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之逻辑判断推理汇总

合集下载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知识点总结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知识点总结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知识点总结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逻辑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对于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有着较高的要求。

下面就来对逻辑推理的常见知识点进行一个系统的总结。

一、直言命题直言命题是表达对事物直接判断的命题。

比如“所有的苹果都是红色的”“有的花不是白色的”等。

1、直言命题的种类分为全称肯定命题(所有 S 都是 P)、全称否定命题(所有 S 都不是 P)、特称肯定命题(有的 S 是 P)、特称否定命题(有的 S 不是P)、单称肯定命题(某个 S 是 P)、单称否定命题(某个 S 不是 P)。

2、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1)矛盾关系:“所有 S 都是P”与“有的 S 不是P”;“所有 S 都不是P”与“有的 S 是P”。

这两对命题必然一真一假。

(2)反对关系:“所有 S 都是P”与“所有 S 都不是P”。

两个“所有”至少一假。

(3)下反对关系:“有的 S 是P”与“有的 S 不是P”。

两个“有的”至少一真。

(4)从属关系:全称真则特称真,特称假则全称假。

二、联言命题联言命题是指多个命题同时成立的情况。

比如“小明既聪明又勤奋”。

1、逻辑形式:A 且 B2、真假判定:A、B 都为真时,“A 且B”为真;只要 A、B 中有一个为假,“A 且B”就为假。

三、选言命题选言命题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1、相容选言命题逻辑形式:A 或 B。

只要 A、B 中有一个为真,“A 或B”就为真;A、B 都为假时,“A 或B”为假。

2、不相容选言命题逻辑形式:要么 A,要么 B。

A、B 中只有一个为真时,“要么 A,要么B”为真;A、B 都为真或都为假时,“要么 A,要么B”为假。

四、假言命题假言命题是反映条件关系的命题。

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逻辑形式:如果 A,那么 B(A→B)。

A 为真且 B 为假时,“A→B”为假;其他情况都为真。

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逻辑形式:只有 A,才 B(B→A)。

A 为假且 B 为真时,“B→A”为假;其他情况都为真。

国家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逻辑判断)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

国家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逻辑判断)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

国家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逻辑判断)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判断推理判断推理逻辑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择最相符合的选项。

注意: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1.赵先生、钱先生、孙先生、李先生四人参加一项技能比赛,获得了比赛的前四名。

据了解,他们之间有以下关系:①孙先生和李先生经常相约一起打篮球:②第一名和第三名在这次比赛中刚认识:③第二名不会骑自行车,也不打篮球:④赵先生的名次比钱先生的名次靠前:⑤钱先生和李先生每天一起骑自行车上班。

根据以上条件,可以判断此次比赛的第一、二、三、四名次的获得者是:A.孙先生、赵先生、钱先生、李先生B.李先生、赵先生、孙先生、钱先生C.李先生、孙先生、赵先生、钱先生D.孙先生、李先生、赵先生、钱先生正确答案:A解析:题干给了多个确定为真的条件,而且选项也涉及多个元素,可以使用排除法。

由①和②可知,孙先生和李先生不可能同时是第一名和第三名,排除B项;由①和③可知,孙先生和李先生都不是第二名,排除C、D两项。

故答案选A。

2.某村里新来一位干部,5位村民分别听到关于这位干部的如下情况:(1)姓莫,中年,女干部,精通会计:(2)姓徐,中年,男干部,懂建筑设计:(3)姓刘,青年,男干部,熟悉农业生产技术:(4)姓吕,青年,男干部,懂建筑设计:(5)姓莫,老年,男干部,熟悉农业生产技术。

每位村民听到的四项情况中各只有一项正确。

这位新来的干部是一位:A.姓刘的青年女干部B.姓莫的老年男干部C.精通会计的干部D.懂建筑设计的干部正确答案:D解析:题干不存在确定条件,但已知“四项情况中只有一项正确”,可以使用代入法。

代入A项,(3)至少对了两项,不符合;代入B项,(5)至少对了三项,不符合;代入C项,(1)最后一项正确,则不是女干部,是男干部,进而可知不是中年和青年,是老年,(5)至少对了两项,不符合;可直接选D。

2023公务员行测复习判断推理常见考点

2023公务员行测复习判断推理常见考点

2023公务员行测复习判断推理常见考点公务员行测复习判断推理常见考点一、矛盾法解决真假话问题题型介绍:当题干通过对话或其他形式给出多个直言命题,并指出其中真假命题的个数,其中存在明显的矛盾关系,此时可采用矛盾法解题。

矛盾法是指根据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之间的关系来解题的方法。

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可以从一个命题为真推出其矛盾命题为假,也可以从一个命题为假推出其矛盾命题为真。

【例题】在某次税务检查后,有四个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甲:所有个体户都没有纳税。

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没有纳税。

丙:个体户并非都没有纳税。

丁:有的个体户没有纳税。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则以下哪项是真的A。

丁断定属实,陈老板未纳B。

丁断定属实,但陈老板纳了税C。

丙断定属实,陈老板纳了税D。

甲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解析】在此题中,甲与丙互为矛盾命题,一真一假,根据题干可知,四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因此,乙和丁均为假话,乙为假话,则真实情况为陈老板已纳税,丁为假话,真实情况为所有的个体户都纳税了,到此可知,甲乙之中,甲是真话,乙是假话。

因此答案为C。

【技巧点拨】看到真假话问题,应该首先观察一下语句中是否有矛盾关系。

利用矛盾关系解题有三个步骤:找出矛盾关系;结合题干信息,撇开矛盾关系确定其他命题的真假性;根据已知确定信息以及矛盾的两个命题进行推理,确定答案。

二、突破口法解决朴素逻辑题型介绍:通常当题干存在某个(些)比较特殊的条件或者存在某个(些)对象(条件)被反复提及的时候,这个(些)条件往往就是解题的突破口。

所谓找突破口法就是快速找到解题切入点的方法。

【例题】几位同学对物理竞赛的名次进行猜测。

小钟说:“小华第三,小任第五。

”小华说:“小闽第五,小宫第四。

”小任说:“小钟第一,小闽第四。

”小闽说:“小任第一,小华第二。

”小宫说:“小钟第三,小闽第四。

”已知本次竞赛没有并列名次,并且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

公务员行测逻辑判断推理题库(7)(含答案)

公务员行测逻辑判断推理题库(7)(含答案)

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题库(7)(100题)1. 在毕业考试结束后,班长想从老师那里打听成绩。

班长说:“老师,这次考试不太难,估计我们班同学的成绩都在70分以上吧。

”老师说:“你的前半句话不错,后半句话不对。

”根据老师的意思,下列哪项必为事实? ( D )A. 少数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上,多数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下B. 多数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上,少数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下C. 有的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上,有的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下D. 如果以70分为及格,肯定有的同学的成绩不及格2. 如果不能有效解决房价过高、房租不断上涨以及不成正比的工资收入这些问题,那么“蚁族”生活的期限将被延长,“蚁族”的梦想也将推迟实现。

由此推出:(A)A. 只有有效抑制房价过高和租金上涨,保持工资收入增长的合理比例,才能不推迟“蚁族”梦想的实现B. 如果有效解决了房价过高、房屋租金不断上涨以及不成正比的工资收入这些问题,“蚁族”生活的期限将会缩短,“蚁族”的梦想也能够实现C. 缩短“蚁族”生活的期限,就能加速“蚁族”梦想的实现D. 如果“蚁族”的梦想被推迟实现,就不能有效解决房价过高、房屋租金不断上涨以及不成正比的工资收入这些问题3. 文化是活的生命。

持久的生命力有赖于其影响力,而社会大众的喜爱是构成影响力的前提条件。

由此可以推出:( B )A. 受到大众喜爱的文化就会有影响力和持久的生命力B. 不受大众喜爱的文化就没有持久的生命力C. 文化没有影响力就不会受到社会大众的喜爱D. 只有具备了持久的生命力,才可能会受到社会大众的喜爱4. 某学校甲、乙、丙三位老师年龄各不相同,一位喜欢足球,一位喜欢篮球,一位喜欢排球。

现在知道:甲比喜欢足球的人年龄大;喜欢排球的老师比喜欢篮球的老师年龄小;乙老师年龄最大。

由此可以推出: ( C )A. 甲老师年龄最小B. 乙老师喜欢排球C. 丙老师喜欢足球D. 三人年龄大小无法确定5. 进入6月份,不少市民发现,蚊子越来越多,简直无法控制,灭蚊剂也杀不死,一些曾经“一用就灵”的灭蚊剂如今渐渐失效。

公考行测——逻辑推理——知识点整理

公考行测——逻辑推理——知识点整理

公考行测——逻辑推理——知识点整理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公考行测里的逻辑推理这个重要板块。

逻辑推理啊,就像是一个神秘的谜题世界,等着咱们去探索和破解。

这里面的知识点,那可真是丰富多彩,又充满挑战!先来说说直言命题。

这就好比是直接了当的表达,简单明了。

比如“所有的苹果都是甜的”“有的学生是勤奋的”,这种表述是不是一下子就能让你心里有个大概的判断?可别小看这直言命题,里面的门道多着呢。

它的真假关系,就像是一场精彩的“是非大战”,一不小心就容易判断错误。

再讲讲联言命题和选言命题。

联言命题就好像是几个好朋友手拉手,要一起出现才行。

比如说“小王既聪明又勤奋”,只有聪明和勤奋都具备,这个命题才是真的。

而选言命题呢,则像是给你几个选择,要么这个,要么那个,或者都可以。

“今天要么下雨,要么晴天”,是不是很形象?三段论也是个有趣的家伙。

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就像搭积木一样,一步一步搭建出推理的大厦。

“凡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是不是有点像在玩推理的游戏?还有假言命题,这可是个厉害的角色。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就像是一对双胞胎,长得有点像,可性格大不同。

充分条件是“有它就行”,必要条件是“没它不行”,是不是得好好琢磨琢磨才能分得清?逻辑推理中的矛盾关系更是让人又爱又恨。

就像你找东西,明明就在眼前,可就是看不见。

掌握了矛盾关系,很多难题就能迎刃而解啦。

推理规则就像是游戏的规则,只有遵守了,才能玩得转。

什么肯前肯后、否后否前,听着有点绕,可多练几遍,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妙处。

类比推理也是不能忽视的一部分。

就像找相似的朋友,从形状、功能、属性等方面去比较,看谁和谁更亲近。

这么多的知识点,是不是感觉有点头大?别担心,只要多练习,多思考,就像打怪升级一样,一个一个攻克它们。

朋友们,公考行测的逻辑推理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得下功夫,用心去琢磨。

你想想,要是能把这些知识点都掌握了,在考场上那得多威风啊!难道你不想成为那个在逻辑推理中轻松应对、游刃有余的高手吗?加油吧,相信自己一定行!。

公考行测逻辑判断经典总结

公考行测逻辑判断经典总结

公考行测逻辑判断经典总结行测逻辑判断部分是公务员考试中的重要考察内容之一,也是考生需要重点备考的部分。

下面是对公考行测逻辑判断经典内容的总结。

一、逻辑判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二、逻辑判断的基本要素逻辑判断的基本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关系和结论。

三、逻辑判断的基本方法逻辑判断的基本方法主要有演绎法和归纳法。

演绎法是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一定的逻辑规则推出结论。

归纳法则是根据一定的前提条件,通过观察和分析的方法得出结论。

四、逻辑判断的常见类型1.顺序判断:要求根据一定的规律或条件,确定两者之间的先后顺序。

例题:A比C矮,B比A高,那么C最可能是?答案:C最可能最高。

2.数字关系判断:要求根据给定的数字关系,确定答案。

例题:1、3、5、7、()四个数中,最不可能是()。

答案:1、3、5、7这四个数都是奇数,所以最不可能的是43.排队判断:要求根据一定的条件确定队伍的排列。

例题:A、B、C、D、E五人按其中一顺序排队,已知C在D的左边,E在A的右边,则E可能在队伍的()。

答案:E可能在队伍的最右边。

4.数量关系判断:要求根据数量关系确定答案。

例题:甲、乙一起做一件工作需要15小时,乙、丙一起做同一件工作需要20小时,如果甲独立做这件工作,需要()小时?答案:甲、乙一起做一件工作需要15小时,乙、丙一起做同一件工作需要20小时,可推出甲、乙、丙一起做这件工作需要15*20/5=60小时,所以甲独立做这件工作需要60小时。

五、逻辑判断的解题技巧1.审清题意,理解问题。

2.缩小范围,选项排除。

3.灵活运用逻辑思维,进行逻辑推理。

4.注意逻辑关系,避免陷阱。

六、逻辑判断的备考方法1.理论学习:掌握逻辑判断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了解常见题型和解题思路。

2.题量练习:多做逻辑判断题目,熟悉题型特点,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3.分析总结:做题后要总结和分析自己的错误原因,提高自己的逻辑判断能力。

4.查漏补缺:针对自己薄弱的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提高整体的逻辑判断水平。

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知识点总结

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知识点总结

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知识点总结目录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知识点总结 (1)一、图形推理 (2)1.位置规律 (2)2.样式规律 (3)3.属性规律 (4)4.数量规律 (5)5.空间重构 (8)二、类比推理 (9)1.语义关系 (9)2.逻辑关系 (10)3.语法关系 (11)三、定义判断 (12)四、逻辑推理 (14)1.翻译推理 (14)3.排列组合 (17)4.逻辑论证 (18)5.日常结论 (21)一、图形推理1.位置规律特征:选项中元素组成相同考点:①平移:图形上下、左右、顺逆时针;步数:恒定、递增(等差)②旋转:顺逆时针;角度:45°、90°、180°③翻转:(1)左右翻转:竖轴对称(2)上下翻转:横轴对称技巧:比较思维:比较选项找出差别、结合题干快速做题特殊题型:九宫格,中间图形特殊优选“米”字形观察2.样式规律题目特征:元素组成相似(元素重复出现、线条重复出现)(1)遍历题目特征:相同元素重复出现(九宫格和两组图中居多)①外框的遍历。

②内部线条/阴影/空白/图形的遍历。

③涉及多个相同小元素时,注意数量遍历。

(2)加减同异图形特征:线条重复出现1.相加、相减2.求同(去同求异)3.求异(去异求同)(3)黑白运算题目特征:图形轮廓和分割区域相同,相同区域“黑白”颜色不同,且黑块数量不成规律解题技巧:按照对应位置进行“黑白”相加运算,将所得规律应用于所求图形注意:与位置平移最大的区别:黑块数量不同3.属性规律题目特征:元素组成不相同、不相似考点:1.对称性 2.开闭性 3.曲直性注意:元素组成不相同、不相似优先考虑属性规律,比如月亮和箭头、三角形均不同,考虑属性规律,包括对称性、开闭性和曲直性。

一、对称性1.轴对称(对称轴方向和数量)2.中心对称(图形旋转180°后和原图形完全重合)二、开闭性1.全封闭2.全开放特征:完整的图形留了小开口,可以考虑开闭性三、曲直性1.全曲线2.全直线4.数量规律数量类识别特征:元素组成不相同、不相似数量规律明显考点:点、线、角、面、素【注意】数量规律:1.识别特征:(1)元素组成不相同、不相似,优先考虑属性规律(对称性、曲直性和开闭性);属性无规律,数量规律明显,考虑数量规律。

公务员判断推理的题目及答案

公务员判断推理的题目及答案

公务员判断推理的题目及答案### 题目一:逻辑推理题目描述:某公司有四位员工:A、B、C和D,他们分别在不同的部门工作:市场部、财务部、人事部和研发部。

已知以下信息:1. A不在市场部工作。

2. B不在财务部工作。

3. 如果A不在研发部工作,那么C在市场部工作。

4. 如果B在人事部工作,那么D不在研发部工作。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A、B、C和D分别在哪个部门工作。

答案:根据条件1,A不在市场部工作。

根据条件2,B不在财务部工作。

根据条件3,如果A不在研发部,C在市场部工作。

由于没有直接信息表明A是否在研发部,我们不能直接确定C的部门。

但根据条件4,如果B在人事部,D不在研发部。

由于B不在财务部,B可能在人事部或研发部。

如果B在研发部,那么D不在研发部,这意味着D在市场部或财务部。

但根据条件1,A不在市场部,所以D不可能在市场部,D必须在财务部。

这样,B在研发部,C在市场部,A在人事部。

### 题目二:类比推理题目描述:如果“苹果”对于“水果”相当于“汽车”对于什么?答案:“苹果”是“水果”的一种,同样,“汽车”是“交通工具”的一种。

### 题目三:图形推理题目描述:观察下列图形序列,找出下一个图形。

```图形A: ○图形B: □图形C: ○○图形D: □□图形E: ○○○图形F: ?```答案:根据序列,每个图形都是由前一个图形的形状重复一次。

因此,图形F 应该是由两个方块组成的:□□。

### 题目四:数字推理题目描述:下列数字序列遵循某种规律,请找出下一个数字。

2, 5, 9, 14, ?答案:这个序列中,每个数字比前一个数字多3, 4, 5, 6... 依次增加1。

所以下一个数字是14 + 7 = 21。

### 题目五:言语理解题目描述:阅读以下句子,并判断其正确性:“如果今天是星期五,那么明天是星期六。

”答案:正确。

根据星期的顺序,如果今天是星期五,那么明天确实是星期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合推理
四组翻译:
所有A都是B A B
所有A都不是B A —B
有的A是B 有的A B
有的A不是B 有的A —B
三组换位:
所有A都不是B 所有B都不是A
有的A是B 有的B是A
所有A都不是B 有的B是A
两组推理:
所有A都是B 某个A是B 有的A是B
所有A都不是B 某个A不是有的A不是B
必然可能同义替换
1、上推下,对角线互为矛盾;
2、任何一句话都等同于它的矛盾命题前面加一个负号
必然=不可能不
不必然=可能不
可能=不必然不
不可能=必然不
同义替换方法:
1、去掉/添加开头的否定词
2、所有和有的互换
3、必然和可能互换
4、肯定和否定互换
必然 可能
可能不
必然不
真假推理
矛盾关系:
1、某个……是……和某个……不是……
2、所有……是……和有的……不是……
3、所有……都不是……和有的……是……
4、如果A,那么B 和A且—B
反对关系:
1、所有……都是和所有……都不是……
(两个所有必有一假,可以同假)
2、有的……是……和有的……不是……
(两个有的必有一真,可以同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