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学习助手第七章什么是社会网络什么是社会群体社会群体的结构初级社会群体学习助手社会网络分析与社会群体分析是社会结构分析的重要视角。
人的各种社会关系的交织,构成了社会网络,而在社会网络中密切互动的人们则在产生共同利益和集体意识的基础上形成各种各样的社会群体。
学习助手第一节社会网络学习助手本节要点一、什么是社会网络二、社会网络的类型三、社会网络的功能四、社会网络分析学习助手一方面社会网络是社会互动的背景,大多数社会互动都发生在社会网络结构中。
另一方面社会互动虽然是在社会结构中进行的,但同时社会互动也形成新的社会网络。
学习助手社会网络的类型◆以资源划分的社会网络可以分为符号资源网络、物质资源网络和情感资源网络。
以社会关系划分的社会网络◆可以分为信息网络、资金网络、讨论网络、聊天网、情感支持网、社会网、生意网等。
◆以网络的主体划分的社会网络可以分为人际关系网、家庭网、组织关系网和国际关系网等。
学习助手学习助手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怀特的“机会链”理论解释了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升迁现象。
◆科尔曼等的二级传播理论以非正式关系解释传染病流行及信息流通问题。
◆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优势理论对劳动力市场中寻找与变换工作的问题做了讨论。
他认为要从互动的频率、情感强度、亲密关系和互惠交换四个维度来测量做了讨论。
◆林南等人的社会资本理论把资源获取作为中介变量,以社会网络解释寻找工作等现象。
他们认为不管是强关系还是弱关系,社会关系所带来的社会资源才是寻找工作和职位升迁的关键。
学习助手◆边燕杰等人的强关系假设他们发现在伦理本位的公共社会中,职业流动着的社会网络主要是由亲属和朋友两类强关系构成,社会网络发挥作用的形式以提供人情为主,以传递信息为辅。
◆博特的“结构洞”理论1992年提出的“结构洞”理论,分析了组织内权利的运作以及升迁过程。
理论认为,社会网络中的某个或者控制优势,为了保持这种优势,第三者会尽力保持结构洞的存在,从而使另外两者高度依赖于自己的活动。
社会网络对群体行为的塑造
社会网络对群体行为的塑造社交网络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还对群体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社交网络对群体行为的塑造。
首先,社交网络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结。
通过社交网络平台,人们可以方便地与朋友、家人甚至陌生人保持联系。
这种联结加强了人们之间的互动,增加了交流的机会。
同时,社交网络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得个体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使得群体内部的联系更加紧密。
这种连接性推动了群体行为的形成。
其次,社交网络拓宽了信息获取渠道。
过去,人们获取信息主要依靠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等。
而现在,社交网络成为了信息的重要来源。
通过社交网络,人们可以即刻了解到身边和世界各地发生的事件。
对于群体行为来说,这意味着人们的行动更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响。
具体来说,当一个事件在社交网络上得到广泛传播时,它很可能引发更多人的反应,甚至演变成群体行为。
例如,一则社交媒体上关于某种药物有奇效的推文可能会引导大量人群去购买和使用该药物,形成一种潮流。
此外,社交网络也给予了个体更多表达意见和影响其他人的机会。
在社交网络上,个体可以发表观点、评论、分享自己的经验等等。
这种自由表达的机会使得个体更加主动参与到群体行为中,发起或者响应于某个话题的讨论和行动。
而随着社交网络平台的不断发展,个体对于群体行为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
例如,有影响力的网络博主或者意见领袖往往能够在社交网络上引导和塑造群体行为。
然而,社交网络对群体行为的塑造并非都是积极的。
首先,社交网络上信息的快速传播也可能导致谣言的扩散。
当一个虚假或者不准确的信息在社交网络上广泛传播时,很多人可能会受骗或者误导。
这种情况下,群体行为虽然是被塑造了,但却是基于错误的信息。
其次,社交网络上的匿名性也容易引发一些负面行为。
例如,在网络上恶意散布谣言、恶意攻击他人等行为屡见不鲜。
这些行为会对群体产生负面影响,破坏社会秩序和个体关系。
总而言之,社交网络对群体行为具有重要的塑造作用。
社会学中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学中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网络分析在社会学中,社会群体与社会网络分析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社会群体是指一些个体在一起,并根据某些共同特征而形成的集体。
社会网络分析则是指将社会中的关系视为网络,研究社会关系的性质和影响的方法。
社会群体社会群体是指一些个体在一起,并根据某些共同特征而形成的集体。
这些群体可以基于很多不同的因素来定义,例如年龄、种族、职业、社会地位等。
社会群体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些群体往往具有共同的语言、习俗、信念、意识形态、价值观等等。
社会群体可以是小到家庭和朋友圈,也可以是大到族群和国家。
社会群体的存在可以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并且可以为个人的身份认同和社会身份提供意义。
社会网络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是指将社会中的关系视为网络,并研究社会关系的性质和影响的方法。
社会网络包括社交关系、交易关系、组织关系和信息传播等。
社会网络分析可以揭示社会关系的各种形式,例如隐性和显性、是非对错、情感程度和频率等等。
社会网络分析可以从多个层面探究社会行为,例如个体、群体、组织和社区。
通过理解社会网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的进化和变化,并了解社会中的各种机制、结构和动力。
社会群体与社会网络的关系社会群体和社会网络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社会网络是指个体间的关系连结,而社会群体则是由关系连接的个体而形成的集合。
换言之,社会网络是社会群体的基础。
可以通过社会网络来研究社会群体的形成和变化。
另外,社会群体也可以在社会网络上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连接度。
例如,一个社会群体可以利用其社会网络来传达信息、推广产品、促进政治变革等。
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社会网络分析在社会学、组织学、经济学、政治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来研究群体动态、群体感染、灾害影响、社会资本、组织效能等方面。
例如,在研究社会网络时,有时候会选择度中心性来衡量节点的重要性。
通过度中心性,我们可以发现社会网络中最重要的节点,即关键人物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章节题库-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圣才出品)
第八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一、选择题群体类型依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可以划分为以下哪几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研)A.血缘群体B.初级群体C.次级群体D.业缘群体E.趣缘群体【答案】ADE二、概念题1.社会群体(华中农大2011年研)答:初级群体,又称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是指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
2.次级群体(中山大学2008年研)答:次级群体,又称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是指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
在这类群体中,成员间的感情联系很少,面对面的接触很有限,主要是依据既定的角色联系在一起。
其典型是各类社会组织,如军营、学校、大工厂和政府部门等。
3.初级社会群体(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2008年研;中财2007年研)答:初级社会群体,又称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由社会学家库利首先提出,是指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
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
复杂组织中的一些非正式群体,如军队中的战友群、工厂中的工友小集团以及学校里的“哥们儿”群体等。
4.非正式群体(北科大2010年研)答:非正式群体是指正规化程度低,群体成员间的互动采取随意的、常规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尤其是成文的规定)的群体。
在非正式群体中,成员间通过经常性的自由交往,形成了一些不言而喻的规范和角色期望,大家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5.内群体(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研)答:内群体是指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密及合作感觉的群体,也就是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
在内群体中,成员具有相互爱护及相互同情的情操;与同属于一个群体的人在一起,彼此容易认识和了解,因而感觉自然自在。
社会网络中的群体效应与社会行动的动力
社会网络中的群体效应与社会行动的动力社会网络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社会网络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在这个网络化的时代,群体效应在社会行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动力。
首先,社会网络中的群体效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个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一个社会网络中,人们通过与其他成员进行互动和交流,形成了一种共同特点或共识。
这种共同特点可以是文化、利益或价值观等。
当个体感受到自己与群体的共同性时,会产生一种归属感,从而更加愿意支持和参与到群体行动中。
例如,在公益活动中,社交媒体上的一条帖子可能会迅速传播,并引发更多人的参与。
这种参与的动力正是源于群体效应,即当一个人看到自己的朋友或认识的人参与时,会更有动力去加入。
其次,社会网络中的群体效应能够促进信息的传播和共享。
在一个社会网络中,信息可以迅速在成员之间传递和流动。
这意味着当一个人发起一个行动或提出一个观点时,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迅速传播开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群体效应的一种体现是“病毒式扩散”,即当一个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条信息或观点,经过连锁反应迅速传播到更多人中。
这种传播不受地域限制,可以迅速覆盖到全球范围。
在社会行动中,信息的传播和共享是推动变革和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社会网络中的群体效应能够加强个体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在一个庞大的社会网络中,个体的声音可能会被淹没在大众之中,很难得到关注和支持。
然而,当个体能够通过群体效应连接和激励更多的人时,他们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就会得到增强。
例如,一位社交媒体上有着大量粉丝的博主发起了一项慈善活动,那么这个活动的影响力将会迅速扩大,更多人愿意关注和参与其中,从而推动社会行动的发展。
最后,社会网络中的群体效应能够改变社会的态度和行为。
群体效应可以将原本孤立的个体转化为行动的动力,形成集体力量。
例如,在某种社会问题上,一些人可能只是默默地抱怨或关注,但当他们看到自己的朋友、同事或家人参与到相关行动中时,会被激发出行动的欲望。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圣才出品】
第八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8.1复习笔记一、社会网络社会互动是社会形成的基础,人们在互动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组成社会网络,结成社会群体,从而形成复杂的社会结构。
1.社会网络的含义社会网络是行动者在互动中形成的社会联系,是社会行动者(个人、群体、组织乃至国家)及其相互关系的集合。
社会网络与社会互动的关系:(1)社会网络是社会互动的背景,大多数社会互动都发生在社会网络结构中。
(2)社会互动虽然是在社会结构中进行的,但同时社会互动也形成新的社会网络。
2.社会网络的类型(1)根据网络中所交换的资源可分为:符号资源网络、物质资源网络、情感资源网络。
(2)按社会网络所涉及的社会关系的类型可分为:信息网络、资金网络、讨论网、聊天网、情感支持网、社交圈、生意圈等。
(3)按网络的主体是个人还是群体可分为:人际关系网、家庭网、组织关系网、国际关系网等。
(4)按网络成员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可分为:初级网络与次级网络。
(5)按网络中联系的强弱程度可分为: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络。
强关系是指人们在其中投入更多时间、更多情感,并且彼此更为亲密也更为频繁地提供互惠性服务的关系。
弱关系则是指那种自我卷入不多甚至没有卷入的关系。
(6)按网络成员相互联系的密切程度可分为:①闭合性网络。
闭合性网络中成员间交往频繁、联系紧密。
②开放性网络。
开放性网络中成员间交往稀少、联系松散。
(7)按网络的结构模式可分为:“团体格局”网络与“差序格局”网络。
费孝通认为:①西方社会是“团体格局”的社会,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就像一捆一捆扎在一起的火柴,柴与柴之间有明确的界限。
②中国社会结构是“差序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其社会关系是以“己”为中心,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范围的大小根据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
3.社会网络的功能获得实际收益,是社会网络最一般的功能。
社会学第八章 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一、什么是社会群体 二、社会群体的类型 三、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作用过程 四、社会群体的分化、冲突及其管理
(一)社会群体的含义与特征
社会群体(social group),又称社会团体,是指 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个人的集合体。这个集合体 的存在,不仅个人自己能够意识到,而且也被群体 以外的人们所意识到。
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内群体与外群体 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缘群体
(一)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也称群体内聚力,指群 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 量。
(二)群体规范:指在某一特定群体活动中,被认为是 合适的成员行为的一种期望,是群体所确立的一种标准 化的观念。
斯坦福大学教授,主要研究 领域为社会网络和经济社会 学。
(二)主要理论观点:
林南等人的社会资本理论把资源获取作为中介变量, 以社会网络解释寻找工作等现象。林南的社会资本理 论认为,不管是强关系还是弱关系,社会关系所带来 的社会资源才是寻找工作和职位升迁的关键。
边燕杰等人提出并用在中国社会的实证研究证实了 “强关系”假设,发现在伦理本位的中国社会中,职 业流动者的社会网络主要是由亲属和朋友两类强关系 构成,社会网络发挥作用的形式以提供人情为主,以 传递信息为辅,这些作用在转型经济时代尤为突出。
1、群体内冲突
2、群体间冲突
(三)社会群体冲突的管理:对群体冲突进行有效管理, 减缩冲突的破坏性影响,利用和发挥冲突的积极作用, 是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初级群体的基本特征 二、初级群体的功能 三、社会转型期的初级群体
第一,成员有限。 第二,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 第三,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 第四,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 第五,成员难以替代。 第六,群体整合程度高。 第七,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
第八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ppt课件
社会群体作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桥梁, 其内部已因成员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了一定 的结构模式。规范、地位、角色、权威及成 员间的关系,都是这种结构模式中的要素。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三、社会网络的功能 第一,社会资源获取功能。 第二,组织管理辅助功能。 第三,日常生活联系功能。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1)成员有限 (2)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 (3)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 (4)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 (5)成员难以替代。 (6)群体整合程度高。 (7)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一、什么是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是行动者在互动中形成的社会联系。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二、社会网络的类型
社会网络是社会行动者(个人、群体、 组织乃至国家)及其相互关系的集合。组成 网络的结点可能是单个的人,但关系的种类 可以是多样的,如亲属关系、朋友关系、邻 居关系等,因此而形成多种社会网络。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第三章 社会群体与社会网络(一)
4、社会网与社会资本
• 社会网: 一方面是一种专门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作为一 种理论,主要分析社会关系的形成、特征及其影响, 国内以罗家德为代表;
• 社会资本论: 把关系看作资源、资本,主要研究关系作为资本 是如何交换或运作的,在方法上多数还是用统计 分析,有时也用有社会网分析,主要代表:林南、 边燕杰;
2、[德]韦格纳的研究:1987 网络异质性:地位低者利用强关系求职, 地位高者利用弱关系求职。
3、[日]渡边深的研究:1987 日本白领利用强关系求职
4、边燕杰:1997 中国人求职更多依赖强关系:人情关系
四、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源
1、林南对弱关系假设的修正:1981 工具性行为:目的明确,行动只是手段 感情性行为:行动的手段与目的合一
四、群体的类型
1、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 初级群体:亲密、感情、认同、归属感、完整人格、多重角色 次级群体:目标、制度、正规、非感情、特定角色、单一人格 2、成员对自我与群体关系程度的自我感觉及其对不同群体的态度: 内群体(我群):强烈认高、归属感 外群体(他群): 内群体与外群体的界线:有形与无形;相对的 3、群体内部的组织正规化程度: 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
三、同辈群体
1、概念
由年龄、地位、爱好、态度、价值观等相近的人 所组成的非正式群体
2、特征
– 较强的凝聚力 – 内部有核心人物,但成员关系基本平等 – 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 有着自己的亚文化
3、我国当前同伴群体的新特点
• 交往对象:基本是家庭外部成员,且交 往的情感因素弱化
• 交往时间:比以往相对减少 • 交往方式:趋于多样化
关注重点:社会支持网与健康状况的关系;
• 定义:指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 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行为的总和。
社会网络对个人和群体行为的影响
社会网络对个人和群体行为的影响社交网络是当今数字时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交流、沟通、互动的平台,还为我们打开了了解世界、扩大人脉、实现个人价值的大门。
但是,社交网络对个人和群体行为产生的影响也是双重的,既有正面的作用,也存在负面的影响。
1.社交网络对个人行为的影响是显著的。
它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利、直接的交流渠道。
通过社交网络,人们可以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交流信息,分享自己的观点、情感和生活,让世界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
同时,社交网络还大大提高了信息的获取和分享速度,人们可以通过社交网络获取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尤其是应用程序的实时推送,使人们不需要太多时间和精力寻找感兴趣的信息。
2.社交网络也对群体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群体交流方式,使得组建社区和互动更加直接、方便和及时。
社交网络提供的实时交流和信息分享,让群体组织更加容易,而且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时间和空间成本。
例如,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社交网络以小组或社区为单位组织、参与全球性的活动和运动,这也迫使政治和经济组织更加开放、更加透明。
尽管社交网络给个人和群体带来的正面影响很大,但是它也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影响来自用户之间的冲突和信息质量的可信程度问题。
1.社交网络让很多人陷入疯狂的信息泛滥当中,这些海量信息的质量是良莠不齐的。
很多同类信息的重复推送,虚假信息和未经证实的新闻等,都对个人和群体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一些网民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或受到歧视、谴责甚至攻击。
这些信息传播渠道的问题必须得到及时解决,否则人们的行为可能出现消极;甚至有害的结果。
2.社交网络还可能会成为用户之间冲突的源头。
在社交网络上,人们不仅可以与原来的朋友和亲友保持联系,还可以利用网络来认识新的人并建立联络。
但是,用户之间容易因为一些话语或事件而产生矛盾和争执。
对于群体行为而言,则更容易出现团队人员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均问题。
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PPT
群体领导与决策
◆ 群体领导的概念 所谓群体领导,是指在群体内部关系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并能对群 体其他成员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角色。 ◆ 群体领导的形式与类型 一般来说,群体中有两种主要领导形式。一种是工具性领导,指引该群 体为达到最终目标而奋斗;另一种是表意性领导,力求造成群体的团结与和 谐。领导作风主要分为权威型、民主型和独裁型三种类型。
◆ 群体决策的概念 所谓群体决策,指在群体活动中,群体针对遇到的问题而做出判断和 决定的过程,是群体发挥作用的重要步骤。 ◆ 群体决策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搜集信息;第二个阶段是对搜集到的信息做出评估;第三 个阶段是做出决定;第四个阶段是恢复群内成员之间的融洽关系,以保证群 体继续团结。
第三节 初级社会群体
群体规范
◆ 群体规范的定义 群体规范是指在某一特定群体活动中,被认为是合适的成员行为的一 种期望,是群体所确立的一种标准化的观念。 ◆ 群体规范形成的心理机制 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中,对于外界事物的经验具有一种将其格式化、规范 化的自然倾向,叫做定型。而群体规范也是一种定型。此外群体规范的形成 还受到模仿、暗示、从众、服从等因素的影响。 ◆ 群体规范的作用 群体规范一旦形成,便具有一种公认的社会力量,并不断内化为人们的 心理尺度,成为对各种言行的判断标准。
群体内部关系
群体内部关系指成员彼此交流与作用的状态和过程,是群体结构的重要 组成部分。 首先,从群体规模入手,我们发现群体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群体成员 间关系的数量和形式。 其次,我们可以利用“社网图”来分析群体成员间关系的状态及该群体 结构的紧凑程度。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群体内部信息沟通方式,来分析群体成员的地位结 构类型的凝聚力状况。
◆ 边燕杰等人的强关系假设 他们发现在伦理本位的公共社会中,职业流动着的社会网络主要是由亲 属和朋友两类强关系构成,社会网络发挥作用的形式以提供人情为主,以传 递信息为辅。 博特的“结构洞” ◆ 博特的“结构洞”理论 1992年提出的“结构洞”理论,分析了组织内权利的运作以及升迁过程。 理论认为,社会网络中的某个或者某些个体与有些个体发生直接联系,但与 其他个体不发生直接联系,无直接联系或关系间断的现象,从网络整体看好 像网络结构中出现了空洞。存在结构洞时,连接两者的第三者有信息优势和 控制优势,为了保持这种优势,第三者会尽力保持结构洞的存在,从而使另 外两者高度依赖于自己的活动。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章节题库(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圣才出品】
第八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一、概念题1.社会群体(华中农大2011年研)答:初级群体,又称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是指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
2.次级群体(中山大学2008年研)答:次级群体,又称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是指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
在这类群体中,成员间的感情联系很少,面对面的接触很有限,主要是依据既定的角色联系在一起。
其典型是各类社会组织,如军营、学校、大工厂和政府部门等。
3.初级社会群体(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2008年研;中财2007年研)答:初级社会群体,又称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由社会学家库利首先提出,是指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
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
复杂组织中的一些非正式群体,如军队中的战友群、工厂中的工友小集团以及学校里的“哥们儿”群体等。
4.参照群体(中财2011年研)答:参照群体是指作为参照对象的群体。
参照群体并非某一(些)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但它却被某一(些)成员用做其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
参照群体一般是与所属群体同类的群体,但是,有时候参照群体并非与所属群体同类。
根据成员的不同参照需要,会形成不同的参照群体;同一参照群体的意义在不同时期有可能发生变化。
参照群体通常对其成员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发生重大影响,并因此而削弱或加强所属群体的团结。
5.主干家庭(人大2007年研;中山大学2007年研)答:家庭作为生活实体,其定义可以概括为:实体婚姻+孩子+生活共同体。
主干家庭是美国社会学家默多克在1949年提出的一套划分家庭类型的概念,是指父母(或一方)与一对已婚子女(或者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类型。
社会网络分析揭示个体和群体间关系
社会网络分析揭示个体和群体间关系社会网络分析是一种研究个体和群体之间关系的方法,通过分析人们之间的互动,揭示社会网络的结构和动态,从而理解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
社会网络分析在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社会网络分析中,个体和群体是研究的主要对象。
个体是指社会网络中的每个独立的个体,可以是个人、组织或其他社会单位。
群体是由一组个体组成的社会单位,可以是家庭、团体、组织等。
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的指标和方法进行揭示。
一种常用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是社会网络图。
社会网络图是通过节点和边来表示个体和关系之间的连接。
节点代表个体,而边则代表个体之间的关系。
社会网络图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个体之间的联系,以及整个网络结构的形态。
通过社会网络图,可以揭示个体之间的力量关系。
在一个社会网络中,有些个体可能拥有更多的关系和连接,而有些个体则相对孤立。
拥有更多关系的个体通常具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关系网络来获取资源和信息。
而孤立的个体则常常处于弱势位置,缺乏资源和支持。
此外,社会网络分析还可以揭示群体之间的关系。
群体之间可能形成复杂的互动网络,通过分析群体之间的连接和互动,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群体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模式。
这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系统的整体运作机制,以及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
社会网络分析还可以用来研究个体和群体的意见形成和信息传播。
在一个社会网络中,个体之间不仅仅可以通过关系网络传递资源,还可以通过意见和信息的传播来影响彼此。
通过分析社会网络的结构,我们可以了解意见的传播路径和影响力,从而更好地理解个体和群体的行为。
除了以上几点,社会网络分析还可以应用于组织管理、社交媒体分析等领域。
在组织管理中,社会网络分析可以帮助领导者了解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优化团队合作和信息流动。
在社交媒体分析中,社会网络分析可以揭示用户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模式,为社交媒体平台优化和用户活动分析提供依据。
社会学的核心概念与社会问题
社会学的核心概念与社会问题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群体行为、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学科领域。
在这个学科中,有一些核心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和解释各种社会问题。
本文将介绍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并探讨这些概念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问题。
1. 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社会结构是指由各种社会关系所组成的整体,包括社会组织、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等。
社会关系则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相互依赖关系。
社会学家通过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揭示了社会的运作方式,理解了个人和群体如何相互影响,并能够分析社会问题的根源。
2. 社会化与个人行为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中接受和内化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过程。
社会学家关注社会化如何塑造个体的行为,以及个体对社会化过程的反应。
了解社会化对个体的影响,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解释为什么人们会表现出特定的行为模式和态度,并且能够研究社会问题背后的根源。
3. 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变迁社会不平等是指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资源的不均分配。
社会学家研究不平等如何形成,以及它如何影响个体和社会的发展。
另外,社会学也关注社会变迁,即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持续变化。
社会变迁常常伴随着社会不平等的改变,而社会不平等又是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之一。
4. 社会群体与社会网络社会群体是由共同兴趣、价值观或目标联系在一起的人们组成的集合体。
社会网络则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网,通过关系网中的联系,信息、资源和支持可以在群体中流动。
社会学家通过研究社会群体和社会网络,揭示了个体如何通过社会媒体和互联网建立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如何影响社会问题的发展。
5. 文化与社会认同文化是指社会共享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模式。
社会学家研究文化如何塑造个体和群体的认同感,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冲突如何影响社会问题。
社会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多元文化社会中的社会问题,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平等的发展。
总结起来,社会学的核心概念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理论框架,帮助我们解析和解决社会问题。
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关系,或称联系:是指在网络分析图中结点之间的连线。结点本身可能是单 个的人,但联系的种类可以是多样的,如信息、金钱、商品、服务、影响、 感情、尊重、特权等。网络分析通过联系的数量、密度、方向、强度等方面, 分析社会网络的特征。网络中所有结点之间联系的真实数量和潜在数量称为 联系的数量。网络中个人关联的程度称为密度,例如,如果一个人的大多数 朋友都彼此相识,说明他的朋友网密度高;如果他的朋友们彼此不认识,说 明他的朋友网是松散连接的,是低密度的。网络内任何两个人间存在关系的 书目称为网络的可接触性,密度越高,可接触性越高,个体拥有的关系越多。 个体在网络中能够直接接触他人的数目称为范围,范围与网络密度有关,密 度越高,个体拥有的关系范围越广。网络中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的强弱程度 称为网络强度。资源在网络中的流动方向和顺序称为网络的方向。分析关系 或资源的流动是单向还是互惠的,由此可以理解网络中的联系是如何构建和 维持的。
点或结点,是指各类社会行动者,可以是个人、位置、法人或集体 行动者,或者任何一个能与另一个实体发生联系的实体。这些单位 被概念化为点或结点。
位置,社会结构由位置组成,位置是点的归类,一个位置可以包括 许多点,占据同样位置的点具有共同的特征。社会网络分析就是要 了解位置的内容、位置间的关系以及形式等。
三、社会网络的类型: 根据网络中所交换的资源,可分为符号资源网络如信息、 观念、价值、规范、消息等、物质资源网络如金钱、情 感资源网络如赞赏、尊敬、喜欢、高兴等。 按网络的主体是个人还是群体,可分为人际关系网、家 庭网、组织关系网、国际关系网等。 按网络成员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可分为初级网络与次级 网络。 按网络中联系的强弱城府可分为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 络。强关系是指人们在其中投入更多时间、更多情感, 并且彼此更为亲密也更为频繁地提供互惠性服务的关系。 弱关系是指那种自我卷入不多甚至没有卷入的关系。大 多数人在社会中拥有更多的弱关系网络。
第三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思维导图 脑图
第三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第一节 社会网络一、社会关系与社会网络社会关系含义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以社会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联系的总称。
社会交往与互动是社会关系的生成和实现机制。
社会关系的类型主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人们交往的密切程度首属关系(夫妻、朋友)与次属关系(同行、上下级)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血缘、地缘、业缘、趣缘社会领域经济,政治,法律,伦理,宗教社会关系规范化程度正式、非正式社会关系矛盾的性质对抗性、非对抗性社会交往的方向与选择垂直、水平社会关系存在的形态动态、静态社会关系的纵横交错,构成了社会网络互联网时代的社会交往与数字化生存1.超时空性2.匿名性和符号性3.自由与自治性二、社会网络的类型与功能类型网络的节点是个人还是群体人际关系网,家庭网,组织关系网,国际关系网等网络所涉及的社会关系的类型信息网络,资金网络,讨论网,聊天网,情感支持网,社交圈,生意圈等网络关系的强弱程度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络网络成员相互联系的密切程度封闭型网络与开放型网络网络的结构模式“团体格局”网络权责对等并相互独立“差序格局”网络以“己”为中心,亲疏远近推出去功能①使网络成员获得实际收益②基于网络的所有关系,可在几个方面影响经济交易③社会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支持功能④社会网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要是提供信息、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信任和化解风险等⑤限制了人们获得信息的其他机会与渠道或排斥圈外人三、社会网络分析概念社会网络分析是社会关系及其结构分析的重要视角之一,是一套理论、方法和技术,通过研究网络关系的数量、密度、方向、强度等方面,以揭示社会网络的特征与功能,这种分析有助于人们认识复杂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方法图示法、矩阵法、位置确定法以及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等社会网络分析理论马克·格兰诺维特的“嵌入理论”“弱关系优势”理论林南 社会资源理论罗纳德·伯特 “结构洞”理论社会网络分析的缺陷第二节 社会群体一、社会群体的形成与发展社会群体广义:一切通过某种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个人集合体狭义:由持续的直接交往,而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和情感的人群社会群体的特征群体有明确的成员关系成员之间有持续的交往成员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成员间有一定的分工协作成员友一致行动的能力社会群体产生的原因个体社会二、社会群体的分化与类型社会群体分化水平分化: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群体类别增多、社会意志性增加的过程具有较强的一致性,群体之间易于协调和整合垂直分化:表现为社会群体间地位差距拉大不平等程度提高群体之间容易发生矛盾和冲突社会群体的类型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初级群体是指其成员间相互熟悉和了解,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群体。
社会网络和社会群体
群体规模的大小是群体最为基本的一项指标, 规模不同对群体目标、功能、结构等各方面 均会造成影响。 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 反对为民主辩护的古典理论。古典理论认为 民主是由人民来统治、治理国家。事实上, 除了小国寡民,从技术上说人民不可能统治, 只能是少数人统治,统治者至多是努力代表 多数人的利益。所以民主只是产生政治领导 人的某种方式。
按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其成员间的互动方式 分~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的成员互 动方式为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
按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来分~(萨姆纳) 内群体,指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 其中的群体; 外群体,泛指内群体成员之外的其他任何 “别人”的组合。
内外群体说明所处观察角度的不同。
三、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作用过程 1、群体凝聚力 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 整合为一体的力量。 发展层次:人际吸引、规范遵从、目标与规 范的内化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压力、交换、群体 规模、同质情况等。
群体的从众效应:群体压力引起个人的从众 行为,偏离者会受到群体的极大压力。 阿西试验与霍桑试验中的群体从众性表现。
群体内信息沟通的两种方式:星型分散式与轮 型集中式。前一种能够平等自由地交流,后 一种存在等级,信息沟通受到限制。 信息沟通方式可以人为设计,在不同的组织层 面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因而同一个组织中 可能并存两种形式。
四、初级社会群体 1、初级社会群体的相关研究 概念最早由库利提出。他指出了初级群体对于 个人社会化和自我形成的意义。 初级社会群体泛指类似家庭、伙伴的,具有亲 密关系的群体。 托马斯与兹纳涅斯基的“在欧洲和美国的波兰 农民”; 梅约的“霍桑实验”; 怀特的“街角社会”; 中国的农民工流动。均以初级群体为基础。
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第八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本章要点】·社会网络是行动者在互动中形成的社会联系。
社会网络是社会互动的背景,同时社会互动也形成新的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具有资源获取、组织管理、日常生活联系等方面功能。
社会网络分析是一套理论、方法和技术,有助于分析复杂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主要分析社会网络的结点、位置、联系、密度等方面。
·社会群体是指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个人的集合体,其存在不仅为个人自己所能够意识到,且也被群体以外的人们所意识到。
社会群体有初级与次级群体、正式与非正式群体、内群体与外群体、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等之分。
群体依靠凝聚力、规范内部关系、领导决策等因素而形成。
·初级社会群体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种群体,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桥梁。
【关键概念】社会网络社会群体非正式群体社会网络分析与社会群体分析是社会结构分析的重要视角。
人的各种社会关系的交织,构成了社会网络,而在社会网络中密切互动的人们则在产生共同利益和集体意识的基础上形成各种各样的社会群体。
社会生活是以群体形式进行的,社会群体既是人们生存与生活的基本单位,又是社会的结构要素之一,它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第一节社会网络社会互动是社会形成的基础,人们在互动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组成社会网络,结成社会群体,从而形成复杂的社会结构。
一、什么是社会网络一项分析社会网络联系的“小世界”研究试验表明,在那些大规模的、看上去毫无组织的人口中,实际上充满各种各样的社会网络,人们之问有着广泛的联系。
甚至只要经过五六个朋友的朋友,通常就足以将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两个人联系起来。
社会网络是行动者在互动中形成的社会联系。
社会网络中的群体行为与社会规范研究
社会网络中的群体行为与社会规范研究社会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通过各种社交平台和应用程序来分享信息、交流观点、建立联系。
在这个虚拟世界中,个人的行为受到了群体行为和社会规范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社会网络中群体行为与社会规范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社会的影响。
一、群体行为对社会网络的影响社交媒体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轻松地与大量的人进行交流互动,因此社会网络成为了一个充满群体行为的空间。
群体行为是由个体参与的集体行为,受到群体心理、社会动力以及个体行为的相互影响。
在社交媒体上,用户往往受到他人的观点和行为的影响,形成一种类似群体行为的模式。
例如,当一个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一条帖子或评论时,其他用户可能会对其进行回应或转发,进而引发更广泛的讨论或传播。
这种群体行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可以促进信息的传播和社会交流,但同时也可能造成信息的扭曲和误导。
因此,社会网络中的群体行为需要关注规范和道德标准,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社会规范对社会网络的约束与引导社会规范是指一种约束人们行为的准则和期望,它是社会秩序和和谐的基础。
在社会网络中,社会规范起着约束和引导个体行为的作用。
在社交媒体上,社会规范表现为一系列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如不发表恶意言论、尊重他人隐私、不散布谣言等。
这些规范不仅对个体行为起着约束作用,也对整个社会网络的健康发展和秩序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社会网络中的群体行为和社会规范之间并不总是完美匹配。
在虚拟世界中,个体可能因为缺乏直接面对面交流的社会压力,而更容易逃避规范的约束。
这种现象被称为“网络虚拟性”,导致了一些不良行为的滋生,如网络欺凌、谣言传播等。
因此,社会网络平台和用户需要共同努力,加强对社会规范的呼吁和教育,以提升用户对个体行为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三、社会网络中群体行为与社会规范的互动社会网络中的群体行为和社会规范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
群体行为既受到个体行为的驱动,也受到社会规范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群体规范
——指在某一特定群体活动中,被认为是合适的成员行为 的一种期望,是群体所确立的一种标准化观念。 群体规范形成的心理机制
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中,对于外界事物的经验具有一种将其格式化、 规范化的自然倾向,叫做定型。而群体规范也是一种定型。此
外群体规范的形成还受到模仿、暗示、从众、服从等因素的影
五、群体决策
——指在群体活动中,群体针对遇到的问 题而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是群体发挥作用 的重要步骤。 群体决策的过程: 收集信息——做出评估——做出决定—— 恢复关系。
第三节 初级社会群体
一、含义
——初级社会群体又称首属群体,是人数 不多、成员间进行直接的、面对面交往并具 有密切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
一、什么是社会网络
二、社会网络的类型
三、社会网络的功能 四、社会网络分析
什么是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是行动者在互动中形成的联系
一方面社会网络是社会互动 的背景,大多数社会互动都 发生在社会网络结构中。
另一方面社会互动虽然是 在社会结构中进行的,但同 时社会互动也形成新的社会 网络。
社会网络的类型
◆
以资源划分的社会网络
初级群体的衰落削弱了非正式控制手段的影响力,增加了社会控制的难
度,并带来了人际关系的疏远、冷漠、妨碍了人们的感情生活,导致了一些 不利于的人的发展的社会问题。
思考题
初级社会群体的含义与特征。 什么是社会转型。
第四节 婚姻与家庭
从社会意义上说,婚姻家庭是一种社 会设置,就个人意义上说,家庭是个人置 身于社会关系中的首属群体。理解婚姻家 庭的意义、发展、关系、问题以及与婚姻 家庭相关的性与性别问题,对完善这一基 本社会制度、更好地组织社会生活有着重 要意义。
第七章
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什么是社会网络 什么是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的结构 初级社会群体
社会网络分析与社会群体分析是社会结
构分析的重要视角。人的各种社会关系的
交织,构成了社会网络,而在社会网络中
密切互动的人们则在产生共同利益和集体
意识的基础上形成各种各样的社会群体。
第一节 社会网络
本节要点
来划分)
内群体是自己所属的群体,是指成员对其有团 结、中心、亲密及合作感觉的群体,也就是成 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 外群体是与内群体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所谓外 群体,反之内部群体成员之外的其他任何“别 人”的结合。也即指凡是自己没有加入的由他 人组成的或这群人与自己无关的群体 。,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 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所谓次级群体,又叫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指 的是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 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
2.内群体和外群体(主要依据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
二、初级群体的基本特点
成员有限
1
7
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
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 2 面对面互动。
初级群体的基本特征
6
群体整合程度高
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 3 表现出了全部个性。
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
5
成员难以替代
4
三、初级群体形成的条件
(1)社会活动空间接近; (2)接触时间长; (3)相互交往较自由,不受过多拘束; (4)交往各方角色、地位间的社会差异较 小。
一、婚姻家庭及其发展 婚姻的概念 婚姻是社会成员组成的生活共同体形式。现代社会主流 的婚姻就是男女双方因结婚而成立的一一对应的夫妻关 系,这也是社会学中婚姻的含义。 婚姻的概念的理解 (1)从性别上来说,婚姻是异性男女的结合;从关系 上来说,是一种特殊的两人关系;从结合的性质区分, 可以分为自愿和非自愿的两大类。 (2)婚姻关系是“夫妻关系”,而不是任何非夫妻关 系。 (3)婚姻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制度。 (4)婚姻也是一种文化制度。
所属群体指的是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 它规定着成员的身份及日常活动。 参照群体是指这样一种个人或群体,它 或者为个人树立或维持各种标准,或者 当作个人与之进行比较的一种比较框架。
5.血缘群体、地缘群体和业缘群体(主要依
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机器性质来划分)
血缘群体是基于成员间血统联系而形成 的群体。 地缘群体是基于成员间空间或地理位置 关系而形成的群体。 业缘群体是基于成员间劳动与职业间的 联系而形成的群体。
首先,从群体规模入手,我们发现群体规模的 大小直接影响着群体成员间关系的数量和形式。 其次,我们可以利用“社网图”来分析群体成 员间关系的状态及该群体结构的紧凑程度。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群体内部信息沟通方式, 来分析群体成员的地位结构类型的凝聚力状况。
一个社会群体的理想规模是多大呢?
有赖于群体的目标
◆ 边燕杰等人的强关系假设 他们发现在伦理本位的公共社会中,职业流动着的社会网络主要是由亲
属和朋友两类强关系构成,社会网络发挥作用的形式以提供人情为主,以传
递信息为辅。
◆ 博特的“结构洞”理论 1992年提出的“结构洞”理论,分析了组织内权利的运作以及升迁过程。 理论认为,社会网络中的某个或者某些个体与有些个体发生直接联系,但与 其他个体不发生直接联系,无直接联系或关系间断的现象,从网络整体看好 像网络结构中出现了空洞。存在结构洞时,连接两者的第三者有信息优势和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
◆ 怀特的“机会链”理论 解释了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升迁现象。 ◆ 科尔曼等的二级传播理论
以非正式关系解释传染病流行及信息流通问题。
◆ 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优势理论 对劳动力市场中寻找与变换工作的问题做了讨论。他认为要从互动的频 率、情感强度、亲密关系和互惠交换四个维度来测量做了讨论。 ◆ 林南等人的社会资本理论 把资源获取作为中介变量,以社会网络解释寻找工作等现象。他们认为 不管是强关系还是弱关系,社会关系所带来的社会资源才是寻找工作和职位 升迁的关键。
控制优势,为了保持这种优势,第三者会尽力保持结构洞的存在,从而使另
外两者高度依赖于自己的活动。
第二节
社会群体
一、什么是社会群体 二、社会群体的一般特征 三、社会群体形成的动因 四、社会群体的分类
一、什么是社会群体
所谓社会群体,是指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一 群个人的集合体。 广义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 社会活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 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狭义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 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聚集体(集群)
——指偶然集中在一起的一群人,他们之间的关 系只是临时性的。
社会类属(统计群体) ——是指根据某一特征而划分出来进行统计归类
的人群。性别群体、年龄群体。
二、社会群体的特征
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1
5
有一致的行动能力
社会群体的特征
有持续的相互交往
2
4
有一定的分工协作
3
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三、社会群体形成的动因
从社会成员个体方面来看,个体有群聚的 本能,并希望在群体生活中满足其各方面 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归属 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等等。 从社会自身来看,群体是社会生产过程中 的必然产物,群体生活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四、社会群体的分类
1.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主要依据群体成员间 关系的亲密程度来划分)
3.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主要依据群体的正规
化程度和成员间的互动方式来划分)
正式群体是组织结构确定,职务分配明确 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指既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 由组织确定,而是单纯以个人之间的好感、 喜爱或共同兴趣为基础构成的群体。
4.所属群体和参照群体(主要依据成员的身份
归属来划分)
从发展趋势来看,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将逐渐没落。
1 2 3
社会分化加剧,初级群体原有功能不断发展转移。 初级关系日益松懈。 一些初级群体已经名存实亡。
◆ 初级群体衰落的积极面 首先,这种衰落可能提供更多的个人自由;其次,初级群体的衰落有 可能促进更大范围的社会整合;再次,初级群体的衰落有助于提高工作效 率,实现组织目标。 ◆ 初级群体衰落的消极面
响。 群体规范的作用 群体规范一旦形成,便具有一种公认的社会力量,并不断内化 为人们的心理尺度,成为对各种言行的判断标准。
三、群体规模
——是组成群体的基本结构要素,对群体 性质有很大影响。 小群体凝聚力大,交往更带私人性质;稳 定性则不如大群体。 成员数量的增加和各种可能关系数目的剧 增,一般会减少群体的一致性,削弱群体的凝 聚力,但可以增加群体的稳定性。
可以分为符号资源网络、物质资源网络和情感资源网络。 以社会关系划分的社会网络
◆
可以分为信息网络、资金网络、讨论网络、聊天网、
情感支持网、社会网、生意网等。
◆
以网络的主体划分的社会网络 可以分为人际关系网、家庭网、组织关系网和国际关 系网等。
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是一套理论,方法和技术,社会网络分析有 助于分析复杂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分析。
◆
专偶制家庭
即一夫一妻制家庭,以男性为中心的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家庭形式。
二、家庭关系与家庭结构
家庭关系的概念 家庭关系是指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如夫妻 关系、父母子女关系、父母儿媳关系、祖孙关 系、兄弟姐妹关系、妯娌关系、姑嫂关系、叔 嫂关系等。 家庭结构的概念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关系的整合状态与程度。
第三节 社会群体的结构
一、群体凝聚力
——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 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1、群体对成员是否具有吸引力:群体自身是否对其成员具有 吸引力和成员自身是否感到这种吸引力,都对群体凝聚力发 生重要影响。 2、个人和群体的利益是否一致:这两种利益能否保持一致, 也影响着群体凝聚力的状况。 3、从成员在群体中的关系结构看:这一结构是否遵循了一致 性原则和互补性原则,也直接影响这群体凝聚力的高低。 4、成员对群体领导的信任程度:能到的才能、合法性、甚至 其个人魅力都对群体凝聚力产生影响。 5、从群体与其环境的关系来看:如果一个群体内部尚不存在 分裂性因素,当其面临环境的巨大压力与威胁时,其凝聚力 也会大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