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的审核与评价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及时、有效控制医疗器械上市后风险,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再评价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医疗器械上市许可持有人(以下简称持有人),应当具有保证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质量管理能力和相应责任能力,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以下简称监测机构)直接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由持有人授权销售的经营企业、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应当向持有人和监测机构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持有人应当对发现的不良事件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完善产品质量,并向监测机构报告评价结果和完善质量的措施;需要原注册机关审批的,应当按规定提交申请。
境外持有人指定的代理人应当承担境内销售的进口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监测工作,配合境外持有人履行再评价义务。
第四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一)医疗器械上市许可持有人,是指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和医疗器械备案凭证的持有人,即医疗器械注册人和备案人。
(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已上市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
第二章不良事件监测第五条持有人应当建立和完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制度,明确监测职责、监测流程和监测要求。
第六条持有人应当通过建立和维护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数据库,收集、整理、分析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信息,并及时更新。
第七条持有人应当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进行分类,根据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潜在风险,确定不良事件的处理优先级。
第八条持有人应当制定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格,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不良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医疗器械名称、型号、规格、注册证编号、生产批号、使用单位名称、使用日期、不良事件描述、伤害程度、处理措施、处理结果等。
第九条持有人应当及时向监测机构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并按照监测机构的要求提供相关资料。
医疗器械公司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工作程序
医疗器械公司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工作程序一、引言医疗器械是现代医疗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但由于各种原因,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良事件。
医疗器械公司应该建立完善的不良事件报告工作程序,及时掌握和处理不良事件,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本文将重点介绍医疗器械公司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工作程序的具体内容。
二、不良事件定义1. 不良事件是指医疗器械在设计、制造、质检、销售、使用等环节中出现的,影响使用安全和有效性的不符合预期的情况。
2. 不良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器械缺陷、器械事故、器械污染、器械误用等。
三、不良事件报告程序1. 监测和收集医疗器械公司应建立完善的监测和收集机制,及时掌握医疗器械使用中出现的不良事件情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主动拜访客户、参与学术交流等方式获取更多的信息。
2. 登记和分类医疗器械公司应建立健全的不良事件登记和分类系统,对收集到的不良事件进行详细记录和分类,方便后续的分析和处理工作。
3. 评估和分析医疗器械公司应组织专业的评估和分析团队,对不良事件进行评估和分析,探究不良事件的原因和影响,为后续采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4. 处理和改进医疗器械公司应根据评估和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理和改进措施,确保类似不良事件不再发生,并为客户提供及时有效的解决方案。
5. 报告和跟踪医疗器械公司应向相关监管机构和合作伙伴报告不良事件信息,与其密切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便于全面掌握和跟踪不良事件的发展。
四、不良事件报告的注意事项1. 及时性不良事件报告工作应当及时进行,尽可能在不良事件发生后的最短时间内完成报告。
2. 完整性不良事件报告应全面、详实地记录不良事件的相关信息,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产品名称、批次信息、影响范围、可能的原因等。
3. 保密性医疗器械公司在进行不良事件报告工作时,应严格遵守相关保密规定,确保客户和相关信息的保密性。
4. 资源投入医疗器械公司应适当配置人力和物力资源,建立专门的不良事件报告团队,提高报告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的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的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1. 引言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是确保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重要措施。
尽管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可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但不可避免地仍然会出现一些不良事件。
对于不良事件的报告与处理是医疗器械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将探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中不良事件的报告与处理方法。
2. 不良事件的定义不良事件是指使用医疗器械过程中可能导致患者或使用者受伤、病情恶化或死亡的事件。
不良事件可以是因设备设计、质量问题、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的。
不良事件的报告与处理是医疗器械企业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护患者和使用者的利益。
3. 不良事件报告的流程3.1 不良事件的发现不良事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现,例如患者或使用者的投诉、医疗机构的监测系统、医疗器械企业的内部监测等。
医疗器械企业应建立有效的不良事件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记录不良事件。
3.2 不良事件的报告不良事件的报告是医疗器械企业的法定责任,医疗器械企业应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不良事件。
报告内容应包括不良事件的基本信息,患者或使用者受伤情况,可能的原因分析等。
报告应以书面形式提交,并通过指定的渠道发送给相关部门。
3.3 不良事件的调查医疗器械企业收到不良事件报告后,应立即展开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不良事件的原因、与该事件相关的医疗器械设计、制造、运营等环节的审查,以及可能的预防措施等。
调查的结果应以书面形式记录,并将不良事件的处理措施和改进措施纳入医疗器械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
3.4 不良事件的处理医疗器械企业应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不良事件处理措施。
处理措施包括停止使用有问题的医疗器械,修复或更换存在问题的医疗器械,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等。
医疗器械企业应根据调查结果和处理措施,对不良事件进行及时的回应,并将回应结果告知相关方。
4. 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的意义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4.1 提升产品质量通过不良事件的报告与处理,医疗器械企业可以发现并解决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3篇)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一、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任何与医疗器械预期使用效果无关的有害事件。
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主要包括医疗器械已知和未知作用引起的副作用、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等。
副作用是指治疗使用的医疗器械所产生的与疾病防治目的无关的作用。
三、医务人员如发现可能与医疗器械有关的不良事件时,应及时报告不良事件专管员及科室负责人。
四、科室负责人发现或接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后,应及时到现场察看,协助调查,并填写《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核实后,提交医务部、护理部、院感科和设备科。
特殊情况下,可先口头报告再补报书面材料。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应包括患者情况、不良事件情况、医疗器械情况、初步处理情况等内容。
五、医务部、护理部、院感科和设备科接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后,应联合组织调查,了解事件经过和相关情况,分析原因。
同时,协助科室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尽最大可能减少事件引起的不良后果。
六、医院在调查了解并积极处理事件的同时,由设备科及时通知医疗器械生产或经营企业,督促其协助医院做好事件处理工作。
七、医务部、护理部、院感科和设备科应经常了解全院医疗器械使用情况,注意收集、分析、整理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信息,组织对收集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进行初步审核后,由设备科按规定上报药监部门或有关行政部门。
八、医务人员在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如发现严重罕见或新的不良事件,应立即报告,必要时可越级上报。
医院接到报告后,在积极处置的同时,按有关部门规定及时上报。
九、医院在使用医疗器械过程中,如遇不良事件的发生,应组织分析原因,警惕同类产品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警惕事态可能的进一步发展和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积极采取防范措施。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2)是指为了及时发现、记录和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保障患者安全,保护公众利益而建立的制度。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主要目的是:1. 发现问题:通过及时报告,可以快速发现和识别与医疗器械相关的不良事件,包括器械缺陷、事故、质量问题等。
医疗器械工作者需报告的不良事件处理方案评估
医疗器械工作者需报告的不良事件处理方案评估在医疗器械领域,不良事件处理方案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医疗器械工作者需要及时报告并评估不良事件处理方案,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产品的质量。
本文将介绍医疗器械工作者需报告的不良事件处理方案评估的相关内容。
一、不良事件的定义和分类不良事件指的是与医疗器械使用相关的任何不良事件,包括由于设备故障、不正确使用、设计缺陷或其他因素引起的意外事件。
不良事件可分为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两个级别。
不良事件是指对患者没有造成严重威胁或损害的事件,而严重不良事件则指对患者造成严重威胁或损害的事件。
二、不良事件处理方案的报告1. 及时报告:医疗器械工作者在发现任何不良事件后,应立即向相关部门和上级报告,确保信息的及时传达和处理。
2. 详尽描述:报告中应包括事件的具体描述,如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医疗器械型号和用途等。
同时,还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和数据,以支撑事件的识别和分析。
3. 数据统计:医疗器械工作者需要将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不良事件的发生趋势和原因,以便更好地改进和优化产品的设计和使用方法。
三、不良事件处理方案的评估不良事件处理方案评估是对不良事件处理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以便更好地提供针对不良事件的处理方案和措施。
1. 影响评估:评估不良事件处理方案的第一步是确定方案的影响程度。
根据不良事件的类型、影响范围和患者的安全性等因素,评估方案对患者和产品的影响程度。
2. 可行性评估:评估不良事件处理方案的可行性是确定方案是否可行和有效的关键步骤。
通过考虑资源、时间和技术等方面的限制,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3. 效果评估:不良事件处理方案的效果评估是判断方案的有效性和效果的关键环节。
通过跟踪和监测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评估方案的效果,并调整和改进方案,以提高不良事件处理的效果和质量。
四、优化不良事件处理方案的建议1. 提前预防:医疗器械工作者需要加强对医疗器械的了解和培训,提前预防潜在的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制度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制度1、目的:为了加强对所经营医疗器械的安全监管,严格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管理,明确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确保使用医疗器械产品安全有效,特制定出本制度。
2、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3、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管理。
4、职责:公司全体人员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
5、内容:5.1、含义5.1.1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已上市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
严重伤害,是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一)危及生命;(二)导致机体功能的永久性伤害或者机体结构的永久性损伤;(三)必须采取医疗措施才能避免上述永久性伤害或者损伤。
5.1.2群体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同一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区域内发生,对一定数量人群的身体健康或者生命安全造成损害或者威胁的事件。
5.1.3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是指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收集、报告、调查、分析、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5.1.4医疗器械重点监测,是指为研究某一品种或者产品上市后风险情况、特征、严重程度、发生率等,主动开展的阶段性监测活动。
5.1.5医疗器械再评价,是指对已注册或者备案、上市销售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重新评价,并采取相应措施的过程。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质量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任何与医疗器械预期使用效果无关的有害事件。
5.2、公司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人员,协助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对所经营的医疗器械开展不良事件监测,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向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以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报告。
对相关部门开展的不良事件调查应当予以配合。
5.3、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发现经营的医疗器械有严重质量安全问题,或者不符合强制性标准、不符合经注册或者备案的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的,应当立即停止经营,通知相关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生产经营企业、使用单位、购货者,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并立即向企业所在地市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1. 简介医疗器械在现代医疗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不同原因,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不良事件,对患者的健康和安全构成潜在风险。
为了保障广大患者的利益,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建立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系统,用于及时发现、追踪和处理不良事件。
2. 不良事件分类•设备故障:包括器械损坏、失灵、错误标识等。
•使用错误:包括操作不当、错误使用材料、超过器械使用寿命等。
•产品缺陷:包括设计缺陷、生产缺陷、包装标签错误等。
•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感染等。
•病例结果:与设备使用相关的死亡、严重伤害等。
3. 监测与报告流程3.1 不良事件监测医疗机构内部设置专门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部门,负责监测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收集医疗器械使用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
3.2 不良事件报告医疗机构内部发生不良事件后,相关人员需立即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详细描述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设备信息等,并提交给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部门。
3.3 不良事件登记与分类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部门收到不良事件报告后,对事件进行登记,并根据不良事件的性质和影响程度进行分类。
常用的分类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ISO标准等。
3.4 不良事件分析与评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部门对登记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与评估,找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可能的解决措施,并编写分析报告提交给管理部门。
3.5 不良事件处理与控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部门将分析报告提交给管理部门,并根据报告提出的建议和措施,对不良事件进行处理与控制,以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4. 监测与报告系统要求•可追溯性:能够准确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设备信息等关键数据。
•数据分析:能够对收集到的不良事件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审核和审批:对提交的不良事件报告和分析报告进行审核和审批,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信息共享:能够与其他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进行信息共享,促进行业间的合作与交流。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急评估与总结报告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急评估与总结报告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器械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给患者和医疗机构造成一定的风险和损失。
为了及时应对和处理不良事件,保障患者的安全,本文就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应急评估和总结进行探讨。
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定义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预期的情况,包括设备故障、操作失误、设计问题等。
这些事件可能导致患者受伤、疾病恶化甚至死亡,同时也对医疗机构的声誉和经济造成影响。
三、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急评估的重要性1. 保障患者权益:及时应对不良事件,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2. 维护医疗机构声誉:处理不良事件,及时向公众传递真实信息,增加公众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度。
3. 提升医疗器械质量:通过评估不良事件,及时发现和解决医疗器械质量问题,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四、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应急评估流程1. 事件报告与事故调查通过建立完善的事件报告机制,及时发现和上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启动应急评估流程。
开展事故调查,确定事件的原因和责任,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
2. 风险评估与分类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对不良事件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类,确定应急响应措施的优先级。
3. 应急响应与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方案,并对现场进行控制和临时修复,以减少潜在的危害。
4. 信息发布与沟通对事件进行及时、公正、透明的信息发布和沟通,消除公众对医疗器械和医疗机构的疑虑和恐慌,保障社会稳定。
5. 事件总结与改进对不良事件进行总结和分析,寻找问题的根源和改进措施,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急评估的注意事项1. 保障信息安全:对事件信息的收集、存储和传输进行保密,防止信息泄露。
2. 精确评估风险:对不良事件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准确判断风险的大小和力度。
3. 分析事件原因:通过事故调查和专业评估,找出不良事件的原因,防止只是治标不治本。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1. 引言医疗器械在临床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存在不良事件的发生。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加强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和再评价是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制定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以规范和指导医疗机构对不良事件的管理和处理。
2.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文档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医疗机构如何监测和再评价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以及如何进行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的制定。
适用范围包括所有医疗机构和相关医疗器械的管理人员。
3. 定义•医疗器械: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缓解病痛或者使人体机能重建的仪器、器具、设备、材料或者其他物品。
•不良事件:指医疗器械在生产、贮存、运输、销售、使用过程中导致死亡、重伤、严重康复障碍、器官损害等不良后果的事件。
•监测:指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进行收集、分析和报告的过程。
•再评价:指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进行风险评估、原因分析和应对措施的制定。
4.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和完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制度,具体要求如下:4.1 不良事件报告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要求医务人员在发现或者接收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后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相关部门应当及时记录并进行组织处理。
4.2 不良事件分类医疗机构应当根据不良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等因素,对不良事件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死亡事件、严重损伤事件、器官损害事件等。
4.3 不良事件报告流程医疗机构应当明确不良事件报告的流程,包括报告的内容、报告的方式、报告的时限等。
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患者信息、医疗器械信息、不良事件的描述等。
4.4 不良事件分析医疗机构应当对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包括对事件的原因、影响因素、可能存在的风险等进行评估和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医疗机构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召回医疗器械、改进使用方法等。
5. 医疗器械再评价管理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和完善医疗器械再评价管理制度,具体要求如下:5.1 再评价流程医疗机构应当明确医疗器械再评价的流程,包括风险评估、原因分析、应对措施制定等。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分析报告范文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分析报告范文一、事件概述。
咱就说啊,最近发生了这么个事儿。
[具体医疗器械名称]在使用过程中出了些状况,给使用者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这事儿可不能小瞧,就像一颗小石子在平静的湖面上激起了千层浪,让大家都有点慌神儿。
二、不良事件表现。
1. 症状一:奇怪的响声。
这个医疗器械啊,在正常运转的时候,突然就像个小怪兽一样发出“咔咔咔”的怪声。
就好像它在里面开小会,小声嘀咕着什么,可这声音真的很吓人啊,使用者还以为它要爆炸了呢。
这响声是毫无征兆地就冒出来了,就像你正安静地走路,突然脚下的地板开始唱歌一样诡异。
2. 症状二:数据显示异常。
它那个显示屏上的数据啊,就像是喝醉了酒的人写的字,歪歪扭扭,完全不靠谱。
本来应该显示正常的数值,结果一会儿高得离谱,一会儿又低得不像话。
这就好比你看天气预报,一会儿说今天是大晴天,一会儿又说要下冰雹,你说这能让人相信吗?使用者都懵圈了,不知道到底该信哪个数据。
三、调查过程。
1. 硬件检查。
咱就像侦探一样,开始对这个医疗器械进行大检查。
先看看硬件部分,把它拆开来(当然是专业人员操作啦),就像拆一个神秘的礼盒。
结果发现,里面有个小零件有点松动,就像一颗牙齿有点摇晃一样。
这个小零件虽然不起眼,但它松动之后,就可能影响到整个器械的稳定性,说不定那个奇怪的响声就是它在里面晃荡搞出来的。
2. 软件排查。
再看看软件方面,就像是检查一个人的大脑一样。
发现软件里面有个小漏洞,就像是大脑里突然有个小短路。
这个漏洞可能导致数据在传输和处理的时候出岔子,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数据显示会像个调皮的孩子一样不听话。
四、原因分析。
1. 设计缺陷。
从调查结果来看,这个医疗器械在设计的时候可能就有点小马虎。
就像盖房子的时候,有些结构设计得不太合理。
比如说,那个容易松动的小零件,它的固定方式可能不够牢固,在长时间使用或者受到一点小震动之后,就开始不安分了。
这就好比你盖房子用的砖头,要是没粘好,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会松动。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是指为了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和评估,保障患者的用器安全和权益,确保医疗器械的合理使用和市场监管而建立的一套完整的制度。
下面将从报告制度的意义、主要内容及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患者的用器安全保障。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生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通过建立不良事件的监测报告制度,可以及时掌握不良事件的发生和趋势,采取及时的整改措施,有效减少患者的伤害风险。
2.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可以通过明确的流程和责任划分,及时记录和报告不良事件,提供依据和证据,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为患者争取赔偿和维权提供支持。
3.加强医疗器械的合理使用和市场监管。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可以对医疗器械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分析,发现和研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同时,建立有效的报告制度有助于加强对市场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
1.不良事件的定义和分类。
明确什么样的事件可以被定义为不良事件,并对不良事件进行分类,便于统计和分析。
2.报告流程和责任划分。
明确不良事件的报告流程,包括不良事件的发现、报告、调查和录入等各个环节。
同时,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和权限,确保报告和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报告标准和指标。
明确不良事件的报告标准和指标,包括不良事件的等级划分、报告的要求和内容等,便于统计和比较。
4.数据分析和评估。
对报告的不良事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发现事件的规律和趋势,为改进和预防提供参考。
5.控制措施和整改要求。
针对不良事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整改要求,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1.制定制度文件。
明确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的制度文件,确保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
2.宣传和培训。
对医务人员进行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其对制度的理解和意识。
医疗器械管理实施细则—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要求
医疗器械管理实施细则—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要求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器械的广泛应用,医疗器械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患者和医疗机构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和损失,因此,建立和完善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要求成为医疗器械管理的重要一环。
二、背景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是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医疗器械可能出现的事故、故障、事故、副作用、误用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患者的健康受损,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因此,及时报告和处理不良事件显得尤为重要。
三、不良事件报告要求1. 患者及家属的报告:患者及其家属可以通过医疗机构的投诉渠道,如方式、网络等方式报告不良事件。
医疗机构应提供便捷的渠道和途径,接受患者的报告,并及时记录和处理。
2. 医疗机构员工的报告:医疗机构的员工应当及时上报发现的不良事件,无论是其个人发现还是他人向其报告的,都应该认真记录并上报给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3. 厂商、经销商的报告:医疗器械的生产厂商、经销商等单位在发现与其所销售的医疗器械相关的不良事件时,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配合调查和处理工作。
四、不良事件处理要求1. 及时处理:一旦发现不良事件,医疗机构应立即采取必要措施,控制不良事件的发展和蔓延,并尽快向患者及家属作出相关回应。
2. 调查和分析:医疗机构应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或委员会,对不良事件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寻找事故的原因和责任,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3. 信息报告:医疗机构应将不良事件的信息及时报告给有关的监管部门和相关单位,以便监管部门能够掌握事故的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4. 改进措施:医疗机构应根据不良事件的发生和调查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改进、培训提升等,以减少或避免同类不良事件再次发生。
5. 赔偿与补偿:对于因不良事件造成的患者损失,医疗机构应积极进行赔偿与补偿,根据实际情况协商解决。
五、监督与评估为确保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制度的有效运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与评估。
医疗器械安全事件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措施
医疗器械安全事件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制
度及措施
报告及处理程序方面,医疗器械使用人员发现或者知悉应报告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后,填写《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向设备管理科报告。
其中,导致死亡的事件于发现或知悉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导致严重伤害、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死亡的事件于发现或知悉之日5个工作日内报告。
设备管理科收到使用人员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后立即进行核实(必要时
封存相关医疗器械),经核实后2个工作日内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报告。
发现突发、群发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医疗器械使用人员立即向设备管理科报告。
设备管理科收到报告后须立即通报医务部,并向医务部到现场核实,经核实后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报告,并在24小时内填写并报送《可疑医疗器械
不良事件报告表》。
设备管理科每年对医疗器械使用安全事件、不良事件上报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对医疗器械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做到持续改进。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分析评价规范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分析评价规范1.为确保《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的评价质量,提高监测信息的可利用程度,特制定本评价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
3.分析评价《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要遵循以下原则:3.1结合涉及器械的特点,数据库的既往监测信息、文献研究、说明书、临床试验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3.2分析评价意见应客观、依据充分,提出的建议应具体、可行。
4.《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的分析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4.1形式审核形式审核主要针对报告表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4.1.1报告表的有效性分析评价报告表时,要对报告表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如报告的内容是否真实,表达是否准确,报告的信息是否有价值、对评价是否有意义,可疑器械是否有可追溯性、报告的分析是否全面、客观、依据充分。
如报告表中缺少以下五项内容中任何一项,视为无效报告,予以退回:①事件后果②事件陈述③事件主要表现④产品名称⑤生产企业名称4.1.2信息完整性分析4.2分析评价分析评价包括评价结论的选择和评价意见的陈述。
4.2.1评价结论评价结论是指对报告的初步分析评价结论,主要包括以下五种:4.2.1.1不符合报告标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事件,评价为不符合报告标准:①使用前就发现了产品存在缺陷的事件;②经分析,可以确定与使用医疗器械无关的事件;③经分析,可以确定仅由器械质量不合格造成的事件;④经分析,可以确定仅由器械超过有效期后使用导致的事件;⑤其他不符合报告标准的事件。
4.2.1.2需要补充资料经初步分析评价,认为报告表中现有信息不完全,还需要进一步补充资料的事件,评价为需要补充资料。
4.2.1.3进一步处理经初步分析评价,认为事件后果比较严重(如死亡事件、突发性群体事件等)且事件发生与器械有一定关联性,需要采取现场调查、文献研究等方式对事件进行分析与控制时,评价为进一步处理。
突发性群体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在同一地区,同一时段内,使用同一种药品或医疗器械对健康人群或特定人群进行预防、诊断、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多人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范文(3篇)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范文一、引言医疗器械是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工具,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保障患者的利益和安全,制定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就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
二、报告制度的目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目的是收集、分析和处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权益,保障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
三、报告的主体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的主体包括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以及患者和相关人员。
四、医疗机构的责任1.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确保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及时报告和处理流程。
2.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部门,明确人员职责,负责收集、登记和分类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3.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信息库,定期公布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处理情况,并向患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帮助。
五、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的责任1.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应加强对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性。
2.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应建立健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时收集、登记和分类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3.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并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六、患者和相关人员的义务1.患者和家属应了解医疗器械的基本知识,合理使用医疗器械,并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向医疗机构报告。
2.患者和家属有权要求医疗机构提供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相关信息,并参与调查和处理。
3.相关人员应保护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报告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得打击报告人员。
七、报告流程1.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后,医疗机构应立即启动报告流程。
2.医疗机构应收集、登记和分类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相关信息,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3.有关部门应及时启动调查和处理程序,并向医疗机构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是指为了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和保护患者的权益,建立起来的一套监测和报告不良事件的体系。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由于医疗器械的设计、制造、质量、使用或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或可能导致人体伤害或死亡,或者导致疾病的发生、恶化或者功能丧失的事件。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的目的是及时、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医疗器械的使用情况和安全性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疗器械的不安全因素,从而提高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患者的权益。
该制度具有以下几个要点:一、建立不良事件的监测和报告机制。
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不良事件的监测和报告机制,加强对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和风险的监测。
医疗机构应设立不良事件管理机构或者委托专门机构来负责不良事件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收集、记录和汇总不良事件的信息,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二、明确不良事件的分类和等级。
不良事件应按照严重程度、危害程度和紧急程度进行分类和等级。
通常根据不良事件对患者的危害程度可分为一般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和重大不良事件。
医疗机构在收集和报告不良事件时,应对不同等级的不良事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建立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和程序。
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相关部门应建立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和程序,明确不良事件的报告要求、报告时限和报告方式。
医疗机构应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不良事件,并配合进行调查和处理。
四、加强不良事件的分析和研究。
监测和报告不良事件不仅仅是为了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更重要的是对不良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寻找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规律,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建议,防止相同或类似的不良事件再次发生。
五、完善不良事件的追踪和反馈机制。
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相关部门应建立不良事件的追踪和反馈机制,对已经报告的不良事件进行跟踪调查,并及时向相关人员和机构反馈处理结果。
六、加强不良事件的宣传和教育。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评价流程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评价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评价流程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过程,其目的是及时评估、控制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告时限:
• 发现后立即上报 • 24小时内上报书面报告表
突、群发 事件
个案报告
报告的时效性 (上报时限)
评价时限:
• 死亡事件:收到报告后5个工 作日内初步评价;补充报告 15个工作日内
• 导致严重伤害:收到报告后 15个工作日内;补充报告20 个工作日内
• 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死亡: 收到报告后15个工作日内; 补充报告20个工作日内
报告审核要点
准确性
准确性问题举例(一)
注册证号填报错误
原《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 (2014.8.9实施)第一章第五条 对器械注册证号的基本格式做 了规定,注册号的编排方式为:
×(×)1(食)药监械(×2)字 ××××3 ×4××5××××6 号
×1为注册审批部门所在地的简称 ×2为注册形式(准、进、许) ××××3为批准注册年份 ×4为产品管理类别 ××5为产品品种编码 ××××6为注册流水号
经地市级中心进 一步核查,为某 企业上报的虚假 报告。
退回并在系统中 删除!
报告审核要点
完整性
报告完整性具体要求
报告 单位
注册 证号
产品 名称
生产企 业名称
报告表 必填项
关联性 评价
事件初 步处理
情况
事件 陈述
事件主 要表现
事件 后果
尽可能完整、准确地填写 报告表的必填项及其他项 目,保证报告表信息的完 整性。
非医疗器 械因素
问题3:除外合并用药/械、患者病情 进展等因素(联系的强度)
时间关联
非器械因素
关联性 评价 结论
因果关联
关联性评价
关联性评价结论 很有可能(1种) 可能有关(4种)
可能无关(12种)
无法确定(1种)
问题1 + + + + + + + - - - -
+ - - - -
-
+
问题2 + + + ? ? - - + + -
时间明确
- 器械使用时间 - 不良事件发生时间
项目齐全
内容具体
-患者原患疾病及预期治疗目的
-器械使用目的、使用依据、使用 情况 -不良事件情况 -对患者的影响、纠正措施 - 非器械因素
-患者病情描述
-相关辅助检查情况 - 采取的治疗措施
事件陈述填写要求
总结 时间明确、项目齐全、内容具体
套用 格式
何时在何医疗机构因何种原因开始使用何种医疗器 械,使用情况如何,于何时出现何不良事件,给患 者造成何种影响。何时采取何措施,何时不良事件 表现治愈或好转。
报告的审核
是否符合报告要求?
其它≠非严重伤害
报告的审核——时限要求
报告时限:
• 死亡事件:发现或知悉之日 起5个工作日内上报
• 导致严重伤害:发现或知悉 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上报
• 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死亡: 发现或知悉之日起15个工作 日内上报
• 提交首次报告后的20个工作 日内提交补充报告(生产企 业)
- - + - ? ? ?
?
问题3
-
+
?
-
?
根据关联性评价问
+
题的回答,可以排
-
列组合出18种结果,
+
下表是参照药品不
-
+
良反应关联性判定
-
并结合医疗器械不
?
良事件特点对18种
?
结果作出的关联性
?
判定结论。
+
-
?
+
关联性评价实例(一)
玉石温热理疗仪
患者原有病症是腰背疼痛,与口腔上火、牙痛现象无关。 重复使用产品后症状再次出现。 伤害事件与产品使用相关,具有“再激发”现象。
报告完整性现状
填报项目 植入日期 产品编号 商品名称 患者电话 停用日期 企业联系电话 生产日期 有效期至 生产企业地址 产品批号
空白报告数 10894 9596 7729 6765 5874 5673 5629 5462 4588 4444
占总报告百分比% 84.1 74.1 59.7 52.2 45.4 43.8 43.5 42.2 35.4 34.3
20
完整性问题举例(五)
事件陈述描述过于简单,注重就诊 过程,缺乏对不良事件的描述
完整性问题
重复填报,叙述 极其简单,信息 要素缺乏
信息不完整
事件陈述缺乏动态变化,只 有开始,没有结局;
偏重就诊过程,缺乏对造成 伤害、器械故障等的描述
必填项缺失或填写错误
重要信息项-事件陈述
不良事件情况
事件陈述填写要求
需要特别强调的内容:
1.患者信息:包括年龄、 性别、原患疾病等;
2.涉及医疗器械情况:包 括注册证号、产品名称、 器械使用目的、器械使用 情况、有无合并用械等;
3.不良事件情况:器械故 障/主要伤害、事件陈述、 造成的后果、采取的纠正 措施、原因分析等。
报告完整性现状
报告数量
空缺 项数量
缺失1 ~ 10个填报项目 缺失11~20个填报项目 缺失21个以上填报项目
3
医疗器械标准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注册产品标准
调查与资料收集
4
国内外文献情况
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国外的pubmed等数据库
5
国内外不良事件数据库情况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美国FDA网站的MAUDE和MDR数据库 都是开放的
6
国内外网站召回警戒信息
国家总局网站和FDA网站查询召回情况;国家中心网站——“医 疗器械警戒快讯”模块的国外的召回通告和警戒通告情况
患者不遵从医嘱 原患疾病进展
分析评价流程图
报告表
报告表分析
是否需进 一步处理 否
是
调查与资料收集
真实性、 完整性、 准确性
死亡; 原因不够明确的严重伤害报告
现场 调查 情况
企业 调查 情况
医疗 器械 标准
国内外 文献 情况
国内外 数据库
情况
国内外 网站召 回警戒
信息
专家评 价会讨 论意见
…
分析评价、提评出价风险控制建议
调查处理报告
调查与资料收集
1
现场调查情况
患者情况,使用环境,药械联合使用情况,运输、储存、 使用情况,产品购销凭证、标签、说明书、照片,手术记录, 类似不良事件情况和使用单位的详细事件说明等
2
企业调查情况
生产企业提供说明书,注册产品标准,自查情况,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等, 企业相关人员到事件发生现场进行调查和原因分析,最后给出企业调查报 告。必要时监测机构人员可亲临生产企业现场进行调查。
要点 相对完整,以时间为线索,重点为不良事件的表 现、结果,目的是为分析评价提供充分的信息。
事件陈述正确填报举例
2008年08月17日患者因右肱骨骨折在XX医院做右肱 骨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正常使用。术后,骨折不愈合, 疼痛。2009年09月08日拍X片,X片显示:接骨板断裂, 2009年09月09日立即行二次手术取出断裂接骨板,更换接 骨板重新固定。术后,患者好转。
准确性问题举例(二)
准确性问题举例(三)
属于医疗器 械故障
正确填报举例(一)
事件陈述: 填写完整、准 确、信息要素 齐全
正确填报举例(二)
医疗器械情况:
填报基本完整、 准确、具有可 追溯性,有利 于死亡事件调 查
正确填报举例(三)
初步原因分析充分、详细, 为进一步分析判断提供依据
正确填报举例(四)
必填项缺失
注册证号; 生产企业名称、地址、 联系电话; 植入日期; 事件发生初步原因分 析; 事件初步处理情况; 关联性评价未评价
完整性问题举例(三)
事件发生日期未填
事件陈述填写过于简单
完整性问题举例(四)
事件陈述主要描述手术本身, 缺乏器械使用情况、对造成 主要伤害的描述等关键内容
缺失的信息:器械使用情 况、给患者造成的影响、 采取的措施、器械联合使 用情况等
关联性评价结论:很有可能
关联性评价实例(二)
接骨板
此例钢板断裂与患者未遵守医嘱、患 肢过早承重有关,与患者自身因素有 关。
关联性评价结论:可能有关
原因分析
进一步说明情况,必要时给上级监测机构提出建议
原因分析
产品原因
内在风险 产品设计 产品材料 性能、功能故障
说明书 标签
使用问题
患者自身原因
操作技术 手术技能 储存方法 环境因素
事件初步原因 分析及关联性 评价:
比较客观、准 确、完整,对 进一步调查具 一定参考价值
正确填报举例(五)
关联性评价
回答问题,系统自动给出关联性评价结论
关联性评价
时间关联性
问题1:判断事件与器械使用的时间 上的合理性(时间顺序性)
因果关联性
问题2:判断是否为器械本身可导致 的不良事件(联系的合理性)
28
注册证号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2014.10.1实施)第十一章第五条对器械注册证号的基本格式 做了规定,注册号的编排方式为:×1械注×2××××3×4××5××××6。
×1为注册审批部门所在地的简称: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进口第二类、第三 类医疗器械为“国”字;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为注册审批部门所在地省、自治区、 直辖市简称; ×2为注册形式:“准”字适用于境内医疗器械;“进”字适用于进口医疗器械;“许” 字适用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医疗器械; ××××3为首次注册年份; ×4为产品管理类别; ××5为产品分类编码; ××××6为首次注册流水号。 延续注册的,××××3和××××6数字不变。产品管理类别调整的,应当重新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