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六个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的六个基本原理

经济学是一个混乱的理论世界。对于经济学家来说,100个人常常是有着100个以上的观点,而且这些观点可以很好地共存。我希望自己的思考可以给自己一些安慰。有人说想得清楚才能写的清楚,可惜我还不能说自己想清楚了。但是我希望可以慢慢来。我并不试图直接证明自己思想的正确性,也不是在阐述现存的主流经济学的知识,更不用说好为人师。确切地说,我只是试图整理自己认为正确的经济学理论思想,在自己也忍不住指点江山、与人争论的时候,先说明自己的出发点和立场。欢迎有兴趣的同仁指点。

先讲一个经典故事:一个物理学家、一个化学家和一个经济学家漂流到孤岛上,十分饥饿。这时海面上漂来一个罐头。物理学家说:“我们可以用岩石对罐头施以动量,使其表层疲劳而断裂。”化学家说:“我们可以生火,然后将罐头加热,使它膨胀以至破裂。”经济学家则说:“假设我们有一个开罐头的起子……。”

一个经济学老师在课堂上讲“帕雷托最优点”的时候,就先给出了一系列的前提与假设。一位同学耐不住问了一句:“老师,能不能没有这么多的假设啊?”老师正色曰:“这是经济学课堂。没有假设,那是会计学吧!”这些故事告诉我们经济学理论基本上都是从假设出发的理论模式。我所知道的例外是马克思,他建立的经济学理论是从商品出发的,他并没有任何的前置的假设条件。

回顾一直以来的经济学理论研究,无非是两条路:一条是从人开始。西方传统经济学预设了“经济人”的前提。一条是从物开始的。而马克思将政治经济学建立在“庞大的商品堆积”的分析之上。由此开始,经济学发展出两大几乎完全不兼容的道路,到今天依然是个问题。人们的经济活动和行为在马克思之后数百年间,已经空前的庞大和复杂。但我相信,人们都会同意:人类社会的本质并没有真正改变。现在我们能不能找到第三条道路:将人和物结合起来,从整体系统的角度来分析,将经济主体(传统的“人”)和客体(传统的“物”)结合起来,将对研究“物”的本质特征和对“人”的经济活动表现规律结合起来。从这个思路出发,我理解的经济学就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规律的学科。

思考所有的经济理论与思想观点,我认为几乎所有的争论与分歧,最终都会归结到建立经济理论的最初出发点:就是上面所说的假设。不同的经济学观点和理论的最大区别,在于你基于怎样的基本原理、概念或者假设。在这些基本的原理上,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发展出一整套自己的经济学。而古人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只能导致经济学的继续分裂与混乱。(这倒可以论证我其中的一个观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将导致结果的大相径庭。)

那么这些基石应该是什么呢?这就取决于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取决于对于研究对象的最基本特征和本质的认识。关于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西方传统经济学观念认为是所谓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后来发展到经济机制、经济制度。

通过对现实社会的考察,我的理解,应该可以将系统中的主体分为三类:个人、经济组织(含企业)、政治组织(非经济组织)。经济主体可以定义为根据自身需要,能独立做出经济行为决策并承担后果的主体。由于三者不同的宗旨和目标,用“经济人”作为共同的理论基础是不适合的。所以也不可能完全把经济主体的一切行为都归结于经济利益的驱动。

其次,关于“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在我看来也是一个更大问题下的子问题。考虑到人类漫长历史发展,就难以相信人类社会从始至终就只有一个市场经济的神话规律。第一,什么是稀缺资源?从一个简单的物质转换的角度来看,物质和能量都是不灭的,也是守恒的。在自然系统中,任何生物都不会意识到有所谓稀缺的危机。“稀缺资源”的假设,隐含着人们“需求无限”的前提。人们既然生存在这个大系统之内,做为子系统的经济系统本身并不存在内在的资源饥渴。一方面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人们在科技方面的发展,已经将人们可以运用的物质领域扩大到前人不敢相信的地步。这个趋势还在继续。另一方面,人们也不会真的愚蠢到相信自己应该有一个对整个自然系统索求无度的合理前提。

第二,什么叫有效配置?如果人们对自然系统的索求应该是有限的,而自然系统可以为人们提供足够的资源,那么资源配置不过是经济系统从远离平衡态到渐近平衡态的分布与结构的问题。决不存在一个所有资源都可以有效配置的理想“平衡态”,这是一切动态系统的必然过程和常态。

另一方面,马克思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但是我认为生产关系不是一个孤立的、静态的对象。生产关系是在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中动态地发展变化的。因此可不可以这样说,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反映为经济主体在经济过程中的关系总和。因此,在可以考察的角度来说,经济个体和经济过程比抽象的生产关系更容易直接观察和思考。从最深层的本质上来说,我依然认为马克思所发现的最基本的经济规律和理论思想并没有过时。但是我们仅仅知道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知道这个世界是如何运作并且运作的更好。

那么这个世界究竟是任何运作的呢?我首先想到的是类似我们

常说的“三观”:就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实际上经济学也有这样类似的“三观”。经济学的“人生观”可以理解为经济学的目的或者目标:经济学是干什么的?或者为什么需要经济学。“价值观”可以理解为经济学以什么样的标准来作为自身的判断依据?“世界观”则集中体现了经济学的视角和立场,经济学究竟是怎样看待这个世界的?

让我们来考虑一个大自然中最常见的例子:水循环系统。我们通过系统论的角度说到水的时候,其实不是说一滴水或者一些水,而是说整个地球水系统。我将人们所认识这个系统的一些特征归纳如下:一、在微观个体上,人们已经熟悉单个水分子的基本结构:H2O,甚至已经细分到原子、质子、中子等几乎无限小的程度。当然,水只所以成为水,主要还是到分子结构的层次。而且我们也已经十分了解;

所有的水分子都是一致的,但是我们在观察水分子的运动规律时,只能观察到其混沌状态。我们无法具体而准确地描述任何一个水分子的运动轨迹。我们习惯用无序来描述这种状态。

二、在水的变化上,我们同样十分熟悉;我们知道所有的水分子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呈现不同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我们也知道水分子会在一定的条件下(临界相变)会发生突变从而改变其原有的状态。我们十分熟悉水是如何从液体变为气体,并且形成了云,最终成为雨。这个循环过程是十分清晰的,我们知道这个整体的作用机制和最终结果。

但是,我们也永远无法精确地描述在这个过程中,所有水分子究竟是如何一一运动的,这些水分子又是如何相互瞬间发生作用的,从一个状态整体地突变到另一个状态。这时我们已经惊讶地发现,水分子从无序变化到有序。

三、雨终于下起来了。但是,为什么只有这个地方下了雨,而仅仅一山之隔的另一个地方还是晴天呢?我们已经拥有了发达的天气监测

系统,我们已经十分正确地知道天气的各种数据:气压分布、空气湿度、气流走向等等。这些状况也宏观地描述了分布在这个区域里水分子的整体状况。我们已经大致地可以知道一个地区的是不是可能下雨。但是我们也似乎永远无法精确地通过计算知道:什么地方、什么时刻一定会下雨,哪怕是一小时或者一天后。但是我们知道,天气的变化的长期趋势,已经有了比较准确的、宏观的平均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