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变频器常见故障及判断全解-共11页
富士变频器故障代码大全富士变频器常见故障及判断
富士变频器故障代码大全:富士变频器常见故障及判断富士电机是一家历史比较悠久的电机制造商,产品线非常丰富,从大功率发电机到小型家用电机制造。
在变频器方面,富士电机也是国内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富士变频器因其高性价比、可靠性强而广受市场欢迎。
然而,使用变频器也难免会碰到一些故障。
本文将列举富士变频器常见故障及对应的解决方法,帮助使用者更好的维护和保养变频器设备。
一、富士变频器故障代码大全E001问题描述:变频器控制电源电压过低。
可能原因:供电电源电压过低。
解决方法:提高供电电源电压E002问题描述:变频器控制电源电压过高。
可能原因:供电电源电压过高。
解决方法:降低供电电源电压。
E003问题描述:电流检出回路故障。
可能原因:电流检出回路中断或短路,电子组件故障。
解决方法:检查电流检出回路,修补中断或替换损坏的部件。
E004问题描述: AC变频器输出主电路相电压不平衡。
可能原因:栅极驱动线路或大功率模块故障。
解决方法:检查栅极驱动线路或替换大功率模块。
E005问题描述:电池已用完。
可能原因:电池寿命到期。
解决方法:更换电池。
E006问题描述: MCU内部通信故障。
可能原因:主CPU或子CPU通信线路故障,或内部软件故障。
解决方法:检查通信线路是否正常,或升级软件。
E007问题描述: EEPROM故障。
可能原因: EEPROM存储器故障。
解决方法:更换EEPROM存储器。
E008问题描述: CPU电源电压异常。
可能原因: CPU电压不稳定。
解决方法:检查电源线路稳定性。
E009问题描述:风扇停转故障。
可能原因:风扇故障或风扇控制线路故障。
解决方法:更换风扇或检查风扇控制线路。
E010问题描述:电机绝缘故障。
可能原因:电机绝缘损坏。
解决方法:更换电机或进行绝缘检查。
E011问题描述: CNC操作器具有故障。
可能原因: CNC操作器故障。
解决方法:更换CNC操作器。
E012问题描述:内部通信故障。
可能原因:主CPU或子CPU通信线路故障,或内部软件故障。
富士变频器故障维修处理
富士变频器故障维修处理1 引言无论是G/P9系列还是G/P11系列的低压通用变频器在发生保护动作时,作为工程师或技术人员,首先要参照该变频器的说明手册进行判断和处理,在问题依然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参考此文章才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2 常见故障及判断(1) OC报警键盘面板LCD显示:加、减、恒速时过电流。
对于短时间大电流的OC报警,一般情况下是驱动板的电流检测回路出了问题,模块也可能已受到冲击(损坏),有可能复位后继续出现故障,产生的原因基本是以下几种情况:电机电缆过长、电缆选型临界造成的输出漏电流过大或输出电缆接头松动和电缆受损造成的负载电流升高时产生的电弧效应。
小容量(7.5G11以下)变频器的24V风扇电源短路时也会造成OC3报警,此时主板上的24V风扇电源会损坏,主板其它功能正常。
若出现“1、OC2”报警且不能复位或一上电就显示“OC3”报警,则可能是主板出了问题;若一按RUN键就显示“OC3”报警,则是驱动板坏了。
(2) OLU报警键盘面板LCD显示:变频器过负载。
当G/P9系列变频器出现此报警时可通过三种方法解决:首先修改一下“转矩提升”、“加减速时间”和“节能运行”的参数设置;其次用卡表测量变频器的输出是否真正过大;最后用示波器观察主板左上角检测点的输出来判断主板是否已经损坏。
(3) OU1报警键盘面板LCD显示:加速时过电压。
当通用变频器出现“OU”报警时,首先应考虑电缆是否太长、绝缘是否老化,直流中间环节的电解电容是否损坏,同时针对大惯量负载可以考虑做一下电机的在线自整定。
另外在启动时用万用表测量一下中间直流环节电压,若测量仪表显示电压与操作面板LCD显示电压不同,则主板的检测电路有故障,需更换主板。
当直流母线电压高于780VDC时,变频器做OU报警;当低于350VDC时,变频器做欠压LU报警。
(4) LU报警键盘面板LCD显示:欠电压。
如果设备经常“LU欠电压”报警,则可考虑将变频器的参数初始化(H03设成1后确认),然后提高变频器的载波频率(参数F26)。
富士变频器的常见故障及维修对策
富士变频器的常见故障及维修对策对于使用变频器的朋友来说富士变频器应该是个不陌生的品牌,它以其简单实用的操作,较高的性价比,曾经占据着中国变频器市场的半壁江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在中国市场上广泛使用的变频器也进入了故障的高发期,在日常使用中碰到变频器发生故障,我们生产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又如何找到故障原因并排除故障,成为摆在我们日常操作人员面前的一大问题,下面我们就富士变频器的一些常见故障及判断解决方法和广大使用者作一个探讨。
富士变频器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无论是在机器外形体积上,还是在线路板新器件的应用上及元器件的集成度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新产品更是不断推陈出新,从早期的2系列发展到现在的11系列,并根据负载特性的不同推出了通用型的G系列,风机水泵专用的P系列,简易型的E系列及K系列,此外还有超小型的C系列,以及电梯专用的VG3变频器。
以及早期大功率的G7,P7系列(30kW以上),此外富士变频器还提供了一系列的选件卡包括干结点的继电器输出卡,数字量模拟量的接口卡,PG反馈卡和两台电机同步运行的同步卡。
一系列的变频器的推出和选件卡的应用基本上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要,也成为富士变频器能够长足发展的基础。
l OC1,OC2,OC3故障显示OC1,OC2,OC3,这是富士变频器最常见的故障之一了,它包括了变频器加速中过电流,减速中过电流,和恒速中过电流,此故障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 加速时间过短,这是我们过电流现象中最常见的。
依据不同的负载情况我们相应地调整加减速时间,就能消除此故障。
(2) 大功率晶体管的损坏也可能引起OC报警,富士变频器的大功率晶体管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经过了几次换代,从早期的用于G2(P2),G5(P5),G7(P7)系列的GTR模块,到G9(P9)系列的IGBT模块,直到现在使用的IPM模块,无论从封装技术还是保护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高耐压、大电流、高频、低耗、静音、多保护功能已成为大功率晶体管模块的发展趋势。
FVERE11富士变频器
交流变频调速技术是现代电力传动技术重要发展方向,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现代控制理论在交流调速系统中的应用,变频交流调速已逐渐取代了过去的滑差调速,变极调速,直流调速等调速系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但由于受到使用环境,使用年限以及人为操作上的一些因数,变频器的使用寿命大为降低,同时在使用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故障.下面我们就变频器的一些常见故障及对策和大家做一个探讨:首先我们可以对变频器做一个静态的测试,一般通用型变频器大致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整流电路,2直流中间电路,3逆变电路,4控制电路.静态测试主要是对整流电路,直流中间电路和逆变电路部分的大功率晶体管(功率模块)的一个测试,工具主要是万用表.整流电路主要是对整流两极管的一个正反相的测试来判断它的好坏,当然我们还可以用耐压表来测试.直流中间回路主要是对滤波电容的容量及耐压的测量,我们也可以观察电容上的安全阀是否爆开,有否漏液现象等来判断它的好坏.功率模块的好坏判断主要是对功率模块内的续流两极管的判断.对于IGBT模块我们还需判断在有触发电压的情况下能否导通和关断。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变频器的显示来判断故障点的所在。
OC.过电流,这可能是变频器里面最常见的故障了。
我们首先要排除由于参数问题而导致的故障。
例如电流限制,加速时间过短都有可能导致过电流的产生。
然后我们就必须判断是否电流检测电路出问题了。
以FVR075G7S-4EX为例:我们有时会看到FVR075G7S-4EX在不接电机运行的时候面板也会有电流显示。
电流来自于哪里呢?这时就要测试一下它的三个霍尔传感器,为确定那一相传感器损坏我们可以每拆一相传感器的时候开一次机看是否会有电流显示,经过这样试验后基本能排除OC故障。
OV.过电压,我们首先要排除由于参数问题而导致的故障。
例如减速时间过短,以及由于再生负载而导致的过压等,然后我们可以看一下输入侧电压是否有问题,最后我们可以看一下电压检测电路是否出现了故障,一般的电压检测电路的电压采样点,都是中间直流回路的电压。
富士、科比变频器故障汇总
确认配线。
→重新对 P0、PA、PB、PZ、CM 进行正确配线。
(3)脉冲编码器的配线错误
确认运转指令和脉冲编码器发出的反馈信号是否为以下关系: FWD 指令时,PA 处于上升沿时 PB 为 High 值
REV 指令时,PA 处于上升沿时 PB 为 Low 值
→与此不同的情况下重新更换 PA 和 PB 的配线。
富士 FRENIC-LIFT 变频器故障处理
没有警报代码显示的情况下
电动机异常动作
[1] 电动机不旋转
原因
检查与对策
检查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值、相间不平衡等。
(1)主电源输入不正确
→接通配线用断路器、漏电断路器(带过电流保护功能)或电磁接触器。 →确认是否有电压降低、缺相、连接不良、接触不良等故障后采取措施。
使用操作面板用菜单中的驱动监视器确认是否处于运转中,并通过功能 代码一览表确认将要变更的更能代码是否能在运转中进行设定变更。 →运转停止后,变更功能代码数据。
(2)功能代码处于数据保护状态 或密码保护状态
确认数据保护(F00)的数据。 →将 F00 的数据从 1 变更为 0。 →若处于密码保护过程中,在 F00 中设定密码。
→只有控制电源辅助输入未输入的情况下,同时输入主电源。
使用操作面板,通过菜单的 I/O,来确认正转/反转指令的输入情况。
→输入运转指令。
(2)正转/反转指令未输入,或 →将正转或反转指令设置为 OFF。
者两者同时输入(端子台运转) →修正端子 FWD、REV 的分配错误。(E98、E99)。
→将端子 FWD、REV 的外部电路配线正确连接。
→将控制电路的配线改为屏蔽线或双绞线。
确认是否由于变频器发出的噪声而导致速度设定器产生误动作。
变频器常见故障及判断
1 引言本人在几年前曾接触过大量富士G/P9、G/P11系列低压通用变频器,在故障判断与处理上略有心得:由于当时没有及时形成详细日志,许多心得已被时间冲刷得干净,故有必要及时记下此小札,以飨业界广大从事工控的朋友。
无论是G/P9系列还是G/P11系列的低压通用变频器在发生保护动作时,作为工程师或技术人员,首先要参照该变频器的说明手册进行判断和处理,在问题依然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参考此文章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2 常见故障及判断(1)OC报警键盘面板LCD显示:加、减、恒速时过电流。
对于短时间大电流的OC报警,一般情况下是驱动板的电流检测回路出了问题,模块也可能已受到冲击(损坏),有可能复位后继续出现故障,产生的原因基本是以下几种情况:电机电缆过长、电缆选型临界造成的输出漏电流过大或输出电缆接头松动和电缆受损造成的负载电流升高时产生的电弧效应。
小容量(7.5G11以下)变频器的24V风扇电源短路时也会造成OC3报警,此时主板上的24V风扇电源会损坏,主板其它功能正常。
若出现“1、OC2"报警且不能复位或一上电就显示“OC3"报警,则可能是主板出了问题;若一按RUN键就显示“OC3”报警,则是驱动板坏了。
(2)OLU报警键盘面板LCD显示:变频器过负载.当G/P9系列变频器出现此报警时可通过三种方法解决:首先修改一下“转矩提升”、“加减速时间”和“节能运行”的参数设置;其次用卡表测量变频器的输出是否真正过大;最后用示波器观察主板左上角检测点的输出来判断主板是否已经损坏。
(3)OU1报警键盘面板LCD显示:加速时过电压.当通用变频器出现“OU”报警时,首先应考虑电缆是否太长、绝缘是否老化,直流中间环节的电解电容是否损坏,同时针对大惯量负载可以考虑做一下电机的在线自整定.另外在启动时用万用表测量一下中间直流环节电压,若测量仪表显示电压与操作面板LCD显示电压不同,则主板的检测电路有故障,需更换主板.当直流母线电压高压780VDC时,变频器做OU报警;当低于350VDC时,变频器做欠压LU报警。
富士变频器报警故障
富士变频器报警:ER1/ER2/ER3/ER4/ER5/ER6/ER71:报警ER1:为CPU内存故障,如没有其他问题,把CPU换掉就可以,还有是E9S的Er1是存储器的内容丢失,跟干扰有关,大部分可恢复。
但参数是保密的。
2:报警ER2:大部分是cpu板坏引起的,要更换cpu板,价格昂贵。
3:报警ER3:大部分是cpu板坏引起的,要更换cpu板,价格昂贵,有些是由于外部噪声引起的,初始化以下试验一下。
4:ER4和ER5,使变频器的外围选件出现问题。
5:ER6:是变频器的操作错误,如果排除操作问题可能就是CPU版坏了。
6:ER7:是变频器自整定不良引起的,一般是由于接触器检测辅助端子有过多的灰尘引起的接触不良引起的,如果是富士G11的变频器接触器的主触点不好也会报警ER7故障如果你启动变频器的自整定的命令是报警ER7现象一般是电源板的检测电路部分特别是光藕A7800和周围的比较器出现问题。
如果不行只能更换电源板,富士G9系列报ER7有些是CPU板的故障,故障率还比较高。
富士变频器报警:OC,0C1,0C2,0C3:故障的维修对策富士变频器报警:OC,0C1,0C2,0C3:故障的维修对策富士变频器常见故障的维修对策变频调速器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电机调速装置在黄骅港煤炭装卸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采用较多的日本富士变频器,使用多年后已渐入故障高发期。
下面就富士变频器的一些常见故障及判断解决方法介绍如下。
一、oC1、OC2、OC3故障故障显示OC1,0C2,0C3,是富士变频器最常见的故障之一,它指变频器加速、减速和恒速中过电流,此故障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加减速时间过短,这是最常见的过电流现象。
可依据不同的负载情况相应调整加减速时间,就能消除此故障。
2.大功率晶体管损坏也可能引起OC报警。
从早期的用于G2(P2),G5(P5),G7(P7)系列的GTR模块,到G9(P9)系列的IGBT模块,以至IPM模块,无论从封装技术还是保护性能,都有了很大提高,高耐压、大电流、高频、低耗、静音、多保护功能已成为大功率晶体管模块的发展趋势。
富士变频器常见故障及判断解决方法变频器_软启动器
富士变频器常见故障及推断解决方法 - 变频器_软启动器变频调速器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电机调速装置在黄哗港煤炭装卸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接受较多的日本富士变频器,使用多年后已渐入故障高发期。
下面就富士变频器的一些常见故障及推断解决方法介绍如下。
一、OC1、OC2、OC3故障故障显示OC1、OC2、OC3,是富士变频器最常见的故障之一,它指变频器加速、减速和恒速中过电流,此故障产生的缘由有以下几种。
1.加减速时间过短,这是最常见的过电流现象。
可依据不同的负载状况相应调整加减速时间,就能消退此故障。
2.大功率晶体管损坏也可能引起OC报警。
从早期的用于G2(P2),G5(P5),G7(P7)系列的GTR模块,到G9(P9)系列的IGBT模块,以至IPM模块,无论从封装技术还是爱护性能,都有了很大提高,高耐压、大电流、高频、低耗、静音、多爱护功能已成为大功率晶体管模块的进展趋势。
大功率晶体管模块的损坏主要有以下几种缘由:(1)输出负载短路;(2)负载过大,大电流持续消灭;(3)负载波动很大,导致浪涌电流过大。
3.大功率晶体管的驱动电路损坏导致过流报警。
富士G7S、G9S分别使用了PC922和PC923两种光祸作为驱动电路的核心部分。
由于内置放大电路设计简洁,被包括富士变频器在内的多家变频器厂家广泛使用。
驱动电路损坏的最常见现象就是缺相,或三相输出电压不平衡。
4.检测电路的损坏导致变频器显示OC报警。
检测电流的霍尔传感器由于受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工作点很简洁飘移,导致OC报警。
二、开关电源损坏开关电源损坏的特征是变频器上电无显示。
富士G5S接受两级开关电源,先把中间直流回路的直流电压由500V左右转换成300V左右,然后再通过一级开关电源输出5V、24V等多路电源。
开关电源损坏常见的有开关管击穿、脉冲变压器烧坏以及次级输出整流二极管损坏。
滤波电容使用时间过长,导致电容特性变化,带载力量下降,也很简洁造成开关电源损坏。
富士5000G11变频器故障
富士变频器故障代码OC1 加速时过电流电动机过电流,输出电路相间或对地短路,变频器输出电流瞬时值大于过电流检出值时,过电流保护功能动作。
OC2 减速时过电流OC3 恒速时过电流EF 对地短路故障检测变频器输出电路对地短路时动作OU1 加速时过电压由于电动机再生电流增加,使主电路直流电压达到过电压检出值时,保护动作。
但是,变频器输入侧错误地输入过高的电压时,保护不动作。
OU2 减速时过电压OU3 恒速时过电压LU 欠电压电源电压降低,使主电路直流电压低到欠电压检出值以下时,保护功能动作.Lin 电源缺相如电源缺相,变频器将在电压不平衡的状态下运行,可能造成主电路整流二极管和滤波电容损坏.在这种情况下,变频器报警并停止运行.OH1 散热片过热如冷却风扇发生故障,则变频器内部温度上升,保护动作.OH2 外部报警当控制电路端子连接制动单元制动电阻、外部热继电器等外部设备的常闭接点时,将按照这些接点的信号动作。
OH3 变频器内过热如变频器内通风散热不良,则变频器内部温度上升保护动作dbH DB制动电阻过热如制动电阻使用频率高,其温度上升,为防止制动电阻烧毁,保护动作。
OLU 变频器过热载这是变频器主电路半导体元件的温度保护,当变频器输出电流超过过载额定值时作。
FUS DC 熔断器断路当内部熔断器由于内部电路短路等原因造成损坏时,保护动作。
Er1 存储器异常存储器发生数据写入错误时,保护动作。
Er2 面板通信异常键盘面板和控制部份传送出现错误时,保护动作。
Er3 CPU异常由于干扰等原因或CPU出错时,保护动作。
Er4 选件通信异常选件卡使用出错时,保护动作。
Er5 选件异常Er6 操作错误强制停止由强停止命令使变频器停止运行。
Er7 输出电路自整定不良自整定时,如变频器与电动机之间接线开路或接线错误,则保护动作。
Er8 RS485通信异常使用RS485通信时出现错误,保护动作。
富士变频器常见报警故障和显示故障及判断
富士变频器常见报警故障和显示故障及判断(1) 富士变频器OC报警键盘面板LCD显示:加、减、恒速时过电流。
对于短时间大电流的OC报警,一般情况下是驱动板的电流检测回路出了问题,模块也可能已受到冲击(损坏),有可能复位后继续出现故障,产生的原因基本是以下几种情况:电机电缆过长、电缆选型临界造成的输出漏电流过大或输出电缆接头松动和电缆受损造成的负载电流升高时产生的电弧效应。
小容量(7.5G11以下)变频器的24V风扇电源短路时也会造成OC3报警,此时主板上的24V风扇电源会损坏,主板其它功能正常。
若出现“1、OC2”报警且不能复位或一上电就显示“OC3”报警,则可能是主板出了问题;若一按RUN键就显示“OC3”报警,则是驱动板坏了。
(2) 富士变频器OLU报警键盘面板LCD显示:变频器过负载。
当G/P9系列变频器出现此报警时可通过三种方法解决:首先修改一下“转矩提升”、“加减速时间”和“节能运行”的参数设置;其次用卡表测量变频器的输出是否真正过大;最后用示波器观察主板左上角检测点的输出来判断主板是否已经损坏。
(3) 富士变频器OU1报警键盘面板LCD显示:加速时过电压。
当通用变频器出现“OU”报警时,首先应考虑电缆是否太长、绝缘是否老化,直流中间环节的电解电容是否损坏,同时针对大惯量负载可以考虑做一下电机的在线自整定。
另外在启动时用万用表测量一下中间直流环节电压,若测量仪表显示电压与操作面板LCD显示电压不同,则主板的检测电路有故障,需更换主板。
当直流母线电压高于780VDC时,变频器做OU报警;当低于350VDC 时,变频器做欠压LU报警。
(4) 富士变频器LU报警键盘面板LCD显示:欠电压。
如果设备经常“LU欠电压”报警,则可考虑将变频器的参数初始化(H03设成1后确认),然后提高变频器的载波频率(参数F26)。
若E9设备LU欠电压报警且不能复位,则是(电源)驱动板出了问题。
(5)富士变频器EF报警键盘面板LCD显示:对地短路故障。
富士 G11S 变频器常见故障
富士 G11S 变频器常见故障1.变频器过载分析原因:a、负载是否过大b、电子过热特性与电机是否匹配。
处理办法:a、减小负载或增加变频器容量,通常情况是现场机械故障或卡料,在电机额定容量增加或大于变频器容量才考虑增加变频器容量。
b、检查内部电机参数设置、改用外部过热。
2.变频器过热分析原因:a、冷却风扇是否故障b、散热片周围是否有异物c.环境温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10到+50度。
处理办法:a、更换冷却风扇或清洗加油。
b、清除堵塞物。
c.调整环境温度至规定范围内。
3.加速时过电流分析原因:a、负载过大负载、有突变b、电机负荷线是否相间短路或接地c.转矩提升量设置太大d.加速、减速时间设置过短。
处理办法:a、检查负载变化情况或增加变频器的容量b、排除电机主路无故障 c.减小转矩提升量的设置 d.按负载转动惯量设置时间(一般5~15秒)4.加速时过电压分析原因:a、电源电压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b、负载突然为零时是否动作c.突然加速停止时是否动作。
处理办法:a、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b、考虑用制动装置 c.适当延长加速时间(一般5~15秒)。
5.外部报警分析原因:a、PTC是否有效动作b、THR与CM端子间是否接入了外部报警信号动作。
处理办法:a、检查H27的参数设置b、连接好外部报警信号、不用时短接或排除外部故障。
富士5000G11S变频器运转一直很正常,突然操作面板显示OH1(散热片过热)报警,,开机观察内部散热风扇工作正常,没有发现过热的地方,报警无法解除,变频器无法正常工作,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进行了如下操作:1。
使用操作面板上的RESET键,报警无法解除。
2。
使用接点输入端子(X1--X9)的功能,把其中一端子的功能设为8报警复位(RST),再RST和CM之间进行OFF--ON--OFF操作,报警无法解除。
问题解决了!控制电路有问题。
风扇的测速线断了!并使用了第二种方法!(X1--X9)的功能FUJI的G11S变频器新增风扇工作检测功能,其机内直流风扇是三线风扇,其中黄色线是反馈线,当风扇不转或反馈信号出现问题,变频器立即OH1报警且不能复位。
富士G1_G11变频器常见故障分析
子短路 ! 冷却风扇故障 ! 变频器散热
蔽 该联 锁 , 将 参 数 U 5 9 设 定值 更 改 为 ∀0 1 # 来 屏蔽该功能 ; (2) 对于 G ll系列 RPG ll书 1∃ X汇 旧 以下的 变频器 , 不可 以通 过更改参 数
风 扇 额定 电流过 大 等
聚 醋 中心 富
士变频器曾多次出现 O H I故 障代码 , 导致 变频器停运 , 故障原因主要是三 线 制直 流 2 4 V 冷 却 风扇 因寿 命到 期
系 列的 变频 器 已经逐 渐淘 汰 , 正在 使用 的 变频器 多 为 引 1 系列 和 G 1 系列
关 键字 : 富士 变 频器 故障 分析
年 的使 用情 况 , 分析 了 G l l 和G 1 系列 变频 器常 见 的故障 和处 理方 法 , 在 这里 和 大 家一 起讨论
A b stra et: T he G g se ri es i nve rt e r o f F ulib ran d h as b ee n gra d ua l { y P ha sed ou t, the
} j } } } . (1 .
皿2 0月 协 让6 住.
双 PW M 变换器 这种新 型拓扑结构可 以四象限运 行 , 在 电动机制动 时为其提 供能 量 回馈 通道 , 有效防止 了 功率 单元直 流侧 电容 电压泵 升 , 既避 免 了器 件 因过电 压而 造成损坏 , 同时将能 量 回馈至 电网也避 免 了能量
只有 636V , 并 不算很 高 , 一般 电源 电压不 会使变频器 因 过 电压跳 闸 电源输 人侧 的过 电压 主要是 指 电源 侧 的冲 击 过 电压 , 如 雷 电引起 的过 电压 ! 补 偿 电容在合 闸或 断 开时形 成的过 电压等 , 主要特点是 电压变化率 dy / d i 和幅
富士变频器报警故障
富士变频器报警:ER1/ER2/ER3/ER4/ER5/ER6/ER71:报警ER1:为CPU内存故障,如没有其他问题,把CPU换掉就可以,还有是E9S的Er1是存储器的内容丢失,跟干扰有关,大部分可恢复。
但参数是保密的。
2:报警ER2:大部分是cpu板坏引起的,要更换cpu板,价格昂贵。
3:报警ER3:大部分是cpu板坏引起的,要更换cpu板,价格昂贵,有些是由于外部噪声引起的,初始化以下试验一下。
4:ER4和ER5,使变频器的外围选件出现问题。
5:ER6:是变频器的操作错误,如果排除操作问题可能就是CPU版坏了。
6:ER7:是变频器自整定不良引起的,一般是由于接触器检测辅助端子有过多的灰尘引起的接触不良引起的,如果是富士G11的变频器接触器的主触点不好也会报警ER7故障如果你启动变频器的自整定的命令是报警ER7现象一般是电源板的检测电路部分特别是光藕A7800和周围的比较器出现问题。
如果不行只能更换电源板,富士G9系列报ER7有些是CPU板的故障,故障率还比较高。
富士变频器报警:OC,0C1,0C2,0C3:故障的维修对策富士变频器报警:OC,0C1,0C2,0C3:故障的维修对策富士变频器常见故障的维修对策变频调速器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电机调速装置在黄骅港煤炭装卸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采用较多的日本富士变频器,使用多年后已渐入故障高发期。
下面就富士变频器的一些常见故障及判断解决方法介绍如下。
一、oC1、OC2、OC3故障故障显示OC1,0C2,0C3,是富士变频器最常见的故障之一,它指变频器加速、减速和恒速中过电流,此故障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加减速时间过短,这是最常见的过电流现象。
可依据不同的负载情况相应调整加减速时间,就能消除此故障。
2.大功率晶体管损坏也可能引起OC报警。
从早期的用于G2(P2),G5(P5),G7(P7)系列的GTR模块,到G9(P9)系列的IGBT模块,以至IPM模块,无论从封装技术还是保护性能,都有了很大提高,高耐压、大电流、高频、低耗、静音、多保护功能已成为大功率晶体管模块的发展趋势。
富士变频器维修与故障处理集锦
富士变频器维修与故障处理集锦1 引言本人在几年前曾接触过大量富士G/P9、G/P11系列低压通用变频器,在故障判断与处理上略有心得;由于当时没有及时形成详细日志,许多心得已被时间冲刷得干净,故有必要及时记下此小札,以飨业界广大从事工控的朋友.无论是G/P9系列还是G/P11系列的低压通用变频器在发生保护动作时,作为工程师或技术人员,首先要参照该变频器的说明手册进行判断和处理,在问题依然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参考此文章才会对大家有所帮助.2 常见故障及判断(1) OC报警键盘面板LCD显示:加、减、恒速时过电流.对于短时间大电流的OC报警,一般情况下是驱动板的电流检测回路出了问题,模块也可能已受到冲击(损坏),有可能复位后继续出现故障,产生的原因基本是以下几种情况:电机电缆过长、电缆选型临界造成的输出漏电流过大或输出电缆接头松动和电缆受损造成的负载电流升高时产生的电弧效应.小容量(7.5G11以下)变频器的24V风扇电源短路时也会造成OC3报警,此时主板上的24V风扇电源会损坏,主板其它功能正常.若出现“1、OC2”报警且不能复位或一上电就显示“OC3”报警,则可能是主板出了问题;若一按RUN键就显示“OC3”报警,则是驱动板坏了.(2) OLU报警键盘面板LCD显示:变频器过负载.当G/P9系列变频器出现此报警时可通过三种方法解决:首先修改一下“转矩提升”、“加减速时间”和“节能运行”的参数设置;其次用卡表测量变频器的输出是否真正过大;最后用示波器观察主板左上角检测点的输出来判断主板是否已经损坏.(3) OU1报警键盘面板LCD显示:加速时过电压.当通用变频器出现“OU”报警时,首先应考虑电缆是否太长、绝缘是否老化,直流中间环节的电解电容是否损坏,同时针对大惯量负载可以考虑做一下电机的在线自整定.另外在启动时用万用表测量一下中间直流环节电压,若测量仪表显示电压与操作面板LCD显示电压不同,则主板的检测电路有故障,需更换主板.当直流母线电压高于780VDC时,变频器做OU报警;当低于350VDC时,变频器做欠压LU报警.(4) LU报警键盘面板LCD显示:欠电压.如果设备经常“LU欠电压”报警,则可考虑将变频器的参数初始化(H03设成1后确认),然后提高变频器的载波频率(参数F26).若E9设备LU欠电压报警且不能复位,则是(电源)驱动板出了问题.(5) EF报警键盘面板LCD显示:对地短路故障.G/P9系列变频器出现此报警时可能是主板或霍尔元件出现了故障.(6) Er1报警键盘面板LCD显示:存贮器异常.关于G/P9系列变频器“ER1不复位”故障的处理:去掉FWD—CD短路片,上电、一直按住RESET键下电,知道LED电源指示灯熄灭再松手;然后再重新上电,看看“ER1不复位”故障是否解除,若通过这种方法也不能解除,则说明内部码已丢失,只能换主板了.(7) Er7报警键盘面板LCD显示:自整定不良.G/P11系列变频器出现此故障报警时,一般是充电电阻损坏(小容量变频器).另外就是检查内部接触器是否吸合(大容量变频器,30G11以上;且当变频器带载输出时才会报警)、接触器的辅助触点是否接触良好;若内部接触器不吸合可首先检查驱动板上的1A保险管是否损坏.也可能是驱动板出了问题—可检查送给主板的两芯信号是否正常.(8) Er2报警键盘面板LCD显示:面板通信异常.11kW以上的变频器当24V风扇电源短路时会出现此报警(主板问题).对于E9系列机器,一般是显示面板的DTG元件损坏,该元件损坏时会连带造成主板损坏,表现为更换显示面板后上电运行时立即OC报警.而对于G/P9机器一上电就显示“ER2”报警,则是驱动板上的电容失效了.(9) OH1过热报警键盘面板LCD显示:散热片过热.OH1和OH3实质为同一信号,是CPU随机检测的,OH1(检测底板部位)与OH3(检测主板部位)模拟信号串联在一起后再送给CPU,而CPU随机报其中任一故障.出现“OH1”报警时,首先应检查环境温度是否过高,冷却风扇是否工作正常,其次是检查散热片是否堵塞(食品加工和纺织场合会出现此类报警).若在恒压供水场合且采用模拟量给定时,一般在使用800Ω电位器时容易出现此故障;给定电位器的容量不能过小,不能小于1kΩ;电位器的活动端接错也会出现此报警.若大容量变频器(30G11以上)的220V风扇不转时,肯定会出现过热报警,此时可检查电源板上的保险管FUS2(600V,2A)是否损坏.当出现“OH3”报警时,一般是驱动板上的小电容因过热失效,失效的结果(症状)是变频器的三相输出不平衡.因此,当变频器出现“OH1”或“OH3”时,可首先上电检查变频器的三相输出是否平衡.对于OH过热报警,主板或电子热计出现故障的可能性也存在.G/P11系列变频器电子热计为模拟信号,G/P9系列变频器电子热计为开关信号.(10) 1、OH2报警与OH2报警对G/P9系列机器而言,因为有外部报警定义存在(E功能),当此外部报警定义端子没有短接片或使用中该短路片虚接时,会造成OH2报警;当此时若主板上的CN18插件(检测温度的电热计插头)松动,则会造成“1、OH2”报警且不能复位.检查完成后,需重新上电进行复位.(11) 低频输出振荡故障变频器在低频输出(5Hz以下)时,电动机输出正/反转方向频繁脉动,一般是变频器的主板出了问题.(12) 某个加速区间振荡故障当变频器出现在低频三相不平衡(表现电机振荡)或在某个加速区间内振荡时,我们可尝试一下修改变频器的载波频率(降低),可能会解决问题.(13) 运行无输出故障此故障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如果变频器运行后LCD显示器显示输出频率与电压上升,而测量输出无电压,则是驱动板损坏;二是如果变频器运行后LCD显示器显示的输出频率与电压始终保持为零,则是主板出了问题.(14) 运行频率不上升故障即当变频器上电后,按运行键,运行指示灯亮(键盘操作时),但输出频率一直显示“0.00”不上升,一般是驱动板出了问题,换块新驱动板后即可解决问题.但如果空载运行时变频器能上升到设定的频率,而带载时则停留在1Hz左右,则是因为负载过重,变频器的“瞬时过电流限制功能”起作用,这时通过修改参数解决;如F09→3,H10→0,H12→0,修改这三个参数后一般能够恢复正常.(15) 操作面板无显示故障G/P9系列出现此故障时有可能是充电电阻或电源驱动板的C19电容损坏,对于大容量G/P9系列的变频器出现此故障时也可能是内部接触器不吸合造成.对于G/P11小容量变频器除电源板有问题外,IPM模块上的小电路板也可能出了问题;30G11以上容量的机器,可能是电源板的为主板提供电源的保险管FUS1损坏,造成上电无显示的故障.当主板出现问题后也会造成上电无显示故障.3 应用中的一些参数设置(1)当现场应用中需要一台三相220V输出(50Hz)的变频器,而手头只有一台同功率的380V变频器时,我们可以根据V/F变频器的基本原理将参数F04(基本频率1)修改为90Hz,参数F03(最高频率1)修改为50Hz,参数F05(额定电压)保持出厂设定,这时就可以满足现场需要.在应用此设置时,注意要将自动节能运行(参数H10)关闭,且转矩提升(参数F09)设置成0.(2)当G/P9系列变频器出现在某个频率区段内电机振动问题(轻微三相不平衡)时,可调整转矩提升曲线的参数设置,这时能够减轻振动或改变振动的频段;再通过调整载波频率,降低为2kHz,基本可以解决问题.(3)低压通用变频器一般都具有“瞬时过电流限制”功能,即当负载过重,变频器的电流上升过快时,变频器自动降低(或限制)频率输出,而这种情况在某些使用场合是不允许发生的自动降频运行的情况,只能将这种功能关掉;为了保护电动机和变频器,通过参数设置尽量减小突变电流,如将F09先设成0.0(也可先设成2.0再比较两种设定电流的大小),节能运行关掉(H10设成0),为了防止恒转矩负载低电压启动时造成过电流,我们还要选择合适的加/减速度曲线,如将H07设成0.(4)当变频器出现“OL1”报警时,直接解决为调整过载的动作值(不建议使用),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又能起到过载的保护作用,我们可调整参数F09设为2(风机的合适点为0.1,水泵的合适点为0.8;一般设为2时电流要比设为0.0时要小),另外将节能运行关掉(参数H10设为0).(5)G/P11系列变频器在拖动大惯量负载时,很容易报OU2恒速过电压故障,适当修改减速时间参数F08,制动转矩参数F41设成0,节能运行参数H10设成0.(6)在希望设备以点动频率输出时,注意要先将JOG—CM置为ON,且在JOG—CM变为OFF之前,置FWD—CM或REV—CM为ON,设备才能按C20参数设定的点动频率运行.其特点是:在设备点动运行(无论匀速、升速或降速)期间,即使JOG—CM信号为OFF,变频器点动运行的状态按给定的Run、Stop信号为准.4 故障判断实例一台FRN11P11S-4CX设备故障为上电立即(有时为几秒)显示OC3报警,并且复位动作不正常(有时能复位有时不能复位).将一台故障情况为带载运行时显示OH1、OH3的CPU板替换上之后,该设备故障情况为上电立即显示OC1报警—可以复位,几秒后又显示OL2报警—不能复位;而将此设备的主板换到运行时显示OH1、OH3的机体(7.5P11)上时,能正常运行也不报警.说明该设备的主板末坏,是电源驱动板坏了;而显示OH1、OH3报警的7.5P11的机器为主板有问题,驱动板没问题.5 驱动板与主板的替换问题(1) 7.5G11~18.5P11功率等级系列,P型变频器与小一级容量的G型变频器的容量的驱动板可以互换;(2)在更换不同功率的E型变频器的主板时,先进入F00功能代码之后,同时按住Stop、Run和Pro键进入U参数(THR与CM端子必须短接且FWD与CM断开),选择与该变频器主体同容量的主控程序参数设置;其次F01~F06参数也应按要求修改或确认,步骤同F00;当修改完U参数后,一定要记得重新恢复出厂设置以保存修改完的U参数.(3)不同容量的G/P型主板在某一容量范围内(30kW以下是同一规格尺寸,30kW以上是同一规格尺寸)可以互换,其修改主控程序内的C参数,步骤与E型机器修改大同小异.6 一些外部硬件配置时需注意的问题(1) 直流电抗器和交流进线电抗器直流电抗器并不能完全替代交流进线电抗器.直流电抗器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功率因数和对中间直流环节的电容提供保护;但在三相进线电压严重不平衡或该电网内有可控硅负载的场合,进线电抗器的优势就明显体现出来:它主要保护电源对整流桥和充电电阻的冲击.对于小功率(7.5kW以下),单独用进线电抗器要比用直流电抗器的效果好得多.(2) 输出电抗器和OFL滤波器在实际应用中,许多客户在选用变频器时都配置了一台输出电抗器,主要是抑制输出侧的漏电流,尤其在输出电缆较长的场合,如电潜泵的应用.OFL滤波器不是一台简单的输出电抗器,它内部有LC回路,不但可以抑制输出侧的漏电流,而且可以稳定电动机的端电压和抑制输出侧对外界的干扰.由于OFL滤波器价格昂贵、需从国外订货,一般在输出配线很长又不允许对外界干扰的使用场合可以建议用户采用输出电抗器和ACL 电抗器配合使用(ACL电抗器应安装在变频器的输出侧).7 一拖多问题在此提到一拖多是指一台变频器同时驱动多台电动机,如纺织场合的绕丝辊.多台电动机同时被一台变频器拖动,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电动机的型号必须相同,每台电动机拖动的相同负载在同一时间内的工艺要求相同.对于变频器而言,根据电流原则需适当增加变频器的选型(容量增加及P型改G型)、适当延长变频器的加减速时间,以防瞬时过电流限制功能动作或OC报警;在外围硬件配置上,应增加一台输出电抗器来降低运行时的漏电流.。
富士变频器常见故障及判断报告
富士变频器常见故障及判断、富士变频器常见故障及判断1对于键盘面板显示报警加、减、恒速时过电流。
:(1)OC LCD一般情况下是驱动板的电流检测回路出报警短时间大电流的OC有可能复位后继续出现故损坏了问题模块也可能已受到冲击)(电机电缆过长、电缆选型临界产生的原因基本是以下几种情况障:造成的输出漏电流过大或输出电缆接头松动和电缆受损造成的负载变频器的电流升高时产生的电弧效应。
小容量以下24V)(7.5G11风扇电源会报警此时主板上的风扇电源短路时也会造成OC324V报警且不能复位或损坏主板其它功能正常。
若出现“、”12OC若一按报警”一上电就显示“则可能是主板出了问题;3OC则是驱动板坏了。
报警键就显示“”3RUN OC系列当键盘面板显示变频器过负载。
报警LCD OLU:G/P9(2)首先修改一下“转矩提升”变频器出现此报警时可通过三种方法解决:其次用卡表测量变频、“加减速时间”和“节能运行”的参数设置;最后用示波器观察主板左上角检测点的输出器的输出是否真正过大;来判断主板是否已经损坏。
当通用变频报警显示键盘面板加速时过电压。
:(3)OU1LCD首先应考虑电缆是否太长、绝缘是否老化器出现“”报警时OU同时针对大惯量负载可以考虑直流中间环节的电解电容是否损坏做一下电机的在线自整定。
另外在启动时用万用表测量一下中间直显示电压不同若测量仪表显示电压与操作面板流环节电压LCD需更换主板。
当直流母线电压高于则主板的检测电路有故障变频器做欠压报警当低于时时变频器做;350VDC780VDC OU 如果设欠电压。
键盘面板显示报警报警。
:LCD LU(4)LU则可考虑将变频器的参数初始化备经常“欠电压”报警(H03LU设备然后提高变频器的载波频率。
若设成参数后确认)(1F26)E9驱动板出了问题。
欠电压报警且不能复位则是电源)LU(系列变频键盘面板显示对地短路故障。
报警LCD:G/P9(5)EF器出现此报警时可能是主板或霍尔元件出现了故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士变频器常见故障及判断一、富士变频器常见故障及判断(1) OC报警键盘面板LCD显示:加、减、恒速时过电流。
对于短时间大电流的OC(损坏):电机电缆过长、电缆选型临界造成的输出漏电流过大或输出电缆接头松动和电缆受损造成的负载电流升高时产生的电弧效应。
小容量( 7.5G 11以下)变频器的24V风扇电源短路时也会造成OC324V风扇电源会损它功能正常。
若出现“1、OC 2”报警且不能复位或一上电就显示“OC 3”;若一按RUN键就显示“OC 3”(2) OLU报警键盘面板LCD显示:变频器过负载。
当G/P9系列变频器出现此报警时可通过三种方法解决:首先修改一下“转矩提升”、“加减速时间”和“节能运行”的参数设置;其次用卡表测量变频器的输出是否真正过大;最后用示波器观察主板左上角检测点的输出来判断主板是否已经损坏。
(3) OU1报警键盘面板LCD显示:加速时过电压。
当通用变频器出现“OU一下电机的在线自整定。
另外在启动时用万用表测量一下中间直流环LCD780VDC时OU报警;当低于350VDC LU报警。
(4) LU报警键盘面板LCD显示:欠电压。
如果设备经常“LU欠(H03设成1后确认)然后提高变频器的载波频率(参数F26)。
若E9设备LU欠电压报警且(电源)驱动板出了问题。
(5) EF报警键盘面板LCD显示:对地短路故障。
G/P9系列变频器出现此报警时可能是主板或霍尔元件出现了故障。
(6)Er1报警键盘面板LCD显示:存贮器异常。
关于G/P9系列变频器“ER1不复位”故障的处理:去掉FWD—CD直按住RESET键直到LED电源指示灯熄灭再松手;然后再重新上ER1这种方法也不能解除(7) Er7报警键盘面板LCD显示:自整定不良。
G/P11系列变频器(小容量变频器)。
另外就是检查内部接触器是否吸合(30G 11以上;且当变频器带载输出时才会报警)、接触器的辅助触点是否接触良好;若内部接触器不吸合可首先检查驱动板上的1A 保险管是否损坏。
也可能是驱动板出了问题—可检查送给主板的两芯信号是否正常。
(8)Er2报警键盘面板LCD显示:面板通信异常。
11kW以上的变频器当24V风扇电源短路时会出现此报警(主板问题)。
对于E9系DTGOC报警。
而对于G/P9机器一上电就显示“ER 2”了。
(9) OH1过热报警键盘面板LCD显示:散热片过热。
OH1和OH3CPU OH1(检测底板部位)与OH3(检测主板部位)模拟信号串联在一起后再送给CPU CPU随机报其中任一故障。
出现“OH 1”首先应检查环境温度是(食品加工和纺织场合会出现此类报警)。
若在恒压供水场合且采用模拟800Ω电位器时容易出现此故障;给定电位器1kΩ;电位器的活动端接错也会出现此报警。
若大容量变频器( 30G 11以上)的220VFUS2(600V2A )是否损坏。
当出现“OH 3”(症状)是变频器的三相器出现“OH 1”或“OH 3”输出是否平衡。
对于OH能性也存在。
G/P11G/P9系列变频器电子热计为开关信号。
(10) OH2报警与OH2报警对G/P9警定义存在(E功能)OH2报警;当此时若主板上的CN18插件(检测温度的电热计插头)1、OH 2”报警且不能复位。
(11) 低频输出振荡故障变频器在低频输出(5Hz以下)输出正/(12) 某个加速区间振荡故障当变频器出现在低频三相不平衡(表现电机振荡)或在某个加速区间(降低)解决问题。
(13) 运行无输出故障此故障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如果变频器运行后LCD驱动板损坏;二是如果变频器运行后LCD显示器显示的输出频率与电(14) 运行频率不上升故障指示灯亮(键盘操作时)0.00”1Hz过修改参数解决;如F09→3H10→0H12→0后一般能够恢复正常。
(15) 操作面板无显示故障G/P9系列出现此故障时有可能是充电电阻或电源驱动板的C19G/P9系列的变频器出现此故障时也可能是内部接触器不吸合造成。
对于G/P11小容量IPM模块上的小电路板也可能出了问题; 30G 11FUS1电无显示故障。
二、富士变频器维修技术要点富士变频器故障显示oc1,oc2,oc3,这是富士变频器最常见的故障之一了,它包括了变频器加速中过电流,减速中过电流和恒速中过电流,此故障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加速时间过短,这是我们过电流现象中最常见的。
依据不同的负载情况我们相应的调整加减速时间,就能消除此故障。
2)大功率晶体管的损坏也可能引起oc报警,富士变频器的大功率晶体管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经过了几次换代,从早期的用于g2(p2),g5(p5),g7(p7)系列的gtr模块,到g9(p9)系列的igbt模块,直到现在使用的ipm模块,无论从封装技术还是保护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高耐压、大电流、高频、低耗、静音、多保护功能已成为大功率晶体管模块的发展趋势。
富士变频器大功率晶体管模块的损坏主要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造成:①输出负载发生短路;②负载过大,大电流持续出现;③负载波动很大,导致浪涌电流过大,都可能引起oc报警,损坏功率模块。
3)驱动大功率晶体管工作的驱动电路的损坏也是导致过流报警的一个原因。
富士g7s,g9s分别使用了pc922,pc923两种光耦作为驱动电路的核心部分,由于内置放大电路,线路设计简单,被包括富士变频器在内的多家变频器厂家广泛使用。
驱动电路损坏表现出来最常见的现象就是缺相,或三相输出电压不平衡。
4)检测电路的损坏也会导致富士变频器显示oc报警,检测电流的霍耳传感器由于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数的影响,工作点很容易发生飘移,导致富士变频器0c报警3 应用中的一些参数设置(1) 当现场应用中需要一台三相220V输出(50Hz)只有一台同功率的380V V/F变频器的基本原理将参数F04(基本频率1)修改为90Hz F03(最高频率1)修改为50Hz F05(额定电压)(参数H10)转矩提升(参数F09)设置成0。
(2)当G/P9系列变频器出现在某个频率区段内电机振动问题(轻微三相不平衡)或改变振动的频段;再通过调整载波频率,降低为2kHz决问题。
(3)(或限制)频率;F09先设成0.0(也可先设成2.0再比较两种设定电流的大小)(H10设成0)/如将H07设成0。
(4) 当变频器出现“OL 1”值(不建议使用)F09设为2(风机的合适点为0.1为0.8; 一般设为2时电流要比设为0.0时要小)掉(参数H10设为0)。
(5) G/P11系OU2恒速过F08F41设成0 H10设成0。
(6) JOG—CM置为ONJOG—CM变为OFF FWD—CM或REV—CM为ON C20参数设定的点动频率运行。
其特点是:在设备点动运行(无论匀速、升速或降速)JOG—CM信号为OFF频器点动运行的状态按给定的Run、Stop信号为准。
4 故障判断实例实例一、一台FRN11P11S-4CX设备故障为上电立即(有时为几秒)显示OC3(有时能复位有时不能复位)。
将一台故障情况为带载运行时显示OH1、OH3的CPU设备故障情况为上电立即显示OC1报警—OL2报警—不能复位;而将此设备的主板换到运行时显示OH1、OH3的机体(7.5P11)是电源驱动板坏了;而显示OH1、OH3报警的7.5P11的机器为主板有实例二、富士5000G11S变频器运转一示OH1(法解除1。
使用操作面板上的RESET2X1--X9)8RST)RST和CM之间进行OFF--ON--OFF报警无法解除。
X1--X9)的功能。
FUJI的G11S变频器新增OH1报警且不实例三、富士G9变频器维修富士G9示。
DC正负处上直流电压也常工作。
实例四、富士P11变频器维修一台FRN11PS-4CX设备故障为上电立OC3位有时不能复位OH1、OH3的CPU OC1报警-OL2报警-到运行时显示OH1、OH37.5P11OH1、OH3报警的7.5P11实例五、富士变频器无显示故障原因检测分析(frn5.5g一4ce)5.5kw变频器通电开机时无任何反应,用仪器测量时根本无电压输出,初步诊断为电源部分有故障存在或cpu基板电源对地短路问题,拆开机壳重新通电测量cpu基板无短路问题,这样就确定在电源部分出现故障,检查电源部分时发现有“吱吱”的响声出现,仔细辨认后发现是在开关电源部分里变压器所发出此种声音,由此判断开关电源启动电压阀值低所造成,用万用表测量时发现只有13v左右的电压还不断下降,检查电源启动ic时发现基准电压已经低于最低要求值16v,属于那种欠压锁定阀值低现象导致开关电源无法激活整机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
测量限流电阻时没有发现开路或变值,开关管也没有坏的迹象,更换电源启动ic考虑后画下该电路的开关电源部分,通过电路分析时发现原来在限流电阻后供给启动ic电压有一个15uf/25v电解电容,它的作用重要是激活开关电源启动并使它正常工作,由此怀疑是这个电解电容变值所引起,更换一个同型号的电解电容后故障仍然没有解决,再换一个比原来容量耐压大一点的电解电容22uf/50v,果真解决了问题,有电压输出,显示器有显示了,后分析发现原来电解电容用来激活开关电源启动。
实例六、富士变频器报过流一台frn220g114cx变频器(配套200kw鼓风机电机)5 驱动板与主板的替换问题(1)7.5G 1118.5P11P型变频器与小一级容量的G 型变频器的容量的驱动板可以互换;(2)在更换不同功率的E F00功能代码之Stop、Run和Pro键进入U参数(THR与CM端子必须短接且FWD与CM断开)择与该变频器主体同容量的主控程序参数设置;其次F01F06F00;当修改完U U 参数。
(3) 不同容量的G/P型主板在某一容量范围内(30kW以下是同一规30kW以上是同一规格尺寸)的C E型机器修改大同小异。
6 一些外部硬件配置时需注意的问题(1) 直流电抗器和交流进线电抗器直流电抗器并不能完全替代交流进线电抗器。
直流电抗器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功率因数和对中间直流环节的电容提供保护;但在三相进线电压严重不平衡或该电网内有:它主要保护电源对整流桥和充电电阻的冲击。
对于小功率(7.5kW以下)进线电抗器要比用直流电抗器的效果好得多。
(2) 输出电抗器和OFL滤波器OFL滤波器不是一台LC电压和抑制输出侧对外界的干扰。
由于OFL对外界干扰的使用场合可以建议用户采用输出电抗器和ACL电抗器配合使用(ACL电抗器应安装在变频器的输出侧)。
7 一拖多问题在此提到一拖多是指一台变频器同时驱动多台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原则需适当增加变频器的选型(容量增加及P型改G型)、适当延长变OC报警;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