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部编版将心比心微课精品优质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将心比心》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将心比心》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执教
学科册数
单元/课时
内容
《将心比心》
上课时间




《将心比心》这篇课文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组第八课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通过一位妇女为我母亲开门和我母亲鼓励护士为自己扎针的两件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整篇文章语言精练,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却给读者带来很大的震撼力。小小的两件事启示人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将心比心,尊重老人,关爱孩子,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本文旨在让学生通过文本与人物的对话交流,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同时体会作者如何进行人物语言描写,而使表达产生感人的效果。


课前预习三部曲:
(1)语文书(①读课文至少三遍 ②圈画生字新词 ③提出2-3个有价值的问题)
(2)词语手册(①读词义及积少成多词语至少三遍 ②尝试完成举一反三)
(3)黄冈小状元(①熟读反义词、近义词 ②了解多音字组词)
(4)完成试学单
学习
环节
学 习 预 案
课前复备


一、揭示课题
1.播放视频(公益广告):《妈妈,洗脚》
(2) 你就是母亲,你想怎么对护士说呢?
母亲温和地对护士说:
母亲平静地对护士说: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会,一起对护士说:
(3)老师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去医院,遇到文中那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学生自由说)
四、拓展空间,升华情感
过渡:同学们,生活中,我们用理解、宽容与关爱对待一个个陌生人的事例比比皆是。一段默默地祝福,一句轻轻的问候,一次紧紧地依偎,一声深深的安慰。都是“将心比心”的表现,所以
4.请你说一说对”将心比心的”理解.
(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优秀5篇)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优秀5篇)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优秀5篇)《将心比心》教案篇一将心比心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应将心比心。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坐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时,这时突然上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当你在路上行走时,身旁的一位小朋友突然摔倒了。

面对这样的情形,你会怎么做?今天,我们将学习《将心比心》这篇课文,学完课文以后,也许你就会毫不犹豫地告诉老师答案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让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同桌互相帮助解决。

2.同桌之间相互进行朗读检查,纠正读错或读不好的句子。

3.全班交流,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4.齐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探究明理。

1.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后,合作自学课文一自然段,想想从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2.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段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用横线标示出来。

3.齐读第三自然段,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对这一段的理解。

4.用波纹线勾出文中阿姨和母亲说的话,仔细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5.学完课文,你对课文中的阿姨和母亲想说些什么吗?6.全班交流: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事?你是怎么做的?7.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课后拓展。

1.以“将心比心”为题,写一写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事情。

2.创设情境,补充对话。

①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一位小朋友给抱着孩子的阿姨让座。

②在人来人往的超市里帮素不相识的老奶奶找她所需要买的东西。

③大街上,帮助一位残疾的叔叔捡他掉在地上的东西。

五、板书设计:8*将心比心阿姨奶奶将心比心母亲护士将心比心人人将心比心六、作业。

1.背诵第三自然段。

2.熟读课文,在生活中做到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教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教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教案设计1.1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话题,引发学生对“将心比心”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3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将心比心”的含义,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

二、知识点讲解2.1 “将心比心”的含义:2.1.1 “将心比心”是指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2.1.2 举例说明“将心比心”的应用,如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发生冲突时,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2.1.3 强调“将心比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2.2 换位思考的能力:2.2.1 换位思考是指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

2.2.2 举例说明换位思考的应用,如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能够站在老师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方法。

2.2.3 强调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三、教学内容3.1 课文《将心比心》的阅读与理解:3.1.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3.1.2 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引导他们从中体会到“将心比心”的重要性。

3.1.3 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细节和深层含义。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将心比心”的含义,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换位思考的能力。

4.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讨论,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同理心,懂得关爱他人,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将心比心”的原则,培养换位思考的能力。

5.2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课文阅读和实践活动,理解“将心比心”的重要性,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教案设计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准备课文《将心比心》的幻灯片或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课文内容。

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本课文,使学生能理解“将心比心”的含义,培养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2.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合唱歌曲《手拉手》。

2. 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过需要帮助的人?你们是怎样帮助他们的?二、新课呈现(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标题《将心比心》,并进行解读。

2. 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相关情景,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三、课文学习(30分钟)1. 教师逐段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

2. 分组讨论,学生自主解读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1)故事中的小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在家和学校都有哪些好词好句?(2)小明为什么帮助小鸟找到妈妈?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3)小明与同学搬石头的场景中,你对他们的行为有什么感想?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文的中心思想:“将心比心”。

四、语言点讲解(15分钟)1. 教师解释并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例如:“心情愉快”,“忍不住”,“比赛场地”,“整齐划一”等。

2.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并举例使用这些词汇和短语。

五、拓展活动(20分钟)1. 学生分组演绎课文中的关键情节,展示小明的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形象。

2. 学生小组合作,编写关于“将心比心”主题的小故事,并进行表演。

3. 学生自主撰写感受心得,表达自己对“将心比心”这一思想的理解和观点。

六、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并讨论学到的知识和体会。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将心比心》这篇课文的内容和意义有了初步的了解。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教案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教案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将心比心”的概念和意义。

让学生学会运用“将心比心”的方法去理解和关爱他人。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展现出关爱和同理心。

1.3 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培养学生具有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将心比心”的概念和意义。

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将心比心”的方法去理解和关爱他人。

2.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展现出关爱和同理心。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将心比心”的重要性。

3.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培养学生的倾听和理解能力。

3.3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将心比心”的方法去关爱他人。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具准备PPT课件案例材料小组讨论卡片4.2 场地准备教室座位安排成小组讨论的形式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生活中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将心比心”的思考。

5.2 知识讲解讲解“将心比心”的概念和意义。

讲解如何运用“将心比心”的方法去理解和关爱他人。

5.3 案例分析提供几个典型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运用“将心比心”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

5.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运用“将心比心”的方法去理解和关爱他人的。

5.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将心比心”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交往中,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展现出关爱和同理心。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将心比心”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是否能运用该概念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将心比心课文教案

将心比心课文教案

将心比心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以《将心比心》为教学文本,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分析、角色对话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同理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通过阅读理解让学生能够领会课文的深层含义;2.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其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3.通过角色对话的形式,让学生模拟真实情境中的情感交流,培养同理心。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份《将心比心》的课文;2.学生准备纸和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以引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来导入本课,例如:你有没有感受过别人的善意和关爱?你曾经帮助过他人吗?2. 阅读理解(10分钟)学生阅读课文《将心比心》,并回答以下问题:1.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你认为这篇课文的主题是什么?3.你认为文中的角色是怎样理解“将心比心”这句话的?3. 课文分析(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并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和句子。

通过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含义。

4. 讨论与表达(15分钟)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探讨以下问题:1.你认为“将心比心”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场景?2.你认为“将心比心”对人际交往有什么作用?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5. 角色对话(2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两名代表,分别扮演课文中的两位角色,进行角色对话。

其中一个角色需要考虑对方的感受,用“将心比心”的心态来进行交流。

6.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将心比心”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以更好地与他人交往。

五、课后作业1.将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忆和总结,并写下自己的体会;2.设计一个情境,写一段对话,展示“将心比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将心比心”这个词语及其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四年级下册语文《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语文《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语文《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德育目标:使学生懂得在生活中要学会宽容、善待和体谅他人。

情感目标:品味文章思想感情,鼓励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做到将心比心,关心他人。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要学会宽容、善待和体谅他人。

教学难点:品味文章思想感情,鼓励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做到将心比心,关心他人。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结合实际,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而深入理解课文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讲解法: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对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印象。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感受课文所描述的场景和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将心比心》的教案

《将心比心》的教案

《将心比心》优秀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将心比心”的含义,认识到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善于倾听、尊重他人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二、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将心比心”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将心比心”的含义,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心比心。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将心比心”。

5. 总结提升:总结“将心比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将心比心”的含义,学会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善于倾听、尊重他人的品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将心比心”的含义及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会将心比心。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互动交流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2. 准备小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 准备PPT,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4. 准备课堂反馈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将心比心”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将心比心”的含义,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心比心。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将心比心”。

5. 总结提升:总结“将心比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将心比心”。

2. 分享环节: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大家共同学习。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优秀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优秀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优秀《将心比心》教学设计优秀1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关键:1、了解课文讲了什么人?什么事?2、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对最终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课题:将心比心2、理解课题:是说拿自己的心去比照别人的心。

(体会别人的心理,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

)二、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理解词语。

{zhā扎针扎根扎:zhā,多音字:{zhá挣扎{zā扎皮带抱怨: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

宽容:宽厚体谅别人。

2、理解课文内容。

(1)奶奶讲了一件事,一位阿姨在奶奶前面开门,始终等到奶奶进门才松手,面对奶奶的道谢,阿姨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期望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2)我亲自遇到妈妈看见实习护士扎针技术欠佳,鼓励她再来一次,护士连声感谢,妈妈说:“我的女儿……也能得到宽容和鼓励。

”(3)师小结:本课讲了两件事:一件是一位阿姨为奶奶开门以及说的话让人感动;另一件是我的妈妈鼓励护士并谈及自己的.女儿的话让人深思,揭示出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在生活中要将心比心,多一份宽容和尊重。

1、自由读课文。

(1)找出让人感动的地方,读一读,悟一悟。

①第一段让人感动。

A、学生读后议:阿姨的行为与语言很平凡但渗透着修养―――关爱老人。

B、老师随机点拨:是啊,关爱老人是人类美好的道德修养,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在诉说着关爱人的可贵和必要。

阿姨的行为折射人生的至理、至情,让我们一起以深情的朗读来赞美这位高尚的阿姨。

C、感情朗读。

D、联系实际谈要为老人做什么。

让坐、搀扶、开门、帮忙找路……E、师:对,真是懂事的孩子,我们之所以幸福地降生并欢乐的成长,就是因为有了长辈的关怀,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

F、理解“温暖”一词的含义并齐读这一句话。

(第一段最终一句)(感动)②第二段让人感动A、学生读后议:妈妈的行为让人感动,鼓励关爱小辈,一片苦心。

《将心比心》教案

《将心比心》教案

《将心比心》教案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换位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交情绪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二、教学内容1.情景剧欣赏:观看《将心比心》情景剧,让学生了解同理心的重要性和作用。

2.同理心游戏:通过游戏形式,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感受他人的情感和需要,培养同理心。

3.团队合作练习:分小组进行合作任务,通过互助与配合,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换位思考能力。

4.情绪管理训练:通过情绪管理的练习,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情绪管理机制,提高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情景剧欣赏1.引导学生观看《将心比心》情景剧,并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主要人物的感受和行为原因。

2.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人们需要同理心?–同理心对于改善人际关系有什么作用?步骤二:同理心游戏1.组织学生进行同理心游戏,每个学生扮演一个角色,角色之间互动,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2.游戏结束后,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步骤三:团队合作练习1.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合作任务,要求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任务。

2.在任务过程中,引导学生互相倾听、支持和协作,培养团队合作和换位思考能力。

3.每个小组完成任务后,进行小组成绩评价和反思讨论,总结团队合作的优点和不足。

步骤四:情绪管理训练1.分析情绪管理的重要性,讲解情绪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情绪管理训练,通过角色扮演以及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学会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3.引导学生进行情绪管理的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找出改进的方向和方法。

四、教学资源1.《将心比心》情景剧视频2.同理心游戏材料3.团队合作任务材料4.情绪管理训练材料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游戏和合作任务中的表现,评价其同理心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情况。

2.学生情绪管理训练的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评价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提高情况。

小学语文将心比心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将心比心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将心比心》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识。

(2)培养学生学会理解他人,将心比心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词。

难点: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换位思考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带2. 生字词卡片3. 教学课件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2. 新课教学:(1)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巩固记忆。

(2)分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段落的大意。

3. 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2)每组选代表回答问题,分享讨论成果。

4. 情景演练:(1)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

(2)学生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进行评价。

5.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将心比心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 拓展作业: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将心比心的意义。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感受将心比心的意义。

2.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采用角色扮演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课堂趣味性。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学习课文: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分析人物心理,体会将心比心的道理。

3. 课堂讨论: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4. 情景演练:创设情景,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最新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优秀教案(精品)

最新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优秀教案(精品)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优秀教案学习目标①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学习的这组教材的主题是——以诚待人。

通过前几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对这个主题有了一定的理解和体会。

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本单元的最后略读一篇课文:将心比心这两个“心”,一个指的是我们自己的心,一个指的是别人的心,那么将心比心就指的是用我们自己的心比照别人的心。

课文讲谁将心比心呢?请同学们赶快打开书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①带着问题各自轻声读课文。

②交流:阿姨将心比心。

奶奶将心比心。

引:能说说她们的做法吗?可以简单地说一说。

(引导简练、概括地说)过渡:真能干!课文就是通过这两件事写出了阿姨将心比心,奶奶将心比心。

同学们可能发现了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浅显很朴素。

但是,朴素中饱含着真情,朴素中蕴含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老师相信,读着读着你一定会深受感动,那么就把你深受感动的地方划一划,再读一读,还可以写写批注。

三、细读课文,探究情感①按要求自读课文。

过渡:好,让我们交流一下好吗?②学生交流读后感受:第一件事预设:生: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手。

指名多人读。

评价:阿姨和奶奶素不相识,但她却如此主动如此真诚地帮奶奶,多感人哪!在这感人的举动背后,阿姨又是怎样想的呢?。

当奶奶向她道谢的时候,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指名读,你受感动了吗?引:于是,她就去主动为别人的妈妈开门。

这就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这就是——将心比心哪!同学们,阿姨做的这件事深深地感动了我们,而作为奶奶的孙女儿“我”,听了这件事,心里更是——温暖了许久。

过渡:阿姨的这件事深深地感动了我们,老师相信,妈妈做的这件事一定让你更加感动。

我们也来交流交流。

第二件事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读——讲——读——补充——读扎了两针、鼓起青包——疼师:针眼处都鼓起青包还不要紧吗?师:是呀,母亲此时想的不是自己的疼痛,而是这位护士急需要她的鼓励!同学们,这就是——将心比心哪!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导感叹号的读法。

小学语文将心比心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将心比心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将心比心》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同理心,学会关爱他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将心比心的重要性,懂得关爱他人就是关爱自己。

(2)学会尊重他人,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难点:学会换位思考,体会将心比心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小组讨论所需道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课文音频,引导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课文,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讲解生字词。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3. 实践环节:(1)学生分角色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剧表演。

(2)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体会将心比心的意义。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中所学的道理。

(2)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将心比心,关爱他人。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将心比心的日记。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关爱他人的故事,与同学分享。

(2)观察生活中的人物,分析他们是如何将心比心的。

六、教学评估:1. 在学习过程中,观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

2. 评估学生在情景剧表演中是否能更好地体会到将心比心的意义。

3. 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以评估他们对课文知识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是否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参与。

2. 思考如何调整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和关爱他人。

3. 考虑如何在未来的教学中,将本次课程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四年级下册《将心比心》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将心比心》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将心比心》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将心比心”的含义,认识到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换位思考,体谅他人。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将心比心,做到关爱他人,尊重他人。

3.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使他们在面对冲突和矛盾时,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将心比心”的概念。

2.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将心比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将心比心”的重要性。

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将“将心比心”付诸实践。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将心比心”的感受。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

3.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将心比心”的重要性。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的心情和需求,从而培养同理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有关“将心比心”的故事,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讲解“将心比心”的概念:明确“将心比心”的含义,让学生认识到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换位思考。

3. 情景模拟:设定一个情景,让学生模拟实践“将心比心”,体会其中的道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在实践“将心比心”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5.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将心比心”的重要性。

6.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的心情和需求,培养同理心。

7.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将心比心”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9.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10. 课后评价:对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他们在实践“将心比心”过程中的表现。

六、教学评价: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情况,评估他们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语文课文将心比心的教案设计

语文课文将心比心的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将心比心”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理解力。

(3)通过情景模拟,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换位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情感。

(2)培养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懂得理解和体谅他人。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珍惜和感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将心比心”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2. 教学难点:(1)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2)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将心比心》。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4. 角色扮演道具。

5. 情景模拟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将心比心》。

(2)学生自读课文,并勾画出生字词。

2.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

(2)教师解释生字词的含义,并让学生举例运用。

3.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讨论课文的大意。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例子,理解“将心比心”的含义。

4. 小组讨论(1)教师分组,每组学生讨论如何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2)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5. 角色扮演(1)教师准备角色扮演道具,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2)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和需求。

6. 情景模拟(1)教师准备情景模拟材料,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

(2)学生通过情景模拟,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将心比心》。

(2)运用生字词写一篇小短文,题目为《我将心比心》。

(3)思考日常生活中如何将心比心,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并记录下来。

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教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教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培养团队意识。

(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理解他人的情感。

(2)培养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并将心比心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课题,让学生初步理解“将心比心”的含义。

(2)学生分享自己对“将心比心”的理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解释词语的意思。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情感。

3. 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你曾经遇到过需要将心比心的情况吗?你是如何处理的?”(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经历,互相交流心得。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将心比心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将心比心的小作文。

2. 拓展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将心比心的故事,试着在家庭生活中运用将心比心的原则。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将心比心的道理,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生活实例或故事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将心比心"的重要性。

2.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

3.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讨论如何运用"将心比心"的原则来解决问题。

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的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的教案

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将心比心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懂得尊重和理解。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的道理。

2. 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懂得尊重和理解。

教学准备:1. 课文《将心比心》及相关资料。

2. 小组讨论表格。

3. 角色扮演道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换位思考的概念。

2. 提问:什么是换位思考?为什么要进行换位思考?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将心比心》,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

2. 教师给出讨论话题:如何将心比心?3. 学生分组讨论,组长记录讨论结果。

四、角色扮演(15分钟)1. 教师准备角色扮演道具,分配角色。

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

3.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扮演过程中的感受,引导学生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谈收获,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践行将心比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课堂小结等环节,引导学生理解将心比心的道理,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要注重课后的巩固练习,让学生真正学会将心比心,关爱他人。

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六、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与课文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运用将心比心的道理。

七、实践环节(10分钟)1. 教师提出实践任务: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尝试运用将心比心的道理。

2. 学生分享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1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1课前谈话:听说咱们班有很多爱听故事的同学,谁喜欢听故事?你喜欢吗?你呢?看来我们都是知音呀。

那太好了,今天我就投大家所好讲个故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因生活所迫,肩负起了照顾婆婆和孩子的重任。

她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做事,打理家里的一切,虽然艰辛,但她无怨。

她每天晚上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的婆婆端洗脚水,帮婆婆洗脚,这俨然已成为一道温馨而又特殊的风景。

有一天,这位母亲为婆婆洗完脚回房间时看到自己的儿子晃晃悠悠地端来一盆水,她感到很非常惊讶。

这时,她的孩子用稚嫩的声音认真地说:“妈妈,洗脚。

”看着如此贴心、懂事的孩子,母亲的心里暖烘烘的,感动地泪流满面。

多懂事的孩子呀,原来她为婆婆洗脚的这一幕,已深烙孩子心中。

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这真是个感人的故事──是呀,你懂得用心去聆听故事。

这位妈妈真孝顺──你打心眼儿里钦佩她。

妈妈和孩子都很孝顺──妈妈为婆婆洗脚的行为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孩子受妈妈的感染,将心比心,学会了孝顺自己的妈妈。

今天的课文,也讲述了两个感人的故事,请看我写课题──(板书:将心比心)然后请生读课题。

2、你们手中拿的就是这篇文章。

课堂中最美的是朗朗的读书声。

(出示:现在请自由读课文三分钟,在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完后告诉老师和同学你知道了什么)3、把你认为最难的地方找出来读一读?(指名读句并正音)4、读的不错了,现在老师想听你们说说,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⑴例如:我知道了一位阿姨帮助“我”的奶奶推门的事。

(对,这是你说的这件事是不是这个意思?)(板书:帮助推门)⑵例如:母亲打针,护士扎了好几针才扎准,母亲没有责备护士。

(你是要告诉大家这位母亲能──板书:理解过失)⑶经历了这两件事的“我”,心里有什么感受?(文中有个词你能说出来吗)三、感悟课文,品味语言(温暖)你说的正是我想的。

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教案、教学设计
6.课堂小结,巩固知识:在课堂小结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布置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7.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具体的评价,鼓励学生优点,指出不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注重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题进行展示和讲解,让学生在对比中找到自己的不足,提高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将心比心的意义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教师强调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提醒学生注意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3.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创意写作,表达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4.通过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理解他人的品质,学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态度,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友谊的情感,懂得在生活中传递正能量。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关爱的重要性。
3.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创意写作,表达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4.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学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讲述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将心比心”主题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2.精讲课文,突破难点:在讲解课文过程中,注重对重点词语、成语的解释和运用,通过举例、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针对人物形象和情感的分析,引导学生关注对话、心理活动等描写手法,深入剖析课文。

语文课文将心比心的教案设计

语文课文将心比心的教案设计

语文课文:《将心比心》的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1.1 课文简介《将心比心》是一篇优美的古文,是唐代文学家刘长卿的代表作之一。

课文主要讲述了两个小孩在交换礼物时的心态和态度问题,通过故事的展现,呼吁学生们要以宽容、善良的心态待人接物。

1.2 教材目标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将心比心》的文本结构和篇章特点;2.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内涵;3.掌握课文中的词汇和语言表达技巧;4.培养学生宽容、坦诚、互助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我希望达到以下目标:1.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听说能力;2.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3.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4.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5.引导学生形成善良、宽容、平等的人际交往态度和品质。

三、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教学法:通过故事的讲述,引导学生理解《将心比心》的内涵和思想;2.讨论型教学法:在学生诵读完篇章后,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探究课文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启示,激发学生的思想和创造力;3.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活动和集体探究,促进课堂互动,增强学习效果;4.情感教育法:通过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爱心、宽容、合作等积极生活态度。

四、教学内容4.1 学习自我认知1.用自己的话简述一个你曾经遇到的让你感到不公正的事情和遭遇过的伤害。

2.回答问题:在你经历的时候,你的内心状态是什么?你做出了什么样的行动?结果如何?3.老师引导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介绍什么是“自己的情绪只能被自己控制”这个概念。

4.2 听写与朗读1.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进行听写。

2.学生诵读与欣赏文本,掌握《将心比心》的文本结构和篇章特点。

3.分组进行小短剧表演,通过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4.3 分组讨论1.以分组为单位,探究《将心比心》的文化内涵和启示。

2.要求学生在讨论中发表个人观点和见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3.以小组报告的形式,呈现小组的探究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心比心》
一、导入课题
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同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今天,我们学习《将心比心》,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课文写了哪些将心比心的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读通读顺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三、细读课文,探究情感
1、默读记叙这两件事的一、二自然段,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2、在自学基础上小组互相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重点探究以下问题:读母亲平静的话,思考: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里?母亲又是怎么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5、多种方式读课文最后一段,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总结专题
1、创设情景,模拟对话,说明“将心比心”:
⑴公共汽车上,一位少先队员给老奶奶让座。

⑵公路边,你看见一位老爷爷正在植树。

2、对本组内容进行简单回顾。

3、小练笔:
写在做人处事上给你启示的一个人或是一件事。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做到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的方法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来取长补短,达到整体的完整。

其次,重视朗读和读后感受,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过程。

第三,作为排在本单元最后的略读课文,我注重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开课时自然地把学生带到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中;结束时,又引导学生对整组课文进行简单回顾,并安排课后练笔,使整个单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