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依法治国理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依法治国理念

摘要:在当代社会,法治是维系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的基石,只有社会各个方面都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事,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国家长治久安。而依法治国也是对新中国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曾经也走过很多弯路,随着历史的发展进步,才逐步形成了新中国的法治体系,成为国家民主法治进步的重要标志。作为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对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依法治国;稳定;民主建设;和谐

纵观中国历史,法的出现已有上千年历史,从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学派自成一家,在当时的社会中产生了重要影响,法家思想在各个国家都有很多的追随者。到战国时期,秦国重用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实行了历史上有名的商鞅变法,促成了秦对六国的统一,建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更迭中,法的思想一直都发挥着重要的左右,历朝历代都颁布了法律来规范人民的行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进步,让法的思想深入民心。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法制建设从封建的家天下的落后状态开始向新的方向发展,但是受十年动乱影响,民众的法制观念收到了很大的冲击,法律观念变得淡薄,法治国家的建设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1]。文革动乱被纠正之后,中共中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目标,中国法治建设开始逐步发展完善,人民的法律观念也逐步恢复,社会发展也越来越稳定和谐。

依法治国是指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或者干预破坏,具有强制性和不可变更性。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标志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依法治国也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障。

在现阶段,我们实行依法治国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和难点,才能有效的保障依法治国的实施,保证国家的稳定发展。

1.公民法律观念淡薄,法律素养较低。由于受十年动乱影响,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极其淡薄,法制意识欠缺。同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在建国初期,受各方面影响,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知法懂法的公民较少,依法治国实行有很大的难度。而部分公民人治思想重,法治思想薄弱,在很多问题上,拒绝法律的介入。而在党的内部和一部分知识分子之中,知法犯法,以权压法的现象频频发生,执法队伍职业素养低,缺乏职业道德,滥用职权,徇赃枉法,造成民众对依法治国的不信任,使依法治国举步维艰。

2.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由于受历史原因影响,我国法律法规建设非常缓慢,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立法速度和规模飞速发展,但是造成很多法律质量低下,效果差。法律的覆盖面重叠,相关条款不清晰,实用性差,在一些问题上,相关法律不具有可行性,本身逻辑结构不严密,条文规定死板,没有变通,无法实际使用。造成无法可依,有法难依的情况出现。

3.执行力低下,容易受到干扰。在相关部门的政策和法律相抵触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法律为利益让路的现象出现,让利益凌驾于法律之上,严重影响了法律的严肃性和强制性[2]。而在实际应用中,行政权凌驾于法律,凌驾于立法权,导致部分法律法规的建立不符合实际情况,变成为相关利益服务的法律,影响了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而权力对司法机关的影响,导致司法机关的公正形象收到影响。

4.在传统思想影响下产生的人治思想无法根除。受封建思想的儒家思想影响,人治观念深入人心,因此有了“清官难断家务事”这类俗语,很多民众习惯于官员说了算,对法律的信任还不及对权力的信任。而在党内,很多干部也罔顾法律,搞一言堂,视法律为无物,实行人治,欺骗百姓,为自己谋利。

要想实现全面的依法治国,必须解决以上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重塑法律的公正性、权威性,以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和谐进步。

1.加强对公民的法律宣传,法治宣讲,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公民素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公民的思想,通过教育和宣传,可以让普通民众知道法律,一定程度上了解法律,提高法律意识,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同时,在党内做好法律宣讲,相关部门做好监督,提高干部素质和法律意识,杜绝知法犯法,以权压法的现象出现,发现一例处理一例,保证党的内部纯洁。同时,对执法队伍做好培训,提高职业素质,充分发挥媒体和公民的监督作用,促使其自我约束,学会为人民服务。

2.完善相关立法。在立法方面要多做研究[3],切合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法律法规,以宪法为基础细化法律条款,提高立法质量。及时清理过时的法律法规,提高法律的可执行性。

3.严格执行依法治国的战略方针。将党和公民发在同一等级,一同接受法律法规的管理规范,在政策制定上要依照法律,符合法律,不将自身置于法律之上,维护法律的权威性。权力机关要充分监督行政机关,减少其对立法的干预,而司法机关也要从制度上受到保护,保证其公正的使用司法权,维护法律和司法机关的公正形象。

4.对落后的腐朽的封建思想要坚决抵制。人之思想太过深入人心,所以需要多做宣传,并且从政府层面做出榜样,让人们逐渐相信法治,逐步改变陈旧观念。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体现,有助于实现国家的稳定发展和长足进步,并在很大程度上维护公民权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条件,从而实现国家繁荣昌盛,长治久安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殷啸虎.法治思维内涵的四个维度[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21):14-19.

[2]韩春辉.论法治思维[J].行政法学研究,2013,(3):9-14.

[3]姜明安.法治是法治思维与法律手段的良性互动[N],北京日报,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