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美丽的化学变化》精美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美丽的化学变化》精美教案【教材简析】《美丽的化学变化》是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的第7课。
此前,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对化学变化有了许多新的认识,理解了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产生新的物质。
同时,他们对物质变化也有了更深入、更清晰的认识,逐步认识到物质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理解了科学与生活的关系。
本课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聚焦”,通过回顾化学变化伴随的常见现象,观察这些现象在高清镜头下的画面,引导学生发现并体会化学变化的美丽,并通过聚焦“我们观察过哪些美丽的化学变化”来暴露学生的前概念。
第二部分“探索”包括三个活动。
活动一是让学生对比观察紫甘蓝与白醋、水的反应过程,通过视频从微观角度来观察紫甘蓝与白醋的变化,从而发现化学变化的美丽,并提取紫甘蓝的色素,使其与生活中其他常见的物体发生反应,如洗洁精、白醋、糖水、柠檬汁、小苏打等,观察奇妙的颜色变化。
活动二是“化学变化让我们生活更美好”,让学生知道很多药品和塑料制品等都是通过化学变化制造出来的。
活动三是“关注我们的环境”,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变化还可能引起环境污染,并思考如何通过化学变化来解决这些问题。
第三部分“研讨”,通过这个环节梳理本单元的内容,整理自己对物质变化的新认识。
【学生分析】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基本建构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但是并没有关注生活中的化学变化,缺乏对化学变化之美的体验,对化学变化的产物给生活带来的改变缺乏关注。
所以本课需要给学生提供化学变化的视频,帮助学生感受化学变化之美,并体会到化学变化就在我们身边,神奇而不神秘。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紫甘蓝与白醋的反应是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有其美丽的一面。
人类要利用好化学变化,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对比观察紫甘蓝叶片分别与白醋、水的反应过程并进行描述。
2.能用举例、分析、概括的方法感受到化学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美好和方便。
科学态度目标认可化学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帮助。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实验设计方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实验设计方案一、设计思路: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产生新物质。
因此对新物质的观察与辨别是确定化学变化的关键要素。
在前几课研究物质变化的过程中,学生会关注到物质变化中的一些现象,如颜色改变、产生气体等,同时他们也会产生“改变颜色的物质还是原来的物质吗?”“产生的气体是不是一种新的物质?”等疑问。
同时认识到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这为本课学生判断化学变化奠定了认识上的推理基础。
在生活中学生看过蜡烛的燃烧,但没有有意识的去关注变化中产生的新物质,学生也很少去加热白糖,这两个探索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是富有意义的。
二、实验目标:1.通过实验发现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知道有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既会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2.能根据物质变化的现象判断该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实验的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三、实验材料:蜡烛、蜡烛底座、火柴、白砂糖、金属勺、玻璃杯、玻璃片、试管夹、护目镜、白手套、实验报告单。
四、实验步骤:1.蜡烛的燃烧:(1)点燃蜡烛;(2)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悬空倒扣在点燃的蜡烛上方,观察玻璃杯内壁的变化;(3)用试管夹夹住玻璃片,让玻璃片与蜡烛火焰短暂接触,观察玻璃片的变化;(4)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2.加热白砂糖:(1)向金属勺中加入少量白砂糖;(2)将蜡烛点燃,手握勺柄并用蜡烛火焰的外焰加热白砂糖;(3)仔细观察白砂糖的变化,并及时记录每一种变化现象。
五、实验现象及结论:1.蜡烛燃烧不但会发出光和热,还会产生水、炭黑等新物质。
结论:发生了化学变化,因为有水和炭黑等新物质产生,但同时也发生了物理变化,因为在燃烧过程中,蜡烛有熔化和凝固现象。
2.白砂糖在加热过程中,首先会熔化,接着颜色逐渐变黄,然后越来越深,同时产生气泡,最后变成黑色固体并伴有特殊气味。
结论:白砂糖加热由固体变成液体是物理变化,而加热过程中,产生的黑色固体、气味等新物质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全册科学教案(完整版)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全册科学教案(完整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放大镜是一种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能够观察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
3、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透明并且中间较厚。
过程与方法1、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肉眼观察和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创造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局部。
教学难点】理解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
教学过程】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1、导入:教师出示放大镜,询问学生知道放大镜是什么。
2、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放大镜的用途——观察生物、实验中观察花、昆虫等,还可以用于助视、电子产品检验、邮票鉴定、珠宝鉴定、指纹毛发纤维观察等。
4、让学生举例使用领域,填写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1、教师让学生演示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
2、学生选择一小块面积,使用放大镜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记录新发现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教师归纳:放大镜可以让我们看清肉眼无法看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教师讲解放大镜的特点:是一种凸透镜,透明并且中间较厚。
老师介绍放大镜的作用,让学生找物品来试着放大。
他们发现圆柱形和球形的以及水滴都有放大的效果。
老师解释了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都具有中间凸起和透明的特点,因此放大镜也被称为“凸透”镜。
学生们也发现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在第二节课中,教师介绍了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方法和意义。
学生们通过放大镜观察昆虫的身体结构和活动情况,认识到使用工具观察可以扩大人们的视野,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放大镜科学教案——如何测量镜头的焦距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放大镜科学教案——如何测量镜头的焦距一、教学目标1.了解焦距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利用特定工具进行测量焦距的方法;3.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进行实验测量,加深对焦距概念和测量方法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焦距概念和意义的介绍;2.焦距的测量方法;3.焦距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不同焦距的镜头所拍摄的图片,或者通过物品的放大、缩小来引出焦距的概念。
2.概念解释引导学生了解焦点和焦距的概念,说明焦距的意义,以及为什么要测量焦距。
3.焦距测量方法介绍三种测量方法:① 平行光法。
② 定点放大法。
③ 比例法。
并利用实验现场,进行对比测量,让学生亲自体验三种不同的测量方法的试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4.实际应用结合实际场景,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如:利用定点放大法测量人眼镜头的焦距。
5.实验结果比较在完成以上实验后,同学可以拍摄照片或记录数据,再将数据进行汇总比较,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深刻感知到实验数据的重要性。
6.教学总结在综合梳理容易混淆和不易理解的概念后,再进一步详细讲解数据的记录和实验方法、测量精度等问题。
同时,做出重要的一点,就是理解焦距对实际应用的重要和必要性。
四、教学重点1.焦距的概念和意义。
2.焦距测量方法。
3.实验数据和比较。
五、教学心得通过本节课,学生不仅是简单地掌握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还要在实验的过程中懂得如何用实验数据证明理论上的正确性。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操作,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特别注意实验的安全,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
实验小学2022-2023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4-1《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教案
实验小学2022-2023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4-1《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厨房中的日常物品,了解物质的性质,以及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物质和变化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和观察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厨房中常见的物质及其性质。
2.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采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深入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3.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厨房中的常见物品,如盐、糖、醋、碱等。
2.准备实验器材,如试管、烧杯、滴管等。
3.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物质和变化知识。
如:“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质?它们有哪些性质?又能发生哪些变化呢?”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厨房中的常见物品,如盐、糖、醋、碱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物品有什么特点?你们又能想到哪些变化呢?”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用试管、烧杯等实验器材,对厨房中的物品进行实际操作。
如:将盐和糖分别溶解在水中,观察它们的溶解过程。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哪些现象?这些现象又能说明什么呢?”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中的现象。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你们又能从中得到哪些启示呢?”鼓励学生举例说明,拓宽学生的思维。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放大镜科学教案——利用光学仪器进行实验探究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放大镜科学教案——利用光学仪器进行实验探究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所使用的各种仪器也越来越复杂,其中光学仪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为光学仪器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和探究许多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本文将针对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放大镜科学教案,就如何利用光学仪器进行实验探究作详细介绍。
1.实验名称:利用放大镜观察小虫子2.实验目的:通过利用放大镜观察小虫子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虫子的结构,并且探究放大镜的原理。
3.实验归纳:本实验的探究对于从积极主动动手制造、摸索中产生好奇心和兴趣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让学生自行制作放大镜,并观察小虫子,可以训练他们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并使他们体会到制造工具的快乐。
4.实验具体步骤:第一步:先让学生制作放大镜,并了解放大镜的原理是什么。
老师可以先给学生提供一些材料,例如:纸、盒子、泡沫板、水等等。
随后,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自己的放大镜。
学生制作完放大镜后,让他们观察自己的手指,体验一下放大镜的作用。
第二步:放大镜的原理是利用光线的反射,通过一个凸透镜使光线聚焦到一点上,从而形成放大镜的效果。
老师可以适当地讲解光学原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放大镜的原理。
第三步:观察小虫子。
老师可以在学校附近的花坛或其他校园周围环境找一些小虫子,比如蚂蚁、蜗牛、蝌蚪等等,让学生选择并采集。
学生采集小虫子后,可以放置在小试管或其他类似的容器中。
接着,让学生把放大镜对准小虫子,并观察小虫子自身的细节和结构。
第四步:观察小虫子后,让学生小组分享他们观察到的事实,并询问他们对于小虫子的结构和功能的看法和疑问。
老师可以就学生观察到的知识点进行回答,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维活动。
5.实验效果:通过制作放大镜,让学生掌握了光学原理,鼓励他们动手实验,培养了他们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
观察小虫子,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虫子的结构和功能,加深了学生对生命科学的认识。
同时,这个过程也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好奇心,在自觉进行现象观察的同时,通过思考和研究他们所观察到的事物,开启了他们对于科学的思维活动。
实验小学2022-2023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3-3《日食》教案
4、交流:(1)模拟实验是如何做的?(2)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发生了日食?(3)这时太阳、月球、地球各处于何种位置?
(板书"日食")
你们听说过日食吗?关于日食你有什么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日食》。
学生猜测,教师总结并引入课题。
课件
通过谈话形式导入新课,题材新颖,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导学
探究
(7)分
二、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
1、刚才有同学认为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造成了日食。怎样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证实我们的推测?
教 学 反 思
学生相互交流谈论,并小组合作整理结果。
课件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将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教师适时引导,恰当追问,学生掌握日食,月食的有关规律。
导
学
探
究
(10)分
三、日食的成因。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日食的形成原因。
(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教学难点
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的成因。
教学准备
有关日食信息的图片、照片、课件、录像资料、书籍等;乒乓球、玻璃球、手电筒、观察记录表;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日食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教师活动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怎样放得更大【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教学重点】懂得人类的不懈追求促进了显微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学难点】自制简易显微镜【教学过程】一、显微镜的发展1、如何放得更大?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能熟练地使用放大镜来观察一些细小的物体了,但人类的探索欲望总在不断地发展,放大镜不能满足人们对微小世界继续探索的欲望。
如何能使我们看到的像放得更大呢?生:用显微镜,用电子显微镜……2、介绍各种显微镜二、做个简易显微镜1、怎样放得更大?师:放大镜何以变成了显微镜呢,在放大镜变成显微镜的过程中人类进行了怎样的思考与努力呢?2、我们自制显微镜1)我们已经知道增加放大镜的凸度就可以增加放大的倍数,但即使我们将凸度增到最大,它放大倍数也只能达到25倍左右。
这个凸透镜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该怎么办?2)尝试用两个放大镜观察物体。
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观察物体,直到看得最清楚,然后移开一个凸透镜,比较一下两次看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反复几次,看看有什么发现?借助纸筒,参考第10页的方法自制一个显微镜。
3)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
三、小结17世纪时,那些不懈地探究自然世界的人们就像我们一样,尝试着把两块凸透镜组合起来制成了能放得更大的观察工具,它们便是显微镜的前身。
板书设计: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过程与方法:1、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2、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
3、对比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看到的洋葱表皮有什么不同。
一、谈话导入师:这是一个洋葱,如果从它的内表皮上揭下一块,你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放大镜又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显微镜又能看到些什么?二、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1、师:为了能更好地观察它,首先我们要制作一个玻片标本。
实验小学2022-2023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3-1《太阳系大家庭》教案
实验小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学科数学年级六课题 3.1太阳系大家庭课时共(7)课时第(1)课时一次备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师审批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
2.能够根据资料提炼太阳系的相关信息。
3.认识到在讨论交流中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对于丰富、修正、完善原有的认识是必要的教学重点通过资料了解太阳系中太阳的特点和其他天体。
教学难点通过对信息的分析比较,修正、完善自己原有的太阳系知识。
教学准备太阳系的基本资料、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课件、班级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辅助资源设计意图检测导入(5)分一、聚焦1.引入:请同学们在黑板上画出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位置,并描述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和主要特点。
2.提问:你们还知道太阳系中有哪些天体?3.揭题:看样子,太阳系中还有很多天体等待我们去了解。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太阳系大家庭”。
(板书:太阳系大家庭)观看视频。
PPT通过回顾日、地、月三者的运动关系和主要特点,唤起学生对于太阳系这个系统的原有认知。
导学探究(20)分探索一:我们知道的太阳系1.过渡: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自己知道的太阳系中的天体,那么请大家结合自己了解的有关这些天体的知识,把它们添加到我们刚刚画的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位置图上。
2.提问:在绘制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3.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并按要求完成活动帮助卡。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PPT小行星带:火星与木星运行轨道之间的小行星集中区域,呈环带状。
导学探究(20)分探索二:了解太阳1.过渡:我们已经通过画图展示了太阳系的大致结构,太阳作为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同学们对它了解多少呢?2.布置任务: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资料,提取信息,并完成活动帮助卡。
探索三:了解太阳系大家庭中的其他天体1.过渡:在太阳系中,有一些天体可以直接观察到。
还有一些比较小或者比较远的天体,需要借助天文望远镜才能更好地观察。
大家知道太阳系中的这些天体都属于什么类型?2.布置任务: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资料,并完成活动帮助卡。
实验小学2022-2023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3-2《八颗行星》教案
实验小学2022-2023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3-2《八颗行星》教案一. 教材分析《八颗行星》是实验小学2022-2023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了解它们的位置、特点和命名。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太阳系的基本知识,培养对天文科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天文知识,对太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八颗行星的具体特点和命名,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八颗行星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掌握它们的位置、特点和命名。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激发学生对天文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八颗行星的位置、特点和命名。
2.教学难点:八颗行星的命名规则。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模型等方式,了解八颗行星的外观特点。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八颗行星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3.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太阳系模型,加深对八颗行星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八颗行星的图片、模型等教学资源。
2.准备太阳系模型制作材料。
3.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太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太阳系知识。
然后提问:“太阳系中有几颗行星?它们的名字分别是什么?”2.呈现(10分钟)展示八颗行星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每颗行星的名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行星有什么特点?它们是如何命名的?”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八颗行星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和帮助。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用气球代表八颗行星,按照太阳系的顺序排列。
其他学生监督,确保排列正确。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太阳系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2.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设计二、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把小苏打和自在玻璃杯中进行混合,会发生什么变化?1、实验材料白醋、小苏打、汤勺、玻璃杯、玻璃盖片2、实验步骤①取一只玻璃杯,倒入三匙醋,然后小心地倒入一匙小苏打。
注意:小苏打和白醋比例为1:3②马上盖上一块玻璃片,观察变化。
注意:观察时可以用看、听、摸等多种方法,并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
③用手触摸集气瓶外壁,感知混合前后瓶身温度的变化。
3、实验现象①产生气泡,有“嘶嘶”声。
②集气瓶外壁有点凉。
③集气瓶底部有白色沉淀。
④瓶子里还有无色透明的液体。
三、产生了什么气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大量气体,这是什么气体呢?1、实验材料小苏打和白醋产生的气体、火柴、蜡烛2、实验与观察①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玻璃杯中,观察到什么现象?这和把燃烧的细木条伸进一个空玻璃杯里的情况一样吗?注意:不要伸到液体中现象:火柴上的火熄灭了准备实验材料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准备实验材料实验观察通过实验,知道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知道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结论: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②像倒水一样,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会有什么现象呢?注意:不要把玻璃杯中的液体倒出来现象:蜡烛熄灭了3、讨论(1)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讨论:这种气体比空气重还是轻?明确:重(2)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能知道这种气体的什么特点?明确:①无色透明、无味、无毒。
②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火焰熄灭)。
③这种气体比空气要重。
(3)从上面的现象中,我们能知道这是什么气体吗?明确:虽然我们的实验证据还不足以判明产生的是什么气体,但是,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己经确定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
【资料】4、小结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部分。
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①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熄灭。
②我们喝的一些饮料中,就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当打开汽水瓶盖时,冒出的气泡就是二氧化碳。
实验小学2022-2023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3-5《夏季星空》教案
学科
科学
年级
六
课题
3.5 夏季星空
课时
共( 一)课时
第(1)课时
一次备课教师
二次备课教师
审批人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随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星座在天空中是运动变化的。
2.亮星构成的图形是星座的主要标志。
3.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认识星座,并用图画做好相关的记录。
亮星构成的图形是星座的主要标志
教 学 反 思
教学重点
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认识星座。
教学பைடு நூலகம்点
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
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认识星座。
教学准备
课件以及相关资料、夏季星空图、事先考察夜间观察星象的地理位置
学生准备:活动星图、硬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辅助资源
设计意图
检测
导入
(6)
分
一、开星空交流会
2、学生制作活动星图。
3、指导学生在夜间进行观星活动:成立观星小组、制定观星计划。
4、小结:星座在天空中是运动变化的。随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
师生一起归纳,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
课件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测评
反馈
(13)分
观察:在夏季的星空,根据"夏季大三角"--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分别找出天鹅座、天琴座、天鹰座。
1、前段时间同学们观察了月相,最近又观察了星座,这节课我们开个星空交流会,交流一下在观察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2、展示观星记录表及月相观察记录表。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遗传的概念、遗传物质DNA、基因与遗传变异的概念、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2.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环境保护、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3.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季节变化宇宙的认识、恒星、行星、银河系二、教学目标1. 理解遗传与变异的基本概念,掌握基因与遗传的关系。
2. 认识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3. 掌握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基因与遗传的关系,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与食物网,宇宙的组成。
2. 教学重点:遗传与变异的概念,生态环境保护,地球与宇宙的基本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地球仪、星图。
2. 学具:实验器材、观察记录表、学习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不同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之间的相似与差异,引出遗传与变异的概念。
讲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实例展示生态环境破坏的后果。
以观察天空中的星星为切入点,引出地球与宇宙的学习。
2. 例题讲解遗传与变异:讲解基因的遗传规律,举例说明遗传与变异在生活中的应用。
生态系统:讲解食物链与食物网的关系,分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作用。
地球与宇宙:通过地球仪和星图,讲解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认识宇宙中的恒星和行星。
3. 随堂练习设计遗传与变异的填空题、选择题,巩固所学知识。
设计生态系统的连线题,让学生建立生态关系。
设计关于地球与宇宙的选择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遗传、基因、DNA变异、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2.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环境保护、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3.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季节变化宇宙的认识、恒星、行星、银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遗传与变异:简述基因与遗传的关系,举例说明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科学概念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课前准备:放大镜、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
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课时安排:1课时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
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
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3.3课《 日食 》教案含教学反思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3.3课《日食》教案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日食》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日食的形成原因和特点,掌握观测日食的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对日食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自然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
但日食这一现象较为复杂,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来深入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食的形成原因,掌握观测日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食的形成原因,观测日食的方法。
2.难点:日食的原理及观测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日食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日食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观测日食的道具,如太阳镜、手电筒等。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日食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日食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日食是什么吗?它是如何形成的?”2.呈现(10分钟)简要讲解日食的形成原因,重点介绍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之间的关系。
同时,展示观测日食的方法,如使用太阳镜、手表等。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日食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日食现象。
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讨论和实验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邀请几名学生上台演示日食实验,让其他学生观察并评价。
教师总结日食的特点和观测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日食和月食有什么区别?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日食的形成原因和观测方法。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践活动教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次活动,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六年级下册科学课程中的重点知识点,提高科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活动主题六年级下册科学实践活动教案主要围绕以下主题展开:1. 第六单元:空气与生命2. 第七单元:生物与非生物3. 第八单元:声音与光线4. 第九单元:运动与力三、活动内容第六单元:空气与生命1. 活动一:制作气压计学生通过动手制作气压计,了解气压与高度的关系,观察并记录不同高度的气压值。
2. 活动二:探究呼吸作用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探究氧气和二氧化碳在呼吸作用中的作用。
第七单元:生物与非生物1. 活动一:制作植物标本学生通过采集植物,制作植物标本,了解植物的主要特征,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
2. 活动二:参观动物园学生参观动物园,观察不同动物的特点,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培养爱护动物的意识。
第八单元:声音与光线1. 活动一:制作声音发生器学生通过制作声音发生器,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观察和记录不同音调、响度的声音。
2. 活动二:制作彩虹学生通过实验制作彩虹,了解光的色散原理,观察和记录彩虹的颜色。
第九单元:运动与力1. 活动一:制作小车学生通过制作小车,了解摩擦力、重力等力的作用,测试不同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2. 活动二:篮球比赛学生进行篮球比赛,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四、活动安排1. 第六单元:空气与生命第一周:制作气压计;第二周:探究呼吸作用。
2. 第七单元:生物与非生物第三周:制作植物标本;第四周:参观动物园。
3. 第八单元:声音与光线第五周:制作声音发生器;第六周:制作彩虹。
4. 第九单元:运动与力第七周:制作小车;第八周:篮球比赛。
五、活动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大纲概述本课程是六年级学生的必修科目,旨在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课程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包含四大主题: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
具体内容包括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植物与动物的生长与发育、地球的运动与地质变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
教学内容将以生活为基础,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
本课程采用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独立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知识。
利用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教学评估将通过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小组活动和期末考试等方式进行。
通过定期评估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案。
强调诚信和创新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学术道德观念。
二、教学目标理解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等。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包括提出问题的能力、实验设计的能力等。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
1. 知识与理解:使学生掌握六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与知识。
在第一节课程中,我们需要向学生介绍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包括科学的基本概念,如实验、观察、推理、假设等。
我们需要让学生明白,科学是一种系统性的知识和方法的集合,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究自然世界的规律。
我们将按照教材的内容,逐步引入各个单元的主要概念。
这些概念可能包括物质的状态和变化、生物的多样性和分类、遗传与进化、力的作用等。
每个概念都将是学生学习和理解的重点。
对于每个主要概念,我们需要提供详细的解释,并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在介绍物质的状态和变化时,我们可以通过水、冰和蒸汽之间的转换来讲解物质的三态变化。
实验小学2022-2023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1-4《设计塔台模型》教案
实验小学2022-2023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1-4《设计塔台模型》教案一. 教材分析《设计塔台模型》是实验小学2022-2023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设计、制作和测试塔台模型,掌握固定结构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塔台的作用,分析塔台的结构特点,设计并制作塔台模型,测试塔台的稳定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科学实验充满兴趣。
但在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还缺乏一定的信心和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塔台的作用和结构特点,知道固定结构的基本原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塔台的作用,掌握固定结构的基本原理,制作出稳定的塔台模型。
2.教学难点:如何设计制作出既美观又稳定的塔台模型。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塔台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使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直观地了解固定结构原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塔台模型的制作材料,如积木、纸杯、绳子等。
2.准备测试塔台稳定性的工具,如平衡尺、计时器等。
3.制作PPT,展示塔台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塔台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塔台的作用和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塔台为什么能稳定地站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讲解固定结构的基本原理,让学生明白塔台稳定的原因。
通过展示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塔台结构,为后续制作奠定基础。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并制作塔台模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制作出独特的塔台模型。
六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
六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光与颜色的关系,掌握光的三个基本特性。
2. 理解光的传播速度可以快到达1.08亿千米/秒。
3. 掌握三棱镜分光原理,了解彩虹产生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1. 光与颜色的关系,和光的三个基本特性。
2. 彩虹的形成原理和视觉原理。
三、教学难点:1. 三棱镜分光原理的阐述和彩虹产生的原因。
2. 光的传播速度快到达1.08亿千米/秒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探究教学法2. 情境教学法五、教学过程:Step 1.观察实验:解析光的三个基本特性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解析光的三个基本特性:1. 光具有直线传播特性,在透明介质中可以直线传播。
2. 光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快到达每秒 1.08 亿千米,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很多。
3. 光可以被反射、折射和散射。
Step 2. 观察实验:分析颜色与光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添加彩色小球到光线中,通过观察小球的颜色变化,让学生理解颜色与光的关系,认识光的三原色。
1. 过红光,红色小球显得非常鲜艳。
2. 过绿光,绿色小球变得非常明亮。
3. 过蓝光,蓝色小球显得非常深沉。
说明: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光。
Step 3. 讲授原理:三棱镜分光原理和彩虹的形成教师通过讲课,阐述三棱镜分光原理和彩虹的形成原理。
1. 三棱镜分光原理——光线在通过三棱镜的时候,会被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线,并且颜色会按照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
2. 彩虹的形成——雨后出现的彩虹现象,是因为太阳光线在雨滴中被折射和反射,光线被分解,形成七种颜色(红、橙、黄、绿、蓝、靛、紫),从而形成了一个圆形的彩虹。
Step 4. 情境教学:观测彩虹图谱教师让学生通过电子屏幕观看彩虹图文和观察虹的颜色、形态和位置等,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并能掌握彩虹颜色的分布规律和视角等相关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实验和图片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的特性和三棱镜分光与彩虹的形成原理。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身边常见的生物,从而了解生物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生物样本,如叶子、昆虫等,让学生亲自操作显微镜,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生物结构。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对简单的生物结构有所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显微镜的使用还不够熟练,观察生物结构时可能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和理解生物结构。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物结构,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描述。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生物结构,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树立探究精神,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物结构。
2.难点:学生能够准确描述所观察到的生物结构。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表达,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显微镜、生物样本等实验器材。
2.制作课件,展示生物结构的照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身边的生物样本,如叶子、昆虫等,并提出观察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显微镜操作,观察生物样本。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相互交流观察到的生物结构,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点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生物具有这样的结构?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拓展对生物结构的认识。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察、思考、表达的重要性,并激励学生继续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案教师:2014年3月1日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实验一:放大镜【实验类别】分组实验【实验目标】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实验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实验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
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学过程】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
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
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
(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实验结论】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实验类别】演示实验【实验目标】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重点】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难点】正确使用显微镜【实验准备】洋葱、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显微镜、放大镜。
【实验过程】一、谈话导入师:这是一个洋葱,如果从它的内表皮上揭下一块,你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放大镜又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显微镜又能看到些什么?二、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为了能更好地观察它,首先我们要制作一个玻片标本。
(师演示)1)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2)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
3)用盖玻片(或另一个玻璃载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
4)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
二、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1、先用肉眼观察洋葱表皮,将看到的画在科学记录本上(或书上13页)2、大家用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将看到的画到科学记录本或书上。
3、交流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到的有何不同。
三、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1、师:如果我们将洋葱表皮的玻片标本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又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2、交流我们在显微镜下的发现(洋葱表皮由一个个比较规则的多边形组成。
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阅读12页的资料,了解胡克发现细胞的故事。
让学生谈谈对细胞的认识。
)【实验结论】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与肉眼看到的洋葱表皮区别。
【实验类别】演示实验【实验目标】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懂得由于工具的改进,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秘密。
【实验重点】仔细观察并用画图记录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
【实验难点】能认真细致观察、记录。
【实验准备】实验器材:几种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显微镜。
【实验过程】一、生物细胞的观察1、师:上节课我们观察了洋葱表皮,发现洋葱的表皮是由一个个细胞构成的。
今天我们要继续用显微镜来观察生物不同部位的结构,看看在显微镜下我们能发现些什么。
2、如果先画完的组时间充裕,可与其它组交换观察用的装片,以观察更多种类的生物细胞。
3、交流我们的发现1)观察完毕后,准备交流观察发现。
2)先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发现。
3)根据自己的观察和黑板上同学们的绘图,说说你有什么发现?4)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阅读16页资料。
二、细胞的作用1、师:不同的细胞对于生命体有什么意义呢?2、观看课件或21页资料库的内容,结合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小组同学讨论并填写16页的网状图。
3、集体交流,完成细胞作用的网状图如:血液中的红细胞能运输吸入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
我们身体里的白细胞能和病毒、细菌作战。
绿色植物的一些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细胞具有遗传作用,能使特种的特征延续到下一代……三、小结: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
【实验结论】知道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板书设计: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张贴不同细胞的绘图)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实验四: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实验类别】演示实验【实验目标】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实验重点】米饭与淀粉与碘酒的化学变化实验。
【实验难点】米饭甜味的原因。
【实验准备】米饭、淀粉、碘酒、滴管、以及自带常见食物【实验过程】一、谈生活经验:我们每天都吃的米饭,你是否知道它的味道?学生谈,激起课堂与生活的联系。
二、品味米饭:1、要求每位同学都品尝,马上请同学边品边答味道。
2~3分钟时间后,请同学说说。
2、思考:米饭是甜的么?说明了什么?刚吃的时候怎么不是,后来怎么又甜的呢?3、试尝馒头或面包1~2分钟,什么味道?你觉得它们的甜味与什么原因有关。
(一部分同学有这方面的知识)4、阅读课本30页资料。
认可淀粉的存在、唾液的作用。
三、淀粉实验:1、出示淀粉,观察感受淀粉。
2、实验感受淀粉特性:用滴管滴一滴碘酒,观察。
一定提醒学生滴管头不能碰到实验品。
3、用滴管滴碘酒在米饭上,观察,说明了什么?验证了我们的资料。
4、思考:蓝色的物质还我们的米饭和淀粉么?是一种新物质么?这是一种化学变化。
四、食物淀粉鉴别:活动:我们有了碘酒可以鉴别淀粉的法宝,我们就可以鉴别许多的食物里是否有淀粉的存在了。
推测并验证你们的食物吧,记录在31页表格上。
【实验过程】了解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实验五: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实验类别】演示实验【实验目标】: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实验重点】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以及产生气体的判断。
【实验难点】对于实验的合理推想和论证。
【实验准备】小苏打、白醋、火柴、蜡烛、玻璃片【实验过程】一、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导入:1、小苏打:观察特点,描述,记录特征,判断物品(事先不告诉是什么物品,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联系生活)板书:小苏打2、白醋,观察描述,记录特征,判断。
板书:白醋二、混合小苏打和白醋实验1、过渡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将这两中物质混合在一起,会是怎样的状况呢?为什么?说说理由。
2、学生讨论回答猜想。
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看究竟会怎样吧!3、实验:A我们该怎样做这个实验呢?B混合的比例大约多少呢?可以参阅课本。
C仔细观察发生现象(看、听、摸等)4、实验交流:在实验中,怎么做的?有什么现象发生?(重点引导气泡的产生、来源和性质)三、验证产生气体1、推测:究竟产生了什么气体?怎么验证你的设想?教师对于学生猜想和验证方法作出评价和调整。
(重点是和空气的区别。
颜色、轻重、是否含有氧气能等)2、引导实验一:燃烧的细木条放杯内,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3、引导实验二:将收集气体倒在正在燃烧的蜡烛上面。
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4、根据实验所得信息,再次判断产生的气体,并说明为什么。
5、小结并延伸阅读:并不是仅仅因为以上我们验证的两个特点就可以断定就是二氧化碳的本质,但是经过科学家的大量研究证明就是二氧化碳,它还存在很多地方。
阅读33页,思考科学家是怎样确定气体成分的?四、小结:今天我们做了有趣的混合实验,通过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产生气体二氧化碳,相对于豆子和沙子的混合来讲,是一个有趣的化学变化。
那么混合之后杯子里的物质会是什么呢?课外搜集。
【实验结论】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产生气体二氧化碳。
第三单元宇宙实验六:日食和月食【实验类别】演示实验【实验目标】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
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实验重点】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实验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实验准备】乒乓球、玻璃球、手电筒、观察记录表;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日食和月食的信息。
【实验过程】一、认识日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
1、设疑激趣: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月相变化,知道月球的圆缺变化是在一个月内发生的,可是有时在一个晚上就能看到月球圆缺变化的全过程,你们看过吗?这叫什么现象?(板书“月食”)太阳是否有时也会有圆缺现象?这叫什么现象?(板书“日食”)你们听说过日食和月食吗?关于日食和月食你有什么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日食和月食》。
(完成课题板书)2、讲述:我们先来研究日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
3、(播放日食发生的过程录像)讨论并交流:日食发生过程有什么特点?从这些特点中你有何推想?4、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整理并适时补充日食发生过程的一些其他事实性资料。
5、小结日食发生过程中的一些特点:(1)太阳被一个物体挡住了;(2)挡光的物体是圆形或球形的;(3)挡光的物体是运动着的;(4)挡光的物体看上去和太阳差不多大;(4)地球、挡光物体和太阳差不多在一条直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