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藏》袍修罗兰之八-成公亮古琴谱
成公亮秋籁居琴课1:说吟猱,琴曲的段落速度原则、《归去来辞》全曲讲解
![成公亮秋籁居琴课1:说吟猱,琴曲的段落速度原则、《归去来辞》全曲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4910433ab8f67c1cfbd6b8cb.png)
《琴课笔录》小引传统的古琴教学方式,主要是老师和学生对弹。
通过对弹,老师以“示范”作为最主要的传授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涉及弹奏技法、音乐结构等等通常不作详细的解说,琴曲曲情内容也只是简单数语的介绍,学生可以自己去琢磨思考。
学生通过和老师无数次的对弹,觉察出自己的弹奏和老师的差异,老师也会从这些差异中指出学生的错误或者差距、不足,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渐渐体会到琴曲的境界、情感和内涵。
这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也使得学生能够很方便地模仿和复制老师的弹奏,尽可能保存老师的某种流派弹奏风格和传承曲目。
对于辨认能力强,又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生来讲,自然是很受用的了。
他把老师的示范作为启发思考的依据和起点,逐步掌握琴曲音乐乃至流派表达的要义。
但是作为一种教学法,它的进度是相对缓慢的,效率是相对低下的。
就像当年私塾先生只教学生死背硬记艰深的古文而不作解释一样。
显然,我们不必把这种教学方法当成唯一的金科玉律,而且,在当今如此多样丰富的器乐音乐教学方法中,我们可以参考借鉴学习的方法很多很多,对这种传统教学方法的改进余地是很大的。
在我的教学中,完整地示范弹奏一首琴曲固然是重要的一环,也偶有对弹,但会围绕琴曲音乐分析讲述更多的内容,同时会作较多片段的弹奏示范。
古琴的指法、技法在传统的琴谱之中都有简短文字的解释。
然而仅仅靠这些解释和示范动作是不够的。
譬如琴曲中的吟、猱、绰、注,除了示范弹奏动作之外,还应该讲解各个技法动作的要领,左手弹奏动作过程中的指关节、腕关节的动态,手臂的动态,以及各个部分的协调。
就是说,要深入讲解,要直接地、具体地说明,不要总是期待多少年之后才由学生自己领悟出来。
同一个指法到了不同的琴曲之中,为适应该琴曲音乐的表达,或因音乐的柔弱或者刚强的不同、节拍上是“散板”还是“入拍”的不同、速度是快弹还是慢弹的不同,又会有一些细微的变化。
因此,在传授琴曲过程之中讲解指法技巧更加重要,更加有效。
学生学到的是为音乐内容而设置的一个个指法技能,以及它们在乐曲中完备妥善的安排。
析二胡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艺术特色
![析二胡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艺术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4f5f5c04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5.png)
析二胡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艺术特色
《如来藏一袍修罗兰》是一首被普遍认为是二胡音乐的经典之一的曲子,它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深厚的艺术内涵而著称。
这首曲子展现了二胡音乐的独特魅力,向人们展示了二胡这种乐器的精湛技艺和深沉内涵。
通过对这首曲子的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艺术特色和价值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曲调。
这首曲子的曲调优美动听,旋律优美流畅,给人一种自然清新的感觉。
曲调中融入了许多古典音乐元素,如典雅的主旋律、流畅的变化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使得整首曲子听起来既典雅又富有韵味。
二胡演奏者通过对曲调的把握和表现,可以将曲子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美妙感受。
这首曲子的演奏技巧也非常高超。
二胡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乐器,需要演奏者有着丰富的技巧和经验。
《如来藏一袍修罗兰》在演奏技巧上要求较高,曲子中有许多高难度的技术要求,如高难度的变化、快速的音符连奏等等,演奏者需要有着极高的演奏技巧才能完美演绎这首曲子。
这首曲子的演奏者通常都是技艺精湛的二胡演奏家,他们通过对曲子的精准把握和灵活运用技巧,将曲子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曲子的艺术特色还体现在其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上。
在《如来藏一袍修罗兰》这首曲子中,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和文化符号,如传统的旋律、中国古典音乐的表现手法等等,使得这首曲子不仅仅是一首美妙的音乐作品,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体现和传承。
演奏者通过对这些传统元素的理解和表达,能够将曲子的传统文化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文化体验。
析二胡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艺术特色
![析二胡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艺术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25b61758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0.png)
析二胡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艺术特色
《如来藏一袍修罗兰》是一首具有独特艺术特色的二胡曲,下面将从曲调、节奏、技巧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来分析其艺术特色。
从曲调来看,《如来藏一袍修罗兰》采用了独特的旋律,曲调起伏跌宕,音符变化多样。
追溯到曲调的起源,这首曲子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古调与现代元素,创造出独特的音乐风格。
曲调的变化丰富,既有悠扬的乐句,又有激昂的高潮部分,给人带来听觉上的享受。
节奏是《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重要艺术特色之一。
这首曲子节奏明快鲜活,富有活力和张力,展现了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
节奏的变化丰富多样,旋律迅速而有力地描绘了曲子所表达的情感。
节奏的快慢变化也给演奏者提出了较高的技巧要求,展现出二胡这一乐器的独特韵味。
技巧是《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重要艺术特色之一。
这首曲子采用了丰富多样的技巧,在演奏过程中展现了二胡的特点。
弓弦技法的运用十分灵活,可以展现出丰富多变的音色和情感。
手指技法的运用也十分精妙,增加了曲子的音乐性和艺术性。
情感表达是《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重要艺术特色之一。
这首曲子充满了浓郁的情感,既有忧伤与无奈,又有激昂与坚强,给人以深深的感染。
演奏者通过技巧的运用和音乐的表达,将内心的情感转化为音乐的形式,让听者产生共鸣和思考。
唯一存世唐代古琴谱,被日本僧人当作字帖临摹!(高清可临)
![唯一存世唐代古琴谱,被日本僧人当作字帖临摹!(高清可临)](https://img.taocdn.com/s3/m/f7456dc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4.png)
唯一存世唐代古琴谱,被日本僧人当作字帖临摹!(高清可临)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
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
我国有关古琴音乐和琴事活动的记载见《周礼》、《诗经》以及持续近三千年的典籍内容,有关琴曲曲目、琴曲题材和琴人的记载自东周时期的典籍延续至今,有关古琴谱的正史记载最早见《新唐书》。
唐朝诗人张籍(约767——约830年)作《和陆司业习静寄所知》涉言琴谱:幽室独焚香,清晨下未央。
山开登竹阁,僧到出茶床。
收拾新琴谱,封题旧药方。
逍遥无别事,不似在班行。
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到古琴谱最晚于唐朝已存在。
在减字谱出现前,我国的古琴是文字谱。
减字谱的创制者是唐人曹柔,其活动年代大致在中唐前后。
从中唐经宋元明清各代至今,至少度过了近千年的漫长岁月。
明朝初期《永乐琴书集成·指法·释谱》有言:制谱始于雍门周,张敷因有别谱不行于后代。
赵耶利出谱两帙,名参古今,寻者易知。
先贤制作,意取周备。
然其文极繁,动约两行,末成一句。
后曹柔做减字法,尤为易晓也。
这段出自明朝的记载说明了古琴谱从原初的文字谱衍变为减字谱的过程。
自明朝初期朱权编著的《神奇秘谱》开始至现在传世的明朝、清朝琴曲谱全部都是减字谱。
碣石调·幽兰(管平湖)来自御凰品冰岛00:0010:33▲上面这曲《碣石调·幽兰》是管平湖先生据《古逸丛书》打谱所奏。
▲古琴“减字谱”▲古琴“文字谱”(左)与“减字谱”(右)对照▲影旧卷子本碣石调幽兰谱一卷清写本此册系常熟顾坤一据杨守敬古逸丛书本影抄,摹写极佳。
《碣石调·幽兰》是现存唯一的古琴文字谱。
文字谱,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文字叙述记录乐曲的弹奏方法。
该谱传自南北朝时梁代的隐士丘明(公元494-590年)。
自唐以后,该谱佚于海外,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内不为人所知。
1880至1884年间,我国著名外交家、散文家黎庶昌(1837-1897)先生在日本公办之余,四处访求中国古籍善本,当他在日本京都西贺茂的神光院访问时,发现神光院的和尚练字的字帖古意浓重,研究后发现不但是原装唐本,更是唐代古琴文字谱,此古琴谱为七世纪唐人手写卷子谱——《碣石调·幽兰》,《碣石调·幽兰》相传为孔子所作。
析二胡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艺术特色
![析二胡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艺术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738cd66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6.png)
析二胡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艺术特色
《如来藏一袍修罗兰》是一首融合了中国传统二胡音乐和现代风格的曲目,它的艺术
特色体现在曲目的节奏、音乐元素和表演风格上。
这首曲目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凭借其独
特的音乐元素和表现形式,为听众呈现了一种融合了古典与现代特色的音乐享受。
下面,
我们将从节奏、音乐元素和表演风格三个方面来分析《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艺术特色。
首先是节奏。
《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节奏特点鲜明,它结合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古朴
与二胡音乐的独特性,采用了多种变化的节奏形式,使得整首曲目在节奏上显得非常新颖。
整个曲目从头到尾都赋予了强烈的节奏感,使得整个曲目显得生机勃勃,给人一种活泼跃
动的感觉。
这种富有节奏感的表现形式,使得《如来藏一袍修罗兰》在演奏中更加丰富多彩,使得听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强烈的节奏冲击,从而获得了愉悦的听觉享
受。
其次是音乐元素。
《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音乐元素非常独特,它充分融合了传统二
胡音乐的独特性和现代音乐的时尚感,使得整个曲目在音乐元素上显得非常新颖。
曲目中
融入了许多现代音乐的元素,比如电子音效、合成音色等,这为整个曲目增添了现代气息,使得整个曲目显得更加时尚和前卫。
曲目中也保留了传统二胡音乐的特色,比如细腻的音色、悠扬的旋律等,使得整个曲目在保留传统的同时也能突破传统,展现出更多的个性和
特色。
这种融合了传统与现代音乐元素的表现形式,使得《如来藏一袍修罗兰》在音乐元
素上显得非常独特,给人一种全新的听觉享受。
《如来梦》二胡套曲之八《如来藏—袍修罗兰》的演奏审美意涵
![《如来梦》二胡套曲之八《如来藏—袍修罗兰》的演奏审美意涵](https://img.taocdn.com/s3/m/4685431f0975f46526d3e101.png)
《如来梦》二胡套曲之八《如来藏—袍修罗兰》的演奏审美意涵总结。
《溪山琴况》由我国明末虞山派琴家徐上瀛所著的一部关于音乐美学的著作,其内涵思想长久以来对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有着深刻的影响。
本文笔者将结合《溪山琴况》中“远、清、逸”的审美原则及佛教“空”观思想,分别对应作品引子、慢板、快板及再现四个乐段,尝试探究其对作品演奏的具体指导作用。
:如来藏—袍修罗兰;溪山琴况;演奏审美一、远在《溪山琴况》中对于“远”况有这样的记载:“远与迟似,而实与迟异,迟以气用,远以神行和“气候”(乐曲节度)[5]得审美要求,更为慢板的旋律结束画上完满的句号。
三、逸《如来藏—袍修罗兰》这首作品的第三部分是快板乐段,它不同于引子的“远”和慢板的“清”,而是在较快速度的回旋曲式之中流露着一种洒脱且超然的“飘逸”,表现的既是一种超逸之品,亦是一种超逸之音[6]。
演奏快板乐段,首先开头的“tr”打音在演奏时需要打的比较密集,同时要注意做到旋律渐强的处理,装饰音的演奏需要轻巧圆滑,音乐效果必须满足俏皮逸动的审美要求。
这段旋律在开头有下滑音的处理,为了配合快板“逸”的审美要求,因此这里的下滑音需要轻巧带过即可,切忌左手在换把时滑音痕迹过大、过多而导致整段音乐形象显得笨重。
在演奏时注意十六分音符时两手需要协调配合做到音符轻巧细致,第四小节的顿音在做到力度渐弱的同时要兼顾到三个音具有颗粒性。
这段旋律无论是附点音符还是十六分音符,演奏时要把握好整体旋律线条上下起伏变换的动态感,避免旋律线条处理的过于平整而失去律动。
谱例第二行的附点音符在演奏处理时需要吸收借鉴二胡跳弓技法,利用琴弓的弹性做小幅度的跳动演奏,让每个音符都活动起来。
起伏的旋律线条加之以跳动的音符,更好地凸显出这个乐段逸动的音乐内涵和思想。
紧接着的这段旋律由多组切分节奏型组成,且在一些音符间画有连音线。
演奏时要在严格按照速度规整演奏的同时还要注意节奏的准确性,做到速度、时值的精准。
二胡曲《如来藏-袍修罗兰》音乐演奏视阈
![二胡曲《如来藏-袍修罗兰》音乐演奏视阈](https://img.taocdn.com/s3/m/fbb87452960590c69fc37680.png)
二胡曲《如来藏-袍修罗兰》音乐演奏视阈作者:孙博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第12期【摘要】二胡曲《如来藏-袍修罗兰》这首音乐作品,出自当代著名作曲家刘文金先生的二胡套曲《袍修罗兰-如来梦》的第八首作品,作为这部套曲中的最后一首音乐作品,有其特殊阐释的意义和地位。
“如来藏”即佛家推崇的最高境界,高僧认为“真理不能离开美而单独存在”,在百千万劫的生命轮回中,如来藏所具有的本性是超脱、了然、自在的生命境界。
本文以这首二胡作品的音乐演奏视阈为主要研究方向,详细分析这首音乐作品的演奏理念。
【关键词】《袍修罗兰-如来梦》;《如来藏》;演奏视阈【中图分类号】J632.21 【文献标识码】A一、《袍修罗兰-如来梦》《袍修罗兰——如来梦》这部套曲又名《种子灯焰》,是作曲家刘文金先生根据文学家愚溪先生的文学巨著《袍修罗兰》之(璎珞姑娘的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为创作主线,描写、刻画了从万物生长的“地”,蔓延至生命之流的“水、火、风”,再以“空、见、识”的思想修行,呈现了真我、无我的境界,即“如来藏”。
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以套曲形式创作的二胡作品,可谓是开辟了二胡套曲创作的先河。
整部套曲分别由八首互为独立、风格迥异的音乐作品构成,其内涵也分别阐释了八个不同的人物形象,即《地——醉客伏泥》《水——水玉姑娘》《火——彩衣姑娘》《风-巡山少年》《空——天宇少年》《见——璎珞姑娘》《识——夸克》《如来藏——袍修罗兰》。
二、《如来藏》《如来藏》作为《如来梦》这部套曲中的最后一首音乐作品,有其特殊阐释的意义和地位。
“如来藏”即佛家推崇的最高境界,即“不被烦恼所侵扰,具足一切清净本相”。
高僧认为“真理不能离开美而单独存在”,在百千万劫的生命轮回中,如来藏所具有的本性是超脱、了然、自在的生命境界。
作曲家给予这首作品的曲意解释如下:“袍修罗兰代表着生命的顶峰境地,即佛家尊崇的如来藏真理,高僧认为,真理不能离开美而独立存在。
袍修罗兰从天上来到人间,在寻找“真理”的过程中却让“美”擦肩而过。
析二胡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艺术特色
![析二胡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艺术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6c052d2c8762caaedc33d43d.png)
析二胡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艺术特色作者:郝高博洋来源:《北方音乐》2020年第01期【摘要】《如来藏·袍修罗兰》是作曲家刘文金用现代音乐表达传统文化的一部值得深思的二胡作品,是其毕生创作经验的集合。
乐曲时而遐思,时而畅想,时而细腻婉约,时而大气磅礴,结构上独具一格且音乐色彩极其鲜明。
本文以富有文学性的语言,对乐曲的七个段落依次进行微观、细致的推敲,将乐段“人格化、故事化”,并从“视野”与“格局”两个方面凝练乐曲的艺术内涵,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深剖其艺术特色。
【关键词】刘文金;二胡曲;《如来藏·袍修罗兰》;艺术特色【中图分类号】J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7X( 2020) 01-0100-02【本文著錄格式】郝高博洋析二胡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艺术特色[J].北方音乐,2020,()1(()1):100-101一、独具一格的乐曲构造《如来藏一袍修罗兰》(以下简称《如来藏》)这首无伴奏二胡曲,作为刘文金先生诸多作品中的扛鼎之作,音乐色彩极其鲜明。
作曲家在构思、创作《如来藏》的过程中,从结构人手,以七个小标题为纲领,用分段的方式,赋予了乐曲鲜活的艺术生命。
以简练、精确的小标题与作者的创作初心有机结合,并统领乐曲的每一部分,是刘文金创作时常用的手法。
《如来藏》划为七个部分,这在二胡套曲《如来梦》的整体创作中是独树一帜的。
具体而明确的名称使《如来藏》的每个乐段具有一定的“标题性”,各乐段紧紧围绕标题所呈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在主题旋律上相互促进、在乐曲结构上相互承接,形成了这首独奏曲独特的风格。
(一)天上飘来的“引子”散板自由引子是《如来藏》全曲的开端,属于自由的散板。
乐谱虽明确标明了每个音符的时值,演奏时却往往不严格按照音符的原本时值处理,而是以几小节组成一个乐句,通过乐句之间的衔接,来营造“天上飘来的”这种艺术氛围。
高音“a3”是引子的第一个音符,也是全曲的最高音。
二胡曲《如来藏——袍修罗兰》的演奏探讨
![二胡曲《如来藏——袍修罗兰》的演奏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7b5756287c24028915fc38c.png)
二胡曲《如来藏——袍修罗兰》的演奏探讨作者:岳一村来源:《北方音乐》2018年第02期【摘要】刘文金先生的《袍修罗兰——如来梦》是一部以套曲形式创作的二胡曲,《如来藏——袍修罗兰》则是这部套曲中的最后一首乐曲。
由于这部作品全曲都是无伴奏形式,演奏者在演奏时面对不固定的节奏时技术和情感把握的不准确。
笔者通过这篇文章将自己在演奏时的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探讨。
【关键词】刘文金;《如来藏——袍修罗兰》;无伴奏;演奏技法;情感表达【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一、刘文金及其作品《如来藏——袍修罗兰》刘文金先生是当代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刘文金先生在中国民族音乐创作领域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1977年,刘文金先生根据台湾著名文学家愚溪先生的著作《袍修罗兰》(璎珞姑娘的故事)创作出《袍修罗兰——如来梦》这部二胡套曲。
这部套曲将巨著中的地、水、火、风、空、见、识七大因子汇入真理如来藏之中,以达到佛家所宣扬的真、善、美境界。
而《如来藏——袍修罗兰》就是这部套曲的最后一首曲子,也是整部套曲的感悟人生、感悟哲理的总结之曲。
二、《如来藏——袍修罗兰》的演奏技法(一)左手演奏技法的应用二胡作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乐器,它的演奏技法有很多,以左手为例,有颤音、揉弦、滑音等技法。
正是因为这些左手演奏技法的融入,二胡所表现出来的音乐才更趋于“人声化”。
而且中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的语言和生活方式也让二胡在演奏不同地域的音乐时演奏技法上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1.倚音倚音是装饰音的一种。
在这部作品的开头引子部分就出现了两次倚音(谱例1)。
我们在演奏时的强弱一定要注意,需要突出的是本音,不要过分强调倚音。
所以,在乐曲主题进入时的第一小节为了表示中速而慈祥的主题(谱例2),在第二拍上的倚音需要带一点音头以提升整个乐段坚决的音乐感觉,但在速度和力度上不能太冒尖。
2.滑音滑音是左手手指按在琴弦上有意识的滑动所得出的发音。
二胡的滑音赋予了这个乐器独特的魅力。
古琴谱式的历史沿革
![古琴谱式的历史沿革](https://img.taocdn.com/s3/m/cbd1b4cd172ded630b1cb639.png)
《琴学丛书· 平沙落雁》谱
《梅庵琴谱· 关山月》谱
《今虞琴刊· 泣颜回》谱
《今虞琴刊· 鸥鹭忘机》谱
建国以后的合参琴谱
建国以后,古琴进入专业音乐院校的民乐 科系中,为了适应在西方乐理知识背景下 的新一代古琴学生,这个时期的合参琴谱 主要是以“减字谱”与五线谱相结合。
见侯作吾、杨荫浏《古琴曲汇编》(1956) 见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 会《古琴曲集》第一集(1962)
《白石道人歌曲· 古怨》谱
《事林广记· 开指黄莺吟》谱
宋末元初陈元靓所撰通俗类书《事林 广记》(1269)中收有更为短小的一 首琴歌《开指黄莺吟》(不分段), 其谱式与姜谱类似,仅在某些地方稍 有变化。
七弦称为一、二、三、四、五、六、七。 全曲均为实音,或为空弦散音,或为左右 手相配合的按弹音,左手的按滑音一个也 没有用到,充分体现了早期琴曲声多韵少 的特点。
传于南朝梁、陈间,抄写于唐武则天时期
《碣石调幽兰》谱
为什么会出现 “文字谱”的形式?
作为一种文人音乐的古琴,其原始形态的 谱式是以文字而非其它的形式出现,有其 必然性。
文字是文人惯用于记录的工具。
因此,以文人惯用的文字,而非如笔画、符号 等其它形式,来记录琴曲弹奏的过程,应该是 顺理成章的事。 而文人在以文字书写琴谱的同时,从视觉和挥 毫的感觉上也能得到书法的享受。
歌词随于减字之后,一字配一音。
《神奇秘谱》中的减字谱
明代朱权《神奇秘谱》(1425)是存见最早最完 整的古琴谱集。 分为上卷《太古神品》和中、下二卷《霞外神品》 两部分。其中《太古神品》十六曲都是唐代或更 早的琴曲,采用的谱式代表着减字谱的早期形式。 若就谱式而言,应该比南宋姜白石《古怨》还要 早。
析二胡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艺术特色
![析二胡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艺术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67dc168d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7a.png)
析二胡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艺术特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是一首中国传统乐器二胡的曲子,属于琴弦乐器类型,是一首以传统名曲为主题而创作的新曲。
该曲流畅婉转,旋律悠扬,具有中国古典音乐的特色,赋有悠远蕴藉的艺术气息。
本文将就该曲的艺术特色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一、色彩丰富的二胡演奏艺术特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演奏风格以轻柔、温婉为主,具有独特的音色魅力。
二胡婉转柔情,琴音悠扬,这种简单却又复杂的旋律,展现了二胡独特的韵味。
听众可以从演奏音乐中感受到简单的旋律里的韵味,这也是二胡的优美之处之一。
演奏者通过右手技法的运用,使音乐的主旋律拥有强烈的情感表达能力,演奏者吐纳出来的琴声,若是栩栩如生,触摸到人心,这也是二胡在中国传统民间音乐重要性的体现。
二、独具特色的音乐表现手法《如来藏一袍修罗兰》是一首以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长夜吟》为词,贯穿着对生命与爱的探讨,展现出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
曲中间有一些重复的部分,符合了中国古典音乐的规律性。
同时,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使用了一些音乐表现手法,例如音程跨度变化、颤音、滑音、和弦等等,使得演奏过程显得更加的丰富多彩。
通过这些音乐表现手法,演奏者可以让观众感受到更加细腻的情感变化,将歌曲中的情感诉诸乐器和观众,使得歌曲的表达更加深刻、准确。
三、丰富多彩的音乐节奏《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节奏细腻、变化多样,经过演奏者的改编处理,既能表现出歌曲的情感,又能体现出二胡演奏的特色。
例如,歌曲中的“人归亚夜梦裹袍,数片明霞远岫高”等欢快的段落,发挥了二胡乐器颤音、滑音等音乐特点,使这个部分的声音更加生动、感染力更强。
同时,演奏者还运用了乐曲的调性变换,一些旋律在演奏过程中会有一些小的变化,整首曲子更加流畅自然,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四、跨界融合的音乐特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正是二胡与古典诗词的跨界合作,将古诗词融于音乐之中,形成了一种独具艺术迷人之处的音乐形式。
这不仅可以创造一种全新的音乐风格,而且还可以通过音乐传递诗词的意境和情感,使听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古琴减字谱、指法大全(值得收藏)
![古琴减字谱、指法大全(值得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b0eff05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7a.png)
古琴减字谱、指法大全(值得收藏)古琴圈琴学 | 琴人 | 琴事 | 琴讯 | 琴论减字谱:又称指法谱,是中国古琴的一种以记写指位与左右手演奏技法为特征的记谱法。
因为它是将古琴文字谱的指法、术语减取其较具特点的部分组合而成,故名“减字谱”。
减字谱是对文字谱记谱法的一次重大改革,是一种沿用千年而未被取代的古老记谱法。
由唐末琴家曹柔创立的古琴文字谱,是由文字谱减化而来。
这种记谱法使用减字拼成某种符号记录左手按弦指法和右手弹奏指法,它是一种只记录演奏法和音高,不记录音名、节奏的记谱法,其特点为:“字简而义尽,文约而音赅”。
减字谱指法符号简释大全一.音色符号:散音。
即弹奏空弦。
:泛音。
左手指当琴徽处轻轻一点,右手同时弹弦。
:按音。
左手在琴面上按弦而弹。
按音弹法不在某一音或段落前注明。
:泛起。
泛音句或泛音段落开始。
:泛止。
泛音句或段落止。
二.右手指法:擘。
大指向内弹。
:托。
大指向外弹。
:抹。
食指向内弹。
:挑。
食指向外弹。
:勾。
中指向内弹。
:剔。
中指向外弹。
:勾剔。
勾剔连作。
:打。
名指向内弹。
:摘。
名指向外弹。
:历。
食指连挑两弦或三弦,与挑的区别在于历的节奏较快。
:急历。
食指连挑两弦或三弦,历的弹法比挑的节奏快,急历更有强调快弹的意思。
左手“跪”的古写法符号与右手“急历”符号相同。
:蠲。
在同一弦上急速抹勾,连续出二声,这是蠲一根弦的弹法。
如果是蠲两根弦,并不是按前法先后连作两次,而是在急速连抹相邻的两根弦后,名指随即捂住前一弦的余音。
这两种弹法的蠲节奏相近,弹奏动作则完全不同。
:轮。
在同一弦上急速摘、剔、挑,连续出三声。
:半轮。
在同一弦上摘、剔,连续出二声,其速度通常会比全轮慢。
、:琐、长琐。
在同一弦上急速剔、抹、挑三声为琐,若继而连续抹挑数声为长琐,长琐可加至六到十三声,通常七声使用较多。
、:如一声。
在此符号之前的两声(有时也会数声)要同时弹出。
如相差八度时的按、散音用剔弹出,如同一声。
有时急速弹出的前后两声或数声也称作“如一声”。
析二胡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艺术特色
![析二胡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艺术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1daa2c63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6.png)
析二胡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的艺术特色《如来藏一袍修罗兰》是一首以二胡为主演奏的曲子,它由著名二胡演奏家刘天华演奏,刘天华是中国二胡界的一位巨星,他擅长于演奏各种曲目,尤其是那些富有灵性和艺术性的曲目。
《如来藏一袍修罗兰》就是其中的一首,它展示了中国二胡音乐的独特魅力和艺术特色。
《如来藏一袍修罗兰》这首曲子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国佛教的佛经《大方广佛华严经》中的一句话:“如来藏一袍修罗兰,感震无尽智慧海。
”这句话中的“如来”指代佛陀,而“藏一袍”是指佛陀所散发的智慧和光明,而“修罗兰”则象征着一种灵性和魅力。
这首曲子通过二胡的演奏将这种灵性和魅力完美地表达了出来。
二胡的独特音色和演奏技巧使得这首曲子充满了神秘感和吸引力。
二胡是中国传统乐器中一种弦乐器,它的音色柔和、悠远,具有独特的民俗情调,能够很好地表现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如来藏一袍修罗兰》中,二胡演奏家巧妙地运用了各种技巧,如颤音、滑音、泛音等,使得曲子更加富有层次感和张力,让人听的心醉神迷。
这首曲子的曲调和音乐结构也是其艺术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曲子由悠扬的前奏开始,随后进入主题部分,接着是几个不同的变奏部分,最后再次回到主题部分,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曲子有着层次感和复杂性。
整个曲子的曲调优美、旋律流畅,富有变化和动感,给人一种听觉上的享受。
曲子中还穿插了一些扬琴、琵琶等其他传统乐器的演奏,使得整个曲子更加细腻而丰富多彩,给人一种视听上的美感。
这首曲子还注重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和思想。
在演奏中,刘天华通过二胡的音色和技巧来表达对佛陀智慧和灵性的赞颂和致敬。
他将佛教思想和艺术要求融入到音乐中,通过音乐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使得曲子有着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
演奏家的丰富情感和个人艺术修养也使得曲子更加感人和动人,触动人们的心灵深处。
《如来藏一袍修罗兰》这首曲子具有中国二胡音乐的独特特色和艺术魅力。
它通过二胡的演奏将佛教智慧和灵性的表达得淋漓尽致,展示了二胡音乐的独特魅力和变化多样的表现形式。
《古琴大全集成》详细目录
![《古琴大全集成》详细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2925c8d376eeaeaad1f330dd.png)
第一册 【古逸丛书 碣石调.幽 兰】 【白石道人歌曲.古怨】
江炳炎序 古怨 钱希武跋 赵与訔跋 又跋 朱孝臧跋 【事林广记】(椿庄书院本) 琴谱总说 开指黄莺吟 宫调 商调 角调 徵调 羽调 弹琴要则 整琴要诀 【事林广记】(泰定本) 抚琴要略 开指黄莺吟 左右手字谱 【太古遗音】 群书要语 琴赋 琴制尙象论 琴议篇 三声论 抚琴论 抚琴势 制度 指法字谱 琴本制起法象 丝附木论 琴材论 弹琴要则 琴坛十友 琴有所宜 琴有所忌 琴经须知 琴不妄传 手诀 琴谱总说 斫琴法(下佚) 【太音大全集】 题辞 卷一 造琴法度 造弦法 论徽 论弦 制度 抚琴论 抚琴势 上弦势 抱琴势 上弦调弦手法 卷二 历代琴式 卷三 指跋
辨指 手势图 卷四 群书要语 弹琴赋 弹琴法 仪式 琴制尙象论 琴议篇 三声论 琴本制起法象 丝附木论 琴材论 琴体说 论弦 弹琴要则 琴有所宜 琴有所忌 琴经须知 琴不妄传 卷五 琴谱总说 指法 手诀 右手指法 左手指法 左手指法谱 字谱 唐陈居士谱诀 外调转弦 转弦宗派 名数发端 右手指法 左手指法 琴操辨议 古琴曲调名 【神奇秘谱】 朱权序 目录 卷上 太古神品 遯世操 十段 广陵散 四十五段 华胥引 古风操 高秋月照茅亭 五段 山中思友人 三段 小胡笳 六段 颐真 卷中 霞外神品 神品宫意 广寒游 九段 梅花三弄 十段 神品商意 神品古商意 慨古 三段 忘机 二段 隐德 三段 广寒秋 三段
卷六 调弦品 宫意 修褉吟 三段 阳春 十段 康衢谣 七段 冲和吟 三段 谷口引 十三段 圯桥进履 七段 梅花三弄 十段
卷七 达观吟 三段 广寒游 十一段 流觞 八段 高山 八段 流水 十段 幽兰 十段
卷八 商意 天风环佩 三段 骑气 九段 白雪 九段 飞电吟 三段 风雷 八段 隐德 三段 春江 十段 鹤鸣九皋 九段
古琴教程常见古琴减字谱读法
![古琴教程常见古琴减字谱读法](https://img.taocdn.com/s3/m/6c11527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62.png)
古琴教程常见古琴减字谱读法减字谱是古琴专用的一种谱,唐代曹柔所创,因其取文字的一部分再组合,故称减字谱。
看似难像天书,了解后就发现非常简单(参见上图)。
减字谱的发明让古代琴曲得以流传下来,现存约有三千多首,去重约有五六百多首。
本减字谱读法选自龚一老师的《古琴新谱》,图片经笔者重新编辑而成。
相关扩展阅读:【古琴减字谱指法详释】高清完整便携版(第一版)(做成了PDF文档,可到问杉网站上去下载,就不在头条上传了。
)1、读法:散挑七2、读法:散勾三3、读法:大指六徽二挑七弦。
也可省略为“大六二挑七”4、读法:大指九徽勾剔四弦。
也可省略为“大九勾剔四”5、读法:中指七徽绰勾一弦。
也可省略为“中七绰勾一”6、读法:名指十徽注勾三弦。
也可省略为“名十注勾三”7、读法:大指七徽抹挑七弦分开。
也可省略为“大七抹挑七分开”8、读法:名指十徽挑五弦上八徽半。
也可省略为“名十挑五上八半”9、读法:大指六徽二挑七弦二上五。
也可省略为“大六二挑七二上五”(此处“二上”一般为先上五六再下五徽)10、读法:大指七徽挑七弦二下九。
也可省略为“大七挑七二下九”(此处“二下”一般为先下七徽六再下九徽)11、读法:名指十徽挑七弦,大指九徽掩七弦。
也可省略为“名十挑七,大九掩七”12、读法:大指九徽勾四弦,名指十徽掐起也可省略为“大发勾四,名十掐”13、读法:跪指五徽六挑六弦上五徽。
也可省略为“跪五六挑六上五”14、读法:名指十徽八分勾三弦后退复。
也可省略为“名十八勾三退复”(一般退到徽外再回原位)15、读法:大指九徽挑六弦,撞,名指十徽掐起。
也可省略为“大九挑六,撞,名十掐”16、读法:名指七徽六剔散四弦如一声。
也可省略为“名七六剔五散四如一”。
17、读法:大指九徽勾二弦上七徽六急进复。
也可省略为“大九勾二上七六急进复”18、读法:撮名指十徽五弦散二弦。
也可省略为“撮名十五散二”19、读法:名指八徽半勾五弦,细吟。
也可省略为“名八半勾五,细吟”。
古交行(古琴曲7种释义)-刘晓睿-据《图说中国古琴丛书》
![古交行(古琴曲7种释义)-刘晓睿-据《图说中国古琴丛书》](https://img.taocdn.com/s3/m/f6508be2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6.png)
古风操(古琴曲7种释义)-刘晓睿据《图说中国古琴丛书》古交行共计收录于7部琴谱内。
壹《西麓堂琴统》收录于明代嘉靖四年汪芝(云岚山人)撰辑的《西麓堂琴统》琴谱中第27首琴曲,凡十二段。
歌词八段古交如真金百錬色不回,今交如暴流倏忽生尘埃。
后记管仲与鲍叔贾财,每多仲。
仲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分财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遂作此操。
后陈重雷义复作胶引継之。
贰《太音传习》收录于明代嘉靖三十一年李仁撰辑的《太音传习》琴谱中第25首琴曲,凡十段,商调。
曲意/解题友山考谱曰,文中子云,以利相与者,利尽则争。
以势相与者,势尽则反。
今之交则势与利而已矣。
有道之士,慨今之不古若也。
故作是曲。
叁《杏庄太音补遗》收录于明代嘉靖三十六年萧鸾(杏庄老人)撰辑的《杏庄太音补遗》琴谱中第22首琴曲,凡十三段。
曲意/解题杏庄老人曰,文中子云,以利相与者,利尽则争。
以势相与者,势尽则反。
今之交则势与利而已矣。
有道之士慨今之不古若也,故作是曲。
肆《玉梧琴谱》收录于明代万历十七年张进朝撰辑的《玉梧琴谱》中第11首琴曲,凡十一段。
曲意/解题文仲子云,以利相与者,利尽则争,以势相与者,势尽则反。
今之交则势与利而已矣。
有道之士慨今人之不古,故作是曲。
伍《藏春坞琴谱》收录于明代万历三十年郝宁撰辑的《藏春坞琴谱》中第17首琴曲,凡十一段。
曲意/解题文仲子云,以利相与者,利尽则争,以势相与者,势尽则反,今之交则势与利而已矣。
有道之士慨今人之不古,故作是曲。
陆《琴苑心传全编》收录于清代康熙六年孔兴诱撰辑的《琴苑心传全编》中第22首琴曲,商调,凡十一段。
曲意/解题周东岗校谱。
盖深见古者交道之重,乃人伦之托,道德之辅举赖之,泊乎后世,势利重而仁义薄,古道不可问矣。
有子曰,因不失其亲,慎无忽也。
后记开指竒古,中段廽折处,极缭曲徃复之胜,收束峭厉俊拔,游神太极矣。
柒《琴苑心传全编》收录于清代康熙六年孔兴诱撰辑的《琴苑心传全编》中第95首琴曲,商调,凡十二段。
钱寿占琴谱十操(古琴谱集考述)-刘晓睿-据《图说中国古琴丛书》
![钱寿占琴谱十操(古琴谱集考述)-刘晓睿-据《图说中国古琴丛书》](https://img.taocdn.com/s3/m/7b063916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19.png)
钱寿占琴谱十操(古琴谱集考述)-刘晓睿
据《图说中国古琴丛书》
清·钱寿占 撰
《钱寿占琴谱十操》,清钞本,钱寿占撰,无序跋及琴论资料。
共收录《行云》等十首钱寿占自作琴曲。
曲目
行云 琴隐作,凡六段,每段均有注解。
落霞 琴隐寿占氏作,姑洗调,紧二、五、七各一徽,凡六段。
松音 琴隐寿占氏作,慢宫,宽一、三、六各一徽,凡七段,有后记,谱前有序。
兰佩 琴隐寿占氏作,凡六段。
风铃 琴隐寿占氏作,不分段,有后记。
琼瑶 琴隐寿占氏作,黄钟调,一宽二紧,凡三段,第一段有歌词。
梅花三弄 琴隐寿占氏作,凡八段,有后记。
鸣泉 琴隐作,不分段。
游仙 琴隐寿占氏作,凡七段。
九霄环佩 琴隐初稿,凡四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