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中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迈向数字化的中国B00020433 管荣黎

迈向数字化的中国

管荣黎

( 南京邮电学院通信工程系四班B00020433 )

摘要“数字鸿沟”是“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数字鸿沟”现象已

经渗透到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当

中,成为在信息时代突现出来的社会问

题。正视我国数字化现实,采取切实措

施填平“数字鸿沟”,已经成为我国迈

向数字化过程中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

任务。

关键字数字鸿沟数字化电子政务

电子商务数字化企业

1. 引言

今年世界电信日的主题是——信息通信技术为全人类服务:帮助人们跨越“数字鸿沟”。“数字鸿沟”正日益成为信息时代的难题。正确认识“数字鸿沟”,积极采取措施填平“数字鸿沟”,促进信息化的快速均衡发展,是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关键问题。中国作为信息大国,加快了迈向信息化、数字化的脚步。

2.认识“数字鸿沟”

1995年因特网商业化以后,迅速在全球普及,除了极少数国家外,绝大多数国家都连接到因特网上,因特网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平台,已经成为了信息的平台、知识的平台、媒体的平台以及通信的平台,成为信息时代新的生产力的代表。

应当看到因特网具有促进发展的潜力,它的广泛应用有望成为一场新的经济革命。因此,以因特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的普及意味着参与和发展的机会。然而,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是一种极不平衡的扩张,出现了国家之间以及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的普及差距,即“数字鸿沟”。其本质就是以因特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在普及和应用方面的不平衡,它意味着因特网普及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在新的全球“信息革命”中面临着“知识贫困”和“信息贫困”,缺乏参与和发展的能力。

3.中国面前的“数字鸿沟”

关于中国的“数字鸿沟”现状,引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教授的话说,“中国与世界、中国各地区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是信息时代中国面临的新挑战。”他还谈到:“中国要实现由信息大国到信息强国的飞跃,缩小面临的三大‘数字鸿沟’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3.1 中国与世界的差距

一项统计表明,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一点一五,但仅仅拥有世界因特网主机数的百分之零点一三、因特网用户数的百分之六点一一;中国万人口因特网主机数仅为一点三台,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二百零六点九台,万人口因特网用户数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仅为美国的百分之四。

从发展势态来看,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国与世界的“数字鸿沟”还有扩大的可能。从1994-2000年的发展情况来看,中国与美国和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中国必须采取旨在缩小“数字鸿沟”的国家战略。

3.2 中国各地区的差距

中国是一个地区因特网普及水平极不平衡的国家。中国地区间的“数字鸿沟”表现为因特网普及水平极不平衡,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的普及优势。如果以万人口域名数来衡量,中国地区间的“数字鸿沟”更为明显,东部地区相当于中西部地区的八倍。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NIC)的统计结果计算,北京2000年1月万人口域名数是全国水平的23倍,而其人均收入水平1999年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45倍;上海

则分别为8.9倍和3.9倍;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福建这5个地区的域名数占了全国总数的64%,而其人口比例为14%,其平均万人口域名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6倍,人均CDP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9倍。这表明,网络发展的地区差距要远远大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3.3 中国城乡之间的差距

中国网络用户虽然持续增长,但其普及和应用主要发生在城市,农林牧副渔水利业生产人员仅占网络用户总数的0.76%,在网络用户中只有百分之零点三是农民,城市普及率为农村普及的七百四十倍。

广大的农民完全处于“数字鸿沟”的另一端,成为网络革命中的“数字贫困”人口。胡鞍钢教授认为中国城乡间的巨大“数字鸿沟”也是导致中国与世界、中国各地区间“数字鸿沟”的重要原因。加大农业与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将是中国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长期战略。

4.从信息大国到信息强国

4.1 现状

20世纪90年代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使中国成为信息大国。中国信息产业和信息化正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中国电话机拥有总量从1990年到2000年扩大了20倍,到2000年年底已达到了25604.8万部(包括移动电话)。中国移动电话从发展之初到1000万用户,用了10年时间,而从1000万用户到1亿户,只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现在中国移动用户电话网络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电话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给中国进一步加强国民经济信息化奠定了基础,已经使中国从一个信息弱国变为一个信息大国。

4.2 缺陷

尽管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信息大国,但基于他自身的几个缺陷,尚未成为一个信息强国。一是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装备总量很高,但是人均占有和普及水平仍很低。二是企业的数字化水平程度很低。三是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水平较差。

因此,想成为信息化强国,中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5.填平“数字鸿沟”

5.1 专家意见

“数字鸿沟”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信息化、数字化道路上的巨大障碍。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填平“数字鸿沟”,促进信息化、数字化的快速均衡发展,是我国信息化、数字化进程的关键问题。

著名经济学家、国情研究专家胡鞍钢教授谈到这个问题时指出,缩小“数字鸿沟”,政府的作用是必须的。他建议中国政府从四个方面来有效克服“数字鸿沟”:一是加速政府上网工程,提高政府利用信息管理社会和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二是加大教育系统和国家创新体系的计算机普及和因特网接入,全面提高中国学校教育质量和未来劳动者对于信息技术的需求;三是逐步实现网络在农村的社区普及接入,同时设立普遍服务基金;四是加大西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西部地区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并提高利用信息技术水平。”

5.2 龙头——政府

在填平“数字鸿沟”方面,政府必须起龙头带头作用,因为政府是一国全部社会活动的中心和核心调节力量,只有政府充分实现了信息化,才能直接带动全社会的信息化建设。同时,政府的宏观调控也可以使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建设加速前进,从而使“数字鸿沟”迅速填平。正如有些专家指出的,没有政府信息化,就没有全面的企业信息化;没有电子政务,就没有真正的电子商务和数字化企业。在这个意义上,电子政务工程将成为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和国内信息产业、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动力,也是最终填平“数字鸿沟”的龙头。

今年的电子政务成为了业界的焦点,电子政务建设如火如荼的展开。

政府上网应用的调查结果表明,政府上网工程自1999年1月启动至今,绝大多数政府部门都已建立了互联网站,70%以上的地级市政府在网上设立了办事窗口。到2001年底,以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