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诗歌的交融(1)PPT课件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_课件1
艺术歌曲的概念: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 通称艺术歌曲。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个人 的内心世界。
选自声乐套曲《冬之旅》德国诗人:缪勒;作曲家:舒伯特。
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歌曲《魔王》、 《野玫瑰》、 《鳟鱼》,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冬之旅》等大 量的、优美的声乐作品,被称为“艺术歌曲之王”。此外还 作有《未完成交响曲》、《c大调交响曲》等。
大合唱:大型声乐作品的一种。包括领唱,独唱,重唱, 对唱,齐唱,合唱等,有时穿插朗诵。常用来表现重大的历 史或现实题材,内容富于史诗性和戏剧性,多用乐队伴奏。
课后总结
听完后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
黄河船夫曲 黄河颂 黄水谣 河边对口曲 黄河怨 保卫黄河 怒吼吧,黄河
混声合唱 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 女声二部合唱,混声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 -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
群众歌曲的概念:
内容大多与政治、社会活动有关,体现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起宣 传鼓舞作用。群众歌曲的产生与发展与近现代的革命斗争有密切的联系。 按题材内容分工人歌、士兵歌曲、学生歌曲、节庆歌曲等。
谷建芬:《绿叶对根的情意》、《滚滚长江东是 水》、《那就是我》、《二十年后再相会》。
歌曲形式
群众歌曲
艺术歌曲
伴奏 演唱形式Biblioteka 有无伴奏均可 齐唱、轮唱、合唱
歌词
歌词与歌谱 的处理
通俗简练、易于上口
多为分节歌,几段歌词用 同一旋律或略作变化。
伴奏占有重要地位
独唱居多
多采用著名诗歌
多为通谱歌曲,每段歌词 均用不同的音乐,词曲结 合紧密。
《马赛曲》 《沁园春雪》 《共青团员之歌》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诗歌的音乐美资料精选课件PPT
起源:原始劳动创造了音乐、诗歌和舞蹈
《尚书·舜典》载: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 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 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 人以和。”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 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 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2021/3/2
13
音 由音长因素构成。由等音节或等音步 语句排列组合,形成语音链上的等音 长序列和音空,有规律地交替成周期
顿 性变化,就产生了音顿律节奏形式。 事业、理想、奋斗、︱爱情、婚姻、家庭, ︱一切的一切︱ 是多么的复杂。
律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教师是辛勤的园丁。 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
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021/3/2
21
音律
音律的基本节奏格式:
音步音长+音步停延+音步音长+音步停延
等言诗歌的音律
等音长句式+句子停延=整齐Hale Waihona Puke 音顿律节奏群杂言诗歌的音律
短音长句式+句子停延+长音长句式+句子停延 =参差型长短律节奏群
2021/3/2
20和21/3/音2 乐一样的节奏。
8
节停
节奏就是
音的行进与停歇
之间的矛盾运动,
奏 延 就是有规律的重复。
万事万物都有节奏
2021/3/2
9
美感快感
节 和谐的节奏 协调差异
奏 不和 谐
2021/3/2
10
语言节奏
是语音的对立因素成周期性组合的结果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
山东省青州实验中学
声乐体裁的多种分类方式是从不同角 度来研究歌曲的原因。 所以,声乐体裁的划分不是绝对的、 唯一的,而是相对的、多视角的。
山东省青州实验中学
当堂检测
要求:
1.限时二分钟
2.认真、仔细
山东省青州实验中学
当堂检测答案
1.A 2.D 3.群众歌曲:②③⑤ 艺术歌曲:①④⑥
山东省青州实验中学
群众歌曲
通俗易懂,易于上口 不太宽广 简单、雄壮豪迈 多为齐唱 要求不高 有无均可
艺术歌曲
多采用著名诗歌 宽广 起伏跌宕、表现力强 多为独唱 要求高 占重要地位(主要是钢琴)
山东省青州实பைடு நூலகம்中学
《马
赛
曲》
《鳟
鱼》
山东省青州实验中学
欣赏《马赛曲》 —法国国歌
山东省青州实验中学
欣赏《鳟鱼》
舒伯特【奥】
唐:诗
宋:词
元:曲
山东省青州实验中学
学习目标:
1、聆听感受:认真聆听《我爱你,中国》、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歌曲,感受作品传 达出来的情感。 2、识记理解:探究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的不 同艺术特色,理解声乐体裁划分的相对性。 3、情感体验:通过聆听歌曲、学唱歌曲,能 够产生情感共鸣,得到情感升华。
课后艺术拓展
1.继续练唱《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歌 词中“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谷 建芬老师又为此写了一首歌曲《二十 年后再相会》,请同学们找来听一听、 唱一唱。 2. 预习《黄河大合唱》,查找《黄河大 合唱》的相关资料(创作背景、词曲 作者)
山东省青州实验中学
山东省青州实验中学
课本+导学案+认真+热情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教案设计)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教案设计)第一章:音乐与诗歌的关系概述1.1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历史介绍音乐与诗歌交融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分析古代诗歌与音乐的紧密联系,例如古代的诗歌演唱传统。
1.2 音乐与诗歌的相互影响探讨音乐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如韵律、节奏、音韵等。
分析诗歌对音乐创作的影响,如歌词的题材、情感表达等。
第二章:诗歌的节奏与韵律2.1 诗歌的节奏介绍诗歌节奏的概念和重要性。
分析不同节奏类型的诗歌,如押韵诗、自由诗等。
2.2 诗歌的韵律讲解韵律的定义和作用。
探讨不同韵律形式的诗歌,如AABB、ABAB等。
第三章:音乐的表现手法与诗歌的结合3.1 音乐的旋律与诗歌的配合介绍旋律在音乐中的作用和与诗歌的结合方式。
分析旋律如何与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相协调。
3.2 音乐的和声与诗歌的交融讲解和声的概念及其在音乐中的作用。
探讨和声如何与诗歌的情感和意境相互融合。
第四章:诗歌的演唱技巧4.1 诗歌的朗读与发音介绍诗歌朗读的重要性和技巧。
分析如何正确发音和语调变化来表达诗歌的情感。
4.2 诗歌的演唱与音乐伴奏的配合探讨如何将诗歌与音乐伴奏有效结合,创造出感染力强的演唱效果。
分析不同音乐风格与诗歌的搭配方式。
第五章:音乐与诗歌的创作实践5.1 音乐与诗歌的协作创作介绍音乐与诗歌协作创作的过程和方法。
探讨诗人与作曲家如何共同创作出音乐与诗歌交融的作品。
5.2 学生音乐与诗歌创作展示安排学生进行音乐与诗歌的创作实践。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鼓励互相评价和交流。
第六章:音乐与诗歌的情感表达6.1 音乐与诗歌的情感共鸣分析音乐与诗歌如何共同表达情感。
探讨音乐与诗歌在情感表达上的相互补充。
6.2 音乐与诗歌的情感传递讲解情感在音乐与诗歌中的传递方式。
探讨音乐与诗歌如何通过旋律、节奏、歌词等元素传递情感。
第七章:音乐与诗歌的意境创造介绍音乐与诗歌意境的概念和特点。
分析音乐与诗歌如何通过旋律、歌词、节奏等元素创造出独特的意境。
7.2 音乐与诗歌的意境融合探讨音乐与诗歌在意境上的相互融合。
音乐与诗歌交融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教学目标:1、弄够理解声乐作品是音乐与姊妹艺术(诗歌)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2、能够认真聆听作品,感受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的不同艺术特色,并在区分艺术歌曲与群众歌曲的实践中,理解声乐体裁划分的相对性。
教学重点:1、音乐与诗歌相互交融的原因。
2、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的不同艺术特色以及各自的定义,同时理解声乐题材划分的相对性。
教学方法:1、讲授法2、听觉感受法3、课堂讨论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听赏歌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思考:分析两个音频各采用什么形式 ?第一个音频是配乐诗朗诵。
第二个音频是歌曲,运用了音乐和前者诗歌相结合的方式。
师讲解:音乐与诗歌融合的历史,最终歌曲的形成,以至后来体裁的形成。
我国的历史就有见证: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音乐与诗歌结合的艺术经历了诗经、楚辞、乐府、绝律诗、词曲等不同体制的发展和演变阶段。
可见音乐与诗歌有这天然的共性。
二、新课教学:1、问:音乐与诗歌有着哪些联系?诗歌和音乐都需要有节奏感(中国古典诗歌音节的组合不仅形成顿、还形成运。
逗,也就是一句之中最显著的那个顿。
运把诗句分成前后两半,其音节分配是:四言二二,五言二三,七言四三。
其次,押韵也是形成中国诗歌节奏的一个要素。
押韵是字音中韵母都分的重复。
按照规律在一定的位置上重复出现同一韵母,就形成韵脚产生节奏。
)、音调(中国古典诗歌的音调主要是借助平厌组织起来的)、情感(古典诗歌的音乐美是声情的和谐)等。
(学生回答课件展示)到了近代采用一种固定的音乐与诗歌融为一体的样式来表情达意,这就是歌曲。
后来歌曲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多种样式即声乐体裁。
①、根据声乐演唱的形式分为:独唱、齐唱、对唱、合唱、轮唱、重唱等②、根据不同题材分为: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讽刺与诙谐歌曲等③、根据歌词与歌谱的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分节歌与通谱歌曲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根据其在社会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分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
2、学生回答个人理解的两种歌曲,听赏歌曲,并进行连线。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声音与诗歌的结合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详细描述
通过模仿和朗读诗歌,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词汇和表达 方式,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 上组织诗歌朗诵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自 信心和表达能力。
总结词
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详细描述
诗歌往往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声音与诗歌的 结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创造出自己的诗歌。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听一段声音,然后让他们根据声音 创作一首诗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声 音与诗歌的结合
目录
• 引言 • 声音与诗歌的魅力 • 小学教育中的声音与诗歌教学 • 教学案例分析 • 教学效果评估 • 结语
01
引言
主题介绍
主题名称
声音与诗歌的结合
主题内容
通过声音和诗歌的结合,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 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主题目标
让学生了解声音和诗歌的魅力,掌握简单的诗歌 创作技巧,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
01
02
03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声音和诗歌的 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简 单的诗歌创作技巧。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能 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 的诗歌创作。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语言和文学的 热爱,增强文化自信和民 族自豪感。
02
声音与诗歌的魅力
声音的多样性
声音的种类
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
通过声音与诗歌的结合,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艺 术素养和文化素质。
03
小学教育中的声音与诗歌教 学
声音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01
02
03
高中语文_音乐与古诗文的交融教学课件设计
回味经典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回味经典
听颖师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② 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 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 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
③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 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 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
①用感觉设喻,描写出听王小玉初唱时感受到的妙境—— 处处伏帖,处处畅快。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阅读清·刘鹗《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三 个片段,思考:
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
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①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 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 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 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音乐与古诗文的交融
——《琵琶行》音乐描写拓展阅读
教学目标
1.品味古诗文中美妙的音乐描写,欣赏语言的形象美。 2.结合《琵琶行》归纳掌握描写音乐的主要手法。 3. 聆听乐曲,尝试写作。
回味经典
琵琶行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
它是一首(
)。
A 群众歌曲 B 艺术歌曲 C 民间歌曲 D 通俗歌曲
《教我如何不想他》的词曲作者分别是(
)。
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艺术歌曲 著名诗歌 表现力强,侧重内心 技巧要求高
伴奏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正谱钢琴伴奏,难分离
创作
结构不太复杂
较复杂
歌曲分类方式:
演唱方式:合唱 对唱 齐唱 独唱 小组唱等等 题材:颂歌 抒情歌曲 叙事歌曲 讽刺歌曲等 社会功能:小夜曲 摇篮曲等 唱法不同:民族歌曲、美声歌曲、通俗歌曲 艺术表现形式: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
艺术歌曲:
多采用著名诗歌; 歌词: 表现力强,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旋律: 对演唱技巧要求高; 演唱: 伴奏: 钢琴伴奏,伴奏与歌声融合为一个整 体,难分离;
创作:表现手段及作曲技法比较复杂。
《马赛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诞生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 期。原名《莱茵军战歌》。 1795年正式定为法兰西共和国 国歌。 这首歌分为主歌和副歌两部分, 充满了战斗精神。
1、舒伯特是(
)著名作曲家,一生创作了(
)多部交响曲。
尤为令世人称道的是,一生还创作歌曲 (
有:(
)余首,其代表作
)。
)、 (
)、( )等,为此,被誉为(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外国作品赏析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外国作品赏析【教学目标】1.师生共同探讨音乐与诗歌的交融,增强学生对音乐与诗歌相结合的音乐作品的关注和学习兴趣。
2.赏析音乐作品,学习和回顾曲式结构、音色,力度等音乐要素对于表现情绪情感的重要作用。
3.通过音乐与诗歌结合的不同形式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二者的内在联系及其表现特点,并从中得到音乐美、诗歌美的享受与熏陶。
【教学重点】感知、表现音乐与诗歌的交融。
【教学难点】对音乐与诗歌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听赏并随音乐哼唱歌曲《菊花台》。
有感情朗读唐诗《不第后赋菊》。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学生们喜欢的音乐作品的聆听和演唱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强烈欲望。
】二、作品鉴赏(一)配乐诗朗诵《我看过你哭》1.为诗歌配音乐。
聆听两首音乐片段,说一说它们各自的音乐情绪怎样?2.师生合作完成配乐诗朗诵【设计意图:通过以乐从诗,感受音乐与诗歌交融的意境美,师生投入地合作为后面深入鉴赏做好情感上的铺垫。
】(二)欣赏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之《春》1.比较聆听,展开音乐的联想,说说音乐对应的分别是ABCD四个情境词中的哪个场景。
2.完整聆听,根据音乐中的音响模拟标出四个不同场景出现的顺序。
3.再次完整聆听,为维瓦尔第的14行诗正确排序。
【设计意图:先通过初次聆听,引出回旋曲式结构图,再通过进一步欣赏,感受音乐的诗意美。
从而让学生理解音乐带给人们是抽象的想象和情感体验,诗歌则更好地为我们诠释了音乐,二者是完美的交融。
】(三)欣赏艺术歌曲《菩提树》1.简介作曲家和作品相关知识。
2.对比旋律(1)和旋律(2),体会情感,并用色彩来形容两首乐曲。
旋律(1)色彩:情感:旋律(2)色彩:情感:3.完成表格填空4.对比两段歌词(缪勒的诗),体会情感完成连线题;忧伤——诗歌1——旋律2甜蜜——诗歌2——旋律15、聆听这两段歌曲片段的效果。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聆听,感受不同乐段的情绪特点,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感受和理解音乐,懂得音乐的创作要随诗歌的情感而流动。
第一课 第二课时《音乐与诗歌的交融——大型声乐作品》
第四单元音乐的体裁——《音乐与诗歌的交融》第二课时《大型声乐作品》教学目标一、了解大型声乐作品的含义,懂得大合唱的基本概念。
二、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培养学生欣赏大型声乐作品的情趣,激发他们热爱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情感,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感受作品内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大型声乐作品的含义,大合唱的基本概念教学工具多媒体板书设计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共分一个序曲和八个乐章《序曲》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原稿为男音)第二乐章《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第四乐章《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混声合唱,原稿为齐唱)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混声合唱原是男声对唱)第六乐章《黄河怨》(女高音独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轮唱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上音乐欣赏课。
大家都知道,在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炎黄子孙创造了辉煌的文明。
但是,翻开近现代史,这个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巨人,却饱受了世界列强的分割和凌辱,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在祖国日益强大的今天,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学子们,决不能忘掉那段惨痛的历史。
今天,我就带领大家到我们的母亲河边去目睹一部诞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伟大巨作《黄河大合唱》。
二、新课讲授(一)了解大型声乐作品、大合唱的概念(展示)大型声乐作品:是指作品在结构上各自独立,情节上互相有一定联系的多乐章歌曲组成的声乐套曲。
包括:弥撒曲、安魂曲、清唱剧、组曲、康塔塔(大合唱)、声乐协奏曲。
大合唱:大型声乐作品的一种。
包括领唱、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合唱等,有时穿插朗诵。
常用来表现重大的历史或现实题材,内容富于史诗性和戏剧性,多用乐队伴奏。
(二)简介作品、作者、及创作背景1、创作背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1939年,当光未然在把这部作品交给冼星海时,作曲家无比激动,在抱病期间仅用了6天就使这部光辉的巨作诞生在一个不起眼的简陋的土窑里。
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音乐与诗歌的交融_课件1
歌曲赏析
我爱你,中国
马赛曲
鉴赏提示
《马赛曲》诞生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作于 1792年4月,原名《架茵军战歌》。同年夏天,马赛市 救国义勇军唱着这支歌挺进巴黎,因此改称《马赛曲》。 它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并对以后的历次欧洲革命产生 了巨大影响。1795(1870)年正式定为法兰西共和国国歌。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
中国古代乐论说:“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 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这段话揭示了在人类早期的混生性 文化现象中,言语与歌唱有着天然的共生性联系。
我爱你,中国
电影《海外赤子》插曲
鉴赏提示
《我爱你,中国》作于1980年。歌曲分三个部分。开 始是一个带引子性质的乐段,节奏自由,旋律起伏跌宕, 把人们引入百灵鸟俯瞰中国大地、引吭高歌的艺术境界。 第二部分节奏较平稳,旋律委婉、深沉而又含蓄,展示出 一幅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田卷,使“我爱你,中国”的主 题不断深化。第三部分旋律富于动力,末句“我的母亲, 我的祖国”在高音区结束,瀑泻出海外儿女炽热、真挚的 爱国情感。
歌曲赏析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歌曲赏析
菩提树
歌曲赏析
今天的学习到此结束,大家都学会了么?
谢谢
这首歌分主歌和副歌两部分。歌曲以军号的基本音 调为核心,铿锵的附点节奏,使歌曲充满了战斗精神。 全曲的调性布局为G大调-g小调一G大调,是法国大革命 时期群众歌曲的一个特点。
歌曲赏析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合 唱)
鉴赏提示
这首歌作于1980年夏。歌曲采用主、副歌的形式 ,音奏富有内在的变化与活力。歌曲的风格轻快、洒 脱,表现了20世纪80年代新一辈青年的理想和抱负。 特别后面那舒展而略带俏皮的问答句,生动地表现了 年轻人充满自信、力争上游的精神面貌,极富情趣。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教案设计)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教案设计)第一章:音乐与诗歌的关系1.1 音乐与诗歌的定义解释音乐的定义: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声音和节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解释诗歌的定义:诗歌是一种文学形式,通过语言的节奏和韵律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1.2 音乐与诗歌的相互影响讨论音乐对诗歌创作的影响:音乐可以激发诗人的灵感和情感,帮助他们创造出更富有韵律和音乐性的诗歌。
讨论诗歌对音乐创作的影响:诗歌的语言和节奏可以启发音乐家创作出更富有诗意和情感的音乐作品。
第二章:音乐与诗歌的形式与结构2.1 诗歌的形式与结构介绍诗歌的形式:包括抒情诗、叙事诗、散文诗等。
介绍诗歌的结构:包括诗行、诗节、押韵、节奏等。
2.2 音乐的形式与结构介绍音乐的形式:包括旋律、和声、节奏、曲式等。
介绍音乐的结构:包括乐章、奏鸣曲、交响曲等。
第三章:音乐与诗歌的交融实例分析3.1 音乐与诗歌交融的实例分析具体的音乐与诗歌交融的实例,如歌曲的歌词与旋律的关系。
3.2 音乐与诗歌交融的技巧讨论音乐与诗歌交融的技巧,如如何通过音乐表达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第四章:音乐与诗歌的创作与实践4.1 诗歌的创作与实践指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包括选择主题、构思内容、注重语言和节奏等。
4.2 音乐的创作与实践指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包括选择旋律、和声、节奏等元素,以及创作曲式和结构。
第五章:音乐与诗歌的交融表演与评价5.1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表演指导学生进行音乐与诗歌的交融表演,包括选择合适的诗歌和音乐作品,进行演唱、演奏或其他形式的表演。
5.2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评价对学生的音乐与诗歌交融表演进行评价,包括评价他们的创作能力、表演技巧和音乐与诗歌的交融程度。
第六章:音乐与诗歌交融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6.1 音乐与诗歌交融的历史背景探讨音乐与诗歌交融的历史发展,从古代到现代,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与诗歌的交融形式。
6.2 音乐与诗歌交融的文化意义分析音乐与诗歌交融在各个文化中的意义,包括反映社会现象、传递情感、表达哲学思想等。
音乐与诗词 PPT
一盏离愁 孤单窗前 自鬓头 奄奄门后 人 未走 月圆寂寞 旧地 重游 夜半清醒泪 烛 火空留 一壶漂泊 浪 迹天涯难入喉 君去 后 酒暖思谁瘦 水向 东流 三春如梦向谁 偷 花开却错 谁家琵 琶东风破 岁月流离 不解时候 仍记总角 幼 琴幽幽 人幽幽 琵 琶一曲东风破 枫染 红尘谁看透 篱笆古 道曾走 荒烟漫草年 头
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 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 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 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 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 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 没听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 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 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 很沉默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 唐婉
词的上片交织着十分复杂的感情内容。“世情薄, 人情恶”两句,抒写了对于在封建礼教支配下的世 故人情的愤恨之情。 “雨送黄昏花易落”,采用象征的手法,暗喻自己 备受摧残的悲惨处境。 “人成各”是就空间角度而言的。“今非昨”是就 时间角度而言的。“病魔常似秋千索。”这也是 “今非昨”的不幸。 结句以三个“瞒”字作结,再次与开头相呼应。既 然可恶的封建礼教不允许纯洁高尚的爱情存在,那 就把它珍藏在心底。因此愈瞒,愈能见出她对陆游 的一往情深和矢志不渝的忠诚。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品分析:
《我爱你,中国》电影《海外赤子》插曲,作于1980年。
引子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百灵鸟俯瞰大 节奏自由 地、引吭高歌 旋律起伏跌
宕
战士祖国大 好河山的壮 丽画卷
节奏平稳
旋律委婉、 深沉、含蓄
海外儿女炽 热、真挚的 爱国情感
旋律富有动 力
听赏&思考:
马赛曲
体验歌曲的情绪,讨论 听后的感想?(超链接)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
言之不足故长言
之,长言之不足故
嗟叹之,嗟叹之不
足,故不知手之舞 之,足之蹈之也。
《乐论》
——
思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歌曲的体裁
歌曲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就形成了多种 样式,这种样式便称为声乐体裁 。
讨论: 请说出几种你比较熟悉的歌曲的体裁。
演唱方式 合唱 对唱 齐唱 独唱 小组唱等 不同题材 颂歌 抒情歌曲 叙事歌曲 讽刺歌曲 社会功能 小夜曲 摇篮曲等 表现形式 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
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
听赏&思考:
我爱你 中国
体验歌曲的情绪,讨论 听后的感想?全曲分了 几段,分别表达了什么
?(超链接 )
我爱你 中国
• 百灵鸟从蓝天飞过 • 我爱你 中国
• 我爱你 中国 • 我爱你 中国 • 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 • 我爱你秋日金黄的硕果 • 我爱你青松气质 • 我爱你红梅品格 • 我爱你家乡的甜蔗 • 好像乳汁滋润着我的心窝
群众歌曲的特点
内容大多与政治、社会活动有关, 体现人民的理想和愿望,反映人民对 社会生活的关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 宣传鼓舞的作用。其曲调以雄壮豪迈 的居多,音域不太宽广,结构亦不复 杂,歌词一般通俗简练,易于上口。
听赏&思考:
菩提树
从 旋律、伴奏、歌词、表达的内容 四个方面思考歌 曲的特点 。
艺术歌曲的特点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 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 表现手段及作曲技法比较复杂,伴 奏占有重要地位。
总结: 群众歌曲
艺术歌曲
旋律
雄壮 豪迈 坚定
歌词
通俗易懂
伴奏
可有可无
表达的内容 政治、社会活动
演唱形式 齐唱、轮唱、独唱
优美 抒情 多采用诗词 歌曲的组成部分 个人的内心情感 独唱
你认为这首歌属于哪种声乐体裁,请说出 你的理由。
• 我爱你 中国 • 我爱你 中国 • 我要把最美的歌儿献给你 • 我的母亲 我的祖国
• 我爱你 中国 • 我爱你 中国 • 我爱你碧波滚滚的南海 • 我爱你白雪飘飘的北国 • 我爱你森林无边 • 我爱你群山巍峨 • 我爱你淙淙的小河 • 荡着清波从我的梦中流过
• 我爱你 中国 • 我爱你 中国 • 我要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你 • 我的母亲 我的祖国 • 啊啊 • 我要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你 • 我的母亲 我的祖国
《二十年后再相会》
来不及等待 来不及沉醉 噢 来不及沉醉 年轻的心迎着太阳 一同把那希望去追 我们和心愿心愿再一次约会 让光阴见证 让岁月体会 我们是否无怨无悔 再过二十年 我们来相会 那时的山噢那时的水 那时祖国一定很美 但愿到那时 我们再相会 那时的春噢那时的秋 那时硕果令人心醉
来不及感慨 来不及回味 噢来不及回味 多彩的梦满载理想 一同向着未来放飞 我们把蓝图蓝图再一次描绘 让时代检阅 让时光评说 我们是否问心无愧 再过二十年 我们来相会 那时的天噢那时的地 那时祖国一定更美 但愿到那时 我们再相会 那时的你噢那时的我 那时成就令人欣慰 那时的你噢那时的我 那时我们再相会 跨世纪的新一辈 那时我们再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