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竖式错例分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竖式错例分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竖式错例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竖式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需要运用我们对两位数乘法的掌握和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分析错误例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下面将通过分析一个错误的例子,来看看具体的错题分析。
错误示例:24×36错误分析:在这个错误的示例中,我们看到两位数24和36相乘的结果被错误地计算为864、通过分析错误的原因,我们可以列举以下几个可能的错误点:1.没有正确理解“不进位”的概念:两位数乘法的结果是由两个两位数的十位和个位乘积相加得到的。
不进位的乘法竖式要求我们只计算个位数的乘积,而忽略十位数的乘积。
在这个错误示例中,可能出现了没有理解“不进位”的概念,错误地将十位和个位的乘积都计算了出来,导致了错误的结果。
2.计算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在计算过程中,可能出现了错误。
路径错误导致了错误的结果。
3.没有掌握乘法口诀表:两位数乘法需要我们熟练掌握乘法口诀表,并善于利用口诀表进行计算。
如果我们没有熟悉乘法口诀表,就很容易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
解决方法:针对以上的错误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纠正并避免错误:1.加强概念理解:通过参考教材、习题解析或向老师请教等方式,加深对“不进位”概念的理解。
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演示和练习,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2.注意计算过程:在进行乘法计算时,要注意写清楚计算的步骤,避免混淆。
可以使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按照正确的步骤将乘积计算出来。
3.熟记乘法口诀表:通过多次背诵和默写乘法口诀表,熟练掌握乘法口诀表的内容。
这样在计算乘法时,可以根据口诀表快速进行计算,减少出错的概率。
练习题:为了巩固不进位乘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下面给出一个练习题,让我们来进行计算。
例题:47×62解答:我们按照不进位乘法的步骤进行计算,首先计算个位数的乘积:7×2=14,个位数是4,将4写在乘法竖式的个位处。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知识讲解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问题导入每套书有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
一共买了多少本?过程讲解1.观图,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式已知每套书有14本,买了12套,要求一共买了多少本,就是求12个 1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4×12。
2.探究14×12的计算方法方法一利用拆分一个乘数的方法计算。
(1)画点子图,理解算理。
(2)根据演示,算出得数。
把其中的一个乘数12看作3个4,先算出14×4的积是多少,再用得数乘3,即可求出14×12的积。
计算过程如下:14×4=56 →14×12=16856×3=168方法二利用数的组成计算。
(1)画点子图,理解算理。
(2)根据演示,算出得数。
把其中的一个乘数12分成10与2的和,先分别算出14×10和14×2的积是多少,再把所得的结果相加。
计算过程如下:14×10=14014×2=28 →14×12=168140+28=168方法三用竖式计算。
(1)算法分析: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2去乘14,得28,算出2套书的本数;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1去乘14,得14个十,即140,算出10套书的本数,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计算过程如下:3.算法比较通过比较以上计算方法,发现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既简单又准确。
4.解决问题14×12=168(本)答:一共买了168本。
归纳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是多少个“十”,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小学数学_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 26~27页[教学目标]1.充分体验解决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的过程,以及形成竖式的过程。
借助数形结合直观感受算理。
2.初步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其算理。
3.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在相互比较中自主掌握优化的方法。
4.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乘的顺序与口算算理。
2.第二部分积的对位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一)提出问题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我们上节课欣赏过的《美丽的街景》,市政大楼前有漂亮的街灯,五颜六色的气球,高耸的大楼。
节日期间,街心花园也装扮的异常美丽。
请看图!师:从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见图1)预设:“保护环境”花坛每排23盆花,一共有12排。
师: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保护环境”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二)引入课题师:“保护环境”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应该怎样列式呢?预设:23×12(师板书)师:为什么这样列式?(请你来)预设:每排23盆,一共12排,也就是求12个23是多少?所以23×12来计算。
师:这是你的想法。
还有谁想说说。
师:“保护环境”花坛每排23盆,一共12排。
如果老师用23个小方格一行来表示每排有23盆花,你说我应该画这样的几行呢?(12行)我们一起来数一下,现在是一行,一起数……还差几行?也就是12个23(课件出示)师:观察这个算式和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预设:以前我们学的都是两位数乘一位数,而这个算式是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是呀,我们已经学过了两位数乘一位数,比如23×2;还学习了两位数乘整十数,比如像23×10。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评课稿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评课稿授课人:陈庆芳老师听了陈老师执教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和笔算乘法(不进位)》一课,让我受益匪浅。
在此谈点自己的体会与不成熟的看法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说得不到之处,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整十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难点是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的积的书写位置。
陈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成功地掌握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达到了教学目的,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特色:特色一:整体结构合理,教学过程流畅,环环相扣。
从复习到新授再到练习,无处不见教师安排之精心。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础。
陈老师在安排复习题时很有针对性,复习题服务于新授知识,通过复习,再现笔算两位数一位数的过程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规律,为沉重探索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顺序及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准备了条件。
陈老师在讲解每道题时都非常详细,比如讲评复习题和第一题时,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及教师的小结将笔算时要特别注意的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两个关键之处强调了多次。
进行这样有效的复习,使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更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特色二:讲练结合,练习题内容全面,题型丰富且有代表性,有计算题、填空题、判断纠错题、文字题和应用题。
每道题陈老师都是精心设计的。
计算题让学生及时多次用竖式计算,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从而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填空题的设计很巧妙,陈老师所设计的3个问题就是笔算这道题的3个步骤,先算卖3把雨伞可收款(66)元,再算卖10把雨伞可收款(220)元,最后求得卖13把雨伞可收款(286)元。
让学生更清楚的=地了解了每部分的积的意义。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竖式计算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竖式计算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是指两个十位数相乘和两个个位数相乘时,不产生进位。
下面是一个详细的竖式计算法的示例:假设要计算的两个十位数分别是AB,两个个位数分别是CD,那么乘法的结果可以分为四部分计算,分别是AD、BC、10 ×(A × D)和10 × (B × C)。
首先,我们先计算AD和BC的乘积。
根据乘法的加法原理,我们可以将AD和BC进行分解,得到AD + BC × 10 = (A + B) × (D + C) - A × D - B × C。
其中,(A + B) × (D + C)的计算结果不会产生进位。
然后,我们计算10 × (A × D)和10 × (B × C)的乘积。
这两个乘积的结果分别是100 × A × D和100 × B × C,都是包含了两位进位的数。
最后,将AD + BC × 10和10 × (A × D) + 10 × (B × C)的结果相加,得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积,即(AD + BC × 10) + (10 × (A × D) + 10 × (B × C)) = (A + B) × (D + C) - A × D - B ×C + 100 × A × D + 100 × B × C = (A + B) × (D + C) + 99 × A × D + 99 × B × C。
上面的计算过程中,并没有涉及到进位,因此得到的结果就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积。
基于前测,把握课堂——以“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为例
基于前测,把握课堂——以“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为例福建省福州金山小学 林希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
教师的教学行为只有建立在真正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正确把握学生的探究起点上,教学才能真实而有效。
前测是用于了解学情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如何根据前测的结果改变教学策略、设计合乎学情且具有实效性的教学过程?今天,笔者借“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一课的磨课过程,谈谈如何基于前测结果有效把握课堂实施。
一、基于前测结果,把握教学起点俞正强老师在《种子课》一书中曾说:“教师选择学生学习认知的现实起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以交流与研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
”可见,学生起点的把握至关重要。
很多教师在备课时,虽然也预设了学生可能存在的不同的认知差异,可是这种预设往往源自教师的经验和想象,带有明显的主观性,与学生的真实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甚至是误解。
而根据前测结果探寻到的学生的起点更加客观且有说服力。
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第一轮教学中,新课伊始,笔者以四组口算题复习引入(具体如图1),一来回顾旧知,二来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每个两位数都可以拆成一个整十数与一个一位数的和,为后续的“转化”做好铺垫。
然而,在后续自主探究“14×12”的计算方法时发现,几乎所有学生都采用了将12拆分成“10和2”的形式,方法单一。
没有多元的算法,就无法体现出该方法的优越性,教师的强势铺垫又剥夺了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权利,影响了学生探究经验的获取,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植。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必是受到口算铺垫的影响。
然而,如果舍弃口算,学生能否想到将其中的一个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进行计算呢?基于这样的疑问,笔者对三年级下册还未学习该课时的学生进行了前测。
前测内容(1):想办法计算出24×12的积。
前测对象:三年级两个班共103名学生。
小学数学_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46页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探究过程,掌握两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
2、让学生在尝试、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得对算理的理解,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整洁书写、仔细计算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掌握乘的顺序2、理解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和第一个因数的十位要对齐。
教学难点:第二层积的书写位置。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经常会用到计算,计算的方法有……预设:有口算,笔算,估算(学生回答)师:这么多计算方式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式。
瞧,老师为了奖励大家,张贴了星星榜,只要你的星星够数,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品,出示钢笔,瞧,这个奖品你们喜欢吗?1.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师:1支钢笔14元,2支需要多少钱?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谁先来估一估?生估算要算具体多少钱我们能估算吗?谁来列式?生:14×2老师板书买10支钢笔呢?买12支钢笔呢?生:把12分成10和2相加板书:2支:14×2=28(元)10支:14×10 =140(元)12支:28+140=168(元)这是口算乘法2.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你能用其他计算方式把它做出来吗?二、探究算法1. 独立思考,说出自己计算的结果生:把12支分成2支和10支。
2支钢笔的价格是24元,10支钢笔的价格是140元。
12支钢笔的价格是24+140=168元刚才我们是用口算解决的这个问题,其实我们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计算——笔算出示横式:14×12 列竖式,这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2. 小组内交流师:拿出习题,请把第一题补充完整,写完的同学跟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提示:之前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看看黑板你有没有什么启示?)3.全班汇报交流4.研究笔算方法,展示学生作品1.大屏幕展示学生作品1 4× 1 22 81 44 2学生分析错误原因2.师:学生汇报,教师板演1 4× 1 2 (个位上的2×14时,可用纸片挡住十位上的1)2 8 2×14的积(2支钢笔的价格)1 4 0 10×14的积(10支钢笔的价格)1 6 8 28+140的和(12支钢笔的价格)师:请仔细观察竖式法和拆数法,你发现了什么?生:竖式的计算步骤其实和拆数法的事一样的。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反思(含试卷)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反思这部分的学习内容是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以及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教学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和掌握笔算的算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是下一课时进位乘的基础,因此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我根据知识的前后联系,从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导入开始,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作好准备,让学生尝试把旧知迁移到新知中。
教学中把情境图、口算算式和竖式计算三者结合起来,让学生由具体到抽象,逐步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算理,掌握算法。
先让学生分析情境图,根据情境图运用已有的知识口算,并且让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的想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突出算法的多样化。
在多种算法中教师作归纳,提出根据图片可以把12盒分为2盒和10盒,和同学们共同列算式计算。
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以用竖式计算,同学也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在交流用分析错误的书写方法,掌握正确的书写。
将竖式计算和口算作比较,将口算和竖式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但是过高估计了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过程的掌握,结果导致部分学生在书写乘积时,数位乘错顺序。
正确的的笔算顺序是用第二个两位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两位数个位和十位,再用第二个两位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
出错的同学大多是用第一个两位数的个位去乘第二个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再用第一个两位数的十位去乘第二个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有时看他的最终结果是正确的,但是里面的过程却是错误的。
新课结束后安排了多种题型的练习,基础的计算题帮助学生巩固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掌握,提高笔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同时明白验算的重要性,自觉养成验算的习惯。
同时改错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笔算时容易犯的错误,知道笔算时的注意点,争取能做到不犯这些错误。
最后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数学教学PPT课件(3篇)
我家有14 头奶牛。
奶牛数×每头产奶量=总产奶量
29×14=406(千克)
答:小明家的奶牛一天一共产奶406千克。
返回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进位)
同步练习
买25件同样的运 动衣,最少要用 多少元?最多呢?
选最便宜的,花 钱最少;选最贵 的,花钱最多。
两苏位教数版乘两数位学数 两三位年数级乘两下位册数笔算(不进位)
1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第1课时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不进位)
情境导入 叔叔在搬迷你南瓜,一共搬了12箱,每箱24个。
观察右图,你能 得到什么信息?
返回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不进位)
写在百位上;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知识梳理
小练习:1.一箱苹果有23个,13箱这样的苹果有多少个?
【答案】23×13=299(个) 23
×1 3 ————
69 23 ———— 299
答:这样的苹果有299个。
知识梳理
小练习:2.李师傅一天做42个零件,11天一共做多少个?
【答案】42×11=462(个) 42
23 ×2 1
23 46
483
…买( 1 )个热水瓶应付( 23 )元。 …买( 20 )个热水瓶应付(460)元。 …买( 21 )个热水瓶应付(483)元。
返回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不进位)
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4×22= 968
44
22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例1)设计及反思
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并借助点子图,让学生通过圈一圈、算一算、说一说,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让学生经历探究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算法的全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给学生创设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算法,鼓励学生遇到问题积极动脑筋想办法,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经历乘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遇到新问题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同时,对学生
个一,不写0表示有24个十,个位的0写不写都表示240,数学上为了简洁,通常省略不写。
。
(1)学生对照点子图讲自己的算法:我先算两行有多少棵,有6个这样的两行,再乘6,一共是288棵。
(2)生:我把12分成两部分,先算两行有多棵,再算10行有多少棵,最后把两部分合起来也是288棵。
(3)生:48是24乘第二因数个位上的2得到的
生:24是24乘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得到的,表示24个十,也就是240,所以4要和十位对齐。
学生列式解答:24×2=48(棵)
学生看图之后列式计算:24×6=144(棵)
24
×6
144
生回答:24×10=240(棵)
学生列式24×12
通过课件生动的展现行数由少到多的过程,既复习了学过的口算乘法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又为新知的学习埋下伏笔,同时围绕植树情境引出新课题,使学生轻松、顺利地进入新知的学习,数学味道浓厚
学生讨论的结果:写也对,不写也对。
基于“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观念,教师让学生借助点子图,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理解算理,使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来,体现了学数学、做数学的过程。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一、说教材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 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课时内容。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多位数乘 一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 学生掌握乘的顺序及第二个积的书写位置,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两位 数的算理,从而使学生能解决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说课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 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课时内容《两位数乘两位 数(不进位)的笔算》。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 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 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板块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教材第3页例3主题图。 提出问题: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2箱迷你南瓜,每箱24个) 追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一共多少个?)
(2)估算。 提问:谁能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个?你是怎样估算的? 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估算方法。 学生回答预设: 方法一:把24看成20,20×12=240(个) 方法二:把24看成25,12看成10,25×10=250(个) 方法三:把24看成20,12看成10,20×10=200(个)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导入
1.口算。
Hale Waihona Puke 52×10=43×30=12×40=
31×20=
17×20=
21×3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例如 生活中的购物问题里就存在着很多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来学习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通过对旧知的复习,为接来的学习做 好准备)
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材依据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五章第二节笔算乘法第一课时设计的。
二、设计思路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教师侧面引导为辅,让学生在错误中寻找真知,探求数学计算之奥妙。
设计理念:复习旧知,设问导入,例题范演,解释算理,习题演练,纠正错误,掌握新知。
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已学过的乘法认识与乘法口诀,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以及口算两位数乘以整十数和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今后学习两位数乘三位数,多位数乘多位数,小数乘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本节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以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还学会了口算两位数乘以整十数和估算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
三、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列竖式计算)。
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思想。
4.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服务。
四、教学重点1.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2.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五、教学难点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原理。
六、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搜集图片,设计复习题和巩固练习题;学生准备数学练习本和笔,提前预习本节内容。
七、教学过程(一)教学内容:笔算乘法课本第63页的例1及做一做(二)教学方法:示范法和探究法(三)教学策略:以提问形式激发学生思考,辅助引导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四)教学进程:1.学前准备(1)口算:(2)估算:(3)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2.新知学习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会了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请同学们现在思考:如果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计算呢?有没有同学知道(知道的请讲述计算方法并给予肯定)。
最新 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错误分析-精品
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错误分析一问题的提出(一) 问题的源起在实习中,我发现小学生在计算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平时课上老师一再强调在乘法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口诀和进位问题,为什么学生在口算中还是出错?学生反复练习的计算题甚至是老师一步步讲过的计算题学生还是会出错?尤其是在考试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是因计算错误而导致成绩不理想.计算错误,不仅使学生对学习丧失了信心,也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厌倦感.那么学生的错误究竟属于哪种原因呢?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错误的原因,必将导致对学生错误的纠正缺乏针对性.同样,"错误的"纠正方式还会让学生不明所以,产生厌倦情绪.因此,为了避免"误诊",必须要深入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研究,明确学生真正的困难所在,分析导致错误的原因,这才可能使教师的纠正措施更有针对性.整数乘法是小学数学整数四则运算中的一部分,它是继学生学习整数加减法后又学习的一项新的数学运算.然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是所有竖式乘法的基础,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还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二) 透过教学现象,看两位数乘两位数曾看到有些老师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后(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写下了这样的随笔:"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生在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感知,只是乘的位数增加了一位,有适当的迁移就可以了.然而现实的教学效果却让老师们大吃一惊,很多学生都不会:乘的顺序错了,积书写错了……老师们一直在寻求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比较适宜学生的教学方法.还有的老师说:"乘法口诀不熟,在计算中发现有同学乘法口诀背错的现象,特别是数字比较大时,就会出现忘记进位或是进位算错等问题,这种现象在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计算中写错数字,有学生将题目中的数字抄下来就出现了错误,不用说计算了,这种情况也不是少数.面对老师这样的困惑,我一直在想,为什么看似简单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怎么这样难教呢?因此我进行了有关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的分析与研究.二研究的发现由于两位数乘两位数内容在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中出现,本研究分别对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测试,从对两个年级学生测试的结果,可以发现,三年级的错题数多,四年级的错题少(见表1);针对不同题目的错误率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由上表可知,对于初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存在问题较多,到四年级,由于学生不断练习,并逐渐掌握两位数乘法运算,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分析错误类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错误表现有多种形式,我把这些错误归结为进位错误、算理错误、与0有关的错误、书写错误、遗漏错误和简便运算错误等.(1) 进位错误(2)算理错误算理简单的说是算的一种道理和想法,而算法是算理的一种表达形式或书写格式,算理要通过算法来表现,算法又要能体现算理.在计算教学中应该说算理是算法的基础."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 法则的算理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数的组成.即先要根据100以内数的组成把因数看成是几十和几的和,使其计算得以用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另一方面是乘法的分配律,它从根本上保证了"先用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和"再用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的规定的合理性.由于三年级学生还没有学习乘法分配律,而乘法分配律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过程的算理具有指导作用,只能采用渗透的方法在计算中去体现,不必要求学生明确说出算理.学生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时,也有一些是由于算理不明确导致的错误.(见表5)(3) 与0有关的错误在两位数与整十数相乘或两个整十数相乘时,学生经常忘记添零或附加零的个数不对.在口算中这样的错误较为明显.其中结果忘记添加零的错题个数为5个,占总错题数的2.0%;附加的零的个数错误,指在结果的末位添加零时,添的个数不对,这类错误占总错题数的3.6%(4) 书写错误通过对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错误的研究,使我对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两位数乘两位数是整数乘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再学习因数数位更多的笔算乘法时,便很容易类推了.但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没有视其为关键,而忽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桥梁作用和情境应用,对此教师要引起重视.(一) 要重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桥梁作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础.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竖式的写法,实际上是把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和加法三个竖式合起来的一种简便写法.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关键:1 掌握乘的顺序;2 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由"不进位乘法"到"进位乘法".因此,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桥梁作用在教学中应该引起教师重视.(二) 要重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情境作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针对这部分内容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生活实例和问题情境.例如口算内容中邮递员送信,送报纸的情境,笔算内容中安排了妈妈买书的情境.教学时,可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或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创设生动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发现、提出数学问题,然后探讨计算方法,进而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这样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学习材料富有生机,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讨并学习计算方法,学生可以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计算,切实体会计算的意义及作用.通过对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错误的研究,使我了解了学生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存在的一些困难,比如只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漏乘某一位;把积的位置写错;或出现相加错误.这些对我们以后的教学也会有重要的作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是一种集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情感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组织学生有效地练习,学生的计算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竖式错例分析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竖式错例分析
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 得分:_______
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竖式后,作业中出现了以下的错误:
错例1:
原因:漏了加进位。
策略:(1)理解算法,提醒学生注意乘法的进位,不要忘记加进位。
(2)进行判断练习,培养认真、细致的良好计算习惯。
错例题:把加法算成乘法。
原因:由于上两步在做乘法,所以做第三步时,学生会有一个思维的定势,把加法算成乘法。
策略:(1)理解算理,让学生说一说第三步表示什么意思,应用什么方法计算。
(2)进行判断练习,培养认真、细致的良好计算习惯。
错例3:
原因:学生还不太理解算理,导致数位对错了。
策略:让学生多说一说算理,对于一些学困生,最好让他们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在竖式的旁边能写上第二层所表示的意思。
如:64——20X32=640,能帮助他们理解。
【完】。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竖式错例分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竖式错例分析错误一:进位时不注意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中,进位是一个关键步骤。
有些学生在进行进位运算时,容易疏忽或者忘记进位,从而导致最终结果错误。
例如,计算23×45,学生可能会这样计算:23×45-----115(3×5)920(2×4,不进位)-----1035(115+920)正确的做法是,在计算每一位的乘积时,要先把该位上的进位数加上去,然后再计算结果。
即:23×45-----10(进位)115(3×5)920(2×4,加上进位数1)-----1035(115+920)如此一来,就避免了进位的疏忽和错误。
错误二:忽略或错误地对齐乘数和被乘数的各位在进行竖式乘法时,有些学生容易忽略或错误地对齐乘数和被乘数的各位,导致最终结果错误。
例如,计算34×56,学生可能会这样计算:34×56-----224(4×6)2816(3×56,错误地对齐乘数的各位)-----1904(224+2816)正确的做法是,对齐乘数和被乘数的各位,逐位相乘,然后将各位的乘积相加。
34×56-----224(4×6)340(3×56,正确对齐乘数的各位)-----1904(224+340)通过正确对齐各位,可以避免搞混位数的错误。
错误三:计算过程中忘记对进位数进行处理在进行竖式乘法时,有些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忘记对进位数进行处理,导致最终结果错误。
例如,计算47×89,学生可能会这样计算:47×89------63(7×9)42(7×8)410(4×89,忘记对进位数进行处理)------4183(63+42+410)正确的做法是,在计算进位数时,要注意将结果对应的位数向左移动一位。
即:47×89------63(7×9)42(7×8)410(4×89,对进位数进行处理)------4183(63+42+410)通过对进位数进行正确处理,可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小学数学_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信息窗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三年级上册第71页——73页。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教学目标】1.充分体验解决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的过程和形成竖式的过程,借助数形结合直观感受算理,能正确地计算;自主发现并掌握用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来进行乘法验算;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甩零)的竖式计算。
2.感悟蕴含于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探究活动,能够有条理地表述自已的想法,学会有序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评价意识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体验解决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的过程和形成竖式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借助“点子图”直观感受算理,感悟计算过程中的“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答题卡、问题板贴、点子图板贴、学生算式板贴、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依次出示情境图,在第二幅情境图中找出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交流:上节课我们参观了市府大街,看到了美丽的街灯和一簇簇飘曳的气球。
今天我们到街心花坛看一看。
找出数学信息并提出相关问题。
2.利用“保护环境”效果图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并点明课题。
找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相关条件:一行有23盆花;有12行。
根据信息列算式。
明确“为什么要用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都是两位数”。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实际教材情境窜自主提出问题,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同时对乘法的意义进行了巩固复习。
情境图的巧妙处理亦为接下来运用“点子图”理解算理埋下伏笔。
】二、合作探究(一)数形结合,渗透估算意识。
1.结合“这个花坛大约有多少盆花?”这一问题让学生根据算式估一估。
估算结果是200,明确估算方法及在“点子图”中表示的部分。
估算结果是230,明确估算方法及在“点子图”中表示的部分。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
二、说学情
在学生找出方法之后,我又让学生尝试自己总结口算的方法, 通过与孩子们的交流,我发现虽然孩子们说的都是比较通俗的总结 语,但他们都在积极主动地思考。最后我和孩子们一起对口算方法 加以总结:“将相乘的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进行相乘,再在后面添上 两个因数共有的0"或"根据乘法的意义进行计算"。今天课堂上充分 显示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今天的尝试我发现,教学的艺术 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像这样比较简单的教 学内容,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相 信孩子,他们就会给我们一个惊喜。
三、说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 齐。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进行笔算乘法。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的问题。
五、说教学法
教法: 1、引导自学法。 2、引导发现法。 3、组织讨论法。 4、组织练习法。 5、创设情境法。 6、引导探究法。
师:把12个14分成了2个14和10个14.我们要算12个14,把两部分合并起来。分开算后就变成了 以前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或是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了。
(3)竖式计算。 展示学生的竖式书写(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 用笔算,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 指导。)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 导。 竖式见教材第46页。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强调每一步的难点。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 好? (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3)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 么和十位对齐? 2.观察比较。 师:今天学习的笔算乘法和以前学习的笔算乘法有什么联系? 生:都是用第二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乘得的积要分别和乘数 的个位、十位对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竖式错例分析
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竖式后,作业中出现了以下的错误:
错例1:
原因:漏了加进位。
策略:(1)理解算法,提醒学生注意乘法的进位,不要忘记加进位。
(2)进行判断练习,培养认真、细致的良好计算习惯。
错例题:把加法算成乘法。
原因:由于上两步在做乘法,所以做第三步时,学生会有一个思维的定势,把加法算成乘法。
策略:(1)理解算理,让学生说一说第三步表示什么意思,应用什么方法计算。
(2)进行判断练习,培养认真、细致的良好计算习惯。
错例3:
原因:学生还不太理解算理,导致数位对错了。
策略:让学生多说一说算理,对于一些学困生,最好让他们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在竖式的旁边能写上第二层所表示的意思。
如:64——20X32=640,能帮助他们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