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案

合集下载

城市发展状况综合评价的指标与方法

城市发展状况综合评价的指标与方法

城市发展状况综合评价的指标与方法城市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涉及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

因此,评价城市发展的状况需要考虑多个指标和方法。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介绍城市发展状况综合评价的指标与方法。

首先,在经济方面评价城市发展的状况,主要关注城市的经济增长和竞争力。

常用的经济指标包括城市GDP、GDP增速、财政收入和投资规模等。

此外,还可以考虑城市的产业结构、创新能力、就业率和薪资水平等指标。

为了更全面地评价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一个包含多个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加权平均等方法得出城市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结果。

2.借鉴国际标准:对比其他发达国家和同类型城市的经济指标,借鉴先进的标准和经验,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其次,在社会方面评价城市发展的状况,主要关注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进步。

常用的社会指标包括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保障水平、教育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等。

此外,还可以考虑城市的居民幸福感、社会稳定性和文化活动等指标。

为了更全面地评价城市社会的发展状况,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一个包含多个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加权平均等方法得出城市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结果。

2.调查问卷法:通过对城市居民的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城市的评价和需求,以验证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真实性。

最后,在环境方面评价城市发展的状况,主要关注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常用的环境指标包括PM2.5浓度、环境污染指数、土地利用率和能源消耗等。

此外,还可以考虑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水资源利用率和垃圾处理率等指标。

1.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一个包含多个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加权平均等方法得出城市环境发展的综合评价结果。

2.环境监测和评估:运用现代化的环境监测设备和方法,对城市的环境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综上所述,评价城市发展状况的指标和方法是多样化的,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的指标,并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社区社会评估实施方案

社区社会评估实施方案

社区社会评估实施方案
社区社会评估是指对社区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系统和科学的调查、分析、评价和预测,以便为社区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促进社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社区社会评估实施方案是指在进行社区社会评估时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步骤,下面将从实施目标、方法步骤、实施程序和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社区社会评估的实施目标是明确的。

在实施社区社会评估时,首先需要
确定评估的目标和范围,明确评估的重点和重要性,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其次,需要确定评估的方法和步骤。

社区社会评估的方法和步骤是实施评估的基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步骤,确保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在实施社区社会评估时,需要明确评估的程序和流程。

评估的程序和流程是评
估工作的组织和实施的基本依据,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流程来进行,以确保评估工作的有序进行和有效实施。

最后,需要做好评估工作的保障措施。

评估工作的保障措施是评估工作的保障和支持,需要在实施评估时做好各种保障措施,以确保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完成。

综上所述,社区社会评估实施方案是实施社区社会评估的基本依据和指导,需
要在实施评估时认真落实,确保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社区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促进社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希望各位在实施社区社会评估时能够认真贯彻实施方案,做好评估工作,为社区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 +
0.7000 0.6666 0.6667
52 职工平均工资差异度 53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变动度
54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变动度
+
0.667
- 0.5000
+ 0.5000
55 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变动度
+
0.5000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 0.4725 - 0.9000
131 青少年案犯占全部案犯的比重
132 133 134 135 刑事案件立案数变动度 治安案件查处数变动度 交通事故起数变动度 火灾损失额变动度
- 0.9000
- 0.5400 - 0.2700 - 0.2700 - 0.2700
注:其中△表示带定指标
二、单项指数的计算
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90年代以来,国家统计局每年都要对我国的社会发展水 平进行一次综合评价,以反映社会发展的过程及其存在的问 题。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法采用多级综合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设计反映社会发展状况的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 系,并设定权数。 第二步:将评价指标加工成单项指数。 第三步:根据单项指数计算某个方面或某个领域的指数。 第四步:根据某个方面或某个领域的指数计算总指数 下面我们作具体介绍:
76
77
社会救济对象人数占总人口比重
民政经费变动度
- 0.9000 - 0.3375 + 0.3375
78
79
社会救济对象人数变动度
各种福利院床位数变动度
80
城镇社区服务设施数变动度
81 82 83
人均卫生经费 每千人口医生数 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

发展评价工作实施方案

发展评价工作实施方案

发展评价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发展评价是对一个组织或个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取得成绩和进步的综合评定,是对发展方向和目标实现情况的全面审视和评价。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发展评价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发展评价工作实施方案,以确保评价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目标确定。

1.明确评价对象,确定需要评价的组织或个人范围,包括企业、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

2.明确评价内容,确定评价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包括发展目标、发展规划、发展成果等。

3.明确评价标准,确定评价所采用的标准和指标,包括经济指标、社会指标、环境指标等。

三、实施步骤。

1.制定评价计划,根据评价对象和内容确定评价计划,包括评价时间、评价方式、评价人员等。

2.收集评价数据,收集评价所需的各项数据,包括统计数据、调查数据、实地考察数据等。

3.分析评价结果,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形成评价报告,包括发展趋势、问题分析、发展建议等。

4.制定改进措施,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包括调整发展方向、完善发展规划、优化管理措施等。

5.跟踪评价效果,对实施改进措施后的效果进行跟踪评价,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评价工作。

四、保障措施。

1.建立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的发展评价机制,包括评价组织、评价程序、评价标准等。

2.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增强评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评价的参与度和认可度。

3.提升评价水平,加强评价人员的培训,提升评价技能和水平,确保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4.完善评价体系,不断完善评价体系,包括指标体系、数据采集体系、报告编制体系等,提高评价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

五、总结。

发展评价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组织和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找准方向,推动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完善评价工作实施方案,确保评价工作的有效开展,为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解释

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解释

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解释山东省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解释(一)人口发展(1)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之比。

计算公式:1000⨯-=年平均人数本年死亡人数本年出生人数‰或人口死亡率人口出生率-=计量单位:‰资料来源:以公安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

(2)0-4岁人口性别比指一定时期内0-4岁人口中,男孩人数与女孩人数之比。

计量单位:以女性为100 资料来源:人口统计。

(3)平均预期寿命指0岁(即出生时)的平均期望寿命,表示一批人出生后平均一生可活的年数。

计量单位:岁资料来源:2007年数据用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2008年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4)人口总负担系数也称总抚养比。

指人口总体中被抚养人口数与抚养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被抚养人口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0-14岁和65岁及以上人口),抚养人口指劳动年龄人口数(15-64岁人口)。

被抚养人口数计算公式:%100=⨯抚养人口数计量单位:%资料来源:人口统计。

(5)城镇人口所占比重指居住在城镇范围内的全部常住人口占本地区全部常住人口的比重。

城镇常住人口数计算公式:%=100⨯本地区全部常住人口数计量单位:%资料来源:人口统计。

(6)平均受教育年限指一定时期时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人均接受学历教育(包括成人学历教育,不包括各种非学历培训)的年数。

计算公式:=P PiEi ∑式中P 为本地区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Pi 为具有i 种文化程度的人口数,Ei 为具有i 种文化程度的人口受教育年数系数,根据我国的学制确定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6,高中文化程度12,初中文化程度9,小学文化程度6,文盲0。

计量单位:年资料来源:根据人口统计资料推算。

(二)生活水平 (7)恩格尔系数指食物支出金额占消费总支出金额的比重。

计算公式:%100⨯=消费性支出总额食品支出总额由于我国目前对恩格尔系数的测算只在城镇和农村分别进行。

社会评价工作实施方案

社会评价工作实施方案

社会评价工作实施方案社会评价工作是指对一个人、一个组织或一个项目等进行综合性、客观性的评价,以提供对其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估和改进建议。

实施社会评价工作需要制定详细的方案,以下是一个社会评价工作的实施方案:一、确定评价对象:根据实际需求,确定需要评价的对象,可以是企业、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等,也可以是具体的项目或活动。

同时,确定评价的范围和目标,明确评价的重点和关注点。

二、制定评价指标:根据评价对象的属性和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应当包括社会责任、经济效益、环境保护、员工福利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反映评价对象的综合效益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三、采集评价数据:根据评价指标,制定相应的数据采集方案。

可以通过调查问卷、面谈、访谈、观察等方式来获取所需数据,同时也可以收集相关的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

四、数据分析与评估: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根据评价指标进行评估。

可以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评价对象进行综合评估,得出评价结论。

五、撰写评价报告:根据评估结果,撰写评价报告。

报告应当包括评价对象的基本情况、评估方法、评估结果、评价意见和改进建议等内容。

报告应当清晰、客观、准确地反映评价结果和评价过程。

六、反馈与改进:将评价报告反馈给评价对象,并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

同时,根据评价结果和改进建议,评价对象应当主动采取措施,改进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提高综合效益。

七、监督与跟踪:对于评价对象的改进行动和措施,应当进行监督和跟踪。

定期评估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对改进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不断促进社会责任的持续改进。

以上是一个社会评价工作的实施方案,该方案着重强调了评价对象的选择、评价指标的制定、数据采集和分析、评价报告的撰写、反馈与改进、监督与跟踪等关键步骤。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价评价对象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促进其社会责任的持续改进。

八、方案实施流程:1.明确评价目标和对象:在方案实施前,需明确评价的目标和对象。

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惠州市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案和惠州市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

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惠州市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案和惠州市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

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惠州市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案和惠州市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8.18•【字号】惠府办[2006]70号•【施行日期】2006.08.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惠州市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案和惠州市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惠府办〔2006〕70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有关单位:《惠州市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案》和《惠州市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具体组织实施工作,由市发改局、统计局牵头负责。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迳向市发改局、统计局反映。

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OO六年八月十八日惠州市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案一、目的为定期对全市和各县、区的社会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估,检查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制订本方案。

二、评价内容及指标全市和各县、区的社会发展状况,具体包括人口现状、生活水平、公益服务、社会保障四个领域,共20个指标(详见《惠州市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三、评价方法本方案包括多级综合和聚类分析两种评价方法:(一)通过多级综合方法,使反映社会发展基本特征的评价指标统一为综合反映社会发展水平的总指数。

其步骤为:1.通过《社会综合统计制度》和其他渠道收集反映全市和各县、区社会发展基本情况的统计指标资料。

2.将反映社会发展基本情况的统计指标加工为全市和各县、区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

3.将每一综合评价指标加工为单项指数。

4.将单项指数加总为领域指数和总指数。

(二)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作为聚类变量计算出聚类解,将各县、区按社会发展特征进行分层归类。

四、评价结果的表现形式本方案的评价结果表现为基本评价形式和分析形式两类。

—品德与社会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方案

—品德与社会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方案

—品德与社会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方案品德与社会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方案&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评价目的&nbsp&nbsp&nbsp&nbsp通过评价发现和发展同学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同学发展中的需要,激励每个同学个性化的发展。

建立符合新课程理念,着眼于同学发展的多元化评价,关注同学的生活和生成性问题,尊重同学的多元选择,实施以鼓励性为主的评价战略。

通过对同学有效的评价,协助同学认识自我,学会生活,建立自信,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nbsp&nbsp&nbsp&nbsp评价方法&nbsp&nbsp&nbsp&nbsp本次评价分为两大方面,形成性评价占40%,终结性评价占60%。

形成性评价主要从知识、情感、能力三方面考察,评价方式是观察、访谈、问卷、生长资料袋评价,并采用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和其他有关人员的多元评价,等级分:好、较好、一般。

终结性评价通过作品分析进行评价,等级分:好、较好、一般。

&nbsp&nbsp&nbsp&nbsp综合以上两个方面进行综合等级的评定。

&nbsp&nbsp&nbsp&nbsp评价时间&nbsp&nbsp&nbsp&nbsp和表:&nbsp&nbsp&nbsp&nbsp姓名&nbsp&nbsp&nbsp&nbsp形成性评价&nbsp&nbsp&nbsp&nbsp终结性评价&nbsp&nbsp&nbsp&nbsp综合等级&nbsp&nbsp&nbsp&nbsp&nbsp知识&nbsp&nbsp&nbsp&nbsp情感&nbsp&nbsp&nbsp&nbsp能力&nbsp&nbsp&nbsp&nbsp作品分析&nbsp&nbsp相关链接>>>呼唤校本教研员&nbsp相关链接>>>新课标下教学评价机制的转变相关链接>>>“主题式”校本研修促教师专业生长相关链接>>>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相关链接>>>教师生长报告册的功能。

社会评价工作方案

社会评价工作方案

社会评价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社会评价是对一个社会或组织的性质、特征、质量或绩效进行评估的过程。

在当前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压力,而社会评价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和监测手段,对于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建立全面、客观、科学的社会评价体系,为社会发展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2. 原则:a) 公正性原则:评价过程公开透明,保证各方利益平衡。

b) 实用性原则:评价结果可操作,为实际改进提供建议和方向。

c) 多维度原则:综合考量社会、经济、环境等相关指标,形成综合评价结果。

d) 可比性原则:建立标准化指标体系,使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和可参考性。

三、主要内容及方法1.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a) 社会指标:包括社会公平、社会流动性、社会安全等方面,以反映社会的整体状况。

b) 经济指标:包括经济增长、就业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以反映经济的发展水平。

c) 环境指标:包括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生态状况等方面,以反映环境的可持续性。

d) 其他指标:根据具体评价对象的特点确定其他相关指标。

2. 数据采集与分析:a) 采集数据来源包括统计数据、调查数据、专家意见等,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b) 运用适当的统计和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关键指标和评价结果。

3. 社会评价报告编制:a) 根据评价结果编制评价报告,包括评估对象的基本情况、评价方法和过程、评价结果和建议等内容。

b) 评价报告应以简明扼要的方式呈现,内容准确、逻辑清晰。

四、实施步骤1. 调研与准备:a) 开展评价对象的相关调研工作,了解评价对象的基本情况和背景信息。

b) 制定评价工作计划,明确评价的目标、方法、时间和负责人等。

2. 数据采集与整理:a) 确定数据采集的方法和来源,采集并整理相应的数据。

b)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和筛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3. 数据分析与评价:a) 运用适当的统计和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初步的评价结果。

社会评价工作实施方案

社会评价工作实施方案

社会评价工作实施方案1、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评价工作已经成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和落地,都需要评价工作的支持。

因此,评价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一份社会评价工作实施方案,以便更好地促进社会评价工作的实践。

2、实施方案(1)确立目标和职责为了实现评价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需要明确评价工作的目标和职责。

这包括:制定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搜集评价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工作的结果,提出评价报告和建议。

(2)建立评价系统为了更好地推进评价工作,需要建立完整的评价系统。

这包括:评价方法和流程、数据初始化和管理系统、调查和研究人员的配备、质量控制和监督体系等。

只有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保证评价的公正和可信度。

(3)实施评价工作评价工作需要以专业的态度和方法为基础实施。

首先,需要确定评价对象和目标,然后,通过适当的数据采集和研究方法,最终得出客观的评价结果。

在评价过程中,需要重视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同时,评价工作要充分考虑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形成综合评价报告和建议。

(4)公开透明评价工作有关各方的利益,以公众为主要服务对象。

因此,评价工作要做到公开透明,充分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除了公布评价报告外,还应开展宣传和交流活动,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和参与评价工作。

3、总结评价工作是促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有效手段。

通过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和标准,建立评价体系和方法,实施评价工作,以及公开透明评价结果,才能提升评价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提出的社会评价工作实施方案,为推进评价工作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4、具体措施为实施上述社会评价工作实施方案,以下是一些具体措施:(1)制定评价指标和标准为保证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需要制定评价指标和标准。

评价指标是评价对象与评价目标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定量数据来表达。

评价标准是评价指标的衡量标准,反映评价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嘉兴市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嘉兴市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嘉兴市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05.04.12•【字号】嘉政办发〔2005〕91号•【施行日期】2005.04.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正文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嘉兴市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嘉政办发〔2005〕9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反映全市社会发展现状,充分发挥社会发展评价的宏观导向作用,根据省发改委、省统计局关于《2003年浙江省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说明》,市发改委、市统计局对我市1999年制订的现行《嘉兴市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调整完善,将原评价体系中七大领域37个指标调整为七大领域47个指标,并对各领域的名称和内容作了适当修改,原评价指标删除10个,保留27个,新增20个,新增指标主要集中在科技与教育、生活质量、社会保障与社会公平、公共安全等方面。

现将调整后的《嘉兴市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〇〇五年四月十二日嘉兴市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一、人口与经济发展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人均地方财政收入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4.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5.二、三产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6.每万人口人才资源数7.人口自然增长率二、科技与教育8.初中毕业生高中段入学率9.人均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10.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11.每万人口专利授权量12.校舍标准化建设达标率三、文化与卫生13.每千人医生数14.每千人卫生医疗病床数15.卫生事业经费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1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7.传染病发病率18.有线电视入户率19.每千人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量20.每千人体育场、馆面积数21.文化事业经费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例22.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四、生活质量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城镇居民年均住房面积26.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7.城镇居民人均娱乐、教育、文化支出占家庭支出的比例28.农村居民人均娱乐、教育、文化支出占家庭支出的比例29.人均生活用电量30.农村安全卫生饮用水覆盖率31.恩格尔系数五、生态环境32.城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33.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4.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35.废水排放强度六、社会保障36.城镇登记失业率37.城镇养老保险参保率38.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39.社会福利机构床位数40.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4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42.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七、公共安全43.每千人治安案件查处数44.每万辆机动车交通案件起数45.意外死亡人口比率46.青少年刑事案犯数占刑事案犯总数比重47.火灾事故损失占生产总值比重。

我国各省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分析

我国各省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分析

20 0 7年 5期 ( 第 1 1 ) 总 4 期
我 国各省 市社 会经济综合 发展水平评价分析
杜金亮
( 长春 税务学院 摘 吉林 长春 1 0 1) 17 3
要:改革开放至今 ,我 国经济的飞速 发展是举世瞩 目的,但在这一繁荣表面的背后也存在着
许 多令人 担 忧 的隐 患 。 地 区社 会 经济 综合 发展 水平 的差 异就是 其 中之 一 , 一现 象 已越 来越 被人 们 所 各 这
疆。
造成我 国各地区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差异的 原 因是多方面的 , 与区域环境 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 区域环境 条件是 区域经济发展的 前提和必要条件 , 直接影响到区域的开发程度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o me tl v l fs c a c n m y i if r n r v n e , n i a n r a i g y d a h t n i n o e p n e e so o i l o o e n d fe e t o i c s a d t sh si c e sn l r wn t ea t to ft p h e h mu i i a i , d t u , i e i h o e a i n l n e e , iea p i sc u t ra ay i, v u t g t e i t — n c p lt An s t st s sc o s sr t a d x s wh l p l l se n l s s e a a i n e y h h h o i e l n h g a i e d v l p n e e so o i c n m y i i e e t r v n e i a r tv e eo me t v l fs c a e o o l l d f r n o i c si Ch n , n p n

2023年综合绩效考核社会评价工作方案

2023年综合绩效考核社会评价工作方案

2023年综合绩效考核社会评价工作方案绩效考核是确保工作顺利进行、提升工作效果的重要方式,综合绩效考核社会评价工作方案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明确考核目标在进行绩效考核之前,首先要明确考核的目标。

对于社会评价工作来说,考核目标应包括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团队协作能力等。

同时,考核目标还需与公司的整体战略目标相一致,以促进公司的发展。

二、制定考核标准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是绩效考核的关键。

对于社会评价工作,考核标准可以包括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工作质量、客户满意度、团队合作能力等。

标准要具体、可衡量,以便进行准确的评价。

三、确定考核方式绩效考核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自我评价、上级评价、同事评价、客户评价等。

对于社会评价工作,客户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确定考核方式时,应充分考虑客户的意见。

同时,上级评价和同事评价也是重要的考核方式,可以全面了解员工的工作表现。

四、实施考核在实施考核时,要严格按照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进行。

对于社会评价工作来说,实施考核需要收集客户、同事、上级等多方面的反馈,并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同时,考核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员工,以便他们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找出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工作效果。

五、制定改进计划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员工的成长和公司的发展。

因此,在绩效考核结束后,要根据考核结果制定改进计划。

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要给予奖励和晋升机会;对于表现不佳的员工,要提供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

同时,公司还应根据考核结果调整战略目标,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六、持续改进综合绩效考核社会评价工作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

同时,还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优化改进计划,提高整个工作的效果。

以上是综合绩效考核社会评价工作方案的主要内容。

通过这个方案,可以全面了解员工的工作表现,促进员工的成长和公司的发展。

幼儿园社会评价标准制定方案

幼儿园社会评价标准制定方案

幼儿园社会评价标准制定方案幼儿园社会评价标准制定方案导言:幼儿园社会评价是对幼儿园整体发展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客观评估的过程。

一个科学合理的幼儿园社会评价标准是保证评价结果公正准确的基础。

本文将基于深度和广度的标准,提出一份幼儿园社会评价标准制定方案,旨在为幼儿园评价提供有价值且高质量的工具。

一、评价内容的确定1. 教育教学质量在幼儿园社会评价中,教育教学质量是核心内容之一。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估:(1)课程设置与实施:关注课程的多样性、科学性和适宜性。

(2)教师专业素养: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知识结构和教育理念。

(3)教学资源:包括教具设备、教材、图书资源等的丰富度和质量。

(4)学习活动:着眼于学习活动的设计、开展和效果。

2. 教育环境与设施评价幼儿园的教育环境与设施是为了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安全生活。

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保障:评估幼儿园的安全措施和卫生保健工作。

(2)场所设施:了解幼儿园的占地面积、室内外环境以及各类设施设备的状况。

(3)游戏与活动区域:评估幼儿园的户外游戏场地、室内活动空间等是否满足儿童需求。

3. 幼儿发展与教育通过评价幼儿发展与教育,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幼儿的成长状况和教育效果,并根据评价结果提供个性化发展建议。

(1)身心发展: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精神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2)认知发展:评估幼儿的智力发展、语言表达和观察能力。

(3)社会情感发展:关注幼儿的自我意识、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等方面。

二、评价标准的建立1. 建立指标体系根据评价内容确定的不同方面,我们需要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

为了简洁明了地呈现指标,可以使用层级结构进行组织,从大类指标到子指标逐级细化。

例如:(1)教育教学质量:课程设置与实施、教师专业素养、教学资源、学习活动等。

(2)教育环境与设施:安全保障、场所设施、游戏与活动区域等。

(3)幼儿发展与教育:身心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情感发展等。

全市社会发展综合意见

全市社会发展综合意见

全市社会发展综合意见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市社会发展的监测,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决定在全市建立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报告制度,现提出以下意见:一、建立社会发展评价报告制度的目的在全市范围内建立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报告制度,对三县两区的社会发展水平、速度进行综合评价,加强对社会发展的监测,为全面、及时地了解和掌握我市社会发展状况,科学、系统地分析研究我市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存在的薄弱环节,为各级政府制定和实施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提出决策参考,从而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报告制度的实施办法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和统计年报实绩为依据,分八大领域54个指标对全市三县两区的社会发展水平、速度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

各县区和市相关部门依据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进行统计,并按要求分别上报市统计局、市发展委。

市发展委、市统计局在汇总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对全市及各县区的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工作每年进行一次,主要采取三种形式。

一是向市委、市政府提交年度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报告,经审核同意后,向社会公布;二是对全市三县两区社会发展水平、速度进行排序比较;三是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专题报告。

三、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报告制度的实施步骤评价工作从开始试行。

以县区为单位对、收集人口与就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科技与教育、卫生与文化、生活质量、社会保障与公平、公共安全等社会发展领域统计资料,认真做好评价方法和数据处理程序,确保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工作的正常开展。

对于少数关键指标数据获取一时有困难的,予以保存,设法解决数据来源或作相应调整处理。

四、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报告制度的组织实施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县区、各部门要加强领导、明确分工、搞好配合。

全市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工作的组织协调由市发展委、统计局负责。

各级政府要把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工作纳入工作日程,督促发展和统计部门认真组织实施。

社会综合评价工作方案

社会综合评价工作方案

社会综合评价工作方案综合评价也叫综合评价方法,是指使用比较系统的、规范的方法关于多个指标、多个单位同时进行评价的方法。

也叫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方法在现实中应用范围很广。

一、概述〔一〕综合评价的定义:使用比较系统的、规范的方法关于多个指标、多个单位同时进行评价的方法,称为综合评价方法。

也叫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二〕综合评价方法的特点:1.评价过程不是一个指标接一个指标顺次完成,而是通过一些特别的方法将多个指标的评价同时完成。

2.在综合评价过程中,要依据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加权处理,使评价结果更具有科学性。

3.评价的结果为依据综合分值大小的单位排序,并据此得到结论。

由以上特点可见,综合评价可以避免一般评价方法局限性,使得运用多个指标对多个单位进行的评价成为可能。

这种方法从计算及其必需要合计的问题上看都比较复杂,但由于其显著的特点-综合性和系统性,使得综合评价方法得到人们的认可。

并在施行中广泛应用,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小康生活水平综合评价、科技进步的综合评价,国家〔地区〕的综合实力评价、和谐社会评价等。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综合评价的计算方法的复杂性已经不成问题,其综合性和系统性表现得更加特别,使得综合评价方法作用特别。

评价过程也是一种决策过程。

一般地说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客观/主观、明确/模糊、定性/定量〕,对特定事物、行为、熟悉、态度等等评价客体的价值或优劣好坏进行评判比较的一种认知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决策过程。

综合评价的应用领域和范围非常广泛。

从学科领域上看,在自然科学中广泛应用于各种事物的特征和性质的评价。

比如,环境监测综合评价、药物临床试验综合评价、地质灾害综合评价、气候特征综合评价、产品质量综合评价等等;在社会科学中广泛应用于总体特征和个体特征的综合评价。

比如,社会治安综合评价,生活质量综合评价、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教学水平综合评价、人居环境综合评价等等。

在经济学学科领域更为普遍。

如,综合经济效益评价、小康建设进程评价、经济预警评价分析、生产方式综合评价、房地产市场景气程度综合评价等等。

某区关于做好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工作指导意见

某区关于做好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工作指导意见

某区关于做好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工作指导意见前言社会发展水平是一个区域内经济、文化、教育、环境、治理等方面的综合指标。

对于一个区域来说,了解社会发展水平的情况,可以有效地指导政府有针对性地进行各项改革和发展工作,提高社会发展水平的整体水平。

在此背景下,我们制定了这份指导意见,希望能够对各地区开展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工作提供指导。

目的本指导意见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发展,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坚持科学的态度,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实际,为我们提供一个优秀的指导性文件。

工作计划召开动员大会为了防止信息不对称,我们必须召开动员大会来传达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目的、工作流程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同时,可以通过大会形式,了解各方的意见和建议。

组建工作小组为了更好地完成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工作,我们必须组建一支专业性强的工作小组。

该小组应该由区政府、统计局、发展规划局等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从而全面反映一个区域的综合发展水平。

经过询问相关专家的意见,建议将指标体系分为六大部分:区域基础设施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和社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情况、生态环境质量等。

在这些方面,要在数据来源、数据精度、数据质量等方面进行考核,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可信性和可比性。

数据搜集和分析在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

该工作需要运用各种方法,如问卷调查、实地考查等。

一旦数据得到足够的数量,再通过综合分析,得到综合评价结果。

组织汇报与反馈完成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最后一步是进行评估结果的组织汇报和反馈。

工作组将所得的综合评价结果提交给区政府,并在社会上进行广泛宣传。

同时,也要在动员大会上向参与的人员和相关部门进行反馈。

结论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区域在经济、环境、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差距日益缩小。

一个地区是否健康发展,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工作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学生对社会发展的前瞻性评估能力评估方案

学生对社会发展的前瞻性评估能力评估方案

学生对社会发展的前瞻性评估能力评估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测和评估能力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作为社会的发展主力军,学生的前瞻性评估能力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

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学生前瞻性评估能力评估方案,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评估目标1. 评估学生对未来社会需求的敏感度和洞察力;2. 评估学生对新技术、新思维和新模式的接受和应用能力;3. 评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未来社会问题的能力;4. 评估学生对于社会发展趋势的预测和战略思考能力。

三、评估内容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前瞻性评估能力,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 时事热点分析:通过让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当前的时事热点问题,考察他们对于社会问题的敏感度和洞察力。

2. 科技创新应用能力:通过设计实践性的科技创新项目,考察学生对于新技术的接受和应用能力,以及他们对于未来科技发展的预测能力。

3. 未来职业规划:通过让学生完成职业规划报告,考察他们对未来社会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和战略思考能力。

4. 情景模拟演练:通过模拟未来的社会情景,给学生一个具体的问题,考察他们因应未来社会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解决方案。

5. 团队协作与领导能力:通过小组合作项目,考察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四、评估方法为了确保评估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估方法:1.问卷调查:设计科学合理的问卷,收集学生在各个维度上的自我评估和他人评估数据。

2.专家评审: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评审团队,进行评估方案的设计和评估标准的制定,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审。

3.观察记录:通过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和项目实践过程的观察记录,获得直观、真实的评估数据。

4.个人陈述:让学生撰写一篇个人陈述,描述自己对未来社会发展的看法和自身的评估能力。

五、评估结果与应用学生的前瞻性评估能力评估结果将作为学生综合能力评估的重要依据,并应用于以下方面:1.教学改进:根据学生评估结果,针对评估中发现的不足,进行课程和教学改进,提高学生的前瞻性评估能力。

二年级社会评价方案

二年级社会评价方案

二年级社会评价方案介绍本文档旨在为二年级学生的社会评价提供一个方案。

社会评价是一种促使学生发展品德和社会技能的方法,通过观察和评估他们在社会交往和合作方面的表现来给予反馈。

本方案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行为惯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责任感。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应综合考虑学生在以下方面的表现:1. 合作与团队合作能力:学生是否能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理解和尊重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沟通与表达能力:学生是否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并积极倾听他人的意见。

3. 尊重与友善:学生是否能尊重他人的差异,友好对待同学和老师,以及展示良好的行为举止。

4. 责任和自我管理:学生是否能按时完成任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表现出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评价工具为了进行社会评价,可以使用以下工具:1. 观察记录表:教师可以观察和记录学生在课堂和课外活动中的表现,并根据评价标准给予评分。

2.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可以自行填写评估表,评价自己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并思考如何改进。

3. 同伴评价:学生可以相互评估,提供反馈和建议。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同理心。

评价周期和反馈评价应定期进行,以持续监测学生的社会发展。

以下是建议的评价周期和反馈机制:1. 周期性评价: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社会评价,以评估学生的整体发展。

2. 及时反馈: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以便他们了解自己的优势和改进的方向。

3. 目标设定: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制定研究目标,并在评价过程中关注这些目标的达成情况。

权衡与改进评价不仅应着眼于学生的表现,还应考虑到学生的成长和潜力。

通过评价的结果和反馈,可以发现学生的优势和问题,并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

评价结果可以用来改进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结论二年级社会评价方案旨在促进学生的社会发展和道德修养。

通过恰当的评价工具和及时的反馈,学生将能够发展出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教师和学生的合作和努力将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有力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一: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二:评价指标的简要说明
附件一:
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领域 序号 1 人口自然增长率
评价指标
单位 ‰
方向性 权数 逆指标 1/6
人口 发展
2 0-4 岁人口性别比 3 平均预期寿命 4 人口总负担系数 5 城镇人口所占比重 6 平均受教育年限 7 恩格尔系数 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口)。
计算公式:
=
被抚养人口数 抚养人口数
×100%
计量单位:%
资料来源:人口统计年报。
(5)城镇人口所占比重
指居住在城镇范围内的全部常住人口占本地区全部常住人
口的比重。
计算公式:
=
城镇常住人口数 本地区全部常住人口数
×100%
计量单位:%
资料来源:人口统计年报。
(6)平均受教育年限
指一定时期时 15 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人均接受学历教育(包
计算公式:
=
27种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例数 年平均人口数
×100000/10万
计量单位:1/10 万
资料来源:卫生部门统计年报。
(18)孕产妇死亡率
指一年内每 10 万名孕产妇的死亡人数。按国际通用计算方
法,“孕产妇总数”以“活产数(活产胎儿数)”代替。
计算公式:
=
年内孕产妇死亡人数 年内活产数
×100000/10万
括成人学历教育,不包括各种非学历培训)的年数。
计算公式:= ∑ PiEi
P
式中 P 为本地区 15 岁及以上常住人口,Pi 为具有 i 种文化
程度的人口数,Ei 为具有 i 种文化程度的人口受教育年数系数,
根据我国的学制确定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16,高中文化程度
12,初中文化程度 9,小学文化程度 6,文盲 0。
计量单位:平方米
资料来源:城市住户调查资料。
(11)农村人均住房面积
指按农村人口计算的平均住房面积。只计算住房结构为钢
筋混凝土和砖木结构的住房。
计算公式:
=
农村住房面积 农村人口数
计量单位:平方米
资料来源:农村住户调查资料。
(12)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的电脑数
指城乡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的家用电脑台数。
=
农村饮用自来水人口数 农村总人口数
Hale Waihona Puke ×100%计量单位:%
资料来源:卫生部门统计年报。
(14)人均生活用电量
指每一用电人口平均每年的生活用电量。 计算公式: = 报告期生活用电量
年平均人口数
计量单位:千瓦小时
资料来源:能源统计年报资料。
(1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指使用各种类型卫生厕所的农户数占农村总户数的百分比。
21 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
%
1/8
22 每万人口拥有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的床位数

1/8
23 教育卫生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
1/8
24 城镇登记失业率
% 逆指标 1/7
25 交通、火灾死亡人口比率
1/10 万 逆指标 1/7
26 每万人口刑事案件立案数

社会 2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最低收入户差异倍数 倍
其中,农村卫生厕所包括三格化粪池式、双瓮漏斗式、三联沼气
池式、粪尿分集式、完整下水道水冲式和其他类型的厕所以及粪
便及时清理并进行高温堆肥无害化处理的非水冲式厕所。农村总
户数指县城以下农村农户总数。
计算公式:
=
使用卫生厕所的农户数 农村总户数
×100%
计量单位:%
资料来源:卫生部门统计年报。
(三)公共服务
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之比。
计算公式:
=
本年出生人数 − 本年死亡人数 年平均人数
×1000

或 = 人口出生率 - 人口死亡率
计量单位:‰
资料来源:人口统计年报。
(2)0-4 岁人口性别比
指一定时期内 0-4 岁人口中,男孩人数与女孩人数之比。
计量单位:以女性为 100
资料来源:人口统计年报。
%
1/9
14 人均生活用电量
千瓦小时
1/9
15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
1/9
16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 逆指标 1/8
17 传染病发病率
1/10 万 逆指标 1/8
18 孕产妇死亡率
1/10 万 逆指标 1/8
公共 19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 服务 20 每百万人口拥有公共文化设施数
%
1/8
1/4

1/8
(3)平均预期寿命
指 0 岁(即出生时)的平均期望寿命,表示一批人出生后
平均一生可活的年数。
计量单位:岁
资料来源:根据人口统计年报资料推算。
(4)人口总负担系数
也称总抚养比。指人口总体中被抚养人口数与抚养人口数之
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被抚养人口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0-14
岁和 65 岁及以上人口),抚养人口指劳动年龄人口数(15-64 岁
(16)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指某地区一年内未满 5 岁(0-4 岁)儿童死亡人数与该地区
当年全部活产数的比率。
计算公式:
=
一年内未满5岁儿童死亡人数 年内活产数
×
1000

计量单位:‰
资料来源:卫生部门统计年报。
(17)传染病发病率
指 27 种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在一定时间和在一定地域
内的人群中新发生病例的频率。
准化变量。
2.计算地区之间的距离
使用平方欧氏距离。其公式为:
m
2
∑ d
2 ij
=
( Y ik − Y jk )
k=1
公式中, i 和 j 表示地区序号( i , j =1,2,3……31, i ≠ j ),
k =1,2... m , m 指总体(领域)评价指标变量个数。 dij 表示地
区i 和地区 j 之间的距离,Yik 表示地区i 第 k 个指标的标准化数值,
Yjk 表示地区 j 第 k 个指标的标准化数值。
3.聚类分层
每个地区自成一类,逐步使离差平方和增加最小的两类合并
为一类,直到所有的地区合并为一类为止。以此为基础,再根据 特定分析需要确定分层类数并得出所需的聚类结果。
六、评价结果的表现形式 本方案的评价结果表现为基本评价形式和分析形式两类。 基本评价形式包括: 1.全国社会发展水平总(领域)指数及其发展情况。 2.各地区社会发展水平总(领域)指数及其发展情况。 3.各地区社会发展特征总体(领域)聚类结果。 分析形式根据特定需要确定。
应参加人数的比重。 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指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
域的指数,将各领域指数相加即可得到该地区的总指数。
五、各地区聚类分层的计算方法
本方案采用系统聚类中的离差平方和法进行各地区的聚类
分析。计算步骤为:
1.将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
无量纲标准化处理的计算公式为:
Yik = ( X ik − X k ) / S k
公式中,i 表示地区序号(i =1,2,3……31),k 表示评价指标 序号( k =1,2,3……30)。 X ik 为 i 地区第 k 个评价指标数值, X k 为 各地区第 k 个评价指标的平均值, Sk 为各地区第 k 个评价指标的 标准差, Yik 为 i 地区第 k 个评价指标经无量纲处理后的标准化数 值。各评价变量进行无量纲处理后变成均值为 0、方差为 1 的标
(二)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反映社会发展基本特征的评价 指标作为聚类变量计算出聚类解,将各地区按社会发展特征进行 分层归类,进行比较分析。
四、社会发展水平总指数的计算方法 社会发展水平总指数的计算由以下几个步骤完成: (一)确定每一评价指标的方向性和权数(详见附件一)。 (二)计算单项指数。 1.将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 无量纲处理的计算公式为: 正向指标: Yik = ( X ik − min( X k )) /( X k − min( X k )) × 100 逆向指标: Yik = (max( Xk ) − Xik ) /(max( Xk ) − Xk ) × 100 公式中,i =0 表示全国; i =1,2,3……31 表示各地区序号, k 表示评价指标序号( k =1,2,3……30), Xik 为 i 地区第 k 个评价 指标数值, min(X k ) 为基期年各地区第 k 个评价指标的最小值, max( Xk) 为基期年各地区第 k 个评价指标的最大值, Xk 为基期年第 k 个评价指标的全国数值,Yik 为i 地区第 k 个评价指标经无量纲处 理后的数值。 2.赋予权数 将i 地区第 k 个评价指标经无量纲处理后的数值(Yik )乘以其 权数,即得到这一评价指标的单项指数。 (三)计算领域指数和总指数。 将i 地区某一领域中各单项指数相加即可得到该地区这一领
(20)每百万人口拥有公共文化设施数
指百万人拥有的县及县以上艺术表演场所、文化馆、公共
图书馆和博物馆的单位数。
计算公式:=
年底拥有的艺术表演场所 + 文化馆 + 公共图书馆 年底人口总数(百万人)
+
博物馆
计量单位:个
资料来源:文化部门统计年报。
(21)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
指已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人数占政策规定
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案
一、评价目的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发展改革部门和统计部门定期对全国和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以下简称各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估,特制 定本方案。 二、评价内容 全国和各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具体包括人口发展、生活水 平、公共服务、社会和谐四个领域。 三、评价方法 本方案包括两种评价方法: (一)通过多级综合方法,使反映社会发展基本特征的评价 指标统一为综合反映社会发展水平的总指数。其步骤为: 1.通过《社会综合统计制度》和部门(专业)年报收集反 映全国和各地区社会发展基本情况的统计指标资料。 2.将统计指标加工为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具体评 价指标和简要说明见附件一、二。 3.将每一综合评价指标加工为单项指数。单项指数的计算 方法详见“四、社会发展水平总指数的计算方法”。 4.将单项指数加总为领域指数和总指数。在本方案中,总 指数是以全国的社会发展水平 2005 年为基期 100 计算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