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重点及推动安徽省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合集下载

2024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要点

2024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要点

2024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要点为深入贯彻《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全面落实《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发展“十四五”规划》,深入推进2024年长三角一体化市场监管工作,根据《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合作事项清单》等文件要求,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加快推进长三角营商环境一体化、行政执法一体化、安全监管一体化、消费维权一体化、质量基础一体化、市场监管发展一体化,全面打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放心、质量领先、满意消费、示范引领”的长三角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先行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任务1.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的对接,深化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跨省通办”,提升通办服务效能。

按照省局部署推动长三角地区企业迁移便利化、电子档案信息共享共用,推动电子营业执照在更多政务服务领域广泛应用,拓展应用场景。

(责任单位:注册局)2.加强知识产权侵权鉴定能力建设,引进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及评估分析服务,做好年度电商领域知识产权纠纷侵权鉴定工作,积极培育申报知识产权鉴定机构。

加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设,围绕各类创新主体的多元化需求,拓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方式,提供优质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

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具有竞争力的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协作。

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展中小企业“微导航”服务。

(责任单位:知识产权保护科、知识产权运用科、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3.加强、食品药品和产品质量等重点领域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深入开展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专项治理,对区域严重违法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

提供长三角市场监管领域严重违法失信典型案例;开展长三角双随机跨区域联动抽查;全面落实长三角统一不实承诺信息修复机制。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重点及推动安徽省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继续教育考试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重点及推动安徽省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继续教育考试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重点及推动安徽省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您的得分97/100答对题数29/30答题解析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1长三角三省一市中,发展水平达到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是()。

[ 单选题:3 分]A 上海B 江苏C 浙江D 安徽试题解析您的答案:A回答正确22010—2018年,长三角三省一市中未呈现消费、投资、出口依次递减的是()。

[ 单选题:3 分]A 上海B 江苏C 浙江D 安徽试题解析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32018年,长三角地区第()产业的比重高于全国。

[ 单选题:3 分]A 一B 二C 三D 二、三试题解析您的答案:C回答错误4长三角三省一市中,具有制造业发达、科教资源丰富、开放程度高等优势的省份是()。

[ 单选题:3 分]A 上海B 江苏C 浙江D 安徽试题解析您的答案:B回答正确5关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结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单选题:3 分]A 内需的比重在上升B 消费的拉动力在增强C 农业的比重持续上升D 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试题解析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长三角三省一市中,具有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等优势的省份是()。

[ 单选题:3 分]A 上海B 江苏C 浙江D 安徽试题解析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7十八大以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年均增长率为(),高于全国。

[ 单选题:3 分]A 3.4%B 4.7%C 6.2%D 7.7%试题解析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关于党的十八大以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速,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单选题:3 分]A 长三角三省一市年均增长均超过7%B 安徽高于长三角整体增速C 江苏低于长三角整体增速D 安徽持续保持增速的领先试题解析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92010—2018年,长三角三省一市中未呈现“三二一”产业结构的是()。

[ 单选题:3 分]A 上海B 江苏C 浙江D 安徽试题解析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10从2018年看,长三角三省一市中经济总量领先的是()。

黄山市长三角一体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高质量推进重点领域合作

黄山市长三角一体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高质量推进重点领域合作

黄山市长三角一体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高质量推进重点领域合作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以一体化、高质量为统领,全面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拓展发展空间,汇聚发展动能,努力打造区域合作发展新样板。

一、构建一体化合作新格局对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坚持上海龙头带动,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加强与合肥、南京等长三角地区重点城市深度合作,加快构建全方位区域合作新格局。

聚力推进“融杭接沪”。

落实与杭州都市圈城市“1+9+4”战略合作协议,加强政策规则接轨,巩固解放思想大讨论成果,完善多层次多领域交流协调机制,加快构建与杭州同城化发展格局,高水平建设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

主动加强与上海对接合作,积极承接上海产业外溢,推进与杨浦区战略合作,以上海茶林场、练江牧场等“飞地”为纽带,加强情感人文交流,做足知青文章,促进经贸合作,推动发展互补。

以杭黄毗邻地区生态旅游合作先行区等省际毗邻新型功能区建设为切入点,以杭黄绿色产业园等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为突破口,以城市与长三角重点城市共建合作为重点,以各县(区)与沪苏浙相关县(区)对口合作为支撑,聚力形成“四个区块链接”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加强与长三角重点城市合作。

全面对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安徽省自贸区等,主动承接科创、人才等创新资源外溢,拓宽我市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通道。

加强与南京都市圈合作,共建宁淮宣黄经济成长带。

主动对接义甬舟开放大通道西延,畅通我市物流出海通道。

依托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闽浙赣皖四省九方经济区、闽浙赣皖福州经济协作区等载体,深化与周边地区全方位合作。

加强与无锡、宁波等长三角重点城市合作,开展物联网产业、物流等重点领域合作。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区块链接”打造工程二、高质量推进重点领域合作以一体化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促进创新共建、协调共进、绿色共保、开放共赢、民生共享,协同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特征、问题及基本策略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特征、问题及基本策略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特征、问题及基本策略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特征、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的基本策略。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一体化进程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概述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背景,然后从多个维度分析了其独特的发展特征,包括经济、产业、交通、科技、生态等多个方面。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揭示了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如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创新驱动能力不足等。

本文提出了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策略,包括加强区域合作与协调、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引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等,以期为长三角地区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特征经济协同性显著增强。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和成熟的区域之一,其经济协同性日益显著。

区域内的产业分工日益明确,形成了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良好格局。

上海作为龙头城市,其金融、科技、服务等高端产业引领区域发展,而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则依托自身资源和产业优势,发展制造业、农业等特色产业,形成了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

长三角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区域内的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等交通网络日益完善,实现了区域内外的快速通达。

同时,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如5G网络、数据中心等建设的加速推进,长三角地区的信息通信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为区域一体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创新驱动成为核心动力。

长三角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创新的重要源泉,区域内拥有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形成了完善的创新生态体系。

随着区域一体化的深入推进,长三角地区的创新资源得到了更加高效的配置,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

长三角地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的严峻挑战。

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分析及对策建议

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分析及对策建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1]。

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安徽提供历史性战略机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体现了国家尊重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安徽省全域加入长三角,标志着安徽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由“全面参与”迈向“深度融合”。

机遇一:国家战略聚焦与叠加机遇。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安徽省直接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合作、整合全球要素资源提供了巨大动力和空间,有利于等高对接国际规则,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机遇二:深化科技创新,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地机遇。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安徽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核心技术和重大工程,打造更多国之重器,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提供了有利条件和难得机遇。

机遇三:进入高质量发展快速通道,加快现代经济体系建设机遇。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安徽省优先承接产业转移,加强与沪苏浙产业链协同,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机遇四:安徽自贸区发展机遇。

2020年9月,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入全面启动建设阶段,将聚焦合肥、芜湖、蚌埠三个片区的各自特色和重点产业,探索形成片区联动、协同高效、竞相发展的新模式[2]。

安徽自贸试验区将积极建立和沪苏浙的联动发展机制,借鉴长三角区域已有的自贸试验区经验,尤其是在系统集成、协同高效、高水平开放等领域,协力推动高质量一体化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向长三角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推进长三角协同开放,并结合好安徽实际,探索形成具有安徽特色发展新经验。

20201121安徽省直遴选真题

20201121安徽省直遴选真题

2020年11月21日安徽省直遴选笔试真题(8:30-11:30)第一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

问题:你认为通过哪些举措可以提高机关干部做好新时代网上群众工作的能力。

要求:分条列出,200字以内,10分。

【参考作答】一是优化顶层设计。

提高重视程度,形成应急预案,健全直接联系群众常态化机制,组建专业队伍,明确责任人、回复标准、办结时限。

二是提高综合能力。

通过培训等方式丰富干部网络知识,增强应变能力。

三是校正工作导向。

引导干部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网络群众工作价值导向,克服脱离群众现象。

四是搭建网络载体。

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搭建统一网络问政平台。

五是强化监督问责。

加大督查考核频次力度,严肃查处不负责、不到位问题。

(199字)【学员现优秀答框架1】一是搭建平台了解民意。

二是加强网络舆论监测。

三是用新思想凝聚网民。

四是加强网上内容建设。

五是对干部专业话培训。

六是狠抓网络留言落实。

七是组织力量批驳错误。

【学员优秀作答框架2】一是加强理论学习。

二是强化技能提升。

三是完善科技支撑。

四是建立制度规范。

五是加强监督问责。

【学员优秀作答框架3】一是完善顶层设计。

二是加强培训教育。

三是强化监督考核。

四是营造舆论氛围。

五是立足工作训练。

第二题材料:“十四五”规划编制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准确把握总体要求;第二部分:加快建立全省统一的规划体系;第三部分:精心组织规划编制工作;第四部分:切实保障规划落地实施。

问题:市政府办牵头拟定“十四五”规划编制行动通知,请你撰写通知中“精心组织规划编制工作”部分的主要内容。

要求:分条列出,150字以内,10分。

【参考作答】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领导,安排经费,配强工作力量。

二是开展重点研究。

确定研究重点,深入调查研究、集中攻关。

三是创新编制方式。

坚持开门编制,提高社会参与度。

四是完善管理制度。

安徽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提纲

安徽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提纲

安徽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提纲(实用版)目录一、引言1.1 背景介绍1.2 调研目的与意义二、安徽省“十四五”规划总体情况2.1“十四五”规划目标与重点2.2“十四五”时期安徽省发展优势与挑战三、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3.1 创新驱动发展3.1.1 科技创新能力提升3.1.2 产业创新与转型升级3.2 区域协调发展3.2.1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3.2.2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3.3 绿色发展3.3.1 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3.3.2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3.4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升3.4.1 增加就业与提高收入3.4.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四、政策建议4.1 加强顶层设计与政策引导4.2 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4.3 提升人才队伍建设与引进4.4 加强项目落地与投资环境优化五、结论5.1 调研成果总结5.2 对安徽省“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展望正文一、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安徽省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动安徽省在“十四五”时期的高质量发展,本报告对安徽省“十四五”规划进行了深入调研,旨在为安徽省未来五年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1.2 调研目的与意义通过对安徽省“十四五”规划的调研,本报告旨在分析安徽省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优势与挑战,为安徽省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建议与发展路径。

二、安徽省“十四五”规划总体情况2.1“十四五”规划目标与重点在“十四五”时期,安徽省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区域协调、绿色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等战略。

2.2“十四五”时期安徽省发展优势与挑战安徽省在“十四五”时期具有以下发展优势:区位优势明显,地处长三角地区,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产业基础较好,拥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生态资源丰富,具备发展绿色经济的潜力。

然而,安徽省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产业结构较为传统,转型升级压力大;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高层次人才短缺;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

安徽省“十四五”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安徽省“十四五”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附件3安徽省“十四五”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发展规划城市市政公用事业主要包括城市道路、桥梁、供水、供气、供热、排水防涝、污水垃圾处理和园林绿化等,是城市正常运行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

加快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发展,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根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安徽省“十四五”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发展规划》,主要总结“十三五”全省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发展成就,分析“十四五”发展形势,阐明“十四五”全省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指导未来五年全省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发展。

一、规划基础和面临形势(一)“十三五”建设成就“十三五”期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一尊重五统筹”为遵循,以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为主线,以“四创一建”为抓手,以增强城市承载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为重点,先后实施城市道路交通提升行动、城市排水防涝三年行动、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城市停车场建设行动、园林绿化提升行动,以及城镇“两治三改”三年专项行动等重大举措,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大力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推进全省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持续向好,“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城市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全省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完成投资4225亿元,建设和改造了一大批城市市政公用设施。

城市人均道路面积、污水集中处理率、燃气普及率、用水普及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成区绿地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设施水平进一步提高,居全国中等偏上水平。

城市道路设施不断完善,截至2020年底,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24.29平方米,建成区道路面积率17.05%。

宣城市农业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宣城市农业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14期乡村振兴作者简介王云(1984—),女,安徽郎溪人,农艺师,从事蔬菜生产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23-03-29宣城市农业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王云(宣城市种植业管理服务中心,安徽宣城242000)摘要本文对近年来宣城市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宣城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阐明了未来发展的资源优势,同时在强主体、活市场、重科技、优生态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促进宣城农业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农业;宣城市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14-0172-041宣城农业发展现状宣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工作,2018年制定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宣城行动方案》,明确了建设长三角地区优质农产品产销基地的方向定位。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宣城市农业农村部门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积极建设长三角绿色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扎实推进全市农业农村加速发展。

通过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落实,转型提升措施的有效实施,农村重点改革的加快推进,特色优势产业生产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

全市已建成茶园2.67万hm 2、经果林3.33万hm 2、稻虾综合种养1.20万hm 2、优质烟叶0.67万hm 2、河蟹养殖1.33万hm 2、中药材1.33万hm 2、精品果蔬1.33万hm 2,其中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6个(茶叶2个、水稻2个、油菜1个、山核桃1个),建成全国有机农业(茶叶)示范基地1个。

2宣城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2.1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高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1487家,其中市级以上的龙头企业455家,占比30.6%;全市专业合作社共有3574家,其中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363家,占比10.2%,全市家禽产业规模比重较高,达到96.0%,但受市场影响波动大且标准化生产力不高,全市家禽养殖实施标准化立体笼养占比23.0%,大部分家禽养殖仍是传统地面笼养模式,标准化的立体笼养相对于庞大的家禽养殖体量仍有很大缺口。

心得体会: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最新)

心得体会: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最新)

心得体会: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最新)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了全面提升的新阶段。

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各地加快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使长三角成为全国经济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引领区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长三角一体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是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本、创新和企业家精神。

地区之间进行分工和贸易,可以在一个大国内部获得巨大的规模经济红利。

因此,需要通过城市、地区间的资源再配置,充分利用大城市对于经济增长的引领带动作用,从而提高国家竞争力。

从全球站位来看,区域合作是大势所趋,城市群已成为世界经济重心转移的重要承载体,决定着未来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格局。

对比全球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发现,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需要将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镇联系起来,形成城市集群,推动城市群内部形成合理的城市功能定位和分工,使之成为发展质量和效益最高的地区。

世界级城市群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如国际化视野与创新功能区兼备的核心城市,网络化的基础设施体系,以及统一的区域治理机制。

从区域发展来看,经济地理和集聚效应仍然是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决定性因素,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离不开城市群的建设。

创新发展上,人力资本积累引发知识溢出,而人才向城市集中,使城市群成为创新的空间载体。

协调发展上,运输网络加快了知识和信息的传导,非中心城市通过有效利用中心城市的正向外部性实现协同增长。

绿色发展上,城市群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立和完善共建共享的区域环境治理机制,保护好绿水青山。

开放发展上,城市群建设有利于内部资源配置的优化,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以及规模效应的发挥。

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大举措建议

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大举措建议

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大举措建议朱晓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摘要: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涉及领域多、范围广、任务繁重,涵盖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

长三角三省一市应各扬所长分工合作,协同打造地标性世界级产业集群;率先践行碳减排承诺,合力构建绿色低碳生产体系;发挥政府市场多种力量,联手塑造区域一体化峰会品牌;加快自贸试验区政策推广复制,共建我国首个零关税区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一体化发展长三角中图分类号:F12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309(2020)04-0053-011一、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内涵新要求新取向区域一体化,是打破行政界限约束、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下,地区分工协作形成合力的过程,是将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根据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区位条件差异性,进行分工配置有机协调的过程。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重新认识区域一体化!寻求一体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一)新内涵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可以说,高质量的区域一体化应该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一体化,基本内涵可概括为差异化、高效率、可持续、包容性4个关键词。

差异化一体化。

如果把一体化简单理解为一样化,各城市都模仿套用大规模工业化发展模式,不仅带来城市间恶性竞争和产能过剩,更会使后发地区陷入“追赶者陷阱'基于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因地制宜谋发展是各地区安身立命之本,差异化的分工协作是区域一体化的基础"高效率一体化"区域资源要素合理流动配置和专业化分工带来的集聚效应,是推动一体化的核心动力"生产要素不受行政管理边界的制约,按照市场动力寻求最契合的发展土壤,推动资源要素在城市间形成最优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分工组合状态,实现&+1+1+1〉4”的资源要素产出效率最大化,可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增强一体化的意愿。

区域协同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协调研究

区域协同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协调研究

区域协同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协调研究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区域协同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然而,要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结合,政策协调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区域协同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协调问题,分析其现状、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区域协同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区域协同发展强调不同区域之间通过合作与协调,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的合理布局以及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从而促进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高质量发展则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在区域协同发展中,高质量发展要求各区域不仅要实现自身的发展质量提升,还要在协同过程中形成互补优势,共同推动区域整体向高质量迈进。

例如,发达地区可以通过产业转移和技术输出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欠发达地区则可以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为发达地区的转型升级创造条件。

二、区域协同发展与高质量发展政策协调的现状近年来,我国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与高质量发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

例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在交通一体化、产业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然而,在政策协调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政策目标存在差异。

不同地区由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和发展诉求不同,制定的政策目标存在差异,导致政策协同难度加大。

二是政策工具缺乏协同。

各地在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等方面的政策工具运用不协调,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三是政策执行机制不完善。

跨区域的政策执行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容易出现政策执行不到位、政策冲突等问题。

三、区域协同发展与高质量发展政策协调面临的挑战(一)地方利益博弈在区域协同发展过程中,各地方政府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追求本地经济增长和税收增加,导致在产业布局、项目引进等方面存在竞争和博弈,影响了政策的协同效果。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Shanghai Business12月刊2020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朱莺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副教授2018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随后四年的快车道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尤其是示范区的建立,将环境和经济高度协调一体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并积极探索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探索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的协同,在成立一年多的时间里,涉及行政跨界多年未决的一些实际事务问题得到了解决,在推动两区一县协商机制形成过程中的许多做法和经验,能为中国区域政务管理做到一定的示范。

但是在实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远景蓝图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需要在制度和实施措施上群策群力有所创新。

一、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人才吸引配套服务提供遇到制度障碍。

示范区在产业发展上欲进行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探索,并探寻实现“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服务创新”升级和应用的路径,着力推动多元创新载体共生,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创新要素对流的区域之一。

从中可看出,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各目标标准都很高,而实现这些高目标的主要要素是人力资本,吸引高级人才来到示范区扎根需要完善的相关配套设施。

当前能吸引高端人才流入的配套三甲医院、重点中学在该区域为空白,为推进这两项建设,模式上的创新可以设计,但是制度上的一些障碍加码了推进难度。

二是块状问题条状制约的制度障碍。

在示范区布局中,欲吸引长三角地区高水平院校设立分校或下设研究机构,推动产业园区、高新制造基地与这些高校联动发展,鼓励示范区内龙头企业与高校或下设的研究机构联合共建孵化基地、实践基地、人才流动站等各类灵活多样的产学研平台。

在示范区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诸如此类的规划和设想都亟需高水平大学分校的积极落户,高水平大学分校设立一是能带来高精尖创新人才的便利,二是能带来大量本科生人力资本的红利。

国家及地方关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相关政策措施

国家及地方关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相关政策措施

国家及地⽅关于推进长三⾓⼀体化的相关政策措施【内容提要】近期,中央层⾯及国家部委层⾯在经济建设等⽅⾯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推动长三⾓⼀体化发展。

⼀、国家层⾯政策、会议、调研2020.04.02《关于在长三⾓⽣态绿⾊⼀体化发展⽰范区深化落实⾦融⽀持政策推进先⾏先试的若⼲举措》正式发布⽰范区⾦融16条围绕推进同城化⾦融服务、试点跨区域联合授信、提升移动⽀付⽔平、⽀持设⽴⼀体化⾦融机构、推进跨区域公共信⽤信息共享、推进⼀体化绿⾊⾦融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体化科技⾦融服务、建⽴⾦融信息共享合作机制等8个⽅⾯提出16条具体举措。

2020.04.02国家发展改⾰委交通运输部印发《长江三⾓洲地区交通运输更⾼质量⼀体化发展规划》《规划》要求,紧扣“⼀体化”和“⾼质量”两个关键,以服务⼈民为中⼼,以互联互通为⽬标,以改⾰创新为动⼒,以打造“轨道上的长三⾓”为重点,坚持优化提升、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推进长三⾓地区对外交通、城际交通、都市圈交通⾼效衔接和有机融合,提升港⼝群和机场群辐射能级,全⾯提⾼⼀体化运输效率、服务品质和融合⽔平,构建安全、便捷、⾼效、绿⾊、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效⽀撑带动长三⾓地区更⾼质量⼀体化发展,为更好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局奠定坚实基础。

《规划》提出,以轨道交通为⾻⼲,公路⽹络为基础,⽔运、民航为⽀撑,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等为主要节点,构建对外⾼效联通、内部有机衔接的多层次综合交通⽹络。

第⼀层,打造多向⽴体、内联外通的⼤能⼒快速运输通道,统筹优化⼲线铁路、⾼速公路、长江黄⾦⽔道等内河航道、港⼝、机场布局,实现与国际、国内其他经济板块⾼效联通。

第⼆层,构建快捷⾼效的城际交通⽹,依托快速运输通道,以城际铁路、⾼速公路、普通国省道等为重点,实现区域内部城际快速直连。

第三层,建设⼀体衔接的都市圈通勤交通⽹,围绕上海⼤都市圈和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以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等为⾻⼲,打造都市圈1⼩时通勤圈。

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几个问题

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几个问题

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总结词
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需要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以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 展。
详细描述
生态补偿机制是一种通过经济手段调节环境污染行为、促进环境保护的机制。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 ,需要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对环境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详细描述
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等地,其中上海的经济实力和城市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这种不 平衡的发展格局不仅制约了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还导致了城市间的发展不协同、不均衡问题。因此,需要采 取积极措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各城市间的差距,实现共同发展。
城市间协同发展机制
总结词
长三角城市间协同发展机制尚未完全建 立,需要完善城市合作机制,加强城市 间的互动与合作。
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提 高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材 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抢占未 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生产性服 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服 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自主 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CHAPTER 04
生态环保与绿色发展
环境污染共治问题
要点一
总结词
环境污染共治问题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治理和管理。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长三角地区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包括空气、水 、土壤等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这些环境问题不 仅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长三角更高质量 一体化发展。因此,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环境污染 的治理和管理,包括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 高环境治理的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等。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安徽省加快培育发展低空经济实施方案(2024—2027年)及若干措施的通知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安徽省加快培育发展低空经济实施方案(2024—2027年)及若干措施的通知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安徽省加快培育发展低空经济实施方案(2024—2027年)及若干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4.04.01•【字号】皖发改高技〔2024〕160号•【施行日期】2024.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安徽省加快培育发展低空经济实施方案(2024—2027年)及若干措施的通知各市人民政府,省有关单位: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安徽省加快培育发展低空经济实施方案(2024—2027年)及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2024年4月1日安徽省加快培育发展低空经济实施方案(2024—2027年)及若干措施低空经济是以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主要包括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低空飞行保障等环节,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对于培育壮大经济新动能、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赋能社会治理、促进军民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抢抓低空空域改革、技术创新和规模应用发展机遇,加快培育发展我省低空经济,制定本实施方案及若干措施。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加快培育发展低空经济决策部署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有关要求,积极运用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和平台思维,统筹推进低空经济制造能力、创新能力、市场渗透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建设,培育发展低空领域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形成低空制造和服务融合,应用和产业互促,协同联动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低空经济发展高地,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重要支撑。

(二)基本原则1.坚持创新驱动。

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一、绪论长三角城市群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由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四省市组成。

该地区GDP总量稳居全国地区前列,且具有产业集聚、先进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等多方面的优势,是推动全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

建设长三角城市群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

然而,长三角城市群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交通瓶颈制约、环境污染等,因而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

本文将在此基础上,提出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打造长三角城市群主导产业长三角城市群地区综合实力雄厚,产业结构发达。

但由于该地区城市间协同发展不充分,导致一些产业重心未能形成,产业转型升级也受到一定阻碍。

因此,建设长三角城市群需要打造一些主导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1.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长三角城市群地区制造业传统产业发达,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长期以来制造业增长速度放缓,产能过剩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此,应切实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往自主创新、高端制造、集群化发展方向转型,从而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制造业的发展。

2.建设现代服务业随着人口的城市化进程加快,长三角地区未来需求的主导产业定位将从传统制造业逐渐转向数字、创意、文化、旅游、医疗等现代服务业,为此,应培育和发展这些产业。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交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为加速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强交通体系的协调和优化1.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长三角城市群地区跨省、跨市、跨区域难点多。

如何加强交通体系之间的协调,创造畅通、便捷的交通体系,是长三角城市群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可通过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高速公路、铁路、河道、管道等互联互通,使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交通之间的得以更加快捷、高效。

2.优化交通出行结构近年来,私家车数量激增,造成道路运输压力增大,交通拥堵严重,有损经济社会发展。

“十四五”时期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形势及对策建议

“十四五”时期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形势及对策建议

“十四五”时期省县^经济n发展形势及对策笔议I『里士』r麗■文/马萧萧搞要:去前安徽省县域经浒i 要存在产止特色不突出.承裁铋力不强、体 制机制禾活著间题。

进入“十四五”时期.安徽墙县域径济面对项S 、创浙、资金、 人口鲁方面旸新桃战,在抵倍帝场经济体制改革、(D ^d )际"双循秌”构建、 重太敌策支持、长三角一钵化著历史机遇,立足城镇、乡村2个基点,打胳特 色产止.承裁铋力、改革丹放“3铱牌”.加快推动安徽省真域经济高貭量疚展。

县治,天下安。

习近平总 书记多次指出,在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 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

目前,安徽省下辖61个县(县 级市)。

依据2019年安徽省16 个地市的统计年鉴,县域面积 占全省的79.0%,人口占全省 的73.2%,经济总量占全省的 46.1%,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 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

“十四五” 时期,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 展,对安徽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具 有重要意义。

一、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 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安徽省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开发园区整合 优化、物流体系建设,行政体制、 财政体制及农业农村改革等方 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一 些亟待解决问题。

(一)产业特色有待提升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安 徽省于2019年设立了 27家县 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

在政 策支持引导下,该批集群(基地)在产业规模、创新能力、项目建 设等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

但 目前其中19家集群(基地)的 特色产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 值的比重不到30%,特色不够 突出,整体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产业领域上,部分集群(基地) 以机电、汽车零部件、新材料为 主导,行业定位宽泛。

聚焦不足 易导致资源低效利用和同质化 竞争。

(二)承载能力有待增强改革开放40年来,安徽省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12.3%提总第249期| 41高到55.8%,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座谈会心得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座谈会心得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座谈会心得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四个省市,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参加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座谈会,让我深刻认识到长三角一体化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协同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意义。

首先,长三角一体化将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

由于长三角地区各省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一体化将有助于整合各地区的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其次,长三角一体化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协同发展。

通过加强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和政策衔接,可以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协同发展,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推动长三角地区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

另外,长三角一体化将提升整体竞争力。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一体化将有助于形成更大的市场规模和更强的综合竞争力,提升长三角地区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推动长三角地区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在座谈会上,与会代表就长三角一体化的路径、重点任务、政策措施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形成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意见。

同时,座谈会也为各地区之间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加强了沟通与协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的来说,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地区共同努力,加强协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希望通过座谈会的交流与分享,能够进一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安徽产业发展的分析与思考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安徽产业发展的分析与思考

□张倩L吴润青内容提要:本文根据长三角三省一市分产业统计数据,对安徽和沪苏浙的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着重比较了各地产业规模、结构、成长、市场份额等方面的差异,明确了安徽产业在长三角地区的定位和优劣势。

又运用产业梯度系数、行业结构相似度等工具,分析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为安徽产业发展带来的“溢出”与“虹吸”效应。

在此基础上就安徽如何抢抓机遇、借力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推动产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包括放大现有优势、变劣势为优势、无中生有创造新优势等。

关键词:长三角;溢出效应;虹吸效应;新优势长三角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是国内未来最有发展潜力的区域、最重要的增长极。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安徽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对安徽经济特别是产业发展的谋划需要跳出安徽,站在整个长三角层面来考虑。

为此我们对安徽产业发展作了重新审视,分析了优势和不足,并提出建议。

I安徽产业在长三角的优劣势比较与沪苏浙等长三角传统区域相比,安徽产业竞争力不强、差距明显,但也具有一定“后发优势”。

(一)比规模:农业居前,工业缺少重量级行业,服务业中现代服务业滞后2018年,安徽一产增加值分别为江苏的63.7%、浙江的1.3倍、上海的25.3倍;二产增加值为江苏的33.6%、浙江的58.9%.±海的1.4倍;三产增加值为江苏的28.7%、浙江的44%、上海的59.2%。

1.从农业看,主要农产品产量领先。

2018年,安徽粮食、肉类、油料、棉花、茶叶产量占长三角比重高达47.9%、48.5%、58.2%、45.4%和30.4%,其中粮食产量为上海、浙江、表42018年长三角地区农产品产畳对比(万吨)粮食蔬菜油料肉类棉花水产品茶叶水果安徽4007.32118.2158421.78.922511.2643.8上海103.7284.70.713.5103吨30.8 6.529.5江苏3660.35625.986328.5 2.1494.8 1.4934.1浙江5991910.5*26.9*1058.6*61117.8*751.3注:*为2017年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重点及推动安徽省高质量
发展的建议
您的得分
100/100
答对题数
30/30
答题解析
1
关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结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单选题:3 分]
A 内需的比重在上升
B 消费的拉动力在增强
C 农业的比重持续上升
D 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
2
长三角三省一市中,发展水平达到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是()。

[ 单选题:3 分]
A 上海
B 江苏
C 浙江
D 安徽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A回答正确
3
长三角三省一市中,具有制造业发达、科教资源丰富、开放程度高等优势的省份是()。

[ 单选题:3 分]
A 上海
B 江苏
C 浙江
D 安徽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B回答正确
4
十八大以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年均增长率为(),高于全国。

[ 单选题:3 分]
A 3.4%
B 4.7%
C 6.2%
D 7.7%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5
从2018年看,长三角三省一市中经济总量领先的是()。

[ 单选题:3 分]
A 上海
B 安徽
C 江苏
D 浙江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
6
2010—2018年,长三角三省一市中未呈现消费、投资、出口依次递减的是()。

[ 单选题:3 分]
A 上海
B 江苏
C 浙江
D 安徽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7
关于党的十八大以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速,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单选题:3 分]
A 长三角三省一市年均增长均超过7%
B 安徽高于长三角整体增速
C 江苏低于长三角整体增速
D 安徽持续保持增速的领先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
8
2010—2018年,长三角三省一市中未呈现“三二一”产业结构的是()。

[ 单选题:3 分]
A 上海
B 江苏
C 浙江
D 安徽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9
长三角三省一市中,具有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等优势的省份是()。

[ 单选题:3 分]
A 上海
B 江苏
C 浙江
D 安徽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10
2018年,长三角地区第()产业的比重高于全国。

[ 单选题:3 分]
A 一
B 二
C 三
D 二、三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B回答正确
11
下列对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评价,表述正确的是()。

[ 多选题:4分]
A 经济地位举足轻重
B 发展水平保持领先
C 科技创新优势明显
D 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ABCD回答正确
12
安徽在制造业方面的优势包括()。

[ 多选题:4分]
A 智能家电
B 新能源汽车
C 平板显示
D 智能语音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ABCD回答正确
13
长三角地区在开放合作协同高效方面的主要表现包括()。

[ 多选题:4分]
A 区位优势突出
B 对外贸易高地
C 利用外资高地
D 对外投资合作的桥头堡,企业“走出去”的排头兵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ABCD回答正确
14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中,高标准建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的内容包括()。

[ 多选题:4分]
A 打造更高水平自由贸易实验区
B 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C 完善配套制度和监管体系
D 带动长三角新一轮改革开放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ABCD回答正确
15
关于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多选题:4分]
A 省级层面,作为中部的安徽与东部的沪苏浙差距较大
B 省级层面,作为中部的安徽与东部的沪苏浙差距较小
C 板块层面,皖北、苏北、浙西与中心区差距较大
D 板块层面,皖北、苏北、浙西与中心区差距较小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AC回答正确
16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中,加快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的内容包括()。

[ 多选题:4分]
A 推进公共服务便准化便利化
B 共建公平包容的社会环境
C 共享高品质教育医疗资源
D 推动文化旅游合作发展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ABCD回答正确
17
关于促进安徽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多选题:4分]
A 抓住安徽在长三角和中部地区均处于上升期的重要机遇
B 推动安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C 提高安徽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D 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ABCD回答正确
18
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安徽要充分发挥自身的()。

[ 多选题:4分]
A 创新优势
B 制造业优势
C 生态优势
D 腹地优势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ABCD回答正确
19
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重点任务的解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多选题:4分]
A 加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
B 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C 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D 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ABCD回答正确
20
关于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发展特征对比,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多选题:4分]
A 产业结构:江苏、浙江、安徽均呈现“三二一”
B 发展水平:省际梯度差异明显
C 科技创新:上海龙头作用突出
D 中心区集聚:长三角占近九成经济总量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BCD回答正确
21
长三角地区的GDP总量占比和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接近1/4。

[ 判断题:3分]
正确
错误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正确回答正确
22
十八大以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速表现明显好于京津冀,并且远远超过粤港澳广东9市。

[ 判断题:3分]
正确
错误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错误回答正确
23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中,加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的内容包括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加强产业分工协作、推动产业与创新深度融合。

[ 判断题:3分]
正确
错误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正确回答正确
24
在促进安徽高质量发展中,安徽要对上海在自主创新能力上的一些先进做法进行主动的对接、学习、借鉴和落地。

[ 判断题:3分]
正确
错误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正确回答正确
25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中,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主要包括建立规则统一的制度体系、促进要素市场一体化、完善多层次多领域合作机制。

[ 判断题:3分]
正确
错误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正确回答正确
26
2018年,江苏、浙江、安徽的科技研发投入强度超过欧盟。

[ 判断题:3分]
正确
错误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正确回答正确
27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体量超过京津冀的1/2、超过长江经济带的4/5。

[ 判断题:3分]
正确
错误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错误回答正确
28
长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突出,主要表现为通江达海、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腹地雄厚。

[ 判断题:3分]
正确
错误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正确回答正确
29
截止到2019年底,安徽已经全部实现城镇化。

[ 判断题:3分]
正确
错误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错误回答正确
30
如何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转化为安徽经济升值的路径和模式,需要安徽在绿色产品的价值实现、生态补偿机制、生态产品以及生态服务的量化等方面进行探索。

[ 判断题:3分]
正确
错误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正确回答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