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美学_生活世界与作家主体_徯晗
文学概论课后题答案
第三章1、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2、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生产活动中,人改造了自然,使自然变成了人化的自然,同时,人再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己,使自己被自然所丰富所改造;3、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作家、作品、读者、世界;4、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指文学活动不同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围绕作品这个中心,作家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其中,分别构成了若干对主体间性关系,包括自我与自我,自我与现实他者,自我与超越验他者以及自我与潜在他者;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中;一方面是主体的对象化,另一方面是对象的主体化,正是在主体对象化与对象主体化的互动过程中,才生动显示了文学所特有的社会的和审美的本质属性;5、文学本体论:英美新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本体地位,揭出这一观点,代表人物是兰塞姆;他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和读者;6、劳动说:文学原始发生的主要学说之一,把劳动作为文学的起点;劳动揭示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7、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指文学进程、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甚至是反方向的发展;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型的体现:一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另一种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水平并不是成正比例,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领先; 思考题: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答:关系: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位置: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具有意识形态特征;2、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各自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答: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分别以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为依据;从作品角度出发的本体论形式主义;从专家角度出发的接受论接受美学主义;从世界角度出发的再现论现实主义;从读者角度出发的表现论浪漫主义;3、简述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答:1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基本活动的前提,这一方面在于人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另一方面,在于人就是在这种生产活动中生成的;2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人的活动都伴随着一个自觉的目的,而这一目的又是源于某种需要而设定的;史前人类在劳动中为了协调行动,交流情感信息,减轻疲劳等,就由这些需要产生了语言和最初的文学;3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远古遗存的作品中大都描写了当时人们劳动生活的内容;4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形式,早期的文艺形式同劳动过程直接相关,所以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结合体;4、试辩证说明文学发展的诸多原因;答:1社会风气的变化2文学的发展与时代的变化密切相关3是某种非人力可改变的因素4从文学内部来探求文学发展的动因,认为文学的发展像自然界运行一样只在于它的内在动因5文学的发展只是文学固有的因素的不同组合引起了形态变化6文学发展的根本力量在于劳动;以上原因各有侧重,但在终极意义上应该说是经济因素决定了文学发展,直接意义上往往是上层建筑各部门的相互影响制约了文学的发展;总地来说,各种观点由于所处的历史时期,社会意识形态及分析角度虽各有不同,但都在某个方面以独有的方式阐释了文学发展的原因;第四章1、文学的含义:简言之,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是发展变化的;2、话语: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指与社会权利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形式,是指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之间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活动;3、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4、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形式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渗透,浸染的状况;思考题:1、文学有哪两种含义现在通行的文学含义是什么答:两种含义是文化含义和审美含义;文化含义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审美含义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动以及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现在通行的含义是:审美的语言作品;2、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答: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在无功利、形象、情感中隐含功利、理性和认识;3、什么是话语蕴藉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答: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进一步看,文学作为话语蕴藉,有两层含义: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4、当前在文学的含义和属性问题上,有哪些代表性观点这里把文学视为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具体表现在哪几点上答: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有三种代表性观点:1无功利和功利;文学是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又间接指向某种权利;确切的说,无功利是直接的,功利是间接的,直接的无功利性总是实现间接的功利性的手段,这一观点正从目的的层面上显示了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2形象与理性;文学直接是形象的,但在深层又具有某种理性;这是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在表现方式层面的显现;3情感与认识;在文学中,审美情感是直接的,理智认识则是间接的,直接的审美情感的深层往往隐藏着间接的理智认识;这说明,文学的属性不是单一的,而是双重的;第六章1、精神生产:指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如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法律等,它是从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的;2、艺术生产:马克思从社会生产活动的角度,把艺术活动称作为“艺术生产”,将其与科学、哲学、政治等活动一起列入“精神生产”的范畴;3、文学创造的客体: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客体即“自然说”,认为文学的客体是地利与人之外的自然;这里的“自然”最初指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后来泛指社会生活;另一种客体即“情感说”,认为文学客体是人的心灵、情感;我们认为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4、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是具体的社会人;5、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主体能动的审美地反映客体,即主动地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意识、情感对象化,即将客体主体化,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又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6、文学创造的主体“客体化”:主体从选择客体开始到对具体客体的重塑整个过程,都要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依据,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作家对客体的选择要受到当时社会情势的规定和制约,甚至在创造过程中客体还会改变主体原先的构思,从这个角度说,客体也是使主体“客体化”了;思考题:1、“艺术生产”的概念是怎样提出来的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答:从社会生产的角度看,文学创造是一种生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把艺术活动称为艺术生产;关系:物质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也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精神生产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的,从属于物质生产或直接为物质生产服务;精神生产总是受到物质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并随之发展;2、文学创造与科学的本质区别;答:科学活动的特点是揭示客体的真实本质,它通过理性思维力求如实地把握世界的客观规律,是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概念、范畴的活动,目的在于获取关于客观世界真理知识,以满足人的理性需要;文学活动则是通过人对世界的情感体验、感受、评价,力求表达主体对于世界的主观感受和认识,并将这种感受和认识传达给别人,以满足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需要,其生产成果,主要体现为人的情绪、情感的形象形态,科学认识的因素在文学创造及其作品中已被情感化、诗意化、审美化了;3、文学活动作为一种“言语”与日常用语、科学言语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文学言语是一种创造性语言答:区别:科学话语作为科学领域使用的言语,强调严谨的逻辑和风格,显得朴素单纯,千篇一律;日常用语由于发生在具体交往中受到现实人际关系和具体语境的影响,较富于感情色彩和个人风格,但总的来说还是服从于说明的需要;文学言语突破了语法结构和逻辑要求,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比日常言语更富于艺术性、技巧性、个体风格,同时也更含蓄、多义、模糊,有限的言语中往往包含着无限的意蕴;文学言语是一种创造性语言的原因:突破了语法结构和逻辑要求,强调个人色彩和风格;一般不作为说明的手段,而是作为描写、表现、象征的符号体系;与普通言语有一定程度的背离,采用隐喻、暗喻、转喻暗示、象征等形式来反映外部世界,表达主体的情思;4.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的客体,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只有经过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才是文学创造现实客体答:特点:整体性的社会生活,具有审美价值或经过审美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的社会生活,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原因: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当它处于自在状态时仍不能成为文学创造的真正的现实客体,作家对生活的体验是一种审美的体验,是一种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比任何别的体验更具主观性,经过体验的生活才成为主客观统一的具体生活材料;5、能否说“凡是写作的作家就是文学创造的主体”如何理解“作家是美的体验者、评论家和创造者”答:不能;因为只有处于文学生产活动中并具有主体性的及自由自觉的创造者,才是真正的文学创造的主体;理解:文学活动属于价值判断的活动,更具体地说,属于审美价值判断的领域;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活动也是一种观念活动,通过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事物即审美客体的直观感受、情感体验,对对象作出审美判断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文学活动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世界;因此,文学创造的主体既是美的体验者、判断者和评价者,又是美的创造者;6、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的特点:创造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评价从感情体验为心理特征,文学创造主体对客体的审视总是以情观物,在这种情感体验中去发现自身与对象的情感关系;一旦主体与客体发生某种诗意情感联系时,主体就会对它倾注全部情感;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把握以感性直观为思维特征;文学创作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主要是一种感性活动,主体不以概念为中介而以形象为中介去连接客体;不扬弃客体的个别性,客体始终是以具体形象向主体展现自身;7、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首先是主体能动地审美的反映客体,即主动的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意识、情感对象化,即客体主体化,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统一就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8、文学创作中作为主体的作家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的原因:创作客体的社会生活是经过作者体验过后选择的,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对具体客体的剪裁、缀合、概括、综合、虚构、想象和情感化、观念化上,也就是对客体进行变形,情感投射和观念转移都是由作为主体的作者完成的;第七章1、材料: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也是研究文学创造过程的第一点;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整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和信息;2、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3、创作动机: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文学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4、艺术构思: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从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是创造过程中最实际、最紧张、最重要的阶段;5、灵感: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它的外在形态是围绕某一主题线索在思考中突如其来的顿悟;它来临时的突出特征是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不及时捕捉就难以再现;6、直觉:本意指视线、外形,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作出的直接的解释和揭示;7、综合:围绕某种中心意念,以心智的功能加工,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糅合成一个能够体现自己意图的完整的有机的艺术形象的构思过程;8、突出:作家在构思时从纷繁复杂的思绪中抓住一个形象,调动各种材料加工手段为其服务,使之明确、清晰、与众不同的构思方式;9、简化:指作家故意少说几句,略去具体细节而抓住主干,神形兼备的传达出形象的大致轮廓与内在精髓的构思方式;10、变形:指作家在构思中极大的调动想象力与创造力,以违反常规事理创造形象的方式;11、陌生化:作家或人物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不得不以陌生的眼光和如实的描写它以消解“套版反应”,进而使读者产生某种新奇感的构思方式;12:即兴: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地创造出某作品的状况,特点是趁热打铁;13、推敲:指作家在语言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单词,调动语序,以求准确恰当地把形象或意念具体化的操作手段;思考题:1、为什么说文学材料具有主体性特征写主观性相联系答:因为文学创造的主观性很强,所以文学创造的主体特征很明确,对于文学创造来说,真正的材料是那些进入了作家大脑并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烙印的刺激和信息;因为只有这些刺激和信息可以直接参与构思艺术,并通过无意识地“改头换面”之后悄无声息的进入未来的文学作品中;2、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1艺术发现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2艺术发现是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3艺术发现虽然是对外在事物一种独特的把握,但在这种把握中,外在事物只是一个机缘,使这个机缘的某一突出之点,与作家个人体验的契合4艺术发现并不改变原来的事物,而只是透过独特眼光所看到的成分注入其中,从而在知觉中出现一个新的创造物;3、灵感与直觉的区别:灵感是长久思索、艰苦劳动之后的成果,直觉都是从整体上对事物做出的突出判断,它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之后,直觉却往往发生在第一次碰头之时;灵感获得成熟的答案,直觉则是得到推测性的洞察;4、意识和无意识在文学创造中的意义:1无意识在暗中组合材料,意识在艺术构思中起主要作用2无意识承担大量的工作,一切形象、情结、结构等及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有意识完成;5、为什么说即兴不是凭空出现的答:1即兴需要足够的材料储备和情感积累2即兴创作要气氛和契机3即兴的外在表现是突发性和一泻千里的冲动,但实际上却是作家综合心力的集中爆发,是长久酝酿的产物4即兴不是作家的理智所选择的,它和其禀受的天赋、气质等先天的因素以及后天掌握的本领、技巧有关;第八章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1、艺术真实: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情感与诗意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具有审美价值意义的真实;2、艺术概括: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从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的介入方式对个别特殊即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的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的方法;3、情感评价:指文学创造主体以自己的审美价值取向对其所描写和表现的人物与事件所作的情感性“裁判”;4、艺术形式:其本质及内涵可以从表层到深层逐层地界定为:1是文学审美价值追求的实现方式2这一实现方式于具体作品体现为艺术文本的存在状态3艺术文本的存在状态是由语言材料及各种艺术手段如体裁风格、音韵节奏、叙事语调、表现手法有机组织起来的4语言材料及各种艺术手段的有机组织实际是内容的组合与显化、生成与呈示5内容的组合与显化,生成与呈示是真善美价值追求的最后完成;5、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作的审美价值追求在文学创造中“真善美”与艺术真实、情感评价、形式创造是什么关系答:1作为文学创造的审美追求,善助益社会进步与人生幸福是其价值结构的核心,不是“善”的就不可能是“美”的,并且“善”与“美”的存在和呈现都要以“真”为根据和基础;因此,“真善美”及其统一便构成了文学创造审美追求的价值结构及内涵;2“真善美”三位一体,但在文学创造的艺术范畴里,艺术真实主要与“真”相关,情感评价主要与“善”相关,“形式创造”主要与“美”相关;6、艺术真实主要与哪些主要特征说明艺术真实区别于生活真实及科学真实的原因; 答:1特征:内蕴性、假定性、主观性、诗意性2一切现实中存在和历史上出现过的事物都是生活真实,包括一些假象;艺术真实则是以“历史理性”对社会生活内蕴本质以及必然性的解释,作为自己求“真”审美价值取向,并表现在其创造的假定虚拟性的情景之中;因此,艺术真实乃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体现着主体对生活的能动性认识和把握;就致力于揭示和把握客体对象的内蕴而言,文学创造与科学活动虽然相通,但是科学活动的目标及过程讲求客观性;而文学创造的认知则具有浓厚的主观性主体性,即追求建立在人的生命体验与审美感受以及对社会生活给予人文关怀的立场上的真实;与讲求实证性、精确性的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是作家诗意性创造的产物,因而极富情感的感染力和心灵的震撼力; 7、诠释艺术概括的价值意义;答: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所提供感性形态的假定性情境,是与社会生活个别性、偶然性相联系的,而它所表现的社会生活的内蕴又是与其普遍性,必然性相联系的,这一内在矛盾在文学创造中是通过艺术概括的手段达到对立统一的,换句话说,。
儿童视角下的叙事——论西西小说《候鸟》的艺术特色
第39卷第2期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1年4月Journal of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Vol.39No.2Apr.2021doi:10.3969/j.issn.1673-0887.2021.02.007儿童视角下的叙事——论西西小说《候鸟》的艺术特色郝子靖(香港城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中国香港)摘要:西西自传体小说《候鸟》采用儿童视角,叙写了林素素一家为躲避战乱迁往香港的故事,其叙事结构具有细节化和碎片化的特征,语言具有鲜明的儿童化特色。
儿童视角下的叙事态度较为平静,却蕴含了一种悲悯情怀。
若借卡尔维诺所述的“轻逸”而观之,儿童视角下的语言和感受尽管表面“轻逸”,但它却表现了历史之沉重,写出了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
关键词:《候鸟》;儿童视角;叙事结构;叙事语言;叙事态度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志码:A西西,原名张彦,1937年出生于上海,1950年随父母迁居香港,是香港著名的作家。
其作品常以儿童视角书写,语言具有童稚风格,而故事多具有童话色彩,如《我城》《飞毡》《浮城志异》等,这些小说在学界研究较多,而她的自传体小说《候鸟》《织巢》则较少有人讨论。
《候鸟》虽不似上述作品这般有童话和寓言特性,但其儿童视角和童稚化的语言风格却依然鲜明。
本文试图对西西小说于儿童视角下的叙事视角与结构、叙事语言、叙事态度等特色进行深入研究,并归纳总结西西小说的叙事风格,认为其与卡尔维诺所说的“轻逸”有异曲同工之处。
一、细节化的历史书写描写大历史背景下的小人物是海外华文作家常关心的话题,如西西、施叔青、严歌苓、白先勇、刘大任等。
刘大任曾直言:“我们习惯看到的’历史’,事件、人物及其所涉的戏剧性,大都是波澜壮阔、曲折迂回的那一种,日常生活中的小人物,点点滴滴的小故事里面,有’历史’吗?”[1]4他的话引人深思,以个人生活为切入点,是书写历史的重要方法,容易使情节更加真切,人物更加鲜活。
现代散文的叙事风格研究
现代散文的叙事风格研究散文,作为一种自由灵活、形式多样的文学体裁,一直以来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读者。
在现代社会,散文的叙事风格更是呈现出丰富多元的特点,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现代散文的叙事风格首先体现为真实性与个性化的融合。
与传统散文相比,现代散文更加注重作者个人真实的经历、感受和思考。
作者不再仅仅是客观地描述事物,而是将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融入到叙事中,使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比如,鲁迅的散文常常以犀利的笔触揭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弱点,他的《朝花夕拾》中,既有对童年美好回忆的温情描绘,也有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批判,这种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的叙事方式,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真理的追求。
现代散文的叙事视角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传统散文多采用全知全能的视角,而现代散文则出现了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等多种视角的灵活运用。
第一人称视角能够让读者直接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增强作品的亲和力和真实感。
例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线索,讲述了在与命运抗争过程中的痛苦与挣扎、思考与感悟,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第二人称视角则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仿佛在与读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而第三人称视角则可以更客观地展现事件和人物,给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
在叙事结构方面,现代散文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模式,呈现出更加灵活多变的特点。
有的散文采用片段式的结构,将看似零散的生活片段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共同表达一个主题。
如汪曾祺的散文,常常通过描绘一些平凡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展现出生活的韵味和人生的哲理。
有的散文则运用时空交错的结构,在过去与现在、现实与幻想之间自由穿梭,拓展了作品的内涵和深度。
这种叙事结构的创新,使现代散文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人复杂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审美需求。
现代散文的语言风格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不再追求华丽的辞藻和严谨的句式,而是更加注重语言的简洁、自然和生动。
杜威的美学思想及其当代影响
杜威的美学思想及其当代影响何溪;徐陶【摘要】杜威在其实用主义和经验自然主义基础上发展出实用主义的美学思想,对传统美学的诸多重要议题进行了重构,杜威的美学思想可以看作传统美学向当代美学转化的一个中介,引领我们去关注当今艺术的大众化、生活化和多元化。
%Dewey developed his pragmatic aesthetics on the basis of his pragmatism and empirical naturalism ,and reinterpreted some important traditional aesthetical issues .Dewey’s aesthetics can be seen as a medium between traditional aesthetics and nowadays aesthetics because that it can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popularity ,daily routine and pluralism of art today .【期刊名称】《上饶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6页(P17-22)【关键词】杜威;美学;艺术;经验自然主义【作者】何溪;徐陶【作者单位】湖南大众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712.51杜威的美学是在其实用主义和经验自然主义的哲学观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杜威以艺术的经验本体论对传统美学的诸种观点,包括形式主义、表现主义、再现论、心理分析等美学流派进行了再阐释。
罗蒂、舒斯特曼等人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美学思想,从而使实用主义美学成为当今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并且日益和分析美学相互渗透。
实用主义美学极大的包容性和广阔的视野为当今艺术和审美活动的大众化、多元化和生活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角,从某种意义上说,杜威所开创的实用主义美学是从传统美学转化到当代美学的一个中介。
生活美学的多元对话——“新世纪生活美学转向:东方与西方对话”国际研讨会综述
作者: 王确[1]
作者机构: [1]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出版物刊名: 哲学动态
页码: 105-107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12期
主题词: 国际研讨会;美学转向;多元对话;生活美学;研讨会综述;西方;东方;东北师范大学
摘要:2012年9月2—5日由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新世纪生活美学转向:东方与西方对话”国际研讨会在长春召开。
来自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土耳其、中国台湾地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吉林省作协和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美学家及美学学者近百人参加了大会。
《哲学研究》、《哲学动态》、《艺术评论》、《社会科学战线》、《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的代表也应邀出席会议。
比较文学概论的练习及答案
比较文学概论的练习及答案《比较文学概论》练习及答案习题一一、填空题1. 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它研究的的各种现象以及其间的各种关系。
2.研究一国之内的、和被称为国别文学研究.3.总体文学研究超越国家、民族、语言界限的那些、、和。
4.互证是以不同文学为例证,以达进一步的共识。
5.比较文学除研究文学间的种种现象之外,还研究等诸多方面的联系,这就是文学的。
6.文化发展是通过和两种作用来进行的。
7.文化转型是指在某一特时期内,文化发展明显产生,同时又进行急邃的。
8.20世纪后半叶,人类经历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大转型,即在以外,也得到蓬勃发展。
9.如果没有不同文化间的、,我们的文化就会变成一片文化沙漠。
10.比较文学在与他种文学的交往中,以、、、为己任,是沟通各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二、名词解释1.文化转型时期2.互证3.横向开拓三、简答题1.什么是逻辑学范式?2.什么是现象学范式?3.文学研究的两种不同层次指的是什么?4.简述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
5.文化转型的原因四、论述题谈谈对人类文化的多元发展的认识。
练习答案一、填空题1. 存在于不同文化中不同文学之间2.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3. 文学运动文学题材文体和技巧4. 寻求对某些共同问题的相同或不同的应合5. 文学与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跨学科研究6. 认同离异7. 危机和断裂重组和更新9. 和而不同多元并存10. 互为主观互为语境互相参照互相照亮二、名词解释1、文化转型:文化转型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文化发展明显产生危机和断裂,同时又进行急遽的重组与更新。
如西方的文艺复兴、中国的魏晋六朝和五四时期。
2、互证:是以不同文学为例证,寻求对某些共同问题的相同和不同的应和,以达到进一步的共识。
3、横向开拓:横向开拓是一种文化外求,外求的方向大致有三:一是外求于他种文化;二是外求于同一文化地区的边缘文化;三是外求于他种学科。
三、简答题1、什么是逻辑学范式?教材第13页2、什么是现象学范式?教材第13页3、文学研究的两种不同层次指的是什么?教材第5页4、简述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
时评类博主简介范文优选8篇
时评类博主简介范文优选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作文大全、诗词歌赋、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mplete sentences, complete compositions, poems,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时评类博主简介范文优选8篇时评类博主简介范文第一篇我要你重获原来的生活,认定了这一辈子的承诺。
西南大学17秋[1145]《美学和人生》作业答案解析
1、当人心境压抑时,去观看喜剧表演,用笑来冲淡郁闷,从而保持情绪的稳定,这是艺术的社会干预功能( )。
社会干预功能心理平衡功能道德教育功能娱乐消遣功能2、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里的“客观”主要是指()外在的自然界人所改造的自然界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3、“艺”在中国古代被解释为各种操作的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
精神产品物质产品自然物人工制品4、“粗绢恶扇,败人意兴”这一现象与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的哪一层次有关?()形式符号层物质实在层意象世界层意境超验层5、“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 )。
亚里土多德席勒柏拉图尼采6、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体现了( )。
审美的非功利性审美的具象性审美的非自觉性审美的个性7、意大利历史学家、美学家克罗齐在《美学史》一书中认为,美学学科的建立者不是鲍姆嘉通,应该是( )。
康德席勒鲍桑葵维柯8、( )是德育主要依据。
理想的原则和情感的尺度现实的原则和情感的尺度现实的原则和社会的尺度理想的原则和社会的尺度9、维特根斯坦通常被认为是以下哪个美学流派的代表人物?( )格式塔美学实验美学接受美学分析美学10、古代文论家( )提出了“隐秀”说。
钟嵘刘勰陆机司空图11、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这里的"解放"是指人的( )。
生活方式的变革思想观念的自由创造性的发挥社会关系的解放12、朱光潜认为“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在于( )。
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13、从事物的客观属性来定义美,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 )。
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14、审美的途径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 )。
自然社会人生艺术15、“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这是在强调( )。
《生活中的美学》简介
《生活中的美学》简介
徐承
【期刊名称】《美育学刊》
【年(卷),期】2012(003)004
【摘要】本书主要以日常生活中的美学为研究对象,从日常生活美学的基本建构开始谈起,逐步展开口常生活美学的整个图景,倡导美学回归现实生活世界,提出了一整套崭新的“生活美学”的观念,其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直接面对日常生活发言,使得美学不再成为一门玄学,
【总页数】1页(PI0003-I0003)
【作者】徐承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34.3
【相关文献】
1.《从审美形而上学到美学谱系学——论尼采晚期美学思想中的反形而上学维度》简介
2.系统分析我国西方美学史研究的新成果——《西方美学史研究》简介
3.知识经济时代的美学理论建构——《知识经济时代的美学与设计》简介
4.古典、浪漫时期的音乐美学——Ⅲ、音乐日常生活中的美学(下)
5.古典、浪漫时期的音乐美学——Ⅲ、音乐日常生活中的美学(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学科素养调研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学科素养调研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班级: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是相互作用的。
创造力帮我们产生想法,创新则是将原创想法付诸实践的过程,而想象力能激发创新。
想象力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能力之一,人类迄今为止取得的巨大的艺术和科学上的跨越都是以想象力的应用为基础的。
空悬诺奖多年的中国一直被西方看作是缺乏创新能力的国家。
拿下文学奖而被称为“想象力超越人类的存在”的莫言坦言书本限制住了他的想象。
而以书本为参照的教育则在一定程度上“包裹”住了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借助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对头脑中已有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制作,创造出从未出现过的事物的能力。
在逻辑严密的学科学习中,具有具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学生能够快速理解和编码抽象的书本知识,并在实际情境中加以应用。
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智力水平会不断提升,也更易取得优异的成绩。
加拿大学者伊根坚持主张关注想象是达到目前公共教育指导者所期望的目标的最好途径。
想象作为被排斥的和被忽视的“装饰品”,确实是我们开展高效学习的最有效的工具。
想象的过程是学生借助已有的丰富表象,充分运用联想能力,将相似、相近的表象联系起来,利用思维进行组合排列,形成独一无二的创造。
桃花源就是陶渊明独一无二的想象产物,而理想国则是柏拉图的想象世界。
将想象的世界以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这对于表达能力也是一种考验。
陶渊明将自己构造的美好世界写成了《桃花源记》,柏拉图编写了《理想国》向世人展示自己想象的理想国家的样子。
想象力使我们同情、理解与关怀他人,协助我们做出更正确的道德判断,这也就是所谓的道德想象力。
它让我们能够更敏感地感知周围人的情感,从而更谨慎地做出判断。
这种想象力给予我们感同身受的能力,让我们更容易体验他人的情绪,成为一个有温度的人。
学生从家庭进入学校,人际关系的处理需要他们拥有体验他人情绪的能力。
从文学的角度评析北岛的一字诗《生活》(2024)
他的诗歌中常常出现独特的意象,这些意象往往富有象征意义,能 够引发读者的深思。
情感内敛
北岛的诗歌情感表达内敛而含蓄,他善于通过描绘客观事物来抒发主 观情感,让读者在品味中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
2024/1/28
23
《生活》在北岛诗歌中的地位和意义
代表作之一
《生活》是北岛的代表作之一,它以极简的语言表达了生活的复杂性和深刻性,展现了北 岛诗歌创作的独特魅力。
16
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体现
意象的运用
跨文化视角
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北岛的诗歌创作深受东西方文化的影 响,在《生活》这首诗中,他以“网 ”为意象,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 的象征手法,也借鉴了西方现代诗歌 中的意象运用技巧。这种意象的运用 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北岛作为一位具有跨文化背景的诗人 ,他的诗歌创作往往能够跨越文化和 语言的界限,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跨文 化视角。《生活》这首诗虽然只有一 个字,但却能够引发不同文化背景的 读者对生活的共同思考和感悟。
追求简练与深刻
北岛的诗歌创作风格启示我们,在诗歌创作中应追求语言 的简练和内涵的深刻,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思想情 感。
注重意象塑造
他的诗歌中独特的意象塑造告诉我们,在诗歌创作中应注 重意象的塑造和运用,通过意象来表达诗人的主观情感和 思想。
抒发真实情感
北岛的情感内敛的表达方式提醒我们,在诗歌创作中应抒 发真实的情感,通过描绘客观事物来展现诗人的内心世界 。
2024/1/28
8
象征手法与隐喻运用
01
“网”作为诗歌的核心形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它可以象征着生活中的各 种复杂关系,如家庭、友情、爱情等,也可以象征着社会的复杂结构和规则。
美学和美好生活(下)
美学和美好生活(下)93一、单选 ( 共 6 小题, 总分: 40 分)1.下列各项表述中错误的是哪项.A.彭锋副教授指出, 一个拥有美好生活的人是一个生动之人、豁达之人、快乐之人, 是一个充分展示自身内在气质的人, 因而是一个具有完整人格和独特风格之人。
A.彭锋副教授指出,一个拥有美好生活的人是一个生动之人、豁达之人、快乐之人,是一个充分展示自身内在气质的人,因而是一个具有完整人格和独特风格之人。
B.彭锋副教授指出, 审美化的生活是一种美好生活。
C.彭锋副教授指出,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从哲学角度讲, 经不起推敲。
D.彭锋副教授指出, 爱是一种“融合”或“结合”, 恨比爱优先。
2.下列各项表述中错误的是哪项.A.彭锋副教授指出, 日益发达的传媒改变了社会现实;社会现实经过传媒的叙事之后被故事化了、审美化了;传媒对人的生活发生了实质性的影响, 人们开始模仿传媒的故事将日常生活故事化。
A.彭锋副教授指出,日益发达的传媒改变了社会现实;社会现实经过传媒的叙事之后被故事化了、审美化了;传媒对人的生活发生了实质性的影响,人们开始模仿传媒的故事将日常生活故事化。
B.彭锋副教授指出, 基因技术使得动植物世界的审美化成为可能。
C.彭锋副教授指出,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 审美化只不过是一种新的、更巧妙的控制形式。
D.彭锋副教授指出, 真正的美是平均的, 真正的美是有标准的。
3.彭锋副教授指出, 审美化普遍采取()的标准, 这实际上是以美的名义扼杀审美敏感力.A.平均美B.差异美C.形象美D.内在美4.兼相爱, 交相利, 这是下列哪位先贤的思想观点.A.孔子B.孟子C.孙子D.墨子5.彭锋副教授指出, 我国80年代的主导生活形式是(.A.文化生活B.经济生活C.政治生活D.军事生活6.彭锋副教授指出, ()决定产品的符号价值.A.科学技术B.经济运作C.美学D.经营理念二、多选 ( 共 3 小题, 总分: 20 分)1.彭锋副教授认为,美好生活的三要素可以概括为三个字,分别是(.A.生B.爱C.乐D.真2.根据彭锋副教授所讲, 下列哪些属于外表的审美化.A.化妆B.美容C.各种人造景观如城市景观涌现D.人的艺术修养3.彭锋副教授认为, 产品的符号价值由三个方面决定, 分别是(.A.产品的外观B.产品的理念C.生产产品的公司形象D.产品的文化底蕴三、判断 ( 共 6 小题, 总分: 40 分)1.彭锋副教授指出,由于大众社会正在进行全面的审美化进程,因此美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本.正确错误2.彭锋副教授指出, 消费符号价值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消费方式.正确错误3.彭锋副教授指出, 当符号价值超过使用价值时, 审美化时代即到来了.正确错误4.彭锋副教授指出, 产品的符号价值由产品的理念决定, 与产品的外观无关.正确错误5.彭锋副教授指出, 生活方式本身也具有符号价值.正确错误6.彭锋副教授指出, 在今天这个全面审美化的时代里, 做一个好(good)人远没有做一个美(beautiful)人有吸引力.正确错误。
建构世界史叙事的主体性
建构世界史叙事的主体性作者:小岛洁来源:《文化纵横》 2019年第3期小岛洁/著杨洋/译一、日本有没有独创性的学问和思想?从1977~2017年,我在岩波书店工作了40年,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作为编辑工作。
1980年代至1990年代,大约有九年的时间我担任《思想》杂志的编辑,并于1993年至1999年任杂志主编。
由于这一时期苏联、东欧刚发生剧变不久,恰好是资本主义全球化急剧推进着世界向一元化格局发展的时期,也是世界各地民族、宗教和人种问题摩擦加剧的时期,这段经历尤其使我获得了在思想的层面直面时代思想课题和政治课题的宝贵经验。
在40余年的编辑生活中,我始终抱有一个疑问:日本到底有没有独创的、而非“借来”的思想或学问?近代以来的日本的学问和思想,几乎全部是从欧洲引进的,但这并非我的问题所在。
思想或学问产生于外国还是本土,对其独创性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我们是否具有一种问题意识,带着自身的主体性去认识自己面对的是怎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具有何种性质,它们之间又正在形成怎样的结构或对立。
如果具备了这样的问题意识,那么我们所参照的思想和学问是外国还是本土制造,就完全不成为问题了。
无论何种学问或思想,有用的话就使用,没有用就丢弃,仅此而已。
而我所抱有的疑问却是:现代日本人是否真的具有主体性地认识问题的态度?1990年代,我在编辑《思想》的“文化研究”专辑时,曾深感这一英国学派面对其时代问题时所具有的鲜明主体性。
“文化研究”学派在日本被看作是后现代思想之后最新流行的思想潮流,和后殖民思想等一起在日本大行其道。
《思想》组织专辑对其进行介绍,就是基于当时海外和日本的学界动向。
后来,我有机会与“文化研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斯图亚特?霍尔进行了对话。
据霍尔说,“文化研究”虽然发轫于1960年代,但对于他们来说,最为重要的课题却是如何对抗1980年代在撒切尔政权下出现的政治、文化领域中急剧的反动化趋势。
因此,他们动员了不只有媒体分析、大众文化研究,还包括后结构主义、传播理论等等当时所有能够被动员的思想资源。
回归感性,抵达生活——生活美学的来路与归途
Back to Sensibility and Heading towards Life:Origins and Ends of Aesthetics of Everyday Life 作者: 赵强[1]
作者机构: [1]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版物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页码: 212-225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1期
主题词: 生活美学;鲍姆加登;优先地位;釜底抽薪;感性认识;朱自清;美学研究;新范式
摘要:“美学大约还算是年轻的学问”①。
朱自清在八十余年前写下的这句话,在当今由美学研究的生活论转向及生活美学新范式所确立的语境中,读来别具意味。
众所周知,美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新科学”,其根基系于“感性认识”。
两个多世纪以前,当鲍姆加登在那个“把信仰完全从属于理性”②“任何不能与理性调和的东西都受到冷遇”③的时代,高呼着“我是人,无论有什么人性的东西都不会同我格格不入”,为这门“感性认识科学”的合法性辩护时④,他大概很难想象,在其心中先于逻辑和理智的美学,不仅在当日备受责难,而且在后世遭遇了釜底抽薪式的曲解与误读--在他看来,“从理论上看,逻辑堪称美学的姐姐,但从实践(Ausübung)上看,美学才是长女”⑤,然而,美学后续二百六十余年的历史表明,“美学之父”所强调的感性认识先于逻辑和理性的优先地位,并未进入主流美学家视野;美学也未能摆脱哲学附庸的地位,将“感性”本身及
其“完善”作为研究的起点和终站。
美学,生活的诗学
美学,生活的诗学
孙博
【期刊名称】《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00)008
【摘要】美学与生活紧密相关,美是生活,美学是人类幸福生活的标志,指南,美学不是死气沉沉的, 枯燥的学院科学,是生动的科学,美学是人的生活的诗学。
【总页数】4页(P)
【作者】孙博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吉林长春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3
【相关文献】
1.美学,生活的诗学 [J], 孙博
2.美学与诗学的贯通与升华r——评《美学与诗学——张晶学术文选》 [J], 于隽
3.西方认知诗学与中国古典诗学的接受美学比较 [J], 高原
4.美学,生活的诗学 [J], 孙博;
5.深情呼唤生活诗学——试论生活存在作为美学的一种新本体 [J], 张公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物与叙述:中国叙述学的一个课题
人物与叙述:中国叙述学的一个课题
傅修延
【期刊名称】《江西社会科学》
【年(卷),期】1993(000)008
【摘要】中国是诗国,所以我们有了与这种地位相称的学科——中国诗学,然而我们还是光照四邻的叙述大国,因此我们也应该建立一门旨在总结中国叙述艺术个性特征的中国叙述学。
人物塑造是中国叙事文学的骄傲,中国叙述学自然须将其作为重要对象来研究.在当代叙述学理论光芒的照耀下,这个已经被研究得很多的课题或许将焕发出新的光彩。
【总页数】7页(P18-23)
【作者】傅修延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叙述学视角下《春鸟》中的"六藏"人物形象及其塑造 [J], 龙萍
2.《梦里乾坤》人物话语和思想表达方式的叙述学文体学分析 [J], 李娜
3.旅游叙述何以成为可能:一个符号叙述学的分析 [J], 朱昊赟
4.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叙述学理论——评《文学叙述论》 [J], 晓晖
5.中国当代电影改编的叙述学观照——以叙述方位为切入角度 [J], 龚金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叙事美学、生活世界与作家主体○徯晗王威廉李德南徯晗:威廉和德南,你们都是八零后,也是八零后里受到广泛关注的作家和评论家。
我虽比你们大一个年代,但我们的文学价值取向比较接近,平时也有很多共同的话题。
我们平常聊的话题比较泛,今天集中谈谈叙事的美学问题。
世界之丰富,每个作家面对的叙事对象本质上是一样的,那就是我们所面临的这个世界。
但是,作家们在展开叙事时,却有自己的呈现方式。
有的作家选择的是独特的叙事方式,更多的作家选择的是大众化的叙事方式。
李德南:我觉得作家之所以要选择不同的方式来展开叙事,恰恰是因为,世界本身是丰富多样的。
我们固然生活在一个共同的世界当中,生活在一个共同的物理时空中,但是每个人,又各自拥有属于自己的“世界”。
这是因为,人具有一种有限性,不像上帝那样全知全能,对世界的每一个部分都了如指掌。
每个人都受自身的经验和视域限制,在和世界照面时,便不可避免地打上“我”的印记。
那个共同的“物理时空”或者说世界,对作家来说,其实并不重要。
他们更关心的,是与他们切身的那个独特而具体的“世界”。
福克纳关心的是他那个邮票一般大的故乡,马尔克斯所关心的是他的拉美的马孔多,莫言所关心的是他的高密东北乡,苏童所关心的是他的香椿树街、枫杨树乡,汪曾祺所关心的是他的高邮。
这些作家的“世界”如此丰富多样,是不能化约为一个世界的。
徯晗:把一个故事告诉读者并不难,难的是他讲故事的方式和手法和别人不一样。
不说别人,只说库切,他的每一部小说风格都不一样,没有一个文本的叙事手法是雷同的,重合的。
王威廉:库切的确令人赞叹,他出版了十几部长篇小说,每一部小说的结构都非常独特,从不雷同。
但我想,这并非他在标新立异、刻意为之,而是代表了他对世界的认识总能找到最巧妙的角度,世界的深度从他多种形式的创造下得以窥见。
所以说,小说的结构对应着对世界的认知,是作家匠心独具的发现与创造。
李德南:在叙事技巧上,库切称得上是一位大师。
具体到作家们所选取的技巧,所形成的叙事美学,似乎也不能脱离他们自身的经验来谈论。
文学固然有自身的法则,但是这些法则不是对所有作品都适用的。
它们的存在意义,是为了更好地处理作家的经验和想象。
比如像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和他所生活的拉美是高度契合的。
用他的话来说,在拉美,现实本身就是魔幻的。
当然,叙事美学也有一定的独立性。
一种新的叙事美学,会因为其陌生化的效果而引起读者的兴趣,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徯晗:看库切的小说,我们总能看到很多作家没有的创造精神。
像《彼得堡的大师》,他选择的主人公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以他为原型来建构一个虚构的文本。
威廉曾跟我聊过作家和他的人物之间的关系,认为笔下的人物或多或少都是作家的某种镜像。
库切以陀思妥耶夫斯基为镜像,他自身的深刻就可以与文本高度结合,形成一体。
还有《伊丽沙白·科斯特洛:八堂课》,它是由八篇演讲构成的。
这在我们以往的叙事经验中,由演讲内容来构成一篇小说,是很难想象的。
可库切却做到了。
他的小说文4本都非常独特。
我觉得库切对世界文学最大的贡献就是结构上的贡献。
王威廉:叙事美学从具体的作品来说,大到整个小说的结构,小到句子的气息,都体现了一个作家的独特风格。
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去欣赏一个作家的作品的,我喜欢翻开书,读几页,去感受作者那种叙事的腔调、讲话的气息,如果能感染我,我就会持续读下去。
还是以库切为例。
我第一次接触库切,是读到他的《耻》,还没理解他在结构上的苦心,就已经被他的语调打动了。
他一开始就说主人公的性情已经定了型,改不了了,人的脑壳和人的一腔性情,是人身上最顽硬的两个部分。
这句话很打动我,体现了一个小说家的才华、智慧以及微妙的幽默。
等到读完全书,更是被他的结构感所折服。
书的上半部分写了主人公作为教授侵犯了自己的学生,下半部分写了主人公因此丢了教职去到乡下女儿家里,亲眼目睹女儿被黑人混混强奸却无力反抗。
两次侵犯,以主人公生命与思想的轨迹进行前后对比,小说独有的那种理解、批判与力量全都涌现出来了,让人震撼。
这就是小说的智慧与小说家的智慧完美结合在一起了。
我感到,这种智慧也许是我们当下写作中迫切需要的。
我们受到的束缚太多了。
不过,我更愿意认为,这是源自一种写作主体的妥协,也即是我们写作者自身的贫弱,使得文学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
这种感觉很不妙,简直像是精神死亡的前兆。
我总想着,还是垂死挣扎一下吧。
李德南:除了巧妙的结构,《耻》对文本细部的处理也特别出色,这就使得一般读者在阅读这部小说时很难意识到库切在结构上的用心,所看到的就是一个很完整、很自然的世界。
就好比寻常百姓平时看到一座漂亮而有特色的房子,更多是整体意义上的欣赏和感受,而不会在意房子的结构和建造过程。
徯晗:我觉得我们中国作家就缺乏这种有意识的文体意识。
像我们所喜欢的几个作家,卡夫卡、马尔克斯、库切,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叙事方式,我们不是一定要模仿他们怎么写,而是要学习他们对文本的独创精神。
写小说其实就像盖房子,布鲁塞尔世博会的国家馆是一个原子结构的模型,我们上海世博会的中国国家馆是一个斗拱模型。
我看见过一栋建筑,它的屋檐的支架采用的是金刚石的碳原子结构。
金刚石硬度大,就因为它这种特殊的原子结构。
可以推想这样的屋顶不仅结构新颖独特,而且绝对坚固。
小说也一样。
尤其是长篇小说,也有它自己的力学结构,有它自己的美学结构。
王威廉:我觉得长篇小说就是结构的艺术,长篇小说对结构的依赖远大于中短篇小说。
徯晗:这里我想说一下余华的新作《第七天》。
它是一个三重叙事:人间、阴间,还有一个以阴间为起点的过去式。
我把书带来了,照着念两段。
《第二天》开篇段末:“……那个世界正在离去,那个世界里的往事在一辆驶来的公交车上,我第一次见到李青的情景姗姗而来。
”懂小说之道的人都知道,这里将逸出“七天”的阴阳两界,开始回溯。
再看《第三天》开篇段末:“……这时候两条亮闪闪的铁轨在我脚下生长出来,向前飘扬而去,它们迟疑不决的模样仿佛是两束迷路的光芒。
然后,我看见自己出生的情景。
”显然,这个视点将拉得更远,直接推到故事的真正起点———叙事的时空由此变得更为自由。
余华就是余华,他永远有他的独特性。
在多少作家还在绞尽脑汁地为自己的小说开头寻找线性的起点,或者确定回溯的视点时,余华已经把他们远远地甩在身后,眼里露出诡谲的、暧昧的笑。
很多人都在质疑他的死亡视角“非原创”,但有几个人看出了小说家的余华在结构上的用心?正如很多人称赞马尔克斯那经典的开头把三种时态完美地结合在一句话中,却鲜有人从小说的叙事结构上理解马尔克斯的用心。
马作家肯定不是要向人炫耀他的语言技巧,他是在寻找叙事的最佳角度,只有这个角度确立了,他才能在他的小说中进行时空的“乾坤大挪移”,他才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获得叙述的自由———这就是小说家结构小说的秘诀。
伟大的、非凡的作家,在小说的结构上,都有自己的独门秘笈。
李德南:对于余华所面对的题材而言,从亡灵的视角来展开叙事,乃至于套用《旧约·创世纪》的叙事结构,都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这使得余华可以自由地出入生者和死者的“世界”。
用相对冷静的方式来讲故事,也是相宜的。
死者的世界比生者的世界要相对冷静,沉寂,这也符合我们对彼一世界的5想象。
问题是,对于一部长篇哪怕是小长篇而言,《第七天》在思想方面还是太贫弱了。
余华在里面的想法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一览无遗。
每个细节,每个桥段想表达什么,都是一目了然的。
而长篇小说的优势,就在于它的思想容量,在于它可以处理很多问题,最大限度地呈现世界的复杂与暧昧。
《第七天》在写法上和余华的《活着》也有连贯性:特别强调苦难的堆积。
《活着》是把所有的苦难堆积在福贵身上,《第七天》是把所有的苦难集中地堆积在一群中国人身上。
这当然也说出了当下中国的部分真实,那就是太多人都活得太苦太苦。
像我们这样的在场者,读到租房难、昂贵的房价、暴力拆迁、食品安全、商场火灾、车祸后的轮番碾压、上访、刑讯逼供等等细节,可能会觉得有冲击力。
但这更多是生活本身的力量,而不是小说的力量。
我们的现实生活,在不断地撕扯着我们的肉身,也撕扯着我们的尊严,撕扯着我们的信念与希望。
当余华用小说的形式将苦难集中地摆在面前,当然是会心有戚戚。
然而,一旦真正冷静下来,从艺术的角度来评断这部作品,还是不难发现它的局限性。
余华在里面提到很多当下生活的细节,但大多是单一的再现,没有深化,也没有拓展。
包括这种堆积苦难的写法,其实也是一种低层次的表现手法。
我们不妨想想看,有多少蹩脚的电视剧不是用这种方式来完成的?徯晗:小说家在复杂斑斓的现实面前,早就显出某种无力了,生活比小说更穷尽人的想象。
李德南:这种无力,其实和作家主体性的某种匮乏有关。
如果我们承认,现实本身是复杂斑斓的,那么作家为什么反而会失语,连呈现这种现实之“复杂斑斓”的能力都不具备了呢?是不是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卷入到现实里,对所表达的“现实”缺乏深度的体验?我们是不是在不经意间已经丧失了真正参与现实的热情和能力,对世界本身也不再有真诚的责任意识?具体到《第七天》,我觉得余华更多的是想借这么一部小说来讲述自己对当下中国的看法,并没有真正把笔下的生命视为有独立性的生命。
余华的笔触,总是从事件的表面轻轻掠过,也根本无法进入人物内心的深层。
余华现在太自信了。
但作家一直自信满满,未必是好事。
过度自信,就只顾着传达他心中所信以为是的种种,却容易忽略一点:现实本身是复杂的,我们看到的,其实只是局部,只是某个方面。
我们不是万能的上帝,总有自身的盲见。
对现实的卷入不深,又觉得自己对时代已经洞若观火,写出来的作品就难免单薄。
王威廉:余华的《第七天》是以第一人称“我”来写的,一般来说,以第一人称来写的小说有更多的体验性与精神性成分,因为作者与小说叙述者在第一人称“我”的面具下有着最大限度的重合。
我读完《第七天》,却发现里边的“我”几乎没有个人化的精神体验,这个“我”遭遇了这个时代的许多负面新闻,像是水面上的一片树叶荡来荡去,但这种荡来荡去的力量并没有来自小说本身以及人物和时代的命运,这种力量完全来自于作者强行地叠加,然后将之漫画化。
所以,与其说这个叙述者是“我”还不如说是“我们”,这个“我”变成了一个空洞的没有生命的符号了。
在这个符号的穿针引线下,我们再一次温故了那些负面新闻,但我们并没能从里边读出命运的力量与洞察的深度。
当然,作家不是思想家,不需要让这一切有一个确切的判断与结论,但是作家需要提供鲜活的生命体验,也就是一个立体的人,这与传统小说强调的人物形象还不是一回事,这更多的在于强调人性与精神向度上的复杂性。
然而很遗憾的是,《第七天》不管是人物形象还是精神层面上,都过于单薄了。
徯晗:我是从结构上看,《第七天》的结构没有什么问题。
他的叙事视角是亡灵的叙事视角,它本来就不在现实的框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