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内部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指导】2-8月份是专业课复习黄金时间,因为在复习过程遇到不懂的难题可以尽早地寻求帮助得到解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早准备才能在最后时刻不会因为时间不够而手忙脚乱。对于跨专业来说,时间安排上更是应当尽早。复习的尺度上,主要是将参考书精读2-3遍,速度不宜太快,否则会有遗漏,一般每天弄懂2-3个问题为宜。由于这段时间很关键,大家完全可以而且应当把专业问题都吃透。事实上,并非所有的知识点都能够作为考试内容,但是重点则会不厌其烦地在不同年份的真题中变换着面孔出现。所以,大家在精读的时候就需要把这些能够成为考察点的东西挖掘出来,整理成问答的形式。限于篇幅,不再赘述,以上仅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指正,更多备考方法、策略、规划请到我们的官网查询,必能满足你的期待。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
第十三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第一节社会变迁
一、社会变迁的涵义
所谓社会变迁,既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又特指在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既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的结果。
二、社会变迁的类型
依据不同的标准,社会变迁可以区分出以下几种不同的类型:(1)按照社会变迁的规模,可以区分出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2)按照社会变迁的方向,可以区分出进步的变迁与倒退的变迁;(3)按照变迁的性质,可以区分出进化的变迁与革命的变迁;(4)按照人对社会变迁的参与和控制程度,可以区分出自发的变迁与有计划的变迁。
三、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
导致社会变迁发生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环境因素、人口因素、社会制度因素、社会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因素、科学技术因素以及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等等。其中,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对于社会变迁具有决定性作用。
四、社会变迁的根源与机制
在对社会变迁之根源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与西方社会学有着根本的区别。
西方社会学中,有关社会变迁的理论主要包括社会进化理论、均衡理论、冲突理论和历史循环论等。所有这些理论或解释社会变迁的模式,由于受历史唯心主义的影响,所以并不能揭示社会变迁的真正根源。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将社会变迁看作是多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除此之外,其他许多因素也影响和制约着社会变迁。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形必将导致社会稳定状态的变化:一是社会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二是社会结构要素的自我发展。社会变迁实际上或多或少,以各种形式发生在社会运行和发展之中。
在研究社会变迁时,必须把社会及其变迁作为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有着复杂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的系统来认识。
五、有计划的社会变迁与社会协调发展
人类在认识社会变迁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地对社会变迁的过程、方向、速度、形式和条件实行有计划的指导和管理,并不断扩大指导与管理的范围,深化它的内容,这就是有计划的社会变迁。真正科学的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只有在日益现代化的社会里才有可能逐渐做到。并且,有计划的社会变迁是分层次实现的。
在一定意义上,有计划的变迁表现为特定的社会发展计划和规划。而制定社会发展计划和规划的过程,同时也是决策的过程。因此,决策的科学化是实现有计划变迁的重要保证。
第二节社会现代化
一、社会现代化的概念及由来
社会现代化是近代以来社会变迁的主要类型和方向。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变迁,社会现代化指的是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具体地说,这种发展过程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工业化、城市化和理性化等实现的。
社会现代化是一种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潮流。从16世纪到19世纪,西欧和北美出现了现代化历史上的第一个高潮;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出现了以日本和俄国为代表的第二次现代化高潮;二战以后,亚、非、拉的许多国家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国家,从而掀起了现代化的第三次高潮,直到今天还在继续。
但是,从当今世界各国的情况看,现代化并没有完成。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仍然是在现代化的过程之中,面临着不同的现代化阶段、主题和目标。
二、社会现代化的涵义
对于现代化的探讨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一些经典理论家那里。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现代化成为一个全球性现象的时候,有关现代化的研究也在不同学科中发展起来,并且一度非常活跃。随着各国现代化实践的进展,现代化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并形成了许多颇具影响的理论模式。
社会现代化的基本涵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2)社会现代化绝非“西方化”或“欧洲化”;(3)社会现代化是对历史传统既批判、又继承的过程;(4)社会现代化是社会结构体系协调发展的过程。
第三节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
社会现代化作为一种自我维持增长和创新的发展过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特征:(1)社会结构的日益分化和一体化。伴随着个人角色、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之社会地位的分化,社会在新的基础上形成高度一体化。(2)理性化。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社会文化价值观的理性化转变,或者说是理性原则的提高。韦伯比较系统地考察了理性主义的内涵。现代科学技术产生的基础就是理性精神。(3)科学技术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科技在整个社会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4)经济持续而迅速地发展,表现为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经济结构的改变、现代工业与现代农业相互促进以及全体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5)城市化,即在一个国家或社会中,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以及农村中城市特质增加的过程。城市化水平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标明。(6)人的现代化。一个社会的现代化,不仅是结构变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也包含了人的现代化过程。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首先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人的现代化。他认为,人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人的主观态度和客观行为。具体地说,它包括了14个方面的内涵。人们在现代制度和现代组织中的经历,有助于形成人的现代性。
第四节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
在社会学有关现代化的研究中,人们使用了“早发内生型现代化”与“晚发外生型现代化”两个概念。前者是指在世界范围内,主要由于社会内部因素的作用而较早进入现代化过程的一种类型;后者是指主要由于社会外部因素的作用而在世界范围内较晚开始现代化进程的一种类型。两种类型的现代化有着很大的区别。
一、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历史条件
发展中国家在开始现代化进程时所面临的历史条件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不同:(1)发展中国家的绝大部分曾经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2)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和本国腐朽反动阶级的压迫,发展中国家在取得政治独立并迈向现代化时,基本上都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3)在发展中国家开始现代化进程时,它们不得不面对于己不利的、业已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全球社会格局。因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就表现出各种特殊性。针对发展中国家由于较晚进入现代化所导致的特殊发展过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格申克龙将其称为“迟发展效果”。
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基本特点
首先,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表现为有目的、有计划、赶超型的现代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