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东方的社会经济生活
世界经济史课后题答案
世界经济史第二章古代东方的社会经济生活关键术语普遍奴隶制:在普遍奴隶制下,作为社会主要生产者的是在国家统治下,被组织在村社中的广大农民。
他们不是奴隶,但也不具备独立的人格,他们依附于土地,依附于村社,依附于国家,而不依附于某个奴隶主普遍奴隶制指的是东方专制主义国家中人民所处的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明确的法律制度。
与古希腊罗马发达的城邦奴隶制相比表现出非发达性,即身份差异模糊,不存在作为私有财产的明确的占有和活跃的买卖。
这种奴隶制之下的奴隶不从属于明确的奴隶主,而是为国家(农村公社)的土地耕作,只是表现为社会地位低下。
东方普遍制存在的原因:东方国家的奴隶制,是以国家土地所有制和村社制度为基础的一种特殊的奴隶制度,具有社会阶层划分的单一性;是在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的情况下产生的,社会中所有权制度落后;平民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不独立,导致普遍“奴隶化”现象出现。
亚细亚生产方式:马克思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概念,但并没有给出定义。
列宁和普列汉诺夫曾就这个问题进行争论。
马扎亚尔总结亚生产方式的特征。
但他的看法没被俄国和中国学者接受。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亚细亚所有制的前提是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包括家庭和通过家庭组成的部落或部落的联合。
土地是共同体的基础和财产。
亚细亚土地所有制是共同占有和利用土地的公有制。
东方社会以土地所有制这一基本关系为基础的形式,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加以实现。
农村公社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重要基础,个人只不过是公社财产的占有者,这种自然经济的特征是农业与手工业结合,导致生产目的成为自给自足,导致农村公社在东方社会长期存在,也是东方社会长期停滞的重要原因。
农村公社制度以及农业与手工业结合的自然经济,决定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存在着自然的宗法血缘关系。
中国的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中国是以亚细亚生产方式原生态的轨迹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社会经济形态,形成有普遍奴隶制,封建领土制,封建地主制等社会统治形式(不能说中国的社会形态就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西方社会形态则起源于古代所有制,日耳曼所有制。
中国唐朝的繁荣东方文明的辉煌时代
中国唐朝的繁荣东方文明的辉煌时代中国唐朝的繁荣——东方文明的辉煌时代中国历史上,唐朝被誉为辉煌灿烂的时代,被广泛认为是东方文明的巅峰之作。
唐朝的繁荣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的发展,还表现在文化艺术的繁盛以及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
在整个东方文明进程中,唐朝的影响力至今仍深远。
一、政治经济的繁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实行相对开放政策的朝代之一,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外交活动,建立了庞大的贸易网络,使唐朝成为当时东亚地区的贸易中心。
丝绸之路的开放和发展,使中国与西方充分交流,进一步促进了各领域的繁荣。
在政治方面,唐朝确立了均田制,这一制度的实施使得土地更为公平地分配给农民,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农业发展。
同时,唐朝还实行了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不分出身地位,使得社会上千千万万的人都有了展示的机会,使唐朝政府的选才机制更加公正合理。
二、文化艺术的繁盛唐朝是文化艺术繁荣的时代,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时期。
唐朝的文学、诗歌和绘画等艺术形式都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就。
唐朝的文学以诗为主导,这一时期出现了众多杰出的诗人,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白居易、杜牧、杜甫等。
他们的诗作以豪放、清新的风格著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面貌,抒发了自己对生活、社会和人性的思考与感悟。
此外,唐朝的绘画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以花鸟、山水画为主流,艺术家们通过笔墨表现出了深刻的思想情感和对自然的描绘。
这一时期出现了各具特色的画家,比如王维、韩干等,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赏识。
三、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视教育的朝代,唐太宗时期就提倡尊师重教的思想,他曾说:“祖宗无述告以文礼,苟未德於斯邻,非吾子也。
”这一思想影响了整个唐朝社会,并延续至今。
唐朝注重教育的推广和普及,设立官办学校,用以培养各级官员和人才。
社会上注重读书人的地位,儒家思想深入人心,并且教育思想广泛传播。
这为唐朝的繁荣和进步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人才支持。
四、影响至今的东方文明唐朝的繁荣与辉煌不仅限于中国本土,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对整个东方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大纲版)第二章 古代东方的社会经济生活
所以,说在东方国家没有发达的奴隶制,不是说东方国家 奴隶数量少,更不是说东方国家的人民所处的状况比较优 越,而是说东方国家的人民处在一种奴隶状态下。所以说, 普遍奴隶制指的是一种状态,而不是明确的法律制度。
第三节 专制主义国家制度
一、东方专制主义的经济基础
1. 古代公社是东方专职制度的基础。恩格斯指出:“古 代的公社,在它继续存在的地方,从印度到俄国,在 数千年中曾经是最野蛮的国家形式即东方专制制度的 基础。” 另一经济基础是东方社会生产的组织方式。东方各国 都是利用河水泛滥来肥田,节省用水和共同用水是基 本的要求,由于文明程度太低,幅员太广,不能产生 自愿的联合,所以就迫切需要中央集权的政府来干预。 东方专制主义与军队组织和军事扩张有着紧密的联系。
第一节 农业革命 第二节 东方型奴隶制经济 第三节 专制主义国家制度 第四节 城市和工商业 第五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
复习
第一节 农业革命
一、农业革命的发生
时间:公元前9000年左右。 标志: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狩猎和采集经济 种植和畜牧经济 意义:农耕和畜牧的产生,是人类自学会用火以来又 一 次最伟大的经济革命,它标志着人类从蒙昧时代转入野 蛮时代。它不仅使人类第一次摆脱了对自然产物的依赖, 而且带动了科学技术和知识领域等其他各个方面的发展。 西亚的两河流域(最早) 发源地: 尼罗河流域 中国
第三节 专制主义国家制度
四、印度的村社——国家制度
• 社会关系特征:种姓制度,包括四个相互隔绝的集团 第一等:僧侣,即婆罗门 第二等:武士,即刹帝利 第三等:农民和手工业者,即吠舍 第四等:被压迫和受歧视的首陀罗。
• 奴隶占有制关系的萌芽形式与原始公社制度的浓厚残余交 织在一起,这就是古印度社会制度的基本特点。
各时代社会经济结构元素表
各时代社会经济结构元素表摘要:一、引言二、古代社会经济结构元素1.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2.商业与手工业的发展3.土地制度与税收政策三、中古时期社会经济结构元素1.农业经济的繁荣2.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增长3.封建制度与庄园经济四、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元素1.工业革命与工业经济的崛起2.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3.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五、当代社会经济结构元素1.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2.信息时代的来临3.多元化的经济体制与政策六、结论正文:一、引言社会经济结构是指在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的有机联系与相互作用。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也在不断地演变和调整。
本文将分析各个时代社会经济结构的主要元素,以揭示社会经济结构发展的历史脉络。
二、古代社会经济结构元素1.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古代社会经济结构主要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阶段。
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活资料,支撑了古代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2.商业与手工业的发展在古代社会,商业和手工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商业活动主要以物物交换为主,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扩大,货币开始出现,货币经济逐渐发展。
手工业生产以家庭副业为主,为社会提供了各种日用品和奢侈品。
3.土地制度与税收政策古代社会的土地制度和税收政策对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土地是古代社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制度的变革和土地所有权的转移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税收政策则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社会财富的分配。
三、中古时期社会经济结构元素1.农业经济的繁荣中古时期,农业经济进一步繁荣,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一时期,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为国家提供了稳定的财政来源。
2.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增长中古时期,商业和海外贸易逐渐崛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商业活动日益繁荣,特别是地中海沿岸地区和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商业贸易。
世界经济史(第五版)第四章 东方国家的封建经济
➢ 南北朝和应仁之乱以后,幕府势力被削弱, 有实力的领主脱离幕府各自分立创建了大名 领国制。
➢ 大名在土地问题上实行的主要政策是:(1) 大名保护领地内的领主和富裕农民旧有的领 地并给予新的封地;(2)将得到封地者编成 家臣团;(3)在大名直辖领地内,通过检地 来确定农民年贡和家臣服役数额:(4)家臣 受到大名的严格限制,没有独立发展的余地
第三节 中国封建小农经济
对中国封建小农经济的基本评价
一
小农经济史中古农业社会生产力条件下最有效 率的生产方式,是中国封建经济长期延续的重
要原因。
二
小农经济史自然经济的基础,它排斥商品生产,排斥 规模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停滞的主要原因。
三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动荡 、不断反复的根本原因。
第一节 各国封建领主制经济
三、印度的封建领主制经济
➢ 16世纪上半叶建立的莫卧儿帝国,也是将土 地收归国有,皇帝除自己占有一部分皇庄外 ,将土地以采邑的形式分封。在封建土地国 有制原则下,主要存在两种封建土地占有形 式:即”扎吉尔“和”柴明达“。
第一节 各国封建领主制经济
三、印度的封建领主制经济
一、中国的封建领主制经济
➢ 公元前1066年武王灭纣,建立周朝。由于没 有足够的力量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周不 得不采取分封制度。
➢ 分封制还是一种宗法制度。封建领地里领主 和农民的关系,不仅使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 间的关系,往往还是血缘和非血缘的亲属关 系。这种契约关系具有很浓厚的亲亲色彩。
第一节 各国封建领主制经济
• 第三。封建时代的农民不论是自耕农还是佃 农,一般都是穷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 比较贫乏,他们不可能购买或租用大片的土 地。第四,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当时的生产 力水平下,小块土地经营是一种最有效的经 营方式。
最新-世界经济史课程教学大纲 精品
《世界经济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世界经济史英文名称: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45学分:2.5适用对象: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二、课程简介本课程研究时间上从农业革命到20世纪末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从空间上包括世界各地区和各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
其主题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经济增长,即人类社会技术进步与经济实绩提高的历史;第二,制度变迁,即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和经济制度演变的历史;第三,社会进步,包括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文发展两方面的历史。
要从共时性角度研究不同时代各民族的经济交往、冲突与融合以及共同发展的历史。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为扩大本科学生的专业知识,扩展学生理论视野而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世界经济史的时空结构和逻辑演进,理解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从农业革命以来经济增长、制度演进及社会进步的发展历程。
理解人类历史是不断扩展其自身活动范围,从狭窄的民族历史走向广阔的世界历史进程。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导论(一)目的与要求1. 阐述经济史学的对象、任务与方法;2. 理解世界经济史的时空范围和时空结构;3. 理解世界经济史的演进逻辑。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经济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 主要内容经济学的经济史与历史学的经济史;经济史与作为实证科学的经济学;经济史与作为历史科学的经济学。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在科学哲学意义上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所采用的方法并没有本质区别;经济史研究的三个层面-编年经济史、分析经济史、历史方法的经济学;经济史是实证经济学的一部分;实证主义方法包括经验实证方法和逻辑实证方法;理论经济学主要研究短期的经济现象;经济学一开始就具有历史主义的方法论传统;经济学作为一门历史的科学基础理论具有相对性;科学的方法应该是从历史与现实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历史与现实。
北宋时期的经济发展
北宋时期的经济发展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经济繁荣的时期。
在此期间,社会经济呈现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等领域都有所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北宋时期,农业仍然是经济的主体。
在这一时期,农业技术和生产工具有所改进,使得农业生产能力得到了增强。
首先是农产品的品种和产量都有很大的提高。
苏东坡在其《宣州谢朓楼饯别序》中写道:“年年有鱼,蒸之、焙之、烂烂其外,筋断骨飞,味道不可胜食也。
”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的水产资源相当丰富,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
其次,农田和灌溉工程的改善,使得农业生产能力得到了增强。
宋代农田水利建设非常重视,大规模的开发和修筑,使得许多不毛之地变成了良田。
同时,手工业生产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的整体发展。
织机的发明,使得棉花纺织业进一步发展,又成为需要更多棉花的农业的有力推手。
总之,北宋时期农业的大发展为后来的城市发展做出了基础性贡献。
二、手工业的进步北宋时期,手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手工业产生了许多新兴的行业和新型的生产方式,这些行业涉及了纺织、染色、制造、医药、建筑等众多领域,其中丝绸、陶瓷、造纸以及铁产品的生产成为了社会营生的重要来源。
1. 纺织业宋代纺织业的发展,扩大了丝绸的生产规模和品质。
北宋时期,丝绸制品成为了贵族和富人们炫耀家族财富的产物。
此外,北宋时期的棉花纺织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在长江流域区域内形成了一个龙盘虎踞的贸易区。
2. 陶瓷宋代陶瓷的制造在世界陶瓷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宋代的青花瓷也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在这一时期,瓷器生产也成为了重要的社会经济活动。
宋代的瓷器不仅生产规模庞大,而且品质也极其优良,设计和工艺玲珑精美。
3. 造纸宋代的造纸技术也取得了较高的发展水平。
木浆纸、梭纺纸逐渐代替了人民纸、麻纸等古老的造纸工艺,使得纸张生产成本降低,品质提高。
宋代的学者们在中原广泛的取阅了诸多阅读材料之后,对纸张的专业制作技术取得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宋代经济和社会生活
③采矿业 宋代采煤技术高超,煤不仅用于冶铁,制瓷,还大量用 于居民生活。
煤被大量开采和使用
④造船业 宋代造船技术先进,特别是指南针的使用,有利于远洋航行
罗盘针
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3、宋代商业的繁荣 ①纸币的出现和使用
北宋纸币
南宋纸币
②彩的社会生活
宋代城市已 打破居民区 和商业区的 界限,还有 专门的娱乐 场所“瓦肆”。
棉 花
种 植 由 南 往 北 推 广
2、手工业的发展 ①纺织业 民间出现了经营专业户,长江流域的官营织锦业规模很大, 棉纺织业发展也很迅速。
宋锦袍
宋罗衣
宋朝织机
②陶瓷业 陶瓷业是 宋代光彩夺目的一个手工业部门,宋瓷以品种多样 ,造型优美,工艺高超,花纹富丽优雅而闻名于世。
宋青釉蟠龙人物瓷瓶 宋绿釉黑花瓶
一、经济重心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①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得到了开发 ② 南方政局相对安定 ③ 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④ 南方的自然条件相对优越 ⑤ 统治者采取了有利经济发展的政策 ⑥ 北方南迁人民和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2、南方经济发展具体表现
①户口数增多 ②财政收入增多 ③粮食产量增多
二、农工商业的发展
北宋东京城
农具的改进 1.农业的发展 农作物品种的推广
2.手工业的兴盛
纺织业
制瓷业 采矿业 造船业
3.商业的繁荣
货币的发展 城镇的发展 海外贸易的繁荣
1、农业的发展 ①、农具的发明和改进
翻车
秧马 牛转翻车
②、农作物品种的推广及交流
水稻
小麦
棉花
水 稻 种 植 由 南 往 北 推 广
小 麦 种 植 由 北 往 南 推 广
世界经济史之古代世界经济-精选文档188页
表现:由于在中国古代,农业、工业 生产都是以自耕农和自由手工业者为
主,奴隶在经济生活中并没有大量使
用.尽管有时奴隶的数量可能是很大 的,但不作为主要的社会生产者,不
是生产力的代表。
作为社会主要生产者的是在国家
南方联邦的黑奴拍卖公司,公司大门前的标语令人心寒——“拍卖黑奴”。这张照片摄于1864年。 随着1865年南军李将军向北军格兰特将军投降,奴隶制在美国终于走到了尽头。1868年 7月28日,国会通过了美国宪法第14修正案,给予黑人完全的公民权。
在古代罗马,有许多买卖奴隶的市场。每天天还没有 大亮,奴隶市场上就热闹起来了。一群一群的奴隶被押 到这里,他们头上戴着小白帽,表明他们是战争中的俘 虏;腿上涂着白粉,表明他们是等待出卖的奴隶;脖子 上挂着木牌,写着他们的年龄、出生地、技能和奴隶主 给他们取的浑名。
城市出现的条件:
1. 发达到一定程度的农业,农业有足够剩 余来供养城市的非农业人口;
2. 要有比较发达的运输手段,以保证城市 的供应;
3. 要有比较发达的贸易。
第二节 东方型奴隶制经济
最早的城市准确地说是出现在今天的中东一带, 主导的城市形式是城邦。
城邦最早出现于美索不达米亚文化时期(又称 两河文明)发源于底格里斯河(Tigris)和幼发 拉底河(Euphrates)之间的流域──苏美尔 (Sumer)地区。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巴比伦 (Babylon)的所在,在今伊拉克(Iraq)共 和国境内。
伏羲氏(即包牺氏)
神农氏
第一节 农业革命
旧石器时代(Palaeolithic Age;距 今约250万年~距今约1万年)
古代东方与西方
结合古希腊的自然环境和上述材料,分 析希腊早期殖民的主要原因。
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荒凉的山坡分割、阻隔的小块 平原,形成古代希腊天然的政 治单位——小国寡民的城邦。
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土地贫瘠,希腊人通过商业 贸易维持生存和发展。古希 腊曲折的海岸,众多天然的 海湾良港,为工商航海贸易 提供了最为便利的条件。
1、吠陀时代与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的出现:一种特殊的社会等级 制度,古代印度人称之为瓦尔那制度。 瓦尔那一词本意为“颜色”、“品质”。 种姓制度的划分: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河 流域之初,以肤色划分雅利安人和土著 居民两个等级。随着社会分化和雅利安 人氏族社会解体,雅利安人内部也产生 了不同的等级。
2、国家和政治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统一。 古埃及实行集权专治,法老: ●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权于一身; ●强化王权神授观念,将个人意志视为法律; ●拥有全国土地支配权,控制军队; ●掌握中央和地方官吏任免权; ●金字塔是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
3、历史遗产和文化成果
金字塔是埃及法老专制权力象征,是古 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是代埃及人 卓越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古代埃及社会经 济和建筑技术的发展。 公元前3500年发明象形文字。亚历山 大征服使埃及用希腊字母拼写。阿拉伯 帝国征服后,埃及迅速“阿拉伯化”。 埃及人发明了书写工具纸草。
公元前6世纪,北印度列国纷争,政局动荡, 社会关系急剧变化。随着刹帝利和吠舍大商 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明显上升,他们对婆罗门 的宗教和种姓特权日益不满,各种新教派、 新学说广为流传,佛教是其中影响最大者之 一。早期佛教倡导宗教领域内的“众生平 等”,因此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传播迅速。 相传佛教创始人为悉达多。
最新-世界经济史课程教学大纲 精品
《世界经济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世界经济史英文名称: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45学分:2.5适用对象: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二、课程简介本课程研究时间上从农业革命到20世纪末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从空间上包括世界各地区和各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
其主题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经济增长,即人类社会技术进步与经济实绩提高的历史;第二,制度变迁,即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和经济制度演变的历史;第三,社会进步,包括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文发展两方面的历史。
要从共时性角度研究不同时代各民族的经济交往、冲突与融合以及共同发展的历史。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为扩大本科学生的专业知识,扩展学生理论视野而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世界经济史的时空结构和逻辑演进,理解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从农业革命以来经济增长、制度演进及社会进步的发展历程。
理解人类历史是不断扩展其自身活动范围,从狭窄的民族历史走向广阔的世界历史进程。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导论(一)目的与要求1. 阐述经济史学的对象、任务与方法;2. 理解世界经济史的时空范围和时空结构;3. 理解世界经济史的演进逻辑。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经济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 主要内容经济学的经济史与历史学的经济史;经济史与作为实证科学的经济学;经济史与作为历史科学的经济学。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在科学哲学意义上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所采用的方法并没有本质区别;经济史研究的三个层面-编年经济史、分析经济史、历史方法的经济学;经济史是实证经济学的一部分;实证主义方法包括经验实证方法和逻辑实证方法;理论经济学主要研究短期的经济现象;经济学一开始就具有历史主义的方法论传统;经济学作为一门历史的科学基础理论具有相对性;科学的方法应该是从历史与现实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历史与现实。
历史七年级第三单元知识点
一、古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2.手工业生产:古代中国的手工业非常发达,主要包括纺织、陶器、金属器、造纸等。
丝绸成为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
3.商品经济:古代中国出现了市场经济,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商业中心。
货币交换开始兴起,主要是以铜钱为主。
4.驿站和商队:古代中国的交通工具主要是人力车和马车,沿着交通线路设有驿站。
商队是进行商业交流的主要形式,负责货物的运输和交换。
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朝代更迭: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朝代的更替,主要包括夏朝、商朝、周朝、秦朝、两汉、三国、晋朝、南北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等。
2.君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多为君主制,君主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由君主统治国家和人民。
君主主要通过封建制度来管理国家。
3.封建制度: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是君主对贵族、官僚等进行地方控制的一种制度安排。
封建制度为国家的政治稳定提供了基础。
4.文化与政治: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文化密切相关,儒家思想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1.四大发明:古代中国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科技发明,主要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被称为“四大发明”,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2.科学技术的发展:古代中国在农业、冶金、医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例如水力工程、航海技术、冶铁术、针灸等。
3.古代文学与艺术:古代中国的文学与艺术发展都非常丰富。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诗词、戏剧、小说等文学作品,以及绘画、雕塑和工艺品等艺术形式。
4.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对中国的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古代中国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传播1.多民族国家:古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要民族有汉族、蒙古族、满族、藏族等。
各个民族之间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
2.粟裕壁画:粟裕壁画是反映唐朝和西域文化交流的文化艺术珍品,展示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融合。
大学_世界经济史(高德步著)课后习题答案下载
世界经济史(高德步著)课后习题答案下载世界经济史(高德步著)课后答案下载第一章导论第一篇古代世界经济第二章古代东方的社会经济生活??第三章古代西方社会的经济生活?第二篇中古世界经济第四章亚细亚封建经济?第五章西欧封建经济?第六章1500年以前的.世界贸易?第三篇资本主义的兴起第七章商业革命?第八章农业革命?第九章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第十章金融制度的建立第四篇工业革命和工业化第十一章英国的工业革命?第十二章美国的工业革命?第十三章欧洲大陆各国的工业化?第十四章欧洲国家的城市化第十五章东方的起飞尝试?第十六章自由贸易与世界经济第五篇自由市场经济的终结第十七章垄断与垄断资本?第十八章大危机和新政?第十九章国际商战?第二十章世界大战与战时经济?第六篇战后世界经济第二十一章恢复与改革?第二十二章繁荣与滞胀?第二十三章计划经济的实践与转型第二十四章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第二十五章世界经济格局的变迁参考文献再版说明世界经济史(高德步著):内容简介点击此处下载世界经济史(高德步著)课后答案世界经济史(高德步著):目录“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史》、《国际贸易教程》、《经济学说史》、《〈资本论〉解读》、《信息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中国经济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产业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国际贸易结算与信贷》等20多种。
这套教材也是“国家经济学理论人才培养基地”的专用教材。
这套系列教材作为经济学院的标志性教材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理论人才培养基地的重要研究成果,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同时也反映了经济学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基础性、通用性、创新性、前瞻性等特点。
古代希腊的历史经济
古代希腊的历史经济古代希腊是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民主国家,其经济发展也具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在古希腊的时代,经济主要以农业、手工业和贸易为基础,为整个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农业经济古希腊的农业经济是当时社会经济的基础,绝大多数人口都从事农业生产。
古希腊的农业主要种植小麦、大麦、葡萄、橄榄等农作物。
农业生产方式相对落后,采用传统的手工劳动进行种植和收获。
此外,古希腊还广泛养殖牛、羊和猪等家畜,以满足食物和纺织品的需求。
古希腊的农业经济主要依赖土地所有权,大地主占据了大部分的土地资源,而农民则只能租佃或承包一小块农田。
这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导致了农民的社会地位低下,收入相对较低。
此外,农业的过度经营也导致了土地疲弱和土地的退化。
二、手工业经济古希腊的手工业制造业发达,制造业成为当时希腊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希腊手工业主要生产的产品包括陶器、纺织品、金属制品等。
手工业工艺精湛,产品质量较高,部分产品还出口到其他地区。
古希腊手工业的发展得益于希腊地理环境的优势,地中海沿岸的贸易往来使得古希腊可以获取来自其他国家的原材料,进而加工制造。
此外,手工业的发展也得益于古希腊社会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希腊艺术和建筑的发展也可以从手工业制造业中得到体现。
三、贸易经济古希腊作为地中海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贸易经济在古希腊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古希腊人将海洋作为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桥梁,通过航海和陆路贸易与其他地中海地区、埃及、亚洲等地进行经济往来。
贸易主要以农产品、手工制品和奴隶交换为主。
古希腊的贸易经济促进了希腊城邦的繁荣和发展。
贸易使得城市人口增加,商业和金融业兴盛,为实现文化和思想的自由提供了条件。
此外,贸易也推动了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总结:古希腊的历史经济是由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组成的多样化经济结构。
农业经济以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家畜为主,而手工业经济则以陶器、纺织品等制造业为主要组成部分。
贸易经济则通过航海和陆路贸易与其他地区进行经济往来。
马工程世界经济史第1章 古世界奴隶制经济
➢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结束,是中国的 奴隶社会。
➢ 禹的儿子启建立的夏,是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6世纪,夏王桀 在位时,被商汤率兵灭亡。
➢ 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的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商朝的农 业、手工业较发达,青铜冶炼和铸造有很高水平。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是从商朝开始的。商纣王统治时,周武王兴兵伐纣,商亡。
第二节 古代东方奴隶制经济
二、中国的奴隶制经济
第二节 古代东方奴隶制经济
二、古代中国的奴隶制经济
➢ 中国奴隶社会实行“井田制”。国家把“普天之下”的“王土”,根据 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分隔成方块,形如“井”字,故称为“井田”。 “井田”属天子所有,由各诸侯奴隶主管理,组织生产和分配。九块田 地为一井,中间为“公田”,公田处于最好部位,土质优且面积大,所 以也叫“大田”;周边为“私田”,偏远零碎,土质瘠薄,分配给庶民使 用。但无论诸侯还是庶民,均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须向天子交 纳一定的“贡赋”。《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八家皆私百亩,同养 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就是说,奴隶主强迫庶民必须先同奴 隶一起在大田上干完活,然后才准许去耕种自己作为维持最低生活的那 一小块土地。夏商周各代,“一井”的土地面积计算方法不一样,但无 论是由庶民和奴隶一起集体耕种公田,还是后来春秋时期向庶民征收田 赋,都被一些学者视为按一定比例付出的“劳役和实物贡赋”,等同于 “封建地租”,而否定中国奴隶社会的存在。
➢ 事实上,中国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及“贡赋”,与封建经济制度下的
“地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第三节 古代西方的奴隶制经济
一、希腊城邦奴隶制经济
古代希腊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本土)、爱琴海上诸岛及小亚细亚西岸 地区。气候温和,多山多水,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尤有海上航行之便, 这些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一般认为公元前11~前 9世纪的 "荷马时代"(又称"英雄时代"),希腊人正处于氏族制度急剧解体的阶 段。当时,青铜器工具已普遍使用,并正在向使用铁器工具过渡;犁耕 农业和畜牧业是主要的经济部门,手工业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业 已发生,主要是以物易物,或以金属块和牲畜充当等价物。从《荷马 史诗》中可以看到,这一时期已出现私有财产和阶级分化。各地部落 的首领相当富有,他们开始剥削穷困的家族以及从战争中掠夺来的奴 隶。女奴主要用于家务,男奴多用作放牧,直接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 产的奴隶还不多。
外国古代经济制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外国古代经济制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外国古代经济制度是指在历史上各个国家和地区所形成的经济组织和制度,它们在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起着重要作用。
古代经济制度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轨迹,还可以为我们理解和把握当下世界经济格局提供重要的借鉴。
在古代经济制度的长期演变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制度。
这些制度在资源配置、生产方式、劳动组织等方面形成了不同的模式和特点。
通过对外国古代经济制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各个古代文明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结构以及文化传承等重要方面。
本文将以古代经济制度为主题,探讨外国古代经济制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首先将介绍古代经济制度的定义,明确研究范围和内容。
接着将对外国古代经济制度进行分类,以便系统性地梳理出各个古代文明的特点和不同之处。
最后将总结外国古代经济制度的发展,并对比现代经济制度的差异,探讨外国古代经济制度对当代世界的启示。
通过对外国古代经济制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当下世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提供参考。
同时,也能够使我们深入思考现代经济制度的优势与不足,为构建和发展更加合理、科学的经济制度提供借鉴和启示。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分别对古代经济制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外国古代经济制度的画卷。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含以下内容: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来探讨外国古代经济制度。
首先,引言部分将提供一些概述性的信息,介绍本文的主题和目的。
接着,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小节,依次讨论古代经济制度的定义、外国古代经济制度的分类以及外国古代经济制度的特点。
最后,结论部分将对外国古代经济制度的发展进行总结,并与现代经济制度进行对比,同时提供对外国古代经济制度的启示。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读者将清晰地了解到本文所探讨的主题与目的,并能够系统性地了解到古代经济制度的定义、分类以及特点。
古代东方文明的基本特征
古代东方文明的基本特征1.儒家思想的普及:在古代东方文明中,儒家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
儒家思想强调家庭伦理、社会秩序和政府治理,推崇仁爱、和谐和忠诚等价值观念。
儒家思想通过对经典著作的学习和儒家学院的设立,对整个社会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2.文化传统的重视:古代东方文明非常重视文化传统的传承。
这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哲学等各个方面。
这些传统通过古代教育制度、家族传统和社会规范的传承来保持并发展。
3.强调家族和家庭:古代东方文明中,家族和家庭在社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家族是社会组织的核心,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被高度重视。
传统家庭价值观念强调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传承家业的责任。
4.中央集权的统治:东方文明中的国家通常存在着强大的中央集权。
国家的统治者往往拥有相对集中的权力,控制着政治、军事和经济等各个领域。
这种集权的特征使得东方国家能够在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下进行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5.社会等级制度的存在:古代东方文明中普遍存在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这些社会等级分为不同的阶层,包括皇族、贵族、士族和庶民等。
每个阶层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社会地位是通过出身和职业来决定的。
6.农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在古代东方文明中,农业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人们依靠农业生产满足生活所需。
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农田的开发有利于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
7.宗教的多元性:古代东方文明的宗教多样,包括儒教、道教、佛教、印度教、神道教等。
这些宗教体系对人们的信仰、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8.高度重视艺术和文学:东方文明在艺术和文学方面也有独特的表现形式。
中国的书法、绘画、音乐和诗歌,印度的宗教建筑和雕塑,日本的浮世绘和陶瓷等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技术。
总体而言,古代东方文明的基本特征包括儒家思想的普及、文化传统的重视、家族和家庭的强调、中央集权的统治、社会等级制度的存在、农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宗教的多元性、以及对艺术和文学的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他制定的一部反映奴隶主统治阶级利益的法典《汉谟拉比 法典》,为后人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经济关系和西亚法律史 提供了珍贵材料。
• 汉谟拉比被后世誉为古代立法者,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 影响。
2019/12/18
24
汉穆(谟)拉比的土地政策
• 汉谟拉比十分勤政,他兴修水利,奖励商业。 • 他重视兴修水利,开凿了沟通基什和波斯湾的运
• 3、意识形态的特点 —— 农业国家地域广大、人口分散,需要
巨大的水利灌溉工程,所以政权形式多以君主专制为主;加上周边自 然地形的制约,农业革命时代的文化传统具有相对封闭的鲜明地域特 征。
2019/12/18
8
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的意义:
• 1、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的经济以旧石器时代以采集、狩猎 为基础的攫取性经济转变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
2019/12/18
9
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的意义:
• 2、农业革命促使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农业生
产的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地方,以便播种、管 理、收获。这样,人类从旧石器时代的迁徙生活逐渐转为定居生活。
• 3、农业革命为以后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创造了物质基础。
在狩猎采集经济下,人们难以获得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即使 在短暂时期内获得,也无法长期储存。 • 人类从事农耕和畜牧后,才可能比较稳定地获得较丰富的食物来源, 而且第一次有可能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并储存它。 • 这就使人口得以较大增长,并可使一部分人去从事维持生存以外的活 动,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交换,还使某些人有可能积聚财富, 导致原始社会的崩溃。
2019/12/18
汉穆拉 比之前
1.概况 2.土地政策 国家严格维护各种土地所有
制的神圣不可侵犯性。
汉穆拉 比时期
1.土地政策变化 2.经济 3.政治
《汉穆拉比法典》
23
汉穆(谟)拉比
• 汉谟拉比,是巴比伦第一王朝的第六代国王(公元前 1792-1750年在位),自称“月神的后裔”,是古巴比伦 最伟大的国王。在一连串战争中,他击败邻国,将巴比伦 的统治区域扩展至整个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
• 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这一获得食物方式的转变, 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 农业和畜牧业的发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个飞跃,标志着人 类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面,从较多地依靠、适应自然转为利用、改造 自然。
• 农业畜牧业的全部生产活动要求人类更多地认识、改造自然界,利用 自然资源为人类的经济服务。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对日月 星辰的活动、对水土的特点、气候现象进行观察,积累经验,从而产 生初步的天文地理和数学知识,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到一个新 的高度。
18
2 第 节 东方型奴隶制经济
1三 普遍奴隶制的原因
普遍奴隶制 的
原因
2019/12/18
• 3.东方国家没有公民或自由民概念,所以也 就没有平民与奴隶的对立。
• 古代西方氏族公社解体后建立了国家,公社 社员自然成为国家公民。国家公民是相对于 非氏族公社成员和其他氏族成员而言的。但 在东方,没有产生过公民或自由民的概念, 广大平民尽管不是奴隶,但也绝不是公民或 自由民,不论在法律地位上还是在经济地位 上,都没有取得明确的独立地位。
• 法国学者保尔·拉法格认为:在原始部落中,私人或个人的所有最初以 思想的形式出现,个人财产采取物质形式出现只限于野蛮人的贴身之 物,或者说是与他结合在一起的东西(穿在嘴唇上、耳朵上、鼻子上的装 饰品或穿在身上的兽皮等)。那些最带有个人性的东西如武器、装饰品 等,在集团成员之间这样迅速地由一手转给一手,因而无论如何不能 认为是个人的所有品,而只能是社会的,属于全体成员的。
古代公社是东方专制制度的基础。恩格斯:“古代的公 社,在它继续存在的地方,从印度到俄国,在数千年中 曾经是最野蛮的国家形式即东方专制制度的基础。” 经济基础是东方社会生产的组织方式。东方各国都是利 用河水泛滥来肥田,节省用水和共同用水是基本的要求, 由于文明程度太低,幅员太广,不能产生自愿的联合, 所以就迫切需要中央集权的政府来干预。 东方专制主义与军队组织和军事扩张有着紧密的联系。
• 农业革命的特点为:
2019/12/18
6
农业革命的特点:
• 1、经济活动的特点 —— 农业革命时代,社
会生产力占主导地位的是农耕经济,生产形式是 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基本单位的体力劳动,生产产 品以满足自身基本生活需要的消费品为主,也就 是我们习惯上常说的“男耕女织”和“自给自足” 的小农经济。
2019/12/18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起源
3
第二章 古代东方的社会经济生活
第一节 农业革命 第二节 东方型奴隶制经济 第三节 专制主义国家制度 第四节 城市和工商业 第五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
2019/12/18
4
1 第 节 农业革命
1一 农业革命的发生
农业革命 的
发生
2019/12/18
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农业、畜牧业。 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革 命。这场革命被称为农业革命或新石器 革命。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观察和熟悉 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慢慢懂得了如 何栽培作物。世界各地区的人民,在采 集经济的基础上,积累了经验,各自独 立地发明了农业。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农业出现的 时间很不一致,大约为从公元前8000年 到公元前3500年。
5
农业革命的特点:
• 农业革命是一场在农业生产技术推动下的社会革 命,由于农业生产对土壤、灌溉、气候等条件的 特殊要求,所以农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自然条件比 较好的大河流域,而大河流域地区又往往是人类 农业时代各个阶段的典型和代表。
2019/12/18
10
1 第 节 农业革命
1二 财产制度的起源
财产制度 的
起源
2019/12/18
农业革命的一个重要影响,就 是产权制度的产生。
私有制出现的原因: 1.剩余产品的出现 2.分工和交换
跳至
11
财产、产权的起源:
• 历史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指出,最早的财产观念 和食物的获得这种基本需要有密切的联系,它的发展和标 志着人类发展各文化时期的各种发明和发现数目的增加以 及社会制度的改善有密切关系。
• 2.东方国家的奴隶制,是在商品经济极不发达 的情况下出现的。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产生 的所有权制度,可以将所有客体都作为所有 权对象,包括奴隶。奴隶作为财产存在,有 明确的所有者(被解救的姜戈)。
• 在不发达商品经济中,交换活动少,将奴隶 作为财产交换的情况也不普遍,所以,奴隶 作为财产的制度也就没能发展起来。
河,使大片荒地变成良田。
2019/12/18
25
汉穆(谟)拉比的政治
• 汉谟拉比宣扬君权神授,建立了中央集权的体制, 以及为此服务的庞大而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保 障这一切的一支常备军,而这一切的大权都牢牢 地掌握在他的手中。
• 他给予士兵以份地,提高士兵的地位,并将君权 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2019/12/18
• 所以说,在东方国家没有发达的奴隶制, 人民处在一种奴隶状态下,这种奴隶的 数量极其庞大。
19
第二章 古代东方的社会经济生活
第一节 农业革命 第二节 东方型奴隶制经济 第三节 专制主义国家制度 第四节 城市和工商业 第五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
2019/12/18
20
3 第 节 东方型奴隶制经济
一 东方专制主义的经济基础
• 村社农民在必要的时候也被征召组成军队,由汉谟拉比国 王任命地方行政系统中的各级官吏,并将君权牢牢掌握在 自己手里。
• 马克思认为,“财产最初无非意味着这样一种关系:人把他 的生产的自然条件看做是属于他的、看做是自己的,看做是 与他自身的存在一起产生的前提——把他们看做是他本身 的自然前提,这种前提可以说仅仅是他身体的延伸。”
• 也就是说,财产只有通过生产本身才有意义。
2019/12/18
12
财产、产权的起源:
奴隶的来源:战俘 债务奴隶
奴隶制社会的建立 奴隶主 奴隶
2019/12/18
15
2 第 节 东方型奴隶制经济
1二 东方奴隶制的特点
东方奴隶制 的
特点
2019/12/18
特点:东方国家都存在过奴隶制, 这些国家没有出现发达的奴隶制形 式,广泛存在的是所谓“普遍奴隶 制”。
表现:奴隶一般来源于战俘和债务 奴隶,尽管有时奴隶的数量可能是 很大的,但不作为主要的社会生产 者,不是生产力的代表。而作为社 会主要生产者的是在国家统治下、 被组织在村社中的广大农民。
• 汉谟拉比还自称“月神的后裔”,专制王权和神权趋于统 一。
2019/12/18
27
汉穆(谟)拉比的权利改革
• 汉谟拉比建立了庞大的官僚机构,设立中 央政府机构,派总督管理较大的地区,城 市和较远的地区则派行政长官管理。
• 汉谟拉比严密控制和监督中央和地方政府, 甚至低级官吏都由他任命。他可以任意逮 捕政府官员。
16
2 第 节 东方型奴隶制经济
1举例
埃及古王国 古代印度
2019/12/18
古巴比 伦
古代中国
17
2 第 节 东方型奴隶制经济
1三 普遍奴隶制的原因
普遍奴隶制 的
原因
2019/12/18
• 1.东方国家的奴隶制,是以国家土地所有制和 村社制度为基础的一种特殊的奴隶制度。国家 拥有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权,但国家或国王 都要通过农村公社来实现这种所有权。村社 中的农民便是国家统治下的普遍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