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第六章 口腔颌面部感染1
口腔颌面部感染(ppt)
概述
➢治 疗
手术治疗
目的:切开排脓、清除病灶 脓肿切开引流 清目除的病:灶消炎解毒、减轻症状、预防感染扩散
指治征疗:病21灶.. 搏明牙动显:性肿内跳胀科痛、治发疗亮、、拔发除红患牙 死骨刮3除. 局:限颌压骨痛骨点髓、炎波动感,凹陷性水肿
4. 穿刺有脓 清除异5物. 多:间外隙伤感等染,局部症状严重
口腔颌面部感染(ppt)
优选口腔颌面部感染ppt
第一节 概
概 ➢概念:infection
述
述inflammation
由各种生物因子在宿主体内繁殖及侵袭,在生物 因子与宿主相互作用下,导致机体产生以防御为 主的一系列全身及局部组织反应的疾患。
➢组织
牙体 牙髓 根尖周 牙周(冠周) 皮肤及软组织 颌面部间隙 颌骨 副鼻窦 涎腺
体征
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 冠周软组织肿胀、充血、触痛;龈瓣糜烂、龈袋溢脓 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 颌下或面颊水肿、颌下淋巴结肿痛 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比例上升
冠周炎
➢临床表现
咽上缩肌 扁桃体
阻生智齿
扩散与蔓延:直接蔓延或经淋巴引流扩散
翼内肌 下颌骨 咬肌
颊肌 咬肌
颊肌
下颌骨 下颌舌骨肌
冠周炎
➢诊断 根据症状和查体,易于诊断 X片检查:了解阻生牙的情况
6. 明显全身中毒症状 7. 冷脓肿 操 作:低位、通畅、隐蔽与美观、操作轻柔 切至皮(粘膜)下、建立通畅引流
概述
➢治 疗
全身治疗
充分休息,对症、支持 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1. 明确诊断,针对用药 2. 个体化 3. 避免滥用广谱、随意联合 4. 剂量适当 5. 严格联合用药 6. 合理的预防用药
❖颜面部静脉多无静脉瓣 •
《口腔颌面部感染》课件
免疫力下降
免疫力下降或缺陷时,口腔颌 面部易发生感染。
创伤与手术
口腔颌面部创伤或手术操作不 当可导致感染。
其他因素
如长期使用抗生素、糖尿病等 慢性病也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年龄
季节性变化
口腔颌面部感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 ,但青少年和老年人群较为常见。
某些季节可能更容易发生口腔颌面部 感染,可能与气候变化、室内外温湿 度差异等有关。
04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口腔卫生
养成早晚刷牙、餐后漱口的习 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
。
增强免疫力
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 和适当的运动,提高身体免疫 力。
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治疗牙周炎、口腔溃疡等 口腔疾病,控制糖尿病等全身 性疾病。
避免损伤
避免口腔颌面部损伤,如拔牙 、手术等,减少感染机会。
外观。
其他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
如超短波、红外线等物理疗法, 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症
状。
支持治疗
如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康复。
心理治疗
对于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需要 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以帮助患者 保持良好的心态。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早期诊断与治疗
及时发现并治疗口腔颌面部感染,防止病情恶化。
提高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身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口腔卫生维护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清洁,预防牙周病等感染源。
避免危险因素
避免接触感染源,如避免接触患有感染性疾病的人,避免到卫生条件差的环境等。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ppt课件
47
CT翼下颌间隙感染
48
舌下间隙(sublingual space)感染
舌下间隙位于舌腹口底粘膜与下颌舌骨肌之间 界限:上界为舌腹口底粘膜
下界为下颌舌骨肌及舌骨舌肌 前界及两外侧界为下颌骨体内侧面 内侧界为颏舌骨肌及舌骨舌肌 后界止于舌根部
69
临床特点
化脓性:弥散性肿胀,自发性疼痛和压痛 腐败坏死性
发病急,发展快 广泛的副性水肿,可上至面颊部,下至胸部 皮肤红肿、发绀、有瘀斑,凹陷性水肿 皮下可扪及捻发音 舌体抬高,语言不清,吞咽困难,严重者呼吸困难 全身中毒症状
70
治疗
全身--抗菌、支持、对症处理 局部--早期广泛切开引流
咬肌间前界 咬肌前缘
后缘 下颌支后缘
上界 颧弓下缘
下界 咬肌在下颌支的附着
32
嚼肌间隙感染
33
感染来源
主要来自下颌智齿冠周炎 下颌磨牙的根尖周炎 磨牙后三角粘膜炎症扩散
34
临床特点
以咬肌为中心的红肿、压痛明显 张口受限严重 不易扪到波动感,有凹陷性水肿 最常见
2.Acute Neck Infections: Prospective Comparison Between CTand MRI in 47 Patients Alberto Muñoz, Mauricio Castillo, Miguel A. Melchor, and Ramón Gutiérrez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Tomography25(5):733–741
选择倒“T”型切口 充分分离脓腔,引流通畅
口腔医学课件-口腔颌面部感染
治療要點--急性期
局部治療--沖洗齦袋,如有冠周膿腫形成則應切 開引流
藥物治療--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對症處理,必要時 給予支持療法
物理療法:慢性期張口受限、腫脹
下頜智齒冠周炎 沖洗盲瓣
治療要點--慢性期
病灶牙拔除 齦瓣切除術--為正常萌出期智齒,有足
淺部膿腫--波動感 深部膿腫--壓痛點、凹陷性水腫
輔助診斷:穿刺、B超等
波動感檢查
治療
急性期 慢性期
全身---抗菌、支持、對症 局部---膿腫形成後切開排膿 病灶處理
膿腫切開引流指征
發病時間牙源性感染3-4天,腺源性感染5-7天,經抗生 素治療後,全身症狀無明顯好轉者
局部腫脹、跳痛、壓痛明顯者 局部有壓痛點、波動感、凹陷性水腫、穿刺見膿液 腐敗壞死性感染,應早期廣泛切開引流 膿腫已破潰,但引流不暢者 兒童頜周蜂窩織炎(包括腐敗壞死性)早期切開引流
是指皮下、筋膜及肌肉間的結締組織、脂肪、血管等 的急性、彌漫性、化膿性炎症。
間隙--潛在性 感染可沿間隙擴散 位置不同,命名不同 繼發性感染
病因
最常見牙源性感染。 其次腺源性感染。 繼發於創傷、面部癤癕、口腔潰瘍和血源性感染
者少見。
臨床表現與診斷
急性與慢性 局部與全身
膿腫形成的診斷
口腔頜面部感染(oral and maxillo-facial infection)
感染:各種生物性因數在體內殖及侵襲, 導致機體產生以防禦為主的一系列全身及 局部組織反應的疾患。 各種因素——防禦為主的局部反應
感染(Infection) 因素 外源性----致病微生物 內源性----菌群失調
口腔颌面部感染课件
Infection in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
感染(infection):
• 指由各种生物因子在宿主体内繁殖及侵袭,
在生物因子与宿主相互作用下,导致机体产 生以防御为主的一系列全身及局部组织反 应的疾患。
口腔颌面部感染特点
口腔颌面部感染特点
有利于感染发生发展的因素
4、预防感染向颅内和胸腔扩散或侵入血 循环,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 肿、纵隔脓肿、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 切开引流的指针:
1、局部疼痛加重,并呈搏动性跳痛;炎症 肿胀明显,皮肤 紧张、发红、光亮;触诊有明显压痛点、波动感,呈凹陷 性水肿;或穿刺有脓液;
2、口腔颌面部急性化脓性炎症,经抗炎治疗无效,同时出 现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者;
局部重-------------明显 因细菌毒力及机体的抵抗力不同而变化。
诊断
• 初期: 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及
引流区淋巴结肿痛
• 脓肿形成:
浅部脓肿-----------波动感试验 深部脓肿-----------穿刺 ※脓液细菌培养可确定细菌种类,细菌敏感 试验可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怀疑败血症发生,可行血培养。
消化道、呼吸道起端 颜面皮肤暴露 颜面及颌骨周围潜在筋膜间
隙 血循环丰富 淋巴系统丰富
有利感染控制的因素
血循环丰富,抵抗力强 易于发现 易于治疗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途径
牙源性
医源性
感染
腺源性
血缘性
损伤性
牙源性感染
口腔颌面部感染常见病原菌
鲍曼不动杆菌
• 是非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 ,常引起住院患者
• 二、清除病灶:
-----------病灶牙拔除
口腔颌面外科学习题测试口腔颌面部感染
口腔颌面外科学——第六章口腔颌面部感染A型题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儿童颌面部感染最常见的是:A.牙源性感染B.腺源性感染C.血源性感染D.面疖E.结核2.最易发生腺源性感染的间隙是:A.颌后间隙B.咽旁间隙C.颌下间隙D.舌下间隙E.颞间隙3.面部"危险三角区"指的是:A.由双侧眼外眦到上唇中点的连线B.由双侧眼外眦与颏部正中的连线C.由双侧眼内眦与双侧鼻翼基脚的连线D.由双侧瞳孔连线的中点与双侧口角的连线E.由双侧瞳孔与颏部正中的连线4.以下哪一种感染应及早作广泛的切开引流:A.舌下间隙感染B.卢德维氏咽峡炎D.眶下间隙感染E.翼颌间隙感染5.下列哪种情况不是放置引流的适应证:A.可能发生感染的污染创口B.较浅小的无菌创口C.留有死腔的创口D.止血不全的创口E.脓肿切开的创口6.下列颌面部间隙中最容易并发骨髓炎的是:A.颊间隙B.颞下间隙C.颞深间隙D.颞浅间隙E.颌下间隙7.口腔颌面部间隙的正确定义为:A.正常情况下颌面部各组织之间存在的间隙B.颌面部肌肉和涎腺之间存在的间隙C.正常情况下颌面部各组织之间解剖结构上的潜在间隙D.颌面部各间隙之间无沟通E.颌面部间隙感染不易扩散8.面部危险三角区内的感染处理不当可以引起:A.急性根尖周炎B.鼻前庭炎D.角膜炎、结膜炎、眼睑炎E.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9.导致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腺源性感染一般指:A.小涎腺的感染B.三大唾液腺的感染C.淋巴结感染D.感染区淋巴结炎突破被膜引发间隙感染E.皮脂腺感染10.口腔颌面部化脓性感染致病菌可为:A.产气荚膜杆菌B.结核杆菌C.螺旋体D.放线菌E.大肠杆菌11.颌面部间隙感染最常见的原因是:A.血源性B.腺源性C.外伤性D.牙源性E.继发于其他感染12.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病原菌:A.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B.以溶血性链球菌为主C.混合性细菌感染为主D.厌氧菌感染为主E.特异菌感染为主13.颌面部一般化脓性感染的局部表现为:A.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B.局部软组织广泛性水肿C.局部产生皮下气肿;有捻发音D.局部剧烈疼痛;有脓肿形成E.张口受限;影响语言、咀嚼14.切开引流的绝对指征:A.感染早期即应行切开引流术B.局部肿胀、疼痛C.有凹陷性水肿;波动感或穿刺有脓D.脓肿已穿破;但局部仍有疼痛E.牙源性感染1周以后15.下列间隙感染中何种最易导致呼吸困难:A.眶下间隙B.翼颌间隙C.咬肌间隙D.下颌下间隙E.口底蜂窝织炎16.下列何种间隙感染脓肿切开引流切口选在口内:A.颌下间隙B.口底蜂窝织炎C.舌下间隙D.翼颌间隙E.咬肌间隙17.下列间隙感染首先表现为张口困难的为:A.翼下颌间隙B.眶下间隙C.下颌下间隙D.口底蜂窝织炎E.舌下间隙18.卢德维Ludwig’s咽峡炎指:A.腐败坏死性龈口炎B.化脓性咽峡炎C.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D.化脓性扁桃体炎E.粒细胞缺乏症19.下颌智齿冠周炎沿下颌支外侧面向后可形成:A.翼颌间隙感染B.咽旁间隙感染C.颌下间隙感染D.口底蜂窝织炎E.咬肌间隙感染20.唇痈较少出现大块组织坏死;这是因为:A.唇部组织表浅;易于早期发现病变B.唇部血液循环丰富C.感染的细菌毒力较低D.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条件致病菌;其侵袭力弱E.唇部运动频繁;细菌不易滞留聚集21.颜面部疖痈的治疗主张:A.早期切开引流B.局部烧灼C.局部热敷D.保守治疗E.全身支持疗法22.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根据临床病理特点;病变始于颌骨骨松质和骨髓者;称:A.边缘性骨髓炎B.放射性骨髓炎C.中央性骨髓炎D.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E.根尖周致密性骨炎23.由于下颌骨的特殊解剖特点;下列哪种病变容易通过下颌管扩散;导致急性弥散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A.溶解性边缘性骨髓炎B.根尖周致密性骨炎C.根尖脓肿D.粘膜下脓肿E.根尖囊肿24.边缘性骨髓炎好发于:A.下颌骨升支B.下颌骨体部C.上颌骨体部D.下颌骨牙槽突E.下颌骨髁状突25.边缘性颌骨骨髓炎死骨刮除术应在急性炎症后:A.2~4周B.4~6周C.6~8周D.2个月以上E.半年以上26.中央性骨髓炎死骨切除术应在急性炎症后:A.2周B.3~4周C.2个月D.3~4个月E.6个月以上27.放射性颌骨骨髓炎;下列正确的说法为:A.死骨分离时间较快B.病变与正常组织之间无明显界限C.患者全身症状明显;伴发热、寒战、白细胞总数升高D.一般倾向于积极治疗;早期切除坏死的软、硬组织E.无需手术;单纯高压氧治疗效果较佳28.婴幼儿化脓性淋巴结炎应与下列哪一疾病鉴别:A.川崎病B.勒-雪氏病C.韩-薛-柯氏病D.Horner综合征E.Burkitt氏瘤29.婴幼儿的淋巴结:A.淋巴结发育完善;淋巴滤泡丰富B.淋巴结被膜厚;淋巴滤泡不成熟C.淋巴结发育完善;防御功能佳D.淋巴结发育不完善;淋巴结包膜不成熟E.淋巴结细胞增生活跃;滤泡成熟30.智齿冠周炎常形成瘘道;其常见部位为:A.第三磨牙颊部皮肤B.第二磨牙颊部皮肤C.第一磨牙舌侧牙龈D.第二磨牙颊侧牙龈E.第一磨牙颊侧牙龈B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考题密切相关的答案..每个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31~35题共用题干:A.眶下间隙感染B.面颊瘘C.翼下颌间隙感染D.下颌骨边缘性骨髓炎E.下颌下间隙感染31.下颌智齿冠周炎循下颌支外侧向后扩散可致:32.下颌智齿冠周炎沿下颌体内侧向后扩散可致:33.下颌智齿冠周炎沿下颌支内侧往后下可致:34.下颌智齿冠周炎向外前方扩散可致:35.下颌智齿冠周炎面颊部红肿消退后仍有中度张口受限应考虑:36~40题共用题干:A.眶下区弥漫性水肿B.以下颌角为中心的红肿C.张口受限D.颌下三角区的红肿E.颌下、口底广泛水肿36.咬肌间隙感染肿胀区域主要为:37.眶下间隙感染主要表现为:38.口底蜂窝织炎主要表现为:39.下颌下间隙感染主要表现为:40.翼下颌间隙感染主要表现为:41~45题共用题干:A.眶下间隙B.翼下颌间隙C.咬肌间隙D.下颌下间隙E.颞间隙感染41.可因下齿槽神经麻醉导致医源性感染的间隙为:42.上颌尖牙根尖化脓性感染导致的间隙感染为:43.感染形成脓肿时面部肿胀明显但不易发现波动感的间隙为:44.最易发生腺源性感染的间隙为:45.感染易发生骨髓炎甚至直接导致颅内感染的间隙是:46~50题共用题干:A.牙源性B.血源性C.损伤性D.腺源性E.医源性46.口腔颌面部感染最常见的来源是:47.边缘性颌骨骨髓炎最多见的感染途径是:48.脐带感染导致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的感染来源属于:49.婴幼儿化脓性淋巴结炎常引发什么感染:50.少数翼下颌间隙感染来源于:C型题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正确答案..51.口腔颌面部感染是因致病因素导致的:A.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感染B.口腔内牙及其支持组织感染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52.急性感染体温过高时;采用的物理降温方法有:A.头部冷敷B.冰水或酒精擦浴C.二者均可D.二者均不可53.临床上不易触及波动感的颌面部间隙感染有:A.下颌下间隙B.咬肌间隙C.二者均是D.二者均不是54.下颌下间隙切开引流的切口应在A.距下颌下缘2cm作一平行切口B.以健侧下颌下缘延长至患侧的延长线2cm处C.两者皆可D.两者皆不可55.脓肿早期切开引流适用于:A.冷脓肿B.唇痈C.二者均可D.二者均不可56.颌面部危险三角区内的化脓性感染处理不当可引起的并发症有:A.颅内海绵窦静脉炎B.唇坏死缺损C.二者都是D.二者都不是57.翼下颌间隙脓肿切开引流的切口在A.下颌角下2cm绕下颌角作弧行切口B.翼下颌韧带外侧作一纵形切口C.两者皆可D.两者皆不可58.咬肌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有:A.牙关紧闭B.易导致中央性颌骨骨髓炎C.二者都是D.二者都不是59.腐败坏死性感染A.皮下捻发音B.全身中毒症状明显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60.放射性骨坏死:A.治疗上应早期、及时、积极手术治疗;以免病变进一步发展B.发生的机制是射线造成的局部血供障碍;是一种无菌性炎症;可继发细菌感染C.二者都是D.二者都不是X型题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个考题..请根据各考题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61~65题共用题干:患者;女性;22岁;4天前因劳累出现左侧下后牙龈胀痛;进食吞咽时加重;昨日起出现局部自发性跳痛;面部肿胀;张口受限;伴发热..检查:左侧颊部肿胀;局部皮温增高;压痛明显;局限于咬肌前缘处;并及凹陷性水肿;张口度约二指;左下颌第三磨牙近中低位阻生;牙龈瓣覆盖其上;充血肿胀;并见糜烂;挤压局部少量脓液溢出;同侧第一磨牙前庭沟丰满充血;压痛存在;第一磨牙叩诊-;无松动;无龋坏;未及牙周袋..61.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左侧第三磨牙冠周炎B.左侧第一磨牙牙槽脓肿C.左侧第一磨牙牙周脓肿D.左侧第三磨牙牙龈炎E.左下颌磨牙后区牙龈溃烂继发感染62.该患者第一磨牙颊侧前庭沟处肿胀原因为A.根尖脓肿B.牙周脓肿C.根尖囊肿继发感染D.第三磨牙冠周脓肿扩散引起E.颊间隙感染引起63.该患者左颊部皮肤肿胀原因最有可能是:A.反应性水肿B.颊间隙感染C.颌上淋巴结炎D.局部皮肤感染E.咬肌间隙感染64.左侧第一磨牙前庭沟肿胀处理方法应为:A.及时切开引流B.面部切开引流C.拔除左侧下颌第一磨牙D.咬肌间隙切开引流E.口服抗生素;局部可不处理65.该患者待急性炎症控制后的治疗应以下列哪一项为主:A.拔除左侧下颌第三磨牙B.下颌骨死骨刮除术C.左侧下颌第三磨牙作牙髓治疗D.左侧下颌第三磨牙作牙周治疗E.继续抗炎治疗66~70题共用题干:患者男性;55岁;因右上颌牙痛三天;右侧眼下、鼻侧肿胀一天而就诊..检查:右侧上颌尖牙远中深龋;探-;叩++;松动-;前庭沟肿胀变浅;同侧鼻侧、眶下区肿胀明显;局部皮温增高;压痛和波动感存在;眼裂变小..体温40℃;食欲下降;精神萎靡..66.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为:A.右上颌骨骨髓炎B.右上颌窦化脓性炎症C.右侧眶下间隙感染D.右上颌窦肿瘤继发感染E.右鼻侧皮肤感染67.最可能的直接病因为:A.右上颌尖牙牙周炎B.右上颌尖牙髓炎C.右上颌尖牙根尖周炎D.右上颌窦炎E.右眶下间隙感染68.该患者此时最适当的治疗方案是:A.上颌尖牙开髓引流B.局部10%高渗盐水持续湿敷C.穿刺抽出脓液后以抗生素盐水冲洗D.局部切开引流;配合全身抗感染E.全身抗感染;待局部脓肿形成后行切开引流术69.该患者外科治疗的切口应选择在:A.右上颌尖牙前庭沟粘膜转折处B.右上颌中切牙前庭沟粘膜转折处C.右侧鼻旁皮肤D.右上颌磨牙区前庭沟粘膜转折处E.右侧口内和口外联合切口70.该患者感染扩散可能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为:A.咬肌间隙感染B.颌下间隙感染C.翼颌间隙感染D.上颌窦炎E.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填空题71.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主要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72.口腔颌面部感染常见致病菌有______、______、______;目前口腔颌面部感染多见的是______和______的混合感染..73.口腔颌面部脓肿切开引流时;为达到通畅引流容易维持的目的;要求切口位置应在脓腔的______.颜面部脓肿切开时;应尽量减少对容貌的影响;切口应尽量选择在愈合后瘢痕______的位置;且应与皮纹方向______.74.冠周炎常指智齿______或______时;______的软组织发生的炎症..75.冠周脓肿可沿______向前;在______形成龈瘘..76.口腔颌面部主要的筋膜间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77.眶下间隙的感染可向______内和______内扩散..78.颌周间隙的感染常常引起严重的张口受限;这些间隙有:______间隙、间隙、______间隙、______间隙..79.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易继发边缘性骨髓炎的间隙有______;和______.80.请例举三个脓肿形成时不易触及波动感的间隙:______、______、______.81.化脓性颌骨骨髓炎的主要感染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82.中央性颌骨骨髓炎先在______内发展;再破坏______和______.而边缘性颌骨骨髓炎则先破坏______;再向______发展..新生儿颌骨骨髓炎的发病部位多见于______.放射性颌骨骨髓炎则见于______患者;其特点是病程发展______.问答题83.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是什么84.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的病因是什么85.什么是口腔颌面部间隙86.简述脓肿切开引流术的指征..87.颊间隙感染可向哪些间隙扩散参考答案1.B2.C3.D4.B5.B6.C7.C8.E9.D 10.E 11.D 12.C 13.E 14.C 15.E 16.C17.A 18.C 19.E 20.B 21.D 22.C 23.C 24.A 25.A 26.B 27.B 28.A29.D 30.E 3l.D32.C 33.E 34.B 35.D 36.B 37.A 38.E 39.D 40.C 41.B 42.A 43.C 44.D 45.E 46.A47.A 48.B 49.D 50.E 51.C 52.C 53.B 54.A 55.D 56.A 57.C 58.C 59.C 60.B 61.A62.D 63.B 64.A 65.A 66.C 67.C 68.D 69.A 70.E71.牙源性、腺源性、血源性、创伤性、医源性72.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需氧菌、厌氧菌73.低位、隐蔽、一致74.萌出不全、阻生、牙冠周围75.下颌骨外斜线、第一磨牙颊侧76.眶下间隙、颊间隙、咬肌间隙、颞间隙、颞下间隙、翼下颌间隙、咽旁间隙、下颌下间隙、舌下间隙、颏下间隙77.眶、颅78.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颞间隙、颞下间隙79.咬肌间隙、颞间隙、翼下颌间隙80.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颞深间隙、颞下间隙任选三个81.牙源性、损伤性、血源性82.骨髓腔、骨皮质、骨膜;骨皮质、骨髓腔;上颌骨;曾接受放射治疗;缓慢83.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有:1口腔颌面部特殊的解剖结构与环境有利于细菌的滋生繁殖;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易于发生感染..2由于牙的存在并以发生牙体及牙周围支持组织的炎症;易形成特有的牙源性感染..3口腔颌面部潜在的筋膜间隙内含有疏松结缔组织;感染可循此途径扩散和蔓延..4颌面部血液和淋巴循环丰富;颌面部静脉瓣膜少或缺如;当静脉受压时容易导致血液逆流;而导致严重并发症;顺相应淋巴引流途径扩散而发生区域性淋巴结炎..反之;血循与淋巴循环丰富有利于炎症的局限和消退..5口腔颌面部为暴露部位;易受损伤而继发感染..84.由于人类进化;下颌骨体逐渐缩短;致使第三磨牙萌出时缺少足够的空间;不能正常萌出;出现阻生..由于牙冠表面牙龈覆盖;盲袋形成;其内大量细菌繁殖;加上局部软组织受到牙齿萌出时的压力;及咀嚼时遭到对颌牙的咬伤;造成局部血运差;细菌侵人..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即引起冠周炎的急性发作..85.正常情况下;在颌面部各种组织之间;如皮下组织、肌肉、涎腺、颌骨;充填有数量不等疏松的结缔组织或脂肪;有血管、神经、淋巴组织、涎腺导管走行其中..这种结构从生理上具有缓冲运动时产生的拉、压力作用;从解剖结构上即成为潜在的间隙;而且各间隙之间互相通连..当感染侵入这些潜在间隙内;可引起疏松结缔组织溶解液化;炎性产物充填其中时才出现明显的间隙..86.脓肿切开引流的指征有:①牙源性感染发病后3~4天;腺源性感染发病后5~7天;②疼痛加剧;并呈搏动性跳痛;③有明显压痛点、波动感和凹陷性水肿;④穿刺及脓或脓肿已穿破但引流不畅;⑤全身治疗无效;出现明显中毒症状者;⑥颌周蜂窝织炎累及多个间隙;出现呼吸和吞咽困难者;⑦淋巴结结核经抗痨治疗无效;寒性脓肿已近自溃时..87.颊间隙感染累及颊脂垫时;可借颊脂垫向颞下间隙、颞间隙、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眶下间隙等间隙扩散..。
口腔颌面部感染
21:20:15
第三节 颌面部间隙感染
一、眶下间隙感染: 此间隙位于面前部,眼眶下方,上颌骨前
壁与面部表情肌之间,包括尖牙窝(犬齿 凹)间隙。
21:20:15
第三节 颌面部间隙感染
一、眶下间隙感染:
眶下缘
颧骨
外界
上界
表情肌、 眶下神经、 结缔组织
梨状孔 侧缘
下界
内界
上颌牙 槽突
21:20:15
行于下颌下缘的弧形切口,广泛分离每个间隙, 脓液即可流出。 用3%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冲洗,高渗盐水纱条 填塞引流。
21:20:15
第四节 颌骨骨髓炎
颌骨骨髓炎(osteomyelitis of the jaws) 是指各种致病因子入侵颌骨,引起整个骨组
织包括骨膜、骨皮质、骨髓及其中的血管、 神经的炎症。
第三节 颌面部间隙感染
一、眶下间隙感染: 临床表现:眶下区红肿热痛,眼睑水肿,
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前庭沟区丰满,有压 痛和波动感。 感染还可向邻近间隙扩散,引起眼眶蜂窝 织炎、颧、颊部蜂窝织炎、海绵窦血栓性 静脉炎。
21:20:15
第三节 颌面部间隙感染
一、眶下间隙感染: 临床表现:
21:20:15
21:20:15
第四节 颌骨骨髓炎
一、化脓性颌骨骨髓炎 化脓性颌骨骨髓炎(pyogenic osteomyelitis of
the jaws)多由牙槽脓肿、牙周炎、第三磨牙 冠周炎等牙源性感染而来; 因粉碎性骨折或火器伤等开放性损伤引起骨 创感染; 由败血症或脓毒症经血循环感染,多发生于 婴幼儿的上颌骨; 极少数有颜面皮肤或口腔黏膜的感染直接波 及颌骨。
21:20:15
第三节 颌面部间隙感染
口腔颌面部感染考试重点及试题
第六章 口腔颌面部感染一、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1.掌握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冠周炎、常见间隙感染(咬肌间隙、颊间隙、颞间隙、翼下颌间隙、咽旁间隙、下颌下间隙)、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2.熟悉颜面部疖、痈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其并发症防治和舌下间隙、眶下间隙、颞下间隙和口底蜂窝织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3.了解颌面部间隙的解剖特点,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化脓性淋巴结炎、口腔颌面部特异性感染等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1)定义 感染(infection)是微生物对宿主异常侵袭所致的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类疾患,表现为以防御为主的一系列全身及局部组织反应。
除由外环境中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外,大多数感染是由于宿主机体各部位的微生态平衡失调所致。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共性表现为局部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以及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因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特点,使感染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其特殊性。
(2)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A.口腔颌面部为消化道和呼吸道的起始端,是细菌最常寄居的部位。
易发生各种感染。
B.口腔颌面颈部具有众多互相通连的潜在性筋膜间隙,感染易于扩散和蔓延。
C.颜面部血循丰富,加之静脉瓣膜稀少或缺如,直接或间接与颅内的海绵窦相通,感染可扩散至颅内。
尤以两侧口角至鼻根联线内的三角区发生的感染,易循内眦静脉扩散至颅内,而被称为面部“危险三角区”。
D.牙和牙周组织容易罹患病损,且与颌骨关系紧密。
牙源性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特有的感染。
E.面颈部有丰富的淋巴结,感染可循淋巴管引流途径扩散,导致区域性淋巴结炎。
F.口腔颌面部感染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
常见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需氧菌和类杆菌属、梭杆菌属等厌氧菌。
以化脓性感染为主,偶见特异性感染。
G.口腔颌面部为身体外露部位,易受各种损伤而继发感染。
(3)口腔颌面部感染的治疗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治疗应采用全身抗感染和支持疗法,结合局部治疗。
口腔颌面部感染(
嚼肌间隙脓肿切开引流
六、翼下颌间隙(pterygomandibular space)
翼下颌间隙位于下颌升支内侧骨壁与翼内肌之间 界限:
前界为颞肌、颊肌及翼下颌韧带
后界为下颌支后缘及腮腺 上界为翼外肌下缘
下界为翼内肌所附着的下颌角内侧处
内容:下颌神经分支、下牙槽动静脉
翼下颌间隙
感染来源
临床特点
以咬肌为中心的红肿、压痛明显
张口受限严重 不易扪到波动感,有凹陷性水肿 最常见
咬肌间隙感染
扩散途径
向上 --- 颞下间隙 向前--- 颊间隙
嚼肌间隙扩散
治 疗
沿下颌角下缘作弧形切口,距下颌骨下缘2cm,
长约2~3cm
术中检查有无边缘性骨髓炎
口内从翼下颌皱襞外侧切开
临床特点
颞下间隙位置深,感染后外观不明显 张口受限明显 经颧弓下缘或上颌结节外上穿刺
常为多间隙感染
扩散途径
上 --- 颞间隙
下 --- 翼颌间隙 前 --- 颊间隙 后 --- 咽旁间隙 眶下裂--- 眶内
卵圆孔、棘孔---颅内
治疗
颞下间隙脓肿可经上颌结节外侧切开 伴翼颌间隙感染时,由颌下切开贯通翼颌及颞下间隙 如同时伴有颞间隙感染应由颞上线切开颞肌下达颞下
第六章 口腔颌面部感染
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口腔医学系
第一节 概论
感染(infection)
由各种生物性因子在宿主体内繁殖及侵袭,在生 物因子与宿主相互作用下,导致机体产生以防御 为主的一系列全身及局部组织反应的疾患。
口腔颌面部感染特点
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颌面部感染讲义
口腔颌面部感染知识内容细讲概论口腔内有多种非致病菌与致病菌寄宿颌面部存在多个窦腔,颌骨周围存在潜在的筋膜间隙病灶牙为感染发生提供了特有的条件1.口腔颌面部解剖特点与感染的关系危险三角2.感染途径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
3.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临床表现1)局部症状急性:红、肿、热、痛、功能障碍慢性:炎性浸润块,开口受限、瘘口2)全身症状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乏力化验: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核左移4.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大多能作出正确诊断。
如诊断及时、治疗得当,对缩短病程、防止感染扩散和恶化均有重要意义。
5.治疗原则局部治疗:手术治疗:切开引流(指征、要求、目的)、清除病灶全身治疗目的:①使脓液或腐败坏死物迅速排出体外;②解除局部疼痛、肿胀及张力,以防发生窒息;③颌周间隙脓肿引流,以免并发边缘性骨髓炎;④预防感染向颅内和胸腔扩散或侵入血液循环,发生海绵窦血栓、脑脓肿、纵隔炎、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指征:①疼痛加重,搏动性跳痛,皮肤表面发红、光亮;触诊时有明显压痛点、波动感,呈凹陷性水肿,穿刺有脓。
②急性化脓炎症,经抗生素控制感染无效,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
③儿童颌周蜂窝组织炎已累及多间隙感染,出现呼吸困难及吞咽困难者。
④结核性淋巴结炎,经局部及全身抗结核治疗无效,皮肤发红已近自溃的寒性脓肿。
要求:①切口在脓腔的重力低位。
②切口瘢痕隐蔽,切口长度取决于脓肿部位的深浅与脓肿的大小,尽力选用口内引流。
颜面脓肿顺皮纹方向切开,勿损伤重要解剖结构。
③一般切开至黏膜下或皮下即可,按脓肿位置用血管钳直达脓腔后再钝分离扩大创口。
④手术操作应准确轻柔。
颜面危险三角区的脓肿切开后,严禁挤压,以防感染扩散。
下颌智牙冠周炎病因:盲袋智牙冠周炎是指第三磨牙(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
临床上以下颌智牙冠周炎最常见。
上颌第三磨牙亦可发生冠周炎,但发生率较低,且临床症状较轻,并发症少,治疗相对简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利于感染控制的因素
血循环丰富,抵抗力强 易于发现 易于治疗
(一)感染途径
牙源性:主要来源 腺源性 损伤性 血源性 医源性
1. 牙源性
病原菌通过病 变牙或牙周组织进 入体内发生感染者 ,称为牙源性感染 。
1. 牙源性
牙髓及牙周感染可 向根尖、牙槽突、颌 骨以及颌面部蜂窝组 织间隙扩散。由于龋 病、牙周病、智牙冠 周炎均为临床常见病 ,故牙源性途径是口 腔颌面部感染的主要 来源。
切开引流的目的 切开引流的指征 切开引流的要求 切开引流的建立
全身治疗: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减轻
中毒症状,及时针对性给予抗菌素.
切开引流的要求
建立引流:通畅、重力底位 切口设计:隐蔽、美观、勿损伤重要结构 操作轻柔、准确、快捷 根据位置、深浅、大小放置引流条 换药:冲洗、更换引流条、保持引流通畅
临床表现:诊断的基本依据
诊断
脓肿形成: 表浅:波动感 。
深部:压痛点、凹 陷性水肿、穿刺 。
辅助诊 断:穿刺、B 超、CT等
波动感检查
诊断
化验:血常规、血培养、脓液细菌 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诊断
X线检查:确定有无颌骨骨髓 炎:病变二周后有意义
治疗
急性期 慢性期
局部---脓肿形成后切开排脓 全身---抗菌、支持
危险三角区
颜面及颌骨周围存在较多相互连通的潜在 性筋膜间隙,组织疏松感染易于蔓延,颜 面部血液循环丰富,鼻唇部静脉又常无瓣
膜,致使在鼻根至两侧口角区域内发生的 感染易向颅内扩散。
解剖生理特点与感染的关系
有利于感染发生发展的因素
口腔颌面部位于消化道与呼吸道的起端 口腔、鼻腔、鼻旁窦、扁桃体特殊解剖 面部皮肤的毛囊、汗腺与皮脂腺细菌寄居 面部血循环丰富,静脉缺少静脉瓣 面部淋巴组织丰富,感染可循淋巴结扩散 口腔颌面部组织疏松,组织水肿快而明显
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 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 耐药性发生的关键。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 于以下两方面:(1)有无指征应用抗菌 药物;(2)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 正确、合理。
治疗
手术治疗:脓肿切开引流 清除病灶
切开引流的目的 切开引流的指征 切开引流的要求 切开引流的建立
全身治疗: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减轻
中毒症状,及时针对性给予抗菌素.
切开引流的建立
根据脓肿的位置、深浅、脓腔的大小,选用 不同的引流方法。一般口内用碘仿纱条或 橡皮片引流;口外脓肿可用盐水纱条或橡 皮片、乳胶管。
2. 腺源性
面颈部淋巴结既可继发于口腔、上呼吸 道感染,引起炎症改变;淋巴结感染又可 穿过淋巴结被膜向周围扩散,引起筋膜间 隙的蜂窝织炎。
3. 损伤性
继发于损伤后发生的感染。
4. 血源性
机体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病灶通过血液循环 引起的口腔颌面部化脓性病变。
5.医源性
医务人员行局部麻醉、手术、穿刺等操作 未严格遵守无菌技术造成的继发性感染称 为医源性感染。
(二)病原菌
口腔颌面部感染最多见是需氧菌与厌氧菌 的混合感染。 口腔颌面部感染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 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引起。由于应用厌 氧培养技术,在口腔颌面部感染中尚可检 出厌氧菌属,如类杆菌属、梭杆菌属,消 化链球菌等
(三)感染类型
化脓性感染、特异性感染
(四)转 归
感染-------局限 急性-------慢性 感染扩散
全身症状包括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乏 力、食欲减退、尿量减少、舌质红、苔黄、脉数 等。化验检查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 上升,核左移。病情较重而时间长者,由于代谢 紊乱,可导致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酸中毒,甚 或伴肝、肾功能障碍。严重感染伴有败血症或脓 毒血症时,可以发生中毒性休克。
诊断
影响感染转归因素 机体抵抗力 细菌的毒力 治疗措施
临床表现
(一)局部症状
急性期: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和引流 区淋巴结肿痛
脓液的差异:黄色黏稠脓液;淡黄或淡 红稀薄脓液;翠绿色,稍黏稠,有酸臭 味。
慢性期:炎性浸润块、窦(瘘)口
(二)全身症状:因细菌的毒力及机体的抵抗力
不同而有差异,全身症状的表现也有轻重之分。
治疗
手术治疗:脓肿切开引流 清除病灶
切开引流的目的 切开引流的指征 切开引流的要求 切开引流的建立
全身治疗: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减轻
中毒症状,及时针对性给予抗菌素.
切开引流的目的
排脓 减张 减少并发征,边缘性骨髓炎 预防扩散
治疗
局部治疗: 手术治疗:脓肿切开引流 清除病灶
切开引流的目的 切开引流的指征 切开引流的要求 切开引流的建立
பைடு நூலகம்发症
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败血症和脓毒血症 脑膜炎和脑脓肿 感染性休克
预防
预防原则:增强全身和局部抵抗力,减 少和消灭致病菌侵入机体的条件 早期防治牙源性感染 提高儿童身体素质,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加强劳动保护,遵守交通法规,减少损 伤性感染的发生 严格的无菌操作,严防医源性感染的发 生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口腔颌面部感染
第一节 概论
定义
指由各种生物性因子在宿主体内繁殖及 侵袭,在生物因子与宿主相互作用下,导 致机体产生以防御为主的一系列全身及局 部组织反应的疾患。
外源性感染:由于外界环境中存在的致病
微生物侵袭宿主所致的疾病。
内源性感染:由于宿主各部位正常存在的
大量微生物生态平衡失调所致的疾病。微 生物生态失调的概念包括微生物与微生物 之间,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微生物和宿主 与外环境之间的全部内容。
病灶处理
治疗
局部治疗: 手术治疗:脓肿切开引流 清除病灶
切开引流的目的 切开引流的指征 切开引流的要求 切开引流的建立
全身治疗: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减轻
中毒症状,及时针对性给予抗菌素.
局部治疗:
保持局部清洁,减少局部活动度,避 免不良刺激,特别对面部疖、痈应严禁 挤压,以防感染扩散。急性期局部外敷 中草药可起到散瘀、消肿、止痛或促进 炎症局限的作用;已有局限倾向时,可 促使炎症消散或加速形成脓肿及排脓。 外敷药可选用中成药六合丹、抑阳散、 金黄散等
全身治疗: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减轻
中毒症状,及时针对性给予抗菌素.
切开引流的指征
局部肿胀、有压痛点、波动感、凹陷性水肿、穿刺见 脓液 急性炎症伴全身症状,抗炎治疗效果不明显、发病5~7 天 儿童颌周蜂窝织炎(包括腐败坏死性) 结核性脓肿(寒性脓肿),已近自溃,一般采用闭式 引流
治疗
手术治疗:脓肿切开引流 清除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