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冬本草辨疑_刘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说: “奉高太山下县名 也,今处处有,以高地大根,味甘者为好”[1]。《神农本 草经》说: “生 山 谷,二 月,三 月,七 月,八 月 採 根,曝 乾”[1]。《救荒本草》又说: “生奉高山谷及建州、汉州, 今处处有之”[1]。《本草纲目》引《抱朴子》言: “生 高 地,根短味甜气香者为上; 生水侧下地,叶细似蕴而微
辽宁中医杂志 2011 年第 38 卷第 5 期
·949·
大,茎攀援,叶对生或互生与蔓生百部 Stemona japonica ( Bl. ) Miq 和对叶百部 S. tuberosaLour. 相近; 相反“峡 州百部”众多块根密集簇生,叶( 叶状枝) 细小并呈镰 刀状,与羊齿天门冬 A. filicinus 有很多相似; 西京天 门冬块根膨大,根茎上众多的茎痕显示植物为多年生 草本,伞形花序组成复伞形花序,叶大似掌状复叶,这 与五加科木属的龙眼独活 AraliahenryiHarms 和柔毛龙 眼独活 A. fargesiiFranch. 有些相近。《图经本草》文字 记有“洛中出者,叶大干粗,殊不相类”( 洛中,今洛阳 地区靠秦岭一带) ,这与“西京天门冬”是符合的,我们 推测当时( 宋朝) 在秦岭及其余脉地区将木属的植物 误作天门冬应用。天门冬为百合科天门冬属植物天门 冬,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我国天门冬属植物有 24 种和 一些外来栽培种,其中密齿天门冬和羊齿天门冬与天 门冬的混用较多。 3 天门冬与百部的混用
历代 文 献 中 出 现 的 天 门 冬 的 名 称 很 多,如 颠 勒 ( 《本经》) ,髦、顛棘、蔷蘼、颠刺( 《尔雅》) ,大当门根 ( 《石药尔雅》) ,管 松、莚 门 冬、淫 羊 食、地 门 冬、无 不 愈、百部( 《抱朴子》) ,万歳藤、娑羅树( 《救荒本草》) , 天棘( 《纲目》) ,絺體( 《博物志》) 。《本草纲目》说: “草之茂 者 为 虋,俗 作 门。 此 草 蔓 茂,而 功 同 麦 门 冬, 故曰天门冬,或曰天棘。《尔雅》云: 髦,颠棘也。因其 细叶如髦,有细棘也。颠、天,音相近也”[1]。《救荒本 草》云: “俗名万岁藤,又名娑萝树,其形与治肺之功颇 同百部,故 亦 名 百 部 也。 蔷 蘼 乃 营 实 苗,而《尔 雅 》指 为虋冬,盖 古 书 错 简 也”[1]。《本 草 经 考 注》云: “《尔 雅》、《说文》并云: 蔷蘼,门冬也。考《本草》书中蔷薇 无门冬之名,或是别物,今无所考。再案: 此所谓门冬, 盖亦髦之缓呼,而有棘刺之义。蔷薇有牛棘 ( 白字) 、 牛勒( 黑字) 之名。天门冬亦有颠棘、颠勒之名,其名 义相同可以知也”[1]。由此 看 来,名 称 上 天 冬 曾 与 百 部、蔷蘼相 混 淆,而 蔷 蘼 跟 天 冬 确 实 不 是 一 种 植 物, 《本草经考注》说得也相当清楚; 《救荒本草》说因天冬 “其形与治肺之功颇同百部”又名百部,而历代本草也 有对百部的记载,显然天门冬与百部在一定程度上是 混用的。麦门冬与天门冬性味功用基本相同,又同入 手太阴肺经,故名亦相近也,而称其为髦是因为它的形 态。也有本草称天门冬为忍冬、忍陵、不死药,此名是 忍冬而不枯之意,与现代的忍冬不是一物。 2 天门冬的原植物考辨
关键词:天门冬; 本草; 辨疑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 1719(2011)05 - 0948 - 02
天门冬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 均有记载,《纲目》列入卷十八草部蔓草类。在整理天门 冬资料时发现天门冬的名称,植株,功用方面都有一些 疑点,也存在着一些现代不重视的应用。鉴于此,我对 其进行深入的本草考证,让天门冬发挥全面的作用。 1 天门冬的名称
天门冬有多个异名,极为混乱,因此常将一种植物 被称多种名称或将多种植物称为一种名称,互相混淆 而张冠李戴。如蔷蘼并非天门冬,把此名赋予天门冬, 乃是一种错误。
百部自古以来多与天门冬混用,且有把百部充当 天门冬者,但无论是植物形态还是功用都有一定的区 别,仔 细 鉴 别 便 能 区 分。 云 南 省 现 把 羊 齿 天 门 冬 A. filicinus 作小百部应用,应为古代以讹传讹沿用至 今的结果。秦岭及其余脉地区也曾有把五加科木属部 分植物误作天门冬使用的本草记载。
收稿日期:2010 - 09 - 19 基金 项 目: 国 家 重 点 基 础 研 究 发 展 计 划 ( 973 计 划 ) 资 助 课 题
( 2007CB512601) 作者简介:刘珊( 1987 - ) ,女,山东邹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中药
理论与应用。
黄,根长而味多苦、气臭者,次之”[12]。建州,今福建建 瓯县,汉州,今四川广汉县,这些文献充分说明了天门 冬的产地、生长环境、采收季节,与现代用的天门冬相 符,几乎全国分布; 生长在海拔 350 ~ 1600m 的山坡、 路旁及疏林下较阴湿的环境; 秋冬二季采挖其根。另 外《救荒本草》还分出了天门冬的优劣,跟陶弘景所说 意思相同,与现代药典记录的天门冬亦相似。一般栽 培在 1000m 以上为宜,且产量高,个头大,质量好; 海 拔较低的地方则个头小,质量次之[2]。
天门冬现代多用于养阴润燥,清肺生津,而在本草 文献记载中其还常用于治疗外感伤寒所致的偏瘫,如 镇肝息风汤; 或用来润肌悦颜,健身延年,《神农本经 会通》引《日华子本草》说: “天冬,润五脏,益肌肤,悦 颜色,补 五 劳 七 伤 ”[6]。 本 品 单 用 即 有 效,如《饮 膳 正 要》云: “天门冬膏……除瘟疫轻身,益气,令人不饥, 延年不老。天门冬( 不以多少,去皮,去根须,洗净) , 右件捣碎布绞取汁,澄清濾过,用瓷器砂锅或银器慢火 熬成膏,每服一匙”[6]。同样用天门冬三十斤,去心捣 碎,以水二石,煮汁一石,糯米一斗,细曲十斤,如常炊 酿,则成天门冬酒,酒熟,日饮三杯,补五脏,调六腑,令 人无病。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天冬可保护心肌、肝脏; 有 稳定血压,降低胆固醇、血糖及抗菌等功效; 并有较强 清除超氧自由基的作用,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肿瘤 的发生,间接起到了延缓衰老的作用。另外还含有皂 苷类成分,具 有 表 面 活 性 去 污 的 性 质,故 古 人 说 可 以 “主诸暴风湿偏痹”,“悦颜色”,“浣衣勝灰”。
《本草经集注》引《桐君药录》云: “叶有刺,蔓生, 五月花白,十月实黑,根连数十枚”[1]。《证类本草》引 《图经》曰: “天门冬,生奉高山谷,今处处有之。春生 藤蔓,大如钗股,高至丈余,叶如茴香,极尖细而踈滑, 有逆刺,亦有涩而无刺者,其叶如丝杉而细散,皆名天 门冬。夏 生 白 花,亦 有 黄 色 者。 秋 结 黑 子,在 其 根 枝 傍。入伏 后 无 花,暗 结 子。 其 根 白 或 黄 紫 色,大 如 手 指,长二、三寸,大者为胜,颇与百部根相类,然圆实而 长,一、二十枚同撮”[1]。这一段对天门冬的描述更为 详尽,可以看 出,此 段 描 述 了 两 种 天 门 冬,一 种“叶 如 茴香,极尖细 而 踈 滑,有 逆 刺 ”,一 种“涩 而 无 刺 者,其 叶如丝 杉 而 细 散”。 《本 草 经 集 注 》引 张 华《博 物 志 》 云: “天门冬,逆捋有逆刺。若叶滑者,名絺休,一名颠 棘,可以浣缣,素白如绒音越纻类,金城人名为浣草,擘 其根,温汤中捋之,以浣衣勝灰,此非门冬,相似尔”[1]。 按照张华的理解这种没刺的植物只是长得与天门冬相 似,不是天门冬。而唐本《新 修 本 草》注 云: “此 有 二 种,苗有刺而涩者,无刺而滑者,俱是门冬。俗云颠刺、 浣草者,形皃詺音瞑之。虽作数名,终是一物。二根浣 垢俱净,门冬、浣草,互名之也”[1]。这种矛盾的说法实 在让人难以辨真伪。根据其描述,今考证“高至丈余, 叶如茴香,极尖细而踈滑,有逆刺”者与《中国药典》的 品种 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 ) Merr. 是基本一 致的; 此种天门冬,攀援植物,根须中部或近末端形成 纺锤形块根,茎枝上具刺,小枝变态成叶状枝,3 枚簇 生,镰刀状,中脉明显,绿色; 叶鳞片状,基部具硬刺,花 2 朵腋生,单性异株,花被 6,淡绿色,浆果,成熟时红 色[3]。而“涩而无刺者,其叶如丝杉而细散”者与密齿 天门冬 A. meiocladosLevl. 相似,这就是《四川省中药材 标准》所载的小天门冬[4]。《本草汇言》中绘有六幅天 门冬的彩图,分别为建州天门冬、樟州天门冬、汉州天 门冬、温州天门冬、兖州天门冬、西京天门冬。这六幅 图不尽相同,只有建州天门冬可以确认为今天的天门 冬,兖州天门冬( 兖州,今山东兖州、泰安一带) 块根膨
天门冬与百部同属蔓草类植物,百部又有野天门 冬之 称,陶 弘 景 说: “案 如 此 说,今 人 所 采,皆 是 有 刺 者,本名颠勒,亦粗 相 似,以 浣 垢 衣 则 净 …… 如 此 殊 相 乱而不复更有门冬,恐门冬亦何必不即是浣草耶,又有 百部根亦相类,但苗异尔”[1]。李时珍说: “百部亦有 细叶如茴香者,其茎青,肥嫩时亦可煮食,其根长者近 尺,新时亦肥时但干则虚瘦无脂润尔”[1]。上面所述那 有刺得天门冬,也是叶如茴香,而天门冬的根与百部又 如此相像,说明当时亦有可能天门冬属植物块根混称 百部者。现代研究天门冬茎上有硬刺,根中皂苷类成 分含量较高,具有表面活性去污的性质( 注: 百部迄今 未见含皂苷类成分的报道,预试也未检出) [5]。可见陶 弘景所说的“天门冬 ”和 张 华 的“非 天 门 冬 ”与 现 代 应 用的天门冬形态性质是相似的; 如此相互矛盾的说法 表明当时人们对天门冬的认识是相当混乱的。《证类 本草》说: “天门冬根有十余茎,百部多者五、六十茎, 根长尖,内虚,味苦。天门冬根圆短实润,味甘不同,苗 蔓亦别。如陶 所 说,乃 是 同 类,今 人 或 以 门 冬 当 百 部 者,说不明也”[1]。当时苏颂对这两种植物的混用提出 了质疑,《本草纲目》又说: “别有百部草,其根有百许 如一,而苗小异,其苗似菝葜,惟可治咳,不中服食,须 分别之”[1]。尽管古代的医药学家对这两种药有些疑 惑,已经意识到这两种药物之原植物形态与功用是不 同的,但因其相似之处颇多,也没有实质性的解决这个 问题。 4 天门冬的古今功用
·948·
来自百度文库
辽宁中医杂志 2011 年第 38 卷第 5 期
天门冬本草辨疑
刘珊1 ,滕佳琳2 ,王永春3 ,王加锋2
( 1.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 级硕士研究生,山东 济南 250355; 2.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 3. 首都体育学院 2009 级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088)
《神农本草经》云: “天门冬,一名颠勒,味苦,平, 无毒,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去伏尸,久服 轻身,益气延年,保定肺气,去寒热,小便冷而能补,不 饥”[1]。这里对天门冬的功用做了大体的阐述,后代的 本草书有更详细的描述。《本草纲目》云: “诸暴风湿 偏痹,强骨髓,杀三虫,去伏尸。久服轻身益气延年,不 饥。保定肺气,去寒热,养肌肤,利小便,冷而能补。肺 气咳逆,喘息促急,肺痿生痈吐脓,除热,通肾气,止消 渴,去热中风,治湿疥,宜久服。煮食之,令人肌体滑泽 白净,除身上一切恶气不洁之疾。镇心,润五脏,补五 劳七伤,吐血,治嗽消痰,去风热烦闷。主心病,嗌干心 痛,渴而欲饮,痿蹶嗜卧,足下热而痛。润燥滋阴,清金 降火。阳事不起,宜常服之”[1]。李时珍对天门冬的主 治功用做了 全 面 的 阐 述,其 多 用 于 治 疗 风 湿 偏 痹、肺
痿、肺痈、癥瘕积聚,而后世天门冬多用于养阴润燥,清 肺生津。按《本经》和《纲目》所说,天门冬主治“暴风 湿偏痹”,提 示 天 门 冬 曾 用 于 治 疗 外 感 伤 寒 所 致 的 偏 瘫,近代少有这样用的。唯近代中西医汇通代表张锡 纯认为其能“流通血脉。畅达经络”,并在其治疗中风 ( 急性脑 血 管 病) 名 方“镇 肝 熄 风 汤”中 使 用 本 药[6]。 《本草三家和註》说: “主治诸暴风湿偏痺者,言风湿之 邪,暴中于身,而成半身不遂之偏痺,天冬稟水天之气 環轉运行故可治也 …… 太 陽 为 诸 陽 主 气,故 久 服 轻 身 益气,天气通贯于地中,故延年不饥”[1]。解释了应用 的理由,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天门冬成分里含有甾体 皂苷,具有抗氧化、抗疲劳的作用。 5 结论与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