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儿童医院]

合集下载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设置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设置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设置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8.31•【文号】国卫医函〔2020〕343号•【施行日期】2020.08.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正文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设置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通知国卫医函〔2020〕343号辽宁省、浙江省、广东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卫生健康委:为深入落实《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意见》(国卫医发〔2016〕21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完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优质儿童医疗资源区域布局,有效提高儿童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我委于2016年印发《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及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国卫办医发〔2016〕31号),启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和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工作,并于2017年设置了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根据《“十三五”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国卫医发〔2017〕3号,以下简称《设置规划》)和《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实施方案》(国卫办医函〔2019〕45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结合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设置以来在儿童大病防治体系建设、儿童健康管理和提升疑难危重症治疗水平上发挥的积极作用,我委决定设置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

你们分别报送了《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关于设置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请示》(辽卫〔2019〕45号)、《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关于认定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请示》、《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关于支持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设置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中南)的请示》(粤卫呈〔2019〕74号)、《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关于恳请批准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牵头联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申请设置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西南区域)的请示》(渝卫文〔2020〕93号)和《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关于支持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设置国家儿童区域(西北)医疗中心的请示》(陕卫字〔2020〕41号)。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设置规划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设置规划

附件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及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为进一步完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儿科医疗服务能力,缩小区域间医疗技术水平差距,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分布和均衡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2〕11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 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14 号)、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印发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卫医发〔2016〕21 号)等要求,结合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和儿童医院设置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我国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现状和主要问题截至2015 年底,我国0—14 岁儿童 2.27 亿,占全国总人口16.52%;其中0— 6 岁儿童超 1 亿,约占世界同龄人口的20%,现每年新出生人口约1680 万。

随着第三次生育高峰诞生的婴儿进入生育年龄,以及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新生儿增加,儿童医院等医疗机构的服务群体将继续扩大。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15 年,我国共有儿童医院110 余所,儿科床位约48.3 万张,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床位数为 2.13 张;儿科执业(助理)医师为12.2 万人,占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4%,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为0.54 人;儿科门急诊量 4.71 亿人次,住院2162 万人次,近年来以每年400-500 万诊疗人次增加,高峰期床位使用率达到130%;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日均承担门诊17 人次,年均承担住院200 人次,明显高于其他专业执业(助理)医师平均水平。

(二)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儿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显着提升,但仍然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面临一些突出问题。

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建设标准

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建设标准

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标准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标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区域医疗中心作为当地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提高区域医疗中心的医疗服务水平,我国制定了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标准。

本文将介绍我国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标准和要求。

1. 医疗设施建设标准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医疗设施建设标准包括:建筑面积、病床数、医疗设备配置等。

其中建筑面积应达到3万平方米以上,病床数应达到500张以上。

医疗设备配置要求齐全,包括放射诊疗设备、超声诊疗设备、核医学设备、心血管诊疗设备等。

2. 人才队伍建设标准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人才队伍建设标准包括:医生、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

其中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达到一定比例,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不少于30%。

3. 医疗服务水平标准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医疗服务水平标准包括:医疗诊疗、手术、救治能力等。

医疗诊疗能力要求齐全,能够开展各种临床科室的诊疗工作;手术能力要求较高,能够开展各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疑难杂症的手术治疗;救治能力要求强大,能够应对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

4. 信息化建设标准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信息化建设标准包括:信息系统建设、电子病历建设等。

要求中心医院拥有完备的信息系统和管理系统,并推广和应用电子病历。

5. 教学科研建设标准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教学科研建设标准包括:开展高水平医学研究、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等。

要求医院具有一定的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和条件,能够开展高水平医学教育和科研工作。

总之,我国制定的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标准,要求医疗设施、人才队伍、医疗服务、信息化、教学科研等方面都达到一定的标准和要求。

这样,区域医疗中心能够为当地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及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及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及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附件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及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为进一步完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儿科医疗服务能力,缩小区域间医疗技术水平差距,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分布和均衡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2〕1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14号)、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印发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卫医发〔2016〕21号)等要求,结合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和儿童医院设置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我国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现状和主要问题截至2015年底,我国0—14岁儿童2.27亿,占全国总人口16.52%;其中0—6岁儿童超1亿,约占世界同龄人口的20%,现每年新出生人口约1680万。

随着第三次生育高峰诞生的婴儿进入生育年龄,以及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新生儿增加,儿童医院等医疗机构的服务群体将继续扩大。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15年,我国共有儿童医院110余所,儿科床位约48.3万张,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床位数为2.13张;儿科执业(助理)医师为12.2万人,占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4%,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为0.54人;儿科门急诊量4.71亿人次,住院2162万人次,近年来以每年400-500万诊疗人次增加,高峰期床位使用率达到130%;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日均承担门诊17人次,年均承担住院200人次,明显高于其他专业执业(助理)医师平均水平。

(二)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儿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但仍然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面临一些突出问题。

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原则

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原则

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原则1.医疗资源的统筹配置原则:根据区域医疗资源的分布情况,确定区域医疗中心的设置。

一般来说,区域医疗中心应当位于医疗资源相对集中的地区,能够服务较广泛的人群。

同时,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需求等因素来进行综合考虑。

2.医疗服务的需求原则:区域医疗中心的设置应当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为基础。

根据当地的疾病谱和人口特点,确定需要进行的医疗服务种类和水平。

例如,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地区可以设置老年医学中心,以提供专门的老年医疗服务。

3.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原则:在确定区域医疗中心的设置时,应当充分考虑现有医疗资源的利用情况,避免资源过度集中和浪费。

需要综合考虑人口分布、交通便利度和医疗资源利用率等因素,合理选择设置地点。

4.医疗服务的协同发展原则:区域医疗中心的设置应当与周边地区的医疗机构形成良好的协调合作关系。

通过建立区域医疗网络,实现医疗服务的互联互通,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5.医疗质量的提升原则:区域医疗中心应当具备较高的医疗技术力量和设备水平,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在设置区域医疗中心的同时,需确保其医疗质量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符合。

6.卫生资源的合理分布原则:在确定区域医疗中心的设置时,还需要考虑卫生资源的合理分布,确保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应当充分考虑人口分布、交通条件和卫生资源利用率等因素,通过统筹安排,实现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7.经济可行性原则:在设置区域医疗中心时,还需考虑其经济可行性。

应当进行经济评估和成本效益分析,确保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和运营能够长期可持续发展。

总之,区域医疗中心的设置原则是围绕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医疗服务的需求、医疗质量的提升和卫生资源的合理分布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的,旨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

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标准

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标准

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标准医疗服务是国家民生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为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成为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举措,下面将分步骤阐述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标准。

第一步:指导思想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颁布了《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标准》,制定标准的指导思想是:以区域卫生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目标,以全科医疗模式为基础,以传染病防控为重点,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形成“网络化、系统化、分级、协作、高效”的区域医疗体系。

第二步:建设目的-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可以增加专业医师和护士人员的数量,提高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以及提高医疗服务体系的综合能力和服务质量。

- 整合资源优化配置。

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要求将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并进行优化配置,使医疗资源得到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

- 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医疗卫生事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预计可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动力。

第三步:建设标准- 总体要求。

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要求建设范围要与区域医疗需求相适应,医院规模要达到2000张床位以上,要建立完善的行政、医疗、科研、教育等部门和机构。

- 建设标准。

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分医疗服务、医院管理、医务人员、医疗设备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其中医疗服务是重点,要求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具有开展综合实力强的临床科室、基础医学科学研究及科技创新、临床教学和适合专业人才的综合医院。

第四步:建设重点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重点包括:加强医院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整合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形成覆盖全市、全区域的医疗服务网络;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建立科研教育机构,培养高素质人才。

总之,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发展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553号(医疗体育类537号)提案答复的函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553号(医疗体育类537号)提案答复的函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553号(医疗体育类537号)提案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8.25•【文号】•【施行日期】2021.08.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妇幼健康正文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553号(医疗体育类537号)提案答复的函委员你们好:你们提出的《关于试点建立儿童保健、医疗及医保保障一体化体系的提案》收悉,经商财政部和国家医保局,现答复如下: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儿童健康事业,《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都明确提出,要坚持儿童优先发展,完善儿童健康服务体系,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我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加强儿童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2016年,我委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卫医发〔2016〕21号),明确提出要加强儿童医院、综合医院儿科和妇幼保健机构建设,优化优质儿童医疗资源区域布局,推动形成儿童医疗服务网络,推进优质儿童医疗资源下沉,促进儿童预防保健。

2018年,我委印发《健康儿童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从儿童健康促进、新生儿安全、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儿童早期发展、儿童营养改善、儿童重点疾病防治、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善、儿童健康科技创新等方面,全面推进儿童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2020年,我国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5.4‰、7.5‰,较2015年下降33.3%、30.0%,儿童健康核心指标位居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一)关于整合儿童保健与医疗救治的分隔状态,建立儿童保健医疗医保一体化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儿童健康服务网络。

我国建立以妇幼保健机构和儿童医院为核心,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以大中型综合医院和相关科研教学机构为支撑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健康服务网络。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标准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标准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标准一、学科设置1.学科设置应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并能够满足区域内的医疗卫生需求。

2.学科设置应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能够满足区域内特定的医疗卫生需求。

3.学科设置应涵盖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保健医学等领域,形成全面、系统的医疗服务体系。

二、医疗技术1.医疗技术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医疗技术应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并能够满足区域内的医疗卫生需求。

3.医疗技术应注重传承与创新,不断提升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医疗设备1.医疗设备应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并能够满足区域内的医疗卫生需求。

2.医疗设备应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和可靠性,能够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3.医疗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四、医疗服务1.医疗服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

2.医疗服务应注重医疗质量和服务效率,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3.医疗服务应加强医患沟通,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五、人才队伍1.人才队伍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人才队伍应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

3.人才队伍应加强团队协作,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六、医院管理1.医院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高效的原则,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

2.医院管理应注重医疗质量和安全,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

3.医院管理应注重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和医疗服务水平。

七、创新与发展1.创新与发展是区域医疗中心的重要任务之一,应注重科技创新和业务拓展。

2.创新与发展应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政策和规划,并能够满足区域内的医疗卫生需求。

3.创新与发展应注重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八、社会评价1.社会评价是衡量区域医疗中心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之一,应注重收集和处理患者的反馈意见。

2.社会评价应包括患者满意度、医疗质量、服务态度等多个方面,形成全面的评价结果。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工作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工作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5.01•【文号】国卫办医函〔2020〕357号•【施行日期】2020.05.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正文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35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2017年开始,我委印发了《“十三五”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国卫医发〔2017〕3号),启动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规划设置工作,依托高水平医院设置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打造医学高地,提升整体和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减少患者跨区域就医,助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各地高度重视,结合本地实际和医院发展现状,制定委省共建方案,组织符合设置标准的医院进行申报,现已完成了心血管、癌症、老年、儿童、创伤、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类别的国家医疗中心设置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快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完成委省共建工作,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分布和均衡发展,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统筹推进国家级中心设置建设工作(一)加大对国家医学中心支持力度。

各相关省卫生健康委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对各国家医学中心予以支持,加大在基础建设、设备配备等方面的投入,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在人员编制、招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方面给予更大自主权,探索符合国家医学中心功能定位的补偿机制,实行适应国家医学中心发展规律的医保政策,鼓励创新药物和技术使用,支持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多措并举促进国家医学中心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医院儿科中心建设标准(2023)

医院儿科中心建设标准(2023)

医院儿科中心建设标准(2023)简介本文档旨在为医院儿科中心的建设提供指导,确保医院提供高质量的儿科医疗服务。

以下是医院儿科中心建设的标准要求和基本原则。

基本要求1. 建设规模:医院儿科中心的规模应根据地区儿童人口数量来确定,确保能够满足当地儿科医疗需求。

2. 专业团队:医院儿科中心应配备足够数量和高水平的儿科医生和护士,以保证儿科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3. 设备设施:医院儿科中心应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儿科手术室、儿科重症监护室、儿童病房等。

4. 儿童友好环境:医院儿科中心应为儿童提供舒适、安全、有趣的环境,包括儿童专用病房、游戏室、儿童友好的装饰等。

5. 儿科专科服务:医院儿科中心应提供全面的儿科专科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新生儿保健、儿童传染病、儿童心理健康等专科服务。

6. 安全管理:医院儿科中心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儿童医疗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基本原则1. 患者至上:医院儿科中心的建设应以患者需求为中心,提供优质、安全、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2. 高质量医疗:医院儿科中心应积极引进和运用最新的儿科医疗技术和治疗方法,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3. 团队协作:医院儿科中心的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人员应建立良好的团队协作机制,提高医疗效率和协同工作能力。

4. 持续培训:医院儿科中心的医护人员应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的医疗水平和专业知识。

5. 信息化建设:医院儿科中心应推动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管理和医疗流程的效率和准确性。

结论医院儿科中心的建设标准要求和基本原则是医院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参考。

通过遵循这些要求和原则,医院能够提供符合标准的高质量儿科医疗服务,满足社会对儿童健康的需求。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一、学科设置1. 学科设置应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要求,包括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的设置。

2. 学科设置应考虑区域医疗需求,满足不同地区患者的医疗需求。

3. 学科设置应具有完整的服务体系和较高的服务水平,能够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二、医疗技术水平1. 医疗技术水平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能够承担国家级和省级医疗科研项目。

2. 应具备开展高难度、复杂性医疗技术的能力,如器官移植、肿瘤诊疗等。

3. 应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三、人才队伍1. 人才队伍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医疗技术,有较多的知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

2. 应具备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能够培养和吸引优秀的医学人才。

3. 应重视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人才队伍结构。

四、科研能力1. 应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有较多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

2. 应有较强的科研转化能力,能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和医疗服务。

3. 应重视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与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和高校保持紧密合作。

五、管理水平1. 应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能够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和质量。

2. 应具备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能够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3. 应重视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六、辐射带动作用1. 应具备较好的区域辐射带动作用,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2. 应积极推广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医疗管理经验,促进区域医疗卫生事业的均衡发展。

3. 应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公益性医疗活动。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24.01.02•【文号】国卫医政发〔2024〕1号•【施行日期】2024.01.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妇幼健康正文关于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卫医政发〔202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发展改革委、教育厅(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医保局、中医药局、疾控局、药监局: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中西医结合,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加快儿科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完善功能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富有效率的国家、区域、省、市、县级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儿科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逐步提高,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87人、床位数达到2.50张,儿童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到2035年,基本形成城乡均衡、协同高效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好满足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构建高质量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建设高水平儿童医疗服务网络。

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印发《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实施方案》

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印发《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实施方案》

FOCUS焦点16国家卫健委正式发布《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及试点方案2月18日,国家卫健委正式发布《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及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确定今年2月份至12月份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6地试点“互联网+护理服务”。

按照《方案》要求,试点医疗机构派出的注册护士应当至少具备5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和护师以上技术职称,能够在全国护士电子注册系统中查询。

重点对高龄或失能老年人、康复期患者和终末期患者等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慢病管理、康复护理、专项护理、健康教育、安宁疗护等方面的护理服务。

同时,还应结合实际供给需求,发挥市场议价机制,参照当地医疗服务价格收费标准,综合考虑交通成本、信息技术成本、护士劳务技术价值和劳动报酬等因素,探索建立价格和相关支付保障机制。

经过一年左右的试点,国家卫健委还将在“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前提下,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互联网+护理服务”管理制度、服务模式、服务规范以及运行机制。

《江苏省医疗机构治安保卫工作规定》2月实施近日,江苏省公安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出台了《江苏省医疗机构治安保卫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医疗机构治安保卫工作规范化智能化提出全新要求。

新规于2月1日起施行。

新规明确了医疗机构治安保卫力量配备,要求二级以上(含二级)医疗机构必须设置专门治安保卫机构,落实专职治安保卫管理人员。

医疗机构应按照不少于在岗医护人员总数3%或者每20张病床1人或者日均门诊量3‰的标准配备保安员,且在考核合格取得保安员证后方可上岗。

安(消)防监控中心岗位保安员还应当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对医疗机构内部技防、物防设施的规定是,医疗机构需根据不同重点部位和场所的特点,落实相适应的防范措施。

还特别强调智能化手段的推广应用,明确规定医疗机构车辆出入口安装车辆号牌抓拍系统,三级以上医疗机构在人员主出入口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切实提升医疗机构预警防范能力。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发布《儿童医院建设标准》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发布《儿童医院建设标准》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发布《儿
童医院建设标准》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6.10.17
•【文号】建标[2016]228号
•【施行日期】2016.10.17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定额
正文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发布《儿童医院建
设标准》的通知
建标[2016]228号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住房城乡建设厅(建委、建设局)、发展改革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发展改革委: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年建设标准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1]184号)要求,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编制的《儿童医院建设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发布,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在儿童医院建设项目的审批、核准、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关于严格控制建设标准、进一步降低工程造价的相关要求,认真执行本建设标准,坚决控制工程造价。

本建设标准的管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具体解释工作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6年10月17日附件:儿童医院建设标准。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建设方案简介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建设方案简介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建设方案简介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儿童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提高儿童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满足广大儿童及其家庭的需求,我国政府决定在上海市建设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二、项目目标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的建设目标是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儿童医学中心,为全国儿童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具体目标包括:1. 提高儿童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降低儿童疾病死亡率。

2. 加强儿童医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推动我国儿童医学的发展。

3. 建立完善的儿童医疗保障体系,减轻儿童家庭的经济负担。

4. 提高儿童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满足广大儿童及其家庭的需求。

三、项目内容1. 医疗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的儿童医院,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提供全方位的儿童医疗服务。

2. 医疗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儿童医学专家和医疗人才,提高医疗服务的专业水平。

3. 医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开展儿童医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推动我国儿童医学的发展。

4. 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儿童医疗保障体系,减轻儿童家庭的经济负担。

5. 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儿童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儿童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四、项目实施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的建设将分阶段进行,具体实施计划如下:1. 前期准备阶段:完成项目选址、规划、设计等工作,为项目建设奠定基础。

2. 建设阶段:按照规划方案,建设高标准的儿童医院和医疗设施,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医疗人才。

3. 运营阶段:开展儿童医疗服务,加强儿童医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推动我国儿童医学的发展。

五、项目意义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建设方案简介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儿童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提高儿童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满足广大儿童及其家庭的需求,我国政府决定在上海市建设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二、项目目标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的建设目标是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儿童医学中心,为全国儿童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区域医疗中心标准

区域医疗中心标准

区域医疗中心标准
区域医疗中心是指在特定地区提供高水平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

具体的区域医疗中心标准可能因国家、地区和医疗制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般常见的区域医疗中心标准的示例:
1.医疗服务范围:区域医疗中心应该提供综合医疗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基本医疗、急救抢救、重症监护、手术、妇产科、儿科、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多个专科领域。

2.医疗设备和技术:区域医疗中心应该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如核磁共振仪、CT扫描仪、超声波设备、心电图机、呼吸机等,并具备相关技术和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解读。

3.医疗人员:区域医疗中心应该有一支高水平的医疗团队,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

医生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处理复杂疾病和疑难病例。

4.医疗质量管理:区域医疗中心应该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评估、风险管理、医疗事故处理等方面,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有效性。

5.研究和教育:区域医疗中心应该积极参与医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并为培养医学人才提供相应的教育和培训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标准只是一个概括性的示例,具体的区域医疗中心标准可能因国家和地区的医疗政策和发展水平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情况中,各地区会根据当地的医疗需求和资源状况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西安市儿童医院)创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实践探索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西安市儿童医院)创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实践探索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29卷 第3期(总第172期)2022年3月D O I :10.13912/j .c n k i .c h qm.2022.29.03.24张耀祖 许 霞 樊华峰 李安茂* 通信作者:李安茂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西安市儿童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03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西安市儿童医院)创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实践探索张耀祖 许 霞 樊华峰 李安茂*ʌ摘 要ɔ 儿童健康事关家庭幸福和民族未来㊂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是健康中国建设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㊂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西安市儿童医院)准确定位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功能定位和职责任务,通过 引人才,带队伍,强专业 提高医疗质量;紧密依托高校,规范培训基地,促进人才培养;引进科研人才,建设重点实验室,加快科研转换;防治结合,防在治先,加强健康管理;建设智慧化医院,促进精细化管理,从而推动国家儿童区域性医疗中心的建设㊂ʌ关键词ɔ 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创建中图分类号:R 197.5 文献标识码:BP r a c t i c e a n dE x p l o r a t i o no f E s t a b l i s h i n g N a t i o n a l C h i l d r e n 'sR e g i o n a lM e d i c a l C e n t e r i n t h eA f f i l i a t e dC h i l d r e n 'sH o s p i t a l o fX i 'a n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Z H A N GY a o z u ,X UX i a ,F A N H u a f e n g ,e t a l .//C h i n e s eH e a l t h Q u a l i t y M a n a ge m e n t ,2022,29(3):91-95A b s t r a c t C h i l d r e n 's h e a l t h b e a r s o n t h e h a p p i n e s s of f a m i l i e s a n d t h e f u t u r e o f t h e n a t i o n .S t r e ng th e ni n gt h e r e f o r m 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c h i l d r e n 'sm e d i c a l a n dh e a l t h s e r v i c e s i s a n i m p o r t a n t p a r t o f t h e b u i l d i n g o f a h e a l t h y Ch i n a a n d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h e a l t h s e r v i c e s .C h i l d r e n 'sH o s p i t a lA f f i l i a t e d t oX i 'a n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X i 'a nC h i l d r e n 'sH o s p i t a l )a c -c u r a t e l y d e f i n e s t h e f u n c t i o n p o s i t i o n i n g a n d 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i e s o f t h eN a t i o n a l C h i l d r e n 'sR e gi o n a lM e d i c a l C e n t e r ,a n d p r o -m o t e s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C h i l d r e n 'sN a t i o n a l R e g i o n a lM e d i c a l C e n t e r b y i m p r o v i n g t h em e d i c a l q u a l i t y t h r o u gh "a t t r a c -t i n g t a l e n t s ,l e a d i n g t e a m s a n d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 s p e c i a l t i e s ";c l o s e l y r e l y i n g o nu n i v e r s i t i e s ,s t a n d a r d i z i n g t r a i n i n g b a s e s ,p r o m o t i n g t a l e n t t r a i n i n g ;i n t r o d u c i n g s c i e n t i f i c r e s e a r c h t a l e n t s ,b u i l d i n g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i e s ,s p e e d i n g u p th e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o f s c i e n t i f i c r e s e a r c h ;c o m b i n a t i o no f p r e v e n t i o na n d t r e a t m e n t ,p r e v e n t i o nb e f o r e t r e a t m e n t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 h e a l t h m a n a g e m e n t ;c o n s t r u c t i n g i n t e l l i g e n t h o s p i t a l a n d p r o m o t i n g f i n em a n a g e m e n t .K e y w o r d s C h i l d ;R e gi o n a lM e d i c a l C e n t e r ;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 F i r s t -a u t h o r 's a d d r e s s T h eC h i l d r e n 'sH o s p i t a lA f f i l i a t e d t oX i 'a n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X i 'a nC h i l d r e n 'sH o s pi t a l ,X i 'a n ,S h a a n x i ,710003,C h i n a1 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背景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精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缓解我国儿童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短缺难题,促进儿童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经党中央㊁国务院同意,原国家卫生计生委㊁国家发展改革委㊁教育部㊁财政部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6年制定了‘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㊂儿童健康事关家庭幸福和民族未来㊂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是健康中国建设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㊁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1]㊂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由医院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㊁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㊂但是,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㊁结构与布局不合理㊁服务体系碎片化等问题依然突出[2]㊂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西安市儿童医院)创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实践探索 张耀祖许霞樊华峰等‘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29卷第3期(总第172期)2022年3月1.1我国儿童医疗卫生服务基本情况据‘2020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3]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0岁~15岁儿童人口2.49亿,占全国总人口17.8%;年人口出生率10.48%,自然增长率3.34%㊂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儿童医院等医疗机构的服务群体将持续扩大㊂截至2019年,我国共有儿童医院141家,儿科床位约55.9万张;儿科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4.19%,儿童医院门急诊量6735万人次,住院226万人次,手术72万人次,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日均承担门诊13.6人次,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2.0床日[4]㊂1.2我国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主要问题1.2.1儿童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布局不合理不同地区间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差异比较大,优质儿童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北京㊁上海㊁广州等地,尚未充分发挥其对全国及区域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儿科患者向少数几个城市过度集中㊂1.2.2 儿科医务人才严重不足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3]㊂据国家医学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拥有儿科医师23万人,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为0.92人,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1.5人的标准㊂1.2.3儿科科研滞后我国拥有丰富的儿科病种㊁大量的病例资源,但高水平的儿科临床研究比较匮乏㊂我国儿科诊疗指南多直接引用发达国家研究结果,或者直接参照成人的诊疗方式,缺乏基于儿童特征的大规模流行病学数据及高质量临床研究结果㊂儿童用药品种少㊁剂型少㊁规格少,且用药说明欠规范,缺少安全性资料和用药参考㊂1.2.4儿科预防保健工作仍有待提高我国儿科预防保健工作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㊂0岁~6岁儿童健康管理,新生儿访视㊁喂养㊁护理和疾病预防的健康宣教还不规范㊂预防接种,新生儿听力㊁视力㊁智力障碍㊁肢体残疾及孤独症筛查,主动接受随访等工作还不完善㊂3岁以下儿童每年接受8次健康检查,4岁~6岁儿童每年接受1次健康检查等工作的落实还不到位㊂这些问题在偏远山区和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更为突出㊂1.3创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意义为进一步完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优质儿童医疗资源区域布局,有效提高儿童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16年组织制定了‘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及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以下简称‘设置规划“)㊂‘设置规划“[3]中指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职责是区域内儿科疑难危重症的诊断与治疗中心,培养区域内儿科骨干力量,引领区域内儿科主要疾病的临床研究,协同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带动提高区域内儿童医疗及预防保健服务水平,促进区域间儿科医疗服务同质化㊂‘设置规划“[3]还强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主要负责开展儿科疑难危重症的诊断与治疗,示范㊁推广适宜有效的高水平诊疗技术,引领区域内儿科医学发展和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组织开展儿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临床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配合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开展临床研究,做好医学研究成果转化;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区域内儿童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学术交流和区域协作;与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协同,完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儿科医疗服务水平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5]中强调稳步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选择高水平医院支持建设区域医疗中心,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升中西部优质医疗资源短缺地区及相关区域医疗服务水平㊂本文通过介绍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西安市儿童医院)以创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为抓手,总结在医㊁教㊁研㊁防㊁管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及取得的一些成效,以达到持续改进医疗质量㊁提升医疗服务㊁加强医疗内涵建设的目标㊂2创建国家区域儿童医疗中心的实践该院自2016年申请创建国家儿童区域(西北)医疗中心,于2020年8月,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成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西北)㊂医院成立了创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办公室,主管院长为办公室主任㊂设立专人专职管理,制定‘西安市儿童医院创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例会制度“,每月定期召开例会,解决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创建工作中的系统问题㊂根据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中各项指标要求,重新修订了10余项医疗管理制度,保障创建工作顺利进行㊂为发挥西北地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的辐射和引领作用,医院制定了 两个平台㊁五个高地 工作方案㊂牵头组建 陕西省儿童医疗联合体西北儿科联盟 ,成员单位85家,覆盖西北五省及山西㊁西藏㊁内蒙古等㊂通过这两个平台促进优质医疗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西安市儿童医院)创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实践探索 张耀祖许霞樊华峰等‘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29卷第3期(总第172期)2022年3月资源的纵向和横向流动,使区域间儿科医疗服务同质化㊂建立医院高质量的临床诊疗高地㊁高层次的人才培养高地㊁高水准的科研创新高地㊁高效率的保健康复高地㊁高水平的医院管理高地,落实区域内儿科疑难危重症的诊治㊁儿科骨干力量的培养㊁适宜技术的推广㊁儿科主要疾病的临床研究㊁儿童预防保健服务水平的提高等㊂2.1以建促改,提供高质量诊疗医院以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抓手,以目标管理为着力点,通过 三个一 方案,即 引进一个人才,带好一支队伍,做强一个专业 ,补齐短板㊁扩大优势,使短板不短㊁强者更强㊂先后引进新生儿外科㊁神经外科㊁胸外科㊁耳鼻喉头颈外科专业学科带头人与小儿心脏外科团队,设置新生儿外科㊁神经外科㊁骨科/烧伤整形和眼/口腔科病区等专业科室,成立血管瘤诊疗中心,普外科㊁泌尿外科扩建为两个病区㊂通过这一系列的学科建设,填补了外科系统的多个专业空白,儿外科获批陕西省重点学科㊂医院收治危重病例数由2017年的1600例增加到2020年的2500例,收治疑难危重病种占比由85%增加到96%,重症监护床位由103张增加到129张㊂以急诊科为前沿,以急诊重症监护室㊁儿科重症监护室㊁新生儿重症监护室㊁外科重症监护室㊁心脏内科重症监护室为依托,打造急危重症救治体系㊂在院前急救模式基础上,增加空中救援模式㊂建立起覆盖西北地区的新生儿急救转运系统,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㊁新生儿外科㊁手术麻醉科无缝对接,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居国内前列㊂手术患儿转入后术前准备时间不超过3h㊂2018年通过空中救援转运救治榆林市1名暴发性心肌炎患儿,时间较地面转运缩短了6h,患儿得到及时治疗,愈后良好㊂2.2依托高校,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医院是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㊁重庆医科大学附属西安儿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㊁陕西中医药大学及西安医学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陕西中医药大学儿科学院㊁西安医学院儿科学系均设立在该院㊂医院还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㊁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基地㊁陕西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同基地㊁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㊁美国儿科中国教育基地以及美国心脏协会认证培训基地㊁陕西省儿科医师进修教育培训基地㊁陕西省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基地㊁陕西省县级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人员培训基地㊁陕西省贫困地区儿童医疗保健人员培训基地,是西北地区首家通过I S 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的儿童专科医院㊂医院现共有硕士研究生导师50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6人,为各大院校培养了大量的高层次医学人才㊂近3年来,培养硕士研究生228名㊁儿科专业本科生168名,转岗医师培训93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30名,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10名㊂2.3提升科研,打造高水准的转化平台陕西省儿科疾病研究所㊁陕西省儿童疾病临床研究中心㊁陕西省儿科疾病诊疗转化医学工程研究中心㊁陕西省儿童疾病精准医学重点实验室㊁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㊁西安市博士后创新基地均设置在该院㊂医院现有国家百千万人才1名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青1名㊁ 百人计划人才3名㊁三秦人才2名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㊂医院充分利用病源多㊁病种多㊁罕见病多优势,瞄准临床上发现的科研问题,先后开展了儿童罕见病队列和发病机制研究㊁儿童炎症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干预措施㊁儿童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及干预研究等㊂2019年,该院成功入选国家罕见病协作网医院,与国际一流团队,如波士顿儿童医院㊁牛津大学㊁剑桥大学保持紧密的合作与交流㊂在儿童罕见病诊治和基础研究上处于国内一流㊁西北领先水平,基于儿童罕见病家系的i P S C建系居国内领先水平㊂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多个新致病基因及变异位点,为临床诊断和指导优生优育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㊂2020年㊁2021年为来自陕㊁甘㊁宁㊁青㊁新㊁晋㊁豫㊁蒙㊁冀等9省的患者诊治罕见病1664例㊂医院出台相关激励政策,鼓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和高成果转化领域内的优秀科研人才,深入挖掘优秀青年科研人员的创新潜能㊂近3年来,医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级课题30项,市级课题34项,院级课题107项,较开展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创建工作前有了较大的提升㊂每百名医务人员科研项目经费由2017年的9.5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17.4万元㊂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次性中标3个面上项目,成为医院发展史之最㊂2.4重视预防,发展高效率的保健康复该院在西北地区率先建立公共卫生管理专项网络,利用公共卫生管理系统对本院的传染病㊁食源性疾病㊁肿瘤㊁死因管理等各类常见公共卫生项目开展电子化监测,精准做到对全院门诊㊁住院患儿实时监控,杜绝传染病迟报㊁漏报等现象发生㊂设计并不断完善传染病监测系统的统计分析模块,为专项传染病的预防控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西安市儿童医院)创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实践探索 张耀祖许霞樊华峰等‘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29卷第3期(总第172期)2022年3月制以及疾病预测提供参考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6]中指出,要加强保健,预防儿童疾病,继续开展先天性结构畸形和遗传代谢病救助项目,建立新生儿及儿童致残性疾病和出生缺陷筛查㊁诊断㊁干预一体化工作机制,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㊂该院康复中心是国家级康复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㊁儿童康复护理专科培训基地,日接诊患儿1000余人次,配有L o k o m a t儿童下肢机器人㊁A r m e o S p r i n g儿童上肢机器人㊁三维步态分析实验室等㊂康复中心以儿童神经康复为根基,开展脑瘫多学科治疗以及B超引导下的肉毒素注射㊁神经调控㊁重症促醒康复㊁吞咽障碍等儿童康复治疗技术,设置了儿童神经康复㊁重症康复㊁肌骨康复㊁脊髓损伤及神经源性膀胱等亚专业㊂儿童保健中心是陕西省孤独症康复诊疗培训基地,设13个专科门诊,年门诊量11万人次,累计建立2000多例孤独症训练档案;年接诊孤独症患儿5000人以上,治疗有效率达95%以上㊂每年举办相关培训和学习班3期~4期㊂承担国家及省市各级残疾儿童康复项目10余年,每年完成人数达到500人次㊂儿童保健中心在国内最早引进婴幼儿运动评估技术T I M P,在西北地区率先开展A D H D多元干预治理模式㊂感染性疾病科承担着儿童传染病的预防和诊治工作,在S A R S㊁人禽流感病毒㊁甲型H1N1流感㊁手足口病等突发传染病防治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是陕西省手足口病诊疗中心㊁陕西省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定点收治单位,有多项涉及儿童传染病的省市级科研项目,获西安市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㊁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㊂同时,多年来与复旦儿童肝病中心保持密切的学术联系,目前已累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建立了慢病管理和随访体系㊂2.5智慧信息,成就高水平的医院管理该院于2018年12月20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确定为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㊂医院制定绩效考核方案,采用以R B R V S为基础的工作量评价体系,从收入结构㊁服务质量㊁工作效率㊁费用控制4个维度遴选关键指标进行考核,将工作岗位的劳动强度㊁风险责任㊁技术难度与薪酬挂钩,从而促进医疗收入结构不断优化,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㊂自绩效考核改革以来,新开展465项医疗服务项目,其中手术项目226项,占48.60%㊂多部门联合督导临床四合理 ,稳步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占比,2020年较2019年药占比下降3.41%,平均出院日缩短0.19d,万元收入能耗支出减少87元,资产负债率下降9.00%,门诊患者次均药品增幅下降6.17%,住院患者次均费用增幅下降1.43%㊂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便民惠民服务㊂利用 互联网+医疗 模式,建立多元化的预约方式㊂患者平均等待时间30m i n以内,预约率67.24%㊂医院不断推进信息系统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更新处方点评㊁手术麻醉㊁日间手术㊁前置审方㊁预住院㊁传染病传报㊁不良事件传报等系统以及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系统㊂目前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达到四级,互联互通达到四级㊂与省㊁市健康平台对接,国家H QM S平台直报㊂初步建立了医疗全流程信息化㊁管理大数据支持等平台㊂建立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信息体系㊂该院于2020年获得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㊂2021年6月1日试运行互联网医院,提供在线复诊㊁在线咨询㊁报告查询㊁就医反馈㊁院内导航㊁精准科普㊁药师咨询㊁药品配送㊁预约挂号㊁核酸检测预约㊁手术预约㊁检查预约等服务㊂截止目前累计注册人数61252人次,在线复诊4472人次,在线咨询8292人次㊂医院采取提供便民服务㊁改善就医环境㊁保护患者隐私等措施提升患者就医感受,全院平均满意度为95.82%㊂医院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㊁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㊁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医院㊁陕西省先进集体㊁陕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㊁群众满意的医疗机构和中国医院质量管理(医疗2019)卓越奖等殊荣,并跻身2019年度医疗互联网品牌影响力十强(妇儿类医疗机构)㊂3成效3.1疑难危重症救治能力增强目前,医院年收治疑难病种数达到91%,总体好转率85.5%,核心技术开展种类达92%㊂临床路径开展病种由58个增加到74个㊂医院近年来开展了心脏介入手术㊁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㊁体外膜肺(E C MO)等标志性技术㊂全国首例开展应用磁吻合技术微创治疗先天性直肠闭锁;应用D F P P技术完成儿童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诊断治疗;经颈内静脉双腔导管高流量血浆置换治疗;婴幼儿单心室分隔手术㊂应用G-P O E M术治愈低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全国开展29例,该院开展了22例㊂西北首例完成机器人引导S E E G电极下丘脑错构瘤热凝毁损治疗嗤笑样癫痫㊂成功为两个月大的A b e r n e t h y畸形合并胆道闭锁患儿实施手术,属西北先进水平㊂3.2医疗服务辐射范围扩大区域内重大疾病防治网络覆盖医疗机构数由2017年的42家增加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西安市儿童医院)创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实践探索 张耀祖许霞樊华峰等‘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29卷第3期(总第172期)2022年3月到2021年的85家㊂年帮助下级医疗机构开展的新技术逐年增加,由2017年的5项增长到2020年的12项㊂远程医疗覆盖省份由4个增加到8个㊂主办国内儿科重大医学论坛,会议次数由2017年的7次增加到2020年的34次㊂3.3人才吸引力和科研水平提升引进的学科带头人由2017年的15人增加到2020年的21人㊂S C I 期刊任职(主编或副主编)㊁人卫教材主编㊁中华系列杂志编委由9人增加到15人㊂在国际儿科相关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人数由2017年的2人增加到2020年的12人㊂国家大型临床研究队列构建数量增加1例㊂承担儿科相关的省部级以上项目数量增加了30项㊂年获得临床新技术备案㊁新药证书㊁医疗器械证书㊁软件著作权和授权专利数量由2017年的9项增加到2020年的29项㊂4思考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西安市儿童医院)创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是在陕西省委省政府㊁西安市委市政府以及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㊁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开展建设工作的㊂同时也加强了与国家医学中心㊁其他区域医疗中心的合作,多方努力,形成合力,真正落实相关职能和责任㊂4.1政府重视㊁领导关心是前提陕西省委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签订了‘委省共建协议“,将国家儿童区域(西北)医疗中心建设纳入陕西省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深化民生领域改革重点内容㊁健康陕西建设的核心内容㊂该院经开院区建设是‘委省共建协议“的重要内容之一,也被西安市政府列为重点工作㊂省市领导多次带领政府职能部门赴建设工地现场办公,解决问题㊂经开院区的建设能够极大地缓解儿科资源短缺难题,尤其是外地转运来的危重症患儿能够得到迅速收治,切实解决西北区域急危重症患儿就医难题㊂同时省市政府在医院建设用地审批㊁人事自主权改革㊁学科建设资金自助㊁重点实验室申报扶持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推动了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㊂4.2真抓实干㊁落实职责是基础为落实区域医疗中心职责,该院在西北儿科联盟内实现了预约挂号㊁检验结果互认㊁远程会诊㊁急危重症救治㊁分级诊疗㊁双向转诊6个绿色通道,做到专家共享㊁科研共享㊁临床共享㊁信息共享㊁教学共享等5个共享㊂建立会诊㊁转院㊁培训㊁巡讲㊁ 一对一 帮扶等5大工作机制㊂自2017年起在联盟开展 青年医师下乡帮扶活动 ,共派出青年医师69人,进驻20家帮扶单位开展工作㊂自2018年中心在联盟内开展 技术骨干巡诊活动 ,截止目前,共有120余位专业技术骨干在西北儿科联盟内进行义诊40余次,接诊患者7000余人次,指导查房200余人次,授课40余场,受众3000余人㊂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起到了引领西北区域儿科医疗发展的作用,促进了西北区域儿科医疗的同质化水平,缓解了西北区域患儿看病就医难题㊂4.3紧密连接㊁协同合作是关键目前,国家共建设了3个儿童医学中心和5个儿童区域医疗中心㊂区域医疗中心在推进区域医疗发展的同时,还应加强与国家医学中心以及其他医疗中心的联系,积极参与和配合国家医学中心㊁其他医疗中心开展高水平诊疗技术合作和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从而实现中心协同㊁区域协作,达到国家医学中心㊁区域医疗中心㊁区域内儿科医疗机构这张服务网络的紧密协作㊂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新的起点,更是肩负的责任,未来,将发挥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职责,在临床研究㊁人才培养㊁技术转化㊁医疗辐射和管理示范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推动我国儿童医疗卫生资源合理布局和均衡发展,提升儿科人才素质,提高儿科医疗服务水平㊂参考文献[1]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等.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卫医发 2016 21号[S].2016.[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 2015 14号[E B/O L].(2015-03-30).h t t p://w w w.g o v.c n/z h e n g c e/c o n-t e n t/2015-03/30/c o n t e n t_9560.h t m?g s_w s=t s i n a_636253915212914217.[3]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及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6 31号[S].2016.[4]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0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20:1-30.[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国办发(2019)28号[S].2016.[6]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国卫医发 2021 27号[E B/O L].(2021-09-14).h t t p://w w w.g o v.c n/z h e n g c e/z h e n g c e k u/2021-10/14/c o n t e n t_5642620.h t m.93510030收稿日期:2021-10-08修回日期:2021-11-09责任编辑:刘兰辉。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入选标准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入选标准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入选标准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入选标准可能会因不同地区、不同时间而有所差异。

以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为例,其入选标准包括:
1. 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或具备相应肿瘤专科能力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2. 近3年年均收治癌症患者≥5万人次,其中疑难危重病例数≥60%,肿瘤三级、四级手术病例占比≥85%;
3. 肿瘤放射治疗年总人次≥5000人次,直线加速器≥5台,并有后装近距离治疗设备;
4. 年均病理会诊量≥1.5万次;
5. 重症监护室床位数占医院床位总数≥1%;
6. 须获得肿瘤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儿童医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2014年月日编写说明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2〕11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57号)文件要求,推进医疗资源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中央和省级可以设置少量承担医学科研、教学功能的儿童医学中心或区域儿童医疗中心。

国家级区域儿童医疗中心是指根据区域儿科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承担区域儿科内疑难危重症的诊断与治疗,各级各类医学人才培养及开展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医疗机构,其医疗技术水平、临床服务能力、医疗质量和安全、教学和科研能力具有国内或区域内领先水平。

为此,我们起草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儿童医院),主要目的是根据设置标准,对符合各地申报的医疗机构进行准入和评估,遴选出一批学科门类齐全、临床技术实力雄厚、服务辐射范围广、科研和教学水平高,向一个以上省级行政区域(人口大于5000万)提供疑难重症诊疗,并承担人才培养、医学科研与教学任务的国家区域儿童医疗中心。

本标准由八章组成,涵盖了医疗机构基本情况、运行绩效、功能与任务落实、临床专科服务能力、医技科室服务能力、医学教育、科研能力和医疗质量与安全,用客观数据来衡量申报医疗机构各方面的真实水平。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级区域儿童医疗中心建设单位。

目录1基本情况 (15)1.1地理位置 (15)1.2床位规模 (15)1.3建筑情况 (16)1.4开设的诊疗科目 (16)1.4.1必设诊疗科目 (16)1.4.2二级临床诊疗科目 (16)1.5医疗设备 (17)1.6人力资源配置 (17)1.7医院信息化建设 (18)1.7.1信息系统安全保障 (18)1.7.2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 (18)1.7.3卫生数据共享 (19)1.7.4患者主索引应用 (19)1.8医疗服务辐射力和影响力 (19)1.8.1患者来源及分布 (19)1.8.2近3年医疗技术推广及输出(满足其中之一) (20)1.8.3近3年承办学术会议 (20)1.8.4远程会诊 (20)1.9护理管理指标: (20)2运行绩效 (21)2.1工作负荷 (21)2.2工作效率 (21)2.3患者负担 (22)2.4资产运营 (22)3功能与任务 (23)3.1医疗服务总体质量 (23)3.2医疗服务绩效 (23)3.2.1医疗服务的广度 (23)3.2.2医疗服务的整体技术难度 (23)3.2.3同类疾病的治疗费用 (24)3.2.4同类疾病治疗时间 (24)3.2.5医疗服务质量 (24)3.2.6医院技术全面性的测评 (24)3.2.7医院危重病例救治能力评价 (24)3.3临床重点专科 (25)3.4承担对口支援、援外等医疗工作 (25)3.4.1近3年承担对口支援任务情况 (25)3.4.2近3年承担援外任务情况 (26)3.5传染病报告 (26)3.6专病专报 (26)3.7感染性疾病管理 (26)3.8公共卫生任务完成情况 (26)4临床专科服务能力 (27)4.1内科 (28)4.1.1心血管内科 (28)4.1.1.1门诊规模及设置 (28)4.1.1.2床位效率 (28)4.1.1.3人员配置 (28)4.1.1.4技术能力 (28)4.1.2呼吸专业 (31)4.1.2.1门诊规模及设置 (31)4.1.2.2床位效率 (31)4.1.2.3人员配置 (31)4.1.2.4技术能力 (31)4.1.3消化科 (34)4.1.3.1门诊规模及设置 (34)4.1.3.2床位效率 (34)4.1.3.3人员配置 (34)4.1.3.4技术能力 (34)4.1.4神经内科 (37)4.1.4.1门诊规模及设置 (37)4.1.4.2床位效率 (37)4.1.4.3人员配置 (37)4.1.4.4技术能力 (38)4.1.5血液肿瘤科 (40)4.1.5.1门诊规模及设置 (40)4.1.5.2床位效率 (40)4.1.5.3人员配置 (40)4.1.5.4技术能力 (41)4.1.6肾病科 (44)4.1.6.1门诊规模及设置 (44)4.1.6.2床位效率 (44)4.1.6.3人员配置 (44)4.1.6.4技术能力 (45)4.1.7内分泌科 (47)4.1.7.1门诊规模及设置 (47)4.1.7.2床位效率 (47)4.1.7.3人员配置 (47)4.1.7.4技术能力 (48)4.1.8风湿免疫科 (51)4.1.8.1门诊规模及设置 (51)4.1.8.3人员配置 (52)4.1.8.4技术能力 (52)4.1.9新生儿内科 (54)4.1.9.1门诊规模及设置 (54)4.1.9.2床位效率 (54)4.1.9.3人员配置 (55)4.1.9.4技术能力 (55)4.2外科 (57)4.2.1泌尿外科 (57)4.2.1.1门诊规模及设置 (57)4.2.1.2床位效率 (57)4.2.1.3人员配置 (57)4.2.1.4技术能力 (57)4.2.2心脏外科 (60)4.2.2.1门诊规模及设置 (60)4.2.2.2床位效率 (60)4.2.2.3人员配置 (60)4.2.2.4技术能力 (61)4.2.3骨科 (63)4.2.3.1门诊规模及设置 (63)4.2.3.3人员配置 (63)4.2.3.4技术能力 (63)4.2.4普通外科 (66)4.2.4.1门诊规模及设置 (66)4.2.4.2床位效率 (66)4.2.4.3人员配置 (66)4.2.4.4技术能力 (66)4.2.5神经外科 (69)4.2.5.1门诊规模及设置 (70)4.2.5.2床位效率 (70)4.2.5.3人员配置 (70)4.2.5.4技术能力 (70)4.2.6胸外科 (71)4.2.6.1门诊规模及设置 (71)4.2.6.2床位效率 (72)4.2.6.3人员配置 (72)4.2.6.4技术能力 (72)4.2.7肿瘤外科 (74)4.2.7.1门诊规模及设置 (75)4.2.7.2床位效率 (75)4.2.7.4技术能力 (75)4.2.8新生儿外科 (77)4.2.8.1门诊规模及设置 (77)4.2.8.2床位效率 (78)4.2.8.3人员配置 (78)4.2.8.4技术能力 (78)4.3儿童保健中心 (80)4.3.1儿童保健中心 (80)4.3.1.1门诊规模及设置 (80)4.3.1.2人员配置 (81)4.3.1.3技术能力 (81)4.4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83)4.4.1.1门诊规模及设置 (83)4.4.1.2床位效率 (83)4.4.1.3人员配置 (83)4.4.1.4技术能力 (84)4.5眼科 (86)4.5.1.1门诊规模及设置 (86)4.5.1.2床位效率 (87)4.5.1.3人员配置 (87)4.6口腔科 (89)4.6.1.1门诊规模及设置 (89)4.6.1.2床位效率 (89)4.6.1.3人员配置 (90)4.6.1.4技术能力 (90)4.7感染科 (92)4.7.1.1门诊规模及设置 (92)4.7.1.2床位效率 (93)4.7.1.3人员配置 (93)4.7.1.4技术能力 (93)4.8急诊科 (96)4.8.1急诊科 (96)4.8.1.1急诊规模及设置 (96)4.8.1.2床位效率 (96)4.8.1.3人员配置 (96)4.8.1.4技术能力 (96)4.9重症医学科(含PICU、NICU、CCU) (99)4.9.1重症医学科 (99)4.9.1.1床位效率 (99)4.9.1.2人员配置 (99)4.10皮肤科 (102)4.10.1皮肤科 (102)4.10.1.1门诊规模及设置 (102)4.10.1.2床位效率 (103)4.10.1.3人员配置 (103)4.10.1.4技术能力 (103)4.11麻醉科 (105)4.11.1麻醉科 (105)4.11.1.1规模及设置 (105)4.11.1.2人员配置 (106)4.11.1.3技术能力检查或技术操作水平 (106)4.12康复医学科 (107)4.12.1.1门诊规模及设置 (107)4.12.1.2床位效率 (108)4.12.1.3人员配置 (108)4.12.1.4技术能力 (108)4.13中医儿科或中西医结合儿科 (110)4.13.1中医儿内科 (110)4.13.1.1门诊规模及设置 (110)4.13.1.2床位效率 (111)4.13.1.4技术能力 (111)5医技科室服务能力 (113)5.1药剂科 (113)5.1.1药剂科 (113)5.1.1.1科室规模及设置 (113)5.1.1.2人员配置 (114)5.1.1.3技术能力 (114)5.2检验科 (116)5.2.1检验科 (116)5.2.1.1规模及设置 (116)5.2.1.2人员配置 (117)5.2.1.3检验水平 (117)5.2.1.4检验项目报告时间 (118)5.3病理科 (118)5.3.1病理科 (118)5.3.1.1规模及设置 (118)5.3.1.2人员配置 (119)5.3.1.3技术能力 (119)5.4输血科 (120)5.4.1输血科 (120)5.4.1.2技术能力检查或技术操作水平: (120)5.5放射科 (122)5.5.1放射科 (122)5.5.1.1规模及设置 (122)5.5.1.2人员配置 (122)5.5.1.3技术能力 (123)5.5.1.4面积、安全防护要求 (126)5.6超声科 (126)5.6.1超声科 (126)5.6.1.1规模及设置 (126)5.6.1.2人员配置 (127)5.6.1.3技术能力 (127)5.7营养科 (128)5.7.1营养科 (129)5.7.1.1营养科 (129)5.7.1.2门诊设置及设施 (129)5.7.1.3人员配置 (129)5.7.1.4技术能力 (129)6医学教育 (131)6.1教学设施 (131)6.2教学能力与水平 (131)6.3继续教育 (132)6.4近1年接受儿科内其他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修情况 (132)6.5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132)7科研能力 (133)7.1科研人才 (133)7.2重点实验室 (134)7.3近3年主持科研项目 (134)7.4近3年科研经费 (134)7.5近3年科研成果 (135)7.6药物临床试验 (135)7.7近3年科研成果转化临床应用情况 (135)8质量与安全 (137)1 基本情况申报成为国家级区域儿童医疗中心的医疗机构所处地理位置应交通便利,方便区域内人口就医,开展的诊疗科目必须齐全,有完善的医技科室与之配套,有满足医疗、教学和科研所需的医疗仪器设备,合理的人才梯队,较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较强的医疗服务辐射力和影响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