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媒介化社会_中的传播与乡村社会变迁_孙信茹
《东北农村女性媒介形象的自我建构与呈现研究》
《东北农村女性媒介形象的自我建构与呈现研究》一、引言在当今的媒体环境中,东北农村女性作为特定文化与社会背景下的群体,其媒介形象呈现出多元而丰富的特点。
这些形象不仅是媒体塑造的结果,也是女性自身文化意识与身份认同的体现。
本文旨在探讨东北农村女性媒介形象的自我建构与呈现过程,揭示其背后所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以期为女性媒介形象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考。
二、文献综述关于女性媒介形象的研究已有很多成果。
但在特定地域,特别是东北农村这一背景下,女性媒介形象的自我建构与呈现研究尚显不足。
已有的研究表明,媒体在塑造女性形象时,往往受到社会文化、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女性自身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追求。
因此,对东北农村女性媒介形象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这一群体的文化身份与自我表达。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梳理东北农村女性在媒体中的形象表现;其次,运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东北农村女性的实际看法与行为数据;最后,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媒体文本进行深入分析。
四、东北农村女性媒介形象的自我建构1. 文化认同与自我表达东北农村女性在媒介形象的自我建构中,首先体现在对地域文化的认同上。
她们通过媒体表达自己的文化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从而形成独特的媒介形象。
这种形象不仅是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是对自身身份的认同与表达。
2. 身份重塑与社会参与随着社会的发展,东北农村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逐渐提高。
她们开始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智慧。
在媒体中,她们的媒介形象也逐渐从传统的家庭角色转变为具有独立意识和能力的现代女性形象。
这种身份的重塑,不仅体现了女性的自我价值追求,也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五、东北农村女性媒介形象的呈现特点1. 多元性东北农村女性的媒介形象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
她们在媒体中展现了不同的角色:有勤劳朴实的家庭主妇,有独立自主的创业者,还有热心公益的志愿者等。
互联网环境下乡村民众的社会交往与媒介使用——基于“湖北省乡村传播现状调查”
一、乡村民众社会交往与媒介使用现状与问题(一)互联网媒体扩展了乡村民众的社会交往对象和范围,但在促进与外部世界互动方面作用有限本次调研发现乡村民众与邻居交往的频繁程度高于其他社会交往对象。
在社会交往方式上,乡村民众与邻居进行社交娱乐活动的频率高于其他朋友,他们更愿意花时间和自己的邻居进行串门吃饭、看电视、打牌等。
乡村民众仍然将地缘关系为主的邻里关系看得尤为重要。
另一方面,乡村民众对自己的朋友圈子的认知程度不够清晰,对于朋友是否与自己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生活品位、兴趣爱好的问题,大多数乡村民众表示不清楚,但他们非常明确的是,自己的朋友圈子容纳了来自不同职业和社会阶层的人。
作为一个社交工具,社交媒体似乎为乡村社会交往提供了很多的可能性。
从调研结果来看,6成以上受访者认为新媒体帮助他们认识了新朋友,扩大了社交圈。
但是从他们的新媒体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多数人拥有的微信群少于5个,且微信群类别绝大多数限于熟人群。
新媒体帮助扩展社会交往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进一步帮助乡村民众增加了与现有熟人朋友的互动,4成受访者认为新媒体帮助自己与失联的朋友增加互动。
这说明新媒体帮助受访者增加的社会互动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超越地缘关系的友缘关系。
另外,有5成以上受访者认为新媒体让自己与亲人的关系更加紧密,这说明即便在一个熟人社会中,乡村民众由于物理空间上的限制,有可能与自己的亲人关系反而不够亲密,比如大部分家庭都会有外出务工人员,新媒体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更紧密的情感连接,加强亲缘关系。
同时,受访者中“老乡群”的拥有比例(28.7%)低于“同学群”(51.7%),这显示受访者在社交媒体中维护的因求学而产生的熟人关系超过了因地缘关系而产生的老乡关系,从而提示一种可能性,即乡村民众通过微信群产生的联系可能会突破传统的以地缘关系为核心的格局,帮助空心化的乡村民众加强亲缘关系,从而建立包括地缘、亲缘、业缘、学缘在内的更为丰富多元的熟人关系圈。
但是这一关系的边界没有得到根本的拓展。
经济人类学视域中的广告
作者: 孙信茹[1]
作者机构: [1]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出版物刊名: 思想战线
页码: 135-136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2期
主题词: 经济人类学;广告;视域;社会经济发展;经济自由主义;生产体制;经济活动;正常运行
摘要:一、作为经济活动的广告广告的出现和社会经济发展及观念直接相关。
在现代生产体制下,产品能否推销出去,关系着整个生产环节的正常运行。
无论将人类社会“具有巨大影响力的观念体制”(idea systems)区分为传统(tradition)、专制(authority),还是古典经济自由主义(classical liberalism),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在前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缓慢的,。
乡村文化传播的内生性视角:“文化下乡”的困境与出路
乡村文化传播的内生性视角:“文化下乡”的困境与出路乡村文化传播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民俗、风土人情等元素,具有独特的魅力。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乡差距的扩大,乡村文化逐渐被忽视和遗忘。
为了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一些相关部门推出了“文化下乡”。
然而,在实践中,“文化下乡”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首先,由于城市对于资源和人才的吸引力较大,在城市中心区域有限资源下,“文化下乡”面临着资源不足的困境。
由于资源有限,相关部门往往更加关注城市中心区域的发展,而对于农村地区则关注较少。
这导致了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差距,并影响了“文化下乡”的实施效果。
其次,“文化下乡”在实践中也存在着理念上与实际情况的不匹配。
在一些地方,相关部门将“文化下乡”仅仅作为一项政绩工程来推动,忽视了乡村文化的特点和需求。
这导致了“文化下乡”活动往往只停留在形式上,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同时,一些活动也缺乏创新和差异化,导致了农村居民对于“文化下乡”的兴趣不高。
此外,“文化下乡”也面临着传播渠道的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发展相对较慢,在传播渠道上存在困难。
传统的宣传方式如广播、电视等虽然仍然存在,但是受限于地域、收听率等问题,在推广农村文化方面效果有限。
同时,在互联网时代,“文化下乡”也需要更加注重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和利用。
针对上述困境和问题,“文化下乡”的出路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思考和改进。
首先,在资源分配上需要更加公平合理。
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为“文化下乡”提供更好的条件。
同时,相关部门还可以通过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引入更多的资源和创新思维。
其次,在理念上需要更加注重乡村文化的特点和需求。
相关部门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与农村居民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对于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需求,并根据需求制定相关。
浅析乡村媒介及传播学在推动乡村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向农村传播信 息不仅传递知识体 系, 也是技术层面和思维方
式上的转 变。在知识 匮乏和思维禁锢 的农村大背景下 , 摈弃 传统观念 和陈旧技术 , 接受使用新技 术 、 新方法需要媒 介的 大力宣传。
文化 、 民风 民俗和生活方式 所决定 的独特 性 , 使农 民在接受
大众 传播媒 介过程 中表 现 出令 人始料 未及 的行为 , 比如漠 视、 抛弃、 迎合或意见分歧 , 这是用现代 传播 学理论难 以阐明
们才有资格 、 有意 义去探 讨乡村社会 如何 向工业 化 、 城 市化 转型及形 态变迁等问题 , 而这也正是研究乡村传播 系统的关
键所在。
原创性理论和实证调研工作相对缺乏的问题 。
4 大众 媒介在 农村 科技传 播 中的现 实作 用
通过培训 、 信息提供等非强制手段来帮助农 民改进生产 技能 、 发展农业 生产 以及提高农 村生活质量 , 我们 称之为农
摘
要: 概述和分析 乡村传播 学理论滞后 的原 因、 乡村传播 学研 究的发展历程及若干理论思考 , 并对大众媒介在农
村科技 传播 中的现 实作 用和制约 因素进行 了阐述 分析 , 为 涉农 电视 工作 者进 行相关信 息的搜集 、 整理和 宣传等提
供参 考。
关键词 : 乡村媒介 ; 传播 学; 农业科技 中图分类号 F 3 2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7 — 7 7 3 1 ( 2 0 1 3 ) 2 3 — 0 4 — 0 2
对于乡村传播 系统的有效掌握 有助于我们 更加深 入了
解农 民, 进而对乡村社会的真正写照有正确的认 知 , 随后 , 我
往传统 的传播理念 的过程 中, 更注重了乡村社会 的发展 。就
媒介赋权与农民主体性再发现——以新型农民培育平台“云上智农”为例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乡村要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
数字乡村建设不仅要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更要利用新媒体赋能农民,以现代化思维重塑村民主体性,推动当地村民将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有机融合。
通过改变生活在乡村的人,进而改变乡村的社会结构,让乡村真正融入现代社会。
一、问题提出: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的相对缺失“三农”问题的关键突破口在于“农民主体性”如何提升。
[1]谁来建设乡村、振兴乡村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无论从现实层面还是理论层面来看,农民都处于乡村振兴的客体,其主体性遭致一定程度的遮蔽。
从现实层面来看,受行政逻辑的支配、市场供给不平衡以及个体发展欠缺等因素影响,部分农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主体性缺失。
首先,权力贫困使得农民政治主体性缺失。
[2]其次,城乡资源要素不均使得农民经济主体性缺失。
再次,现代观念对乡村文化的冲击使得农民文化主体性缺失。
最后,从农民自身来看,其思想观念上受小农经济的长期影响难免带有保守性和狭隘性,以及“撤村并村”下村庄出现“半熟人化”结构,部分被合并的村民自然在资源配置和公共事务参与上处于“失语”的状态,阻碍了主体意识培育。
从理论层面来看,较多研究基于现代化和发展主义视角,主张通过信息技术解决问题、促进发展,忽略了农民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围绕农民的议题也多从“知识无效”“行动无力”“理性无德”展开。
[3]部分学者受美国主流发展传播学思路的影响,认为“只要普及了电视、村村通、送文化下乡就可以解决农民贫困问题”,没有将农民放置于中心地位。
尽管“宽带下乡”“建基站免流量”“人才下乡”等政策为农民带来了一定福利,然而这种福利对消费主义思路下的农民来说是麻木接受的,“造血式”“嵌入式”的外源式农村发展模式忽略了乡村内生动力的能动性,村民也未能实现现代化的转变。
二、数字乡村建设中媒介赋权与农民主体性再发现的可行路径2003年学者赵泉民在《确立农民的主体性地位理念》一文中首次提出“农民主体性”这一概念。
大众传媒与乡村社会变迁
大众传媒与乡村社会变迁【摘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农村社会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化主要表现为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大量的农民离开了生养他们的土地,进入城市。
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大众传媒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以一种显见的和潜移默化的方式逐渐影响着原本闭塞的乡野社会,尤其是电视媒体,利用广告、连续剧和新闻报道的方式,不断把城市的信息和生活方式传递到乡村,由此改变了农民的购物习惯、生活方式和交往行为。
【关键词】大众传媒;社会变迁;代沟;教育;文化一、农民的大众传媒认知现状农民是传播领域的弱势群体,农民在信息资源的享受和利用、接受及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表达意见的自我意识等方面,均弱于市民,这是当前我国农村传播所面临的现状。
有学者把农民的大众传媒认知现状归纳为以下两点:1.知道:即农民对大众传媒的信息大多只停留在知道和了解的层面上。
在“村村通”工程实施后,农村的传媒硬件设施已基本具备。
在苏南,家庭有线电视的接通和拥有量已接近100%。
这就使农民能如市民一样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社会热点,了解国内外大事。
2.娱乐:即农民接触大众传媒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
农民基本没有外出旅游的习惯(经济原因、农忙和“不远游”的思想等);因为观念保守,他们也往往没有交友的习惯,因此,访亲串邻并不频繁,大多闲暇时间都是呆在家里,休闲娱乐项目就只有看电视了。
积极地看,娱乐性节目最是大众文化的代表,也往往更易于促使农民观念更新,农民频繁接触电视的过程,正式其逐渐从乡村文化状态进入大众文化状态的过程,也是其接受城市文化包括现代化观念的过程。
二、大众传媒带来的农村社会基本社会结构变化孙立平在《断裂》中认为,在新时期,中国社会除了原本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外,其中城市社会又经历了新的二元结构分化,城市中二元结构的底层是下岗工人和农民工群体。
事实上,我们对于农村社会代沟现象的分析,以及社会整体局势的观察可以发现,农村社会也正在形成一个二元结构体系。
乡村纪录片的传播内涵与叙事构建——以《村庄十年》为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纪录片《村庄十年》作为礼赞新时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迎接党的二十大首批重点节目之一,记录了我国十个典型村庄的脱贫发展故事,以富有生命力的乡土画面展现新时代村庄发展的美好图景,描绘出农民与土地、村庄共存共荣的画卷。
一、乡村纪录片的传播内涵本文从传播目的、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效果四个方面,对《村庄十年》的传播内涵进行深入剖析。
(一)传播目的:呼应乡村振兴,展现乡村巨变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重大成就。
纪录片《村庄十年》关注到国家十年间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的成就,聚焦不同地域、特色的村庄十年间发生的巨大变化,旨在阐释新思想、礼赞新征程、讴歌新时代,体现十年来党和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
《村庄十年》选取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处在不同省份的十个村庄,这些村庄在十年间发展起特色产业,纪录片用真实影像,采用村民自述的方式,真实展示村庄变化,介绍党和国家的政策、技术和经济扶持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是政策落在实处、造福于民的最好体现。
(二)传播渠道:移动互联形式,多方共同传播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途径从报纸、广播扩展至移动互联设备,给内容传播带来更多可能。
作为央视的重点纪录片,《村庄十年》在电视频道与移动端同步播出,更加符合网络时代受众碎片化、移动化观看的需求。
此外,作为报纸、广播的“补偿性媒介”,短视频凭借短时间内丰富的内容输出和表达特性,拥有了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因而除了电视频道、央视频等官方渠道,出品方也选择将《村庄十年》中的精彩片段和推广歌曲以短视频的形式在B站、抖音等新兴视频平台发布,进一步促进了纪录片在年轻群体中的传播。
其中B站作为纪录片资源丰富、年轻人聚集的视频平台,更易促进纪录片的传播。
(三)传播内容:村庄风格各异,涵盖类型全面近年来,展现乡村面貌和变化的影视佳作层出不穷:《乡村里的中国》以农村的三组家庭为主线,向观众展示了平凡的农村生活;《中国扶贫在路上》关注典型扶贫案例,呈现农村贫困主体脱贫历程;《故乡的风景》选取十个代表性村庄,唤醒观众心中深处的乡愁。
“媒介延伸”与“身份再造”
PINSHU LU │品书录CHINA PUBLISHING JOURNAL2019年 第02期67“媒介延伸”与“身份再造”□文│孙信茹国内对于城市农民工的研究,已非新的话题,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人类学等学科从多个角度展示出了对农民工群体的现实关切和理论关怀。
面对众多的研究成果,农民工群体是否还值得展开新的观察和书写?我们可否还能进入新的理论脉络,从而提供富有开拓性的视角去重新审视这个群体和文化?这显然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新的思路和研究视角的推进,必须建立在真实和有效的经验事实的层面。
而今天,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我们所面对的一个事实是:老一代的农民工群体正逐步退出历史和城市的舞台,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新一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城市务工群体中的主力。
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背景在于:传媒成为整个现代社会转型和变迁的重要推动性力量之一。
这种推动性的力量正对社会造成全方位的影响,这一点,对于成长于现代媒介浸润下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更是概莫能外。
恰恰在这两个层面上,研究者可以就研究群体的变化与转型,对大时代中“媒介化社会”的语境予以充分的观照。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进城——传播学视野下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为我们提供了传播学难能可贵的分析。
而这一视角,又与过去新闻传播学界对农民工研究的取向和进路有着极大的不同。
具体而言,该研究采用了实践社会学的研究立场,运用质的观察和方法,将复杂多元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日常媒介使用和生活实践经验,编织进作者绵密的叙事之中。
也因此,我们得以在书中平凡却又鲜活的生命个体的叙述中,去感受背负着多种身份、饱含着对未来憧憬和都市浪漫想象的乡村青年的多重情感和生命体验;去发掘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游走在故乡和他乡之间的困惑、希冀、失落、喜悦;去追索这些个体面对全新生活空间所采取的生存策略、生活调适、身份认同以及属于他们的独特的文化活动、社会网络建构,更让读者与他们一同体验着“媒介之旅”。
微媒体时代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创新对策
254GRACEFUL BEARING 风 采区域治理微媒体时代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创新对策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闫肖茹,孙永红本文通过对乡村休闲旅游和微媒体时代的相关问题分析,首先对微媒体时代的特征和主要内容进行了简要的阐述,随后概述了在微媒体时代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通过文献分析研究方法明确了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
探讨了微媒体时代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的内外部环境,而后将微媒体时代作为中心提出了关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策略。
一、微媒体时代综述(一)微媒体时代的概念分析微媒体时代的主要构成为“媒体”和“微时代”,微媒体时代的概念就是媒体概念与微时代概念二者叠加融合而来的一种复合型概念。
首先“媒体”主要是指传播信息咨询的媒介和平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杂质乃至互联网等为我国传统媒体的代表性发展历程。
其次关于“微时代”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并未对其进行严格的界定,从微时代产生的基础角度上看,微信和微博的兴起是微时代最为显著的特征,而微信微博的广泛应用则是微时代发展过程中最为突出的特点,由此可以推理出微时代就是人们在区域网、互联网的基础上所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和移动通讯技术对信息数据进行再加工传播的一个时代,微时代是信息化时代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交流渠道,另一方面转变了传统信息沟通方式和咨询传播方式。
(二)微媒体时代的基本特征分析1.信息沟通的交互性和平等性在传统的媒体中受众的地位往往是被动的,受众无法实时的、自由的对相应的信息咨询进行反馈,例如传统媒体中的广播、电视和报纸,受众要想实现反馈的传递只能通过拨打热线电话的方式,虽然也存在电子邮件的方式但是受众的反馈一直都是单向传播,交互性极弱。
2.信息容量大易检索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思想素质的提升离不开信息咨询的传播,传统媒体诸如报纸、广播电视等其版面和时间都存在限制,但是微媒体时代背景下信息咨询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摆脱了时间和版面的束缚,受众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任意区域网下打开浏览相应的视频咨询,同时受众所能够获取到的信息咨询更为丰富,例如微信朋友圈、微博帖子等,涉及到了政策、经济发展、社会与生活等多个层面的话题,这些优势都是传统媒体所实现不了的。
短视频时代乡村社会媒介化现象审视——基于皖北Y村的田野调查
短视频时代乡村社会媒介化现象审视——基于皖北Y村的田野调查短视频时代乡村社会媒介化现象审视——基于皖北Y村的田野调查1. 引言随着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短视频平台迅速兴起,成为当代社会最具代表性的新兴媒介形式之一。
短视频的特点是内容短小、生动直观,吸引了大量用户的注意力。
短视频时代乡村社会媒介化现象的出现也是不可避免的。
本文将以中国皖北地区的Y村为例,进行田野调查来审视短视频时代乡村社会媒介化现象的发展及其影响。
2. 乡村社会媒介化现象的定义和特征乡村社会媒介化现象是指传统乡村社会在互联网时代对新型媒介形式的应用和接受程度。
在短视频时代,乡村社会也日益媒介化。
特征包括:乡村居民参与短视频创作与传播的数量和质量提升;乡村社交网络的媒介化特点明显;短视频对乡村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塑造作用。
3. 田野调查方法首先,选择有代表性的皖北地区的Y村作为调研对象。
村庄位于山区,人口相对较少。
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观察等方法,对乡村居民对短视频的接受程度、参与情况、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4. 短视频在乡村社会的发展4.1 短视频的受欢迎程度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发现,短视频成为了乡村居民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
越来越多的村民通过短视频平台观看笑话、小品、音乐剧等内容,以缓解压力和提升生活质量。
4.2 村民参与短视频的创作与传播在观察中发现,越来越多的乡村居民开始参与短视频的创作和传播。
他们利用自己熟悉的乡村环境进行拍摄创作,展示家乡风景、民俗活动等内容。
这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也成为了乡村居民展示自己、宣传家乡的机会。
5. 短视频对乡村社交网络的媒介化5.1 社交媒体的新形式短视频的兴起给乡村社交网络带来了新的形式。
乡村居民通过短视频平台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感悟和互动,形成了乡村社交媒体的新型网络空间。
5.2 短视频对乡村网络社交关系的影响通过深度访谈可以发现,短视频不仅扩大了乡村居民的社交圈子,也改变了乡村社交网络的形式。
电视传播语境中的少数民族乡村文化建构
为村 民与世界 同步并 “ 对话 ”的重要方 式。其 次 ,看 电视成为农村 牧 区 日常文化生活 的重要
性 和传播优势 ,成 为 要 的大众传播形 态。 “ 电视独大 ”在农 村 牧 区地 区已经成为 当地农 牧 民媒介接 触和使
接 世界 的窗 口” ,村 民透 过这小小 的荧屏 ,可以 放 眼大干世 界。农村牧 区电视 “ 村村 通”工程 的实 施 和推进 ,从最 早 的 “ 大锅 盖 ” ,到 今 天
言 ,电视的 E l 常性 、家庭性 所体现 出的 巨大优
势, 依 然会使得 电视在农 村牧 区信 息传播格 局
中扮 演主角 。也 就是说 ,在 电视 与农 村牧 区 日 常生 活 的关联 中,无 时不在 、无处 不在 的 “ 在 场” ,可以看作是 电视对 于农村牧 区 日常生 活的 介入 的直接表现 。
活 的经 纬和体验 ,发 挥着一种 温和 的效力 ,其 构成方式 复杂之 至 ,以至于抵制 和颠覆都难之
为发达 的一些农村牧 区 , 与城市社 区存在的 “ 信
息 沟”正逐 渐被抹平 。但 我们也 应该看 到 ,对 于广 大西部农 村牧 区,特 别是少数 民族地 区而
联又有 明确 区分 的文化变 革路径 时 ,就会 发现 农牧 民社 会生 活所依赖 的重要文 化基础 和价值 体系 的衰 落不 仅来 自于社会 整体 结 构 的变化 , 同时和那 些充斥在 电视媒体 上 的物 质享乐 和感
《现代视听》2020年目录总表
《现代视听》2020年目录总表传媒观察特载传媒聚焦01 提升制度意识 强化“四力”训练/童兵01 抛却旧框架,拥抱新世界/胡翼青01 学习列宁新闻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写在列宁诞辰150周年之际/郑保卫01 纪实影像的媒介赋权及其反思/罗锋01 智媒时代主流价值引领需要“四个力”/王晓红01 “健康码”与老年人的数字化生存/彭兰01 数字新闻学:信息时代的新闻学新范式/常江01 平台经济的本质是善待创新者/朱春阳01 县级融媒体中心要敢于并善于回应时代真问题/戴元初01 数字文化研究的“嵌入性”/孙信茹01 消解悬置:智媒体时代的不确定性传播与沟通/陈刚01 2021年深化县级融媒体改革的新任务和新挑战/胡正荣04 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认识和思考/李昌文09 山东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 孙杏林 倪广宏 周琛13 提升服务能力 助力乡村振兴——关于山东省广播电视服务 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李德泉 綦宗金 许翠兰 李丹阳04 回望2019/策划:许翠兰 李丹阳05 2019年广播电视新闻事业与新闻舆论工作回顾/程磊12 稳定传统端 迈向新常态——2019年中国广播收听市场分析 /梁毓琳 赵景仁16 内容有态度 创新需升级——2019年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 观察与思考/赵红勋 吕成凤23 平台优势下的价值凸显与动能释放——2019年中国纪录片 产业发展新动向/张斌28 2019年中国电视剧年度回眸/丁明 宋法刚32 2019年中国电影关键词:关键问题与整体风貌/张伟38 2019年网络综艺盘点与思考——基于新受众的视角 /蒋东鑫 梁颐41 精品化趋势明显 类型化格局初现——2019网络剧年度盘点 /舒敏 李玥46 调整与变革:2019年网络电影行业发展综述/赵蓓52 从用户生产到专业生产——2019年中国短视频发展盘点 /赵鑫 李燕宾04 公共突发事件中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 /策划:许翠兰 刘俊(特邀) 李丹阳05 聚人心、解民忧、共克艰——主流媒体在新冠肺炎疫情 防控中的表现评析/胡正荣 李荃08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传播艺术”提升论要:信息与舆情 ——基于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的示例/刘俊13 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 /杨健 赵鋆16 社交平台中主流媒体的公共突发事件报道创新研究 ——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对新冠肺炎报道为例/邵慧 李怡菲20 新冠肺炎疫情中主流报纸媒体的责任与担当/赵均 徐梁24 危机报道中的多媒体整合:人民日报新冠疫情首阶段报道述评 /李滢瑞 马瑞洁29 战“疫”报道中的融媒矩阵传播——以山东广播电视台为例 /张楚晨 高冒杰 郝娟04 迭代升级中的网络剧/策划:许翠兰 李丹阳05 从边缘到蓬勃:中国网络剧发展趋势研究/杨慧10 国内网络剧战略布局与发展路径/周敏 郅慧14 当前网络剧创作传播的主要特点和发展前瞻/鲍楠18 论中国网络剧营销策略的创新与发展/张智华 陈昕23 好IP如何成就好剧:从开发制作到商业模式的全链路优化 ——以现象级IP剧《庆余年》为例/李锦04 乡村振兴背景下对农视听节目创新研究 /策划:许翠兰 李丹阳05 融合传播与角色转型:当前对农电视的探索与发展 ——以山东台“三农”电视节目为例/彭金棣 董江艳 邓云10 短视频时代的传统媒体农村节目:内容呈现与风格变迁 /王维 胡轩萌 王宇虹16 乡村振兴背景下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对农内容生产/石力月21 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像志 ——湖南卫视《乡村合伙人》节目评析/王平24 创新对农宣传 助力乡村振兴 ——寿光市融媒体中心发挥特色优势做活对农节目 /国征 王志霞04 互联网时代的中国电影新力量 /策划:许翠兰 陈旭光(特邀) 李丹阳05 论新力量导演的网络化生存——中国电影导演“新力量” 系列研究之一/陈旭光 李卉11 新力量导演与电影的“新媒介美学”趋向/张明浩17 商业性·作者性·文化性 ——薛晓路导演的电影工业美学建构路径/宋法刚22 新力量导演的奇幻美学:传统文化元素的东方奇观打造 /李磊04 跨文化背景下中国影视产品“走出去”策略研究 /策划:许翠兰 李明毫(特邀) 李丹阳05 跨文化视阈下影视出海的内容题材与译制配音策略 /李宇09 中国视听节目“走出去”新特征与新趋势/朱新梅13 从文化输出观走向文化互惠观:透过“韩流”思考中国的 国际传播/张磊 胡亚楠18 从中外合拍看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王湲 王庆福23 中国电视剧在蒙古国广受欢迎的原因及经验探析/王丽04 媒体融合:从“相加”“相融”走向“纵深” /策划:许翠兰 黄楚新(特邀) 李丹阳05 因时而动应势而变 推进媒体融合纵深发展 ——解读《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 /黄楚新 李想09 国外媒体融合发展现状研究/田智辉 肖玉笛15 媒体融合攻坚战:地市级媒体并转/谭天19 县级融媒体中心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曹爱民04 多屏时代广播全域营销模式探索与实践 /策划:许翠兰 李丹阳05 扬陈破圈,品效合一:新零售时代广电新突破/刘华07 城市广播政策类事件融媒体营销方案 ——以中山广播电视台旅游环保之声“家电下乡”项目为例 /王洪亮09 打造属于电台自己的私域流量/陈志坚11 广播私域流量精细化运营/李杰13 广电MCN运营直播带货的路径和模式 ——以河北广电MCN为例/王伟15 融媒之变,江苏广播跨场景营销的破局之策/李晓丹17 新时代少儿视听节目的进阶之道/策划:许翠兰 李丹阳18 成长的规训:媒介技术进步与儿童视听节目的变迁 /张建敏 叶家虹23 用视听内容呵护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 ——新时代我国少儿视听节目的创新路径研究 /赵鑫 王润琦29 日常陪伴与成长引导:欧洲公共广播电视体系中的少儿 视听节目服务/王润珏 张帆34 新媒介语境下少儿电视频道发展路径探析 ——以卡酷少儿卫视为例/秦新春38 以少年之名:青少年综艺节目的创新方法与路径 ——以湖南卫视“730青少年节目带”为例/陈文浩43 教育传播视野下的少儿益智节目模式探析 ——以《加油饭米粒》为例/张琴04 新闻评论类节目“四力”提升对策研究 /策划:许翠兰 李丹阳05 评论表达与生态重构:5G背景下主流媒体的 挑战与提升路径/庄莹 黎双09 智媒时代电视新闻评论的守正创新 ——以央视《新闻1+1》为例/刘楠14 “可见的思想”:融媒时代广播评论的想象空间与实践 逻辑——基于对安徽交通广播《908锐评论》的考察 /罗锋 王艺添18 21世纪以来电视新闻评论主持话语的三种语态/王媛04 2019年度山东省优秀广播电视节目评析 /策划:许翠兰 李丹阳05 2019年度山东省优秀电视新闻作品评析/常庆09 2019年度山东省优秀电视社教(系列片、专题片、十佳栏目) 作品评析/唐锡光14 2019年度山东省优秀广播社教作品评析/张新刚17 2019年度山东省优秀电视社教(纪录片、特别节目) 作品评析/王倩21 2019年度山东省优秀广播新闻作品评析/赵鑫25 2019年度山东省优秀广播电视外宣作品评析/闫伟娜27 2019年度山东省优秀广播电视播音作品评析/刘文蓉04 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策划:许翠兰 李丹阳 05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 问题意识与逻辑起点/石力月11 媒介化社会与郡县之“治”:县级融媒体中心 建设的时代命题及提升路径/宋守山 李晓庆14 建得好必须“融”得好 融得好还需“唱”得响 ——关于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思考与探索/孟凡军18 立足深度融合 构建县域“大宣传”格局 ——宁津县融媒体中心建设发展经验谈/范世民20 县级融媒体中心服务群众的新路径/张华胜23 县级融媒体内容生产的四个关键/周传金 刘有杰25 从技术平台建设浅谈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和使用/赵兵对话探索思考27 内容·制作·营销:网络剧生产链现状解读 ——对话“电视剧鹰眼”内容主管邹春然/李丹阳59 习近平关于互联网系列论述的丰富内涵/杨永军 张彩霞32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綦宗金36 融媒时代澎湃新闻的差异化发展特色/黄楚新 朱常华39 跨媒介影像生产的多元路径:我国IP 电影类别 差异与票房表现研究/杨慧44 扎根互动活性的社交舆情:生存特征与扩散机制 /汤天甜 应春茜29 新冠肺炎疫情中政府公信力的损耗与重塑/郑亮 夏晴34 融媒体工作室管理模式创新研究/童云38 微信使用影响幸福感:主观社会支持与控制点的作用 ——基于2019年全国居民媒介接触与使用的实证调查 /杨颖兮 喻国明45 论智媒时代主流广电媒体的创新发展策略/高宪春49 重大疫情背景下中国电影终端市场的调试 ——以《囧妈》的网络首发为契机/李大伟 刘晓蕙27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不确定性及其治理策略/王军峰32 “声声”不息——声音传播视域下智能音箱的功能与伦理 /朱泓宇 姬德强46 建设性新闻的基础概念和社交媒体平台传播效果探究 ——以CGTN 微博账号为例/王茵24 新型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提升策略研究 ——以后疫情时期广电媒体公益帮扶传播为例 /葛晓宇 马玉竹27 乐趣、利益还是道德驱使? ——从目标框架理论看环境传播对个体环保行动的影响 /周敏 杨玉婷30 试论5G 时代视频生态的社会影响与科学管理 /喻国明学术工作室36 论短视频与社会创新/郭海威 王晓红41 混合现实技术下的广告初探/段晓婧 李静27 当前我国对媒体融合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黄楚新 刘美忆33 碎片化传播语境下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困境与进路/边良26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舆论“四力”建设刍议/綦宗金29 互联网群体传播时代传统文化的仪式性传播/李丹33 新媒体环境下公共文化记忆的价值体系研究 ——以“南京长江大桥恢复通行”为中心的讨论/施海泉22 数字经济全球化:社交媒体出海的经济逻辑/魏明 彭希然 26 异化视阈下自媒体信息传播环境中“人”的主体性反思 /肖艳华31 媒体融合视角下红色旅游产业媒介技术应用模式及创新机制 研究/曹月娟 赵艺灵35 融媒体背景下电视问政节目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安顺德 赵学鑫39 强化舆论监督 讲好山东故事 ——探寻《问政山东》的成功之道/张新英 杨晓慧56 他者视角下的“中国故事” ——访BBC 著名电视主持人、纪录片制作人迈克尔·伍德 /王庆福 张华誉42 人物类非虚构短视频:看到其他人的活法 ——专访“箭厂视频”总制片人钟伟杰/钟伟杰 徐亚萍51 超越现实的追求与表达——对话纪录片制作人张以庆 /张以庆 刘忠波56 个人纪录片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专访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导演余天琦/王庆福 余天琦 43 乡村纪录片的时代责任与乡土情怀——纪录片制作人焦波 访谈/刘忠波 焦波17 虚幻想象与现实权力:媒介仪式视域下青少年粉丝文化实践 /曾昕21 人工智能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空间与创新实践分析 /韩润磊 郝启帆25 《乘风破浪的姐姐》与当代女性身份认同/徐芳依29 智能语音生态下中国传媒产业的应对策略/廖秉宜 陈美汐 33 粤港澳大湾区视域下“南方+”APP 运营模式研究 /罗弦 袁梦28 山东省网络视听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綦宗金 孔愫愫31 电商中的算法和“信息茧房”/刘何雁34 云综艺:兴起逻辑、视听魅力及未来可能/刘瑞一39 基于地缘性符号的城市品牌形象传播构建——以南昌市为例 /杨雅婷2019年度山东省优秀广播电视作品创作谈“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如何更好服务乡村振兴”主题征文选登37 践行“四力”:一条路折射大时代 ——《中国企业在欧洲修建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开通》创作谈 /高昌洁39 新闻作品创作的“道”和“术” ——《孔雀为何向南飞》创作解析/陈官凯41 “逆袭”背后的挖掘——《从“买技术”到“卖技术” 山东炼铜企业逆袭的背后》创作谈/ 欧阳明哲42 融媒体环境下重大新闻事件报道的守正创新 ——以《“海上巨无霸”交付巴西 “中国制造”加速走向世界》 为例/荆红卫 袁丹49 在振兴乡村征程中探索媒体融合发展新路径 ——以山东地区为例/张锡杰 樊瑞杰52 对农电视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探析 ——以山东农科频道“中国农业创富大会”为例/陈晓阳56 融媒体时代涉农节目如何更好服务乡村振兴 ——以CCTV-17农业农村频道为例/董艺莹37 让“新中国故事”活起来 ——新媒体创意互动作品《传家宝里的新中国》创作经验谈 /杨健 曹蕾39 全媒联动 协同生产 矩阵传播 ——“这就是山东·赢业了”融媒直播创作经验谈/董光强网络视听48 内容运营如何影响粉丝及其消费行为 ——以“黎贝卡的异想世界”为例/王文轩52 沉浸、在场与具身:技术转型视阈下的VR 电影/王晨阳52 数字造颜:社交媒体时代的视觉“反规训” ——基于网络空间自拍图像的研究/李勇 李静兰38 短视频“意见领袖”探究 ——基于“抖音”短视频热点话题的量化分析/程前 胡玄晔43 新媒介语境下网络涉案剧的叙事策略研究/李玥47 论中国电影评论类自媒体的演变与传播特征 ——以“Sir 电影”为例/邹安琪 何春耕50 大学生微信自我呈现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谈拉成35 社交媒体时代中国形象传播力创新研究 ——以李子柒自媒体视频传播为例/李炜炜38 电视主持人跨界直播带货现象分析/张涵45 千万“云观看”背后:慢直播网民互动心理探析 /程雅堃 刘远47 微信社群和涉农电视节目的连接及效益转化/李艳群 李玉45 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评论如何破局 ——人民日报客户端“锐评”栏目的守正与创新/高卓毓47 快手平台对用户互联网红利获利机制的影响分析 /马姚姚53 中国移动音频产业发展现状及成长趋势 ——基于媒介生态位理论的分析/陈周硕41 视频直播带货下的圈层传播与新商业形态/喻国明 王梦琦 45 拟剧论在社交媒体研究中的创新阐释:述评及展望/王元欣42 浅谈5G 技术视阈下直播的变化及形态/袁嘉潞 张亮子 45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Vlog 内容生产创新研究/付娆 赵鑫 48 论中国网络纪实节目的创作特点和价值取向/张智华 刘楚昱37 新时代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引导策略研究 ——以网络表情包为例/苏琦 陈亚桥41 呈现武汉“抗疫”——以央视新闻“武汉Vlog” 系列和《武汉:我的战“疫”日记》为例/司若 吴飞44 论中国网络自制剧营销的盈利模式/宋秉华48 沉浸传播视域下的电商直播消费场景重构 /罗晶 杨孔雨 王圣华纪录片研究影视艺术传播实务64 军事宣传话语的主流意识形态建构 ——纪录片《祖国在召唤》评析/刘忠波 关叶欣67 新时代现实主义电影:概念·语境·范式/罗翔宇 郝婷71 讲好中国故事 弘扬优良家风 ——《谢谢了,我的家》节目评析/门大泉67 互联网时代诚信建构中公益广告的舆论动员/胡亚婷 方艳70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的转型/王长敏72 融媒体背景下主持人职业素养的提升/单芸58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齐鲁文化主题纪录片的 创新发展和传播/王华 曹卓一62 镜像我与梦叙事:电影《撞死了一只羊》的精神分析学解读 /陈红梅61 多导演视角下分段式电影的叙事思考 ——以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为例/高森60 电影与电影音乐特征研究/刘博远62 华莱坞武侠电影中的东方美学元素/黄佳楠65 影视评论的现存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孙翊铭57 中国电影跨文化叙事问题及能力提升思考/高凯50 当代中国伦理电视剧的突围之路/邵波54 《大江大河》对新时代电视剧创作的启迪/王帅56 《过昭关》:公路电影的去类型化与乡村哲学的突围/刘悦56 浅谈影视音乐的作用/陈希62 冰上运动与爱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论电视剧《冰糖炖雪梨》的创意 /张智华 王雪玉56 《八佰》:群像图谱、类型叙事与启蒙索隐/闫广祺61 主旋律电影民生视角的叙事呈现/姬晨晨 杨东胜54 从剧本创作角度谈新时期影视制作的困境与发展 ——兼谈内容与形式/牛烟生58 跨媒介叙事视角下网络剧《陈情令》的改编策略研究/高凯60 《送我上青云》:精神困境的诗意表达/李倩63 权力欲望:偶动画《女他》中的隐喻与象征/宋琦琦62 浅析韩国导演李沧东电影中的女性角色/杨建华 杨扬采艺66 时间的奇幻 生命的写实——中国“写实奇幻电影”的 创作特征与问题反思/李芝57 众筹观影:国产纪录片院线流通模式的创新研究 ——以“大象点映”为例/陈颂51 新中国纪录片国际合拍的演进与发展 ——基于跨文化适应的视角/韩岳54 媒体融合生态下纪录片IP开发的再思考/孟婷47 常规题材、正面宣传,如何出新出彩? ——以全国首档警务纪实观察类真人秀《守护解放西》为例 /金红50 从影视文化人类学角度浅析纪录片《人生一串》中的 饮食文化/安孟瑶55 真人秀纪录片《客从何处来》创作解读/刘纪慧60 用影像致敬“平凡” ——纪录片《齐心鲁力》《向春而行》创作有感/刘卫斌49 匠心雕琢 记录山东最美的“风景”——浅析《山东之美》 /贾庆萍51 纪录片国际合拍策略探析 ——以中英合拍纪录片《中国的宝藏》为例/李雪琼52 视觉奇观·文化解码·圈层突围 ——解析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2》/赵阳 郭珂静59 从《古墓派:互动季》看国产交互纪录片现状 /夏侯姿维 牛光夏64 抓住重大题材,把握时代脉搏,讲好中国故事 ——山东广播电视台近三年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评析/陈琛66 从受众需求谈信息时代电视新闻创新/王镜宇62 基于长尾理论的小众综艺节目定位和传播策略 ——以音乐类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为例/张平66 人文关怀视角下老年人的电视形象建构 ——以《忘不了餐厅》为例/ 赵红勋 冯奕翡71 城市电视台观众会员制转换路径探索 ——以青岛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为例/李秋君 李蕾66 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的挑战与创新/ 李丹阳70 融媒时代文化类节目的创新发展研究 ——以《上新了·故宫》为例/ 刘阳73 去精英、信任感与场景化:正能量网红的媒介形象塑造 /谭超杰 李烨昶 肖辉馨75 谈电视问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朱文超78 新媒体环境下基层记者如何做好新闻采访 /惠萍 崔瑛瑛70 浅议H5技术在融合新闻中的应用/赵世聪72 《农民日报》乡村振兴战略报道分析/陈新民 许静卫 77 媒体融合助力民主协商实践创新 ——以济南电视台《商量》为例/海沫80 融媒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转型研究/赵华峰82 关于广播电视语言的文化性及规范性探析/李海霞84 文化综艺类电视节目中的文化共同体建构与文化自信重塑 ——以《中国地名大会》为例/林宏 王璇68 地方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的发展态势与突围之策 ——以珠海“观海融媒”APP 为例/罗弦 柳卓楠71 历史题材电视片的深度开掘与多元表达 ——电视系列片《见证青岛解放》创作谈/江瑾74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构建健康有序的舆论传播生态 /孔令华 张静61 《问政山东》:提问的力量/李莎63 把握受众需求 弘扬主流价值 ——谈融媒语境下媒体主流价值传播的供给侧改革/张志勇66 新技术环境下新闻节目播音主持的创新路径/林阳 徐树华70 深度人文旅游广播节目的创意与策划 ——以《一带一路,小凤带路》为例/金小凤72 传统媒体如何在新媒体冲击下转型升级/王红霞59 内容、话语与样态:广播电视台打造抖音号的探索/侯晓文62 直播带货行业监管机制探究/张红梅64 党刊践行“四力”的实践与思考 ——以《党员干部之友》为例/唐亮67 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的形成与培养/徐桂玲69 新媒介环境下地方广电媒体的发展路径探析/孙滔58 蹲点报道的传承和创新/耿军 满倩倩62 媒体讲好故事的三个维度/郑晋64 融媒体时代,城市广播如何精细化运营短音频产品 ——以嘉广集团城乡生活频率(FM88.2)短音频创作为例 /金周斌66 怎样讲好乡村故事/徐汀69 融媒体环境下广播美食节目的提升路径 ——以济南台《美食乐翻天》节目为例/王敏 许娟 胡志远71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与发展/韩英65 提升新闻舆论“四力” 拓展时政报道新局面 ——《东方新闻》2020年全国两会报道分析/李云69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的突发新闻事件直播 ——“潍坊微直播”实战举要/杜静静71 电视选秀节目对青少年受众的影响研究/张冰 单艳秀73 浅谈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转型之路/陈亚男64 转型升级 深耕内容——城市台影响力提升路径分析 /崔桂军 于新红68 融媒背景下微剧的发展空间探析/ 汪海东70 疫情科普传播中的多元文本呈现与共情叙事策略 / 王长潇 孙玉珠 张东寅决策与管理76 广播电视内容质量现代化监管的创新实践探究/黄薇莘71 关于建立媒体宣传效果评估体系的思考/刘方坤75 “十三五”时期山东省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报告 /山东省广播电视局“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调研组75 山东省智慧广电建设发展研究报告 /山东省广播电视局“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调研组80 “十四五”时期山东省广播电视新闻舆论“四力”能力建设研究 /山东省广播电视局“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调研组县市之窗68 县级政务新媒体融合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 ——关于“高密发布”的探索与思考/王勇75 聚焦群众生产生活 立体传播服务百姓 ——县级融媒体中心服务群众理念探析/解玉升77 融媒时代基层广电从业者的能力提升路径/于敏79 县级广电如何服务于当地脱贫攻坚工作/冯兴华 冯英伟75 以色列电视业发展现状研究/李宇79 国际新闻报道对国家形象的自塑与他塑/周梦蝶79 缅甸电视业发展现状研究/李宇 74 印度尼西亚电视业发展现状研究/李宇78 世界性通讯社数字化转型路径探析:法新社/王润珏 朱玲莉81 越南电视发展现状研究/李宇79 阿联酋电视发展现状研究/李宇88 中国媒体对非洲传播策略探析 ——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例/罗令辉72 县级台做“活”经济新闻的路径方法/白东亚出版纵横74 全产业链的嵌入与耦合:数字出版融合发展策略/吴敏71 拥抱理论抑或面向经验:媒介化研究的困境 ——评《文化与社会的媒介化》/马新瑶 胡翼青81 媒介技术、信息爆炸与消逝的“童年” ——评《童年的消逝》/慕悦80 新中国三十年少数民族“媒介镜像”的国家呈现 ——评王华《民族影像与现代化加冕礼》/王军君 梁轩74 出版社短视频图书营销策略分析/李安统77 华语电影人口述历史类图书的编辑叙事研究/宋杨85 被视觉机器超越的人类知觉 ——评析保罗·维利里奥的《视觉机器》/张军芳国际传播74 新加坡电视发展现状研究/李宇78 韩国电视业发展现状研究/李宇专栏曼丽视界79 美国舆论战中的议题设置/程曼丽土掌门说80 在乡村春晚中发现文化治理/沙垚培仁新语81 “万事通”新闻媒体的“四根软肋”/邵培仁宇论传媒82 有线“大喇叭”到无线“大喇叭”: 农村广播的最后一公里/王宇光影絮语83 回望2019中国电影:“经验”与“超验”、工业与美学/陈旭光曼丽视界83 重大突发事件中的“舆论混沌期”及其特点/程曼丽土掌门说84 媒介、物质与威廉斯/沙垚培仁新语85 媒介时间的拐点:迎接时间突破空间的革命/邵培仁宇论传媒86 面对信息疫情,我们该怎么办?/王宇光影絮语87 “体制内的作者”宁浩/陈旭光曼丽视界83 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美国“舆论集化”现象分析/程曼丽培仁新语84 文化基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根基与力量源泉/邵培仁宇论传媒86 直播带货,要不要一拥而上?/王宇光影絮语87 电影运动艺术与“奔跑”意象传达/陈旭光。
互嵌与协同:社会结构变迁语境下 乡村传播结构演变及其影响
互嵌与协同:社会结构变迁语境下乡村传播结构演变及其影响1. 引言1.1 研究背景乡村传播结构是指在乡村社会中,信息、意见和价值观念在群体之间传播和交流的方式和模式。
随着社会结构的不断变迁和发展,乡村传播结构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变化。
传统的乡村传播结构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再适应各种信息传播的需求,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兴起给乡村传播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和机遇。
乡村传播结构的演变和变化,不仅直接影响着乡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对整个社会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传统的乡村社会中,信息传播主要依靠口口相传和集市上的交流,信息传递的效率较低。
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乡村居民可以通过网络快速获取各种信息,并与外界进行互动和交流。
这种变化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也改变了乡村社会的沟通模式和社会关系。
研究乡村传播结构的变迁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乡村社会变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里还可以添加一些具体的案例或数据来支撑论述】。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在社会结构变迁的背景下,乡村传播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其影响机制,揭示传统乡村传播结构在数字化和网络化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和改变,并分析新兴乡村传播结构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研究乡村传播结构的变化,我们旨在为乡村传播体系的优化和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为推动乡村振兴和社会文化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本研究还将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政府部门和相关组织制定有效的乡村传播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促进乡村传播结构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字数:152】2. 正文2.1 社会结构变迁对乡村传播结构的影响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乡村传播结构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
传统的乡村传播结构主要是以口口相传、邻里间传播为主,信息传递方式比较单一,传播范围有限。
但是随着城乡融合的加快和信息化的进程,乡村传播结构开始向数字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社会结构变迁导致了乡村居民的社会关系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乡村社会关系主要建立在亲戚邻里之间,信息传递受制于亲戚邻里之间的关系网络。
新媒介背景下的大众传媒与农村发展——基于安徽省S村田野调查的个案研究
毪 孰 l z 霹雹 | 3 t
新媒介背景下 的大众传媒 与农村发展
— —
基于安徽省S 村 田野调查的个案研 究
燕
口 史 梁 戴
【 摘 要 】 大众传媒与农村社会发展是我国发展传播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借鉴发展传播的理论视角,通过
参与式观 察和深度 访谈 的研 究方法 ,以一个村庄 为个案 来调查新媒介 背景 下大众传媒与 农村发展 的关 系。研 究发
经 济有一 定的促 进作 用 。② 但 是现 实 中 盖 了农村 中不 同人 口特征的人群。
外打T的9 0 后 ,很 多 人 都 上 过 网 。也 有
1 8 韵嘲知识 2 0 1 3 年第1 0 期
新 闻 与传 播 研 究
≮ W 强鞋薯 3 鼍 3 | C髓
少数 中年人开 始接触 网络 ,有的是在孩 自己花的 ,每年还要贴他几千块钱。没办 可 以实现寓教于乐 的 目的 ,这也是 大众 子带 动下 ,有 的是种植养殖 大户 的生产 法 ,就 这一个儿子 ,不给他给谁 呢 !”
以发展传播 学的现代化理论 为研 究范式 问对象包括 乡村干部 、普通村 民 、返 乡 网 。在 s 村 笔者 发现 ,手机 和 网络 已经
的 。这些研 究大多数认 为大 众媒 介能够 农 民工 ,还有 当地 的致富农 民,包含 了 超越了广播 、报纸成 为第 二大媒体 。尤 促进农村 的建设和发展 ,媒 介对于农村 不 同性别 和年龄层次 的农 民 ,基 本上涵 其是村 中的年轻群 体 ,从 中小学生到 在
那么 ,新媒介背景下 的大众传媒 在 广播 、电视 、报纸 、网络等媒介都可 以
( S c h i l l e r )的观 点 ,发 展传播 学 可 以 农村 的发展中究竟起到 了什 么作 用?本 接触到 。根据调查 ,村 民最 经常接触 的 分为三类 也是j个发展 阶段 :现代化理 文借鉴发展传播 学的理论视角 ,通过参 媒 介是手机 ,村里几乎人手 一部手机 。 论 、依 附理论和世界体 系理论 。其中现 与式观察 和深度访谈 的研究方法 ,来探 但 是多数人的手机仍然 只是 一种通信工
浅析新媒介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应用
城乡建设与发展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30卷第02期(总第454期)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卫星、多媒体、数字化以及网络为主导的新型传播媒介逐步成为了主流媒介,例如卫星广播、4G手机及电子传媒等。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在上世纪末逐步走进千家万户,而作为为人们服务的媒体资源也悄然发生着改变,我国有传统的媒体传播逐步走向“新媒体时代”,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与以往产生了较大变革,并逐步深入人心。
虽然在如今部分地区信息网络建设仍较为薄弱,尤其是以农民为代表的群众还并未能完全融入新时代的发展,但是从国家总体情况来看,我国各个行业都在如今的“新媒体时代”中有了新的发展。
其中,农业作为国家必不可少的产业结构,也随着时代的进步,将新媒体融入产业,利用科技改变传统农业模式,促进新农村建设。
就目前来看,“三农”问题仍是我国现在最主要的突出问题之一,要想又快又好地实现我国发展战略,离不开新农村建设,从经济、环境、文明进程上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农村文明整洁、科学管理与民主”是我国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要求,理论的实现离不开科技的发展,我国农业必须要以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水平为依靠,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农业由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加入新媒介作依托,加大宣传广度和力度,使农业科技真正走入千万农民家庭。
1 我国农业科技传播和媒介应用的现状伴随着四十年的改革,我国农村变化显著,不同于传统生产,农村生产力发展迅速,个体经济收入也不断增加,“幸福农村生活”不仅仅成为了一句口号,更是一种深入人心的理念,一种可以实现的目标。
在解决了农民的基本生活问题之后,农民们的文化需求也在逐步提升,文化产业在农村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作为文化产业中必不可少的网络技术,在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的农村地区,政府开始组织农民个体学习互联网技术,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农民通过网络学习科学技术,不仅仅丰富了文化的娱乐方式,更是通过网络,了解到更多农业科学技术,更加科学地进行农业生产,并且拓宽了农业的销售渠道,大大减轻了农产品的滞销情况。
乡村文化传播的内生性视角“文化下乡”的困境与出路
乡村文化传播的内生性视角“文化下乡”的困境与出路一、概述乡村文化传播作为连接城乡文化的重要桥梁,不仅关系到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对乡村社会的经济、政治、教育等多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在当前“文化下乡”的实践中,我们不得不面对一系列困境,如乡村文化认同感的缺失、传播内容的同质化、传播方式的单一性等。
这些困境严重制约了乡村文化传播的效果,使得“文化下乡”的初衷难以实现。
从内生性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乡村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对于推动乡村文化的振兴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内生性视角强调乡村文化传播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认为乡村文化的发展应基于乡村社会的内在需求和动力。
在这一视角下,我们不仅要关注文化产品的输入,更要关注乡村文化自身的创造力和传承力。
只有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乡村文化传播的困境所在,并找到有效的解决路径。
在接下来的论述中,本文将首先分析乡村文化传播面临的主要困境,包括文化认同感缺失、传播内容同质化、传播方式单一性等问题。
基于内生性视角,探讨如何通过激发乡村社会的内在动力、挖掘乡村文化的独特价值、创新乡村文化传播方式等途径,寻找乡村文化传播的出路。
最终,本文旨在构建一个更加符合乡村实际、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乡村文化传播模式,为乡村文化的振兴与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1. 乡村文化的重要性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地位。
乡村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地域特色。
它不仅是乡村社会生活的反映,更是乡村人民精神世界的体现。
乡村文化中的民间故事、乡规民约、风俗习惯等元素,都是乡村社会得以维系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
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乡村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其重要性却愈发凸显。
乡村文化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乡村社会的秩序和规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的传承和维系。
乡村文化中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等,对于约束村民行为、调节社会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弘扬乡村文化,可以有效提升乡村社会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