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托邦视角下的20世纪高雅现代主义科幻小说研究

合集下载

二十世纪初中国“科幻小说”中的西方形象——以荒江钓叟《月球殖民地》为中心

二十世纪初中国“科幻小说”中的西方形象——以荒江钓叟《月球殖民地》为中心

The Image of the West in Chinese "Science Fiction " of the Early 20~(th) Century——A Case Study of Novels on The Moon Colony by Huang
Jiangdiaosuo
作者: 邹小娟
作者机构: 武汉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出版物刊名: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24-29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2期
主题词: 科幻小说 荒江钓叟 《月球殖民地》 西方形象 文学叙事 文化心理
摘要:20世纪初的中国文学出现了"科幻小说"这一崭新门类,它与传统小说的叙事有着很大的区别,作家凭借对西方科学的认知,运用文学的叙述方式,构筑了一幅瑰丽的强国梦。

论文通过具体分析署名荒江钓叟所著的《月球殖民地小说》中的西方形象,考察20世纪初作家言说"西方"的深层意义。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参考书目△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参考书目△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参考书目:
教材:
《外国现代派文学导论》廖星桥北京出版社 1988年12月
《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袁可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6月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刘象愚杨恒达曾艳兵高等教育2002年8月《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畅广元陕西人民出版社1900年9月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柳鸣九主编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11月
作品选、相关文集:
《外国现代派作品选》(袁可嘉董郑克鲁)80-85,4册8本
《现代主义文学作品选》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选》刘象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年7月
《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胡经之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年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研究》,郭宏安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年《20世纪的文学批评》,(法)塔迪埃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二十世纪美国文论》,盛宁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文学批评方法手册》,(美)古尔灵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
《文学批评术语词典》,王先霈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单行本译著:
裘小龙译《四个四重奏》,漓江出版社 1985年第1版
叶廷芳译《卡夫卡全集》第一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年第1版
桂裕芳译,《追忆似水年华》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5年第1版
韩耀成译《一个女人一生中的 24小时》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年第1版荒芜译《奥尼尔剧作选》,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年第1版
施咸荣译《荒诞派戏剧》,黄晋凯主编,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年第1版冯汉津、张月楠译《萨特戏剧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年第1版
扬恝、程爱民、邹惠玲译《第二十二条军规》译林出版社 1998年第1版。

世界文学中的反乌托邦题材分析

世界文学中的反乌托邦题材分析

世界文学中的反乌托邦题材分析1. 引言反乌托邦是指揭示社会问题、警示未来可能出现的糟糕情景的文学题材。

它与乌托邦相对立,通过构建负面社会模型来讨论人类道德、权力滥用和社会不公等议题。

本文将探讨世界文学中一些著名的反乌托邦作品,分析其主题、背景以及作者意图。

2. 反乌托邦作品1:《1984》- 乔治·奥威尔•主题:《1984》以极权主义为背景,描述了一个被高度监视和操控的社会。

通过揭示政府对思想自由和个人隐私的打压,探讨了权力滥用、虚假历史以及社会控制等议题。

•背景:奥威尔在书中描绘了一个虚构的未来社会,英国已经变成了一个名为Oceania的超级国家。

国家统治者通过智能电视和传感器对民众进行广泛监控,试图完全控制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作者意图:奥威尔通过对权力滥用的揭示,警示人们要警惕政府愈发侵犯公民自由的倾向。

他强调个人思想的重要性,并呼吁人们保卫自己的权利。

3. 反乌托邦作品2:《美丽新世界》- 阿道司·赫胥黎•主题:《美丽新世界》探讨了社会工程和科技进步对人类价值观和个人自由的冲击。

故事围绕一个完全集权统治的世界展开,追问幸福与真实、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冲突。

•背景:书中设定了一个被称为“伦敦世界国”的社会,所有人在出生前就被分配到不同等级的阶层,并通过医学手段进行优生优育,以控制社会秩序。

•作者意图:赫胥黎通过构建这个反乌托邦社会,暗示了科技进步和中央集权对于人类自由和尊严带来的威胁。

他试图唤起读者对于思想独立和真理寻求的重视。

4. 反乌托邦作品3:《流浪地球》- 刘慈欣•主题:《流浪地球》描绘了人类为了生存而离开地球,建造庞大的推进器将地球变成太阳系中的宇宙飞船。

故事展示了在极端环境下人类面临的困境和道德抉择。

•背景:小说设定在未来300年左右,当太阳即将毁灭时,人们合作利用地球资源,尽力寻找新的家园。

•作者意图:刘慈欣通过这个反乌托邦的未来世界,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警示。

211238861_《华氏451》:敌托邦主题与乌托邦精神的交错

211238861_《华氏451》:敌托邦主题与乌托邦精神的交错

022《名家名作》·评论[摘 要] 美国“科幻诗人”雷·布拉德伯里在《华氏451》中虚构出一幅黑暗的敌托邦图景,主人公蒙塔格在与其他人物的接触中受到启发而逐渐觉醒,勇敢地踏上反抗之路,战争摧毁城市后他带着记忆的书籍走向城市,希望重建文明。

小说在敌托邦主题下蕴含着乌托邦精神,包括对敌托邦社会进行批判,以超越既存社会的视野审视人的生存;通过主人公的自我觉醒之路展现出对真善美价值的不懈追求;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结尾构建出一个非蓝图、开放式的乌托邦,畅想着更美好的未来。

[关 键 词] 《华氏451》;敌托邦;乌托邦精神《华氏451》:敌托邦主题与乌托邦精神的交错董 敏一、引言作为一种文学类别的乌托邦是由英国托马斯·莫尔所创制的术语,源于希腊语,蕴含“没有的地方”“好的地方”的内涵。

乌托邦精神远超出外在形式而具有人学和文化价值,凝聚成人类难以割舍的情结,是乌托邦的灵魂。

随着时代发展和新社会问题的产生,传统乌托邦文学不断转向和演变,裂变为许多亚类。

莱曼·萨金特在《重返乌托邦的三张面孔》一文给出定义,划分出乌托邦文类的各种变体,他认为敌托邦(亦作恶托邦)或否定乌托邦是以大量细节描绘一个不存在的社会,通常位于时空中,作者试图使同时代读者相信文本中的世界比置身的现实世界糟糕得多。

①反乌托邦侧重通过描绘一个不存在的社会对乌托邦主义进行批判或对一些特定优托邦进行批判。

《华氏451》以大量细节描绘出黑暗的未来社会,蒙塔格在其他人物的启发下逐渐觉醒,反抗极权社会,逃亡途中与读书人群体一起记忆书籍,最终走向城市废墟,重建文明。

《华氏451》是典型的敌托邦小说,区别于封闭和静态的反乌托邦,它是动态的、开放的,其中包含很强的反抗因素,情节会在反抗的成功与失败之间运动,主人公的行为可能改变历史。

作者用否定性、反思性的话语对敌托邦进行描绘,其中存在一个乌托邦的潜文本,即社会应然的理想状态,整部小说即是以蒙塔格的觉醒与自我追寻为线索,他去反抗敌托邦,最终追寻这个理想社会。

当下幻想小说的一个创作区间——从“乌托邦”到“敌托邦”

当下幻想小说的一个创作区间——从“乌托邦”到“敌托邦”

乘坐着有可能被 外星人控制的地铁 , 然后 附体于这些躯 壳上, 佳作频现 , 如阿道斯 ・ 赫胥黎 的 《 美丽 被他们杀掉, 新 世界 》 、 乔治 ・ 奥 威 尔的 { 1 9 8 4 } 与 再次 复活, 其 实就是人 类的复制体 ,
扎 米亚京的 《 我们》 、 威廉 ・ 戈尔丁的
个车厢 中 “ 虫豕样 的生命, 由于过 分充 浓郁的暮气, 加上源源流溢的湿汗, 使
车厢 内 妖 雾笼罩” 。 就是这样一群人 ,
“ 未来 主 义”构想的美好世 界 , 在 文 盈 而高压 ,不停 地 喷射 出内脏 中腐败 在 现 实主 义 文学创 作 中,“ 敌托邦小
说”, 即“ 反 乌托 邦小说” 屡见 不鲜,
渗透 进 这个社会 。 整 个人 类世界 “ 正
正被一点一滴地换掉” , 《 蝇王 》 与村上 春树 的近作 { 1 Q8 4 } 像一锅陈汤, 等从 政 治斗争、 战争拼 杀、 人 性善 恶 而 最佳 的 场 所 正 是 这 庞 大 的 地 铁 系
等不同角度 表现 对过 往 某一 时段 、 现 实世界或者未来世界 的悲观 态度。
个时期 : 农 业浪 潮 、 工业浪 潮和知 识
浪潮。 第三次浪潮将是一个 “ 实托邦” ( 与“ 乌托 邦” 不同) , 作为工业化产物 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 义都要 向 “ 实托
邦” 过 渡。
韩松 的科 幻小说 《 地铁 》 就是
对人类世界乃至整 个宇宙灰暗未来进
行 综合展示的代 表 。 小说 中为赶 末 班
当下幻想小说的一个创作区间
一 —
从“ 乌托邦” 到“ 敌托邦 ”
钱晓宇
从驳 杂的想 象空间分 离出来的乌
沉淀和创 作整 合后 , 已然成 为小说世

从敌托邦到异托邦——论《高堡奇人》关于历史的两个空间维度

从敌托邦到异托邦——论《高堡奇人》关于历史的两个空间维度
第 39 卷 第 2 期 2019 年 4 月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Vol.39 No.2 Apr.2019
从敌托邦到异托邦
———论« 高堡奇人» 关于历史的两个空间维度
陈丽如
( 华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ꎬ广东 广州 510631)
收稿日期: 2018 ̄09 ̄19 作者简介:陈丽如ꎬ女ꎬ广东广州人ꎬ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英美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ꎮ
������72������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第 39 卷
谱写种族志、积累文化资本的呼吁[8] ꎮ 就小说里的 东方形象而言ꎬ杰克������雅加提斯(Jake Jakaitis) 认为他 们都是类型化、神秘化的他者形象[ 9] 166 ꎬ达科������苏恩文 (Darko Suvin)更是把书中对日本法西斯主义的同情 口吻看作是其作品中最大的政治败笔 ꎮ [10]
关键词:敌托邦ꎻ元叙事ꎻ异托邦ꎻ历史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3798(2019)02 ̄0071 ̄06
一、言
1962 年ꎬ 美 国 科 幻 小 说 家 菲 利 普������K������迪 克 ( Philip K. Dick ) 凭 借 循 环 或 然 历 史 ( Recursive Alternate History) 小说« 高堡奇人» ( 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 获 世 界 科 幻 文 学 最 高 奖———雨 果 奖ꎮ 有别于科幻作品在主流文学界普遍遭到冷遇的境 况ꎬ“ 学院批 评 家 组 成 的 专 家 群 给 予 迪 克 异 乎 寻 常 的偏爱” [1]257ꎬ足见其作品的文学价值ꎮ 作为迪克的 突破性代表作ꎬ«高堡奇人» 最引人注目之处莫过于 两个里外嵌套的假想时空ꎮ 两重或然历史之间有何 联系、它们反映了迪克对历史的什么态度、以及迪克 的思考与六十年代的历史话语语境有何联系等问题 都值得深入探究ꎮ

英国20世纪的殖民和后殖民小说:一个宗主国视角

英国20世纪的殖民和后殖民小说:一个宗主国视角

英国20世纪的殖民和后殖民小说:一个宗主国视角
雷艳妮
【期刊名称】《外国文学研究》
【年(卷),期】2003()4
【总页数】5页(P153-157)
【关键词】小说;奈保尔;后殖民文学;殖民统治;吉卜林;英国本土;康拉德;曼斯菲尔德;殖民主义;拉什迪;殖民者;作家
【作者】雷艳妮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561
【相关文献】
1.后殖民视角与不平等意识——对毛姆小说《边远的哨所》的后殖民解读 [J], 谢晓莹
2.译文:全球化、动力和阻力——基于后殖民和跨国女权主义视角的社会工作实践[J], 高榕卿;张晓
3.后殖民小说叙述策略的内涵和效果——评英国作家V.S.奈保尔的小说创作 [J], 秦银国
4.后殖民主义与英国的后殖民小说 [J], 戴鸿斌
5.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英国后殖民小说 [J], 毛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无处安放的美国灵魂——论新现实主义小说《白噪音》的叙事手段

无处安放的美国灵魂——论新现实主义小说《白噪音》的叙事手段

无处安放的美国灵魂——论新现实主义小说《白噪音》的叙
事手段
王丽云;付筱娜
【期刊名称】《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8(042)005
【摘要】美国的新现实主义小说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用意识流、碎片化和魔幻化等现代派的叙事手段描写社会现实,其中对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社会问题揭示最全面也最深刻的是唐·德里罗(Don DeLillo)的《白噪音》.利用胡塞尔的本质还原法和科学实证论方法,从社会学的视角,深入剖析《白噪音》中描述的社会现象,如消费主义、信仰危机和生态焦虑等,探究其背后的真实原因,对当下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总页数】5页(P34-38)
【作者】王丽云;付筱娜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公共基础学院,辽宁沈阳 110036;辽宁大学公共基础学院,辽宁沈阳 1100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无处安放的灵魂——对张爱玲小说《茉莉香片》中聂传庆形象的解读 [J], 李波;
2.无处安放的灵魂—简析《林中之死》 [J], 石潘;
3.无处安放的灵魂 [J], 李舒雯
4.无处安放的灵魂
——关于苏童《妻妾成群》中女性悲剧命运的思考 [J], 杨泽松
5.进退失据的灵魂将无处安放——论阿瑟·米勒戏剧创作中的道德书写 [J], 周雪婷;于利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现代史诗与异托邦想象:魔幻小说改编电影中的时空建构

现代史诗与异托邦想象:魔幻小说改编电影中的时空建构

现代史诗与异托邦想象:魔幻小说改编电影中的时空建构作者:***来源:《电影评介》2021年第19期近年来,随着创作思维和创作技术的不断革新,我国魔幻题材电影的发展也迎来崭新的局面。

其中,有的故事从中国传统的神话和传说中发展变形而来,如《捉妖记》等;有的则是积极从西方魔幻文学和电影中汲取养料,做出有益的尝试。

但站在世界电影的坐标上,考察魔幻电影的质量,以美国、英国为首的电影体系在魔幻电影的创作中依然处在绝对的领先地位——以《哈利·波特》系列、《指环王》系列、《纳尼亚传奇》系列电影为代表的魔幻电影作品,依然是世界魔幻电影体系中首屈一指的代表作。

就魔幻电影的经典作品而言,其创作背后不仅有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的加持,源于西方的魔幻文学传统可谓是更为深刻的创作土壤——从《哈利·波特》到《指环王》,再到《纳尼亚传奇》,都是基于小说母本,进而创造出电影魔幻世界的范例。

我们看到,从文学到电影,一个个跨纬度的超现实的幻想时空被建构出来,这里或拥有与人类不同的生命种族,或拥有现实世界不存在的奇幻力量,在整体的时空中排除现实世界的存在,在独立发展中渐渐形成史诗格局,或是在超现实的能力和超现实的景观集聚中,与现实世界形成时空的双轨并存,投射出创作者“异托邦”的想象。

一、从文学到电影:魔幻文化的興起和共荣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从根源上看,无论是文学还是电影,其自身自然带有“幻想”的性质。

从这个意义上剖析,魔幻文化一直在艺术领域的勃兴,几乎是艺术“虚构性”发展的必然结果。

将魔幻元素作为虚拟世界建构的核心要素,从而发展出成熟独立的世界观和作品体系,可以看作是魔幻作品的创作逻辑。

无可否认,魔幻文化发轫于文学领域。

一般认为魔幻小说起源于18世纪末的英国,其雏形为英国哥特式小说,以霍勒斯·沃波尔的小说《奥特兰托城堡》为发端,神秘、恐怖和超自然的性质为魔幻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直到19世纪50年代末,魔幻小说才逐渐成型。

人性的守候——20世纪英国反面乌托邦文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人性的守候——20世纪英国反面乌托邦文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人性的守候——20世纪英国反面乌托邦文学研究的
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20世纪是英国反面乌托邦文学兴起的时期。

这些文学作品在描述未来社会方面具有独特的洞察力,揭示了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以及为了防
止这些问题出现而采取的一些荒谬的保护机制。

在这些作品中,作者对
现代社会中人性的缺失和曲解表达了深刻的关注和思考,同时也提醒了
读者对社会问题的警觉。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
本研究将探讨20世纪英国反面乌托邦文学作品中对人性的描绘。

具体来说,本研究将剖析这些文学作品中对人性的批判和反思,了解作者
对人性的原有优点的恺悌、真诚和自由的表达,同时分析人性的缺陷和
扭曲的根源及其表现形式,并剖析作者提出的针对这些缺陷和扭曲的修
复措施。

三、研究方法和途径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历史研究法。

文献资料法
主要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获取反面乌托邦文学作品的详细信息,并进
行整理、分析。

比较分析法主要是对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找出文学
作品中彼此相似或相反的地方,并探讨这些地方的原因和意义。

历史研
究法主要是通过考察当时社会环境的背景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了解作品
中某些细节描写的来由。

四、研究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有效地了解20世纪英国反面乌托邦文学作品中对人性的描绘,进一步了解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同时,
本研究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更加深入地认识人性的本质及其优点和缺点,为人们探讨和理解人性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20世纪俄罗斯反乌托邦文学发展轨迹探析

20世纪俄罗斯反乌托邦文学发展轨迹探析

20世纪俄罗斯反乌托邦文学发展轨迹探析反乌托邦文学作为对乌托邦幻想的反驳,实现了对现实世界的警示和批判意图。

20世纪是俄罗斯反乌托邦文学的大发展时期,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反乌托邦文学作品,其中《我们》、《切文古尔镇》和《夜猎》三部作品为我们演绎了俄罗斯反乌托邦文学从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末期的发展演变轨迹。

标签:俄罗斯文学;反乌托邦文学;发展演变[“乌托邦”一词来源于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用以指代完美的、理想的社会制度。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类周遭的一切瞬息萬变,人们陡然发现如梦似幻的乌托邦世界并不如人们所设想的那般完美,它有自身的弊端,并且日渐显露。

于是在忧心反思之余一些高瞻远瞩的作家开始将目光转向了另一面——反乌托邦。

反乌托邦文学将乌托邦文学中所推崇的理性、公平等“美好”原则发挥至极致,用夸张、讽刺等手法揭示出乌托邦世界那些荒谬设想的悲剧性,反乌托邦文学根据现实、立足于未来,实现了作家们对现实世界的警示和批判意图。

20世纪的俄罗斯充满波折,从世纪初期的十月革命到中期的计划经济时代再到世纪末的苏联解体,动荡的社会生活状态必然在思想和文学方面有所体现。

人们向往乌托邦式的生活,极力建造“现实版”的乌托邦世界。

但是通往乌托邦理想世界的道路阻碍重重。

一些独具慧眼、具有前瞻意识的作家洞察到当前社会状况下隐藏的不安因素,结合社会现实对未来社会可能发生的状况提出预警,因此,20世纪是俄罗斯反乌托邦文学的大发展时期,大量优秀的反乌托邦文学经典作品涌现,它们对虚假的人道主义原则的国家制度进行批判,虽然都表达了对暴力、荒谬的社会体制、个人权利被剥夺等状况的抗议,但是,由于年代不同、作家的创作背景不同等原因,这些作品刻有独特的烙印,散发着不同的韵味。

本文尝试通过扎米亚京的《我们》、普拉东诺夫的《切文古尔镇》和尤·科兹洛夫的《夜猎》三部20世纪不同时期的俄罗斯反乌托邦文学代表作品来探究20世纪俄罗斯反乌托邦文学的发展轨迹。

现代文学中的反乌托邦主题

现代文学中的反乌托邦主题

现代文学中的反乌托邦主题现代文学是一个多元化和多样性的领域,其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类型的主题和风格。

其中之一就是反乌托邦主题,它通过揭示现实中的不完美和问题来传达对社会和人类生活的警示。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部具有代表性的反乌托邦文学作品,来探讨现代文学中的反乌托邦主题。

1. "1984" - 乔治·奥威尔"1984"是乔治·奥威尔于1949年创作的一部反乌托邦小说。

故事发生在一个极权主义社会中,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通过描述他在这个社会中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一个全面监控和操控的社会秩序。

温斯顿的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他的思想和行为都受到严密监控。

通过这个作品,奥威尔构建了一个黑暗压抑的社会形象,以揭示政府权力对个人权利侵害的危险。

2. "美丽新世界" - 奥尔德斯·赫胥黎奥尔德斯·赫胥黎的小说"美丽新世界"出版于1932年,以超级国家的形式描绘了一个理想社会。

这个社会中的人们接受基因工程和药物控制,以实现人类完美的生活状态。

然而,这个看似完美的社会背后隐藏着丧失人性、匿名和缺乏情感连接的局面。

通过描述人们在这种系统中的生活,赫胥黎向读者展示了个人自由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3. "雨果的游戏" - 奥尔森·斯科特·卡德"雨果的游戏"是美国作家奥尔森·斯科特·卡德于1985年创作的一部青少年反乌托邦小说。

这个故事设定在未来的芝加哥,社会被分为五个派系,每个派系都有自己的特定任务和身份。

主人公雨果通过揭示派系之间的不平等和压迫,来对这个社会进行质疑。

他试图寻找改变和超越这种制度的方法,以实现更公正和平等的社会秩序。

通过分析以上几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文学中的反乌托邦主题对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这些作品通过揭示社会中存在的不公正、权力滥用和个人自由受限等问题,向读者传达了对未来发展的警示和反思。

论反乌托邦科幻小说新流派——生物朋克

论反乌托邦科幻小说新流派——生物朋克
论反乌托邦科幻小说新流派——生物朋克
口 刘 雯 哈尔 程大学 滨工 外语系
【 摘 要 】生 物 朋 克 科 幻 小 说 是 生 物 朋 克 运 动 的 一个 文 学 衍 生 物 ,在 结 合 生 物科 技进 行 创 作 的 同 时 ,也 探 讨 着 人 类 未 来
可 能 面 临 的各 种 生 存 问题 。本 文通 过 梳 理 中外 相 关 文 献 ,对 生 物 朋 克科 幻 小说 的起 源 、发 展 及 特 点进 行 介 绍 和 评 图 分 类 号】 1 【 献 标 识 码 】 【 章 编 号 】 096 6(020 .060 中 I 文 A 文 10.172 1)902 —2
2 6
术) ”与 “ uk 朋克 ) pn( ”合并而成的混合词 ,它既指一场 提倡 开放 遗传信息 的激进运动 , 同时又指代 内容 以关注 。 生 物 技 术 和 颠 覆 分 子 为 主 的科 幻 小 说流 派 。
生 物 朋 克 运 动 是 一 场 智 力 和 文 化 层 面 的 小 规 模 运 动 , 发源 于 2 0世 纪 9 0年 代 。推 动 运 动 发 展 的 两 位 主 要 人物 — — Mee i a esn A n l wi 均 为 女 性 。 rdt Pt r 和 n a eNe t h t o e z Pt r n 《 物 朋 克 宣 言 》 的 作者 ,她 根据 E iH ge a es 是 生 t o r u hs c
生物 朋 克作 品 与赛 博朋 克 作 品 既有相 似 ,又 有不
同 , 它 不 仅 承 袭 了 后 者 的 许 多 特 质 , 也 在 构 思 、 叙 事 方面 有 诸 多创新 。首先 , 二者 都具 有 强烈 的 反乌 托邦 (y tpa d s i)色 彩 ,所勾勒 出的世 界都是 末 日绝境 ,虽然 o 也 有 希 望 , 但 结 局 绝 不 是 美 好 的世 界 大 同 。其 次 , 二 者 作 品 中 的 反 抗 主 体 , 个 人 也 好 、 群 体 也 好 , 多 是 实 验 的 结 果 ; 们 反 抗 的 对 象 都 是 强 大 的 极 权 政 府 或 者 大 型 寡 他

科幻乌托邦研究方法

科幻乌托邦研究方法

科幻乌托邦研究方法我折腾了好久科幻乌托邦研究方法,总算找到点门道。

我一开始真是瞎摸索。

我想啊,那得先从看科幻作品开始吧,这就像是在一片大林子里找果子,先把那片林子摸清楚了。

我狂看各种科幻小说,像阿西莫夫的那些经典作品,还有郝景芳的一些小说啥的。

一边看我一边想,这里面提到的社会结构、科技状态有啥特殊之处呢,哪些又是可以在乌托邦里体现的呢。

这是最基础的一步。

可是光看小说也不行啊,后来我就去看一些科幻电影了。

看电影呢就像是吃快餐,来得快,画面感强。

有些经典的科幻电影像是《银翼杀手》《第九区》之类的。

这里头我就犯过错了,我一开始光看热闹了,就觉得那些机器人好酷或者外星人好吓人之类的。

后来才意识到,我得关注电影里那些隐含的社会体制,不同种族之间的相处模式,这都是和乌托邦可能沾边的东西。

然后我就试着做笔记,这就像老学究一样。

比如说,记录下那些很特别的科技元素和与之对应的社会管理方式。

像一些电影里提到的记忆篡改技术,如果这种技术真的存在,那社会要怎么管控才能维持稳定和公平呢,这可能就是科幻乌托邦研究的一部分了。

我之前试过单纯在大脑里想,可是过后就忘,所以做笔记是很重要的一步。

再之后呢,我还尝试和一些科幻迷朋友讨论。

这就好比是三个人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人多力量大嘛。

有时候我自己钻牛角尖想到的东西,朋友一句话就能点醒我。

不过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朋友可能有不同的观点,不要盲目跟从,还是要有自己的主见。

我还在琢磨要不要研究一些社会学方面的书籍呢,毕竟乌托邦这个概念本身就是跟社会有关的东西。

但是我不确定这是不是正确的路。

不过从目前的摸索来看,科幻作品是绝对不能少的基础资料,做笔记和与人讨论也是很好的辅助手段,这就是我目前研究科幻乌托邦到现在得到的一些方法可能不太全面但是我还在继续探索。

威尔斯反乌托邦小说《莫洛医生的岛屿》的社会功能研究

威尔斯反乌托邦小说《莫洛医生的岛屿》的社会功能研究

将 不会造 福人类 , 反可能 会危 害社会 。 相
和 社会 活动家 , 一生 著述甚 丰 , 涉及文学 、 社会 学 、 自 然 科学 、 历史 学等 领域 。在文学 方面 , 威尔斯 以他 的
科幻 小 说和乌 托 邦 小说 著 称 于 世 。他着 眼于 未 来 ,
威 尔斯 提 出 了科 学 与人类 、 自然 和 社会 的关 系
问题 , 以科 幻 小说 的形式将 “ 乌托 邦 ” 学 的社 会 反 文 功 能充分 发挥 。具 体 来讲 , 就是 创 造 出 一个 与时 空
相 异 的艺 术世 界 , 以变 形 和夸 张 的手 法对 人 类 社 会 各 方面 的弊病 遥相 对 照 , 而对 社 会 现实 进 行 深 刻 从


! 一鼻 一羹 一 — 每 ~ 一 一
一复 一 . 奠

要 : 赫 伯特 ・乔 治 ・ 尔斯 以科 幻 小 说 和 鸟 托 邦 小说 著 称 于 世 , 采 用科 幻 小 说 的形 式 进 行 乌 托 邦 创 作 , 威 他 使 得 科 幻 小说 一举 成 为 2 0世 纪 西 方 乌托 邦 文 学 最 重要 的 艺 术 形 式 , 进 一 步加 强 了乌托 邦 文 学批 判 现 实 的 并
对 人类命 运 高度关 注 , 着深刻 的乌托 邦情 怀 , 于 有 善 以大量科 幻形 式 的乌托邦 小说 来探求 实现 人类理 想 社会 的道路 。 “ 乌托邦 ” 反 文学 源 于乌 托邦 文 学 , 并 且 针对 乌托邦 文 学而 发 , 过 相 当丰 富 的 细节 展 现 通

批 判 。在 《 洛医生 的 岛屿》中 , 尔斯 设 置 了莫 洛 莫 威

逆转 地崩 溃 。兽人 们相 互 厮 杀 , 洛 医生 在 混 战 中 莫

在记忆中觉醒——解析《授者》中的反面乌托邦特色

在记忆中觉醒——解析《授者》中的反面乌托邦特色

在记忆中觉醒——解析《授者》中的反面乌托邦特色鞠宁任惠斌【摘要】一个看似没有痛苦、战争、贫困、饥饿的完美世界,人们却为它付出了情感、个性、选择权的代价。

《授者》作为二十世纪末一本非常有影响的反面乌托邦小说,揭示了压抑历史记忆所造成的文化缺失的潜在危险。

本文旨在分析记忆丧失作为反面乌托邦小说的主要特色之一是如何成为恢复人性的重要手段的。

【期刊名称】大家【年(卷),期】2010(000)015【总页数】2【关键词】记忆丧失乌托邦人性反面乌托邦《授者》(The Giver)是一部人文科幻小说,作者洛伊丝·洛利(Lois Lowry),于1993年4月16日出版,曾经获得数个奖项,最著名的有1994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和1996年威廉·艾伦·怀特奖和美国图书馆协会的“最佳青年书籍”和“著名儿童书籍”。

与大多数反面乌托邦小说相同,《授者》的故事发生在一个虚构的社区。

主人公乔纳森生活在一个乌托邦的社区里,这里没有暴力、贫穷、歧视和不公,但人们受严格的规矩束缚。

这其男女结婚由社区委员会根据男女的秉性进行配对。

结婚后若想要孩子,需要向社区委员申请,批准后,孩子由指定的“生育妈妈”来孕育,然后分配,每个家庭都是一儿一女,以此来控制人口平衡。

孩子的名字由社区委员起。

每年有一年一度的大会,在这个盛大的活动上,将会把新生儿分配给各家各户,而其他岁数的孩子也将在此举行仪式,例如八岁的孩子可以开始拥有新夹克,九岁的孩子可以拥有自己自行车,10岁的孩子可以改变发型,12岁开始领取自己终身不变的工作,工作由社区委员分配。

当乔纳森参加自己12岁的仪式时,他并没有被分配工作,而是被选为了新的记忆受领员。

他从此开始从一位老人——记忆授予者那里接受记忆。

因为他具有超乎寻常的“天赋”。

这些记忆来自大同世界建立之前,在乔纳斯的世界,再也没有一个人记得这些事情。

“驱逐仪式”贯穿整部小说,在乔纳斯的社区,人们相信那些被驱逐的人是被送到“另一个地方”,这个过程针对几类人:首先是社区的成员被判决两次严重违反了规定的将被“驱逐”,它被认为是一种羞辱;其次,到了一定年龄的老年人将被“驱逐”,这种驱逐是值得庆贺的;另外还有婴儿受驱逐被认为是维持平衡的必要手段。

印度20世纪现代主义小说透析

印度20世纪现代主义小说透析

印度20世纪现代主义小说透析
王燕
【期刊名称】《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25)003
【摘要】现代主义小说是印度20世纪文学中的重要构成,其发生、发展大致经历过三个阶段,各时期的创作成就分别以泰戈尔、阿葛叶与布特代沃·巴苏和"新小说派"作家群作为代表.泰戈尔实现了印度小说叙事手段的现代性转型;阿葛叶和巴苏为印地语、孟加拉语现代主义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中后期出现并得到繁荣发展的"新小说派"借鉴、吸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观念和表现手法,融合本土小说叙事基因,强化现代性诉求,坚持立异标新,对印度文学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总页数】6页(P84-89)
【作者】王燕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351.074
【相关文献】
1.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20世纪俄罗斯现代主义小说之发展流程 [J], 张敏
2.传统叙事模式的超越——论20世纪西方经典现代主义小说中时间模式的变革[J], 袁芳
3.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台湾现代主义小说 [J], 倪玲颖
4.谈英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小说对20世纪文学的影响 [J], 朱荣杰
5.论汪曾祺20世纪40年代小说的现代主义特质 [J], 邱美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晚清科幻乌托邦小说的“中国梦”

晚清科幻乌托邦小说的“中国梦”

晚清科幻乌托邦小说的“中国梦”
王士春
【期刊名称】《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卷),期】2014(032)004
【摘要】晚清的科幻乌托邦小说创作,直指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在小说家们对“新中国”的想象中,“新中国”日用科技已实现现代化,国防和军备发展也极其尖端.而繁荣富强后的“新中国”将走向何方,一部分小说将其引入了黄白种战、争霸世界的歧途;另一部分小说则视其为构建“文明世界”的中坚力量.为了实现科学昌明的“中国梦”,小说家们指出,需要培养爱国爱种、自立自强的国民精神,培育大批理想远大、创新、极富实践精神的科学家,及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总页数】4页(P110-113)
【作者】王士春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陕西汉中72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5
【相关文献】
1.晚清科幻乌托邦小说的新中国想象——以《新石头记》为中心 [J], 王士春;王建科
2.乌托邦、反乌托邦、恶托邦及科幻小说 [J], 欧翔英
3.晚清科幻乌托邦小说的“中国想象” [J], 王士春;王建科;
4.从“乌托邦”到“反乌托邦”:论科幻小说《蚁生》的叙事策略 [J], 胡文品
5.晚清科幻政治小说与押川春浪科幻小说的主题比较研究 [J], 蔡鸣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世界”:敌托邦!
1.然而,虽然这些试管婴儿不会生病也不会老,但是他们在 孵化之前就已经设定好命运了,小说中运用人工生殖、新 巴甫洛夫条件设置法、睡眠教育法去残忍地控制了人的灵 魂,将人先天地分为三六九等。
2.“新世界”里的电影,都是带来惬意感官享受的那种。在 那里,歌星和明星受到追捧,而莎士比亚的名字人们闻所 未闻。“新世界”的总统告诉约翰(所谓的“野蛮人”) :“你不能不在幸福和所谓的高雅艺术之间进行选择。我 们牺牲了高雅艺术,就用感官电影和香味乐器代替。”
——赫胥黎《对月球的沉思》
《美丽新世界》逻辑的反神秘主义结论, 一个清除了宗教魔力——快乐、健康而 平淡无味的——社会不是“理想国”, 宣告那个年代所谓的乌托邦的破产。这 种内在哲学使之进入20世纪伟大科幻小 说之列。
“新世界”:乌托邦?
阿道斯·赫胥黎描绘的“新世界”是26世纪“文明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生活环境干净美丽,没有任何让人感 到不愉快的味道或景象,甚至连苍蝇蚊子都早已绝种。这 里人人衣着光鲜,显得青春貌美,有如时下那些青春电影 中的俊男美女;物质文明已高度发达,各种享受应有尽有 ,娱乐消遣异常丰富,到处是高尔夫球场、歌舞餐厅和彩 色立体电影院,还有什么障碍球、电磁球、音乐桥牌、香 味乐器等层出不穷的新鲜玩意儿。这里不存在一夫一妻制 度,甚至根本就没有婚姻的概念。婴儿是通过试管、瓶子 培育出来,在“条件设置中心”长大,根本不知道谁是自 己的父母。这样,他们就不会产生任何家庭纠纷、亲戚争 执,也没有什么责任义务之类的烦恼事,也不会有因亲人 去世而产生的悲伤。即使遇到什么烦心事,一种叫做“唆 麻”的药也会让你抛却所有的烦恼,产生愉悦的感觉。用 小说中的人物的话来说就是“只需吞下一小片,十种烦恼 都不见”。
17世纪的科幻小说:出现了一些关于星际旅行的奇幻小说
,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应该归为科幻小说的前身 。如马里诺的《诺顿》、威尔金斯的《月球世界的发现》、 玛格丽特·卡文迪许的《闪亮的世界》,最著名的是得贝尔 热《得贝尔热的喜剧史,关于月球上的城邦和帝国》。这时 期许多星际传奇可以被归为乌托邦。
3.我们在当下的社会中,也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沉迷娱乐 ,越来越少的人欣赏高雅艺术。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 》的前言中十分准确地揭示了:“在《1984》中,人们受 制于痛苦,而在《美丽新世界》里,人们由于享乐而失去 了自由;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 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荒废纸皮 化做美丽晚装 配合战代头盔 到医院探访 这个姑娘 每日快乐拾荒 要是缺乏耳环 戴起金色子弹壳 不见天堂 世俗救治无方 困在这乱托邦 也找得到向往 工厂早已弃置 仍可以进去荡秋千 光纤早已断线 仍可以结扎着秀发 人类上世祸害 留下世默默承受 能在末世活着 是她最大成就
——卢巧音《敌托邦的拾荒姑娘》
20世纪早期的高雅现代主义科幻小说
“高度现代主义”作家所写的科幻小说旨在将写 作实践碎片化,并再拼接,从而把握到一种类似的 神秘—超越意识。高度现代主义者对技术的敌意, 有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激烈程度:对一些人而言, 技术的危险在于社会领域的越来越机械化,个体仅 仅被当做机器中的小小齿轮。而对另一些人来说, 当代社会向技术的漂移,以至其失却了原始的“自 然性”,脱离了与有机、非技术的、精神之物的联 系。这些主题的小说无疑都是敌托邦式的,虽然它 们的形式或者被归类为反机械论、法西斯主义、神 秘和宗教科幻小说,但如果说抽出20世纪早期的现 代主义科幻小说的一个主要线索,就是对敌托邦的 预设、幻想,也是主要手段。
艾萨克·阿西莫夫:“它(科幻小说)是文学的一个分
支,描写的是在技术发展的性质或范围方面与我们的社会 大相径庭的一种虚构的社会。”
伊哈布·哈桑:“科幻小说可能在哲学上是天真的,在道
德上是简单的,在美学上是有些主观的,或粗糙的,但是 就它最好的方面而言,它似乎触及了人类集体梦想的神经 中枢,解放出我们人类这具机器中深藏的某些幻想。”
《美丽新世界》:从“ 十 ”

《美丽新世界》叙述的是虚构的福帝纪元 637年 (即公元2540年) ,这个纪元始于1908年 (从福特第一辆T型车上市那一年开始算起)福 特所发起的汽车大规模生产,在那时就开始用 在生产一模一样的人类身上,因为统治者相信 ,这样可以提高生产力。汽车的大规模生产隐 喻着人工生殖婴儿的大规模生产。人们不再相 信上帝创世,胸前的十字架换成T字架(小说中 反复出现“金质的T字架在胸脯上闪光”)。这 竟然和后现代主义代表尼采的“上帝已死”的 观点惊人地一致。预示了一个诸神隐退的世界 文化的碎片化。(毕竟此书成书于1932年,当 时还没有所谓的后现代主义流派。)
以敌托邦小说为代表的现代主义科幻小说属于所谓的“软 科幻”,更多地集中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方 面的探讨。
她於干旱季节 用酸雨灌溉杜鹃花 执起千个铁罐 来兴建最美丽的家 人类未免傲慢 亡命去捏造神话
遗留下最荏弱 人间的解语花 风沙里跌下 都不怕
风里灰尘 化做漂亮雪纺 要是缺乏头纱 以崩带编织纱网
“当然,还有宗教。”总统回答,“以前曾经有过一种叫做上帝的东西 。那是在九年战争以前。不过我忘了:关于上帝你是知道的,我估计。 ”
“‘宗教情绪将弥补我们的一切损失。’可是我们并没有需要弥补的损 失;宗教情绪是多余的东西。既然青年时期的欲望全都可以满足,为什 么还要寻求那欲望的代用品呢?既然我们能够从自古以来的种种胡闹活 动获得尽情的享受,为什么还要追求那类娱乐的代用品呢?既然我们的 身心都能在活动中不断获得愉悦,为什么还要休息呢?既然我们有唆麻 ,为什么还需要安慰呢?既然我们已经获得了社会秩序,为什么还需要 追求永恒呢?”
“把它叫做文明的错吧。上帝跟机器、科学医药和普遍的幸福是格格不 入的。你必须做出选择。我们的文明选择了机器、医药和幸福。因此我 就把这些书锁进了保险箱。它们肮脏,会吓坏人的……”
伦理学层面之《罗素姆的万能机》
20世纪初期,现代物理学,尤其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诞生,极大动摇 了古典物理学的物质宇宙观,科学世界变得微妙、复杂、难于把握。 所以出现了许多“科技恐慌”系列的科幻小说,其中最著名的一支是 机器人小说,最具代表性的是阿西莫夫的《钢穴》、《我,机器人》 等,还有卡莱尔·恰佩克的剧作《罗素姆的万能机》。
敌托邦文本中的人类与自然是异化的、弃绝了“我”与“ 你”的交流之后的纯粹“我”与“它”的关系,人类在其 居住的城市也如同外乡人,漂泊无根,缺乏家园意识。未 来高度发达的生物技术与化学技术,以及机械和电子技术 将人抬高到自然之上,成为了自然的主宰者,或是完全与 自然隔离,自然只有其资源价值被人们利用。
20世纪高雅现代主义科幻 小说的叙事研究
——以敌托邦三部曲为例
文艺学 冯晨
科幻小说的定义
达科·苏文:“一种文学类型或者说语言组织,它的充要
条件在于疏离和认知之间的在场与互动,它的主要策略是 代替作者经验环境的想像框架。”
达米安·布罗德里克:“科幻属于故事讲说类型,它原
生于一种经历着生产、分配、消费和丢弃的技术——工业 模式所带来的认识论变化的文化。”
科幻小说史梳理
“宗教化”的科幻小说:大约在400—1600年之间,出现
了不少幻想性故事和传奇(奇幻游记),有些作家用完全宗 教化、神学的和超自然的语言,详细描写了远离地球的远行 ,如但丁的《神曲》。之所以将其“牵强地”拉入科幻小说 阵营,主要是《神曲》符合苏文所说的“新奇之处”,接近 于科幻的“认知的疏离”。
18世纪的科幻小说:这时期还是以奇幻旅行主题为主,描
述地球个体到奇异之地的旅行代表作有斯威夫特的《格列佛 游记》和伏尔泰的《米克罗美加斯》,同时这时候也出现了 奇异的外星人到地球的旅行,这方面代表作主要有瑞典作家 乌诺夫·达林的《埃里克和高斯的故事》。
科幻小说史梳理
19世纪科幻小说:
评论界比较一致认可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是玛丽·雪莱的《 弗兰肯斯坦》;
媒体一代: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科幻电影,标志是文 学尤其是科幻文学中的一种文学 体裁和流派。反乌托邦主义反映 的是反面的理想社会 ,在这种 社会中,物质文明泛滥并高于精 神文明,精神依赖于物质,精神 受控于物质,人类的精神在高度 发达的技术社会并没有真正的自 由。这一类小说通常是叙述技术 的泛滥,技术修饰着原有的优点 ,深深掩饰着固有的缺陷。在表 面上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而 本质上是在掩饰空虚的精神世界 。人被关在自己亲自制造的钢筋 水泥牢笼里,阴暗冰冷、精神压 抑。在这种生存状态下,物质浪 费蔓延,道德沦丧,民主受压迫 ,等级制度横行,人工智能背叛 人类,最终人类文明在高科技牢 笼中僵化、腐化,走向毁灭。
卡雷尔·恰佩克笔下那幅因技术滥用而导致严重后果的图景,也让它居身 “反乌托邦”经典之列。
武器被分发到机器人手中,各国把大量机器人士兵派上战场。而为了 更好地控制机器人的行为,及早预测哪些机器人已经患病,人类开始 在机器人身上试验痛觉神经。实验取得成功,但效果却超出预想,机 器人在产生痛感的同时,心脏也开始搏动,并有了爱和恨的感情。某 一天,这个与世隔绝的孤岛,迎来一艘装满传单的轮船,传单上写着 的是机器人世界组织给全体机器人下达的命令:取而代之人类主宰世界 的权利,因为,机器人远比人类聪明。人类最终被反叛的机器人捕杀 殆尽。一对相爱的机器人,成了机器人新世界的缔造者。
也有人推埃德加·爱伦·坡为科幻小说始祖,在《我发现了——一首散 文诗》这部巨著中,他构想了史前大爆炸。
科幻界的“双子星”:儒勒·凡尔纳和H·G威尔斯,现在科幻界习惯称 凡尔纳是“硬科幻小说”(Hard SF)的鼻祖,让将威尔斯归为“软科 幻小说”(Soft SF)的代表。
20世纪科幻小说:
H·L·戈尔德:“几乎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像科幻小说 那样尖锐地揭示人们的理想、希望、恐惧以及时代 内心压抑和紧张感”
哲学宗教之《美丽的世界》
“我们如何定义上帝呢?用心理学词汇来表达的话, 上帝是给予我们某种特别感受的根源,这种感受的根源, 这种感受奥托教授称之为‘努秘’(来自拉丁文的numen ,意为超自然的存在)。理论家从这种原始的努秘感受中 ,抽取出了人格化的上帝和诸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