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理论在城市垃圾处理行业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7-12-10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资助项目(T J05-G L011)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朱俊文(1974-),男,安徽怀宁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项目管理、企业管理研究。

高 华(1969-),女,辽宁康平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公共项目管理、项目投融资研究。

循环经济理论在城市垃圾处理行业中的应用

朱俊文,高 华

(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0384)

摘 要:本文从循环经济的3R 原则出发,构建了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城市垃圾处理模式,探讨了该模式实施时存

在的障碍并从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技术研发和资金投入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循环经济;3R 原则;垃圾处理;实施策略中图分类号:F29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92X (2008)02-0086-0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垃

圾无论是人均产生量还是绝对量都有很大增加。这些垃圾占用土地,污染水体,破坏植被,污染大气,造成了严重后果,城市垃圾处理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城市垃圾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含量达28%,仅大城市生活垃圾可回收塑料5315万吨、旧玻璃1812万吨、废金属2163万吨,按每年回收废塑料的一半,可回收2617万吨,废塑料600元Π吨,则每年可回收116亿元,垃圾资源回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如果考虑垃圾资源的回收利用,建一座全新的年处理量为20万吨的垃圾综合处理厂,投资总额约3000万元左右,每年可以从堆肥产品、回收的废纸、金属、玻璃、塑料热解产品等可用物质中盈利约600万元,五年内即可收回成本。这种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利用正是循环经济的观点,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循环经济理论出发,探讨其在垃圾处理行业中的应用模式及其实施策略。

一、循环经济理论的内涵

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模式。第一种传统经济模式。它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开放式经济过程,即人类从自然中获取资源,又不加任何处理地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第二种是“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其具体做法是“先污染,后治理”,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第三种就是循环经济模式,也称为全过程治理模式,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它强调在生态阈值的范围内,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从原来的仅对人力生产率的重视转向在根本上提高资源生产率,使“财富翻一番,资源使用减少一半”,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切实有力地保护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能力,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目的。

11循环经济的含义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

态化。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遵循“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原则,采用全过程处理模式,以达到减少进入生产流程的物质量、以不同方式多次反复使用某种物品和废弃物的资源化目的,实现从“排除废物”到“净化废物”再到“利用废物”的过程,达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

21循环经济理论的3R 原则

循环经济理论的3R 原则指的是“减量化(Reduce )、再使用(Reuse )、资源化(Recycle )”三个原则。

(1)减量化原则。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原料和能源,特别是控制使用有害于环境的资源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从而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

(2)再使用原则。再使用原则要求制造的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使用和反复使用,而不是用过一次就丢弃。

(3)资源化原则。资源化原则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

二、循环经济理论在城市垃圾处理中的运用11遵循减量化原则,从源头减少垃圾数量

根据这一原则,在生产中要求厂商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物质使用量、通过清洁生产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而且不过度包装或生产一次性的物品。在消费中要求消费者要减少对物品的过度需求,学习大宗购买(但不要大于人们所必需的量),选择包装物较少和可循环使用的物品。这样可以减少垃圾的产量,在源头上控制垃圾的产生,减少垃圾处理的压力。

21遵循再利用原则,减少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垃圾排放

根据这一原则,在生产中要求厂商尽可能使用标准尺寸进行设计,使产品部分零件容易和便捷地更换,而不必更换整个产品。还需要鼓励再生制造工业的发展,以便拆解、修理和组装用过的和破碎的东西。同时在生活中,要求消费者尽量对物

68・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8年第2期

品进行修理而不是频繁更换。例如人们可以将可用的或可维修的物品返回市场体系供别人使用或捐献自己不再需要的物品。这样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数量,减少垃圾的产生。

31遵循资源化原则,促进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变废为宝”

根据这一原则把垃圾分类后进行处理再回收利用,可以将消费者遗弃的废弃物资源化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或者不同类型的新产品,或者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发电等。要实现垃圾循环利用应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将少量的、不能作为再生原料进行循环利用的垃圾称为“分类残余垃圾”,通过填埋、燃烧等手段进行再利用。将可以作为再生原料的垃圾,通过各种回收处理技术,生成再生资源或再生产品,重新被厂商或消费者利用。这样,

在垃圾处理的整个过程实现的闭合,达到了循环经济的目标。

遵循3R 原则,构建了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城市垃圾处理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城市垃圾处理模式三、循环经济理论在城市垃圾处理中应用存在的障碍

11循环经济的理念还未完全建立,把循环经济等同于环保经济

人们之所以对垃圾进行处理是为了保护环境,把循环经济等同于环保经济。这是人们对循环经济的狭义理解,认为循环经济只是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没有认识到这是在新世纪绿色文明背景下的一种新经济形态,是一种追求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多赢的经济发展模式。

21过于关注垃圾处理的末端模式,没有从源头上有效控

制垃圾数量

目前人们更多把精力和资本放在各种垃圾处理技术和方法的研究之中,很少关注垃圾产生的源头及如何减少垃圾排放的数量,这是典型的末端处理模式。只有等问题发生后再被动解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随着垃圾数量激增,处理的成本越来越大,减慢了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必须从源头控制垃圾的产生和排放,不单单只重视垃圾处理的末端模式。

31缺乏有关垃圾收集分类、资源再利用的相关政策和规

章支持

到目前为止,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或修订了《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4部环境法律,制定或修订了10多部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重要法律。但有关垃圾如何进行分

类、收集各种资源再利用却缺乏政策支持,没有相关规章可遵循,造成政府对垃圾分类收集和再利用的作用、效益宣传力度不够,垃圾分类收集和再利用难以深入人心。

41人们缺乏垃圾分类收集、资源再利用的观念

由于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又缺乏相应的教育,人们普遍没有垃圾如何分类和收集的知识和观念,尤其是生活垃圾,人们在垃圾倾倒时不做任何分类,为以后的垃圾处理造成很大不便,增加了垃圾处理的成本。另外,节俭和废旧物再利用的风尚尚未形成,浪费之风普遍,无形中阻碍了循环经济理论在垃圾处理中的应用。

51垃圾产生、收集和处理技术尚需提高

近几年清洁生产、垃圾收集和处理的技术虽然有很大进步,但与满足循环经济的要求相比还有距离。我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比较落后,环保产业的总体水平只相当于国际上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亟待提高。因此,技术滞后制约了循环经济理论在垃圾处理行业的运用。

四、循环经济理论下的垃圾处理模式的推进策略

针对上述制约循环经济在垃圾处理行业中应用的障碍提出如下政策。

11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有关垃圾分类收集、再利用、再循环使用的规章制度,并从政策上给予支持

对于垃圾收集分类,我国虽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但不够细致,操作性较差,应细化,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另外,政府应设立或鼓励公益社团设立相应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部门,强化废旧物品的再利用,做到真正的物尽其用。对于经处理的再生产品的消费,从价格上给予消费者一定的优惠,鼓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此类型产品,这样有助于垃圾从产生、收集到处理的循环经济模式的形成,整个社会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21通过宣传和教育手段,使循环经济在垃圾处理中运用的观念得以确立

首先,利用各种形式比如图片、报纸、杂志、电视短片节目对如何减少垃圾排放、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和废旧物品的再利用方面进行宣传,使人们了解和掌握有关减少垃圾排放和垃圾分类、废旧物品再利用的相关知识,逐步影响人们以往的生活和消费习惯,培养绿色消费习惯和观念。

其次,从孩子抓起,进行循环经济理念的教育。建议从小学开始,在课本自然知识中增加有关循环经济的理论以及垃圾分类收集、回收再利用的知识,从小对其教育,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这样可使循环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垃圾处理中运用该观念,障碍就会扫除,使社会环境得以可持续发展下去。

再者,通过宣传和教育,培养人们的节俭之风。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阶层的分化,加上城市一家一个孩子,奢侈浪费之风渐浓。因此,必须通过宣传和教育,了解资源的有限性,不应该浪费有限的资源,提倡节俭风尚和扶贫救助之风,将自己不用但依然可用之物赠送或转卖给需要之人。这样可以在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减少垃圾处理的数量,减轻垃圾处理的压力。

31加强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和垃圾处理回收综合利用的技术研究

政府应从政策、税收、财政等方面加大(下转第100页)

78・循环经济理论在城市垃圾处理行业中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