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2020年整理).pdf
数学学科法制教育渗透计划

数学学科法制教育渗透计划工作目标1.编写高质量的数学学科法制教育教材:目标是在一年内完成涵盖基础数学知识和相关法律条款的教材编写,确保教材既能教授数学知识,又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数学学科中的法律问题,如知识产权、学术诚信等。
为此,我们将组织专家团队,进行详细的规划和研究,确保教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开展数学学科法制教育讲座和研讨会:计划每月举办一次数学学科法制教育讲座或研讨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进行讲解,让学生和教师能够深入了解数学学科中的法律问题。
同时,通过讲座和研讨会,提升教师对数学学科法制教育的认识和教学能力。
3.建立数学学科法制教育在线平台:为了更广泛地推广数学学科法制教育,我们将建立一个在线学习平台,提供相关课程、案例分析、法律法规等信息,让学生和教师能够随时随地学习和参考。
工作任务1.组织专家团队:我们将组织一支由数学和法律专家组成的团队,共同研究和编写教材,确保教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研究和规划教材内容:专家团队需要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规划,确定教材的内容和结构,确保教材能够全面覆盖数学学科中的法律问题。
3.撰写教材:根据研究和规划的结果,撰写高质量的教材,确保教材既能教授数学知识,又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数学学科中的法律问题。
4.策划和举办讲座和研讨会:我们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进行讲座和研讨会,为此需要进行详细的策划和准备工作,包括确定讲座主题、邀请演讲嘉宾、安排场地和设备等。
5.建立在线学习平台:我们需要开发和建立一个在线学习平台,提供相关课程、案例分析、法律法规等信息,为此需要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和开发工作。
任务措施1.开展教材编写工作坊:为了确保教材的质量,我们将定期开展教材编写工作坊,让专家团队成员能够相互交流和讨论,共同完善教材内容。
2.进行教材试讲和评估:在教材完成后,我们将邀请教师和学生进行试讲和评估,收集他们的反馈意见,对教材进行修改和完善。
3.持续更新在线学习平台:在线学习平台完成后,我们将持续更新平台内容,包括添加新的课程、案例分析和法律法规等信息,确保平台的实用性和时效性。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摘要】对少年儿童进行法制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更重要的是能促使他们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小学低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师要利用教研活动时间,深钻教材,找准渗透点;选择时机,逐步渗透;注意策略,有机渗透;借助情境,讲究氛围。
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法律因素,在相应的教学内容、环节、形式中发现契机,适时、适度地加以渗透,使法制教育与数学教学自然融合,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法制教育,把法制教育贯穿于知识的全过程。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渗透法制教育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是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能力培养引导者。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对少年儿童进行法制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更重要的是能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因此,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加以重视,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呢?1.深钻教材,找准渗透点在数学教材中,法制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许多老师都无从着手,找不到法制教育的渗透点。
我们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法律因素,共同探讨教学中的法制教育的渗透点。
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数一数》,我利用ppt课件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情境图中有一面国旗,教师相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学生在观察五星红旗时,教师让学生知道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要爱护红领巾,要爱护五星红旗,爱护国旗就是爱国。
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
为了造就祖国人才,在对学生完成学科知识教学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这样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还可以使学生善于用法保护自己。
因此,有必要数学学科的教学进行法制因素的开发,在教学中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渗透,唱响课堂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旋律。
就学科特点来讲,数学科虽然不是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但只要充分挖掘法制素材,合理选择渗透时机,同样能实现科学与法制教育的双丰收。
现将其本学期数学学科法制渗透工作总结如下:一、深挖掘教材,寻找科学殿堂的法治之光结合本学期教学内容和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来看,大部分法制内容并不占明显地位,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慧眼识金,充分发掘直接的、潜在的法制因素。
如: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进行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烟花爆竹使用安全评价细则》的浸透、第三章《分式》为我们渗透《环境保护法》提供了契机。
二、进行有机渗透,实现科学与法的和谐共振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需采取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不能让法制喧宾夺主,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同时结合学生思想实际以及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等方面进行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这样才能达到科学、法制的双重教育目的。
另外,法制的内涵是约束人的行为,它强调人在社会生活中怎么做?如何做才能符合规范?因此,“法”是严肃的,但这不意味着教师总是要板着一张脸或者高高在上地进行说法教法。
因此我们应该对学生会心一笑,进行轻松渗透。
例如,对学生讲一个故事、说一段幽默,恰当运用故事和幽默犹如一缕清风,轻轻吹开学生的心灵之窗,把快乐包裹的“法”的种子撒播在学生心田,更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总之,学科教学中进行法制渗透应该做到“润物细无声”,因为数学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有着独特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特点,教学中寻找科学与人文的合理链接,实现科学与法制的和谐共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只要我们具备信息敏感度,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发挥教育机智,合理开发教学资源,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无痕渗透和有目的的培养,将会使学生法制意识得到强化,让社会更加美满和谐。
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doc(毛帮香)

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质教案余庆县城关一小:毛帮香教学内容:6、7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目标:1、让学生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关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
3、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学过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交流中培养倾听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人进行合作的良好习惯。
5、懂得大自然的美丽离不开人们的精心呵护,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学难点: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自主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
瞧,这是我们一年级小朋友在植树节那天参加活动的情景。
二、自主探索1、请小朋友拿出小木棒来摆一摆,看看能写出几个和是6、7的加法算式。
再比一比谁的加法算式多。
2、教学例题看学生植树图,让学生说说图画的意思。
(1)思考:要算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列式?质疑:为什么同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而得数却相同?交流:从这题中你发现了什么?(2)一共有6个人,男同学有4人,女同学有几人?女同学有2人,男同学有几人?怎样列式呢?(3)小组交流不同的解题策略。
(4)汇报讨论结果。
(板书:6—2=4 ,6—4=2)三、思维训练教材第51页,“想想做做”第六题,看图填算式7—□=□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列式,答案不一样,从而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四、法制渗透1、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植树,通过观察图中小朋友的活动,使同学们知道:(1)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和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密不可分。
(2)小朋友参加植树造林是为了保护环境。
(3)每个小朋友都要学会保护周围的环境。
(向学生介绍《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和是6、7的加法被减数是6、7的减法5+1=6 1+5=6 6—4=2 6—2=43+4=7 4+3=7 7—2=5 7—5=2六、家庭作业书上52页,练习六第3题。
《认识人民币》学科渗透法制教案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科书52~53页的内容。
“认识人民币”,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平时实际生活来学习人民币元、角、分三个单位之间的换算以及有关的加减法运算。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对人民币有较多的接触,知道用人民币来买商品。
学生熟知生活中面额为角和元的人民币,比如知道以角为单位的有1角、5角;以元为单位的有1元、2元、10元、20元、50元、100元这些100以内面值较小的数。
现在的学生对单位为分的人民币接触较少,并且他们对学习人民币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人民币以及它的三个单位元、角、分,并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掌握人民币的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3、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通过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启发学生感知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爱护人民币。
4、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掌握1元=10角,1角=10分。
难点:人民币的等价兑换。
教学准备:教材挂图,每人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今天吃早餐了吗?都吃的什么啊?有的同学是买早餐吃的,那我们买东西的时候会用到什么?(钱)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人民币)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提问,结合学生身边的事情,学生乐意不觉的回答起老师的问题,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新授:(一)认识人民币。
1、生活中同学们都会在哪些地方用到人民币呢?(买衣服的时候、买东西吃的时候、区游乐园玩的时候、买学习用具的时候等等)【设计意图:提出这个问题,启发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实际生活,感知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出示挂图,展示教材第52页图片内容,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各种需要人民币的地方。
渗透计划

法制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计划一(3)班少年儿童是民族的希望,少年儿童的茁壮成长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根本所在。
而少年儿童的教育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而更重要的是理想、道德和法制教育。
成才必先成人,不成人必成不了才。
也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成为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承担着增强少年儿童法制意识的培养教育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结合小学数学知识,浅谈一下我在数学教学中是怎样渗透法制教育的。
一、开发和挖掘数学学科中法制教育的素材,上好学科渗透课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既不能把数学课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
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分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
如:在教授人民币的认识时渗透廉洁清正的思想教育并配以图片形象的说明。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的情景图都是在动物园和游乐园,所以可以充分调动少年儿童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它是通过具体的课本内容来演绎法律条文,使抽象的条文形象化、实用化,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二、游戏的运用利用数学游戏,或其他形式的数学活动进行法制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把进行法制教育的方法、时机掌握恰当,运用灵活,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抵制心灵污染,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们在数学游戏教学时,借助情景教学,结合游戏规则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
使学生知道了为什么要守法,怎样守法,什么叫犯罪。
从而懂得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律常识。
在进行口算抢答游戏时常常出现个别同学站起来回答,故意答错等现象,使游戏就无法进行。
针对这些现象,我在讲清游戏规则的同时,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知道:游戏中的规则就好比我们国家的法律,大家在游戏时不遵守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
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不遵守法律,我们的国家就不能安定。
所以,同学们要从小养成遵规守纪的好习惯,这样才能适应、适合于我们的社会。
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秀教案

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自觉维护社会秩序的法制意识。
3.通过数学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提高法制观念。
二、教学内容1.数学基础知识2.法律知识3.数学与法律结合的案例分析三、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1.教师以生活中的法律案例为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数学与法律的关系。
2.学生分享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和了解。
第二环节:数学基础知识教学1.教师讲解数学概念、公式和定理,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第三环节:法律知识教学1.教师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和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2.学生通过案例了解法律知识,提高法制观念。
第四环节:数学与法律结合的案例分析1.教师呈现数学与法律结合的案例,如经济犯罪、知识产权等。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数学问题及法律问题。
1.导入教师以“小明偷了小红的手机,被警察抓了”的案例为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数学与法律的关系。
学生分享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和了解,如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规范,违反法律要受到制裁等。
2.数学基础知识教学教师讲解数学概念、公式和定理,如概率、统计等,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如何计算中奖概率、如何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等。
3.法律知识教学教师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和法律与生活的关系,如法律是规范行为的准则,保护公民的权益等。
学生通过案例了解法律知识,提高法制观念,如分析经济犯罪案例,了解相关法律规定。
4.数学与法律结合的案例分析教师呈现数学与法律结合的案例,如某公司侵犯知识产权,导致另一公司损失巨大。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数学问题及法律问题,如如何计算损失金额、如何界定侵权行为等。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如提高法制观念、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
3.教师提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一年级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数一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2、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
3、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
4、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
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
5、渗透法制教育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相关内容。
教具:教学挂图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讲述: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动物乐园,高兴吗?2、出示挂图,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兴趣,初步探索。
嗬!动物乐园到了,你们看,动物乐园里可热闹啦,让我们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睁大眼睛,你看看图上有些什么?二、自己探索看图了解画图的内容,图上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这是我国国旗的图片。
这我们的身边哪里能看到国旗?生:学校每周举行升旗仪式的时候。
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相关内容。
告诉学生:国旗是国家的标志和象征,要热爱、尊重国旗。
)1、结合画面下的10幅小图观察,这10幅小图都是从场景里提取的,让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2、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
(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3、第七、八、九、十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物体。
三、实物操作分4人小组,由任意一个小朋友说出物体的个数,让其他3个小朋友用圆点摆出表示的数。
四、拓展运用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
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
如:我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
五小结小朋友爱动脑,又爱动手,真不错,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六、巩固深化1、游戏:火车钻山洞讲述:刚才小朋友数数数得可真棒,现在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玩。
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精选7篇)

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精选7篇)数学渗透法制教育篇1教学内容:纳税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4、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主要渗透《宪法》第5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1条。
教学重点:税额的计算。
教学难点:税率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3)1000元的8%是多少?2、什么是比率?二、新授2)50吨的10%是多少?(4)50万元的20%是多少?1、阅读p122页有关纳税的内容。
说说:什么是纳税?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渗透《宪法》第56条,《宪法》第5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2、税率的认识。
(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2)试说以下税率表示什么。
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
这里的5%表示什么?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这里的20%表示什么?3、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1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1条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渗透法制教育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渗透法制教育摘要: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以小学学科教学内容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活动平台,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通过授课教师的巧妙设计,有意识、有计划地渗透相关的法制知识和法制理念的教学。
本文围绕小学数学学科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以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激发学生法制情感,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和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数学教学法制教育渗透“法制教育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小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还必须要有学生的道德、法制教育。
在1986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法制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让学生逐步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而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没有专业的法制教育课堂,教师可以在所要讲授的学科内容中努力寻找法律知识的切入点或者渗透点,在进行学科教学的同时,将法律知识自然地融入到学科教学过程中。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地要承担起这一项重任,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浅谈一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的。
一、小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周围的一切新鲜事物他们都会感到好奇,判断是非的能力有限,再加上受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的侵袭,少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极易在学习生活的道路上误入歧途。
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留守儿童比例较大,学生们的法制教育显得尤为突出。
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而法制教育又是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势在必行。
二、小学教师要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具备基本的法律素质在小学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老师们会自然而然想到《品德与社会》、《语文》、等课程,因为这些课程里包含的法制教育因素较多,很少有会联想到数学学科教学。
其实,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有很多法律知识蕴含其中,教师要对教材要深入钻研,充分挖掘出教学内容中的隐性法律知识,巧妙设计在教学过程中。
(一年级数学)法制教育渗透学科教学教案

法制教育渗透学科教学教案《左右》教学设计执教人:宋轮江教学内容:左右教学目标:1、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4、使学生懂得一些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的法律知识。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
教学难点:“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笔橡皮尺子文具盒教学过程:一、通过左手、右手的活动,感知自身的左与右师:小朋友们,今天谁有信心上好这节课?请举起你的小手。
1、感知左手和右手2、体验自身的“左与右”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4、揭示课题师:小朋友们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的“左”和“右”还有许许多多,今天我们就来确定一下“左”和“右”(板书课题:左右)师:请小朋友们记住,“左”字下边是个“工”字,“右”字下边是个“口”字。
二、玩学具,理解左边和右边1、摆一摆师:同桌合作,像电脑上一样的顺序摆放好事先准备好的学习用品。
(计算机演示:按顺序摆好: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五样学具)师:大家先来确定一下,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2、数一数师:按左右的顺序来数一数。
(点着学具来数,数好后请学生回答,从而完成电脑中的填空题)从右数橡皮是第--------个从左数橡皮是第--------个师: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不同。
3、说一说尺子的左边是什么?右边呢?(1)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图说出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2)说出尺子的左边或右边各有哪二样学具?4、想怎么摆就怎么摆,然后同桌互说三、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1、说一说:你相邻的同桌都有谁?问:相邻是什么意思?面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背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侧转身再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师:每转一次前、后、左、右的人都发生了变化,但相邻的同学总是这几个。
2、用电脑演示同学们上下楼梯的情景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学生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试着走一走,体会一下)小结:1、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以走路的人为标准。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制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尊重法律的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法律,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教学内容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我国的法律体系3.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4. 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5. 青少年如何遵守法律、维护法制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我国法律体系、公民权利和义务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如何遵守法律、维护法制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加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我国法律体系、公民权利和义务等知识点。
3. 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4.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遵守法律、维护法制。
5. 总结课程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3. 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实践活动成果:评估学生的法律素养和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有效掌握法律知识。
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适当增加典型案例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培养他们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法律知识相关教材、案例集。
2. 多媒体课件:法律知识讲解、案例分析、互动环节。
3. 网络资源:法律新闻、案例、视频资料。
4. 实践活动材料: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法律的基本概念、我国法律体系、公民权利和义务、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渗透法制教育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渗透法制教育摘要: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数学学科知识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法制资源。
关键是如何开发和利用法制教育资源与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承担着增强少年儿童法制意识的培养教育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关键词:法制教育数学知识学生小学数学教师渗透我结合小学数学知识,浅谈一下我在数学教学中是怎样渗透法制教育的。
笔者浅谈以下几点做法:一、要认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在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好多内容都可以设置契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守法是基础,遵纪是前提,千万不要忽视遵纪的作用,不要以为平时违反点学校的纪律没有什么大不了,只要不违法就行。
这种想法和心态是万万要不得的。
特别是我们班,由于人多现有学生 62人,偶尔有这样一些现象发生:乱仍果皮、纸屑、零食包装带,说脏话,相互打闹,进网吧等,这些现象时有发生,少数学生在课堂上捣乱,作为数学教师我深知,他们正是学知识,长身体的大好时机,如果现在不从小处着手规范他们的言行,他们将来就成不了人,更成不了才。
有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古话说得好,现在小小的放纵就可能酿成日后的大错,一失足成千古恨。
不要等到法律制裁的时候再后悔。
对学生从小培养法律意识,适时进行法律知识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从而依法办事、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二、要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在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好多内容都可以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既不能把数学课上成法律课,也不能忽视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教育素材。
要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分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如:我在教授“你寄过货卡吗”时渗透环保教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中的有关法律知识教育。
小学数学学科法制渗透教学设计

作品编号:(每个县、特区、区按统一编码进行编号)全市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治教育优质录像课(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论文)评比活动作品封面学科类别(不要以编号代替):小学数学内容摘要(200字左右)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会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2、在计算税率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每个学生都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4、渗透法制教育的内容:(1)《宪法》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备注:一、学科类别.1.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2.小学语文3。
小学数学 4。
小学英语5。
小学科学6.小学美术7.小学音乐8.小学信息技术9.小学体育与健康10。
初中思想品德 11.初中语文12。
初中数学。
13。
初中英语14。
初中历史(历史与社会)15。
初中地理16。
初中化学17.初中生物18。
初中物理19.初中美术20.初中音乐21。
初中信息技术22.初中体育与健康23.高中思想政治 24.高中语文25。
高中数学26.高中英语27.高中历史28.高中地理29。
高中化学30.高中生物31.高中物理32。
高中美术33。
高中音乐34。
高中信息技术35。
高中体育与健康36。
综合(凡不是纯学科性的论文都归在这一类)。
二、作品题目不要太长.教学设计直接点明是什么课的设计,如:《祝福》教学设计(不要把某某版第某册第某课作为题目的组成部分)。
三、如你的参赛作品是优质课,封面标题就写成“全市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治教育优质课评比活动作品封面”。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纳税》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的内容及例3,练习二,第4、5、8题。
一年级数学教学法制渗透点

冬梅教学法制文库2~1数学·一年级版别:人教版渗透点1学科内容一(上)/第一单元/ 第2~3页课/情境图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教学要求和方法要求:知道。
方法:实物展示,师生互动。
示例或说明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的国旗图片后,向学生展示国旗实物,并说明过期的特征。
2、教育学生:国旗时国家的标志和象征,要热爱、尊重国旗。
(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相关内容)3、师生互动:(1)在我们身边哪里能看到国旗?(2)回忆学校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的情况。
冬梅教学法制文库2~1数学·一年级版别:人教版渗透点2学科内容一(上)/第六单元/ 第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53页/情境图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教学要求和方法要求:初步了解。
方法:课堂讨论,图片展示。
示例或说明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热爱自然、保护环境”,通过观察图中小朋友的活动,使同学们知道:(1)图中优美的环境是通过大家的热爱和环保的来的。
(2)小朋友参加植树活动是为了保护环境。
(3)每个小朋友都要学会保护周围的环境。
2、通过观察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人数和种植的树苗数量进入认识“8”和“9”的学习。
冬梅教学法制文库2~1数学·一年级版别:人教版渗透点3学科内容一(上)/第七单元/ 11到20数的认识/第84页/情境图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五条全国实行统一的道路交通信号......第六十一条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第六十二条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教学要求和方法要求:了解,应用。
方法:结合实例,师生互动。
示例或说明1、结合本课情境图,教会学生认识道路交通信号并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观察信号灯,讨论有几种颜色?各代表什么?(2)观察斑马线,数数有几根线?并说说斑马线的作用。
(在以上问题讨论时,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内容)2、组织主题活动“安全过马路”,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学科教育渗透法制教育”优秀教案设计(样表).doc

函数和它的表示方法夹石中学学科班级数学课时八(6)班执教者 何国东师生活动(根据《中为摄氏度)根据此图回答:(1)凌晨4时的气温是—° c,下午工艺,减少大气“学科教育渗透法制教育"优秀教案设计(样表)1、了解函数意义,能举出函数实例2、能结合实例,了解函数关系的三种表示方法,通过函数的多种表示逐步加深对函数意义的理解。
3、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的有关知识。
(注:教学目标清晰,法制目标要有可操作性)法制教育知识渗教学环节透点设计说明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高、污染物排放 量少的清洁生产1、近几年,由于大气污染,大气层华人民共和国大境,导入 新课遭到破坏,导致全球气温逐渐上升。
下 图是某地气象站用自动温度记录的仪描 出的某一天的温度曲线,其中横轴表示时 间(单位:小时),纵轴表示温度(单位气污染防治法》 十九条规定: 企业应当优先采 用能源利用效率污染物的产生。
国家对严重 污染大气环境的 落后生产工艺齐口 严重污染大气环 境的落后设备实 行淘汰制度。
同 学们过年过节或 办其他事的时候 要少放鞭炮,减 少对大气的污 染。
)存期x 三月六月一年 二年三年五年年利率y 偶)1.802. 252. 523. 063.694. 142点的气温是° c,.(2) 这一天中,最高气温是多少? 最低气温是多少?(3) 这一天中,什么时段的气温在 逐渐升高?什么时段的气温在逐渐降 低?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时间t (时)的变化,相应地气温T (°C)也随 之变化.0 2 4 6 8 1012 M 1618202224〃时2、银行对各种不同的存款方式都规定了相应的利率,下表是2006年8月中 国工商银行为“整存整取”的存款方式规 定的利率:观察上表,说说随着存期X的增长,相应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的利率*是如何变化的.3、某城市居民用的天然气,1立方米收费1.7元,则使用x立方米天然气应缴纳的费用y (元)为:y=1.7x,利用这个关系计算李明同学家今年上半年每个月的水费。
小学数学教案法制渗透

小学数学教案法制渗透
1. 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法制渗透,理解法制渗透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学会通过数学知识来分析、解决法制渗透中的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二、教学重点
1. 了解法制渗透的含义。
2. 掌握通过数学知识解决法制渗透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法制渗透的概念。
2. 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解决法制渗透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通过例子引入法制渗透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法制渗透。
2. 学习法制渗透的内容:讲解法制渗透的重要性和作用,让学生理解法制渗透对社会的意义。
3. 实际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解决法制渗透中的问题。
4.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通过身边的事物和经验,体会法制渗透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培养法治意识。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法制渗透的含义和作用有了初步了解,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解决相关问题。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了他们的法制意识。
希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加注重法制渗透,为构建法治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年级数学上册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渗透法制教育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执教:黎昌富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并且知道这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3、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
4、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法制教育渗透点:《道路交通法》教学重难点: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组成教具准备:小棒、苹果教具、尺子、电脑课件一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放录音,歌曲《快乐的星期天》。
(同时)师:快乐的周末来到了,老师领着假日小队的同学去军属李奶奶家帮好事,这时他们正穿过一条喧闹的马路。
(电脑出示主题图)渗透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第二十五条全国实行统一的道路交通信号。
交通信号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交通警察的指挥。
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的设置应当符合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要求和国家标准,并保持清晰、醒目、准确、完好。
根据通行需要,应当及时增设、调换、更新道路交通信号。
增设、调换、更新限制性的道路交通信号,应当提前向社会公告,广泛进行宣传。
第六十一条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第六十二条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第六十三条行人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不得扒车、强行拦车或者实施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
2、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有什么?数一数,他们的数量各是多少?(各小组讨论,讨论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教师选择性地板书)3、师:同学们观察地很仔细,想像很丰富,那你们再观察黑板上这些数,你们能发现什么?生:这些数都没有超过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认识人民币》
平乐乡民族小学韦明敏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和识别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知道1元=10 角。
2通过学生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
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3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培养学生节约用钱,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突破方法:借助常用面额的人民币,让学生在观察、讨论和操作等活动中认知。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教学过程:一列举使用人民币的例子出示购物图,让学生说说平时自己对钱的使用。
提问:到超市买过东西吗?买东西时,我们要用什么来付给售货员?(钱)。
同学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人民币)。
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同学生们喜欢吗?。
(板书:认识人民币)
1出示各种面值人民币的课件: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
2小淘气很节约,把自己的零用钱都用自己的存钱罐存起来了,同学们认识他所存的钱吗?
3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时候要用钱?(购物、坐车、储蓄、为灾区和贫困学生捐款等渗透法制教育)二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人民币的分类)教学例1:
1每个同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学具(学生学习假币),然后前后四人一组讨论、交流各自的分类方法。
提问: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A有的把钱币分为一类,有的把硬币分为一类。
B有的把分币分为一类,角币分为一类,元币分为一类。
学生边说老师边演示板书分类的过程:以元为单位的有12种,以角为单位的有6种,以分为单位的3种,接着,让学生动手分类。
C观察上面的人民币,同学们发现了什么?(渗透法制教育:每一张人民币上都有国徽,国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标志,宽代表了我们祖国的尊严!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更不能侮辱人民币。
——渗透人民币管理条例
小结:为了商品交易的便利,我国制定的法定货币吕品种较多,按质地来分,有纸币和硬币;按单位来分有元、角、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