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借鉴材料)

合集下载

审视问题突破瓶颈创新发展我的年终总结

审视问题突破瓶颈创新发展我的年终总结

审视问题突破瓶颈创新发展我的年终总结2021年已接近尾声,回首经历,我不禁感慨万分。

这一年里,我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难,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此,我将审视问题、突破瓶颈、创新发展为主题,回顾我在这一年中的所思所得,总结个人成长与发展。

一、审视问题首先,审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努力培养了审视问题的能力,以更好地面对困境和挑战。

通过反思和观察,我意识到,从根本上审视问题,并找出问题的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举个例子,在我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重要的项目难题。

一开始,我陷入了困境和固有思维的桎梏中。

然而,当我仔细审视问题的各个方面时,我发现问题所在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限制,还有沟通合作和资源调配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深入理解问题的真正原因,我制定了完善的解决方案,成功地解决了这一困扰我们团队的难题。

二、突破瓶颈审视问题只是解决难题的第一步,突破瓶颈才是真正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积极寻找、分析和克服各种瓶颈,以突破局限并取得更大的进展。

突破瓶颈需要勇气和决心去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

例如,在我独立负责项目管理的过程中,我发现项目进度受到了沟通效率的限制,遇到了瓶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主动学习沟通技巧,并尝试了一些新的工具和方法。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积极合作和共享资源,我们最终成功地突破了瓶颈,项目进展得到了很大提升。

三、创新发展在审视问题和突破瓶颈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是实现个人和团队进步的关键。

在面对各种挑战和机遇时,我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主动寻找创新的机会。

创新发展需要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资源,以及勇于尝试新的理念和方法。

例如,在我参与的一个新产品开发项目中,我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用户反馈,发现了产品在用户使用体验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为了创新解决方案,我带领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和调整,不断改进产品功能和设计。

最终,我们成功地推出了优化后的产品,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认可和好评。

总结与展望通过在过去一年中的努力,我深刻认识到了问题的重要性以及突破瓶颈和创新发展的价值。

项目管理中的难点及对策

项目管理中的难点及对策

项目管理中的难点及对策第一篇:项目管理中的难点及对策项目管理中的难点及对策核心提示:工程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也是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

随着施工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与之相适应的项目管理制度必须修订出台,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已迫在眉睫。

但从目前工程项目管理的实际来看,还有不少难点,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项目管理者联盟,项目管理问题。

难点分析难点之一:资金周转困难,是制约项目管理的关键。

项目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工程款,目前工程款的支付普遍滞后于工程形象进度;也滞后于合同约定的付款时间。

这导致施工单位做工程时大量垫资,资金周转十分困难。

工程项目所采购的材料往往不能及时付款,而逾期付款的材料采购价格要高于当时付款材料价格的10%以上,并且逾期付款方式使得对材料供应商的约束力大大削弱,施工单位逾期付款导致部分材料供应商不按合同约定的送货时间、质量、分批数量要求供货。

这样的事情往往又会发生在关键时刻,从而影响工程进度、质量。

另一方面,建设单位(业主)已堂而皇之地被称为上帝,常常以上帝的身份拖延工程验收、结算和付款。

当工程分包、劳务、材料供销合同一旦签订并履行,由于不能按期付款极易产生诉讼,由此而产生应诉成本。

这样,既影响了公司效益,又影响了公司的信誉。

难点之二:劳动力调剂困难是影响项目诚信度的重要因素。

由于劳务公司现有的劳动力资源储备相对不足,远不能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加之南通作为建筑大市劳动力资源日见匮乏,现有劳务人员平均年龄达到52岁,中青年从事建筑工作的劳务人员甚少,要在本地区寻找成建制的劳务队伍相当困难。

因此,当承建工期特别短的项目时,调剂劳动力便存在很大困难,有可能影响合同工期的承诺。

如果在外地寻找劳务队伍,他们基本上没有经过正规教育培训,其基本素质、能力又无法满足工程要求,也势必给施工质量带来影响。

项目管理者联盟,项目管理问题。

难点之三:劳务工资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项目的正常管理。

具有一定规模的施工企业,应制订一套内部统一且与当地市场接轨的劳务工资指导线,以避免内部在劳务用工上相互抬价。

突破管理瓶颈培训

突破管理瓶颈培训

突破管理瓶颈培训突破管理瓶颈培训管理瓶颈指的是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难以突破的问题或挑战。

无论是新晋的管理者还是经验丰富的高级管理者,都难免会遇到管理瓶颈,这可能会限制组织的发展和个人的职业发展。

因此,针对管理瓶颈进行专门的培训和解决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一、识别管理瓶颈首先,要进行一次全面而彻底的评估,识别潜在的管理瓶颈。

这包括识别团队的短板,管理者个人的能力缺陷,组织结构的问题等。

通过深入了解并识别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制定培训课程和解决方案。

二、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沟通是一个管理者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良好的沟通可以消除不必要的误解,增加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理解。

管理者应该通过培训和实践来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包括谈判技巧、演讲技巧、写作技巧等。

此外,管理者还应该学习有效地倾听和理解团队成员的意见和反馈,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取得良好的工作结果。

三、发展领导能力领导能力是管理者成功的关键。

在突破管理瓶颈方面,培养领导能力尤为重要。

管理者需要了解并实践不同的领导风格,以适应不同的工作情境和员工需求。

培训应该关注领导者的决策能力、激励团队成员的能力、建立并保持高效团队的能力等方面。

通过培养领导能力,管理者可以更好地引导团队,克服管理瓶颈和挑战。

四、创造积极的工作环境积极的工作环境对于管理瓶颈的突破非常关键。

管理者需要创造出一个支持和鼓励员工发展的环境。

培训应该重点关注如何创建积极的团队文化、激励员工、提升员工士气等。

另外,管理者还应该学习如何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以确保团队的和谐和协作。

五、灵活适应变化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管理者需要具备灵活适应变化的能力。

培训应该关注如何预测和应对变化,并帮助管理者发展灵活适应变化的能力。

这包括学习如何处理不确定性、如何调整工作计划、如何与变化沟通等。

通过培养这种能力,管理者可以更好地应对管理瓶颈和挑战。

总结而言,突破管理瓶颈培训对于组织和管理者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通过识别管理瓶颈、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发展领导能力、创造积极的工作环境以及灵活适应变化,管理者可以更好地突破管理瓶颈,提升组织和个人的绩效。

多项目进度瓶颈——关键链束

多项目进度瓶颈——关键链束

多项目进度瓶颈——关键链束钟稳;廖良才【摘要】A viewpoint is bring forward that should denote the multi-project "bottle neck" with critical chain bundl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characteristic of multi-project and the influence the sub-projects have on the total objective of the corporation. Then, the theory of constraints with multiple projects is combined, studied the identifying of the critical chain bundle and the setting of the buffers, adopting and ameliorating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critical chain management. At last, there is a simple example to demonstrate the process.%针对多项目进度管理特点,考虑各个子项目工期对企业整体利益的影响,提出用关键链束表征多项目瓶颈的观点.借鉴单项目关键链管理方法,将约束理论与多项目管理实际相结合,对关键链束的识别及缓冲区的设置作了相应探讨,并应用实例进行演示.【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1(000)025【总页数】4页(P6245-6248)【关键词】多项目管理;瓶颈;关键链技术;关键链束【作者】钟稳;廖良才【作者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长沙410073;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长沙41007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24.91997年,以色列物理学家及企业管理大师艾利·高德拉特博士将约束理论[1]应用于项目管理领域,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新的项目进度管理方法——关键链项目管理[2]。

学习“突破管理瓶颈的六种方法”心得体会(共5篇)

学习“突破管理瓶颈的六种方法”心得体会(共5篇)

学习“突破管理瓶颈的六种方法”心得体会(共5篇)第一篇:学习“突破管理瓶颈的六种方法”心得体会学习“突破管理瓶颈的六种方法”心得体会通过学习“突破管理瓶颈的六种方法”,自己收获颇多,知道了提高管理者的效率不仅仅是管理者的问题更关系到整个团队的效率。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学到了提高管理者效率的几个方法。

首先,我们要科学的安排事物。

因为我们每天的事情挺多,需要我们分出事情的“轻重缓急”,将事情合理有效的做完,已达到最佳的效果,如果所有的事情不分轻重缓急同时开展,可能会一件也做不完,而且忙的不可开交,从而耽误工作的进度。

其次,要合理授权。

懂得授权,放权不是放纵,给下属一定的操作空间和决定事情的权利,授权还能激发下属工作的积极性,当然授权还要看员工的能力大小决定授权多少,授权之后还要进行时时监督和控制,防止权力滥用,要充分信任自己的员工但是不能放任不管,有些权不能放,有些事是员工解决不了的。

工作中要懂得创造“整块”时间,自己在工作中要理清自己的思路,还要拒绝那些依赖性的请示,让来请示的员工带着问题回去想,想好解决的办法再来汇报,这样既能节约领导的时间又能有利于员工的成长,从而让他们能承担更多的工作。

特别是我们技术中心这个部门,想在新员工特别的多,如何做好对他们新员工的传帮带,是我们每个组长应该做好的最紧急最重要的工作。

因此我们每个管理者都应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带好自己的团队,做好事情,因为管理者做不成的事,很多时候也是自己的团队做不成的事,管理者的瓶颈也就变成团队的瓶颈。

因此,管理者需要不断突破自己,有事业心和责任心,不论下属是能力强的还是能力弱的,是主动性强的还是主动性差的,你都得用。

人无完人,玉无足玉,谁都会有缺点,我们能做的就是发现不同人的特点,并根据不同人的特点运用不同的管理风格,以达到团队的最终目的。

第二篇:考研心得体会如何突破复习瓶颈考研心得体会如何突破复习瓶颈当我们遇到了瓶颈期时,简单的题都能搞错。

项目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及解决方案

项目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及解决方案

项目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及解决方案2023年,项目管理仍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在实施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难题也难免会出现。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在项目管理中遇到的常见难题及解决方案。

一、沟通问题在项目管理中,沟通问题始终是影响项目进展的最大障碍。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1、交流明确的信息在项目的初期,我们需要对项目目标、任务、项目计划等进行明确的交流,确保每个人都了解项目的目的和计划,并在项目进行中不断进行信息交流,以确保任务的完成。

2、利用合适的工具在信息交流中,需要选取合适的工具,以确保所有人都能够及时收到和发送信息。

如微信、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等,这些都是比较适合进行远程协作和交流的工具。

3、建立一个良好的团队文化一个良好的团队文化能够帮助组织成员相互尊重,互相支持。

这样既能增强沟通效果,还能激励团队成员在解决问题时积极参与。

二、资源问题另一个难题是资源不足,这可能会导致项目进展缓慢或完全停滞。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包括:1、明确资源需求在项目的规划阶段,需要明确所有需要的资源,包括人力、资金、时间等。

同时也需要评估所需资源的供应情况,以确认是否能够得到资源支持。

2、合理使用已有资源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已经拥有的资源,避免重复采购和浪费资金和时间。

例如,可以重复使用项目中已经拥有的设备和技术,以达到更有效的成本控制。

3、寻找其他资源来源如果现有资源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需要寻找其他的资源来源,包括租赁、合作、共享、外包等方式。

三、团队管理问题除了资源问题和沟通问题之外,团队管理也是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包括:1、建立一个良好的团队文化建立一个良好的团队文化可以加强团队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并且使成员更容易适应每个人的角色和职责。

2、鼓励团队成员参与肯定成员在项目中所取得的成绩,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并激励其参与项目管理以及组织发展的决策过程。

3、有效的时间管理时间管理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如果时间管理不当,将会影响项目的进展和完成时间,甚至可能导致项目失败。

精心谋略突破瓶颈全力开拓公司市场开发新局面

精心谋略突破瓶颈全力开拓公司市场开发新局面

精心谋略--突破瓶颈-全力开拓公司市场开发新局面精心谋略突破瓶颈全力开拓公司市场开发新局面(2013年2月6日)同志们:公司2013年工作会暨一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已顺利闭幕,段高雄总经理在题为《凝心聚力拓市场变革创新保增长为推动公司快速发展而努力奋斗》的行政工作报告中对公司2013年的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工作进行了布置。

我们紧接着召开本次市场开发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公司对市场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市场开发工作会和火电公司2013年工作会会议精神,总结2012年市场开发工作,交流经验,分析形势,部署2013年公司市场开发任务。

现在,我代表公司作本次会议的主题报告,报告题目是《精心谋略突破瓶颈全力开拓公司市场开发新局面》。

第一部分2012年市场开发工作回顾一、2012年市场开发主要工作(一)2012年完成签约情况2012年集团公司下达签约目标12亿元。

签约64384万元,完成集团公司考核指标的53.65%,同比减少了51.06%。

截止12月31日,公司共参加投标709个,中标403个(含7个国际项目),投标中标率56.84%;,其中国内项目60403万元,国际项目3981万元,以12月在册1958人计算,人均中标金额32.88万元/人。

按照签约合同所属板块,其中国内:变电工程20034万,占总额的31.16%;输电工程11713万,占总额的18.19%;火电工程11421万,占17.74%;水电工程962万,占总额的1.5%;新能源项目1900万,占总额的2.95%,制造销售9334.5万,占14.5%;其他工程5056万,占7.85%;国际项目3981万,占6.18%。

按照签约主体,公司签约项目25490万,占39.59%,变电公司签约5479万,占8.5%,输电公司签约2969万,占4.61%,电网运检分公司签约4562万,占7.09%,机电分公司签约13548万,占21.04%,机化分公司签约179万,占0.28%,电力设备结构分公司签约9334.5万,占14.5%,宏固公司签约330.6万,占0.51%,其他已中标待签项目为2491万,占3.9%。

工程项目管理的瓶颈与解决策略

工程项目管理的瓶颈与解决策略

工程项目管理的瓶颈与解决策略简介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常常面临各种挑战和瓶颈。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瓶颈,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帮助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

瓶颈一:资源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中最常见的瓶颈之一是资源管理。

项目需要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然而,由于资源有限和工期紧迫,资源管理往往成为一个挑战。

解决策略:- 制定详细的资源计划,包括人员需求、设备需求和资金需求。

- 提前预估资源需求,确保及时调配和采购所需资源。

- 灵活运用外部资源,如外包和合作伙伴,以弥补内部资源不足。

瓶颈二:沟通和协调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由于项目团队成员众多、跨部门合作等因素,沟通和协调常常变得复杂而困难。

解决策略:- 设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如定期会议、沟通平台等,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

- 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促进信息流动和问题解决。

- 使用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如专业项目管理软件和协作平台,提高沟通和协调效率。

瓶颈三:风险管理工程项目中存在各种风险,如技术风险、供应链风险和市场风险等。

有效的风险管理对于项目成功至关重要,但往往面临挑战。

解决策略:- 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确定可能的风险和影响。

- 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包括风险避免、风险转移和风险应对计划等。

- 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及时识别和应对潜在风险。

瓶颈四:变更管理在工程项目中,变更是常态。

项目需求、技术规格和合同条款等可能随时发生变化,给项目管理带来困扰。

解决策略:- 建立变更管理流程,确保变更的有效控制和决策。

- 评估变更对项目的影响,包括时间、成本和质量等方面。

- 与相关方进行及时沟通,协商变更事项并达成共识。

瓶颈五:质量控制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然而,由于项目规模庞大、施工环境复杂等因素,质量控制常常面临挑战。

解决策略:- 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计划,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措施等。

工程项目管理的瓶颈与解决策略

工程项目管理的瓶颈与解决策略

工程项目管理的瓶颈与解决策略
简介
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许多瓶颈,这些瓶颈可能导致项目延期、成本超支或质量问题。

为了提高项目管理效果,我们需要采取一些解决策略来应对这些瓶颈。

瓶颈
以下是工程项目管理中常见的瓶颈问题:
1. 沟通问题: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不畅或信息流失,导致项目进展受阻。

2. 资源分配不当:缺乏有效的资源分配和优化,导致资源浪费或短缺。

3. 进度控制不力:项目进度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导致延期或无法按时完成。

4. 风险管理不足:对项目风险的评估和管理不充分,导致项目面临更大的风险。

5. 范围管理问题:项目范围无法明确或不断变更,导致项目目标不清晰或无法达成。

解决策略
以下是针对上述瓶颈问题的解决策略:
1. 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确保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畅通。

2. 资源优化:进行资源规划和分配,确保资源合理利用,并根据项目需求进行优化调整。

3. 强化进度控制:建立有效的进度控制机制,监测项目进展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4. 风险管理: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管理,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计划,降低项目面临的风险。

5. 范围管理:在项目启动阶段明确项目范围,并进行范围变更管理,避免不必要的范围扩大或变更。

结论
通过采取上述解决策略,我们可以有效应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瓶颈问题,提高项目管理效果,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成本完成。

在实施解决策的过程中,项目经理和团队成员需要密切合作,不断优化和改进项目管理方法,以应对项目管理中的挑战。

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关键链

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关键链

• 13、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 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Saturday, October 03, 20203-
Oct-2020.10.3
• 14、我只是自己不放过自己而已,现在我不会再逼自 己眷恋了。20.10.317:35:433 October 202017:35
• 10、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10/3/2
020 5:35:43 PM17:35:432020/10/3
• 11、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10/3/2
谢 谢 大 家 020 5:35 PM10/3/2020 5:35 PM20.10.320.10.3
• 12、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3-Oct-203 Oct ober 202020.10.3
பைடு நூலகம்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17:3 5:4317: 35:4317 :3510/ 3/2020 5:35:43 PM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10.3 17:35:4 317:35 Oct-203 -Oct-20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17:35:4 317:35: 4317:3 5Saturday, October 03, 2020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 者强。 20.10.3 20.10.3 17:35:4 317:35: 43October 3, 2020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0年 10月3 日星期 六下午5 时35分 43秒17 :35:432 0.10.3
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 -关键链技术

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关键链

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关键链
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 关键链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4
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关键链
PPT文档演模板
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关键链
PPT文档演模板
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关键链
PPT文档演模板
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关键链
PPT文档演模板
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关键链
PPT文档演模板
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关键链
PPT文档演模板
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关键链
PPT文档演模板
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关键链
PPT文档演模板
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关键链
PPT文档演模板
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关键链
PPT文档演模板
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关键链
PPT文档演模板
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关键链
PPT文档演模板
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关键链
PPT文档演模板
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关键链
PPT文档演模板
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关键链
PPT文档演模板
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关键链
PPT文档演模板
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关键链
PPT文档演模板
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关键链
PPT文档演模板
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关键链
PPT文档演模板
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关键链
PPT文档演模板
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关键链
PPT文档演模板
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关键链
PPT文档演模板
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关键链
PPT文档演模板
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关键链
PPT文档演模板
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关键链
PPT文档演模板
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关键链

项目管理中常见的困难及解决对策

项目管理中常见的困难及解决对策

项目管理中常见的困难及解决对策一、引言在项目管理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

这些困难可能来自于不可预见的风险、资源限制、沟通问题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探讨项目管理中常见的困难,并提供解决对策,帮助项目经理应对这些挑战。

二、资源限制1. 困难描述:资源限制是项目管理中常见的挑战之一。

往往由于资金、人力等资源有限,导致项目进度延迟或者质量下降。

2. 解决对策:项目经理需要在项目计划初期就充分评估和规划所需资源,并与相关部门协调合作。

同时,优化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外包、合作等方式来弥补资源不足的问题。

三、沟通问题1. 困难描述:在项目管理中,沟通问题是普遍存在的。

由于涉及到多个利益相关方,信息传递和理解可能出现偏差或者阻塞,影响到任务执行。

2. 解决对策: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非常重要。

项目经理应该定期组织会议、发布进展报告以及与相关方进行定期会谈。

此外,使用适当的沟通工具(如项目管理软件、协同平台等)也能够改善信息传递的效果。

四、风险管理1. 困难描述:项目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有些是可以预测的,但有些可能是突发性的。

如果不及时应对和管理风险,会对项目进度和成果产生不良影响。

2. 解决对策: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

项目经理应该在项目计划初期就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应对措施。

定期监测与评估已知风险,同时也要及时处理潜在风险,以减少不可预见事件对项目造成的影响。

五、团队合作1. 困难描述:由于成员分布广泛、来自不同部门或者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等原因,团队合作可能面临挑战。

个人之间的矛盾延误了任务执行进度。

2. 解决对策:项目经理应该促进团队之间的互信与合作。

建立廉洁高效、公正平衡的考核机制;同时,通过培训和沟通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了解与信任。

六、变更控制1. 困难描述: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需求或者目标可能会发生变化。

如果没有有效的变更控制机制,这些变化可能会导致进度延误、资源错配等问题。

2. 解决对策:项目经理应设立合理的变更控制规则。

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1

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1

《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关键链》系统整理一、问题:虽然在项目中加入了大量的安全时间,但项目还是会延期。

1)先来观察一下我们身边的项目,一般来说,都存在以下问题:(1)成本超出预算(2)时间超出期限(3)项目的规模或设计内容被牺牲。

2)在项目失败时,正式的解释都说是其他人的错,比如天气,供应商,环境等(事业环境因素)。

但是项目经理给出的原因往往是:(1)公司高层制定不切实际的日程(2)公司因成本而选择不可靠的供应商(3)组建项目团队太晚项目经理下属提出的原因:(1)过分依赖进展报告,事后才发现所报材料不正确。

(2)监管不足(3)项目成员频繁的被调派去处理各种突破事故。

(4)太多无谓的“协调会议”阻碍项目的进展。

所有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是其他人的错,我们听见的都是相互攻击。

员工的地位越低,矛头越是指向公司内部,而不是外部。

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我们不应该忽视底层经理的申诉。

如果他们说的是对的,那就是说,大部分错误就出自公司内部。

换言之,公司内部应该可以把项目管理的更加妥善。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公司高层的意见。

他们提出的问题都是一些不确定问题,一些在项目开始时难以预料的东西。

不确定因素是所有项目的典型特征。

结论:在所有项目中,不确定因素就是大部分问题的主要根源,所以人们为此增加了很多安全时间作为保障。

二、问题:项目的安全时间是怎么进入估算中的呢?1、预估时间是根据以往的惨痛经历来制定的。

每个领班都会说如果万事俱备,那么准时完成它负责的部分并不困难,虽然他们不会用概率表达,但大概也有8,9成以上的机会完成。

但是同时他们都会强调:他们的答案是基于两个假设:1)他们不被其他人连累而导致延误。

2)同一时间没有太多工作要他们分心。

2、涉及管理层越多,完工时间预估会越长,因为每层都会加紧各自的安全因素。

每当任务有多个步骤组成,而步骤由不同的人负责时,项目负责人便会要求每人做出各自完工时间预估,加起来以后,他也会加上自己的安全时间。

项目管理中遇到的难题及解决办法

项目管理中遇到的难题及解决办法

项目管理中遇到的难题及解决办法在项目管理中,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这没有什么主观或客观的差异,也没有什么明示或暗示的问题存在。

要谈到项目管理中“好”的定义,第一个条件就是要看它是不是有用。

“有用”和“能用”是两回事。

很多“能用的”东西不一定“有用”,这牵涉到客观价值的问题。

“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这句话不知是谁“发明”的;发明这句话的人,想来是项目管理的高手。

为什么?因为项目管理的精义,就是“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

”一个成功的项目,通常有三个要素:时间的要素──完成的时间要“快”。

成本的要素──完成的成本要“便宜”。

效果的要素──完成后的表现要“好”。

这三个彼此互斥的要素,就像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边一样,缺了一边,或任何一边比其它两面边短,我们就不能再称这个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了。

在我的经验中,如果在这三个要素中项目经理大概都可以胜任愉快。

如果在三个要素中要做到两项,就不是一般的项目经理能胜任的了。

在比率上,我认为能把以上三个要素中的任何两项做到的项目经理,大概不会超过百分之五十。

真正能够把项目中三个主要需求都能做到的高手,在一百位项目经理中,最多不到十个。

有人听我这么说也许会不服气,认为我在这里危言耸听,乱吓唬人。

他们不了解我的本意。

我的本意祗有两点:第一、项目成功的要素,彼此之间是鱼与熊掌的关系。

第二、要兼顾的难度,是照几何级数上升而不是按算术级数上升。

这样一个三角难题,要我们怎么去解呢?我认为应该从两方面去着手。

第一,我如果是个项目经理,一定要问:·什么是“好”?·什么是“快”?·什么是“便宜”?“好”字咱们中国人用来真是千变万化,神奇不已。

有时用来作副词,像说:这颜色“好”漂亮。

有时用来做动词;说那个家伙很“好”色,可不是什么恭维之词。

“好”字用到恰处,又变成了另外意思的代名词了。

别人问:“这个女孩子怎么样?”你说;“她很好”,言下之意,就是不很漂亮。

_关键链项目管理

_关键链项目管理

关键链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作者简介高德拉特(Eliyahu M.Tolerate)、科克斯(JeffCOX)高德拉特博士是以色列物理学家及企业管理大师,他的第一本企业管理作品《目标》大胆地借助小说的手法,说明如何以近乎常识的逻辑推演,解决复杂的管理问题,结果一炮而红。

《目标》迄今已翻译成十九种文字,全球销售量达三百多万册。

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誉为最成功的一本企管小说。

《目标》这本书反映了一位科学家对管理问题的种种思考。

高德拉特原本设计了一套昂贵的软件来帮助企业提高经营绩效,为了说明软件的功能,他写了《目标》这本书,来解释他独创的“制约法”(TOC,Theory of Constraints),但是起初根本得不到出版商青睐。

他们质疑:“由物理学家写的企管小说?把科学方法应用在企业管理上?没有人会读这样一本书的。

”高德拉特不气馁,利用商展和各种机会,自己推广这本书。

不久信件就如雪片般飞来,一位企业主管在信上告诉他:“这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书!我规定所有员工在读完这本书以后,才准休假。

这本书让我们公司脱胎换骨!”高德拉特把这封信连同全部书稿,寄给北河出版社(North River Press),一本畅销书于焉诞生,连品管大师戴明博士读了以后,都大力赞扬。

高德拉特二十岁时就立志要教导别人思考的方法,他对于传播观念,抱着极大的狂热,可以一天只睡一个小时,奔波世界各地发表演说。

他还创立了“高德拉特学会”(Avraham.Y Goldratt Institute)来推广观念,训练人才。

辅导对象除了通用汽车等大企业外,还包括教师、美国空军将领等各行各业的人才。

他的成名作《目标》以生产管理为主线,《绝不是靠运气》以分销管理及如何破解冲突等问题为主线,《关键链》主要讲项目管理,而《仍然不足够》是高德拉特的最新企管小说,以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为主线。

译者简介罗嘉颖香港大学文学院毕业,专攻翻译及管理,除中、英文外,还通晓德文和西班牙文,曾游学德国和美国,深入探讨语言的奥秘。

瓶颈管理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瓶颈管理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瓶颈管理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引言在任何组织或项目中,瓶颈都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瓶颈是指在一个系统中限制了整体性能或流程的那个环节。

瓶颈可能出现在各种不同的领域,如生产制造、项目管理、业务流程等。

有效地管理和应对瓶颈是确保组织顺利运作和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探讨瓶颈管理面临的挑战,并提供一些应对策略。

1. 瓶颈管理的挑战1.1 缺乏识别瓶颈的能力首先,识别瓶颈是瓶颈管理的第一步。

然而,由于复杂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有时很难准确地识别瓶颈在哪里。

此外,瓶颈的表现形式也可能多种多样,如资源短缺、产能限制、技术难题等。

因此,缺乏准确的识别瓶颈能力是瓶颈管理面临的挑战之一。

1.2 不同瓶颈之间的复杂关联在一个复杂的组织中,往往存在多个瓶颈。

这些瓶颈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依赖或相互制约的关系。

因此,在解决一个瓶颈时,可能会对其他瓶颈产生影响,甚至导致新的瓶颈出现。

这种复杂的关联关系增加了瓶颈管理的难度,在没有全面考虑的情况下采取行动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1.3 组织文化和抵制变革瓶颈管理通常需要对组织进行改变和调整。

然而,组织文化和员工的抵制变革态度可能成为瓶颈管理的阻碍。

如果组织文化鼓励保持现状或抵制变革,那么要推动瓶颈管理的措施可能会遇到困难。

1.4 资源限制瓶颈管理往往需要投入额外的资源,包括人力、财力和时间。

然而,组织通常面临资源有限的情况,因此可能无法轻松地投入足够的资源来解决瓶颈问题。

2. 瓶颈管理的应对策略2.1 强调数据分析和监控为了准确识别瓶颈,组织需要建立数据分析和监控机制。

通过收集和分析各个环节的数据,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瓶颈,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调整。

数据分析和监控能够为组织提供客观的依据,帮助决策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2.2 优化瓶颈环节一旦瓶颈被准确识别,组织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优化瓶颈环节。

这可能包括增加资源投入、改进工作流程、优化任务分配等。

通过优化瓶颈环节,组织可以提高整体效率和产能,从而有效地应对瓶颈。

如何面对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困难

如何面对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困难

如何面对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困难项目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目标并取得成功。

然而,在执行项目管理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

这些问题可能对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沟通沟通是项目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如果项目管理团队无法有效地沟通,那么,项目的执行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我们需要制定一个有效的沟通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并明确规定每个人的角色和职责。

其次,我们应该确保所有的沟通工具和渠道都得到充分利用。

例如,会议、电子邮件、电话、聊天工具等等都可以用来进行沟通,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当的工具。

最后,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开放、互动的沟通氛围。

这样可以使得所有的成员都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沟通效果。

二、缺乏资源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另一个常见问题是缺乏资源。

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都可能成为项目的瓶颈。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克服这些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制定一个详细的资源计划。

这个计划应该明确资源的需求和使用时间,这样可以避免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遭遇到不必要的瓶颈。

其次,我们应该寻找合适的资源来源。

这可能包括内部资源或外部资源。

我们需要找到最优质、最经济、最适合我们项目需求的资源。

最后,我们需要确保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全面监测项目进度和使用效果,及时发现和解除不必要的瓶颈。

三、缺乏决策能力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每一个决策都有可能影响项目的进展和成果。

但是,有些情况下,我们可能会面临缺乏决策能力的问题。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我们应该确保所有的决策都是基于充分的信息和数据。

这样可以避免因为过于主观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其次,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明确的决策流程。

这个流程应该明确规定每一个人的角色和职责,以及决策的具体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关键链》系统整理一、问题:虽然在项目中加入了大量的安全时间,但项目还是会延期。

1)先来观察一下我们身边的项目,一般来说,都存在以下问题:(1)成本超出预算(2)时间超出期限(3)项目的规模或设计内容被牺牲。

2)在项目失败时,正式的解释都说是其他人的错,比如天气,供应商,环境等(事业环境因素)。

但是项目经理给出的原因往往是:(1)公司高层制定不切实际的日程(2)公司因成本而选择不可靠的供应商(3)组建项目团队太晚项目经理下属提出的原因:(1)过分依赖进展报告,事后才发现所报材料不正确。

(2)监管不足(3)项目成员频繁的被调派去处理各种突破事故。

(4)太多无谓的“协调会议”阻碍项目的进展。

所有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是其他人的错,我们听见的都是相互攻击。

员工的地位越低,矛头越是指向公司内部,而不是外部。

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我们不应该忽视底层经理的申诉。

如果他们说的是对的,那就是说,大部分错误就出自公司内部。

换言之,公司内部应该可以把项目管理的更加妥善。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公司高层的意见。

他们提出的问题都是一些不确定问题,一些在项目开始时难以预料的东西。

不确定因素是所有项目的典型特征。

结论:在所有项目中,不确定因素就是大部分问题的主要根源,所以人们为此增加了很多安全时间作为保障。

二、问题:项目的安全时间是怎么进入估算中的呢?1、预估时间是根据以往的惨痛经历来制定的。

每个领班都会说如果万事俱备,那么准时完成它负责的部分并不困难,虽然他们不会用概率表达,但大概也有8,9成以上的机会完成。

但是同时他们都会强调:他们的答案是基于两个假设:1)他们不被其他人连累而导致延误。

2)同一时间没有太多工作要他们分心。

2、涉及管理层越多,完工时间预估会越长,因为每层都会加紧各自的安全因素。

每当任务有多个步骤组成,而步骤由不同的人负责时,项目负责人便会要求每人做出各自完工时间预估,加起来以后,他也会加上自己的安全时间。

即:如果一个人预估自己的任务为5天,下一任务也需5天,项目负责人会说项目总需13天。

即:5+5=13。

3、预料到高层会削减整体完工时间,各自预先加大安全事件。

如果公司高层一半都会在要求削减项目所需时间,比如两成,那么大家就会一开始便把预估时间加大两成半。

三、将以上的安全时间通通加起来,安全时间必然占项目预估完成时间的绝大部分。

但为什么项目还是不能如期完成呢?1、那是因为同样有三个因素到安全时间被毫无意义的消耗掉。

假设有两个连续的步骤,预估时间都是10天。

如果第一个步骤实际用了12天,那么第二个步骤就会推迟2天开始。

但如果第一个步骤提前2天完成的话,第二个步骤不会提前两天开工。

原因大致有如下几个:(1)提前完工不但不会带来奖赏,而且可能导致老板削减预估时间。

(2)为下一个步骤分配的资源无法到位。

(3)下一步骤的人清楚地知道时间是足够的。

一个步骤的延误会全部转嫁到下一个步骤中,而提前完工赚得的时间通常会被浪费掉。

同样,当有多个步骤并行的时候,当中最大的延误会转嫁到下一个步骤,但当中任何提前完工(节约的安全时间)却完全起不了作用。

这个问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学生综合症。

2、问题:如果项目中出现了下面的情况,多半就是安全时间被浪费了。

(1)担当者有时忙有时闲。

(2)很多步骤就正好在预估时间完成,分毫不差。

还有一个就是多任务,这大概是安全时间的最大杀手。

同时开会让每个项目吃尽苦头!结论:以下三个原因会令早完工的所赚的安全时间付诸流水。

(1)学生综合症(2)多任务(3)各步骤之间的依存关系令延误累积四、关键路径和非关路径例:很明显,【兴建建筑物->发挥各种功能->在建筑物内安装各种机器】是关键路径,共需150天。

由于关键路径决定了整个项目的完工期,关键路径上的任何延误都会延误整个项目,所以项目经理一定要特别留意它。

这是常识。

这里的问题是另一条路径挑选供应商,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呢?方案1:晚开始这种方法可以推迟投资(实际上包括钱,物,人等各个方面)。

方案2:早开始这种方法可以规避风险,避免由于非关键路径上的延迟引起关键路径的延迟。

当然实际的项目通常有很多路径,远比这例子复杂。

如果所有路径都在最早的起步日期开工,项目经理会疲于本命。

这一点考虑应该远比押后投资更重要。

当然如果一条路径采取迟的起步日期,它就完全没有空当时间,也就是说这条路径上的任何延误也会导致项目延误。

也就是说:如果项目经理采取早的起步日期,他们就无法专注,如果采取迟的起步日期,专注也根本不可能。

必须有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换一种思路,这里需要一个合适的控制机制来让项目经理保持专注。

其实项目都有控制机制用来衡量项目的进展,但问题是,等到进展报告显示有麻烦时,通常已经太迟了。

在几乎所有的项目中(即使是有里程碑的项目),使用的衡量方法都没有把关键路径和非关键路径区分开来。

这种方法会鼓励尽早启动每条路径,从而导致项目经理从醒目的最开始就不能专注了。

因为根据这种衡量方法,一条路径取得的进展,会补偿另一条路径的延误,这实际上就是鼓励一条路径快速进展,虽然另一条路径正被延误。

因为这些路径最终会合拢,导致其他路径上赚取的进展,最终都要等待那条延误的路径。

五、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书中引入TOC五步法步骤一:识别制约因素通常在一个项目中,制约因素就是关键链。

步骤二:决定怎样挖尽制约因素的潜能不浪费关键路径上的时间,因为关键路径上的任何延误都会拖累项目。

对策是把每个步奏的预估时间削减,这样就可以释放出足够的时间来建立一个项目缓冲。

比如说把每个步骤的时间减少一半,然后将减少的时间的一半作为项目缓冲。

步骤三:其他一切都迁就制约因素这有这样才能真正挖尽制约因素的潜能。

不懂得迁就,其他路径遇到的麻烦便会直接连累制约因素,令他损失时间,换言之,没有好好保护制约因素。

迁就制约因素的方法就是在每条接驳路径与关键路径回合的地方插入时间缓冲,即接驳缓冲。

方法就是在每条接驳路径上,将各步骤原来的预估时间减少一半。

然后将减少的时间总和的一半作为该路径的接驳缓冲。

另外,在某些时候,关键路线上的步骤准备就绪,唯独欠缺相关资源,因为他正忙着其他事情。

为了避免这类冲突,可以使用资源缓冲。

步骤四:将制约因素松绑通过增加金钱或者资源等,使第一步找到的制约因素不再是制约因素。

步骤五:回到步骤一关于资源缓冲,虽然不能为了保护关键路径而让资源在工作开始前一周(比如说)就待命,但是可以在关键路径的工作开始之前发出警号,提醒人们将要到关键路径上工作。

最重要的一点是让人们知道,他们必须放下手头所有工作,转而执行关键路线上的工作。

在使用这种方法以后,对项目的监控就以以下方式进行:1)对于关键路径就监控项目缓冲,对于非关键路径就监控接驳缓冲。

2)是用百分比方式还是绝对时间作为衡量标准都是可以的。

3)监控对象不包括尚未开工的步骤,也不包括已经完工的步骤。

TOC方法的要点:1)说服各部门消减他们的预估完成时间。

2)消除所有的里程碑,换言之,个别步骤不再有目标完工日期。

3)适时报告完工预估时间。

同时,项目延期对于公司的影响绝不是增加在项目团队上的开发经费,而是公司因为产品推迟上市而少获得的利润以及失去的市场份额。

六、关键链当项目按照前面的方法进行监控时,会碰到一个问题:假设其中一条非关键路径(比如3号)进展的实在太慢了,会令整个接驳缓冲耗尽,并已经开始影响了项目缓冲,但(原先的)关键路径却很正常。

如果按照一般的管理方式来讲的话,关键路径发生了转移。

由于在非关键路径进入关键路径的位置放置了接驳缓冲,改变关键路径,就意味着改变很多接驳缓冲的位置。

项目会搞的天翻地覆。

但是如果不这样做,在每次关键路径出现严重延误时,就要重整整个项目。

在有些情况下,关键路径是到处跳的。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遇到这个问题。

在非关键路径上,本来一切好端端的,接驳缓冲丝毫未动,突然间问题来了。

在想要开始某个非关键路径上的某个步骤,但它需要的资源却不在了。

这个资源在另一条也在延迟的非关键路径上工作。

例如下图中的情况。

下图中有X的步骤是需要专家X执行的步骤。

X是多个步骤争夺的资源(resource contention),以致它负荷过重,照成延误。

而延误有一条非关键路径传给下一条,连各接驳缓冲也消化不了,所以关键路径会到处跳。

在软件开发中,环境准备,成果物评审环节和这个非常类似。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首先回到关键路径的定义:需时最长的一串依存的步骤。

但是也不要忽视X产能的短缺,不要忽视因公用一个资源而导致两个步奏互相依存的情况。

产能极为有限,不可能同时进行两个步骤,只能先后进行,这就是依存关系。

这样一来,步骤间的依存关系可以由步骤所在的路径造成,也可以由步骤所共用的资源造成,根据这两类依存关系去找那串需时最长的步骤。

一般说来,最长的一串依存的步骤,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一部分由于路径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