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
文献综述案例
文献综述举例1:题目: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一、数学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国内外研究现状早在20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就提出了非智力因素的问题,从历史逻辑上看,其实我国古代更早就涉及到这个问题了:孔子的乐学说就涉及了人的兴趣与情感。
到了现代,非智力因素已被许多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并开展了不少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1、深入广泛研究了非智力因素的组成要素数学的个性品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
目前对非智力因素的基本成分已经达到了共识。
从广义上来讲,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
从狭义上来讲,则主要是指学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自信心和学习方法等。
在心理学研究中所涉及的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故多指狭义的非智力因素。
2、探讨了学习动机的意义、作用及如何激发和培养动机是数学学习的一种内驱力,它对数学学习有如下的功能:第一是激活启发功能;第二是指向和选择功能;第三是维持增加或弱化学习的反馈强化功能。
许多学生也提出了激发培养动机的方法:提高学习的志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反馈等等。
西方心理学家有关动机对学业影响的研究经历了由情绪反应型到动机向价值取向型动机的转变。
5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注意动机的认知成分。
90年代以来,动机的实证研究逐步加深。
在学生自我效能感和习得无力感方面,在成就需要、失败焦虑、控制和归因倾向的个体差异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而且越来越重视动机与环境间的关系。
3、广泛研究了数学学习兴趣许多学者从研究学生的心理着眼,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范先友在《数学学习情感和情感教育初探》一文中认为美育因素在数学教育中十分重要。
数学的简洁美、奇异美、对称美、和谐美、统一美很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4、学习情感和学习意志与成绩的关联西方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对情感与学生的成绩关系研究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非智力因素理论研究从1990年Salovey发表开发情商一文正式开始,2000年以美国为主的研究同时在各领域展开,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高曼,在《情绪智力》一书中,明确指出一个人的成功,智力因素(又称智商IQ)的作用只占20%,而非智力因素(又称情商EQ)的作用要占80%。
Daniel Goldman, Harvard University psychology professor, in his book "emotio nal intelligence" clears that a person's success includes 20% intelligence factors (also known as IQ ) only, and 80% non-intelligence factors (also known as e motional intelligence, EQ) .美国学者保罗?韦地博士调查了9万名幼儿心目中喜欢的教师后,归纳出好教师的12种素质:(1)友好的态度;(2)尊重课堂上每一个人;(3)耐性;(4)兴趣广泛;(5)良好的仪表;(6)公正;(7)幽默感;(8)良好的品性;(9)对个人的关注;(10)伸缩性;(11)宽容;(11)颇有方法。
在这12种素质中,半数以上是对教师非智力因素品质的期盼与要求。
这其中包括学校领域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
心理学家韦克斯勒说:“所有智力水平上都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非智力因素不能代替其他基本能力,但是,非智力因素是智力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2、国内研究现状自从非智力因素的学说进入我国以来,教育界许多有识之士试图将它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开展了诸多有益的探索。
湖北武昌王萍老师进行的音乐学科智力与非智力教育实验、章兼中教授的直接拼音英语入门“十字教学法””d irect phonetic alphabet method” and“ten words teaching method”in E nglish teaching都体现了非智力的学说在教育领域的运用。
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论文(全文)
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论文学生要进行有效地学习,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智力因素,而且还需要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潘菽指出: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都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
其中一类是有关认知活动本身的,如感觉、知觉、记忆、想象与思维,另一类是有关学习积极性的,如注意、情感、情绪、意志等。
前者直接涉及到学习本身的是智力因素,后者是与个性心理特征和学习动机紧密相关的,实际上指非智力因素。
美国的心理学家韦克斯勒也认为:人的一般智力不能简单地等同智慧能力之和,还应该包括非智力因素。
因此,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其智力水平的高低,也就是IQ值的大小,而且取决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克服困难的坚持性,良好的学习情感,坚韧的学习意志和期望成功的愿望。
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班级中有个别的学生平时上课不太用功,下课又总是满头大汗,作业也是信手拈来。
其他同学还在埋头作业时,他却拿着球到操场上龙腾虎跃去了。
可是每次考试,成绩又总是名列前茅。
我想究其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有着独特的学习天赋,他们除了能领会知识要点外,更主要的是有着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然而,这种非智力因素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有一个教育、培养、强化、进展的过程。
那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在非智力因素中,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动因,是激发学生智力活动的动力。
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指出:“为了在教学上取得理想的结果,单是指导学生的脑力活动是不够的,还必须在他身上树立起掌握知识的志向,即制造学习的诱因。
人们通常把促使人去活动的原因称之为动机,动机可以把人的精神力量发动起来。
”这句话有力地说明了动机在学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国时,刘备乐不思蜀,是因为刘备迷恋眼前的所有,丧失诸葛亮指点的强国富民的动机。
后来,幸亏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传锦囊妙计给赵子龙,晓以大义,才将刘备接了回去。
非智力因素的研究现状
非智力因素的研究现状1.国外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研究现状韦克斯勒作为美国杰出心理学家,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通过军队个别测验法来对入伍新兵进行测验的过程中归纳出一点,尽管很多士兵在标准智力测验中并不成功,然而通过他们的实践经历可知,他们 100%可以做好相关工作,同时对公民的生活表现出了高度的适应性。
在1935年,Alexander W.P.(亚历山大)以美国知名心理学领域研究人员的身份成功撰写了以《Intelligence,concrete and abstract》(具体智力和抽象智力)为题的课题研究成果,在此论文中首次对“非智力特性”(Non-intellual Elements)做出了全面的诠释,他表明在智力测验中,有很多个体的变量是发挥作用的,如个体的气质、爱好等,然而在测验中有一点却没有受到重视,这些因素和普通智力因素共同对学习学业的成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当时人们却没有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在上述研究理论的基础之上,韦克斯勒(Wechs Ier.D)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推出了“智力之中的非智力因素”的观点,他非智力因素是由两种所组成,分别是气质因素和人格因素,而这两者中更为重要的则是人格因素。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他以《认知的、先天的和非智力智慧》(Cognitive,Conative and Non-Intellective Intelligence)为题在《美国心理学》上刊登了一篇课题研究成果,在文章中他主要对“非智力因素进行了介绍。
心理学家认为他这篇著作的出版标志着非智力因素的问世。
2.国内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研究现状沈德立教授与张述祖教授在 1960年通过实验深入分析了儿童智力活动中的某些个性特征,由此做出了下述归纳:(1)任务观念的双重特性对智力活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分别是稳定性和灵活性;(2)在(1)论证结果的前提下两种因素充分体现出了智力活动的某些个性特点;(3)这两种因素从两个维度充分体现出了智力活动的主动性。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研究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研究学生的表现不仅受智力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一系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非智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情感、态度、动机和家庭环境等。
这些因素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等学业相关的方面。
因此,了解和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于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决策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一、情感因素情感因素是指人的感情体验和情绪状态对学习的影响。
情感因素可以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
积极情感如兴奋、自信和乐观等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而消极情感如焦虑、抑郁和沮丧等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情感因素可以通过情感教育、情绪调节等方式进行干预和引导,来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绪状态,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
二、态度因素态度是指个体对事物的看法和评价。
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对其学习成绩和学习动力有重要影响。
如果学生对学习持积极的态度,他们会更加主动、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并持续努力学习。
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持消极的态度,他们可能会缺乏兴趣和动力,对学习活动抱有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通过正面引导、鼓励和激励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其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三、动机因素动机是指个体参与某种行为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
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起着重要的影响。
内在动机是个体自身的内在动力,如追求知识、兴趣和成就感等;而外在动机则是来自外界的激励和奖励,如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赞扬或物质奖励等。
研究发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内在动机对于学习的支持和维持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而外在动机相对较弱。
因此,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让学生内心产生对学习的热爱和兴趣。
四、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是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的教育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的经济状况等。
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条件,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网球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应用研究
网球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应用研究作者:李德平来源:《体育时空》2011年第05期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5-000-02摘要网球运动在我国,特别是在高校的迅速发展中,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文献综述、综合比较等方法对非智力因素在网球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非智力因素在网球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网球运动也能提高学生或运动员的非智力水平,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审美情趣。
因此,建议在网球教学或训练中,应注培养学生或运动员的非智力因素。
关键词网球教学非智力因素应用培养一、前言二十世纪初,随着智力概念的提出和心理测验的蓬勃发展,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应运而生。
1935年,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AIexander,W.P.)在其论文《智力,具体与抽象(Intelligence concrete and abstract)》中首次提出了“非智力因素”(nonintellective factors)这个概念。
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则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的作用的心理因素,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四个方面。
1983年,燕国材教授发表了《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
从此,在我国非智力因素便很快成为一个大家公认为的心理学概念。
有研究表明:将非智力因素运用到具体的智力教学中,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技能类教学中它的应用还没有得到具体的研究。
本文着手于网球这一技能类教学过程,从非智力因素的四个方面在教学中的应用起到的积极作用和具体的施行方法进行分析,力在为促进网球教学更为完善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非智力因素在网球教学中的应用(一)动机,网球教学中的动力功能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是直接推动人们进步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人们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表一影响学生动机的调查一览表内容合计百分比排序对网球有较多的了解 23 40.5 3认为次运动很时尚 39 73.5 1打网球减肥 12 26.5 4休闲娱乐 24 57 2网球运动因为器材上不菲的价格,电视媒体的大肆宣扬,众多网球明星的出现,使这项贵族运动加了时尚的元素。
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何谓非智力因素?教育学、心理学指出:非智力因素是指情感、毅力、人生观等。
国内外大量事实资料研究表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都具有其非智力因素的共同特点,即:学习动机和兴趣强烈,积极主动、不甘落后、情绪稳定、自信心强、意志坚定,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定的创造能力;而学习困难者则大多学习自觉性不高,自信心不强,意志薄弱,缺乏持久性,容易分心,受外界干扰,依赖性强。
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也说出了非智力因素的“志”在学习活动的“事”中的作用。
一、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的成才是非常重要的。
一些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观察、研究表明:在突出人才与平庸者之间,最显著的差别并不限于智力水平的高低,更重要的是注重自信心、进取心、坚持性和自制力等非智力因素的优劣。
就拿职业学校来说,不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直接影响学生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和今后就业的发展。
这种现状在职业学校显得更为突出。
例如,我校99届的李某智力因素条件很好,在小学、初中曾多次参加各种级别的数学竞赛,成绩优良。
然而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过于优越,家长过于溺爱,上中学后孩子再没有任何的追求了,各种活动也不积极参加了。
他的处事理论是“钱”能解决一切。
因此,失去了学习动力,优越感代替了进取心,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直至没有信心、没有勇气走进中考考场,最后只能按提前录取的方式进入职业高中继续学习。
这位学生是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代表。
相反,还有一部分学生,智力一般,家庭经济条件一般,还有的是父母双双下岗。
但他们有明确的学习动机,有很强的进取心,有顽强的学习精神,有“我不比别人差”的恒心和毅力。
这些学生和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同一个老师的教育下,他们却能顺利地考入了普高或重点高中,毕业后不但受到用人单位的重用,而且还受到领导的好评。
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
事实表明:智力好的学生由于非智力因素不良,学习成绩明显低于智力中等但非智力因素较好的学生;智力较差的学生由于非智力因素较好,学习成绩反而明显高于智力中等而非智力因素较差的学生。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研究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学者们一直在研究学生在学术和非学术方面的表现和成就,并认为学生的智力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学生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他们的智力水平,还与其他一些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非智力因素指的是影响他们行为和表现的心理、情感、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因素。
这些非智力因素包括自我调节、社交技巧、情感管理、动机、学习策略、目标设置等,这些因素与学生的个性、价值观、信仰和文化有关。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被认为是决定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因为它们影响了其学业、职业和人际关系。
自我调节意味着学生具有管理自己的能力。
自我调节能力是基于一系列认知和情感过程的,其包括自我评估、目标设定、计划和实施,并及时调整效果不佳的策略。
自我调节能力良好的学生可以更有效地管理时间和精力,制定适当的逐步计划,因而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果。
社交技巧是人们与他人互动的能力。
这些技巧包括交谈、合作、调解冲突、共同解决问题等。
良好的社交技巧能够增强学生的人际关系和教育经历,有利于他们理解其他人的观点,交流和沟通,并尽可能改善和解决问题。
有良好的社交技巧的学生在组织活动、成就和工作队伍中都会全力配合,为团队和个人的成功做出努力。
情感管理是识别、评估和处理情感的能力。
这些情感包括焦虑、压力、愤怒、挫败感等。
学生在面对挫败和压力时,良好的情感管理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处理这些情绪,保持平静和积极,并在压力下保持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学生的动机是行动的动力,可以激励他们工作并追求目标。
学生可以有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包括自我监视、自我评估和沟通;外在动机包括建立社交和威慑法,则希望得到奖励或避免惩罚。
因此,学校和教育者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激励,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动机,并为学生提供可以追求的目标。
学习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记忆。
这些策略可以包括记录笔记、理解概念、思考问题、筛选重要信息,等等。
培养中学生非智力因素论文
培养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策略探究摘要:学生取得良好学习成绩,需要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
国内外专家研究表明,学生学习与成才最明显的差异往往不在于智力水平,而在于是否有理想、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
因此,要认真培养、积极开发中学生非智力因素,让他们会学习,会探究,减轻负担,提高学习有效性,使之早日成才。
关键词: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策略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2-013-002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是很大的,但非智力因素如理想、信念、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其影响更大。
达尔文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索的热爱,对事业的勤奋。
学生获得好的学习成绩,需要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
许多专家研究证明,学生创造性才能高低往往不在于智力水平,而在于学生的兴趣、荣誉感、求知欲望和成就动机等非智力因素。
如缺乏情感、、抱负、信念等非智力因素,好逸恶劳,往往学习学不好,工作也没成就。
因此,要积极培养与开发中学生非智力因素,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探究,早日成为四有创新人才。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在开放搞活的竞争年代,如没有好奇心、求知欲和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创造性品质,就很难成为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创新人才。
江泽民说得好:“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因此学校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摒弃压制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以考试分数衡量学校与教师业绩的唯一标准的教育模式。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不教。
”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一辈子受用。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研究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研究(一)引言在谈到智力开发时,应当特别指出的是,前几年在宣传成才之路的时候,较多地强调了智力因素和知识因素,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思想品德教育。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为有用的人才。
什么是人才?人才并不是智力好的同义语。
它应当包括一个人的品德、才能、常识、体魄等诸方面因素,缺一都不能算得上理想的人才。
只有那些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热爱劳动、具有远见卓识,具有一定的知识才能,并且身体健康的,才能为“四化”建设做出贡献。
因此,智力只是成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不是全部。
只强调智力因素的作用,不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显然是难以达到成才的彼岸。
(二)什么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来说的,一般认为智力因素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
非智力因素,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
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
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做出较大的贡献。
无论从我国对非智力因素的重视、西方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还是从非智力因素、智力、知识三者间的关系看,都必须培养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智力和知识是学习的三要素。
三者是学习的目的,也是学习的手段。
智力与知识比较,智力更重要(授人以渔)。
学习中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比较,非智力因素更重要。
(三)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的成才是非常重要的。
一些心理学家所进行的追踪研究表明,在突出人才与平庸者之间,最显著的差别并不限于智力水平的高低,而且还决定于自信心、进取心、坚持性及自制力等非智力因素的优劣。
对于学生来说,非智力因素的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
不少事实也表明,智力好的学生由于非智力因素不良,学业水平明显低于智力中等但非智力因素较好的学生;智力较差的学生由于非智力因素较好,学业水平反而明显高于智力中等而非智力因素较差的学生。
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及在大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培养
咸
宁
学
院
学
报 Biblioteka Vo . 1 31, . No 6
J u n lo a nn ie st o r a fXin i g Un v r i y
J n 2 1 u .0 1
文章 编 号 :06-54 (0 10 0 2 0 10 32 2 1 )6— 14— 2
・ 收稿 日 : 1 一 3 2 期 2 1 o —0 0
因素和一般 智 力 因素 一起 影 响着 学 生 的学 习成 绩.93 14 年, 韦克斯勒 ( Wehlr提 出 了“ D. cs ) e 智力 中的非智 力 因素” 的概念 , 他认为 , 一般智力不能简单地 只等 同于各 种智 慧能 力之和 , 而应包括有其 他 的非智 力因素 . 同时 , 指 出非智 他 力因素主要 是指人的气 质和人 格 , 而人格 因素还 包括 先天 的、 认知的 以及情感 的成分 . 这些 早期 的研 究成果 , 分证 充 实了非智力 因素在学生学 习中重要地位 . 截止 目前 , 有关非 智力 因素 的研 究可 大致分 为三 个 阶 段. 第一阶段 :0世 纪 5 2 O年代 以前 , 这一 阶段是 “ 非智 力 因 素” 研究 的产生和开始 阶段 . 主要 以布 朗对性格特质作为智 力测验 中的因素的研 究和卡特尔 的气质测验和智力 评价 的 相关研究 等为代 表. 二阶段 :0 第 2 世纪 5 年代 至 8 年 代 , O 0 这一阶段是“ 非智力 因素” 概念研究发 展阶段. 主要有 16 93 年认 知心理 学之父奈塞尔发表 《 机器 对人 的模仿> 的文 章 , 认 为人类思 维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认知活动 的情感基 础和人 类 动机 的多 重性 ; 西蒙 的专 门针对奈塞 尔提 出 的动机 还有 与情绪 在人 的认 知活 动中的作 用机制 进行 了阐述 , 出 了 提 动机和情绪 行 为与 信 息 加 工行 为 互 相关 系 的理 论 ; 90 15 年, 皮亚杰的情感与智力 的功能有关 方面的研究 , 而这 个观 点为以后 的非智 力因素的研究开拓 了新视野 . 第三 阶段 :0 2 世纪 8 0年代至今 , 一 阶段是 “ 这 非智 力因 素 ” 研究 的 发展 趋 势. 例如 : 有关 情绪与记 忆相互 关系 的理论 ; 忆与 情绪 记 的联想网络理论等. 此同时 , 与 关于非智力 因素 的的研 究开 始重视联 系教育的实际 , , 国心理学家特维克 的动机过 如 美 程 对学 习影 响的研究 , 大的价值. 有较 2 非智力因素的涵义 与结构 关 于非 智力 因素的概 念 , 有广 义和狭 义之 分. 中 , 其 广 义的非智力 因素 , 智力 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 ; 是指 而狭义 的 非智 力因素 , 则是指 由动机 、 好 、 爱 兴趣 、 情感 、 志和 性格 意 等构成的因素. 动机是 指引起个体活动的 内部动力 , 是导致 人的行为朝 向某一 目标进行 的 内在历 程 , 以人 的内驱力 是
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智力因素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智力正常的学生在相同学习环境下其学习效果却往往不尽相同,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非智力因素的差异,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功能。
非智力因素,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发现,学习效果却千差万别,甚至有些“聪明者”的学习成绩反而不及“愚笨者”。
其实和性格等有着直接的关系。
个性品质的优劣明显影响着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
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做出较大的贡献。
1985年10月至1986年7月,上海师大对85级23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使智力中等的学生进入到优秀行列。
其中有一个男生智力中等(IQ=98)非智力因素良好, 他审慎、冷静、理智、自立自强、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他意识到自己思维不灵活,于是就十分用功,他的学习成绩是全班第一、第二名。
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张广厚中科院学部委员,他在小学、中学读书时智力水平并不出众,“搞数学不需太聪明,中等天分就可以,主要是毅力和钻劲。
”达尔文也曾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索的坚韧,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的勤奋。
”从心理学上讲,感情、意志、兴趣、性格、需要、目标、抱负、世界观等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因素。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充分发展,还可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
反之,如果人缺乏意志,贪图安逸,势必影响其智力的发展。
坚定而自信的学生,总是把学习看成一件乐事,绝不会因学习上遇到困难而泄气。
这类学生的学习成绩比缺乏自信和勤奋精神的学生要好得多。
影响创新能力的非智力因素
影响创新能力的非智力因素【试论非智力因素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古往今来,人们十分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及发挥。
美国西点军校曾把荣誉责任作为非智力因素的重要内容加以倡导。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十分注重以非智力因素推动创新,如崇尚“有志者,事竟成”等。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受旧思想的影响,一些人单纯地追求读死书,死读书,过分强调应试能力,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随着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非智力因素跃升,仅以智力因素作为衡量人才创新能力的观点带有明显的片面性。
现今时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其实质不外乎对人生、社会、荣辱、名利等问题的态度。
重视非智力因素开发,就在于把人才的志向、意志和勇气转向有利于国家和军队振兴的事业上来,形成能够自觉寻求课题,勇于承担任务,敢冒风险,百折不挠,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优秀品质。
培养高素质人才,实施创新教育,很重要的就是要把非智力因素摆上位置,激发兴趣,强化动机,点燃激情,鼓足干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与其后代的智力水平息息相关,而只有抓住创新能力这根主线,才算抓住了智力的明珠。
因此,具有知识和能力的创新人才已成为现实的迫切要求。
“创造”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属性,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进步的无穷动力。
一个没有创造力的民族是一个愚昧的民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没有创造力而只会循规蹈矩的人算不上一个真正的人才。
每个人的幼年时代都具有潜在的创造力,然而在后天发展过程中,有的人潜在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成为人才, 而相当一部分人, 其潜在的创造力却逐渐减弱,甚至枯竭,成为重复劳动的庸才。
个中原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创新能力绝非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性格素质,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
创造能力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组和运用,对新思想、新技术的发明创造,而且是一种追求的心理取向, 是一种主观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
论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
论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人才的培养不能只看重智力,一些非智力因素同样重要,我们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写论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一起来看看吧!早在20世纪,国外就对非智力因素有了大量的研究。
非智力因素的这个概念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布朗在进行智力测验相关的实验中提出的,主要表示被试者心理表现出来的绝对变化的倾向。
1943年,美国心理测量学家韦克斯勒孩子呢故事提出“智力中的非智力因素”这一说法,这是非智力因素的概念正式诞生的标志。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对非智力因素也开始进行相关的研究,非智力因素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随着教育的发展,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一、非智力因素的含义(一)广义的非智力因素。
广义上的非智力因素包含除了智力因素的一切心理、生理、环境因素以及道德品质等等因素。
相对于非智力因素来讲,一般认为智力由感知力、记忆力、向心力、思维力和注意力总共五种因素构成,这几种因素之外的各种因素如道德品质等等都贝堪则是非智力因素。
(二)狭义的非智力因素。
狭义的非智力因素指在人进行认识过程中,齐整直接制约作用但却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
如人的性格、目的、兴趣、理想、情感等等,这些心理因素从心理机能上看都是非认知性的心理系统,体现着人的心理意识的倾向和动态。
一般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都是对狭义的非智力因素进行研究。
二、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开发和培养中的问题(一)教育在意识上忽略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
由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我国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教育一般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都不够重视。
在大学,教育仍然有灌输知识的嫌疑。
理想的教育,应当是激励学生求知的心,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乐于去学习。
当前的教育或许可以培养很多具有强大技术能力的“解题机器”,但是很难培养出能力全面,并且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
现在有很多的人才缺乏创新意识,没有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也缺乏对事业和学业的热情。
民办高校学生非智力因素与核心就业竞争力研究-L
民办高校学生非智力因素与核心就业竞争力研究?L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对于以就业率为生命线的民办高校来说,提高学生的核心就业竞争力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研究民办高校学生非智力因素和核心就业竞争力角度,提出支撑毕业生求职就业和职业发展需要的核心就业竞争力模型,为锻炼民办高校学生就业能力和丰富就业教育内容提供参考,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核心就业竞争力;民办高校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2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毛入学率的提高,就业工作成为了高校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特别是对于民办高校来说,更是把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摆在了首位。
目前社会需要具备什么素质的人才呢?民办高校怎样提高学生核心就业竞争力呢?本文通过研究民办高校学生非智力因素和核心就业竞争力关系的角度,提出支撑毕业生求职就业和职业发展需要的核心就业竞争力模型,锻炼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引导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准备,同时为丰富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提供参考,从而提高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民办高校学生非智力因素状况(一)什么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w.p.a1exander)在其论文《具本智力和抽象智力》(1935)中最先提出来的。
非智力因素是与智力因素相对的概念,人的基本心理品质之一,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
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
狭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在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过程中,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信念等心理因素,但对人的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定向、引导、维持、调节等方面。
(二)社会关注和研究民办高校学生非智力因素状况近年来,从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和国内外许多的研究情况来看,大多数从大学生就业背景、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比较少涉及研究影响大学生成功就业的非智力因素,如性格、情感、团队精神、责任感、个性、自主性、创造力等。
培育非智力因素对提升大学生就业力影响研究
1 44
口 长 江 师范 学 院学报
的大学生愿意学习 ,但学习只是 为了应付学 习任
务 ,2 .%的大学 生 对 自己所 学 的 专 业 毫 无 兴趣 , 3 6 1.%的 大 学 生 没有 广 泛 的兴 趣 ,4 . 02 07 %的大 学 生
呈现逐渐增强之势。通常 ,智力上的成就 ,在很大
用好 显性 和 隐性 教 育载体 ,促进 大学生非 智 力 因素 与智 力 因素协 调发展 ,进一 步提升 其就 业力 。 【 键 词】 非 智力 因素 ;就业 力 ;大 学生 关 【 中图分 类号]6 31 G 4. [ 标识 码】 文献 A 【 编号]64 35 ( 0 )4 04 —4 文章 17 — 62 2 1 0— 130 1
章 中提 出 了 “ 非认 知 因素 ”的 概念 。 18 9 3年 2月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我国的教育长期存在 重 “ 智力因素”教育 、轻 “ 非智力因素”培养 ,重 理论 、轻实践 ,使许多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严 重不足 ,正如罗欣等学者对江西和河北省九所高校 调查结果所显示 ,当前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存在 很 多 问题 】 学 习动 机方 面 ,1.%的 大学 生 没 :在 83 有明确的学习动机 ,4 . 3 %的人想搞好学习是 为了 5 以后 有份 好 工作 和生 活富裕 ,1%的大 学生认 为 自 l 己学 习是大势所 “ ,是 “ 逼” 父母让我学 ,我为父 母学” ;另有 4 %的人学习仅仅是为了考试。在学 . 2
面 的问题…。
严峻就业形势下 ,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力 已 成为高校及社会各界必须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大量的事 实和研究表 明:求职时是 否具有 良好 的
虽然非智力因素研究得到越来越多学者关 注 , 但是 ,目 前国内外学者对非智力因素的理解仍千差
通用技术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研究
通用技术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研究非智力因素指一切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等。
非智力因素虽不直接参与工作和处理知识信息,但却推动知识信息的加工处理。
如果非智力因素开发得当,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通用技术教学以发展学生实践能力为基础,强化学生手脑并用,教学中要针对高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征,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无意注意和非智力因素常起主导作用这一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来展开教学。
一、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好奇心是对于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心理倾向。
青少年学生在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心理过程中,往往首先由好奇、怀疑、猜想开始,然后通过他们的学习实践才能达到确信的程度。
因此,在通用技术教学中,捕捉、保护、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学生的求知欲往往是从好奇开始的。
以《技术与设计1》第五章第一节“方案的构思”中制作台灯为例,对于一位高中知识水平的学生而言,台灯的原理已不再高深莫测。
如何将生活中的废弃回收料,创造性地制作成经济实用的台灯呢?这一问题大大激起学生们的好奇心。
将好奇心保持、并转化为学习的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教学的目标首先放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形成上。
因为兴趣与习惯是创新的保障,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的教要因人而异,学生学也可各取所需,这样更能促使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进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
男生要重点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创造能力,让男生从台灯设计的实用性、安全性、环保方面来考虑;女生重点培养思维能力,让女生从台灯设计的美观性、创新性等方面来展开设计。
教师在讲时要“精”,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指导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教师不对学生的思维形式、方法作任何限制,尊重学生的设计思想、意图,欣赏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果,鼓励学生形成独特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研究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研究随着教育发展的不断推进,对学生的认知也在逐渐深化,分别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进行研究。
在研究中,智力因素作为一种基本能力,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累已经成为了学生评价标准的主导因素。
然而,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注意到了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这些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非智力因素指的是学生人格、心理、价值观、情感、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因素。
它与智力因素不同的是,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教育而逐渐形成的。
因此,非智力因素可以被看作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品德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的综合体现,这些因素对学生的教育成果和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表现和学习过程有着深刻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
因为学生的学业成绩不仅与智力因素有关,也与非智力因素相关。
研究发现,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自我管理、学习环境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重大影响。
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会积极思考,良好的学习态度、系统的学习习惯和私人时间的合理利用,这些方面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表现。
因此,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学生整体表现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次,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社交、生活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情感与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生活品质的重要影响。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即使一个人拥有出色的智力,但没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和良好的社交品质,他也很难在人际关系中得到成功,从而在职业和社会生活中获得幸福和满足。
因此,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推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必经之路。
而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路径与手段,主要来自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学校教育应该在不断发展智力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各种非智力因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拓宽教育内容,打造多样化、丰富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
关于针对国内外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A Suzhou Institution国内外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一)国外研究对非智力因素的早期研究,认为天赋高的儿童除智力以外,其他方面都比普通的正常儿童要差。
天才儿童总被认为是身体虚弱、病态、情绪不稳定、神经过敏、性情古怪和离群独处的人。
对非智力因素的近期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后)否定了早期研究的观点。
如布雷(D.W.Bray)在他的《天才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一书中认为,人的杰出成就的产生是能力、个性和环境三种因素有力配合的结果。
许多研究都还认为:各种个性的不同方面与各种能力结合后会导致有高度成就的特性“结合体”。
许多研究者注意到天赋高的儿童在情绪和心理上具有很高的稳定性,还具有幽默感、独创性、好奇心和新异感。
有的研究还指出,天赋高的儿童在礼貌、纪律、自我批评、合作性、独立性和敏感性诸方面都超过了一般儿童。
近期的研究中还有人提出以下观点。
1.对活动的强烈需要和爱好是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
他们认为一个学生有学好某学科的能力,但由于缺乏兴趣,学习成绩并不突出,只有当学生对这门功课发生了兴趣,有了强烈的需要时,学习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取得优良的成绩。
2.对学科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热情也是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
包达列夫(А.А.Водалев)的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一门学科的态度会在他的知觉、思维、记忆和想象等心理特性上留下痕迹。
学生缺乏积极的态度,就会阻碍他的活动潜能的发展。
他们认为成功的取得与热烈的情感是分不开的。
冷漠无情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创造者的。
3.焦虑与学习成功有一定的关系。
斯皮尔伯格(Spleberger)认为:能力中等而焦虑低的学生,其成绩较同等能力而焦虑高的学生为优;能力低的学生,无论焦虑高低,其成绩均劣;能力强的学生,无论焦虑高低,其成绩均优。
这与能力强的学生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也强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
对非智力因素的早期研究,认为天赋高的儿童除智力以外,其他方面都比普通的正常儿童要差。
天才儿童总被认为是身体虚弱、病态、情绪不稳定、神经过敏、性情古怪和离群独处的人。
对非智力因素的近期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后)否定了早期研究的观点。
如布雷(D.W.Bray)在他的《天才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一书中认为,人的杰出成就的产生是能力、个性和环境三种因素有力配合的结果。
许多研究都还认为:各种个性的不同方面与各种能力结合后会导致有高度成就的特性“结合体”。
许多研究者注意到天赋高的儿童在情绪和心理上具有很高的稳定性,还具有幽默感、独创性、好奇心和新异感。
有的研究还指出,天赋高的儿童在礼貌、纪律、自我批评、合作性、独立性和敏感性诸方面都超过了一般儿童。
近期的研究中还有人提出以下观点。
1.对活动的强烈需要和爱好是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
他们认为一个学生有学好某学科的能力,但由于缺乏兴趣,学习成绩并不突出,只有当学生对这门功课发生了兴趣,有了强烈的需要时,学习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取得优良的成绩。
2.对学科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热情也是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
包达列夫(А.А.Водалев)的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一门学科的态度会在他的知觉、思维、记忆和想象等心理特性上留下痕迹。
学生缺乏积极的态度,就会阻碍他的活动潜能的发展。
他们认为成功的取得与热烈的情感是分不开的。
冷漠无情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创造者的。
3.焦虑与学习成功有一定的关系。
斯皮尔伯格(Spleberger)认为:能力中等而焦虑低的学生,其成绩较同等能力而焦虑高的学生为优;能力低的学生,无论焦虑高低,其成绩均劣;能力强的学生,无论焦虑高低,其成绩均优。
这与能力强的学生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也强有关。
4.人的意志、性格与能力发展有关系。
赛尔金娜(В.И.Сулнкина)指出:性格特征对能力发展,尤其是意志对科学家的创造力的发展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品质。
有的研究还指出,开朗的性格,对自己的潜力和成就能保持谦虚态度的品质,是一个真正学者必需具备的一种性格特征。
(二)国内研究
近十几年来,国内心理学工作者对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成功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
这些研究着重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与智力、学业和人格有关的测试,作出相关分析,以获得关于某种个性品质在学习成功中所起作用的数据。
主要的研究有以下几种。
1.丛立新在《教育研究》1985年第4期发表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普遍影响》一文中指出:“在智力水平不同的三个组中,非智力因素优秀者达到高考分数线的人数,都高于非智力因素不良者。
”
2.祝蓓里在《心理科学通讯》1986年第5期上发表的《对青年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研究》一文,通过对85名普通大学生和74名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非智力因素进行的比较研究,发现:少年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更有耐力和坚韧性。
这些智力优秀的大学生,看书能坐上几小时,根本不顾气候炎热,也不顾身体的疲劳以及外界对他们的诱惑。
3.吴福元在《教育研究》1987年第5期上发表的《大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一文中指出: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比智力因素的影响还要大;这种影响随入学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强。
他通过对中学生的研究发现智力和入学考分中等的人,性格特征为审慎、冷静、理智、自立自强、不依赖别人,学习上采用“笨鸟先飞”的方法,后来他们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而智商高、性格特征更顺从、缺乏信心、畏缩退却、不愿独立创新、学习上表现为喜安逸,只求过得去的学生,结果学习成绩处于全班中下的水平。
4.笔者近几年来,以中国少年智力、非智力个性测验为课题在北京市的十几所中学进行了测试,研究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智力的测查方面主要对学生进行了五种能力的测量:①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②正确使用书面语言的能力;③在掌握一定常识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④对词汇的理解能力;⑤符号记忆能力。
每项最高分为20分,15分以上为优,10分以下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