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大理想——评《钢的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人物的大理想

——浅析《钢的琴》“一群粗人,却干出了最文艺的事。”这是网络上对《钢的琴》这部小成本电影的一种评价。

《钢的琴》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为了留住女儿,和兄弟们一起制造钢琴的故事。电影把视角放在小人物身上,意在表现他们那种钢的性格。

影片中的主角只有一个人,叫陈桂林。但是,这一个人实际上却是代表了一群人,一群为了梦想而奋斗的普通人。陈桂林和他的兄弟们,都是社会最底层的人物,他们活在现实中,但却有着伟大的梦想。

在影片中,小人物追求大梦想的细节随处可见。

首先,从陈桂林的外形设计上来看,留着小胡子,穿着松垮垮的西服,有时还围着一条长围巾。从着装方面,可以看出陈桂林其实是一个追求成功的人,他期待自己可以像成功人士那样生活,所以他在极力的模仿着,即使模仿得让人可笑。从陈桂林的内心来看,他会用纸板为女儿做钢琴,还在墙壁上贴着著名钢琴家理查德的照片,并且他自己会弹奏手风琴,会浇花,会唱俄文歌。很多文艺的东西、艺术化的事情,陈桂林都会去追求。他作为这么一个小人物,却会在残酷的现实中去追求艺术、追求理想。从这点上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小人物的乐观和对梦想的一种坚持。正是因为陈桂林的这种乐观和坚持,故事才可以继续讲下去,制造钢琴这种天方夜谭的事才得以实现。

导演张猛很仁慈,在影片中给了他们几个实现梦想的机会。例如在陈桂林偷钢琴被抓时,张猛插入了一个极富诗意的画面——陈桂林在一束聚光灯下、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下忘我的弹奏着钢琴。虽然现实是陈桂林一群人被抓了,但这个画面的插入也给残酷的现实加上了梦幻的一笔。

在影片中,不仅情节方面表现了现实和梦想的巨大差距,而且在人物的设计方面也透露了这一点。陈桂林生命中的两个女人——前妻小菊、女友淑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一个是极其现实,可以为了钱而抛弃爱情的人。另一个则是所有人中最理想化的,可以为了爱情抛弃一切的人。两个女人也可以被看成是两种符号而存在于陈桂林的世界中,一个是现实,一个是梦想。这两个人物的设计就是一对矛盾,把陈桂林这样一个在残酷现实中追求梦想的小人物夹在其中,大大加剧了影片的戏剧冲突。虽然小菊的戏份不多,但总会在关键的时候出现,比如偷钢琴失败后、钢琴好不容易造出来后。这似乎也在暗喻着,现实总是无法逃脱的,即使梦想再美。

整个影片看下来,充满了黑色幽默。起初,事因就很荒诞,女儿的抚养权由一架钢琴决定。另外,从影片的整个色调上来看,是一种令人压抑的黑色,人物时刻都是被黑暗所包围的。但是,在这种黑暗之中,他们却会自己找乐子,悲中透喜,而且这种喜通常是通过人物充满黑色幽默的话语而表现出来的。这种黑色幽默的影片特色,也透露出了小人物的一种心酸,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小人物一份面对现实这个庞大敌人的坚持和勇敢。

黑色幽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即是小人物诗化的生活方式。比如,当陈桂林一群人去偷钢琴时,在杀猪的大卡车里,淑娴唱起了《心恋》。全车的人一起和着

歌声,一起随着歌声摇摆,在这个片段中现实和梦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两者相比,呈现出了一种残酷的浪漫。

好故事总是有个让人回味无穷的结尾。在《钢的琴》中,最终,钢琴是造出来了,小元也弹响了,但是影片却在此处戛然而止,在钢的琴的琴声中落下帷幕。小元到底会跟爸爸还是妈妈在一起,我们不得而知,也不需要了解了。电影结束,留给我们的是一种忧伤和一种思考,陈桂林他们一群小人物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制造出了钢琴,终于圆了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谁又知道他们失去了多少呢?也许人生正如陈桂林最后那句话一般——越简单越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