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维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 课后习题 (20世纪后期现代主义文学)【圣才出品】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 20世纪前期文学【圣才出品】
第9章20世纪前期文学1.简述20世纪前期现实主义文学发展概况。
答:(1)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继承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批判精神,以及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创作原则与方法,但是在对文学发展作出创新性贡献方面,却难以与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相提并论。
(2)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虽然缺乏创新的能力,但是常常呈现出回归的力量,尤其是在局势动荡的时期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对现实的揭露和批判常常成为各国文学的主流。
(3)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受到了新思想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作家思想激进,程度不一地受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熏染,而在创作方法上则更多地借鉴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经验。
(4)苏联文学倡导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可以视为现实主义文学在20世纪进一步发展的尝试与表现。
2.简述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哲学基础。
答:(1)欧美现代主义文学是对思想上具有强烈反传统倾向、艺术形式上追求实验创新的20世纪西方众多文学流派的总称,主要包括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等重要文学流派。
它是西方现代社会生活的产物,也是欧美文学发展、演变的必然结果。
(2)从哲学思想上看,流行于20世纪的西方各种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以及现代心理学,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为其提供了从世界观到创作方法的理论根据。
(3)从思想内容看,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是“现代人的困惑”,即揭示周围世界的荒诞、冷漠、不可理解,以及人置身于其中的孤独、陌生、焦虑、痛苦的情绪。
(4)从文学发展的历史看,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锐意创新的文学,它反对文学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的传统美学观,强调表现人对世界的主观感受,热衷于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和潜意识活动。
(5)在艺术手法上,现代主义文学用荒诞的情节来取代故事的逻辑性,用虚化的、富有象征性的空间、场景和人物来取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用时序跳跃、交错的心理时间来取代时序递进的物理时间,用隐晦、暗示性的语言取代语言的鲜明性。
外国文学史 (欧美卷)朱维之版 课后题页数整理
第一章古代文学(现存古希腊悲剧中唯一一部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作品是《》。
Ⅰ04综合)1、古代希腊、罗马文学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每一阶段的主要成就和主要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第7-8页)Ⅳ2、希腊神话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希腊艺术的“武库”和“土壤”?(第8-9页)Ⅲ(英雄传说Ⅱ01【欧美文学史】)*《诗艺》(第14-15页)Ⅱ(Ⅱ03)3、荷马史诗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怎样分析其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形象和其主要思想?(第17-22页)Ⅳ(荷马史诗Ⅱ02【欧美文学史】/04)4、荷马史诗有哪些艺术特征?(第22-23页)Ⅲ5、简述希腊悲剧的形成过程和基本特征。
(第23-24页)Ⅲ6、为什么说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的创作“反映了奴隶主民主制发展不同阶段的社会生活,也显示出希腊悲剧在不同时期的思想和艺术特点”?(第24、26-27、28-29、30页)Ⅳ*伊阿宋(第29页)Ⅱ(Ⅱ03)*比较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不同的悲剧风格和命运观。
(第30-31页)Ⅲ7、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是怎样运用神话题材来反映现实、表现作家的思想倾向的?(第25-26页)Ⅲ8、简述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的思想内容和结构艺术。
(第27-28页)Ⅲ9、从《美狄亚》可以看出欧里庇得斯对希腊悲剧的发展有什么新贡献?(第29-30页)Ⅲ10、希腊的“新喜剧”与“旧喜剧”有什么不同?它们各自的代表作家是谁?(第31、12页)11、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文学观点是什么?(第11、12页)Ⅲ12、简述维吉尔《埃涅阿斯纪》(即《伊尼德》)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特征。
(第34-36页)Ⅲ13、早期基督教文学的重要意义何在?(第16页)第二章中世纪文学1、欧洲中世纪文学有哪些类型?它们各自有什么特征?(第38页)2、教会文学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是什么?(第42页)3、中世纪早期英雄史诗和后期英雄史诗有什么不同?它们各有哪些主要作品?(第43、45页)Ⅲ(中世纪早期英雄史诗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是盎格鲁—撒克逊史诗《》。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0章 20世纪后期文
第10章20世纪后期文学10.1 复习笔记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1.概述总体上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已逐渐失去了在苏联文学中的主导地位,文学思潮、文学创作日益趋向多元化与多样化,既有正统的社会主义文学,也有一般的现实主义文学,还有形形色色近乎西方现代主义的新潮文学。
到1989年,苏联作家协会公布了新《章程》草案,彻底删除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流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创作方法。
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文学宣告结束。
2.特瓦尔多夫斯基早期特瓦尔多夫斯基一贯坚持“写真实”“非英雄化”,他的作品大多描写凡人小事,其风格平易近人,幽默风趣,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学色彩,深受群众欢迎。
代表作有长诗《春草国》《华西里·焦尔金》《路旁人家》等。
后来作品风格发生转变,如《山外青山天外天》《焦尔金游地府》等,对斯大林进行反思,长诗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与激烈争论。
3.爱伦堡爱伦堡是一位久负盛名的老作家,发表过小说、诗歌、通讯、政论等大量作品。
长篇小说《解冻》,大胆冲破禁区,揭露了苏联政治经济体制的僵化,提出应当对个人生存权益给予关怀、重视等尖锐的社会问题,被视为苏联文学“解冻”的先声。
4.西蒙诺夫在卫国战争时期曾发表诗歌《等着我吧》、剧本《俄罗斯人》和小说《日日夜夜》。
后发表的《生者与死者》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一个夏天》,对苏联卫国战争作了史诗式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全景描写,引起争议。
5.索尔仁尼津他是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发表过《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第一圈》《癌病房》《古拉格群岛》等多部小说。
1970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索尔仁尼津的作品以劳改营的生活为题材,采用自然主义式的写实手法,揭露骇人听闻的冤假错案,为此1974年被驱逐出境,1994年苏联解体后返回俄罗斯,成为“回归文学”的代表人物。
6.艾特玛托夫其作品有《白轮船》《一日长于百年》《断头台》等,他的小说大都在写实基础上融入神话传说、寓言故事,虚实相间,并通过象征、隐喻等艺术手法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与严肃的社会问题,在苏联和欧美国家享有很高的声誉。
朱维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第6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7~13章【圣才出品】
第7章19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一、填空题1.司汤达把《红与黑》的副标题设为“________”。
(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案】1830年纪事【解析】《红与黑》是司汤达的代表作,也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作。
小说副标题是“1830年纪事”。
小说展现了“19世纪最初三十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
作品的题目富有象征意义:红,象征革命;黑,意味着王政复辟时期的黑暗统治。
2.________的文艺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被认为是批判现实主义的第一部理论著作。
(中山大学2011年研)【答案】斯丹达尔【解析】斯丹达尔是19世纪中期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法国和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在《意大利绘画史》中,最先提出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理论主张。
在著名的文艺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中,提出了艺术必须适应时代潮流。
《拉辛与莎士比亚》因此被认为是批判现实主义的第一部理论著作。
3.苏联文论家巴赫金从________的小说创作中提炼出“复调小说”的理论。
(中山大学2012年研)【答案】陀思妥耶夫斯基【解析】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
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
“复调小说”的概念是现代文论的一个重大飞跃,对读者反映论、接受美学、解构主义等都有深刻影响。
二、名词解释1.《人间喜剧》(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人间喜剧》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集。
《人间喜剧》是他以毕生精力完成的光辉创作群,堪称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奇迹。
90多部作品组成的《人间喜剧》,“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主要表现在:①反映了资产阶级取代贵族阶级的罪恶发家史;②反映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史;③描写了一幕幕争夺金钱的惨剧,揭露了金钱的罪恶。
《人间喜剧》是法国文学史上规模空前宏伟,内容空前丰富的现实主义作品,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朱维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第6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6章【圣才出品】
第三部分章节练习第1章古代文学一、填空题1.古罗马的诗坛三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案】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解析】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是古罗马时代三位重要的诗人,并称罗马诗坛三雄。
维吉尔的代表作是《伊尼特》;贺拉斯的代表作是《诗艺》;奥维德的代表作是《变形记》。
2.被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的剧作家是________。
(中山大学2011年研)【答案】索福克勒斯【解析】索福克勒斯被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是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
他共写了123部悲剧和滑稽剧。
但其作品流传至今的只有7部,即《埃阿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厄勒克特拉》《特拉喀斯少女》《菲罗克忒忒斯》和《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
其中,《安提戈涅》和《俄狄浦斯王》最能反映索福克勒斯的创作才能。
二、名词解释1.神话(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神话是民间文学的一种。
它是远古人民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及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神话大致分为五类: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英雄神话和发明创造神话,其中以创世神话最为重要。
2.奥林匹斯神系(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奥林匹斯神系是古希腊神话中以宙斯为最高统治者的神系,因居于奥林匹斯山而得名。
这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纪律化的庞大神族,诸神各司其职,分别掌管天上人间的各种事物。
它是父权制时代社会的反映,其中主要的有天后赫拉、太阳神阿波罗、海洋神波塞冬、女战神雅典娜、地狱之神哈得斯等。
又称为俄林波斯神系。
3.缪斯(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缪斯是希腊神话中科学、艺术女神的总称,为主神宙斯与记忆女神谟涅摩绪涅所生。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 课后习题 (20世纪后期文学)【圣才出品】
第10章20世纪后期文学1.简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巨大成就与经验教训。
答:(1)巨大成就①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继承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批判精神,以及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创作原则与方法,但是在对文学发展作出创新性贡献方面,却难以与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相提并论。
②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虽然缺乏创新的能力,但是常常呈现出回归的力量,尤其是在局势动荡的时期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对现实的揭露和批判常常成为各国文学的主流。
③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受到了新思想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作家思想激进,程度不一地受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熏染,而在创作方法上则更多地借鉴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经验。
④苏联文学倡导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可以视为现实主义文学在20世纪进一步发展的尝试与表现。
(2)经验教训然而,随着斯大林个人迷信的逐渐形成,教条主义和庸俗社会学日益泛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实际上被当作苏联文学唯一的创作方法,并对它作了狭隘的、僵化的解释,这就导致了40年代以后“无冲突论”观点的流行和粉饰生活、回避矛盾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作品大量产生。
同时,对国内相当数量的非主流派文学采取粗暴的排斥、压制政策,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采取全盘否定的敌视态度,在1946年至1948年苏共中央关于文艺问题的一系列决议中,对阿赫玛托娃、左琴科等人进行了严厉批判,对《列宁格勒》和《星》两家大型文学刊物进行整顿改组,这些粗暴的行政措施与政策失误给苏联文学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2.简述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哲学基础。
答:(1)历史文化背景①五六十年代之后,西方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西方现代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西方各主要国家由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过渡,资本主义文明对人的异化作用也日趋明显。
人们审视自己的生存环境,也重新认识包括20世纪前半叶现代主义在内的整个西方文化传统;人们探索人类的归宿,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索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朱维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 课后习题 (19世纪后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圣才出品】
第8章19世纪后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为什么说安徒生童话不仅是“儿童的童话”,也是“成人的童话”?答:汉斯·克利斯田·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文学的代表作家。
他写过诗歌、戏剧和小说,但最有成就的是童话。
安徒生童话不仅是“儿童的童话”,也是“成人的童话”,表现为“儿童性”与“成人性”的结合。
(1)“儿童性”表现在游戏性安徒生童话对于孩子有着永恒的吸引力。
它的“儿童性”首先表现在游戏性上。
在安徒生的童话创作中,不难发现处处都有这喜剧性嘲弄的存在,进而体现出强烈的游戏性。
如《衬衫领子》里,一个世界上最好的衬衫领子把穿着它的绅士和绅士拥有的一个脱靴器和一把梳子都当作自己财产,并以此为资本向袜带小姐、熨斗太太、剪刀夫人和梳子姑娘求婚,最后只是成为烂布被制成白纸。
值得一提的是,安徒生的作品中极少为游戏而游戏,尽管这样的作品也还是有的,如《豌豆上的公主》《打火匣》《飞箱》等等,但多集中在其创作前期,吸收民间童话中故事性、娱乐性的成分更重。
其中后期的作品,游戏性中普遍含有更深刻的意义,但这种深刻含义不影响游戏性本身带给孩子的快乐。
(2)“儿童性”体现在儿童崇拜儿童崇拜也是安徒生童话“儿童性”的重要体现之一。
安徒生作品中的儿童性属于对孩子本性的崇拜,和对其社会地位的注目。
他对真、善、美的歌颂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儿童传达的。
《小意达的花》里,有孩子对花儿生命的珍视;《皇帝的新装》里,有存留于虚伪成人世界中纯真的童言;《没有画的画册》里,有孩子给予动物的情感;《安琪儿》里,有生病死去的孩子与野花的相守与感恩。
这种儿童崇拜可以理解为源于他自身的“儿童态”。
他对人际关系的体会,对爱情的感悟,甚至对自己拥有某种天才才能坚定不移的确信无不显示出十分天真幼稚的状态。
这种“儿童态”是安徒生成为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家非常重要的因素。
(3)“成人性”表现在从传统民间童话“叙述为主”向“描写为主”的转变正像安徒生自己所说,他写童话是没有忘记成年人的。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思维导图PPT模板
目录
01 第1章 古代文学
02 第2章 中世纪文学
03
第3章 文艺复兴时期 文学
05 第5章 18世纪文学
04 第4章 17世纪文学
06
第6章 19世纪初期文 学
4.1 复习笔记
4.3 考研真题与 典型题详解
第5章 18世纪文学
5.2 课后习题详 解
5.1 复习笔记
5.3 考研真题与 典型题详解
第6章 19世纪初期文学
6.2 课后习题详 解
6.1 复习笔记
6.3 考研真题与 典型题详解
第7章 19世纪中期文学
7.2 课后习题详 解
7.1 复习笔记
读书笔记
谢谢观看
目录
07 第7章 19世纪中期文 学
09
第9章 20世纪前期文 学
08
第8章 19世纪后期文 学
010
第10章 20世纪后期 文学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5版)的考 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5版)的师生参考。我国各大院校一般都把国内外 通用的权威教科书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参考教材,这些教材甚至被很多考试(特别是硕士和博士 入学考试)和培训项目作为指定参考书。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我们有针对性地编著了一套与国内外 教材配套的复习资料,并提供配套的名师讲堂和题库。朱维之所著的《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5版,南开大 学出版社),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外国文学史优秀教材,也被众多高校指定为“外国文学史”专业考研参考书 目。作为该教材的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在参考了国内外名 校名师讲授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的课堂笔记基础上,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 了整理,同时对重要知识点进行点拨,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配套教材的知识精华。2.解析课后习题,提 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外国文学史相关资料对该教材的重难点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 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3.精选考研真题,巩固重难点知识。为了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 精选了部分名校近几年的外国文学史考研真题,这些高校大部分以该教材作为考研参考书目。所选考研真题基本 涵盖了各个章节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联系实际,凸显当前热点。4.归纳典型题,强化知识考点。为了进一步 巩固和强化各章知识难点的复习,特针对该教材的重难点相应整理了典型常考题,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和延 伸,梳理知识点逻辑关系,以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要深深牢记:考研不同一般考试,概念题(名词解释)要当
朱维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 课后习题 (19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圣才出品】
第7章19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请比较批判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异同。
答:(1)批判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相同点二者都是时代的产物,带有反判精神和民主思想,都具有纪实性。
(2)比较批判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区别①在对待客观现实的态度上的不同浪漫主义不屑于对现实作精确的描绘,而是着力地表现理想型、未来型,现实不存在而应该存在的生活。
而现实主义则强调对人和事物作如实的描绘,它写的是生活本来是怎么样的。
例如郭沫若的《凤凰涅槃》,并不醉心于现实世界的精雕细琢,全篇洋溢着强烈的主观抒情,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憎恨,对光明和未来的热心向往,对理想世界如醉如痴的讴歌。
而鲁迅的《祝福》,描绘了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在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幅现实生活的真实图画,通过这一篇旧中国劳动妇女的血泪史,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村的人际关系,反映了一定社会生活的本质。
②在人物意象的建构上的不同浪漫主义把全部感情倾注在超现实生活中的伟人、英雄身上,赋予人物以理想的光辉,超人的毅力和智慧,从而绘制理想中的英雄伟人形象。
而现实主义则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普通人身上,将其外貌特征、言谈举止、心理状态等,逼真、客观地再现出来,散发着强烈的生活气息,让读者产生真实可信、身临其境的感受。
例如,李白与杜甫同为唐代诗人。
李白诗中的人物形象,因为现实中的坎坷遭遇,而满怀悲愤,因而在梦中畅游天姥,与神仙同歌同舞,如痴如醉,保持了心灵上、精神上的超越一切霸绊,极端自由的可贵的内核。
而杜甫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则颠簸在现实的战火与坎坷之中,目睹的是“夜吏捉人,老翁逾墙,老妇哭诉”等现实中的真人真事,经历的是“天阴雨漏,娇儿饥哭,破被如铁”的穷人遭遇,痛苦、眼泪、呻吟,一切都是现实中人物的活生生再现。
③在艺术表现的手法上的不同浪漫主义作品大都具有宏伟的气势、磅礴的激情、昂扬的节奏、大胆的夸张、绚丽的幻想、缤纷的语言。
而现实主义则往往要求细腻的描绘、客观的叙述、冷静的刻画、朴素的语言、讲究细节的逼真刻写。
朱维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20世纪前期现代主义文学)
第11章20世纪前期现代主义文学11.1 复习笔记一、概述(一)西方文学1.战争和革命,构成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形成和发展的独特背景。
2.现代主义是个泛概念,是20世纪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
这些流派,主张不同,风格各异,它们同时并存或频繁更迭,相互影响渗透或相互排斥刺激,本身就构成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多元化的艺术世界。
它们共同举起了“反传统”的旗帜,锐意求新,大胆探索,表现了强烈的挑战意识和先锋精神。
总体而论,它们的探索扩大了文学的视野,丰富了文学的观念,拓展了文学把握世界和表现世界的能力。
3.现代主义文学的革新和变异,源于对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认识的变化。
4.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从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间,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等。
(1)未来主义①未来主义是20世纪出现最早、反叛精神最强烈的一个文艺流派。
其创始人是意大利诗人、剧作家、理论家托马佐·马里内蒂,他在法国的《费加罗报》上发表惊世骇俗的《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宣告了这一运动的诞生。
其后,“政治宣言”、“画家宣言”、“音乐宣言”、“雕塑宣言”、“建筑宣言”、“戏剧宣言”、“电影宣言”、“舞蹈宣言”等纷至沓来,在短短的十年里,掀起了一个颇见声势的高潮。
但高潮过后,即是尾声,20年代初已成强弩之末。
这是一次来去匆匆的运动。
②未来主义以“否定一切”为其基本特征。
未来主义热情讴歌19世纪创造的物质成果,被认为是最能体现现代精神的事物,并由此而产生出以追求力量美和速度美为目标的美学原则。
③未来主义的成就主要在诗歌方面。
除主将马里内蒂外,重要的诗人还有意大利的帕拉采斯基、卢齐尼、帕皮尼,法国的阿波里奈尔,俄国的马雅可夫斯基等。
(2)超现实主义①超现实主义是源于法国的又一个具有鲜明先锋精神的文学流派。
1916年的达达运动,以其“破坏一切”、“清除一切”的叛逆精神给超现实主义以有力的启示;1919年,小说《磁场》的发表和《文学》杂志的创刊,是运动的先声;1924年,超现实主义团体的建立和《超现实主义宣言》的发表,标志着运动的正式发端。
朱维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 章节练习 (20世纪前期现代主义文学)【圣才出品】
第11章20世纪前期现代主义文学一、名词解释1.超现实主义(华中师范大学2010研;中国传媒大学2010研;南开大学2011年研)答:超现实主义是资产阶级艺术派别之一。
也常被称为超现实主义运动,或简称超现实。
它源于达达主义,最先兴起于法国,之后逐步发展到世界各地。
超现实主义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对视觉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力。
其主要特征,是以“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
超现实主义给传统对艺术的看法有了巨大的影响。
2.“卡夫卡式”(浙江大学2013年研)答:“卡夫卡式”是人们对20世纪现代主义作家卡夫卡作品风格的概括。
它如同“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已成为一个美学概念。
在内容和主题上,“卡夫卡式”意指作品大多描写人的内心状态,揭示现代西方人个性丧失、人性异化的主题,展现物化状态下人们的精神痛苦和孤独无依。
在艺术上,“卡夫卡式”追求荒诞框架下的细节真实,具有象征、悖谬、怪诞、神秘性和多义性的特点。
二、简答题1.简述《荒原》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荒原》是艾略特的代表作,被认为是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西方文学中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作。
《荒原》展示了战后西方文明的危机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失落,反映了整整一代人理想的幻灭和绝望。
“荒原”一词已超出了文学的范围,成为西方现代文明的象征。
(1)《荒原》的基本内容《荒原》是象征主义文学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艾略特的成名作和影响最深远的作品。
其主要包括《死者的葬仪》《对弈》《火诫》《水里的死亡》和《雷霆的话》五个部分,具体内容分别是:①《死者的葬仪》将西方社会描绘为万物萧瑟,生机寂灭的荒原。
在这没有生气的栖息之所,人不生不死,虽生犹死,心中唯有幻灭和绝望,眼前的世界只泛滥着海一样的情欲。
在这令人窒息的现实中充斥着庸俗卑下的人欲,死亡的阴云浓浓地罩在了西方世界的上空,人们在浑浑噩噩之中走向死亡。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教材精讲(20世纪后期文学)【圣才出品】
第十章20世纪后期文学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1.概述总体上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已逐渐失去了在苏联文学中的主导地位,文学思潮、文学创作日益趋向多元化与多样化,既有正统的社会主义文学,也有一般的现实主义文学,还有形形色色近乎西方现代主义的新潮文学。
到1989年,苏联作家协会公布了新《章程》草案,彻底删除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流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创作方法。
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文学宣告结束。
2.特瓦尔多夫斯基早期特瓦尔多夫斯基一贯坚持“写真实”“非英雄化”,他的作品大多描写凡人小事,其风格平易近人,幽默风趣,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学色彩,深受群众欢迎。
代表作有长诗《春草国》《华西里·焦尔金》《路旁人家》等。
后来作品风格发生转变,如《山外青山天外天》《焦尔金游地府》等,对斯大林进行反思,长诗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与激烈争论。
3.爱伦堡爱伦堡是一位久负盛名的老作家,发表过小说、诗歌、通讯、政论等大量作品。
长篇小说《解冻》,大胆冲破禁区,揭露了苏联政治经济体制的僵化,提出应当对个人生存权益给予关怀、重视等尖锐的社会问题,被视为苏联文学“解冻”的先声。
4.西蒙诺夫在卫国战争时期曾发表诗歌《等着我吧》、剧本《俄罗斯人》和小说《日日夜夜》。
后发表的《生者与死者》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一个夏天》,对苏联卫国战争作了史诗式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全景描写,引起争议。
5.索尔仁尼津他是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发表过《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第一圈》《癌病房》《古拉格群岛》等多部小说。
1970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索尔仁尼津的作品以劳改营的生活为题材,采用自然主义式的写实手法,揭露骇人听闻的冤假错案,为此1974年被驱逐出境,1994年苏联解体后返回俄罗斯,成为“回归文学”的代表人物。
6.艾特玛托夫其作品有《白轮船》《一日长于百年》《断头台》等,他的小说大都在写实基础上融入神话传说、寓言故事,虚实相间,并通过象征、隐喻等艺术手法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与严肃的社会问题,在苏联和欧美国家享有很高的声誉。
朱维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9世纪后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第8章19世纪后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8.1 复习笔记一、概述(一)后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形成的历史背景1.1848年至1870年,可视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二阶段(后期),其发展一直延续到世纪末。
2.后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形成的历史背景(1)1848,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份。
法国的二月革命,特别是六月革命,无产阶级在与资产阶级的直接对抗中显示出自觉的阶级意识;1847、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的新高潮,充分体现了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
(2)在西欧革命浪潮和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东欧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掀起了更大的高潮。
(3)在欧洲革命形势的影响下,北欧各国农民运动不断高涨。
(4)在俄国,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一批革命民主主义者逐渐活跃在政治舞台上,成为解放运动和思想界、进步文学的领导力量。
50年代末期,农民运动又高涨起来,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加速了。
(5)北美独立战争(1775—1783)的胜利,结束了英国在北美大陆的殖民统治。
经过南北战争,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6)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发展和扩大,出现了波澜壮阔的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在美国也得到了广泛传播。
(二)后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各国的发展1.19世纪中后期,在日渐激化和深化的社会矛盾的催动下,欧美各国文学都有长足发展,出现了全面的繁荣,并显示出与前期不尽相同的特点。
法、英等国的文学在持续发展,题材扩大,形式精巧,但批判的锋芒已不如前。
挪威和美国,都是在摆脱殖民状态后寻求独立的文化意识,其文学都十分贴近本民族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并表现出特有的锐气。
俄罗斯文学则在深入反对农奴制的斗争中大放异彩,进入辉煌时期。
2.法国的后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19世纪50年代走上文坛的福楼拜是承前启后的一位杰出的作家。
(2)阿纳托尔·法朗士是法国世纪之交的重要作家。
他的《现代史话》四部曲,包括《场边榆树》、《人体服装模型》、《红宝石戒指》和《贝日莱先生在巴黎》四部长篇小说,反映了第三共和国时期广阔的社会政治生活。
朱维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 章节练习 (19世纪后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圣才出品】
第8章19世纪后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一、填空题1.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是作家________在《________》中塑造出来的。
(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案】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解析】“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最早是在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身上体现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多余人”的鼻祖。
2.19世纪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被称为__________。
(中山大学2009年研)【答案】自然派【解析】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五六十年代不断发展,70至80年代达到鼎盛阶段,20世纪初逐渐衰落。
普希金是俄国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他的短篇小说《驿站长》开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形象的先河。
米哈依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为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0年代,果戈理继承并发展了普希金和莱蒙托夫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形成了俄国文学史上的“自然派”——俄国现实主义。
3.“奥勃洛摩夫性格”之说源于俄国小说家________的小说《奥勃洛摩夫》。
(中山大学2011年研)【答案】冈察洛夫【解析】《奥勃洛摩夫》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伊凡·亚历山大洛维奇·冈察洛夫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通过对腐朽没落的地主奥勃洛摩夫一生的叙述,客观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40至60年代俄罗斯的现实生活,鲜明地揭示了当时俄罗斯社会的腐朽与黑暗,预示了农奴制必将走向灭亡,成为了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最强音。
4.《复活》中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________。
(中山大学2010年研)【答案】聂赫留朵夫、马洛斯娃【解析】《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主要描写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马洛斯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0章 20世纪后期文
第10章20世纪后期文学10.1 复习笔记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1.总体状况总体上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已逐渐失去了在苏联文学中的主导地位,文学思潮、文学创作日益趋向多元化与多样化,既有正统的社会主义文学,也有一般的现实主义文学,还有形形色色近乎西方现代主义的新潮文学。
到1989年,苏联作家协会公布了新《章程》草案,彻底删除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流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创作方法。
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文学宣告结束。
2.特瓦尔多夫斯基早期特瓦尔多夫斯基一贯坚持“写真实”、“非英雄化”,他的作品大多描写凡人小事,其风格平易近人,幽默风趣,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学色彩,深受群众欢迎。
代表作有长诗《春草国》、《华西里·焦尔金》、《路旁人家》等。
后来作品风格发生转变,如《山外青山天外天》、《焦尔金游地府》等,对斯大林进行反思,长诗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与激烈争论。
3.爱伦堡长篇小说《解冻》,大胆冲破禁区,揭露了苏联政治经济体制的僵化,提出应当对个人生存权益给予关怀、重视等尖锐的社会问题,被视为苏联文学“解冻”的先声。
4.西蒙诺夫在卫国战争时期曾发表诗歌《等着我吧》、剧本《俄罗斯人》和小说《日日夜夜》。
后发表的《生者与死者》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一个夏天》,对5.索尔仁尼津他是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
发表过《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第一圈》、《癌病房》、《古拉格群岛》等多部小说。
1970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索尔仁尼津的作品以劳改营的生活为题材,采用自然主义式的写实手法,揭露骇人听闻的冤假错案,为此1974年被驱逐出境,1994年苏联解体后返回俄罗斯,成为“回归文学”的代表人物。
6.艾特玛托夫其作品有《白轮船》、《一日长于百年》、《断头台》等,他的小说大都在写实基础上融入神话传说、寓言故事,虚实相间,并通过象征、隐喻等艺术手法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与严肃的社会问题,在苏联和欧美国家享有很高的声誉。
朱维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20世纪后期现代主义文学)
第13章20世纪后期现代主义文学13.1 复习笔记一、概述(一)西方文学1.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加深了西方的精神危机,萨特等人的旨在摆脱困境寻找出路的存在主义哲学成为战后文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各种流派大多受其影响。
2.这一时期的文学形成了一些新特点(1)对现实的否定更加彻底,但并未放弃走出困境的努力;(2)从内向化、梦幻化的神秘倾向,转为直面荒诞的世界和荒诞的人生;(3)悲观色彩更加浓郁,哲理思考也更加深入;(4)对形式的追求更加热衷,认为形式即内容,内容即形式,二者为一有机整体。
3.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是19世纪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而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奠定了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
但真正向社会生活和文学创作的渗透,却始于萨特时代。
4.“存在先于本质”是萨特本体论的核心命题。
5.主要流派有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和魔幻现实主义等(1)存在主义文学①狭义的存在主义文学,是指由存在主义哲学家创作的、直接体现存在主义观点的文学。
它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末期的法国,随后逐渐流行于欧美。
它主要表现世界的荒诞和无秩序,人生的痛苦和无意义,以及人的失落、异化、孤独、焦虑等情绪,较准确地传达了战后西方知识分子的心态;同时,它也以“自我选择”的自由,激励人们面对现实的重压而奋起抗争。
存在主义文学在艺术上多保留传统风格,而着力于开掘哲理的深度。
这一派作家主要有萨特、加缪和波伏娃等。
②西蒙·德·波伏娃是法国女作家。
她的女权主义论著《第二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她的主要文学作品如小说《女宾》、《他人的血》、《人都是要死的》和《官员》等,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存在”的意义和“选择”的重要。
(2)荒诞派戏剧①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最有影响的戏剧流派,又称“新戏剧”、“先锋派”、“反戏剧”等,1961年,英国著名戏剧理论家马丁·埃斯林发表讨论该派戏剧特色的《荒诞派戏剧》一书,因而定名。
朱维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
第1章古代文学1.为什么说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武库”和“土壤”?答:马克思指出:“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古希腊的诗歌、悲剧、喜剧都从神话传说中汲取题材。
著名的荷马史诗是在希腊神话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赫西俄德的《神谱》采用长诗的形式,对希腊神话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古希腊悲剧诗人的绝大部分创作,都取材于希腊神话;大量美术、雕塑作品也都是以希腊神话为素材创作的。
(1)文学作品希腊神话在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对希腊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中,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它以希腊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为创作材料,在创作方法和文字技巧方面达到较高的水平,被视为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
此外,赫西俄德的长诗《神谱》通过对希腊神话传说的收集、整理来叙述诸神的由来,并将不同的神话传说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它是最早对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进行系统描述的作品。
(2)戏剧古希腊戏剧最初起源于祭奠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宗教祭祀活动,其之后的创作主题大多从希腊神话中汲取题材,其中,荷马史诗和史诗系列是其创作的主要源泉。
例如古希腊著名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所著的《俄狄浦斯王》,取材于希腊神话中关于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悲剧故事,展示了人跟命运的冲突。
此外,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埃斯库罗斯的《俄瑞斯忒亚》(《阿伽门农》、《奠酒人》、《报仇神》)也都取材于希腊神话。
(3)雕塑在整个西方美术传统中,古希腊雕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以人的形象为参照来塑造神的形象,并赋予其更加理想和完美的艺术形式,流露出希腊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美丽幻想。
悠久的希腊神话传说是古希腊雕塑艺术创作的主要源泉,许多著名的雕塑作品都是以希腊神话中的神或故事片段为蓝本而创作的。
例如以智慧女神雅典娜为原型创作的雅典娜神像,以胜利女神尼凯为原型创作的胜利女神像,以及以克罗索、克拉西斯和阿特罗波斯三位女神为原型创作的命运三女神像等。
总之,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武库”和“土壤”,它不仅为古希腊艺术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创作素材,更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题材来源,许多神话故事成为文学母题的根源。
朱维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 章节练习 (20世纪前期现实主义文学)【圣才出品】
第10章20世纪前期现实主义文学一、简答题1.简述20世纪前期现实主义文学发展概况。
答:(1)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继承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批判精神,以及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创作原则与方法,但是在对文学发展作出创新性贡献方面,却难以与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相提并论。
(2)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虽然缺乏创新的能力,但是常常呈现出回归的力量,尤其是在局势动荡的时期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对现实的揭露和批判常常成为各国文学的主流。
(3)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受到了新思想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作家思想激进,程度不一地受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熏染,而在创作方法上则更多地借鉴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经验。
(4)苏联文学倡导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可以视为现实主义文学在20世纪进一步发展的尝试与表现。
2.为什么说高尔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答:(1)在高尔基早期的现实主义作品中,以流浪汉为题材的小说最引人注目。
如《叶美良·皮里雅依》《切尔卡什》《玛莉娃》等。
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谴责小市民的贪婪自私和庸俗保守,揭露资产阶级的野蛮残暴和虚伪堕落,如《因为烦闷无聊》。
(2)1899年,高尔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问世,这标志着他的现实主义创作进入了成熟阶段。
(3)《母亲》是高尔基最重要的作品。
这部长篇小说第一次生动地描写了工人阶级反对地主、资产阶级专制统治的革命斗争,歌颂了无产阶级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塑造了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光辉形象,奠定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新型创作方法,在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列宁称赞《母亲》“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指出它在提高工人群众的革命觉悟方面,有“很大的益处”。
3.简述《虹》的思想倾向与艺术特色。
答:(1)思想倾向通过描写布兰温一家三代人恋爱婚姻的故事,小说展示了他们在两性关系上的痛苦体验,揭示了资本主义文明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异化关系,批判了资本主义物质主义和工业文明,表现了现代人的困惑与挣扎,反映了人们希望挣脱精神枷锁、建立和谐的两性关系、追求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章20世纪后期现代主义文学1.请说明存在主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文学的影响。
答:(1)存在主义成为战后文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各流派多受其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加深了西方的精神危机,萨特等人的旨在摆脱困境寻找出路的存在主义哲学成为战后文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各种流派大多受其影响。
这个时期的文学,在继续着前期文学的叛逆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新特点。
对现实的否定更加彻底,但并未放弃走出困境的努力;从内向化、梦幻化的神秘倾向,转为直面荒诞的世界和荒诞的人生;悲观色彩更加浓郁,哲理思考也更加深入;对形式的追求更加热衷,认为形式即内容,内容即形式,二者为一有机整体。
这些特点,在各流派中表现不尽相同。
(2)存在主义文学在艺术上多保留传统风格,着力于开掘哲理深度狭义的存在主义文学,是指由存在主义哲学家创作的、直接体现存在主义观点的文学。
它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末期的法国,随后逐渐流行于欧美。
它主要表现世界的荒诞和无秩序,人生的痛苦和无意义,以及人的失落、异化、孤独、焦虑等情绪,较准确地传达了战后西方知识分子的心态;同时,它也以“自我选择”的自由,激励人们面对现实的重压而奋起抗争。
存在主义文学在艺术上多保留传统风格,而着力于开掘哲理的深度。
这一派作家主要有萨特、加缪和波伏娃等。
2.如何理解萨特是“时代的见证人”?答:(1)萨特作品为时代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材料萨特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最复杂的作家之一。
我们不会同意他的全部哲学观点,也不认为他已指出了拯救社会的道路。
但是,和历史上的大作家们一样,他以他的文学作品为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材料。
正如法国理论家加洛蒂所指出的:“萨特首先立意要使自己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认真的见证人。
他道出了我们时代的混乱状态,也表明了要摆脱这种状态的意志。
”(2)萨特是法国一代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萨特一生追求自由和正义,他酷爱自由,鄙视一切权威。
创造、超越、追求真理是他一生奋斗的动力。
他揭示世界的荒谬性不合理性,同时鼓励人们面对荒谬,正视现实,进行自由选择,自我创造,从而获得自己的本质,自己的价值,从而也改造这个混沌的世界。
萨特的一生证明,他是一个挺身而出、捍卫人的尊严和自由的战士,是一个永不安于现状的真理的追求者。
他的思想一度成为西方世界的精神支柱,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存在主义的一代宗师这个称号对萨特来说是当之无愧的。
3.《局外人》中的默尔索是怎样的一个“当代英雄”?答:(1)默尔索是西西福斯式的“荒诞英雄”加缪没有直接用西西福斯的哲学来诠释《局外人》,但在作家心目中,默尔索正是西西福斯式的“荒诞英雄”。
他生活在一个他并不理解的世界里,世界也同样不理解他。
他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从不顾忌别人的想法和看法,因而活得“真实”而“真诚”。
他深爱着他的母亲,尽管已是成年人,但他始终亲昵地称她为“妈妈”,足见其感情之真挚;然而,他在“妈妈”葬礼上的表现却明显违反“常规”,为世人所不取,而对默尔索来说,真情实感与外在的表现并无关系。
默尔索“义无反顾”地认真生活着,恰如西西福斯周而复始地推石上山,其中正体现着某种难以明言的“执著而深沉的激情”。
(2)默尔索是“无任何英雄行为而自愿为真理而死的人”小说以一半的篇幅描述了主人公在荒诞状态中的所作所为,以另一半篇幅揭示了他在荒诞的死亡面前的所思所想,从而将荒诞主题更引向纵深。
死亡蛮横地降临,以法律的名义,以道德的名义。
默尔索无奈而冷漠地接受着这一事实:“活着是不值得的”“怎么死,什么时候死,这都无关紧要”。
默尔索对荒诞的“彻悟”,更表现在他对忏悔的拒绝,因为他从不相信上帝,不相信“未来的生活”会比“以往的生活更真实”。
在毫无意义的审讯过程中,默尔索对荒诞有了更清醒的意识,也有了更自觉的反抗。
正因此,加缪把默尔索称做是“无任何英雄行为而自愿为真理而死的人”,甚至认为,人们不妨把他看成是“当代英雄”。
4.从《秃头歌女》《等待戈多》等剧看荒诞剧对传统戏剧观的“颠覆”。
答:(1)《秃头歌女》对传统戏剧观的“颠覆”①《秃头歌女》是一部典型意义上的“反戏剧”“反情节”——它没有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更没有步步展开的戏剧矛盾;“反人物”——剧中人虽有名有姓,但既无明确的身份,更无鲜明的性格;“反语言”——全剧充斥的是空洞、无聊、紊乱、自相矛盾的台词;甚至连剧名都具有“反”的色彩——剧中并无“秃头歌女”出现,并无关于“秃头歌女”的任何事情,只是在排练时一名演员偶然把“金发女教师”一词错说成了“秃头歌女”,剧作家便拍案叫绝,当即决定以此作为剧名,以更突出其“不知所云”的荒诞色彩。
②没有具体情节和符合客观现实的人物形象《秃头歌女》的第一幕,从史密斯夫妇的闲谈开始,随后是女仆、马丁夫妇的出场及对话,接着又是消防队长的出场和交谈及退场,再是两对夫妇的争吵,最后以马丁夫妇的再次出现,重复史密斯夫妇开始时的姿态和对话而告终。
全剧根本谈不上戏剧情节,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延续。
这种延续是那样的平铺直叙,又缺乏必然的联系,使人感到可笑而又枯燥无味。
在观众看来,整个舞台不外乎是突出世界的荒唐性的一种象征。
表面上具有明显的喜剧性,却隐晦地表现出严肃的形而上的精神内涵。
(2)《等待戈多》对传统戏剧观的“颠覆”①戏剧的情节内容是荒诞的没有开端高潮,也无结局。
戈戈和狄狄从何而来,为何要等戈多,我们都一概不知。
整个内容情节以人物无聊的小动作,语无伦次地唠叨,含糊不清、支离破碎的讲述小故事和人物的杂耍来代替。
脱下靴子,往里看看,伸手摸摸又穿上。
抖抖帽子,在顶上敲敲,往帽子里吹吹又戴上,充满滑稽与无聊。
戈戈和狄狄在一起等了一天,第二天见面时却互不相识。
一夜之隔,枯树长出了叶子,波卓变成了瞎子,幸运儿变成了哑巴。
幸运儿替主人成天套在脖子上的那只沉甸甸的箱子,里面装着沙土。
失望的戈戈和狄狄想上吊,却没吊成,老说要走,但始终没有付诸行动。
杂乱的荒诞不经的内容与情节,表明了生活的荒诞,人生的荒诞。
②戏剧的语言是荒诞的人物对话、独白颠三倒四,胡言乱语,充满了荒诞性,使戏剧显得滑稽而混乱。
如一开场戈戈、狄狄各自喃喃述说自己痛苦,牛头不对马嘴,唠叨重复,文不对题。
被主人唤作“猪”的幸运儿,突然激愤地讲演起来,不带标点的连篇累牍、毫无意义的废话,使人不知所云。
表明在这个非理性化、非人化的世界里,人既然失去了本质力量,他就没有自由意志,没有思想人格,语言当然也该如此。
有时人物语言也偶显哲理,流露出人物对荒谬世界与痛苦人生的真实感受。
③寓意与象征这部戏剧的主题是“等待”。
等待,寓意没有意义的生活。
这正是荒诞概念中的人类生存条件,即缺乏意义。
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象征着战后生活在苦难中的人类。
人类,作为社会存在的支柱,在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特别是在战后的西方社会里,已经到了无法生存下去的地步;社会的罪恶和灾难,使得人格丧失,个性毁灭。
社会已成为一个不适合于人类居住的世界。
他们只不过生活在荒野中的一棵没有枝叶的枯树下,“生活在空虚之中!”他们处在一种生死不能的尴尬难堪的境地。
明明知道戈多不会来,还是要等待,在等待中死去、消亡。
5.《第二十二条军规》等作品中的“幽默”为什么是“黑色”的?答:黑色幽默是一种用喜剧形式来表达悲剧内容的文学形式。
“黑色”指可怕而又滑稽的客观现实;“幽默”指有自由意志的个性对这种现实所采取的嘲讽态度。
“黑色幽默”是一种把痛苦和欢笑、荒谬的事实与平静不相称的反应、残忍和柔情并列在一起的喜剧。
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以二战为背景,整部小说充满作家特有的机智和幽默,但也让人感到心酸和恐惧,被看做是黑色幽默的代表性作品,为后现代主义的一部经典名作。
(1)小说不露神色的冷峻、幽默和漫画式的嘲讽《第二十二条军规》描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驻扎在地中海某海岛的美国空军飞行大队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主人公尤索林上尉出于求生本能,渴望完成飞行任务后回家,但是被长官人已解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却使他非常失望。
小说中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本身就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悖论,辛辣地讽刺了美军方的官僚和愚昧。
小说在写法上摒弃了现实主义小说的传统,没有首尾相接的情节结构,没有细致入微的环境描写和人物塑造。
但透过这一片喧闹、粗野、疯狂、杂乱的氛围,从不露神色的冷峻、幽默和漫画式的嘲讽中,可以认识到一个严肃的主题:在美国的现实世界里,到处都有“第二十二条军规”,到处都存在着让人啼笑皆非的专横和残暴,以及捉弄人、折磨人使人无法摆脱的荒谬。
“第二十二条军规”成为无法逃避的恶毒逻辑规则的代名词,走入了人们的交际语言。
(2)小说的幽默让读者在阅读中不自觉笑,而读后又掩卷沉思《第二十二条军规》自始至终表现了一种很强的幽默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不自觉地笑出声来,但读后又掩卷沉思。
整体上看作品的幽默是围绕“第二十二条军规”来展开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本身就充满了幽默。
所谓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其实并不是什么真正的军规,它就是一个无所不在的圈套。
在尤索林希望通过申请停止飞行时,第二十二条军规让他根本无法申请,因为他假如申请了,就说明他头脑清醒,他就应该再上战场。
但是如果他不害怕飞行,又说明他神经有问题,因为他面临危险时不知道害怕是精神失常的表现。
只有深深懂得幽默的人才能创造出这样令人哭笑不得的幽默,这样的幽默实际上是一种尖锐的讽刺。
6.为何说“拉美文学的爆炸”是“寻根”与“移植”相结合的成功范例?答:魔幻现实主义是20世纪中期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流派。
发端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至60年代后成为拉美小说创作的主流。
它的兴起被称为“拉美文学的爆炸”。
代表人物有危地马拉的阿斯图里亚斯、古巴的卡彭铁尔、墨西哥的鲁尔弗和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
魔幻现实主义是通过“魔法”所产生的幻景来表达生活现实的一种创作方法。
魔幻是途径,表现生活现实是目的。
用魔幻的东西将现实隐去,展示给读者的是一个循环往复的、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相混合、主客观事物的空间失去界限的世界。
艺术上则在现实描绘中引入大量超自然因素,奇迹、幻觉、梦境甚至鬼魂形象出现于小说情节中,时序关系常被打乱,叙述富于跳跃性,有时场面带有象征色彩,显示出鲜明的地狱和民族特点。
它堪称是“移植”和“寻根”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它既是对现实的深刻开掘,又是对历史的严肃反思;既有对本大陆传统文化的寻本探源,又有对欧美现代主义的广泛吸收。
首先在拉丁美洲使用“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术语的人是委内瑞拉作家彼特里。
真正成熟的标志是墨西哥作家鲁尔福的中篇小说《佩德罗•帕拉莫》。
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魔幻现实主义形成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