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初一历史上册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六王毕四海一课件 湘教版
• A.《春秋》
B.《论语》
• C.《史记·商君列传》 D.《史记·秦始皇本纪》
二、填空题:
1、秦王__嬴__政___于公元前221年灭掉六 国,建立秦朝,定都__咸__阳___ 。
2、秦统一后,在中央设_丞__相__、太__尉___ 、 _御__史__大__夫__ ,合称“三公”。
3、秦规定使用小__篆__ 为全国统一的文字, 规定_圆__形__方__孔__铜__钱__ 为全国通用的货币, 并把__秦__ 国度量衡的标准器颁行天下。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割据混战。 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个老百姓,你最希望
你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秦朝
咸阳
自主学习:
自习看书,在书上找到与下列相关的词 语,并把它们联系起来。
2.嬴政 3.咸阳 4.统一 5.多民族 6.中央集权 7.皇帝 8.丞相 9.太尉 10.御史大夫 11.郡县制 12.文字 13.货币 14.度量衡 15.车轨 16.经济 17.文化 18.思想控制 19.思想文化 20.匈奴 21.临洮 22.辽东 23.东海 24.陇西 25.南海 26.长城
域
阳为都城。楚秦朝是前中223国年灭历楚 史上第一个
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
秦为什么能够 统一全国?
1 诸侯纷争给人民带来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2 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量减少,有利于国家统一 3 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4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 5 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和决策适当
“战国 七雄”是 指哪几个 诸侯国?
燕
赵 齐
魏 秦
韩
楚
一、秦王扫六合
1、秦统一的条件 2、秦灭六国 前221年 嬴政 咸阳 3、秦统一的意义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选择题共56页PPT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 选择题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湘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题精选99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在秦朝统一的过程中,北方不断进扰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B犬戎C越族D羌族下面不符合西周分封制的是( )A周天子把土地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B诸侯服从周天子命令,向天子缴纳贡品C诸侯在战时派兵随周天子作战D诸侯要按田苗数向周天子纳税。
439年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A曹魏B前秦C北魏D北周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 )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产生的国人暴动发生在( )A周厉王B周文王C周武王D周幽王都江堰位于( )A岷江中游B长江中游C黄河上游D珠江下游在西域经营30年的汉朝人物是( )A张骞B甘英C班超D窦宪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B西周C商朝D秦朝汉武帝罢黜百家指( )A诸子百家B除儒家以外的各家C法家和墨家D道家和兵家。
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是在( )A城濮之战后B桂陵之战后C马陵之战后D长平之战后传说中编出乐谱的人是( )A黄帝B嫘祖C伶伦D仓颉系列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A蔡伦B张衡C华佗D张仲景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是在( )A城濮之战后B桂陵之战后C马陵之战后D长平之战后在西域经营30年的汉朝人物是( )A张骞B甘英C班超D窦宪焚书坑儒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秦始皇是一个残暴的君主B秦始皇视传统文化为统治的障碍C秦始皇把君主专制扩展到思想文化领域D秦朝统治的严酷残暴。
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于( )A前260年B前210年C前209年D前207年书法逐渐成为一门艺术是在( )A东汉初年B三国时期C东汉末年D西晋时期在秦朝统一的过程中,北方不断进扰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B犬戎C越族D羌族焚书坑儒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秦始皇是一个残暴的君主B秦始皇视传统文化为统治的障碍C秦始皇把君主专制扩展到思想文化领域D秦朝统治的严酷残暴。
黄帝与炎帝联合击败蚩尤的地点是( )A汤阴B诼鹿C洛阳D湖州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对哪位书法家的赞赏( )A王羲之B王献之C颜真卿D柳公权在秦朝统一的过程中,北方不断进扰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B犬戎C越族D羌族我国铁农具开始出现于( )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战国中期《齐民要术》的作者是( )A祖冲之B贾思勰C郦道元D张衡焚书坑儒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秦始皇是一个残暴的君主B秦始皇视传统文化为统治的障碍C秦始皇把君主专制扩展到思想文化领域D秦朝统治的严酷残暴。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311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出现在隋唐时期的是()A. 指南针、印刷术B. 印刷术、火药C. 火药、造纸术D. 印刷术、造纸术2、唐太宗多次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说明唐太宗()A. 认识到君与民是因果关系的B. 得到了人民的信任C. 代表人民群众利益D. 看到了人民力量的伟大3、汉武帝时负责监督地方官员的是()A. 刺史B. 御史大夫C. 司隶校尉D. 丞相4、589年,隋朝灭掉南朝的最后一个政权,重新统一全国。
请问被灭的南朝最后一个政权是()A. 北齐B. 北周C. 梁朝D. 陈朝5、为巩固统一,加强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秦朝统一了文字。
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文字是()A. 大篆B. 小篆C. 隶书D. 楷书6、毛泽东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
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
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
毛泽东所说的杂志当时主要宣传()A. 传统儒家思想B. 维新变法思想C. 民主革命思想D. 民主和科学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7、儒家代表____建议汉武帝“____ ,____”,为此,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排斥其他学说,大兴儒学教育,任用儒生做官。
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从此确立。
8、夏商西周社会以 ______ 区分尊卑等级,分为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
西周时,周王以下的 ______ 、______ 、 ______ 是享有各种特权的贵族。
王和大小贵族拥有很多 ______ 。
______ 主要来源于 ______ 和______ 。
这一时期的 ______ 要为王室和贵族承担劳役,他们一般拥有 ______ 和 ______ 。
【优质文档】湘教版(岳麓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一课我们的远古祖先1、地球上出现人类大约在300万年以前。
2、科学家提出人类是由一种古猿进化来的。
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3、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4、北京人距今70-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他们能直立行走,上肢和现代人基本相似,但头部保留了猿类的一些特征,会制作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有简单的语言。
5、距今约18000年的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内,他们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开始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
6、远古人类使用火有什么意义?答:他们用火来抵御寒冷,吓跑野兽。
吃上熟食,使人类扩大了食物种类,易于消化和吸收营养,有利于人类体质尤其是脑髓的发展。
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1、长江下游的河姆渡遗址,距今6000多年。
河姆渡人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等生产工具,会种植水稻,还烧制黑色陶器,饲养猪、牛等家畜。
他们住在干栏式房屋内。
2、黄河中游的半坡遗址,距今5000多年,会种植粟和蔬菜,住在半穴居房屋内。
3、什么是氏族?氏族有什么特点?答:在原始社会,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生产生活集体叫氏族;氏族的特点有:土地、房屋等都归氏族公有,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贫富差别。
第三课神奇的远古传说1、炎帝即神农氏,姓姜,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2、黄帝即轩辕氏,姓姬,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3、蚩尤是传说中东方九黎族的首领。
4、后人尊奉炎帝、黄帝为华夏族的祖先,认为黄帝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称他是“人文初祖”。
5、涿鹿之战:交战双方为黄帝、炎帝部落同蚩尤部落。
地点在涿鹿,争战的过程: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结果: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6、什么是禅让制?答:传说尧年老时,召开部落联盟会议,推荐继承人,大家推荐舜。
舜年老时,以同样的方法把首领位置传给了治水有功的禹。
湘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文化多样性与交流课时一:文化的定义与多种表现形式课程目标:- 了解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掌握文化的多种表现形式- 培养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教学内容:1. 概念解析:什么是文化?- 文化的定义- 文化的内涵2. 文化的多种表现形式- 语言和文字- 宗教与- 风俗和惯- 艺术和文学- 饮食和服饰教学方法:- 听讲解- 小组讨论- 图片展示- 视频观摩教学准备:- 课件:文化的定义与多种表现形式- 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 学生小组讨论指导问题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展示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化?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哪些?2. 研究与探究(30分钟)- 听讲解:讲解文化的定义和内涵,引导学生思考并记录要点-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并记录在小组分享报告中- 图片展示:使用图片展示文化的多种表现形式,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视频观摩:播放相关文化的视频片段,加深学生对文化表现形式的理解3. 总结与展望(10分钟)- 整理小组讨论汇报的要点,进行全班分享- 引导学生思考跨文化交流对于促进多元文化的相互理解和交流的重要性教学评价:- 学生小组讨论报告的质量和广度- 学生对文化定义和多种表现形式的理解程度- 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情况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三大思想家课时一:孔子与儒学课程目标:- 了解孔子的生平与思想- 理解儒学的核心观点和影响- 掌握儒家文化的基本价值观教学内容:1. 孔子的生平与思想- 孔子的背景和时代背景-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礼仪观念- 孔子的论述和主要著作2. 儒学的核心观点和影响- 仁、义、礼、智、信的内涵与重要性- 儒学在古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和传承3. 儒家文化的基本价值观- 和谐共处、忠孝仁爱、礼仪尊重、知行合一教学方法:- 听讲解- 小组讨论- 视频观摩- 文本阅读教学准备:- 课件:孔子与儒学- 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 学生小组讨论指导问题- 孔子经典著作篇章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展示孔子形象,引导学生思考:孔子是谁?他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何重要贡献?2. 研究与探究(30分钟)- 听讲解:讲解孔子的生平、思想和教育观念,引导学生思考和记录要点-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影响,并汇报分享讨论结果- 视频观摩:播放与孔子相关的视频片段,加深学生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和感受- 文本阅读:分发孔子的一篇经典著作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和思考3. 总结与展望(10分钟)- 引导学生总结儒学的核心观点和影响,并与其它思想进行比较- 引导学生思考儒家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教学评价:- 学生对孔子生平和思想的理解情况- 学生对儒学核心观点和影响的把握程度- 学生对儒家文化基本价值观的反思和理解能力。
湘教版初一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湘教版初一历史上册教学计划一、课程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初一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湘教版初一历史上册的内容,达到以下目标:1. 熟悉历史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2. 了解湖南地区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加深对家乡历史的认识;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二、课程内容与安排第一单元:湖南概况1. 课时安排:3课时2. 内容概述:介绍湖南的地理位置、概况,包括湖南的位置、气候、地形、资源等;3. 教学方法:利用地图、图片等教具进行教学,让学生对湖南的基本情况有直观的了解;4.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湖南的地理特点和资源分布。
第二单元:湘西走廊的历史变迁1. 课时安排:5课时2. 内容概述:介绍湘西走廊的历史发展过程,包括古代的楚国、南朝时期、宋元时期等;3. 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解、故事讲述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湘西走廊的历史变迁;4.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湘西走廊的历史地位和对湖南历史的影响。
第三单元:岳麓书院与湖湘文化1. 课时安排:4课时2. 内容概述:介绍岳麓书院的历史和湖湘文化的特点,包括岳麓书院的创建、文化活动等;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岳麓书院和湖湘文化;4.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岳麓书院在湖湘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评估与总结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进行评估;2. 作业评估: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3. 小测验评估:定期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教学总结针对每个单元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总结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湘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件:第1课《我们的远古祖先》(共29张PPT)
元谋人制造使用的石器
元谋人用火的灰烬
北京人
生活地点:北京周口 店龙骨山 北京人 距今年代:70-20 万年
元谋人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全貌
仔细观察图片,说说北京人 主要从事的生产劳动是什么?并注意 观察北京人所使用的劳动工具。
北京人劳动图
北 京 人 背 鹿 图
北 京 人 劳 动 图
北京人劳动图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炎 陵 船 形 乡 学 校 教 学 资 源 室
人类的起源
你知道哪些关于 人类起源的说法?
炎 陵 船 形 乡 学 校 教 学 资 源 室
人类的起源
在这些说法中, 你最赞同哪一种?
炎 陵 船 形 乡 学 校 教 学 资 源 室
人类的起源
科学家是根据什么知道人 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什么标志着古猿演变成了人?
炎 陵 船 形 乡 学 校 教 学 资 源 室
人类的起源 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元谋人 生活地点:云南元谋 元谋人
距今年代:约170万年
元谋人
炎 陵 船 形 乡 学 校 教 学 资 源 室
元谋人遗址远眺图
元谋人
已能制造石器和使用火
原始人类 名称
元谋人
生活 地点
云南 元谋县
距今 年代
约 170万年
体质 特征
工具 制造
打制 石器 打制 石器
用火 情况 自然火
自然火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周口店龙 约70-20 保留猿的 骨山 万年 特征 周口店龙 约一万八 千年 骨山
和现代人 掌握了磨制 和钻孔技术 差不多
人工 取火
北京人制造的石器
湘教版七年级历史知识点
湘教版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湘教版七年级历史课程主要涵盖了中国古代史的基础知识点,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概述:1. 原始社会:了解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如石器的使用、火的发现和利用等,以及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形式,如部落和氏族。
2. 夏、商、西周:夏朝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商朝则以青铜器文化著称,西周时期则出现了分封制和宗法制度。
3. 春秋战国:春秋时期诸侯割据,战国时期则出现了诸子百家的思想争鸣,如儒家、道家、法家等。
4. 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5. 汉朝: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时期,汉武帝时期对外扩张,开辟丝绸之路。
6. 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时期中国分裂为多个政权,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如三国鼎立、赤壁之战等。
7. 隋唐: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的朝代,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对后世影响深远。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有很高的成就。
8. 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这一时期中国再次出现分裂,但宋朝的文化和科技成就尤为突出,如四大发明。
9. 元朝: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之一,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深远的影响。
10. 明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明成祖时期对外扩张,郑和下西洋展示了中国的海上实力。
11. 清朝: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高峰。
12. 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包括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古代建筑(如长城、故宫)、古代文学(如《诗经》、《楚辞》)、古代哲学(如儒家思想)等。
13. 中国古代的经济与农业:了解中国古代的农业技术,如灌溉系统、耕作方法,以及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这些知识点是湘教版七年级历史课程的基础内容,学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湘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试卷
湘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试卷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 文化的成就首次出现在以下哪个时期?A. 石器时代B. 农业时代C. 商代D. 春秋战国时期2.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全国是在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隋朝D. 维吾尔王国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由以下哪个朝代建立?A. 春秋战国时期B. 汉朝C. 唐朝D. 中华民国4. 古代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什么?A. 土地B. 农民C. 奴隶D. 资本5.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是哪种?A. 汉字B. 楔形文字C. 隶书D. 英文字母...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是【夏朝】。
2. 联合整个中原地区的封建王朝是【商朝】。
3. 秦朝的始皇帝是【秦始皇】。
4. 中国古代的三个主要宗教是【儒、道、佛】。
5. 秦始皇帝统一六国后,国内实行的制度是【郡县制】。
...三、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解释封建制度的产生和特点。
2. 中国先民懂得了用火,这是他们怎么做到的?3.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统一名称是什么?4. 解释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
5. 丝绸之路起终点分别在哪里?...四、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解释文化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2. 分析秦朝的特点和影响。
...以上是湘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试卷。
祝你考试顺利!。
湘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1.人类是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2.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170万年。
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他们还保留有猿人的某些特征,会打击制成粗糙的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形成了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
山顶洞人于18000年前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生活,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仍用打击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
他们生活的集体也进入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3.氏族: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由一个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的这样一种集体。
4.生活在长江流域(浙江省余姚市)的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6000多年)(种植水稻,制造陶器玉器乐器学会纺织)和生活在黄河流域(陕西西安)的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5000多年)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渔猎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彩陶)开始原始农耕的定居生活。
河姆渡人住着干栏式房子便于通风防潮;半坡人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
大汶口文化:出现贫富分化(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有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②种植粟③种植蔬菜的国家★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有怎样的劳动分工?答:妇女主要从事耕作、纺织,男子主要从事捕鱼打猎以及制造工具、制陶等繁重的手工业生产,老年人从事家务劳动和照顾、教育小孩。
5.炎帝和黄帝是我国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涿鹿之战中两部落联合起来,大败蚩尤,随后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部落是指在原始社会中许多近亲的氏族共同组成部落,若干部落组成部落联盟。
6.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是因为:(1)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了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2)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下属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
湘教版七年级历史
湘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在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个班的历史课,新的学期开始,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和本学期的特点,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开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使学生学会历史知识的一些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在本学期要很抓学生的基础知识,指导学习方法,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工作如下。
一、指导思想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技能诸如:阅读简单材料,从图片、表格中获取历史信息,归纳整理等;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学习习惯差。
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
所以从学期初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三、教材分析1、教材特点本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湘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
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学内容《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4课。
3、教材重点、难点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四、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1.认真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2.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目标统一,准确,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
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3.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动脑筋、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
湘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
湘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前言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历史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思辨能力。
通过本学期的研究,学生将掌握七年级上学期的历史内容,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
教学目标1. 了解七年级上学期的历史课程内容;2.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自主研究能力;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人类社会的诞生与发展- 人类社会的起源- 农业的出现与人类社会的发展- 农业文明的形成与变迁2. 第二单元:古代文明的交流- 水陆交通的发展与古代文明的交流- 丝绸之路的开辟与繁荣- 古代著名商业城市和港口的兴起与发展3. 第三单元:中华文明的崛起-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特征- 诸子百家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中华帝国的统一与变革4. 第四单元:印度古代文明- 印度的地理与环境特点- 古印度的社会与文化- 和的传播与影响5. 第五单元:希腊罗马古代文明- 古希腊的政治与文化- 古罗马的政治与法律- 希腊罗马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问题、图画、实物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2. 讲授法:向学生阐述历史概念、事件和人物,帮助学生建立起历史的知识体系;3. 分组合作法: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小组研究、小组展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4. 视听法:通过观看历史纪录片、听取历史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感知和联想;5. 实践法: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考察、实验观察、历史建模等活动,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评估1. 平时表现: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学期内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3. 小组项目: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项目展示能力;4.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整个学期历史知识的综合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1. 教材:湘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3. 图书馆资源:历史相关图书、杂志等;4. 视听资料:历史纪录片、音频故事等。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全册表格式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全册表格式第一单元古代文明与两河流域课时安排* 第一课:课程介绍* 第二课:古代文明探究* 第三课:两河流域的文明第一课:课程介绍教学目标* 了解本学期历史课程的内容和研究目标* 掌握课堂规则和研究方法教学重点* 掌握本学期历史课程的内容和研究目标教学难点* 掌握研究方法和课堂规则教学准备* 课件:学期目标和课程内容教学过程1. 介绍本学期历史课程的内容和研究目标2. 解释课堂规则和研究方法3. 学生回答相关问题,澄清疑惑第二课:古代文明探究教学目标* 了解古代文明的概念和特征* 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和影响教学重点* 掌握古代文明的概念和特征教学难点* 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和影响教学准备* 课件:古代文明的概念和特征教学过程1. 解释古代文明的概念和特征2. 讲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和影响3. 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第三课:两河流域的文明教学目标* 了解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 掌握两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和发展教学重点* 掌握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教学难点* 理解两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和发展教学准备* 课件: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教学过程1. 解释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2. 讲解两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和发展3. 讨论两河流域文明对当代世界的影响第二单元中国古代史迈入文明社会...(继续编写后续单元内容)总结本课程安排了七个单元,涵盖了古代文明与两河流域,中国古代史迈入文明社会,中华文明的多元发展等内容。
通过研究,学生将了解古代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影响,并对中国古代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中使用课件辅助教学,同时进行讨论和思考,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思考能力。
通过此教案全册表,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和安排课程,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和支持,以达到教学目标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上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全册表格式》的内容概述。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全册)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七年级历史上册的内容;-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历史的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综合素养。
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起源- 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 学生了解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生活方式。
2. 第二单元:古代文明的发展- 学生了解古代四大文明的发展及其贡献;- 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和影响。
3. 第三单元:古代的经济发展- 学生了解古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重要事件;- 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情况。
4. 第四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及其演变过程;- 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国家统一之路。
5. 第五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 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进步和贡献。
6. 第六单元: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变迁- 学生了解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变迁和文化交流;- 学生了解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发展。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激发研究动力;- 组织小组活动,促进学生合作与讨论;- 结合多媒体资源,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料;- 运用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思考能力。
教学评价本教学设计将采用多种评价方法来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包括:- 完成作业的质量和数量;-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组织小组讨论的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我们将帮助学生掌握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知识,并培养他们的思考和合作能力,使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民族友好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吐蕃位于图中的()A. ①B. ②C. ③D. ④2、最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A. 山顶洞人B. 北京人C. 河姆渡原始居民D. 半坡原始居民3、6、唐代时即是各民族交往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是()A. 长安B. 洛阳C. 杨州D. 成都4、唐朝诗人辈出,被称为“诗圣”的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孟浩然5、如图是一位北京老人在展示自己从1953年起几十年收藏的历届选民证。
一张张选民证见证了()A. 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B. 社会主义宪法得以实施C. 社会主义制度得到确立D. 政治协商制度得到完善6、明确提出特区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等观点的是A. 邓小平南方谈话B. 中共十二大C. 中共十四大D. 中共十五大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7、唐初统治者注意改良政治,发展生产,唐太宗统治时期形成了____的局面;到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文化发达,中外交流活跃,国力达到顶峰,这一局面史称____.8、诊断题(请你当裁判。
对的打“√”,错的打“×”。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中国近代史上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
3.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一年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
4.黄埔军校是1924年由孙中山在上海创办的。
5.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6.李大钊是中国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驱。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判断题(共4题,共20分)1、隋朝的建立统一时间是589年()2、公元前841年,西周爆发“国人暴动”,周幽王被驱逐出镐京。
______(判断对错)3、禅让制选人的标准是财产的多少。
______(判断对错)4、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评卷人得分二、识图题(共3题,共24分)5、观察下面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回答问题图一固阳秦长城遗址图二古罗马长城遗址图一战国以来,匈奴不断南下入侵。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位于内蒙古固阳县境内的秦长城,长达120公里,多半修筑在山峦北坡,依山就险、因坡取势,墙体多以厚石片交错叠压垒砌而成,设有烽火台、驻兵哨所、关城隘口等。
秦筑长城后,匈奴十余年不敢南下牧马。
图二修建于公元2世纪初的古罗马长城是古罗马帝国用以抵御外族入侵的边墙。
分布在多瑙河以北、莱茵河以东的广阔地区,长达数千公里。
主要有石头和泥土构成,有驿站、要塞、城堡和瞭望塔等建筑。
(1)从以上图片和文字说明中可以获得哪些方面的信息点?(写出三点即可)信息点一:信息点二:信息点三:(2)结合上面文字说明回答,古代长城起到了什么作用?(3)上述材料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A.第一手资料B.第二手资料6、16;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1) 图1人物出海远航的条件和目的是什么?(3) 图2人物是谁?请你简述他取得胜利的原因。
(4) 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精神品质?7、观察下列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1反映了周恩来总理参加哪次国际会议?他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什么观点;从而“改变了会议的航向”?(2)哪一外交成就;让图2中的乔冠华开怀大笑?中国取得这一外交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图3中“历史性的”握手所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对两国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评卷人得分三、综合题(共3题,共24分)8、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图图1宋代针铺商标图2清明上河图图3交子图4南宋海船(1)小明同学选用以上四幅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你认为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该是()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2)材料一中图3“交子”最早出现于何时?南宋时流行的纸币叫什么?(3)材料一中图4“南宋海船”,这是1974年泉州市后渚港出土的南宋中型远洋商船。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关于中古西欧社会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B. 封建主可以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C. 国王是最大的土地所有者D. 伊斯兰教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2、在工业革命中,在动力的发明和利用上,起到开创作用的人物是( )A. 哈格里夫斯B. 瓦特C. 富尔敦D. 史蒂芬孙3、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有一谜语的谜面上有“南湖游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词,它的谜底是()A. 五四爱国运动B. 中国共产党成立C. 红军长征胜利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的时代,各诸侯国纷纷变法。
其秦国商鞅变法的直接目的是()A.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B. 实现富国强兵C. 缓和社会矛盾D. 增强东周王室实力5、20世纪50一60年代,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根本原因是A. 个人崇拜风气依然盛行B. 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C. 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上D.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6、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提到“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其中“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意义在于()A. 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B.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C.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D.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7、【题文】右图是我国发行的一枚《京剧净角》邮票;图中人物曾任北宋开封府尹,是百姓心目中的清官。
他是。
A. 管仲B. 曹操C. 包拯D. 李鸿章8、《文献通考》记载:“(北宋时)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
”这则记载说明当时()A. 成立了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B.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 打破了住宅区与商业区的界线D. 兴起了独立经营的纺织作坊9、一位史学家说:“它是人类智力解放的里程碑,不仅是人的四肢的延伸,而且还是人脑的延伸,以至于部分地代替人的脑力劳动.”材料反映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A. 计算机技术B. 航天技术C. 生物工程技术D. 原子能技术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0、以下作品中内容是颂扬十月革命,宣扬马克思主义的是()A.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B.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C. 陈独秀《敬告青年》D.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11、以下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表述正确的是()A.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B. 中国革命从此一帆风顺C. 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D.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12、在下列国际会议中侵害中国权益的会议有()、A. 巴黎和会B. 慕尼黑会议C. 华盛顿会议D. 雅尔塔会议13、下列成就,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科学工作者排除“左”倾情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A.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C.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D. 袁降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14、有一天,小明同学去参观某一历史博物馆,其中有一件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深深地吸引了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汉的强盛:汉武帝统治时出现大一统局面。
2、东汉:时间:25-----220年。
建立者:刘秀。
都城:洛阳。
三、秦始皇,汉武帝
(一)秦始皇——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第一个皇帝。
功劳:1、实现统一,灭六国,结束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巩固统一,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4、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开发南疆。
过:统治残暴:赋税繁重,刑法苛严,兵役徭役繁多,加速了秦朝灭亡。
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背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措施:1、政治:颁布推恩令,削夺大批列侯的爵位。
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将地方上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3、思想: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兴办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任用儒生做官。
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
4、军事:派卫青、霍去病等多次大规模攻打匈奴,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
结果:出现大一统局面。
四、丝绸之路
1、张骞通西域
西域:汉朝时,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天山南北的今新疆地区。
目的:为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受汉武帝派遣,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影响:第一次了解西域的情况和西域人像和汉朝交往的愿望。
第二次建立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的开发,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2、丝绸之路
开辟时间:西汉汉武帝时。
路线: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西亚,再转运到大秦。
意义: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