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发现问题、不能提出问题,科学

探究便无从谈起,因此,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前提。在探究式教学中,针

对不同的课题和内容,选择适当的方法,如投影、挂图、录像、演示实验等生动地再现与教

学内容有关的物理现象、物理事实,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并提出问题。例如在《声音的产生和

传播》教学中,教师播放歌曲“黄河大合唱”后,学生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又是如何传入人耳的等。再如“焦耳定律”这节课一开始,播放一段“电线着火”录像

和展示电炉工作时的真实情况,创设电热的物理情境,促使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并激发

他们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猜想与假设──科学探究的先导

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在于它是科学结论的先导,它能帮助探究者明确探究的

内容和方向,为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奠定必要的基础,因此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

不可缺或的一环。此环节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把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要探索的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讨论,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区分有关因素和无关因素,迅速地抓到问题的

成因并对问题作出初步的猜想。如“焦耳定律”这节课中,在提出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后,通过讨论、分析电线着火,电炉工作时电炉丝热的发红而导线不热这些现象中的各种相

关因素,学生就能作出电热的多少可能跟电流大小、电阻大小有关的猜想。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科学探究的具体化程序化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就是从操作的角度把探究的猜想与假设具体化程序化,这一步骤是科

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的难点所在。教师要及时地引导学生紧紧围绕着“猜想与假设”,积极寻找、设计、验证“猜想、假设”的实验方法。常用的物理实验设计方法有:对比法、控

制变量法、排除法、理想实验法、定量测量法等。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讨论,发挥他们的想

象力,获得思维的各种办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修改、选择或综合,设计出最好的

实验方案。例如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在学生猜想可能与压力及受力面积大

小有关后,老师引导学生采用控制变量和对比实验的方法去设计实验方案。可启发学生思考:①在研究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怎样保证另外一个因素(受力面积)相同;②压力作用

的效果能通过什么方式可以观察到呢?在以上点拨、启发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讨论,很快就

能利用所给的器材设计出实验方案。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科学事实是进行科学分析的依据

科学事实是检验科学结论的唯一标准,证据是进行科学分析的根据。在上阶段所设计的实验

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通过实验操作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动手,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

是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如:提出注意事项、观察指导、记录数据等,保证学生实验探索过程

的顺利进行,使学生在“做科学”中自觉、主动地叩开知识大门。如在“测量电压”的教学中,

学生通过分组实验,用电压表分别测量两灯泡串联的总电压及各灯泡两端的电压以验证自己

的猜想。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电压表的连接,正确的读数方法等,以保

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5.分析与论证──科学结论的形成

实验数据并不等于探究的结论,实验数据是对实验事实的客观记录,探究的结论是在数据的

基础上通过分析论证所得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因此分析论证在科学探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感知,再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进行思维加工,并尝试

用自己的语言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力求准确地反映实验结论。学生经历了从物理现象和实

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感觉自己也能像科学家“搞科研”一样“发现”科学规律,从而获得

巨大的成功感,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概括及语言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通过探究式课堂教学,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由间接被动地接受知识,改为通过学生

探索,直接主动地获取知识的过程,注重了获得知识的过程教学,强调了课堂教学中学生学

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艰辛和成功,容易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