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及稳定性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及稳定性评价

地质构造

武汉市区位于淮阳山字型前弧西翼与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属淮阳山字型前弧西翼葛店-汉阳褶皱带。区内大地构造跨及扬子准地台和秦岭褶皱系两个一级构造单元。以襄(樊)-广(济)深大断层为界,中南部隶属扬子准地台的四级构造单元武汉台褶束,北部为秦岭褶皱系之四级构造单元新洲凹陷之南缘。

由于区内经历了大别、扬子、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喜马拉雅等多次构造运动,使区内构造更趋复杂。新洲凹陷是在古老结晶基底上发展起来的中生代沉积盆地;武汉台褶束由古生界及早三叠系组成的一系列北西西向或近东西向复式褶皱组成,并伴有与轴线平行或近于平行的走向断层及北西向、北东向、北北东或近南北向的断层。

以北东向长江为界,西侧汉口段属江汉——洞庭断陷东北边缘部,东侧武昌段属下扬子陷降带边缘部分。地貌上,西侧汉口处于江汉——洞庭沉降区东北缘,东侧武昌段处于黄石——咸宁波状升降区。中更新世末以来,武昌、汉阳广泛发育Ⅱ~Ⅲ级河湖阶地;汉口东西湖地区则沦为埋藏阶地。

1、褶皱

区内地壳由于受燕山运动南北向水平挤压应力作用,致使古生代及中生代早中三迭世地层形成一系列近东西向紧密线状褶皱。褶皱形态总的来讲呈两条带状,即市区南部的构造剥蚀丘陵区及东北部的青山镇一带,两组褶皱带在市区东部有渐趋重合之势。褶皱形态以紧密线状为主,背斜较宽阔,一般隐伏于地下,构成谷地,向斜狭窄,构成丘陵主要骨架,轴面大多向南倒转。背斜核部由志留系地层组成,向斜轴部由二迭系或三迭系地层组成。其特点为轴线呈北西西或近东西向,并略向

南凸出的弧形,西端有向北偏转之势。

工程地点

场区构造纲要图

据场区构造纲要图(图3.1-1),本工程场区位于蔡甸-太子湖向斜南翼。

2、断裂

区内断层较为发育,但由于地表覆盖严重,出露不甚完整。主要见有四组不同方向(北西西或近东西、北西、北北东、北东向)及不同性质(主要为逆断、正断层、平推断层)和不同规模的断层。其中北西西向或近东西向、北西向断层较为发育,为区内主干断层,次为北北东、北东向断层。

据场区构造纲要图(图3.1-1),本工程场地发育有谌家矶-金口压扭性断裂,为古老断层。

据《武汉市基岩地质图》(1:50000),本工程场区内无全新世活动断裂存在;场区内大部分地段下伏基岩为白垩-下第三系志留系泥质粉砂岩,这些岩石均属非可溶岩,分布稳定;局部地段下伏基岩为三叠系泥质灰岩,分布稳定性一般。因此,本场地大部分地质构造稳定性良好,适宜桥梁及引道工程建设;局部地质构造稳定性一般,较适宜桥梁及引道工程建设。

新构造运动及稳定性评价

(一)、新构造运动

挽近期本区主要表现为和缓振荡式的升降和以掀斜为主的构造运动,它是在深部构造和先期构造的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因而具有较明显的分异性和继承性。

1、区域升降运动

区内升降运动主要表现在地貌形态方面。

区内地貌形态表现为明显的阶梯状特点,分别可见河床、漫滩、一、二级阶地、剥蚀丘陵。阶梯状地貌的形成,虽然受多种因素控制,但它和新构造关系最为密切。

新构造运动在本区的另一表现为微弱的掀斜式运动,呈北东强、南西弱的特点。这一特点可从长江两岸阶地分布形状、发育程度、河流的发育及长江河道变迁等得到证明。

总之,外力剥蚀作用与内力振荡运动决定了区内地貌特征,由于倒置地形的出现与冲沟发育成坳地,表明区内长期处于相对稳定和经受剥蚀作用的结果,而多级地貌高差不很明显,又说明了振荡运动升降幅度不大,且各处不一。

2、活动性断层

挽近期运动产生的新断层,在第三系、第四系中(除全新统外)均可见及,主要分布于青山、阳逻一带,它们在不同时代的地层中所表现的形式亦不尽相同,主要表现为裂隙、小型断层及地震楔等。较为典型的有青山红钢闸断层和阳逻水泥厂断层,其断面均切穿白垩系-下第三系含砾砂岩和第四系中更新统砂砾石层,其断面内充填物为含砾黏土,经对比及测试分析,系后期充填物。

除上述外,挽近期构造形迹在其它地方亦可见及,如青山凤凰山断层、龙口断层、武钢技校断层、阳逻半边山断层等。总之,区内第四纪断层较为发育,其表现为晚更新世断层活动微弱,错距不明显,多为一种剪切节理或规模较小的正断层;中更新世发生的断层与之比较相对强烈,且规模亦较大,形迹也清楚,最大错距可达60米(青山红钢闸断层)。目前尚未在全新统内发现新构造运动形迹。

3、地震

武汉地区挽近构造活动与近代地壳形变表现规模不大,但区域性断裂具多期活动的特点,其端部和交错相接的部位易形成应力集中,从而导致地震发生的可能。

武汉市地震活动较频繁,多为远震波及,多属弱震,且具震级小、烈度偏高的特点。在当前的地震区划上为震级4.7~5级、基本烈度6度区。据资料记载,自公元294~1954年间,武汉毗邻地区发生5级地震26次,6级以上地震5次。这些地震均发生在北北东向、北西西向和近东西向断裂带上,震中距离武汉市120~256公里,其中1640年黄岗5级地震震中离武汉市最近,为50公里。1954~1984年间,监测记录到武汉毗邻地区弱震186次,其中3级以上地震6次,4级地震1次。对武汉市影响最大的地震,是1917年1月24日霍山地震,震级为6.25级,震中烈度为8度,波及到武汉市为6度强。2005年11月26日,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县发生一次震级为5.7级的地震,该地震对武汉未造成很大影响。

武汉市迄今尚未发生5级以上地震,以1954年6月17日岱山3级地震最大,近年来市区内小震不断,震级一般为2级左右,其中1972年3月20日汉口江岸北部发生2级地震,同年1月3日至3月3日,小洪山小震群共记录大于0.3级地震173次,其中有感地震3次,最大2.2级,烈度4度。

(二)、稳定性评价

本区地震活动在时间上表现了平静与活跃的相互更替,地震平静期内主要是应变能量的聚集,也可能伴随一些微震和弱震的发生。武汉地区史载的地震活动情况,其活动周期与之一致,但在震级上则以微震、弱震居多,偶有伴生中强震出现。

本区地震活动的时间涨落特征基本上与长江区、华北区一致,存在一个约300余年的周期。自1400年以来,大致可分为两个地震活动周期,每一个活动周期约为320年。约在1400~1720年为第一活动期,1720年至今为第二活动期,这两个地震活动周期的总体特征相似。前一个地震活动周期的能量释放较高,后者稍低,且具有分散释放的特点。

一个完整的地震活动周期可概括为由应变能量积累阶段、应变前兆能量释放阶段、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