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效: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活血祛瘀
缓急止痛
柴胡 大黄 疏肝理气
当归 红花
桃仁 穿山甲
天花粉
甘草
消肿散瘀
图28-7 复原活血汤方解 64
(七)、血府逐瘀汤
组成:柴胡、牛膝、桔梗、炙甘草、当归、川芎、赤芍、 生 地、桃仁、红花、枳壳
主治:胸中血瘀证 功效: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活血
桃仁 红花
川芎 赤芍 牛膝
活血化瘀
丹参
檀香
砂仁
行气止痛
图28-10 丹参饮方解
62
(五)、补阳还五汤
组成:黄芪、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 主治:中风后遗症,正气虚弱、瘀血阻络 功效:补气、活血、通络
补气
黄芪
当归尾 赤芍
地龙 川芎
红花 桃仁
活血祛瘀
图28-6补阳还五汤方解
63
(六)、 复原活血汤
组成:柴胡、大黄、当归、红花、桃仁、穿山甲、天花粉、甘草 主治: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作痛
琥珀
麝香
安神药
开窍药
大黄
当归 山楂
泻下药
补血药 消食药
玫瑰花 行气药
三棱
53
莪术
54
桃仁
55
虻虫
56
血竭
57
七、方剂
活血祛瘀剂通常由活血化瘀药为主组成,亦常 配伍它类药物组方。因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方中常配伍行气药以行气活血。又因血证的病因病 机有寒、热、虚、实的不同,遣药组方又相应有所 侧重。有寒者配温经祛寒药以温通血脉;有热者伍 以清热凉血药以清化瘀热;瘀久成癥积者配以破积 消瘀药以消化肿块;瘀久伤正者应扶正与活血兼顾。
10
五、治法:
活血化瘀法是治疗血流瘀滞所引起 的种种症状或疾病的主要方法,具有消 散瘀血,疏通血脉,恢复血液正常流动 的功能。临床用于消瘀肿,止疼痛及调 经。
11
㈠ 活血止痛法:用于消除血瘀引起的各种痛证, 包括打仆伤痛。
㈡ 活血消肿法:用于消除血瘀引起的各种肿胀, 包括疮疡痈肿等疾病。
丹皮 败酱草 赤芍 红藤 虎杖 清热药
生地黄
补阴药
石蒲黄 三七 花蕊 大蓟 血竭 茜草 止血药 卷柏 刘寄奴 五灵脂
大黄
泻下药
乳香 没药 五灵脂 苏木 消肿止痛
月季花
牛膝 强筋骨 利关节
山楂
消食药
穿山甲 消肿排脓、通乳
当归
17
丹参
18
鸡血藤
19
川芎
20
郁金
21
姜黄
22
玫瑰花
23
益母草
8
** 瘀血的共同特点:
4、其他: 长期血瘀、新血不生→血虚失荣→
血瘀+血虚→血枯证:
面色黎黑,肌肤发黄,毛发不荣,脉细涩或月经稀少,
或经色暗且含血块,或月经闭塞, 等等
或皮肤见血缕,或腹部青筋暴露,或肢体麻木,痿废不用, 如瘀血乘心,还可出现妄言、谵语、发狂等症状。
9
** 瘀血的共同特点:
任何疾病中出现上述症状时均可认 为有血瘀证的存在。由于瘀血可发生于 身体任何部位、各个脏腑,影响到各受 侵脏腑的功能,故可出现各种各样的相 关症状,所以血瘀引起的疾病极为广泛, 表现的症状也极为繁多且古怪,故有 “怪病多瘀”之说。
第二十八章 血瘀证
同济医院中医科 陈琢
1
一、血瘀证的基本概念:
瘀血
全身血液运行不畅,或血行受阻,滞留于经脉、 组织之中或体内存留离经之血未能消散者,均称为 瘀血。
血瘀证
是由瘀血所产生的各种临床证候的总称
2
二、血液的生理:
血是循行于经脉中的赤色液体,是构成 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很 强的营养和滋润作用。
散结止痛
图28-9失笑散方解
60
(三)、生化汤
组成: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甘草
主治:产后瘀血阻滞、血虚受寒、恶露不行,小腹疼痛
功效:养血化瘀、温经止痛
活血化瘀
温经散寒
当归
川芎 炮姜
甘草
桃仁芍
补血
图28-8 生化汤方解
调和诸药
61
(四) 、丹参饮
组成:丹参 檀香 砂仁 主治:血瘀气滞之心腹诸痛证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58
(一)、桃红四物汤
组成: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熟地、白芍 主治:血瘀证,尤以瘀血所致之月经不调,痛经等 功效:养血活血,祛瘀调经。
活血
桃仁 红花
川芎 芍药
熟地
当归
养血
图28-2 桃红四物汤方解 59
(二)、失笑散
组成:蒲黄、五灵脂 主治:单纯血瘀证 功效:活血行瘀、散结止痛
活血祛瘀
五灵脂
蒲黄
1、疼痛:
固定不移,多为刺痛,拒按,持久难 愈。
2、肿块:
外伤瘀阻,或体内脏腑组织发生瘀血, 各种血肿、非炎性组织增生等等。
7
** 瘀血的共同特点:
3、紫绀、出血(色紫暗,伴血块) 瘀阻经脉、血行障碍→紫绀 瘀阻脉道、血流不畅溢于脉外→出血 瘀在胃肠 → 呕血,黑便; 瘀在胞宫→ 月经量多,含有紫暗血块
降香
兼利水
益母 草泽兰
兼补血
丹参 鸡血藤
兼清热
虎杖
兼止血
图28-1常用活血药
五灵脂
红
花
乳
香
没
药
三
棱
莪
术
水
蛭
虻
虫
土 鳖虫
月 季花
刘 寄奴
木川
牛
膝
穿 山甲
王不留行
丹皮 败酱草 赤芍 红藤
清热药
续断 骨碎补
补阳药
三七 花蕊 石蒲黄 止血药 血竭 茜草 大蓟 卷柏
琥珀
麝香
安神药
开窍药
大黄
当归 山楂 玫瑰花
泻下药
柴胡 枳壳 桔梗
甘草
养 血 行气
图28-3 血府逐瘀汤方解
调和
65
(八)、膈下逐瘀汤
组成: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五灵脂、丹皮、乌药、 延 胡索、甘草、香附、枳壳
主治:膈下瘀血,形成积块等等 功效:逐瘀消痞,行气止痛
活血
桃仁 红花
川芎 当归
赤芍 丹皮
玄胡 乌药 五灵脂 香附
枳壳 甘草
行气
图28-4膈下逐瘀汤方解
凝滞不通→血瘀→温经化瘀
4、血热互结:热邪伤阴,血失濡润,血液浓
缩粘稠,血行不畅→血瘀→凉血化瘀
5、离经之血:外伤所致脉络受损,血溢脉外 5
四、瘀血的证候与特点:
瘀血的证候,常随其所瘀阻的部位的不 同而产生不同的病证。如胸痛、黑便、 胁痛、痞块、痛经、四肢肿痛青紫。
6
** 瘀血的共同特点:
活血药味多辛、苦,辛味能行,苦味能 降。其性不定,寒、温、平皆有。活血 药多归肝经,其次为心经,部分药入脾 经。
14
第二届全国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修订:
传统活血化瘀中药分为三类:和血、活 血、破血。
和血类药物:如当归、丹皮、丹参、生 地黄、赤芍、鸡血藤六种。
活血类药物:如川芎、蒲黄、红花、三七、大 黄、益母草、乳香、没药等。
24
泽兰
25
王不留行
26
琥珀
27
麝香
28பைடு நூலகம்
丹皮
29
败酱草
30
赤芍
31
红藤
32
虎杖
33
生地黄
34
石蒲黄
35
三七
36
花蕊
37
大蓟
38
血竭
39
茜草
40
刘寄奴
41
五灵脂
42
大黄
43
乳香
44
苏木
45
月季花
46
牛膝
47
山楂
48
穿山甲
49
没药
50
红花
51
水蛭
52
破血类药物:如水蛭、三棱、莪术、血竭、桃 仁、干漆、土鳖虫、虻虫等
15
兼补血
当归 丹参 鸡血藤
兼行气
川芎 郁金 玄胡 姜黄 玫瑰花 降香
兼利水 益母草 泽兰 王不留行
安神药
琥珀
开窍药
麝香
当
归
丹
参
鸡 血藤
生 地黄
丹
皮
赤
芍
川
芎
蒲
黄
三
七
红
花
大
黄
益 母草
乳
香
没
药
水
蛭
三
棱
莪
术
血
竭
桃
仁
干
漆
虻
虫
土 鳖虫
图28-1常用活血药
补血药 消食药 行气药
兼行气 兼利水 兼补血 兼清热 兼止血
川芎 郁金 玄胡 姜黄
降香 益母草
泽兰
丹参 鸡血藤
虎杖
五灵脂
当
归
丹
皮
丹
参
生 地黄
赤
芍
鸡 血藤
川
芎
蒲
黄
红
花
三
七
大
黄
益 母草
乳
香
没
药
水
蛭
三
棱
莪
术
血
竭
桃
仁
干
漆
虻
虫
土 鳖虫
图28-1常用活血药
丹皮 败酱草 赤芍 红藤
清热药
续断 骨碎补 补阳药
三七 花蕊 石蒲黄 血竭 茜草 止血药 大蓟 卷柏
血液的正常运行,是多个脏腑共同作用 的结果。
3
心主血脉——心气推动 肺朝百脉——肺气敷布 脾的统血——血循径而行 肝主疏泄——调节血量
4
三、瘀血形成的机理:
1、“气为血帅” 气行则血行,气滞→血瘀→
行 气化瘀
2、气虚:鼓动无力、血行不畅→血瘀→益气
化瘀 3、寒凝:外寒客于经脉,因寒性凝滞→血液
调和
66
(九)、少腹逐瘀汤
组成:当归、川芎、赤芍、蒲黄、五灵脂、没药、 小茴香、干姜、肉桂、玄胡
主治:瘀滞寒凝之少腹积块疼痛及月经不调等等 功效: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活血祛瘀
当归
川芎 赤芍
蒲黄 玄胡 五灵脂 没药
小茴香
干姜 肉桂
养血
图28-5少腹逐瘀汤方解
温经散寒
67
小结:
68
桃仁
69
兼行气
川芎 郁金 玄胡 姜黄
㈢ 破血消癥法:利用活血化瘀作用较强的药物 来攻逐体内的肿块(肿瘤或炎 性包块)、痞块(肿大的肝脾)。
㈣ 活血调经法: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如瘀血性闭 经,痛经,经色紫暗有凝块。
气滞血瘀 寒凝血瘀 血热互结 气虚血瘀
↓
↓
↓
↓
辅以行气法 温经散寒 凉血化瘀 补养气血化瘀
13
六、药物:
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 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活血化瘀药,或 称活血逐瘀药,简称活血药,其中活血 逐瘀作用较烈的,又称破血药。
活血祛瘀
缓急止痛
柴胡 大黄 疏肝理气
当归 红花
桃仁 穿山甲
天花粉
甘草
消肿散瘀
图28-7 复原活血汤方解 64
(七)、血府逐瘀汤
组成:柴胡、牛膝、桔梗、炙甘草、当归、川芎、赤芍、 生 地、桃仁、红花、枳壳
主治:胸中血瘀证 功效: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活血
桃仁 红花
川芎 赤芍 牛膝
活血化瘀
丹参
檀香
砂仁
行气止痛
图28-10 丹参饮方解
62
(五)、补阳还五汤
组成:黄芪、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 主治:中风后遗症,正气虚弱、瘀血阻络 功效:补气、活血、通络
补气
黄芪
当归尾 赤芍
地龙 川芎
红花 桃仁
活血祛瘀
图28-6补阳还五汤方解
63
(六)、 复原活血汤
组成:柴胡、大黄、当归、红花、桃仁、穿山甲、天花粉、甘草 主治: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作痛
琥珀
麝香
安神药
开窍药
大黄
当归 山楂
泻下药
补血药 消食药
玫瑰花 行气药
三棱
53
莪术
54
桃仁
55
虻虫
56
血竭
57
七、方剂
活血祛瘀剂通常由活血化瘀药为主组成,亦常 配伍它类药物组方。因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方中常配伍行气药以行气活血。又因血证的病因病 机有寒、热、虚、实的不同,遣药组方又相应有所 侧重。有寒者配温经祛寒药以温通血脉;有热者伍 以清热凉血药以清化瘀热;瘀久成癥积者配以破积 消瘀药以消化肿块;瘀久伤正者应扶正与活血兼顾。
10
五、治法:
活血化瘀法是治疗血流瘀滞所引起 的种种症状或疾病的主要方法,具有消 散瘀血,疏通血脉,恢复血液正常流动 的功能。临床用于消瘀肿,止疼痛及调 经。
11
㈠ 活血止痛法:用于消除血瘀引起的各种痛证, 包括打仆伤痛。
㈡ 活血消肿法:用于消除血瘀引起的各种肿胀, 包括疮疡痈肿等疾病。
丹皮 败酱草 赤芍 红藤 虎杖 清热药
生地黄
补阴药
石蒲黄 三七 花蕊 大蓟 血竭 茜草 止血药 卷柏 刘寄奴 五灵脂
大黄
泻下药
乳香 没药 五灵脂 苏木 消肿止痛
月季花
牛膝 强筋骨 利关节
山楂
消食药
穿山甲 消肿排脓、通乳
当归
17
丹参
18
鸡血藤
19
川芎
20
郁金
21
姜黄
22
玫瑰花
23
益母草
8
** 瘀血的共同特点:
4、其他: 长期血瘀、新血不生→血虚失荣→
血瘀+血虚→血枯证:
面色黎黑,肌肤发黄,毛发不荣,脉细涩或月经稀少,
或经色暗且含血块,或月经闭塞, 等等
或皮肤见血缕,或腹部青筋暴露,或肢体麻木,痿废不用, 如瘀血乘心,还可出现妄言、谵语、发狂等症状。
9
** 瘀血的共同特点:
任何疾病中出现上述症状时均可认 为有血瘀证的存在。由于瘀血可发生于 身体任何部位、各个脏腑,影响到各受 侵脏腑的功能,故可出现各种各样的相 关症状,所以血瘀引起的疾病极为广泛, 表现的症状也极为繁多且古怪,故有 “怪病多瘀”之说。
第二十八章 血瘀证
同济医院中医科 陈琢
1
一、血瘀证的基本概念:
瘀血
全身血液运行不畅,或血行受阻,滞留于经脉、 组织之中或体内存留离经之血未能消散者,均称为 瘀血。
血瘀证
是由瘀血所产生的各种临床证候的总称
2
二、血液的生理:
血是循行于经脉中的赤色液体,是构成 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很 强的营养和滋润作用。
散结止痛
图28-9失笑散方解
60
(三)、生化汤
组成: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甘草
主治:产后瘀血阻滞、血虚受寒、恶露不行,小腹疼痛
功效:养血化瘀、温经止痛
活血化瘀
温经散寒
当归
川芎 炮姜
甘草
桃仁芍
补血
图28-8 生化汤方解
调和诸药
61
(四) 、丹参饮
组成:丹参 檀香 砂仁 主治:血瘀气滞之心腹诸痛证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58
(一)、桃红四物汤
组成: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熟地、白芍 主治:血瘀证,尤以瘀血所致之月经不调,痛经等 功效:养血活血,祛瘀调经。
活血
桃仁 红花
川芎 芍药
熟地
当归
养血
图28-2 桃红四物汤方解 59
(二)、失笑散
组成:蒲黄、五灵脂 主治:单纯血瘀证 功效:活血行瘀、散结止痛
活血祛瘀
五灵脂
蒲黄
1、疼痛:
固定不移,多为刺痛,拒按,持久难 愈。
2、肿块:
外伤瘀阻,或体内脏腑组织发生瘀血, 各种血肿、非炎性组织增生等等。
7
** 瘀血的共同特点:
3、紫绀、出血(色紫暗,伴血块) 瘀阻经脉、血行障碍→紫绀 瘀阻脉道、血流不畅溢于脉外→出血 瘀在胃肠 → 呕血,黑便; 瘀在胞宫→ 月经量多,含有紫暗血块
降香
兼利水
益母 草泽兰
兼补血
丹参 鸡血藤
兼清热
虎杖
兼止血
图28-1常用活血药
五灵脂
红
花
乳
香
没
药
三
棱
莪
术
水
蛭
虻
虫
土 鳖虫
月 季花
刘 寄奴
木川
牛
膝
穿 山甲
王不留行
丹皮 败酱草 赤芍 红藤
清热药
续断 骨碎补
补阳药
三七 花蕊 石蒲黄 止血药 血竭 茜草 大蓟 卷柏
琥珀
麝香
安神药
开窍药
大黄
当归 山楂 玫瑰花
泻下药
柴胡 枳壳 桔梗
甘草
养 血 行气
图28-3 血府逐瘀汤方解
调和
65
(八)、膈下逐瘀汤
组成: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五灵脂、丹皮、乌药、 延 胡索、甘草、香附、枳壳
主治:膈下瘀血,形成积块等等 功效:逐瘀消痞,行气止痛
活血
桃仁 红花
川芎 当归
赤芍 丹皮
玄胡 乌药 五灵脂 香附
枳壳 甘草
行气
图28-4膈下逐瘀汤方解
凝滞不通→血瘀→温经化瘀
4、血热互结:热邪伤阴,血失濡润,血液浓
缩粘稠,血行不畅→血瘀→凉血化瘀
5、离经之血:外伤所致脉络受损,血溢脉外 5
四、瘀血的证候与特点:
瘀血的证候,常随其所瘀阻的部位的不 同而产生不同的病证。如胸痛、黑便、 胁痛、痞块、痛经、四肢肿痛青紫。
6
** 瘀血的共同特点:
活血药味多辛、苦,辛味能行,苦味能 降。其性不定,寒、温、平皆有。活血 药多归肝经,其次为心经,部分药入脾 经。
14
第二届全国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修订:
传统活血化瘀中药分为三类:和血、活 血、破血。
和血类药物:如当归、丹皮、丹参、生 地黄、赤芍、鸡血藤六种。
活血类药物:如川芎、蒲黄、红花、三七、大 黄、益母草、乳香、没药等。
24
泽兰
25
王不留行
26
琥珀
27
麝香
28பைடு நூலகம்
丹皮
29
败酱草
30
赤芍
31
红藤
32
虎杖
33
生地黄
34
石蒲黄
35
三七
36
花蕊
37
大蓟
38
血竭
39
茜草
40
刘寄奴
41
五灵脂
42
大黄
43
乳香
44
苏木
45
月季花
46
牛膝
47
山楂
48
穿山甲
49
没药
50
红花
51
水蛭
52
破血类药物:如水蛭、三棱、莪术、血竭、桃 仁、干漆、土鳖虫、虻虫等
15
兼补血
当归 丹参 鸡血藤
兼行气
川芎 郁金 玄胡 姜黄 玫瑰花 降香
兼利水 益母草 泽兰 王不留行
安神药
琥珀
开窍药
麝香
当
归
丹
参
鸡 血藤
生 地黄
丹
皮
赤
芍
川
芎
蒲
黄
三
七
红
花
大
黄
益 母草
乳
香
没
药
水
蛭
三
棱
莪
术
血
竭
桃
仁
干
漆
虻
虫
土 鳖虫
图28-1常用活血药
补血药 消食药 行气药
兼行气 兼利水 兼补血 兼清热 兼止血
川芎 郁金 玄胡 姜黄
降香 益母草
泽兰
丹参 鸡血藤
虎杖
五灵脂
当
归
丹
皮
丹
参
生 地黄
赤
芍
鸡 血藤
川
芎
蒲
黄
红
花
三
七
大
黄
益 母草
乳
香
没
药
水
蛭
三
棱
莪
术
血
竭
桃
仁
干
漆
虻
虫
土 鳖虫
图28-1常用活血药
丹皮 败酱草 赤芍 红藤
清热药
续断 骨碎补 补阳药
三七 花蕊 石蒲黄 血竭 茜草 止血药 大蓟 卷柏
血液的正常运行,是多个脏腑共同作用 的结果。
3
心主血脉——心气推动 肺朝百脉——肺气敷布 脾的统血——血循径而行 肝主疏泄——调节血量
4
三、瘀血形成的机理:
1、“气为血帅” 气行则血行,气滞→血瘀→
行 气化瘀
2、气虚:鼓动无力、血行不畅→血瘀→益气
化瘀 3、寒凝:外寒客于经脉,因寒性凝滞→血液
调和
66
(九)、少腹逐瘀汤
组成:当归、川芎、赤芍、蒲黄、五灵脂、没药、 小茴香、干姜、肉桂、玄胡
主治:瘀滞寒凝之少腹积块疼痛及月经不调等等 功效: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活血祛瘀
当归
川芎 赤芍
蒲黄 玄胡 五灵脂 没药
小茴香
干姜 肉桂
养血
图28-5少腹逐瘀汤方解
温经散寒
67
小结:
68
桃仁
69
兼行气
川芎 郁金 玄胡 姜黄
㈢ 破血消癥法:利用活血化瘀作用较强的药物 来攻逐体内的肿块(肿瘤或炎 性包块)、痞块(肿大的肝脾)。
㈣ 活血调经法: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如瘀血性闭 经,痛经,经色紫暗有凝块。
气滞血瘀 寒凝血瘀 血热互结 气虚血瘀
↓
↓
↓
↓
辅以行气法 温经散寒 凉血化瘀 补养气血化瘀
13
六、药物:
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 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活血化瘀药,或 称活血逐瘀药,简称活血药,其中活血 逐瘀作用较烈的,又称破血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