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86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和药物治疗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09年~2014年收治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各49例。

A组在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后给予孕三烯酮治疗,B组在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后给予亮丙瑞林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的差异。

结果:A、B两组在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A组高于B组(P<0.05)。

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后给予亮丙瑞林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

【关键词】剖宫产术;腹壁子宫内膜异位;孕三烯酮;亮丙瑞林【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4-0186-02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因剖宫产的医源性因素导致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腹壁处,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一般认为是在行剖宫产术时,肉眼难以发现的子宫内膜碎片散落在腹壁切口处并种植其中引起的。

随着我国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数也日趋增多。

本文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6月~2014年5月收治入院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8例,均符合相关文献诊断标准[1],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月经期切口处疼痛,可触及腹壁单个肿块,质地中等偏硬,活动度差,表面皮肤颜色、温度正常,无破溃。

B超检查示低回声、混合回声包块,体积在1.5 cm×1.0 cm~3.0 cm×3.5 cm之间。

经期后疼痛减轻,肿块可缩小、变软甚至消失。

患者年龄为24~37岁,平均年龄为(29.4±5.1)岁;病程5个月~6年,平均病程(2.1±1.4)年。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56例临床病理分析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56例临床病理分析

J I A N G Z h o n g c a i , Z HO U Q i , R E N Y u y u a n .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P a t h o l o g y , A v i a t i o n G e n e r a l H o s p i t a l , B e i j i n g 1 0 0 0 1 2 ,C h i n a )
d o me t r i o s i s . Me t h o d s : C l i n i c l a a n d p a t h o l o g i c l a f e a t u r e s o f 5 6 c a s e s w i t h a b d o mi n l a w l a l e n d o me t r i o s i s ( A WE )w e r e a n a —
5 6 c a s e s w i t h c l i n i c a l s y mp t o ms d i s a p p e re a d .T h e p a t i e n t s we r e f o l l o w e d u p f o r 1 t o 3 y e a r s wi t h o u t r e c u r r e n c e o r ma li g — n a n t t r a n s f o r ma t i o n . Co n c l u s i o n s : AWE i s a c o mmo n t y p e o f t u mo r —l i k e l e s i o n t h a t n e e d s p a t h o l o g i c e v a l u a t i o n .I t c a n b e d i a g n o s e d r e a d i l y b a s e d o n me d i c l a h i s t o r y a n d t y p i c a l c l i n i c l a ma n i f e s t a t i o n s .S u r g i c a l t r e a t me n t i s e f f e c t i v e wi t h o u t o b v i o u s r e c u r r e n c e o r ma l i g n a n t t r a n s f o ma r t i o n . Ke y wo r d s a b d o mi n l a w ll a e n d o me t r i o s i s ; p a t h o l o y ; g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 o u t c o me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治分析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治分析
病 原检 测结果 出来前指导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的依据 。当然 ,C P R 是一
是婴儿 时期 的主要死亡原 因。一年 四季均可发病 ,病原体 以细菌 、病 毒最为常见 。近年来 ,随着抗生 素的广泛应用 ,介入性操 作的增多 , 肺炎 的病 原种类也发生改变 ,本组资料显示 ,3 0例肺炎患 儿中痰培 6
[ . 医学, 0,5 1)14 . J 重庆 ] 2 6 (3 f 7 0 3 2
[] G l hMSMa c ie G u k R e a. p o ig da n s c 4 ui , t hn r c s A, lc , 1 m r vn ig o t t I i
a c r c fb ce ilph r g tsb a a in -Sme s e e t c u a y o a tra a y ii y ne rp te t a urm n
速 ,一般于感 染后4 6 合成 明显增加 ,半衰期短 ,有效治疗 3 7  ̄h - d即
等综合 考虑,同时密切观察疗 效 ,及时调 整治疗 方案。 参考 文献
[] 沈晓 明 , 卫 平 . 科 学 【 .版 . 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0 8 1 王 儿 M] 7 北 人 20:
27 — 7 3 2 9.
很快 下降,被认为 是肺炎早期诊断和随访 的最佳 指标 。临床上支气 川 管肺 炎病原 的确定相对 比较 困难 ,主要依靠细菌培养和病 毒分离 ,但 阳性 率低 ,不 便早期诊断 。本研究 发现 ,16 3 例痰培 养提示细菌 感染 性肺 炎患儿 ,l8 例人 院时C P l R 增高 ;而24 痰培养 阴性患 儿,仅5 2例 8 例人 院时C P R 增高 ,两者 比较差异 显著。提示C P R 对病 因的分析 具有

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在 产 科 被 医 生 广 泛 应 用 和 被 产 妇 接
范 围内。缝合时 , 按层 次缝 闭切 口, 留 不
死 腔 。注 意 术 后 切 口加 压 包 扎 且 用 生 理
受 。但为了减 少 术后 并 发 症 的 发 生 , 应尽量减少 不必要 的剖宫产 。② 手术 中
应 严 格 无 菌 操 作 : 擦 宫 腔 的 纱 布 要 注 意 清
手术 组 的 随 访 者 术 后 均 未 见 复 发 , 1 而 2 例对 照 组 的未 手 术 者 停 药 后 有 7例 复 发 。
关键词 异位症
1 】 7. 68
剖 宫 产 腹 壁 切 口 子 宫 内膜 临床 分 析
两组 相 比,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差 P<0 .


目的 : 讨 和 分 析剖 宫 产后 腹 壁 探
在 对 照 组 的基 础 上 进 行 手 术 。 硬 膜 外 麻
切 口子 宫 内膜 异位 症 的 临床 治疗 效 果 。 为
醉 , 经过后 3~5天 行病 灶切除 术。病 月
灶 周 围 1m 的正 常组 织 必 须 包 括 在 切 除 c
剖 宫 产 常 被 用 于 产 妇 发 生 难 产 时 的 应 急
4 50 7 10河 南 开 封 市 妇 幼保 健 院 妇产 科
治疗方法 :2例 患者随机分 两组 , 3 对
照组 l 6例 只 给予 孕 三 烯 酮 ( . mg 治 25 ) 疗, 每周 5 g 治疗 6个 月 ; m, 手术 组 1 6例
床主要表现为痛经、 经不调 、 交痛等 , 月 性
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参 考 文 献
1 徐延景 , 杨伟 , 德美 , 剖宫产腹壁 切 口 等. 子宫内膜异位症 l 例 [ ] 实用 医学杂志 , l J.

治疗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治疗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 ] 韩家 振 .妊娠期 阑尾 炎 手术 治疗 与 流产 的关 系分析 4 [ ] 中国乡村 医药杂志 ,0 2 1 ( )2 . J. 20 ,2 9 :3
[ ] 杨学 良, 强 , 5 任 袁
捷 .3 例妊娠 中晚期合并 急性阑 10
尾炎的诊治分析 [ ] J .中国妇幼保健 ,09, ( )4 5 20 2 4 : . 4 6
妊娠晚期 阑尾炎穿孑率 较高 , 易引起流产 L 且
3 3 妊娠期急性 阑尾炎的诊 断要点 : . 尽管妊娠期 阑尾炎的临 床症 状 , 尤其妊娠 早期 , 常受到妊娠反应症状 的干扰 , 二者 常 混淆难辨 。但转移性腹 痛的规律性 , 仍是妊娠期 急性 阑尾炎
的 固有 症 状 和 诊 断 的 重 要 线 索 。 血象 在 妊 娠 早 、 中期 , 自细 胞 呈生 理 性 增 加 , 此 自 细胞 计 数 增 多 无 助 于 妊 娠 期 阑 尾 炎 的 因
综上所述 , 妊娠合并 急性 阑尾 炎应根据 患者的具 体情况
而采取相应 的治疗方 案 , 及早诊 断, 及早 手术是治疗 的关键 ,
可 以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
4 参 考 文 献
诊断 , 但分类计数 中性粒细胞超过 8 %有 临床意义 , 0 同时也 可 表明炎性反应发展 的进程。阑尾炎 的超声 图像是 以阑尾炎 的

59 ・ 56
21 0 0年 1 1月第 3 1卷第 3 1
大, 手术对 子宫均有不 同程度的刺激 , 先兆流产发生率较高 。
很重要的。首先要安慰 和稳定病员的情绪 , 当使用镇静剂 , 适 足量有效使用抗生 素 , 控制感染 ; 次是 抑制子宫 收缩 , 其 采取
必 要 的安 胎 措 施 J 。

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以下几点有关 : 子宫内膜种植学说、 体腔上皮化生学说 、 免疫调节学
说、 血行 淋 巴播撒学 说等 。 而种 植学对 切 1子宫 内膜异 位症 的说 明是 3 目前 很 多人 比较 认可 的 …。 由于 人们 思想 观念 的 变化 以及 医疗 技术
【 稿 日期 1 o 0 0 —1 收 2l— 3 2
后最好立刻实施手术 , 以免 因病灶 逐渐增大而提升 了手术难度 , 且若切
未 出现 异常 , 下异位 结节的表面为 紫蓝色 , 病情严重时患者发生皮 皮 而 肤破溃 , 有咖啡 色液体流 出。
1 3 治 疗方 法 .
除过 多将给缝 合带 来困难 , 病灶无 法彻底 切除 。 手术范 围是将病 灶切 除与其相关 的结缔组织 , 切缘 距结节2 c 若病灶过 深 , -3m, 需将切除范
形不规则 , 质地硬 , 且 色暗 红 、 无包 膜 , 切面是 灰 白色纤 维条状 , 少数 灶 性 陈 旧性 出血 。 2 结果 所有 患者均 行病 灶切除 术 。例术前 服用 米非 司酮药物 治疗 ,例 1 2 术后给予米非 司酮治 疗 ,例术后未进行任何治 疗。 7 术后均随访6 个月以 上, 1 无 例复 发。 3 讨 论 3 1 发 病机 制和 原 因 . .
围扩 大 以保 证切 除 彻底 。 3 4 预 防 .
所 有患 者均 实施 手术治 疗 。 在肿 块附 近 1 .c ~15m实施手 术将 肿
块 彻底切除 , 中累及筋膜 8 ,例病 灶位于 腹直肌前鞘 未浸润肌 层 , 术 例 3
累及肌层 l , 例 累及腹膜 1 , 例 但未侵入 腹膜 。 中 l 因术前 病灶增大 , 其 例 需采取 药物治疗 , 选择 米非 司酮 1 .m ,7. , 2 5 E 1r d 持续 使用 3 J/ . 个月再 进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
价, 2 0 1 1 , 8 ( 1 9 ) : 3 7 — 3 9 .
[ 5 】 O c h s N, A u e r R , B a u e r D C , e t a 1 . Me t a — a n a l y s i s : s u b c l i n i c a l t h y r o i d
亚临床 甲减被及早 诊断和干预 ,改善 血脂紊乱及胰 岛素抵抗 。 本研 究显示 ,糖尿病合 并 甲状腺 功能 障碍 患者的胰 岛素抵抗指 数
wi t h c o m p o n e n t s o f t h e me t a b o l i c s y n d r o me i n e u t h y r o i d s n b j e c t s [ J ] _ J C l i n E n d o c r i n o | Me t a b , 2 0 0 7 , 9 2 ( 6 ) : 4 9 1 — 4 9 6 .
响[ J ] . 中华 内科 杂 志, 2 0 1 0 , 4 9 ( 2 ) : 1 5 行 积极 的纠正 甲状腺功 能的治疗可 以改善 胰岛素抵抗 ,更有利于糖尿病 的治疗 。
( 6 ) : 8 9 9 — 9 0 1 . [ 7 】 R OOS A, Ba k k e r S J , L i n k s T P , e t a 1 . T h y r o i d f u n c t i o n i s a s s o c i a t e d
[ 1 】 V o u d r a K, V r b i k o v a J , Dv o r a k o v a K. Th y r o i d g l a n d d i s e a s e s i n a d u i t p a t i e n t s wi t h d i a b e  ̄s me l l i t u s [ J ] Mi n e r v a E n d o c r i n o l , 2 0 0 5 ,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方法。

方法:对2002年1月~2007年2月就诊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均行局部病灶切除后随访。

结论:剖宫产时注意腹部切口的保护,缝合子宫的器械要擦拭干净。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可以预防的。

标签:子宫内膜异位症;腹壁切;剖宫产术;病灶切除[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9(a)—163—02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增加,手术并发症也相应增多。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的部位,是目前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估计3%~10%的生育年龄妇女患有此病。

该病好发部位为盆腔脏器和腹膜,它虽不危及生命,但周期性经期疼痛,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

本院2002年1月~2007年2月共收治11例患者为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升高。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例患者年龄为24~35岁,7例为腹壁切口处,3例为腹壁切口上端,1例为腹壁切口左侧角子宫内膜异位。

9例为横切口,2例为纵切口。

最早为术后半年发现,最晚为术后两年。

1.2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与月经相伴的腹壁瘢痕切口处周期性疼痛,月经前及月经期肿块增大,胀痛明显,以月经周期第1、2天最明显,月经结束后包块缩小,疼痛逐渐减轻,经理疗及抗感染治疗均无好转。

1.3体征检查发现切口瘢痕处可扪及大小不等的结节,单发或多发,周边不规则、质硬、活动度差。

并且肿块大小随月经周期而变化,并且逐渐增大。

最大结节5cm×2cm,最小为2cm×1cm,检查时触痛明显。

1.4辅助检查11例患者行彩色超声检查提示腹壁内低回声包块,边缘不规则、欠清晰,无完整包膜,可见无回声暗区。

个别血清CA125检查有轻度的增高。

2结果切除范围:手术方式为病灶切除术,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距病灶0.5~1.0cm处锐性梭型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并剔除包块使剩余组织无硬结。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86例临床分析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86例临床分析
疼 痛,和月经周期有一定 的相关性。产后 8—5 7个月经期腹
目前 尚无 对腹 壁 子宫 内膜 异位 症 的统一 诊 断标准 ,但
腹壁 子宫 内膜 异位症 较为 典型 时易于 诊断 ,具体 包括 : 1 ()
患 者下 腹部 有 手术史 ,特别 是 剖宫 产史 ; 2 ( )切 口处有触 痛包 块 或 结 节 ; 3 ( )经 期后 包 块缩 小 ,经 期增 大 ,有 与月 回声 区或 中低 回声区病 灶 ,其 病灶 内部血流 彩超 显 示较 稀 少,超声 检 查可辅 助 明确病 灶 部位 和囊 、实性 ,利于术 前 诊 断 。本 次研 究 的 8 6例 患 者 中,上 述 典 型临 床 表 现均 存
经验体会 Jn y niu 中 医 创 第9 ig a t i 国 学 新》 卷第9 总 1期)o 年3 h 《 期( 第2 9 21 月 2
腹壁切 口子宫 内膜异位症 8例 临床分析 6
王 海 霞①
【 摘要 】 目的 : 讨腹壁切 口子宫内膜 异位症临床特点。 探 方法 : 选择笔 者所在 医院 20 年 4 -0 1 1 07 月 2 1 年 月收治 的腹壁切 口子宫内膜异 位症 患者 8 例 , 其临床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 6 对 结果 : 本组 8 例患者 中,肿块浸润腹直 肌前鞘及皮下脂肪 9 ,肿块浸润至腹 直肌 7 例 , 6 例 7
临床盆 腔的手术 均有发生子宫内膜 异位症的风险,腹部 经法和假代孕疗 法,药物包 括米非司酮 、孕三烯酮 、高效孕
①湖南省湘潭县中医院
通讯 作者 : 王海霞

湖南
湘潭 4 12 12 8
制为子宫 内膜异位症为性 激素依赖性 疾病,内膜组织 因体 内
Me c l n o a i f dia l n v t o n o . 。 . r 0 2 on Chia V 1 No 9 Ma , 1 9 2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与护理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与护理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与护理发表时间:2013-09-11T17:13:44.327Z 来源:《世界临床医学》2013年第6期供稿作者:谢仪萍[导读] 临床表现为与月经相关的痛性腹壁切口处肿块17 例,病灶大小 115~8 cm,病灶越大越深,疼痛越重。

谢仪萍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民族医院 444324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生在盆腔脏器,盆腔外较为少见,腹壁内异症是较常见的盆腔外内异症,其发生机制至今不十分清楚,最常见的解释是子宫内膜的异位种植,其他还有良性淋巴种植和体腔上皮化生等。

2009 年9 月至2012 年10 月由我院收治并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17 例,现对其进行临床分析,以探讨此病发生的原因及临床特征。

1、临床资料2009 年9 月至2012 年10 月我院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22 例,年龄25~45 岁,平均32 岁。

17 例中16 例有剖宫产手术史,1 例有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

9 例为纵切口, 8 例为横切口。

首发症状距前次手术时间为4 个月~9年,平均24 个月。

16 例前次手术切口均为一期愈合。

1 例于外院行剖宫产术,术后5个月因腹壁子宫瘘在当地行瘘管切除+部分腹壁及子宫前壁组织切除术。

1.1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为与月经相关的痛性腹壁切口处肿块17 例,病灶大小 115~8 cm,病灶越大越深,疼痛越重。

病灶疼痛能忍受者10 例,疼痛较重需服止疼药者7 例。

经期破溃出血2 例,形成腹壁窦道1 例(剖宫取胎者)。

腹壁触诊肿块外型不规则,质地偏硬,不活动,有压痛,有位置较深者,基底固定,外型轮廓不清。

1.2 辅助检查患者术前均行超声检查(包括黑白及彩色超声)。

仅1 例B超提示腹壁切口未见明显异常,其余病例均提示腹壁切口处皮下有低回声区或中低回声区的超声影像,其中14 例患者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显示病灶内部彩色血流不明显。

2、结果17 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其中2 例患者术前曾口服孕三烯酮治疗3~6 个月,治疗期间包块缩小,疼痛减轻,停药后复发。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36例临床分析论文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36例临床分析论文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36例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 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5- 0366- 01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病灶多发生于盆腔(如卵巢、子宫、直肠子宫陷凹、),亦可发生于其它部位(如肺、腹壁切口、会阴切口、脐)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少见,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增加,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增多。

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36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年龄22-46岁, 34例为足月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其中1例为2次剖宫产,33例为首次剖宫产),(24例为腹壁横切口,10例为腹壁纵切口),术后4个月至8年发病,1例发生于子宫肌瘤剔手术后,1例发生于卵巢巧克力囊肿剔除术后)。

1.2 临床表现:36例子均有腹壁切口瘢痕处疼痛性包块,并随着月经周期发生周期性变化,包块于经前及经期疼痛加重,并略变大,变硬,触痛加重,经后疼痛渐轻,病情呈渐进性加重。

查体,在切口瘢痕处可触及痛性包块,单发或多发,质韧,与周围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周围无红肿等炎症表现。

b超检查,提示腹壁内低回声包块32例,内呈囊性1例,内伴杂乱高回声2例,均边缘不规则,无完整包膜,其内无血流信号。

1.3 治疗结果:36例均于月经前施行手术切除,6例局麻,3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治疗。

术中发现:11例病灶位于皮下脂肪层,24例病灶位于筋膜层及肌层之间,1例病灶达腹膜,但未侵入腹腔;30例单发,5例2个病灶,1例3个病灶,病灶直径1—6cm。

手术切除病灶周边组织1-2 cm,病灶越大越深,切除范围越广,手术顺利,出血少,无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随访1-5年无复发。

1.4 病理特点:异位的内膜随卵巢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伴有纤维组织增生和粘连形成,镜下见内膜样腺体、内膜间质,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1]。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6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6例临床分析

腹膜 ,盆腔外 比较少见 ,如乳腺 、胸膜 、肺 、膀
胱 、输 尿 管 等 E 。剖 宫手 术 后远 期 并 发症 之一 即 为 腹 壁切 口子 宫 内膜 异 位症 ,近年 来 的发病 率 明
常腹膜组织至少 lm以上 ,术后将切 除组织送病 e
理 检查 。术 后 给予 预防感 染 治疗 。
持此学说 ,而且此学说也是 目 前最受广泛认可的 学说之一 )免疫学说 、 、 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及血行 一 淋巴播散学说等 。子宫 内膜 由两层结构构成 ,
即 功能 层及 基 底 层 。功 能层 可 由基 底层 增生 分 化

7 08 ・
浙江临床医学2 1年6 0 2 月第 1卷第6 4 期
块 部位 无 出血 , 部其 他 检查 与妇 科检 查无 异 常 。 腹
彩 色超 声 检 查 提示 剖 宫产 术 后切 口瘢 痕处 的皮 下
软 组 织 内有 边 界不 清 的无 回声 或低 回声 区 ,无 完
整包膜 ,所见包膜内缺少血流频谱。 1 治疗方法 . 2 2 例 患者均 于月经 干净后 3 5 6 ~d
显增高 ,与剖宫产率的上升有关 ,需再次手术治
疗 ,严 重 影 响患 者生 活 质 量 [ 。现 对本 科 8 来 年 收 治 的 2 剖 宫 产 术 后 腹 壁 切 口子 宫 内膜 异 位 6例 症 资料作 一 分析 。报 告 如下 。
2 结 果
2 6例 患者 术 中发现 病灶 位于皮 下脂 肪及 筋膜
要 时可行 穿 刺 细胞学 检 查鉴 别 。
3李亚. 殊部位子 宫 内膜异位 症的发生及 处理. 特 中国实用妇科 与
产 科 杂 志,0 21 :4 . 2 0 ,81 5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及临床分析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及临床分析
声 。 彩 色 多普 勒 超 声 检 测 血 流 分 布 情 况 。
单 易操作 , 一般 医生均可胜 任剖宫产术 , 思想上麻痹 大意 从
术时 间越来越 短 ,步骤 越来越简 ,无疑增加 了手术的部分 症 。多数 医院手术前实 行一次l 眭布单 , 应用 胶贴保护皮肤 , 币 开腹壁后不再保护切 口。切开子宫下段吸羊水 同时只求快 出胎儿 , 常规进行宫腔擦拭和大量冲洗。多数手术 医生注意至
【 中图分类号】 71 R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6390 (000— 10 17— 7 121 ) 7—2 6
子宫 内膜异位症属于妇科常见疾病之一 , 其发病率为 5 ~ % 1%。 5 好发于子宫肌层 、 卵巢 、 子宫直肠凹 、 盆腔腹膜等。 由于近年 来剖宫产率 的逐年增高 , 术后并发症也越来越高。足月剖宫产术 后腹 壁切 口子宫 内膜异位症发生率 为 00 % ~ .%l .3 04 1 】 。中孕期 剖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一般 资料 . 自 20 0 3~20 0 9年 ,在我 院经 门诊及 住院超声诊 断的剖宫 产术后腹壁切 口子宫 内膜异位患者 2 , 6例 年龄 2 3 5 5岁 , 均 平 3 O岁。均为横切 口第一次 剖宫产。发病 时间为术后 6个月 ~5
膜带到腹壁切 口处而发生 。其 临床表现 为 : ①症状 : 腹壁切 [
周边血流信号不丰富, 或见呈星点状及线状血流信号目 其中 1 。 例于
包 块 周 边 探及 一 条 点状 血 流 信 号 。C F :F 38m sD V D IP V 2 .c /. F
8 5 msSD 28 , 106 ( 2 。 . c /,/ .2 R . 图 ) 4 4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82例临床分析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82例临床分析

入 。因此 , 采取手 术为主药 物为辅 的治疗原 则。 由于病 灶常 累及腹 应 直肌筋膜 、肌 层甚至腹膜 , 成致密广泛粘连 , 形 因此手术应彻底清除病 灶周 围的结缔组织 , 整块切 除病灶 , 切缘应在病灶 外至少 0 5m, .c 以防 残 留复发 。 同时 , 物可 作为 辅助 治疗 手 段。 由于 腹壁 内异症 肿块 药 与周 围组织 无明显 界限且 形状 不规则 , 对肿块 较大 、浸润 较深 , 其 尤 疑有病 灶残 留者 术后可 给予 药物 治疗 。药物 治疗 包括假 孕疗法 及假 绝经疗 法。 内异 症为性激 素依赖性 疾病 , 内高孕激素水 平可 引起 内 体 膜组织 蜕膜样 变 、萎缩 : 低雌激 素状态 可 引起 内膜 萎缩 , 正是假 孕 这 疗 法及假绝 经疗法作 用的基础 。促性 腺激素 释放激素( n G RH) 类似物 是 目前 最受 推 崇 的治 疗 药物 , 它如 : 效 孕 酮 、孕 三烯 酮 ( 美 其 高 内 通 )、米 非 司酮 等 。 本研究 结果提示 , 壁内膜异 位症发 生与手术切 口有关 。近年来 腹 随 着剖 宫 产率 大幅 度提 高 , 防腹 壁切 口内异症 显得 极为 重要 。首 预 先, 严格掌 握剖官产手 术指征 , 降低剖宫产率 , 尤其应 尽量避免社 会因 素所 致的剖宫 产 , 是预 防此病 的关键 。其 次 , 范手术操 作 , 少子宫 规 减 内膜种植 。主要措施 : ①术中用纱垫保护切 口, 剖宫产时擦拭 宫腔 的纱 布 不能接触腹 壁切 口, 凡进 入官腔 的器械 及手 套均不 能再接触 腹壁切 口。②缝合 子宫肌 层时不能穿 透 内膜 层 , 缝针 和线不 再用于缝 合腹部 切 口。③剥离 内膜样囊肿时 , 可在周 围护以纱 条后先 吸出囊液 , 吸净 待 囊液 后完 整剥 离囊壁 。 ④关腹 前用生 理盐 水彻底 冲洗 腹壁切 口。另 外, 应提倡母 乳喂养。哺乳可延 缓卵巢功能的恢复 , 不利于散落于切 口 的子 宫内膜的 种植 。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论文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论文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探析【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断及治疗。

方法对我院妇产科收治的38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行腹壁病灶切除治疗的手术组和给予药物治疗的药物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

结果手术组22例病例,治愈20例,治愈率90.9%,远高于药物组的68.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手术治疗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治愈率明显高于药物疗法,切除时应注意保护切口,提高手术操作技巧,确保手术切口整齐,减少和防止产妇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关键词】剖宫产;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子宫内膜异位症(em)系妇产科极为常见的疾病,常见发病部位如输卵管、卵巢、盆腔腹膜等,也会出现在腹壁手术切口瘢痕处,尤其是随着近年来产科剖宫产率的不断升高,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也相应呈逐年增高趋势[1]。

对此,我院对收集的38例位于腹壁切口的em患者诊断、病因及治疗等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2临床表现38例患者均在腹壁切口瘢痕周围出现不规则结节或包块,触及质地偏硬,且虽月经周期发生周期性变化,经期前肿块肿大并伴有胀痛感,经后包块缩小,随着病程的延长包块缓慢增大。

1.3治疗方法手术组行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壁病灶切除术,沿切口瘢痕做菱形斜切口,深达包块底部,尽可能切除病灶及其周围正常组织1-1.5cm。

彻底切除肿块后对切口进行逐层修补缝合,术后进行抗菌消炎处理伤口,保留无残留异味灶。

药物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片12.5g,1次/日,半年一个疗程。

1.4疗效判断治愈: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包块缩小,无并发症发生;无效:症状无明显变化,肿块无明显改变或病变加重,有感染或腹壁疝等并发症。

3讨论3.1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em发病机制目前仍未阐明,对于其来源目前有几种说法,如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免疫学说及血行-淋巴散播学说等[2],莫衷一是。

局麻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切除术78例临床分析

局麻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切除术78例临床分析
1 . 治 疗 方 法 4
7 例腹壁切 口子宫 内膜异位症 患者术前评估 病灶位 于筋 膜层 以上 , 8 在局部浸 润麻 醉下行病灶切 除术. 术前标识部 位 ,
术 中将 2 %N多卡 因注射液用生理盐水稀释成 05 o .%的溶液加 1 2 00 浓度 的肾上腺素做局部浸润麻醉 , :0 0 0 麻醉范 围距包块
局 麻 下腹 壁切 口子 宫 内膜 异 位 症 切 除术 7 床分析 8
王哲 慧 王艳 荣 ,
(. 1 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 民医院 妇产科 , 内蒙古 通辽 0 80 ;通 辽市扎鲁特旗计划生育指导 站, 20 02 . 内蒙古 鲁北 090 ) 21 0
[ 摘
要] 目的 : 探讨腹壁 切 口子宫 内膜异 位症的临床诊 断及 预防 以及局麻下 行病灶切 除术 的临床应用. 法 : 方
第 2 卷 第 3 7 期
21 年 5 02 月
内蒙古 民族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 版)
J un lo n e n oi ies y frNain l is o r a fIn rMo gl Unv ri o t aie a t o t
Vo1 No3 . 27 .
Ma 0 2 v2 1
后用药 3 6 — 个可避免复发. [ 关键词 ] 腹壁 ; 宫内膜异位症 ; 子 局麻 ; 预防
[ 中图分 类号) 7 1 1 R 1. 7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6 1 0 8 (0 2 0 — 3 8 0 17 — 1 5 2 1 ) 3 0 3 — 2
Cl ia a y i n Ab o i a n iin u d r i cl n An l ss d m n l cso n e o I Lo a e t e i r7 s so d m e ro i s c i n cl An sh sa f 8 Ca e f o En o t issRe e t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8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特点。

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4月-2011年1月收治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86例患者中,肿块浸润腹直肌前鞘及皮下脂肪9例,肿块浸润至腹直肌77例,其中浸润到耻骨后间隙16例。

术后病检,均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切口均甲级愈合。

随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62例有不明显团块分布在腹壁局部,但无相应临床症状。

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和子宫切口有一定相关性,需最大限度地降低剖宫产率,提倡母乳喂养,降低子宫内膜在切口的种植率,以减少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临床比较多发和常见,多发生于盆腔脏器,也可在腹部手术切口、阴道、宫颈、会阴发生,其中在盆腔外内膜异位症中,以剖宫产手术导致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最为常见[1]。

近年来,其发生率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而不断升高,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本次研究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4月-2011年1月收治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86例,年龄21~36岁,平均(27.6±1.7)岁。

孕周为37~42周,平均(38±1.6)周。

平均孕次
2.7次,平均产次1.4次。

均为剖宫产术后,其中下腹纵切口19例,横切口67例。

术后脂肪液化12例,切口感染5例。

仅14例患者有痛经史。

患者剖宫产切口区域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月经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产后8~57个月经期腹壁出现疼痛,平均出现时间为17个月。

并有触痛性包块或结节伴发,并呈周期性变化,经后缩小,经期增大。

查体发现患者腹壁切口皮下有直径2.4~4.2 cm肿块,平均
3.1 cm。

肿块距切口平均1.4 cm。

术前对肿块直径行B超检查,平均3.6 cm。

1.2 方法本组86例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手术切缘与病灶外的距离为0.5 cm,将腹壁肿块完整切除。

患者病灶浸润深度达腹直肌或直径>3 cm,行预防性假孕疗法治疗,为3个周期。

对患者行1~5年隨访,观察有无腹壁肿块和相应临床症状。

2 结果
本组86例患者中,肿块浸润腹直肌前鞘及皮下脂肪9例,肿块浸润至腹直肌77例,其中浸润到耻骨后间隙16例。

术后病检,本组患者均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切口均甲级愈合。

随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62例有不明显团块分布在腹壁局部,但无相应临床症状。

3 讨论
临床盆腔的手术均有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风险,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在子宫切除、剖宫产、羊膜腔穿刺术后发生,甚至在腹肌沟疝修补术后或阑尾炎切除术后也有继发,异位内膜可在包括沿瘢痕的皮下组织、腹壁切口和子宫瘢痕上等手术的各个创面发生,其中剖宫产术后最为常见,其原因可能为子宫或腹腔内游离的内膜碎片,受手术操作的影响在切口处种植所致[2]。

但并非所有子宫内膜碎片均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而与患者全身或局部因素,内膜碎片的生物学活性和遗传特质有一定相关性。

有相关理论指出,子宫内膜碎片须经侵袭、黏附和血管形成才能引起症状并继续生长,以在位内膜不同基因差异和不同生物学特性为基础。

目前尚无对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统一诊断标准,但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较为典型时易于诊断,具体包括:(1)患者下腹部有手术史,特别是剖宫产史;(2)切口处有触痛包块或结节;(3)经期后包块缩小,经期增大,有与月经相关的周期性胀痛;(4)B超检查在腹壁疤痕附近有低回声区或中低回声区病灶,其病灶内部血流彩超显示较稀少,超声检查可辅助明确病灶部位和囊、实性,利于术前诊断。

本次研究的86例患者中,上述典型临床表现均存在,腹部切口处有大小不同的肿块,病检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具备含内膜间质、内膜样腺体和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等病理诊断特点。

腹部肿块无特异性症状时,需加强与淋巴瘤、脓肿、切口疝、脂肪瘤、缝线瘤、肉瘤、血肿等恶性肿瘤的鉴别[3]。

药物对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子宫内膜异位症肿块有增生包裹的纤维组织,坚硬,药物较难进步并起效。

故需采取手术治疗,以药物治疗辅助的方法,因腹直肌筋膜、腹膜、肌层常受病灶累及易广泛粘连,故在手术操作时需将病灶周围的结缔组织彻底清除,将病灶整块切除,切缘距病灶外至少0.5 cm,避免复发的可能。

采取药物行辅助治疗,特别是疑有病灶残留者,治疗方法包括假绝经法和假代孕疗法,药物包括米非司酮、孕三烯酮、高效孕酮等,其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最为常用。

其作用机制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为性激素依赖性疾病,内膜组织因体内高孕激素水平易发生萎缩和蜕膜样变,低雌激素状态也为萎缩反应,为药物的应用基础[4]。

综合研究表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和子宫切口有一定相关性,在如今剖宫产率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对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需对剖宫产手术指征进行严格掌握,最大限度地降低剖宫产率,尽量避免因社会因素造成的剖宫产,是对本病进行预防的基础。

另外,掌握手术操作技巧,规范操作步骤,使子宫内膜种植率降低。

在术中做好切口保护,避免切口感染,不能穿透内膜层对子宫肌层进行缝合,对内膜样囊肿进行剥离时,需将囊液吸除后再对囊壁行完整剥离,关腹前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腹剖切口。

为延缓卵巢功能的恢复,需提倡母乳喂养,降低子宫内膜在切口的种植率,以减少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东红,赵轩,孙丽君.腹壁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26例临床分析[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3,4(24):2230.
[2] Picod G,Boulanger L,Bounoua F,et al.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 after caesarean section:of fifteen cases[J].Gynecol Obstet Fertil,2006,34:8-13.
[3] 赵学英,郎景和.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复发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2):97-100.
[4] Balleygnier C,Chapron C,Chopin N,et al.Abdominal wall and surgical scar endometrosis:result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Gynecol Obstet Invest,2003,55(4):2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