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自噬研究综述讲课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自噬研究综述

细胞自噬研究综述

一、概述

细胞自噬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一种溶酶体依赖性的降解途径。是真核生物中进化保守的对细胞内物质进行周转的重要过程。细胞自噬导致细胞内长寿命蛋白和受损伤细胞器的降解,使细胞在应激条件下循环利用营养物质和三羧酸循环产生的ATP继续生存。根据细胞内底物运送到溶酶体腔方式的不同,哺乳动物细胞自噬可分为微自噬(microautophagy)、巨自噬(macroautophagy)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 (Chaperone-mediated autophagy,CMA)三种主要方式,但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是巨自噬。细胞自噬与细胞凋亡、细胞衰老一样,是十分重要的生物学现象,参与生物的发育、生长等多种过程,细胞自噬的异常导致癌细胞的出现。研究表明,细胞自噬在细胞内稳态、癌症、心力衰竭、神经退行性疾病、传染病、衰老相关性疾病等生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细胞自噬的形式

微自噬是指溶酶体或者液泡内膜直接内陷底物包裹并降解的过程。多在种子成熟时储藏蛋白的沉积或萌发时储存蛋白的降解中起作用。

巨自噬是在其过程中,底物蛋白被一种双层膜的结构(粗面内质网的无核糖体附着区脱落的双层膜)包裹后形成直径约400~900纳米大小的自噬小泡(autophagosome),接着自噬小泡的外膜与溶酶体膜或者液泡膜融合,释放包裹底物蛋白的泡状结构到溶酶体或者液泡中,并最终在一系列水解酶的作用下将其降解,我们将这种进入溶酶体或者液泡腔中的泡状结构称为自噬小体。它

作用于营养缺乏条件下培养的细胞、植物的免疫反应、叶片衰老及环境胁迫应答。

介导自噬是在动物细胞衰老反应过程中,往往发生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过程,保存必须的组成细胞结构的蛋白和其他材料。

三、细胞自噬的功能

生理性自噬是细胞的自我保护机制,有益于细胞的生长发育,保护细胞防止代谢应激和氧化损伤,对维持细胞内稳态以及细胞产物的合成、降解和循环再利用具有重要作用;但自噬过度可能导致代谢应激、降解细胞成分、细胞死亡等,打破细胞生长和死亡(细胞死亡至少分为三种形态学上不同的进程,即细胞凋亡、自噬性细胞死亡和坏死,此处所指的死亡可能伴随着细胞自噬,过度自噬以一种不同于细胞凋亡和坏死的方式使细胞死亡,但自噬与二者还有一定的关联性,比如Bcl-2和Beclin1之间的互作)间的平衡。自噬在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缺血再灌注显著上调Beclin1,激发心机细胞自噬;Beclin1表达下调抑制自噬,减弱心肌损伤。研究认为,自噬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保护机制,因为自噬通过加工氧化修饰蛋白使斑块固化,而自噬缺陷加剧动脉粥样硬化。在肿瘤细胞生物学上,根据细胞基因组成和细胞所处环境变化,自噬既能抑制肿瘤抑制因素发挥作用,自噬基因的缺失又可促进肿瘤的生成。研究发现,一方面,自噬可使乳腺癌细胞继续生存;而另一方面,自噬又可导致结肠癌细胞HCT116的死亡。目前普遍认为,在乏氧、营养缺乏、代谢应激等条件以及抗癌治疗(如化学疗法、放射疗法)等环境下,癌细胞通过自噬可以继续生存。此外,自噬还可能继续生存。此外,自噬还可能

在衰老、炎症、细胞凋亡、胞内病原体入侵、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细胞自噬调控的分子机制

1.泛素样蛋白系统对细胞自噬的调控

泛素化是在翻译后水平上进行蛋白修饰的一种方式,参与蛋白酶体依赖性蛋白水解、蛋白功能调控、亚细胞分布和 / 或蛋白质互作。在泛素激活酶(ubiquitin-activating enzyme , El )、泛素接合酶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E2)以及泛素蛋白连接酶(ubiquitin-protein ligase,E3)的连续作用下,泛素与底物蛋白特定的 Lys 残基共价结合完成泛素化。同时,泛素化也是一种可逆性的过程,可由去泛素化酶将泛素从蛋白质上除去。泛素化主要包括以下 3 步酶促反应过程:

(1)在 ATP 作用下,E1 可在其 Cys 和泛素的 C-端的 Gly 之间形成巯酯键,即E1-SH~Ub,从而激活泛素;

(2)在 ATP 和 E2 酶作用下,泛素从 E1 转移到 E2 上,同样以巯酯键的方式结合(E2-SH~Ub);

(3)E3 酶可以特异性识别底物蛋白并与之结合,与此同时 E2 将激活的泛素直接转移到某些 E3 结合的底物上,经过多个重复,多个泛素之间通过 Lys 相互连接,在底物上形成多

泛素链。E1-样酶 Atg7 和 E2-样酶 Atg10 泛素样反应后,泛素样蛋白 Atg12 与Atg5 Lys130 共价耦联,Atg16L1作为连接蛋白,增强 Atg12 和 E3 泛素连接酶样蛋白 Atg5间的互作,而后 Atg12-Atg5 与 Atg16L1 形成 E3 连接酶样复合体并定位于 PAS。半胱氨酸酶 Atg4 酶切 LC3 并暴露 C-端最后 5 个 Gly 残基,在

E2-样酶 Atg3 辅助下,与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发生E3-样共轭形成脂化的 LC3(LC3-II)并定位于 PAS,吞噬泡加工成为成熟自噬体。

2. mTOR 信号通路对细胞自噬的调控

mTOR(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属于Ser/Thr 激酶,参与细胞发育、核糖体生成和代谢调控等生物学过程。mTOR 包括雷帕霉素敏感型mTORC1和雷帕霉素非敏感型 mTORC2。mTORC1 通过磷酸化ULK1-Atg13-RB1CC1-C12orf44/Atg101 复合体使其失活,从而负调控细胞自噬体的形成,其活化程度可反映自噬水平,如果阻断 mTORC1 的功能,Ser/Thr 激酶可磷酸化Atg1 复合体并激活自噬。mTORC2 的磷酸化能激活 Akt(PKB)和 Atg1 抑制自噬,也可上调 HIF1A(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A)的表达。mTOR 调控细胞自噬主要包括 mTOR 非依赖性和 mTOR 依赖性两条信号通路。

(1)mTOR 非依赖性信号通路

有实验发现,Mst1(mammalian Ste20-like kinase 1)可使 Beclin1BH3 结构域 N-端的 Thr108 磷酸化,增强Beclin1 与 Bcl-2 和/或 Bcl-xL 疏水沟α3 螺旋间的互作,使 Beclin1 同源二聚体稳定,减弱 Atg14L 与 Beclin1 的结合,降低Beclin1-PI3K-Atg14L 复合体脂激酶 Vps34的活性以抑制自噬。Molejon 等认为,VMP1(vacuolemembraneprotein 1)20 位氨基酸残基 C-端亲水性结构域(VMP1-AtgD)与 Beclin1 BH3 结构域结合致使 Bcl-2与 Beclin1 解离,最终形成 VMP1-Beclin1-hVps34-Atg14L复合体共同定位于 PAS,启动 PI3P 生成、泛素样级联反应和囊泡的形成。有趣的是,棉酚衍生物 ApoG2 与 Mst1作用相反,ApoG2 破坏 Beclin1 和 Bcl-2/xL 的互作,释放出 Beclin1 BH3 结构域,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