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养生者,必擅于养护脾胃,从典籍论述来看脾胃对健康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善养生者,必擅于养护脾胃,从典籍学习脾胃对健康的重要性。
脾胃在现代医学里,一个是免疫器官(脾),甚至一度被认为是一个没有什么重要作用的器官,一个是进行初步消化食物的器官(胃),两者的作用远不如心、脑等器官,但在中医里却不这么认为。
李东垣说,故“善治病,惟在调和脾胃”。
张仲景在治疗伤害杂证之时,非常重视对脾胃的顾护。
周慎斋更是提出,诸病不已,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
为什么这些名家都如此重视脾胃的养护?让我们来一起从经典之中找答案。
一、黄帝内经中关于脾胃的部分论述
《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以水谷为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
《灵枢·玉版》说:“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
《素问·玉机真藏论》说:“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
《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素问·生气通天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素问·厥论》所说的“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
又云:中焦之所出,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为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贯于此。
《素问·调经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从上面摘引的内容,我不难看出,我们赖以生存的精微物质,必须经过脾胃的运化,再通过六经运抵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如果没有脾胃居中的升清、降浊功能,我们的机体就得无法获得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营养。
所以,黄帝内经在不断的强调饮食、居处的重要性,并在开篇就有劝戒,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二、张仲景在《伤寒论》调和脾胃方药的统计
伤寒论112方中,使用调和脾胃的甘草为70首,
使用顾护脾胃的大枣为40首,
使用和中安胃的生姜39、干姜24首,
伤寒论是一部辩证论治外感邪气致病为主的医学典籍,但在其治疗方药中,对脾胃的顾护及调和同样是相当重视。
三、《脾胃论》对脾胃认识
《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中说,脾胃一伤,五乱互作,之后进一步说到,阴精所奉,谓脾胃既和,谷气上升,春夏令行,故其人寿。阳精所降,谓脾胃不和,谷气下流,收藏令行,故其人夭。病从脾胃生者二也。
李东垣在脾胃中,对于脾胃的重要性,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体现:
1、脾胃为人体元气之本
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非胃气不能滋之,
元气、谷气、荣气、卫气、清气、生发诸阳上升之气,此六者,皆饮食入胃,谷气上行,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
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脾胃虚则九窍不通。
2、脾胃为精气升降运动之枢纽
盖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以四季之气升降推理人身精气的升降运动,而脾胃居于中间,以为枢纽。出现问题则会久不能升或升而不降两种病变。
四、历代名家对脾胃重要性的阐述(部分)
张景岳:凡欲察病者,必须先察胃气;凡欲治病者,必须常顾胃气;胃气无损,诸可无虑,并说,凡胃气之关于人者,无所不至,即脏腑、声色、脉候、形体、无不皆有胃气,若失,便是凶候。
沈目南《金匮要略注》,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
李中梓:明确提出,脾为后天之本,倡导温补治疗虚损性疾病。
吴又可、叶天士,创立胃阴学说,认为存得一分津液,便留得一分生机。
周慎斋在《慎斋遗书》提到:诸病不已,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
通过以上的论述,想必大家对脾胃之于人体的重要性,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上文提到,元气、谷气、荣气、卫气、清气、生发诸阳上升之气,其实均为异名同物,唯有胃气方可滋之、润之,而后世医家也多将内伤疾病的主要成因指向是脾胃气虚,以致元气不足,形气俱虚,无阳以护其营卫,因此在治疗之时,让脾胃元气保持充盛为重要治疗原则,故李东垣提出,五脏有病,当治脾胃。
周慎斋进一步提出,脾胃一虚,则四脏皆无生气,故疾病日久矣。中医讲万物从土而生,亦从土而归,这些均足以说明脾胃在中医防治体系中的重要性了。
从脾胃论治,方法很多,有和中、健脾、袪湿、温中等等,这些方法,均以脾主升,胃主降,相反相成的理论发展而来,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故《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胃属燥,脾属湿,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两脏燥湿相济,阴阳相合,方能完成饮食物的传化过程。故《临证指南医案》又说:“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