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三政治专题复习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高三政治考试必背知识点

高三政治考试必背知识点

高三政治考试必背知识点一、政治生活1. 国家的本质与功能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的基本职能包括内部管理和对外防御。

2. 我国的国家制度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家性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 民主政治的内涵与发展民主政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管理国家事务的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广泛和真实。

4. 政治权利与义务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权利。

同时,公民也应履行政治性义务,如遵守宪法和法律。

5. 我国的政治建设我国政治建设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二、经济生活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的经济体制。

2. 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特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特点包括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微观运作相结合。

4.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三、文化生活1. 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3. 文化创新与发展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要坚持以人为本,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

4.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保护与发展相结合,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高考政治必考知识归纳

高考政治必考知识归纳

高考政治必考知识归纳高三政治的知识点比较多,也比较零碎。

复习起来也比较困难。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必考知识归纳,希望大家喜欢!一、经济全球化的特征1、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生产要素流动的全球化市场规则的全球化金融运作的全球化科技开发利用的全球化2、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原因现代市场经济是世界性的市场经济。

经济全球化是现代高科技条件下全球性的经济融合的体现,是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世界市场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向全球化拓展的必然结果。

从根本上说,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国际分工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阶段,人类经济活动开始大规模地突破国家、民族界限,各国经济逐渐融为一体的历史过程。

3、经济全球化的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全球化市场体系形成为标志。

4、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1)国际间的商品流、资本流、技术流在数量上以空前的速度增长。

(2)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增强,全球经济合作走向新的起点。

(3)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跨国公司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生产的组织者,成为国际间商品、技术和资本流动的主要参与者,称为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动力。

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1、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大大加快了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的进程,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同时,经济全球化也有消极的影响,加剧了世界经济的动荡和不稳定,使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进一步扩大,加大了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

2、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机遇 (1)为我国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

(2)为在中国建立富有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巨大机遇,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更多的借鉴和选择。

(3)为我国引进技术、输出劳务和人才交流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

挑战 (1)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经济、科技竞争,新的贸易壁垒不断产生。

高三政治必背必会知识点

高三政治必背必会知识点

高三政治必背必会知识点、俗话说:勤能补拙。

勤勉乃成功之母。

,艰苦的条件造就人才。

一个成功人士,大都并不是天才。

聪明的人并不都是天才,而天才是靠努力,靠勤奋得来的。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三政治必背必会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1、了解文化的含义、形式(1)文化的含义(P6):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3)文化的形式(P8):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P10)(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这种影响一方面表现在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另一方面文化又能够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具体表现在: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不同性质的文化所起的作用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表现在:一方面,科学技术、教育、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的相互交融,可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来把握。

从国内来说,人们为了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从国际来说,只有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才能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3、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感受文化竞争力(P11)(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政治高考知识点

政治高考知识点

政治高考知识点
政治高考知识点:
1. 国家制度和国家机构: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权力的机关和运行方式等。

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包括党的性质、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党的组织制度等。

3. 社会主义制度:包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等。

4. 法治社会和法治国家:包括法治的基本内容、法治社会的特征、法律的地位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等。

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人大的组织和工作原则等。

6. 国家行政制度:包括国家行政制度的性质、行政机关的组织和工作原则等。

7. 单一的国家权力:包括国家权力的统一性、集中性和权力制约等。

8.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法定义务等。

9. 民族自治制度:包括我国民族自治制度的性质、民族自治地方的组织和工作原则等。

10. 参政议政和人民民主监督:包括政府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人民团体的组织和工作原则等。

11. 土地制度和农村经济:包括我国土地制度的性质、农村集
体经济组织的发展等。

12. 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包括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党的建设的任务和基本原则等。

以上是政治高考的一些重要知识点,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应对政治高考的考试。

(完整版)高三政治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完整版)高三政治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高三政治必背知识点(精华版)《经济生活》1.影响价格主要因素(分析我国粮、油、猪肉、CPI等物价上涨的原因)①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②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形成买方市场。

2.如何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②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为消费者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③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民未来收入预期④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⑤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刺激居民消费,转变居民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倡导科学、理性消费3.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结合当前形势分析我国采取的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的原因)(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怎么办):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6.公司经营成功因素?/企业经营如何才能取得发展/结合金融危机分析企业如何走过“寒冬”?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完善产业链条和产品结构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竞争优势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信誉和企业形象④企业间的兼并或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增强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的本领,增强经济安全防范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⑦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上市募资,扩大资本的支配范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7.就业问题(为什么、怎么办)(1)重要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

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梳理

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梳理

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梳理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梳理一1、运动(1)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

区别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

(3)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1)原理: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2024年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
一、政治思想理论
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奋斗目标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的创新
二、政治制度
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基本任务、党的建设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 参政党制度、人民团体制度、工会、共青团、妇联的组织和活动
4. 全民国防和人民武装力量
三、国家治理体系
1. 国家的性质、任务和根本任务
2. 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
3.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依法行政
4.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5. 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
四、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 基本权利和自由
2.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参与政治的途径
3. 公民的社会权利和经济权益
4. 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五、法律法规
1. 法律的概念和作用
2. 基本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
3. 宪法、行政法、民事法、刑法、经济法、劳动法等基本法律的内容和要求
4. 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社会建设、依法治国
5. 现行法律的运行和司法改革
六、国际政治关系
1.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2. 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3.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4. 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5.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问题
以上为2024年高三政治知识点的大致内容,总计约____字。

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新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汇总

新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汇总

新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汇总政治学科在新高考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知识点广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新高考政治知识点的归纳汇总: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1.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2. 辩证法的基本原理3.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4. 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发展规律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内涵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三、经济生活与经济制度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3.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四、政治生活与政治制度1.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五、法治建设与法律体系1.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2.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3. 法律的制定、实施和监督4.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六、文化建设与文化自信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3. 文化自信与文化软实力4. 文化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七、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1. 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2.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3. 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4. 社会和谐与社会稳定八、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1.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2. 绿色发展理念3.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4. 生态保护与修复九、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1. 国际形势与时代主题2.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3.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4. 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结束语新高考政治知识点的归纳汇总,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政治学科的核心内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

高三政治总复习资料

高三政治总复习资料

高三政治总复习资料高三政治总复习资料高三是每个学生都经历的重要阶段,对于文科生来说,政治是必修科目之一。

政治作为一门学科,涵盖的内容广泛,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点和理论。

为了帮助高三学生进行政治总复习,本文将提供一些总复习资料,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政治理论政治理论是政治学的基础,也是高考政治考试的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

对于这些理论,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教材、参考书籍以及政治学术期刊来进行深入学习。

二、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治组织的基本形式,学生需要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

这包括国家的组织结构、国家权力的分立与制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等。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以及其特点。

三、政治经济政治经济是政治学的重要分支,研究政治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生需要了解国家的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经济政策等内容。

此外,还需要学习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如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教材、参考书籍以及经济类期刊来深入了解政治经济学的知识。

四、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政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国家政治的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

学生需要了解我国的政治文化,包括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国际政治文化,了解不同国家政治文化的差异和联系。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教材、参考书籍以及相关研究论文来深入了解政治文化的知识。

五、政治实践政治实践是政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政治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学生需要了解我国的政治实践,包括政府的决策制定、政治运动、政治改革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国际政治实践,了解不同国家的政治实践和政治制度。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教材、参考书籍以及政治学术期刊来深入了解政治实践的知识。

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最全精选

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最全精选

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最全精选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一、货币1、商品⑴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⑴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⑵本质:一般等价物3、货币的职能⑴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形式:观念上的货币②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形式:现实的货币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③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⑴内容: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⑵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5、纸币⑴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⑵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⑶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货币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二、信用工具和外汇1、结算方式⑴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⑵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⑴信用卡:①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②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等⑵支票:①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高三政治复习知识点

高三政治复习知识点

高三政治复习知识点一、政治生活基础知识1. 政治与政治生活- 政治的定义- 政治生活的特点- 政治生活的作用2. 国家与政府- 国家的概念与发展- 政府的职能与责任- 政府的组织结构3. 民主与法治- 民主的基本原则- 法治国家的含义- 法律的制定与实施4. 公民权利与义务- 公民权利的分类- 公民义务的内容-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二、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1. 政治制度- 民主制度的类型- 专制制度的特点- 不同政治制度的比较2. 政治体制- 单一制与联邦制- 议会制与总统制- 政治体制的变迁3. 政党与利益集团- 政党的作用与功能- 利益集团的形成与影响 - 政党与利益集团的互动三、政治参与与政治文化1. 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的途径- 政治参与的意义- 政治参与的限制2. 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的概念- 政治文化的形成- 政治文化的影响3. 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的方法- 政治社会化的目标四、国际政治与全球治理1. 国际政治体系- 国际政治的基本概念- 国际政治体系的构成- 国际政治的主要行为体2. 全球治理- 全球治理的挑战- 全球治理的机制- 全球治理的未来趋势3. 国际关系理论- 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 建构主义与批判理论- 国际关系理论的应用五、政治经济学1.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政治对经济的影响- 经济对政治的影响2.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的特点与原则- 计划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比较3. 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 全球化的经济影响- 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与问题 - 应对全球化的策略请根据以上大纲内容,使用Word文档或其他文字处理软件,按照实际文档格式进行编辑和排版。

确保文档内容清晰、准确,格式规范,无乱码或错乱字符段落。

您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或减少内容,以符合您的具体需求。

高三政治复习知识点

高三政治复习知识点

高三政治复习知识点第一部分《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分别是什么?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的含义及其本质分别是什么?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运用)如何认识货币?①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其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②从一定意义上讲,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③对待金钱应该“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④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认为金钱是万能的拜金主义要不得,我们一方面要努力为国家创造财富,一方面也要养成把金钱花在需要它的地方,让自己在精神文明上也要上一个台阶。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纯洁。

3、货币的职能有哪些?它的基本职能是什么?货币的职能:第 1 页共 99 页①价值尺度: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价值,叫价格。

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

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③贮藏手段;④支付手段;⑤世界货币。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是什么?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5、纸币的含义及其发行标准是什么?纸币是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发行标准: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含义和发生原因分别是什么?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

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经济衰退出现。

高三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归纳总结1.经济生活方面:商品与货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价格与价值规律: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作用包括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消费与消费观: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居民的收入(当前收入、未来预期收入、收入差距)、物价水平、消费心理等。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要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生产与经济制度: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要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企业与劳动者: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包括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等权利。

投资理财:常见的投资理财方式有储蓄存款(便捷的投资)、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同在)、债券(稳健的投资)、商业保险(规避风险的投资)等。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重点归纳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重点归纳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重点归纳随着高考的临近,政治作为一门重要的考试科目,考生们必须认真备考,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为了帮助考生整理复习资料,本文将对高考政治必背知识进行重点归纳。

一、基本概念类1. 政治定义:政治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指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权利和利益,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参与到社会的集体事务中,协调关系,制定规则,达成共识,以维护和推动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2. 国家定义:国家是权力机关的集中体现,是在一定的领土内、以一定的形式来组织社会生活,维护社会秩序,达成共同意愿,实现公共利益的政治组织。

3. 民主与专制:民主是指国家政治权力的行使受到广泛民意的制约和监督,而专制则是指国家政治权力行使不受制约,自行其是。

4. 三权分立:是指国家政治权力被分为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独立的部门,这三个部门相互制约,互相独立,互相平衡。

5. 宪政:是指国家政治权力受制于宪法,并依照宪法规定来行使权力。

6. 改革开放:是指中国自1978年开始,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向市场经济改革,实现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二、政治制度类1. 单一制和联邦制:单一制是指国家政治权力集中在中央政府,下设的地方政府权力有限;联邦制则是指国家政治权力被分为中央政府和各个州政府,政治分权更明显。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

3. 议会制:议会制是指采用多党制的国家,通过议会选举产生主导政权的政府。

4. 总统制和议会制:总统制和议会制都是国家政治组织的基本体系,前者强调总统的权力和独立性,后者则强调议会的权力和独立性。

5. 多党制:是指国家中存在多个具有相对独立地位的政党,选举通过这些政党来组建政府。

三、国际政治类1. 一带一路:提出于2013年,是中国倡导的沿线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战略,目的是推动共建丝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路。

2. 联合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组织之一,由193个国家组成,其宗旨是维护和平,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基本人权。

高考政治常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政治常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政治常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很多考生在复习政治的时候,都觉得要记忆的知识点实在是太多了,其实我们可以重点记忆常考的知识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常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高考政治常考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辩证唯物论1、【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能动的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方法论)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方法论)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要发挥主动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二、认识论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②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方法论)要重视实践活动,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2、【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高考政治知识点1、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文化的`作用?(1)原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表现: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性质双重性: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整理

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整理

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整理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整理1.生产决定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2)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反作用生产(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使生产得以真正地完成(2)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节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3)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会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1)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3)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4)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4.国有经济的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这一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平稳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

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5.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必然性: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6.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7.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1)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2)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高三政治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三政治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三政治的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三是备战高考的一年,想有效复习好政治这门科目,就要重视知识点的归纳,全面巩固好基础知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三政治的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三政治的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我国的国家性质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绝大多数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的敌人实行专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2.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二、公民(我们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准的。

)3.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的基础和标志)、政治自由和监督权4.政治性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5.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③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

6.影响选举方式的因素: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7.民主决策(1)直接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2)意义:①有利于决策者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8.民主管理(性质:村委会和居委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1)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2)意义(坚持和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意义):①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②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高三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三政治学科是考生备战高考的重要一科,其内容繁杂、知识点较多。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掌握高考政治知识,本文将对高三政治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考生系统梳理知识框架,提升复习效果。

一、政治思想1.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它强调研究事物是要以唯物论为基础的。

对于现实问题,要运用辩证思维方式进行分析。

具体包括矛盾、对立统一和否定之否定三个基本规律。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特定历史时期,在这一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但生产力水平还很低,生产关系还不完善。

因此,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3.三个主要矛盾三个主要矛盾是指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同时还存在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同不平衡、不协调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二、中国革命和建设1.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推翻了封建帝制,奠定了近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基础。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驱除鞑虏、恢复民权”;主要推动力量是党、军、群众;并且建立了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

2.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它是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达20多年的艰苦斗争取得的。

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实施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工商业国有化等一系列重要措施,为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3.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历史阶段。

1978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提出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开放的方式引进外来资本和先进技术,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国际关系及中国对外政策1.不结盟政策不结盟政策是中国的外交政策之一。

高三政治必考知识点归纳

高三政治必考知识点归纳

高三政治必考知识点归纳政治学科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掌握政治必考知识点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以下是对高三政治必考知识点的归纳: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1. 唯物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2. 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3.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与政府的宏观调控。

三、政治经济学1. 商品与货币:商品的二重性,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2. 资本与剩余价值:资本的本质,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

3.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四、政治学1. 国家与法:国家的本质与职能,法的本质与作用。

2. 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 政治参与: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五、国际关系1.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2. 中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3. 全球化与国际合作: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际合作与竞争。

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 公民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实践。

2. 法律意识:法治观念,法律的作用与遵守。

3. 公民的社会责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七、时事政治1. 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了解和分析当前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及其影响。

2. 党的政策与国家战略:党的最新政策,国家发展战略的解读。

结语掌握上述知识点,不仅能够帮助高三学生在政治科目上取得优异成绩,更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要点归纳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要点归纳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要点归纳高考政治必背知识要点归纳高考是及其重要的一场考试,对于政治学科的复习,最重要的还是要讲学过的知识点全面复习和巩固好。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必背知识要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高考政治必背知识要点归纳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消费调节生产。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3、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共同富裕原则。

4、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地位和作用主要形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公司的法定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6、如何使公司(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公司如何经营才能成功)(1)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1)党和政府的就业政策:党和政府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

(2)劳动者:每个劳动者都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①树立自主择业观②树立竞争就业观③树立职业平等观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高考政治必背知识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和政体分别是什么?——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什么?——人民当家作主3、人民民主的特点及其表现是什么? ——广泛性和真实性广泛性表现在:权利的广泛性和主体的'广泛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政治专题复习知识点归纳政治常识(政治常识包括:国家制度、政党和政党制度、民族和宗教、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外交政策)专题十国家制度(本专题包括:国体、我国国体;政体、我国政体;国家结构、我国国家结构;国家机构、我国的国家机构;公民与国家关系)考纲要求:( l )我国的国体理解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理解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理解我国的国家职能。

( 2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理解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了解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了解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内容和意义。

( 3 )我国的国家机构了解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

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理解依法治国的含义( 4 )我国公民与国家理解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理解我国公民应履行的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理解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知识梳理]一、国家:1、含义2、属性:主权性、阶级性、社会性二、国体:1、含义2、决定因素3、判断标志我国的国体:1、名称及含义: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2、首要标志,阶级基础3、本质4、特点及优点5、必须坚持:必要性,重要性及途径三、民主:1、含义及其阶级性2、与专政的关系我国的民主:1、本质及特点2、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原因,途径及意义3、民主与法制的关系4、民主性质与民主程度的关系四、国家职能:1、含义2、与国家性质的关系3、分类:对内职能,对外职能4、目的我国的国家职能:1、对内职能2、对外职能3、决定因素及目的五、政体、1、含义2、与国体的关系3、基本类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1、人民代表:产生、权利及义务2、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地方人大的性质及职权3、地位及原因:优越性及表现4、进一步完善的途径及意义六、国家结构形式:1、含义2、与政体的比较3、类型及其特征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1、单一制:表现在2、一国两制:含义、内容及意义3、解决台湾问题:基础、方针及意义七、国家机构:1、含义2、特征3、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关系4、组织体系我国的国家机构:1、设置:按类别、按级别2、中央国家机关:组成及其关系3、组织和活动原则:(1)民主集中制:含义、体现及意义(2)对人民负责原则:原因及途径(3)依法治国原则:a、含义、本质及目的b、途径c、与以德治国的关系八、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1、根本原因: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2、法律体现: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3、具体要求:(1)从国家方面,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2)从公民方面,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3)从双方来看,都要坚持三个原则,即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原则,坚持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原则一、国体1.国家(含义;属性)(1)含义: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构。

(或者说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2)属性:具有主权属性、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

其中,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国体(1)含义:即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具体地说,就是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一个阶级手中;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2)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

(3)判断标志: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这是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

3.民主(1)含义及其阶级性: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统治阶级内部),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是国体(“在一定阶级范围”,即统治阶级内部)和政体(“按照平等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统一。

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抽象的、完全的民主和全民的民主是不存在的。

(2)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

另一方面,民主和专政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4.国家职能:(1)含义:是指国家在阶级统治与社会管理中所负的职责和功能。

它反映了国家活动的基本方向、根本任务和主要任务。

(2)分类:对内职能(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对外职能(保卫职能和交往职能)(3)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

5、我国的国体:(1)名称及含义: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2)首要标志,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

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基础。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4)特点及优点:广泛性和真实性。

第一,民主具有广泛性。

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和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第二,民主具有真实性。

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5)必须坚持:必要性,重要性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载入我国宪法;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③人民民主专政在改革开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6、我国民主政治建设:(1)必要性: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②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

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障。

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如何建设:①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②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

③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不能照办西方政治模式。

④坚持和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扩大基层人民民主。

理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7.我国的国家职能:(1)对内职能①政治职能:即国家维护政治统治和政治稳定的职能,包括依法打击各种破坏活动和各种犯罪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②经济职能:即国家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③文化职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保证经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而且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包括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艺术、广播电视、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

④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包括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搞好社会治安,保护公共财物;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兴办各种公共工程,完善各种公共设施;保护公共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2)对外职能:①保卫职能: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②交往职能:发展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③维和职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提示:(1)履行国家职能的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及各部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不包括:党的机关、人民政协和其他社会组织、人民团体,城市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

(2)要全面把握各职能的名称、基本含义、意义和行使方式。

(3)要注意把握同一事例可能体现几种职能。

区分体现某种职能与有利于处理某种关系的不同。

二、政体1、政体基本内涵(1)含义: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

(2)政体的决定因素:国体、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影响等。

(3)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适当的健全的政体,对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有着重要的作用。

(4)基本类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比较议会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共和制(异同)。

比较总统共和制和议会共和制(异同)。

(内容略,详见课本P20~23)]2、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1)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地方人大的性质及职权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

(2)民主集中制是人大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3)人民代表:法律地位、产生、权利及义务①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性质和法律地位)②如何理解“我国的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

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因此不能说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③人民代表的权利和义务权利:A发言、表决免责权B提案权C质询权义务:A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B保守国家机密C密切联系群众,经常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D接受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监督(4)地位及原因:优越性及表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

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的统一。

有利于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

(5)进一步完善的途径①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的选举。

②进一步加强人大的立法和监督职能。

③进一步密切人大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提示:区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政权体系中居核心地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三、国家结构1、含义2、与政体的比较3、类型及其特征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1、单一制:表现在2、一国两制:含义、内容及意义3、解决台湾问题:基础、方针及意义1、含义: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整体和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相互关系的构成模式。

2、类型:国家结构形式包括单一制和复合制(主要是联邦制)。

二者的区别主要是前者地方的权力是中央赋予的,而后者的中央权力是地方让渡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