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新国际贸易理论的课程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新国际贸易理论的课程论文
内容提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理论也在不断地完善。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 国际贸易格局出现了许多的新变化: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比重迅速上升;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部分;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 工业国传统的“出口制成品, 进口初级产品”的贸易形势逐渐变化, 出现了大量的同一产业内既有出口又有进口的产业内贸易;跨国公司空前发展,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成为工业国总贸易量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对国际贸易的新变化做出科学的解释, 需要对传统贸易理论进行补充与发展, 促成了新贸易理论的产生。本课程论文主要针对新国际贸易理论进行理论方面的阐述与解释,从小角度出发对理论进行探究及评价。
关键词:新国际贸易理论;评价;经济发展;资源;多样化
一、新国际贸易理论的内容
格曼( P oul Krugm an)和赫尔普曼( H elpm an)等把规模经济理论引入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中来,修正和发展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 每个国家的生产者都在生产的多样化和单一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之间进行选择。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生产者的最终选择是单一产品或少数产品的规模生产, 以达到规模经济。而国内消费者对其它产品的需求则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来满足。所以,在规模经济条件下,一国只生产有限类别的产品,并跟其他国家进行贸易。这样,各国不仅生产商在国际贸易中既获得了规模经济带来的利益,又享受了超额利润。这样,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中,具有垄断厂商的国家之间即使在产品技术等各方面没有差异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产业内贸易。新贸易理论从供给、需求、技术差距论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国际贸易的动因与基础。从供给角度:揭示了规模经济性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企业的垄断竞争行为成为贸易产生的重要动因与基础。
二、对新国际贸易理论的评价
首先,在贸易政策方面,提出了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两个点,传统的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框架下,完全竞争市场是最具效率的市场,任何干预只会带来效率损失。因此传统贸易理论强调自由贸易的重要性。新贸易理论则认为现实中市场的有效性就值得怀疑。因此提出了两个干预贸易的论点-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外部经济论认为,一些具有技术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可以通过知识外溢为其他部门带来收益,即产生了有益的外部经济性。政府则应该对这些产业进行扶持,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其次,新贸易理论开始注重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将贸易与投资问题孤立地进行研究。经济全球化使人们认识到贸易与投资实际上是厂商国际化经营中的不同选择方式,出口或到东道国建立基地所需考虑的因素实际上是相似的,国际贸易可以看作是以商品为载体的要素的国际流动。二战后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生活的主要载体,对国际贸易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故一些学者开始将贸易与投资置于统一框架中进行研究,注重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也是新贸易理论的重要特征之一。
然而,新贸易理论提出了参加贸易并不总能得到利益的论点。传统贸易理论并未对国际贸易的福利效应作专门分析,因为其理论的结论是按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对各国都有利益,贸易利益来源于专业化生产效率的提高。新贸易理论认为贸易利益不仅来自比较优势,还来自于:规模经济性、增加了不完全竞争产业的竞争程度、增加了产品的差异性等。同时,新贸
易理论指出,尽管存在着潜在贸易得益,但不完全竞争市场同时也产生了风险,使一国经济有可能不仅无法利用潜在的贸易得益而且实际上遭受损失。当贸易使得本国以递增规模生产的行业和高度垄断的行业收缩,而带来的其他利益不足以弥补这种收缩带来的损失时,贸易使本国受损,这说明,参加贸易并不是总能得到利益。
三、新国际贸易理论下产生的政策
以新贸易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即应当对对本国经济有重要促进作用的战略性产业进行扶持补贴。如日本80年代中期从美国手中夺得半导体产业的控制权,就是战略性政策使用的结果。战略性政策对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贸易政策有重大影响力,同时,也影响了欧洲联盟条约的内容。以及贸易壁垒和管制措施,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理论政策。
四、对新国际贸易政策的评价
贸易自由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作为两种相互对立又交错出现的思想,并存至今,在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着各自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得到综合的利用。从世界史的角度看,保护主义占据主要地位,大多数国家都从本国国家利益出发,大力扶持本土产业,限制进口。但从长远的角度看,随着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贸易自由主义势必代替贸易保护主义,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领头作用,这对于整个世界经济的进步是至关重要的。
五、新贸易政策的发展趋势
从生产领域和贸易领域向服务贸易和投资,技术性贸易壁垒(以下简称TBT)的表现形式十分广泛,既涉及国际或区域性协议、国家法律、法令、规定、要求、指南、准则、程序等强制性措施,也包括非政府组织等制定的自愿性规则。TBT的涵盖范围日趋广泛。在世贸组织新一轮谈判中,贸易与环境、贸易便利化、知识产权保护、农业等议题都将涉及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在技术性贸易壁垒领域,有许多自愿性的措施,如lS09000、lS014000、各种环境标志认证、HACCP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等,以生产者自愿为原则决定是否申请认证。
从针对具体产品向生产经营全过程延伸,最典型的例证是强制推行HACCP管理体系。HACCP为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的英文简称,其宗旨是将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消除在生产过程中,而不是靠事后检验来保证产品的可靠性。以HACCP为基础的食品安全体系,被称为HACCP体系,其起源于美国。最初用于保证航天食品的安全卫生。
对劳动密集型工业的生产过程强制推行劳工标准,以及对畜禽产品的生产过程推行动物福利标准也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影响及扩散效应越来越明显,TBT的影响较之于关税和一般非关税壁垒更为广泛和深远。许多TBT措施可能直接导致限制甚至禁止进口。另外,技术壁垒具有明显的扩散效应。TBT措施往往产生连锁反应,由一个产品涉及到相关的所有产品;从一国扩展到多国甚至全球。2002年1月30日,欧盟理事会以中国舟山产冻虾仁氯霉素含量超标为由,通过《关于对产自中国的进口动物产品实行某些保护性措施的决议》决定暂停进口产自中国的供人或动物消费的动物源产品,禁令由虾仁扩大到所有动物及含有动物成分的产品达100多种。欧盟的这一措施很快引起美国、匈牙利、俄罗斯甚至沙特阿拉伯等国的仿效。设限越来越多,要求更加苛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创新的深入,新的技术标准会不断涌现,并被采用于新的技术法规。技术创新使检测设备、手段和方法更加先进,一些国家尤其是世贸组织发达成员运用TBT的水平随之水涨船高,对进口产品的标准规定越来越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和苛刻。人们对人类生命安全及世界环境问题的关心,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中对这些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2002年11月8日提出的《食品卫生法》修正案,强化对进口农产品的检查制度,对含有未设定残留标准农药的进口农产品将一律停止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