治事件盘点
2014年十大法治事件盘点作者:来源:《经济与法治》2015年第01期一、21世纪网被查2014年9月,21世纪网主编和相关管理、采编、经营人员及两家公关公司负责人等8名犯罪嫌疑人,因以舆论监督为幌子、通过有偿新闻非法获取巨额利益的特大新闻敲诈案件,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点评:媒体作为一种公权力,如果使用它的人心怀不端,造成的危害将无法想象。
长此以往,我们不仅不会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者,相反会成为价值毁灭者。
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不能异化为待价而沽的牟利工具,媒体从业者不能成为手握“第四种权力”的寻租者和牟利者。
对于媒体而言,客观报道、公正中立是根本;对于企业而言,诚信守法、规范经营是底线。
各类市场参与者都应当在法律的轨道上运行,共同推进市场的规范化、法治化。
二、“秦火火”“立二拆四”网络造谣案2013年4月17日,法院以诽谤罪判处“秦火火”有期徒刑2年,以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3年。
11月18日,“立二拆四”因犯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15万元。
点评: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视情节可以拘留,严重者触犯刑法。
正如“立二拆四”在审判后说:“今天对于网民来说可能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因为我站在这里,一个制造谣言的人被绳之以法了。
但我也希望大家能反思一下,为什么在那个时代,我能如此肆意甚至猖狂地生存?”我们能不能做到“让谣言止于智者,而非止于下一个谣言”?三、郭美美涉嫌开设赌场罪被批捕2014年8月20日,郭美美因涉嫌开设赌场罪被逮捕。
点评:根据我国《刑法》“开设赌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规定,根据此前警方核实的郭美美开设的赌场每场赌资都在百万元以上,其构成上述开设赌场罪中情节严重情形的规定,郭美美或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和并处罚金的处罚。
身边发生的和宪法有关的事例
身边发生的和宪法有关的事例宪法,这个看似高高在上的词汇,其实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它就像一张无形的网,默默地守护着我们的每一刻,保障着我们的权利和自由。
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发生在身边与宪法有关的真实事例。
在我们的社区,有一位叫老王的大爷。
他所居住的老旧小区面临拆迁改造。
这本是改善居住环境的好事,可开发商给出的补偿方案却不尽合理,老王和其他居民觉得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犯。
这时候,宪法中关于公民财产权的保护条款就发挥了作用。
居民们依据宪法赋予的权利,团结起来与开发商进行协商和谈判。
他们通过合法的途径表达自己的诉求,最终促使开发商调整了补偿方案,让居民们得到了应有的公平对待。
还有一件事发生在我的朋友小李身上。
小李在一家公司工作,公司经常要求员工加班,但却不按照法律规定支付足额的加班费。
小李深知自己的劳动权益受到了侵害,他依据宪法中关于公民劳动权的规定,勇敢地向公司提出了异议。
在与公司沟通无果后,他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最终,在相关部门的介入下,公司按照法律规定支付了小李应得的加班费,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了整改。
再来说说教育方面的例子。
小张是一位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面临着辍学的危机。
然而,宪法中明确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
当地政府依据宪法精神,为小张提供了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帮助他顺利完成了学业。
如今,小张已经成为了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他深知是宪法赋予了他改变命运的机会。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言论自由也是宪法保障的一项重要权利。
比如,社区组织了一场关于公共设施建设的意见征集会,居民们纷纷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这正是宪法赋予公民言论自由的体现,让大家能够参与到公共事务的讨论中,为社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
另外,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是宪法赋予公民的重要政治权利。
每到选举的时候,我们身边的成年公民都会积极参与,认真行使自己的权利,选出能够代表自己利益、为社区和社会服务的代表。
还有一个例子,小王在网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揭露了一家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
十大宪法经典案例
十大宪法经典案例1事件概要在180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联邦党人遭到惨败,但即将卸任的联邦党人总统约翰?亚当斯利用仍然在职的机会任命了42名联邦党人担任哥伦比亚特区的治安法官。
不过时任亚当斯总统国务卿的约翰?马歇尔却没有把委任状全部发出。
当新总统托马斯?杰弗逊继任总统以后,他命令其国务卿詹姆士?麦迪逊不向其中的17人颁发委任状,其中包括威廉?马伯里的委任状。
马伯里决定提起诉讼。
他所依据的理由是1789年《司法法》第13条的规定,即,“最高法院??有权在法律制度和习惯授予的权限的范围之内??向在合众国任职的人员??发布法院的命令状”(命令状是法院签发的一种要求具有法律责任的官员履行职责的命令)。
马伯里通过他的律师向最高法院提出申诉,要求最高法院向国务卿麦迪逊发布一道命令状,命令他发放委任状。
但最高法院的发言人约翰?马歇尔(当时已经成为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则认为,1789年《司法法》第13条与联邦宪法第3条第1款相抵触,因为宪法本身把最高法院的初审权限制在“涉及到大使、公使、领事以及以州为当事人的案件”。
由于马伯里不属于以上的任何一类,最高法院不愿意受理此案,尽管《司法法》第13条与宪法相抵触。
判决内容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此案中主张:尽管马伯里的权利受到了侵害并应当得到法律救济,但是,联邦最高法院对这一属于政治性的问题却没有管辖权,并且最高法院认为,马伯里所依据的1789年的《司法法》的有关规定违宪无效,不能适用于本案。
据此,最高法院驳回了马伯里的诉讼请求。
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马歇尔(J.Marshall)在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中,首创联邦最高法院有违宪司法审查解释的权力。
马歇尔在判决中详细地阐述了联邦最高法院享有违宪司法审查解释权的理由一、马歇尔认为,美国国会的立法权是有限的,限于宪法列举为国会有立法权(美国宪法第1条第8款),而又未曾禁止国会行使立法权(第1条第9款)的事项。
人民组织政府,给予各种机关以各种权限,不许各种机关有越权之事;议会也不能例外,其行使立法权须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违反中国宪法第十条规定事例
违反中国宪法第十条规定事例你知道不,今儿个我可得跟你唠唠这违反中国宪法第十条规定的事儿。
那是前些年,我回老家探亲,咱那村子啊,本来是一片祥和。
村头有块地,那地可是大家伙儿的命根子,祖祖辈辈都在那上头种粮食呢。
那地啊,平平整整的,土肥得就跟那黑绸缎似的,一脚踩上去,软软乎乎的。
可后来啊,来了个老板,开着个大轿车,那车锃亮锃亮的,都能照出人影儿来。
这老板戴着个大黑墨镜,穿着一身西装,皮鞋擦得倍儿亮。
他一进村儿,那架势就跟大领导似的,后头还跟着一帮人,吆五喝六的。
这老板看中了咱村头那块地,就想把它弄过去盖工厂。
他挨家挨户地去跟大伙商量,一开始啊,还客客气气的,见着人就递烟,那烟啊,看着就贵。
他跟大伙说:“乡亲们呐,我这在咱这儿盖个工厂,那以后啊,你们都能去厂里上班,挣大钱呐!”有的乡亲一听,心里就有点活动了,想着这以后不用再土里刨食儿,也挺好。
可也有不少明白人,就不同意,说:“这地是咱集体的,那能随便让人盖工厂啊,咱以后吃啥?”那老板一看软的不行,脸立马就变了。
他把墨镜一摘,瞪着那双小眼睛,恶狠狠地说:“哼,你们这些个老脑筋,不识抬举!我给你们说,这地我弄定了,谁要是再敢反对,有你们好看的!”有个倔老头,那脾气也是爆得很,一听这话就急眼了。
他站出来,手指着老板的鼻子,气得那脸都红了,胡子都跟着颤:“你这是违法的事儿,咱这地受宪法保护着呢,你别想乱来!”那老板一听,冷笑一声:“哼,什么宪法不宪法的,在我这儿不好使!”后来啊,这事儿越闹越大,闹到了上头。
上头的人一来了解情况,那老板立马就怂了,像个泄了气的皮球似的。
最后啊,这事儿才算解决了,地还是咱大伙的。
你瞧瞧,这就是有人想违反宪法第十条规定闹出来的事儿。
咱得牢牢记住,这宪法啊,那可是保护咱老百姓的,谁要是敢乱来,那肯定是没好下场的。
宪法有关的事例
宪法有关的事例宪法,这听起来挺高大上的词儿,其实离咱老百姓的生活近得很呢。
就好比一个大家子,宪法就是这个家的家规,管着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儿,保障着每个家庭成员的权益。
咱就说选举权这事儿吧。
你看,为啥咱普通老百姓能去投票选自己觉得合适的人来管理这个国家呀?这就是宪法给咱的权利。
这就像在一个班级里,每个同学都有权利选自己心目中的班长。
要是没有这个规定,那这班级不得乱套了?谁想当班长就当,也不管大家愿不愿意。
国家也是一样的道理呀。
宪法规定咱有选举权,这就保证了咱能参与到国家的管理当中,哪怕只是投出自己的一票,那也是咱的力量。
再讲讲受教育权。
这宪法规定了咱有受教育的权利。
你想啊,一个孩子就像一颗小种子,教育就像阳光雨露。
如果没有宪法保障这个权利,那很多小种子就得不到阳光雨露的滋润了。
咱村里以前有个娃,家里穷得叮当响,父母都想让他辍学回家帮忙干活儿。
可是学校的老师就说了,不行,宪法规定孩子有受教育权,不能剥夺。
后来在大家的帮助下,这娃顺利读完了书,现在在城里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这就是宪法的力量啊,它像一个坚强的护盾,保护着我们在受教育这条路上能顺利前行。
还有言论自由呢。
咱们在生活中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当然,这也不是毫无限制的,就像放风筝,线在自己手里,可以让风筝飞很高,但要是这风筝想去破坏别人的东西或者做坏事,那肯定是不行的。
宪法给了我们言论自由的权利,让我们能说出自己的心声,对社会上的事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比如说在网上,咱们可以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评论,提出自己的建议。
这就像大家在一个大茶馆里,喝茶聊天,分享自己的观点。
只要不恶意攻击别人,想说啥就说啥。
住房问题也和宪法有关呢。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财产权等相关权益。
咱辛辛苦苦赚钱买了房子,这房子就是咱的财产,别人不能随便霸占。
这就好比咱种了一棵果树,这果树结的果子是咱的劳动成果,别人不能没经过咱同意就摘走。
如果有人侵犯了咱的住房权益,宪法就是咱的武器,可以保护咱,让咱有地方说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