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及其作品的语言风格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悲惨世界的语言手法及运用

09042309 李娜

雨果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由于生存在一种非同寻常的生活背景,以及政治经历,使得雨果的社会思想也是具有许多先进性的,因为他曾经深深地参与到其中,比任何人都为之了解,所以他看得更加透彻,通过其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观点就越发具有深度。

我就《悲惨世界》浅谈一下雨果及其作品的语言风格。

《悲惨世界》是最能代表雨果的语言艺术风格的,他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的现实。然而,作家深信唯有道德感化是医治社会灾难的良方。小说虽不乏现实主义因素,但就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的描写,象征和对比手法的运用等方面而言,仍然是一部浪漫主义的杰作。《悲惨世界》在人物塑造上主要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首先,人物关系和情节充满奇遇和巧合。其次,表现人物奇迹般的行为,如冉阿让一次次凭着自己超人的体魄和勇气救人。再次,作者喜欢展示人物之间强烈的善恶对比关系,为此,雨果不惜将他们类型化、符号化。如冉阿让是善和爱的化身,德那第是恶的代表,珂赛特是体现少女童贞美的天使等。

为了追求宏大的叙事效果和史诗般的风格,雨果宕开笔墨进行了大量的处于游离状态的叙述、议论与抒情。说它们游离,其实是指和情

节关系距离较远。他写到许多人物,如莫里哀主教,冉阿让,芳汀、柯赛特、马吕斯、德纳第等。每个人物第一次出场,雨果的做法总是先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地方的历史,人物的祖先。他能把背景铺得非常开阔。比如在小说中,莫里哀主教只是个穿插性角色,作为人物的唯一使命是感化冉阿让,具体事情也只是留宿这一件。但作者写他时,交代了他的一生,他如何行善,如何感化强盗,如何穷困,他的家里是什么样子等等,不厌其烦,用了很多篇幅。还有第二部开头,写德纳第时,先写华铁卢战役,随后分析这场战役双方的力量对比,战争策略,胜败原因,还写到战争的具体情形,战后华铁卢战场的凄凉景象等,用去了60多页的篇幅。而德纳第上场,只有1页多的样子。德纳第在死人堆里找金银钱财,无意中惊醒了一个受伤的军官,此人以为德纳第救了他,通报了名姓,为后面马吕斯的报恩埋下伏笔。如此而已。再就是一些重大事件、人物命运的转折关头,雨果总喜欢对人性的一些基本原则,基本形式、命运等进行拷问,发表自己的见解。阅历不深的读者总嫌这些东西碍事,麻烦,多余,殊不知这也是它的长处。那个时代的小说,不象后来现实主义小说或现代主义小说,能把作者的思想、见解更巧妙地熔铸到作品中去,他们只能这样痛快地、专门地说出来,通过这种方式表达思想、见解。它是作品的灵魂。以后现实主义小说强调的典型环境,这是它的雏形。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雨果广阔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惊心动魄的巨大的历史事件,贫民窟的阴惨的生活,法庭、监狱、坟场、沙龙、资产阶级的家庭生活,大学生聚集的拉丁区,边僻的外省,藏污纳垢的巴黎下

水道等等,涉及到的人物也多达近一百,形成一幅几乎无所不包的社会缩影。小说的社会批判性,很大程度上来自它们。雨果的议论和抒情其实也很耐读,有趣,深刻。

在《悲惨世界》中,雨果用整整十八章来描写滑铁卢战役的全过程,竟无一个小说中的人物在此期间出现。仅在最后一章才有酒店老板德纳弟出场,写他如何盗窃受伤法军军官的钱财,为情节的转折埋下伏笔。如果仅仅从结构的完整来看,似乎只需把战役的过程简略的交待清楚即可,没有必要用十八章,洋洋万言来详尽的再现这段历史。雨果善于采用倒叙的手法推出叙述人,让他在战火停息几十年后重访战场遗迹,凭吊阵亡将士,缅怀昔日法军的军威。这部分占了两章,构成情节发展的序幕。更重要的是,雨果以叙述人的面目出现,直抒胸臆。他时而是历史学家,军事评论家,时而是哲学家和政治家。他抚今追昔,评说千秋功罪。

悲惨世界的结局是悲惨的,主人公在珂赛特和她丈夫的怀中走向天堂,他离开了这个悲惨的社会,悲惨的世界,是一种解脱,是一种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

《悲惨世界》这本世界著作给了我极大地震撼,并为之感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