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技术的发展概述
简述软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

简述软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
软交换技术是一种基于软件的通信交换技术,它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硬件交换设备。
随着技术的发展,软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如下:
1. 虚拟化技术:软交换技术采用虚拟化的方式实现,将交换功能从硬件设备转移到软件中。
虚拟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将更多的网络功能转移到软件中,实现网络功能的灵活配置和部署。
2. 云化发展:软交换技术在云计算环境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将软交换技术与云计算相结合,实现交换功能的弹性扩展和资源的共享。
3. SDN和NFV技术:软交换技术与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网络的动态配置和管理,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4. 高可用性和容错性:软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容错性,通过冗余设计、自动容错和故障转移等技术,实现交换功能的持续可靠运行。
5. 多媒体和实时性支持:随着通信应用的多样化和实时性要求的增加,软交换技术需要支持更多的多媒体通信功能和实时性需求,如视频会议、实时语音传输等。
总之,软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向着虚拟化、云化、智能化、高可用性和容错性、多媒体和实时性支持等方向发展。
这些趋势将进一步推动软交换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高通信网络的性能和灵活性。
交换技术发展趋势

交换技术发展趋势引言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交换技术作为通信领域的核心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演变。
本文将从网络交换技术的发展历程、当前的技术趋势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读者对交换技术的了解和认识有所帮助。
交换技术的发展历程早期的交换技术早期的交换技术主要是电路交换,在电话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
电路交换的原理是在通信建立之前,通过物理电路将通信双方进行连接,使其能够直接相互传递信息。
然而,电路交换存在资源浪费、通信效率低等问题,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交换技术也逐渐演进为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通过将信息数据按照一定的字节大小进行分组,每个数据包都附带目的地址等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目的地后再进行拆包,将数据重新组装。
这种方式更加灵活、高效,可以适应不同应用的需求。
分组交换的一个重要技术是以太网交换。
以太网交换使用MAC地址来唯一标识设备,通过交换机将数据包从源设备转发到目的设备,而不是广播到整个网络。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网络的带宽利用率和传输效率。
软件定义网络(SDN)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是当前交换技术的热门趋势之一。
SDN将网络控制平面与数据转发平面进行解耦,通过集中式的控制器对网络进行灵活的管理和控制。
SDN可以根据应用需求实时调整网络规模、流量分配和策略等,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
数据中心网络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网络成为了交换技术的重要应用场景。
数据中心网络需要满足低延迟、高带宽和高可靠性的要求。
为了提高数据中心网络的性能,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技术,如数据中心网络拓扑优化、多路径路由算法、可编程数据平面等。
IPv6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IPv4地址资源枯竭的临近,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IPv6拥有更大的地址空间、更好的安全性和更强的可扩展性。
四种交换技术概述

四种交换技术从交换技术的发展历史看,数据交换经历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异步传输模式等发展过程。
一、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交换机进行转接并为双方建立连接,独占一条物理线路进行通信,等一方挂机后,交换机就把双方的线路断开,为双方各自开始一次新的通话做好准备。
电路交换的动作,就是在通信时建立(即连接)电路,通信完毕时拆除(即断开)电路,至于在通信过程中双方传送信息的内容,与交换系统无关。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二、报文交换报文交换不要求在两个通信结点之间建立专用通路。
发送端把要发送的信息组织成一个数据包——报文,该报文中含有目标结点的地址,完整的报文在网络中逐点向前传送。
每一个结点接收整个报文,检查目标结点地址,然后根据网络中的交通情况在适当的时候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经过多次的存储——转发,最后到达目标,因而这样的网络叫存储——转发网络。
—1—其中的交换结点要有足够大的存储空间(一般是磁盘),用以缓冲收到的长报文。
交换结点对各个方向上收到的报文排队,逐个找出下一个转发结点,然后再转发出去,这些都带来了排队等待延迟。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不建立专用链路,线路利用率较高,这是由通信中的等待时延换来的。
三、分组交换分组交换也称包交换,它是将用户传送的数据划分成多个更小的等长部分,每个部分叫做一个数据段。
在每个数据段的前面加上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就构成了一个分组。
首部用以指明该分组发往何地址,然后由交换机根据每个分组的地址标志,将他们转发至目的地,这一过程称为分组交换。
进行分组交换的通信网称为分组交换网。
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主要有两种方式:数据报方式和虚电路方式。
现代交换技术发展与趋势

现代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交流的日益频繁,移动通信网络与各种通信技术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种情况下,交换技术作为一种可以实现数据的瞬间储存与转发的重要通信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就,但同时,为了适应这种日益暴增的信息传输,交换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又在何方?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交换技术的发展历史交换技术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1)人工交换发展阶段:第一部磁石式人工交换机。
1.2)自动交换机发展阶段:机电式交换机。
1.3)电子式自动交换阶段:现如今的数字程控式交换机。
二、历史使用的典型交换技术每段历史的发展,都伴随着不断的探索与研究,一次次的改进,一次次的失败,才换来了如今先进的科学技术。
所以,我认为,当前的交换技术,也需要经历我们艰苦不懈的探究,才能得到发展。
2.1)电路交换技术电路交换技术是电信网络交换技术发展的最初形式与第一阶段。
该阶段的典型移动网络代表为GSM与CDMA,其原理是通过一条具备一定宽度的线路保证双方的通信。
通信的过程中,该线路的资源将无法再做他用,直到此次通信完成才能释放。
这种电路交换技术的最主要的应用特点是在稳定的有一定宽度的线路的基础上能够有效的保证双方的通信质量,并且操作简单,支撑成本低。
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每一次通信线路只能为当时的信双方提供服务,不利于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
2.2)分组交换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通信需求量的增加,原有的电路交换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通信需求了。
同时,传统电路交换技术所提供的单一语音业务也无法适应移动数据业务的变化,于是分组交换技术应运而生。
分组交换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在数据传输前,先根据情况对其进行分割,并在新的分段的始端添加不同的字段。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完成数据的校验工作,还能实现有效的数据分组。
同以往的电路交换技术相比较,新的分组交换技术的应用优势是通过识别数据开头的字段完成发送任务,不仅免去了连接环节,还在发送中实现了对带宽的合理分配。
交换技术的发展综述

超高速、大容量交换技术
总结词
随着互联网流量的爆炸式增长,超高速、大容量交换技术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详细描述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流量呈指数级增长,传统 的交换机已无法满足需求。超高速、大容量交换机能够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和更大的吞吐量,支持更多的并发连接,满足不断增长的网络需求。
未来交换技术的发展方向与挑战
未来交换技术的发展方向包括软件定义网 络(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 光交换等。
未来交换技术面临的挑战包括如何进一 步提高交换速度、降低功耗、提升可靠 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
光交换利用光信号的高速传输特性,实 现了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交换,是未来 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的重要支撑技术。
电路交换技术具有实时性强的优点,适用于对通信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如电话通 信。
但电路交换技术也存在资源利用率不高的缺点,因为通信链路在建立后通常保持固 定状态,即使通信双方没有数据传输任务。
基于分组交换技术
分组交换技术是一种动态分配通信链路资源的方 式,通过将数据分割成多个分组进行传输。
分组交换技术具有灵活性高、资源利用率高的优 点,适用于数据通信和互联网应用。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交换技术的发展综述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交换技术分类 • 交换技术的演进 • 交换技术的应用场景 • 未来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 • 结论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1
引言
交换技术的定义与重要性
REPORT
交换技术课件

分组交换技术的应用场景
互联网接入
分组交换技术广泛应 用于互联网接入,提 供高速、可靠的上网
服务。
局域网互连
通过分组交换网实现 不同局域网之间的互 连互通,促进信息共
享和业务协同。
移动通信
分组交换技术用于移 动通信网络中,支持 数据业务的传输和控
制。
专网建设
利用分组交换技术构 建专用网络,满足政 府、企业等不同行业
开放性
软交换技术采用开放式体 系架构,可以与其他网络 设备和系统进行互操作和 集成。
软交换技术的应用场景
移动通信网络
固定电话网络
软交换技术可以用于构建移动通信网络的 核心网络部分,支持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 和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软交换技术可以用于构建固定电话网络的 核心网络部分,支持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和固定用户与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
的特殊需求。
分组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
高效性能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分组交换技术 将不断提升传输速率和处理能力,以
满足更高的通信需求。
安全保障
加强分组交换网络安全保障机制的研 究和应用,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
性。
融合发展
分组交换技术将与电路交换、卫星通 信等技术相互融合,形成更加灵活和 多样化的通信解决方案。
稳定性。
数据通信和多媒体通信场景
02
分组交换技术更为合适,因为它可以更好地处理大量数据和多
媒体内容。
需要高度可编程和可定制的场景
03
软交换技术是最佳选择,因为它可以通过软件实现高度灵活的
通信控制和管理。
06
交换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当前应用中的交换技术
交换技术

交换技术交换技术是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
它通过将信息或资源从一个实体转移至另一个实体,实现了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和传输。
交换技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无论是电话通讯、互联网连接还是金融交易,都离不开交换技术的支持。
本文将探讨交换技术的起源、发展和应用,并分析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交换技术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
在古代,人们通过物物交换的方式获取所需的资源,例如粮食、布匹和工艺品等。
这种形式的交换技术主要依赖于人们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但由于信息传递的限制,其效率和范围有限。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进和科技的进步,交换技术逐渐得到改进和完善。
在工业革命时期,随着机械化的出现,商品的生产和交换规模大幅增加,人们开始使用现金作为媒介进行交换。
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交换的效率,但在面对大规模交换需求时仍然存在局限性。
直到20世纪,随着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交换技术开始崭露头角。
电话系统的出现使人们可以实时进行语音交流,极大地缩短了沟通的距离。
而随着电信网络的建设和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和社交媒体等工具进行交流和信息分享。
交换技术在商业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金融交易的实现依赖于现代化的交换技术,例如证券交易所和电子支付系统。
这些系统通过将买卖双方的需求进行匹配和比对,实现了交易的自动化和高效率。
交换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交易的速度和效率,还降低了交易的成本,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交换技术的进步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它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和共享。
借助交换技术,人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所需的信息,无论是新闻、娱乐还是学术研究。
这种信息的流动性使得社会更加开放和包容,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发展。
其次,交换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例如,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可以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和获取信息。
而通过在线购物、远程办公等服务,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交换技术的支持。
交换技术的发展历程

交换技术的发展历程
交换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电报交换系统。
在这个时期,交换系统主要依赖人工操作,需要操作员通过插入插头或拨动开关来实现电话线路的连接与断开。
随着电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自动交换机的概念出现了。
第一个自动交换机于1892年在美国纽约安装并投入使用。
这种自动交换机通过机械方式实现了电话线路的接通与转接,其中使用了旋转选择器等机械元件。
20世纪中叶,电子交换机开始出现。
电子交换机利用电子元器件和电子开关实现电话线路的连接与断开。
早期的电子交换机主要采用电子换接矩阵和电子开关矩阵,通过多路复用和分时技术来提高线路的利用率。
在20世纪70年代,数字交换机开始投入使用。
数字交换机将语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这种交换技术大大提高了电话网络的容量和质量,并为后续的增值业务(如传真、数据传输等)提供了基础。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IP交换技术也应运而生。
IP交换技术将语音、视频和数据等不同类型的信息都转换为数据包,并利用互联网协议进行传输。
这种交换技术实现了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为全球范围内的多媒体通信提供了基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交换技术也在不断演进。
现代交换技术不仅可以实现高容量、高质量的语音通信,还可以支持视频通
话、群组通信、实时多媒体传输等多种应用。
同时,交换技术也逐渐融入到移动通信、云计算和物联网等领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更加便利和智能的通信服务。
程控交换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程控交换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程控交换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控制电话交换的技术,它在通信领域发展了几十年,由于其高效、灵活和可靠的特点,成为公共交换电话网的主要技术。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程控交换技术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的转变,从传统的交换机到软交换的演进,逐渐成熟和普及。
本文将对程控交换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进行分析。
当前,程控交换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固定电话网、移动电话网和互联网电话等。
在固定电话网方面,传统的模拟交换机已经逐渐被数字化程控交换机取代,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和更多样化的通信服务。
在移动电话网方面,程控交换技术使得移动终端可以无缝切换网络,实现全球通信。
而在互联网电话方面,软交换技术使得语音通信与数据通信深度融合,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和经济的通信方式。
在技术方面,程控交换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一方面,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能力的提高和通信带宽的增加为程控交换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网络虚拟化、软件定义网络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为程控交换技术的进一步升级和改造提供了新的机遇。
网络函数虚拟化技术可以将传统的硬件交换机功能虚拟化为软件模块,以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程控交换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随着移动网络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用户对通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基于电话号码的呼叫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需要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的通信服务。
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语音通信正在逐渐过渡到视频通信、实时消息和多媒体通信,传统的语音交换技术需要不断升级和改造,以适应新的通信方式和需求。
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程控交换技术需要加强对通信数据的保护和安全性。
程控交换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程控交换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程控交换技术是指利用程序控制的方式来实现电话交换功能,是一种先进的通信技术。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程控交换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完善,为人们的通信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
本文将对程控交换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一、程控交换技术的发展历程程控交换技术最早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当时的交换机主要是采用机械式的方式进行电话交换。
而后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程控交换技术应运而生。
最早的程控交换机是用来替代机械式交换机的,在性能上有了显著提升。
随后,数字技术的引入改变了交换机的结构,使得程控交换技术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现在,程控交换技术已经成为了电话通信的主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网络中。
二、程控交换技术的现状1. 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程控交换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现在的程控交换技术已经具有了高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能够实现高效的通信交换功能。
与此程控交换技术还融合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通信网络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2. 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程控交换技术具有了更加丰富的业务功能,能够支持各种多媒体业务的传输和交换。
程控交换技术还具有了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通信需求,尤其是在紧急事件和灾害发生时,有着更加出色的应急通信能力。
3. 网络结构日趋完善现在的程控交换技术已经实现了网络的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和虚拟化。
通过先进的网络管理和控制技术,通信网络的运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程控交换技术还支持了通信网络向光纤、卫星等多种传输方式的发展和应用,使得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更加广泛和灵活。
2. 融合多媒体服务随着多媒体通信的普及和发展,未来的程控交换技术将支持更多种类的多媒体业务,如视频通话、高清音频传输等。
通过融合多媒体服务,程控交换技术将实现更加丰富的通信体验,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和高效的通信服务。
3. 网络安全性能提升随着通信网络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愈发凸显。
交换技术的发展

交换技术的发展1993年,局域网交换设备出现,1994年,国内掀起了交换网络技术的热潮。
其实,交换技术是一个具有简化、低价、高性能和高端口密集特点的交换产品,体现了桥接技术的复杂交换技术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操作。
与桥接器一样,交换机按每一个包中的MAC地址相对简单地决策信息转发。
而这种转发决策一般不考虑包中隐藏的更深的其他信息。
与桥接器不同的是交换机转发延迟很小,操作接近单个局域网性能,远远超过了普通桥接互联网络之间的转发性能。
交换技术允许共享型和专用型的局域网段进行带宽调整,以减轻局域网之间信息流通出现的瓶颈问题。
现在已有以太网、快速以太网、FDDI和ATM技术的交换产品。
类似传统的桥接器,交换机提供了许多网络互联功能。
交换机能经济地将网络分成小的冲突网域,为每个工作站提供更高的带宽。
协议的透明性使得交换机在软件配置简单的情况下直接安装在多协议网络中;交换机使用现有的电缆、中继器、集线器和工作站的网卡,不必作高层的硬件升级;交换机对工作站是透明的,这样管理开销低廉,简化了网络节点的增加、移动和网络变化的操作。
利用专门设计的集成电路可使交换机以线路速率在所有的端口并行转发信息,提供了比传统桥接器高得多的操作性能。
如理论上单个以太网端口对含有64个八进制数的数据包,可提供14880bps的传输速率。
这意味着一台具有12个端口、支持6道并行数据流的“线路速率”以太网交换器必须提供89280bps的总体吞吐率(6道信息流X14880bps/道信息流)。
专用集成电路技术使得交换器在更多端口的情况下以上述性能运行,其端口造价低于传统型桥接器。
一、几种交换技术1.端口交换端口交换技术最早出现在插槽式的集线器中,这类集线器的背板通常划分有多条以太网段(每条网段为一个广播域),不用网桥或路由连接,网络之间是互不相通的。
以大主模块插入后通常被分配到某个背板的网段上,端口交换用于将以太模块的端口在背板的多个网段之间进行分配、平衡。
谈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的发展历程

谈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的发展历程本文讨论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的发展历程,阐述数据交换每个发展阶段的技术特点。
着重对分组交换技术进行分析论述。
标签: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发展;历程交换设备是人类信息交互中的重要实施手段,在相互通信中起着立交桥的作用。
交换技术的发展总是依赖于人类的信息需求、传送信息的格式和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的发展而螺旋式上升的。
从交换技术的发展历史看,数据交换经历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综合业务数字交换的发展过程。
一、电路交换自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电话以来,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和通信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电路交换技术从最初的人工接续方式,经历了机电与电子式自动交换、存储程序控制的模拟和数字交换、第三方可编程交换等技术的变革,当前正在发展中的融合多媒体格式相互通信的软交换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尤其是半导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在交换机内引入电子技术,这类交换机称作电子交换机。
最初是在交换机的控制部分引入电子技术,话路部分仍采用机械接点,出现了“半电子交换机”、“准电子交换机”。
只有在微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后,才开始了全电子交换机的迅速发展。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对交换技术的发展起了巨大的影响。
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脉冲编码调制(PCM)技术成功地应用在通信传输系统中,对通话质量和节约线路设备成本都产生了很大好处。
随着数字通信与PCM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于是产生了将PCM信息直接交换的思想,各国开始研制程控数字交换机。
1970年法国首先在拉尼翁(Lanion)成功地开通了世界上第一台程控数字交换系统,标志着交换技术从传统的模拟交换进入到了数字交换时代。
二、报文交换报文交换方式的数据传输单位是报文,报文就是站点一次性要发送的数据块,其长度不限且可变。
当一个站要发送报文时,它将一个目的地址附加到报文上,网络节点根据报文上的目的地址信息,把报文发送到下一个节点,一直逐个节点地转送到目的节点。
交换技术概述

(3)分组的形成
从上述分析可知, 从上述分析可知,把一条实在的线路 分成许多逻辑上的子信道, 分成许多逻辑上的子信道 , 将线路上传输 的数据组附加上逻辑信道号, 的数据组附加上逻辑信道号 , 就可以让来 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组在一条线路上交织 传输, 传输 , 接收端很容易将它们按逻辑信道号 区分开来,实现了线路资源的动态分配。 区分开来,实现了线路资源的动态分配。
电信号 消息 终端 传输媒介
电信号 终端 消息
图1.1 点对点通信系统
当存在多个终端时, 当存在多个终端时,人们希望其中任 意两个终端之间都可以进行点对点通信。 意两个终端之间都可以进行点对点通信。 由此可见, 实现通信必须要有三个要 由此可见 , 素,即终端、传输和交换。 即终端、传输和交换。
图1.4 采用多个交换节点
1.1.2 交换节点的基本功能
交换节点可控制以下的接续类型。 交换节点可控制以下的接续类型。 ( 1) 本局接续 : 本局用户线之间的 ) 本局接续: 接续。 接续。 ( 2) 出局接续 : 在用户线与出中继 ) 出局接续: 线之间的接续。 线之间的接续。 ( 3) 入局接续 : 在入中继线与用户 ) 入局接续: 之间的接续。 之间的接续。
(4)转接接续:在入中继线与出中 )转接接续: 继线之间的接续。 继线之间的接续。 为完成上述的交换接续, 为完成上述的交换接续,交换节点必 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功能如下。 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功能如下。 (1)能正确接收和分析从用户线或 ) 中继线发来的呼叫信号。 中继线发来的呼叫信号。
(2)能正确接收和分析从用户线或中 ) 继线发来的地址信号。 继线发来的地址信号。 (3)能按目的地址正确地进行选路以 ) 及在中继线上转发信号。 及在中继线上转发信号。 (4)能控制连接的建立。 )能控制连接的建立。 (5)能按照所收到的释放信号拆除连 ) 接。
现代通信中交换技术的发展

路, 如果没有空闲的连接通路 , 通信就不能进行 , 也就是存在
呼损 。
为 了克服 电路交换 资源独 占, 通信 线路利用率 低 , 存在 呼损 , 各种不 同终端之 间不 能互通等 问题 , 们提 出了报文 人
交换 。
议、 图像传输 等业务 的需求 迅速增加 , 宽的需求 也越来 对带
S in e& Te h o o y Vi o ce c c n lg s n i
I 坛 T论
科 技 视 界
21 年 0 月第 1期 02 4 2
现代通信中交换技术的发展
雷 娟
( 津开发 区职 业技 术学 院 中国 天津 3 0 5 ) 天 0 4 7
通信 是指 人与人之 间通过某种 媒介进行 信息 交流与传
技术 , 是报文交换技术的改进 。报文交换是以报 文为单位 , 而 分组交换需要将用户传送 的信息分割成若 干个组 , 附有分 并 组头 , 分组头中含有地 址及其控 制信 息 , 每个分 组标识 后 . 在
一
时性要求 高的通信业务 , 信息 的传 输时延小 , 电路 交换时对 用户 的信息不 进行存储 、 分析 和处 理 , 息在终端 之 间进 行 信 “ 明” 透 传输 , 处理方面 的开 销 比较小 , 在 信息 的传 输效率 比
越高 , 导致了宽带综合业务数字 网( —S N 的 问世。A M交 B ID ) T
换是支持 B ID —S N的一种交换技术 , 是一种先进的交换 方式 。
2 报 文交 换
报文交换 的基 本原 理是 “ 存储一转发 ” 这种方式不要求 ,
既能像 电路交换方式一样适用于实时业 , 又能像分组交换方
别 的用户使用。由于讲话双方总是 一个在说 。 一个在 听, 因此 电路 空闲时间占大约 5 %。其次 , 0 电路交换 中也存在着一定
四种交换技术概述3篇

四种交换技术概述第一篇:电路交换技术概述电路交换技术是一种传输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通信建立过程中,源和目的之间建立一个连续的、可靠的、独占的物理路径,使得数据能够在这条路径上流动。
这种技术在传统的电话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网络传输中已经被更先进的交换技术所取代。
电路交换技术中,用户在通信之前需要占用一条完整的物理通道,因此通信双方之间只能进行单个的传输,这就意味着在通信发起和结束之间,该通道将被独占,无法分配给其他用户使用。
这种传输方式在通信过程中占用资源较多,因此通信费用较高,在当前的技术发展中逐渐被淘汰。
电路交换技术的另一个缺点是不适用于数据通信,因为数据通信的数据流不连续且长度不一致,因此无法使用独占的物理通道进行传输。
相反,数据通信更适合采用分组交换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在数据传输时根据网络的实际负载情况动态地调整数据传输路径,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总之,电路交换技术在传统的电话通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在现代网络通信中已经不被推荐使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先进的交换技术将会取代电路交换技术,成为网络通信的主流技术。
第二篇:报文交换技术概述报文交换技术是一种基于分组交换的通信技术,它将用户发送的数据划分为一个个的不同大小的数据报文。
这些数据报文通过网络传输,并在目的地重新组装成完整的数据。
这种技术充分利用了网络中的带宽,可以支持多个用户同时使用网络资源。
报文交换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在网络的不同位置进行数据报文的缓存和存储,以便在网络负载高峰期间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此外,报文交换技术是一种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它可以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避免数据的丢失和重复。
但是,报文交换技术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网络的延迟较高。
由于数据报文需要在网络中进行缓存和存储,因此在传输过程中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
另外,由于数据报文的大小不一,网络传输效率也会受到影响。
总之,报文交换技术是一种先进的通信技术,可以支持多种数据通信方式,具有一定的优点和缺点。
程控交换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程控交换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程控交换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进行交换控制的通信技术,它能够实现大规模、高效率、智能化的信息交换。
在今天的信息社会中,程控交换技术已经成为现代通信网络的核心技术之一,并且不断发展和完善。
目前,程控交换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网络中,包括固定电话网络、移动电话网络、数据网络等等。
在固定电话网络中,传统的模拟交换已经逐渐被程控交换取代,使得通信质量更加稳定,通信功能更加丰富。
在移动电话网络中,程控交换技术不仅实现了电话通信,还能够支持短信、彩信、移动互联网等功能,为人们的通信带来更多便利。
在数据网络中,程控交换技术提供了高速、安全的数据传输通道,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在发展方面,程控交换技术正朝着更加高效、可靠的方向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程控交换技术的处理能力不断提高,能够更快地处理和转发大量的信息。
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程控交换技术实现了数字化交换,有效减少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失真和干扰,提高了通信质量。
通过引入虚拟交换技术,程控交换网络能够更好地支持多种服务,如语音、视频、数据等,实现了多业务的统一交换。
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程控交换技术也将与之结合,实现更高效的数据处理和服务。
尽管程控交换技术发展迅猛,但仍存在一些挑战。
网络规模不断扩大,需要更高性能的交换设备来满足需求。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需要采取更加严密的安全措施来保护通信数据的安全。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需要更好地支持移动通信,提供更稳定、高速的网络服务。
还需要与其他通信技术进行融合,如光纤通信、无线通信等,实现更加全面和智能的通信网络。
程控交换技术在现状和发展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它已经成为现代通信网络的核心技术,为人们的通信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选择。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程控交换技术将继续发展,为通信网络的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现代交换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现代交换技术现实状况及其发展趋势摘要:伴随国家信息基础网络建设及电信经营逐步开放, 通信网络正经历着一次又一次重大变革。
而交换设备是通信网关键组成, 交换技术发展与通信网发展是分不开, 即交换技术与终端业务、传输技术必需相适应。
分组交换是将用户传送数据划分成一定长度, 每个部分叫做一个分组, 经过传输分组方法传输信息一个技术。
它是经过计算机和终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通信, 在传输线路质量不高、网络技术手段还比较单一情况下, 应运而生一个交换技术。
多年来, 伴随光纤技术取得巨大成就, 信道传输速率显著增强, 光交换技术得到很大发展,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中用户线必需要用光纤。
光技术已经在信息传输中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字: 通信交换技术光交换技术1.现代交换技术概述伴随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 交换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
从电话交换一直到当今数据交换、综合业务数字交换, 交换技术经历了人工交换到自动交换过程。
大家对可视电话、可视图文、图像通信和多媒体等宽带业务需求, 也将大大地推进异步传输技术(ATM)和同时数字系列技术(SDH)及宽带用户接入网技术不停进步和广泛应用。
部分常见交换技术, 比如电话通信中使用电路交换技术、数据通信网中使用分组交换技术和帧中继技术、宽带交换中使用ATM技术、计算机网络中使用二层交换、 IP交换和MPLS技术、光交换技术等等。
伴随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不停发展, 大家要求网络能提供多个业务, 而传统电路交换技术已经满足不了用户对于新业务要求, 所以新兴交换技术应用范围越加广泛。
其中, 我以光交换技术为例, 来表现现代交换技术发展趋势。
2.光交换概述现代通信网中, 优异光纤通信技术以其高速、带宽显著特征而为世人瞩目。
实现透明、含有高度生存性。
全光通信网是带宽网未来发展目标。
从系统角度来看, 支撑全光网络关键技术又基础上分为光监控技术、光交换技术、光处理技术、光放大技术几大类。
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论述

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论述计算机网络是由许多组成部分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硬件、软件、协议和数据的交互等方面。
骨干网络是计算机网络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骨干网络可能实现不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并支持数据、信息、声音和视频的传输。
路由交换技术是骨干网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因为它能够管理和转发数据包,保障信息传输的速度和安全。
本文将探讨路由交换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一、路由交换技术的应用1.建设互联网路由交换技术是建设互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
路由器是互联网的核心设备之一,通过利用路由器的技术,将互联网越来越连接成为一个巨大的网络系统。
路由器收集、处理和转发数据包,使得数据包能够穿越多个网络,最终到达目的地。
因此,路由交换技术成为构建互联网的必要技术之一。
2.提供移动互联网服务随着移动设备和新一代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路由交换技术在其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它保证了数据能够可靠、快速地在移动网络中传输,帮助实现了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
3.实时视频流传输视频流是对网络带宽要求很高的应用程序,当视频流过大时,网络传输质量会受到影响。
路由交换技术可以帮助优化视频传输,提高传输质量和效率,减少网络堵塞和延迟,从而满足实时视频流传输的要求。
1.IPv6的使用IPv6是一种新的Internet协议,它最初设计是为了解决IPv4地址空间不足的问题。
IPv6的出现也对路由交换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IPv6协议头的长度比IPv4的长度长,这就要求路由器需要更强的性能来处理IPv6的数据包。
2.集成路由器集成路由器是一种新型的路由器,它将HUB、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等多种功能整合在一起,提供完整的网络服务。
这种路由器不仅更加高效,也减少了整个网络的部署和维护成本,因此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
3.多层路由交换技术多层路由交换可以提高网络连接的效率,因为它们通过在不同的网络层次中操作来增加数据的转发速度。
交换机技术的发展历程

交换机技术的发展历程(2005-12-27 08:56:01)自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电话以来,随着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话交换技术处于迅速的变革和发展之中。
其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人工交换、机电交换和电子交换。
早在1878年就出现了人工交换机,它是借助话务员进行话务接续,其效率是很低的。
15年后,步进制交换机问世,它标志着交换技术从人工时代迈入机电交换时代。
这种交换机属于“直接控制”方式,即用户可以通过话机拨号脉冲直接控制步进接续器做升降和旋转动作,从而自动完成用户间的接续。
这种交换机虽然实现了自动接续,但存在着速度慢、效率低、杂音大与机械磨损严重等缺点。
直到1938年发明了纵横制交换机才部分解决了上述问题,相对于步进制交换机,它有两方面重要改进:一是利用继电器控制的压接触接线阵列代替大幅度动作的步进接线器,从而减少了磨损和杂音,提高了可靠性和接续速度;二是由直接控制过渡到间接控制方式,这样用户的拨号脉冲不再直接控制接线器动作,而先由记发器接收、存储,然后通过标志器驱动接线器,以完成用户间接续。
这种间接控制方式将控制部分与话路部分分开,提高了灵活性和控制效率,加快了速度。
由于纵横制交换机具有一系列优点,因而它在电话交换发展上占有重要地位,得到了广泛应用,直到现在,世界上相当多的国家公用电话通信网仍在使用纵横交换机。
随着半导体器件和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迅速发展,猛烈地冲击着传统的机电式交换结构,使之走向电子化。
美国贝尔公司经过艰苦努力于1965年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商用存储程序控制的电子交换机,这一成果标志着电话交换机从机电时代跃入电子时代,使交换技术发生时代的变革。
由于电子交换机具有体积小、速度快、便于提供有效而可靠的服务等优点,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兴趣。
在发展过程中相继研制出各种类型的电子交换机。
就控制方式而论,电子交换机主要分两大类。
一是布线逻辑控制。
这种交换机相对于机电交换机来说,虽然在器件与技术上向电子化迈进了一大步,但它基本上继承与保留了纵横制交换机布控方式的弊端,体积大,业务与维护功能低,缺乏灵活性,因此它只是机电式向电子式演变历程中的过渡性产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虚拟信道标识符VCI 识别逻辑信道
无连接数据业务
信头仅含目标地址
面向连接的电路交换数据 信头指定通信链路
路漫漫其悠远
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到ATM交换
✓ ATM交换优点: 信元头功能简化,信元头处理速度加快 采用固定长度的信元,信息域长度相对分组交换中的分 组较短,能降低ATM交换节点内部缓冲器的容量,减 少信息在缓冲器中的排队时延和时延抖动
机械交换器(机械交点)
用机械的方式让两条线的交点连通
如:磁石人工交换机 、步进式和纵横式的自动控制的交换器
电子交换器(电子交点)
通过一个有源固体器件(如晶体管、晶闸管等)的导通 和截止来实现交点的通断
数字交换器
不采用交点闭合方式。参考计算机总线技术,首先将输 入的数字信号存储在一个固定的缓存器中,然后在控制 系统的控制下读出,再经过总线送到指定的输出端。 注:交换与控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模拟交换同样可 以是程控的,如至今仍可看到的程控纵横式模拟交换机
路漫漫其悠远
从人工交换到程控交换-控制方法
SPC技术的优点:
➢ 通过软件程序的修改,可方便地更改交换机的组成结构 和工作性能等。
➢ 极大地改善交换机的话务处理能力 1、提高用户的呼叫能力 2、提高用户的应答能力 3、提高通话组交换到ATM交换
✓电路交换
当一个用户呼叫另一用户时,交换机要立即在这两个用 户之间建立起电路连接,并且这条连接通路在用户通话 期间必须始终保持畅通,直到通话结束了才被释放,中 间不能再被其它呼叫使用。 优点: 实时交换,适合延迟要求高的交互式话音通信 缺点: 通信链路必须在通话前准备就绪,通话期间不能再被其 它用户使用,链路的利用率低 ,不适用于数据通信;存 在呼损现象。
路漫漫其悠远
从人工交换到程控交换-控制方法
✓ 人工交换机
大部分控制功能由人工完成
✓ 自动交换机
第一个自动交换机产生 1889年,美国人史端乔
机电制和布控制控制系统 只能进行基本的呼叫接续处理 存储程序控制(SPC)系统 依靠预先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和数据来引导微机对各 种信令进行处理,并对交换网络和各种接口进行必要的 控制,以完成呼叫处理功能和OAM功能的。
交换技术的发展概述
路漫漫其悠远 2020/4/14
本节课内容
• 模拟交换与数字交换 • 从人工交换到程控交换 • 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到ATM交换 • 软交换
路漫漫其悠远
交换技术发展历程简单回顾
✓ 1878年,第一台交换机出现
交换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控制交换器接续的控制技术的 发展上。
✓ 交换技术从自动电话交换机开始发展
STM缺点: 时隙的动态分配非常困难,对帧结构的设计以及组帧技
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路漫漫其悠远
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到ATM交换
✓ ATM交换
异步传输模式(ATM): 没有像STM一样的周期帧的概念,用被称作“信元”的固 定长度的块来传输数据,按信元进行统计复用,在时间 上没有固定的复用位置。
信头 地址和控制信息
路漫漫其悠远
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到ATM交换
✓ 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和ATM交换比较
路漫漫其悠远
软交换
✓ 下一代网络NGN 对网络业务需求急剧增长:语音、数据、视频业务、实 时多媒体流等;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性能。 运营商、业务提供商、网络用户,均希望网络能够在现 有高度异构的通信基础设施上提供开放、稳定、高性能 、可重用、可编程的服务; NGN:能屏蔽底层通信基础设施的多样性;能提供一种 统一开放的、可伸缩的、安全稳定和高性能的融合服务 平台;能快速灵活地开发、定制和部署新业务。 NGN通常和软交换联系在一起,它是一个以软交换为 核心、光网络为基础、采用分组型传送技术的开放式融 合网。
路漫漫其悠远
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到ATM交换
✓消息交换
消息前添加报头 存储-计算路由-确定出线-等空闲再发送 优点: 不要求两个终端间的线路和交换机同时空闲 中继线的利用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缺点: 要求系统要有足够大的存储器,以保证数据不被丢失 交换时延大,不适合于交互式的实时通信 将整个文件打包成一条报文,也不适用于文件长度差异 很大的计算机通信。
市话交换机数字化 (d)
用户环线数字化
(e)
(综合数字通信网IDN)
多种业务 终端综合化
市话 交换机
汇接 交换机
模数或数模转换器
市话 交换机
综合业务数字网
窄带ISDN和宽带ISDN--2Mbit/s速率门限
路漫漫其悠远
模拟电话机
数字电话机 数字计算机 数字传真机
模拟交换与数字交换-接续技术
✓ 交点通断的实现技术发展
路漫漫其悠远
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到ATM交换
✓分组交换
把消息交换中的消息划分成许多较短的、具有统一格式 的“分组”,每个分组都加上地址和控制信息,再对各 分组执行存储转发过程 优点: 分组相对比较小,所要求的交换机的存储容量以及每个 分组的传输延时都比消息交换小,可能用于实时性要求 较高的交互式通信。传输可靠性较高。 缺点: 数据包分得越小,对于整条消息来说增加的额外开销就 越多,有用信息的相对传输延时增大,一般来说只用于 非实时的数据通信
路漫漫其悠远
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到ATM交换
✓电路交换、消息交换和分组交换总体比较
电路交换
消息交换 分组交换
虚拟电路分组交换
路漫漫其悠远
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到ATM交换
✓虚电路与电路交换的区别
虚电路不同于电路交换中的物理连接,它是一种逻辑连 接(没有做物理的连通),发起呼叫的用户并不独占给 它分配的线路,只在有分组要传输时,呼叫时指定的线 路才连通并被该分组占用。
1892 步进制
机电式 直接控制
1938 纵横制
机电式 间接控制
1965 存储程序控制 电子式 程控交换机应用新阶段
1970 程控数字电话交换系统 PCM信号交换 数字交换
路漫漫其悠远
模拟交换与数字交换-接续技术
✓ 接续信号的发展变化
用户环线
通信网
用户环线
全模拟电话网
(a)
中继系统数字化
(b)
汇接交换机数字化 (c)
一条物理线路上可同时建立多个虚电路 虚拟电路分组交换,属于“面向连接”的交换方式
路漫漫其悠远
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到ATM交换
✓ ATM交换
同步传输模式(STM): 周期性地以帧的格式发送数据,每帧由若干个时隙组成 ,每个时隙在通信过程中分配给一个特定的用户,不同 用户的信息通过固定的时间复用位置进行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