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小学语文教改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六年级课程改革工作计划
哈镇中心小学:翟新梅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立足课堂,致力课堂教学改革,重视语文教研,努力提高学校的语文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1、强化课改意识,深化教学改革。
本学期,我们要继续高举改革大旗,扎实推进语文教学改革进程。
努力探索课程改革与提高教育质量相结合,促进两个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
充分体会“新课标”四大特点:参与性、互动性、互助性、体验性。
首先,我们要“研”起来,要先“学”后“研”,努力实现两个“零距离”:向理论学习,研究理论发展的最新动态,努力实现与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最前沿的“零距离”;联系实际,加强学习,不断转变教学观念,为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积淀底蕴;向学生学习,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努力促进教师与学生的“零距离”,不断提高在小学语文领域里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
都要把《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熟读牢记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理念与行为。
转变教学观念,不仅要看理论的学习或文章的撰写,更应体现在教师课堂教学的一言一行中。
具体看是不是真正尊重学生,是不是真正为了学生的发展,是不是体现了汉语言教学的本质与规律等等。
2、努力改变教研形式
(1)改变教研形式。
学校教研组是广大青年骨干教师成长成才的摇篮。
本学期,教研活动要在“实”上下工夫,在“新”字上做文章,要探索参与式、体验式教研活动形式,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热情,鼓励教师合作、交流,共享教研成果,切实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我们计划加强教研的多向交流,加大教研的参与面,每次教研活动由一人负责主讲,然后集体讨论。
(2)强化习作教学研究
围绕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为主题,积极引导教师在习作教学上下工夫。
首先是要备好课和上好课。
语文教师要在习作备课和上课上下功夫,中高年级语文教师要在习作指导课和评讲课上下功夫,所有作文习作课一定要做到让学生提前预习,做到有课前准备,课中充分利用好例文或下水文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同时各语文教师可以围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自己创造性地去做好工作;评讲课要做到,一次评讲一个重点,一次评讲一次收获。
本学期的习作评讲作文主要是以片断训练为主,主要是根据学生在习作存在的共性问题再引导学生进行训练,学期中将重点举行好习作教学研讨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3)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师要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变得准确、生动、形象,为学生示范;语文教师要博览群书,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语文教师还要学会写教育笔记,作好教育反思。
教育家第多惠斯说:“正如没有人把自己所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
”让书香与教师一路同行。
要成为研究型教师,首先要成为爱读书的教师。
多读书,读好书,形成丰厚的文化积淀,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尤为重要。
学校鼓励教师到图书室借阅图书,多读一些教育理论专著、教育杂志,让书香伴随教师一路同行。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加快信息技术学习进程,进一步增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提供信息交互平台,优化语文教学资源。
本学期,我们要学会使用和利用脉工程上的资料,为自己的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4、构建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新形态。
课程的生命在于课堂,“每堂课都是教师和学生生命的不重复于过去的发展和成长!”我们要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成为师生放飞思想、感受语文魅力的地方。
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引导教
师结合课例冷静地理性分析,准确深刻地把握语文课标内涵,杜绝形式主义倾向,多研究“常态课”“常规”课,让语文教学走过浮躁、走出困惑、跳出误区,走向理性和成熟。
使语文课堂回归语文本色,呈现出清新朴实的面貌。
坚持每周三的教研活动,加强集体备课,通过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等形式帮助教师确立正确的观念,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各年级组确定研究课题,组内形成互动机制,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小学语文六年级课程改革工作心得
哈镇中心小学:翟新梅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目标更明确了。
过去的语文教学以内容理解作为教学目标,而新课程改革后的语文教学以承载内容的语言文字的习得作为目标。
新课标注重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就语文学科而言,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上,我个人认为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思想性;二是过分强调文学性。
滔滔不绝一堂课,到头来,学生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收效甚微。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是主张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一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积极学习借鉴其他老师的优秀经验,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
式, 我认为首先就是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
目标的整合具体体现在: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
另一点体会是,新课程标准仍然非常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还有量化标准。
我觉得把握新的课程评价标准,有一点最应值得重视,那就是:语文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上。
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
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社会上的人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时,我们的评价才没有出问题。
现代社会需要怎样的语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除了这两点,
现代社会要求一个公民要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
基于这些思考,就可以发现目前的评价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也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的书写能力,更没有很好地去评价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实践能力。
既然现代社会需要这些能力,我们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评价工作。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去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让学生去读书,去喜欢读书,在读中去感悟,去体会,去理解,去反思。
真正做到了在语文教学中一个情感的推进:文字—情境—情感。
总之,新课改成果展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只有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才能使我们的业务水平更上一层楼。
小学语文六年级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哈镇中心小学:翟新梅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基本特点。
”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课程先实现工具性目标,后补充人文性内容;或者先突出人文性,而后加强工具性,这两种想法都是不妥当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是语文课程应该争取的目标,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
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其实新课程也是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按照新的课程标准进行了创新,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不可捉摸的,而且新课程改革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从教材的角度上思考
新教材形式活泼可爱,图文清晰精美,文字优美生动,导语引人入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真可谓图文并茂,色彩艳丽,精彩纷呈。
小学语文教材页页彩图相伴,十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提示语生动精彩,读了以后的确让人产生一种急切地想要阅读课文的作用,不仅吊起了读者的胃口,也真正起到了“引发学生学习”的作用。
粗读一遍新教材,便被其崭新的魅力所吸引,真正让人爱不释手。
对比新旧教材的内容要求,可以看出新教材在克服深难重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材在拼音教学的设计上真是独具匠心。
小学语文教师非常清楚,学拼音是一个难点,尤其在四声认读,拼读上令老师棘手。
教材在处理的声调采用火车爬坡法,形象地把四个声调的书写、认读结合在丰富的画面之中。
这种设计大大激发了小朋友的学习欲望,新教材在内容总量上有所删减,难度大大降低,减轻了不必要的一些烦琐记忆负担。
新教材的改革克服“知识中心”的片面倾向。
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新教材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强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渗透和融合。
二、从教学评价的角度思考
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是重结果轻过程,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
造成了学生思维断层,降低了教学的质量,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
新课程提出了评价一个学生应充分了解学生。
顺着这一基本要求,去认识学生,就要求教师先肯定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再在学习方面给予适当的评价。
新课程评价要求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和改革方法,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在新课程体系下,教学评价的模式由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使评价真正发挥激励导向的作用。
三、从教学行为角度思考
新课程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个性化教学的科学依据。
有部分教师认为新课程改革是跟着教材走的,误以为没有拿到新教材,就没有必要改变现在的教学行为。
其实教学行为是建立在教学观念基础上的。
在新的课程教育观的带动下,我们的教师不再是简单地灌输,解答疑惑,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知识,课堂上呈现的不是教而是学的课堂场景,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学习场面,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质的变化,最终形成了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要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语文学科更是一门内涵丰富的人文学科,蕴涵着的思想、情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每个学生的感觉不一样,体会不一样,对语文的理解也不一样。
新课程要求教师对教学行为进行反省,教学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不能只有一个答案,应使教学成为一个个性的解读过程。
四、从教学地位的角度思考
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从教师的权威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交往对教师来说,意味着放下教师的架子,走近学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之中,创设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来说,意味着必须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自己的个性得到解放和高扬。
新课程教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种方式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作为教师的我们给他们的是轻松和谐的
学习氛围,当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
显然,教师不必多“讲”,不必过多地分析、说明。
教师要做的工作是创设其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学和对话的教学关系,这才是新课程体系下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意味着教师要有新的教育观念。
需要我们千千万万的语文教师付出艰辛的实践,付出智慧的创造。
当然我们在学习、研究、运用新课程的同时,也要在不断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能力。
拥有可贵的灵魂思想,去伪存真,学会吸取精髓。
在学习借鉴的同时,减少在左右摇摆中的机械追随与模仿,潜心提炼,使新课程在我们的教学中真正地发挥出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