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冠心病与高血脂医生讲座
2024版冠心病防治知识讲座PPT课件
![2024版冠心病防治知识讲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3f1f4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13.png)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Chapter
心律失常监测与处理
心律失常类型识别
了解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如房 颤、室性心动过速等,以便及时 识别和处理。
药物治疗
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选用适当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01 02 03 04
心电图监测
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 心律失常的迹象。
非药物治疗
对于某些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 心律失常,可考虑采用射频消融、 起搏器植入等非药物治疗方法。
心力衰竭预防和治疗
01
早期识别
留意心力衰竭的早期 症状,如呼吸困难、 水肿、乏力等,以便 及时干预。
02
药物治疗
使用利尿剂、ACE抑 制剂、ARB等药物, 减轻心脏负荷,改善 心功能。
03
生活方式调整
限制盐摄入,保持低 脂饮食,适当锻炼, 戒烟限酒,以改善生 活质量。
04
定期随访
定期进行心功能检查, 评估治疗效果,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在运动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及 时调整运动方案。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
Chapter
关键知识点总结
冠心病定义和流行病学特点 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病。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
关键知识点总结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 防策略
针对危险因素的预防 策略包括生活方式干 预和药物治疗。
高血压、高血脂、糖 尿病、吸烟等是冠心 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关键知识点总结
冠心病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诊断方法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
治疗原则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冠心病与高血脂 医生讲座
![冠心病与高血脂 医生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29cf9f6e58fafab069dc02d4.png)
高血脂和冠心病之一----血脂的基本知识应一位网友的要求,下面的时间和大家一起谈谈高脂血症和降脂药物如今高血脂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医生常常会跟你说你血脂升高,要小心冠心病,脑梗塞。
各种报刊杂志每天都有很多篇幅刊登关于高血脂的文章,确实高血脂与冠心病,脑中风关系密切,研究成果日新月异,而病人朋友常常被各种信息混淆搞得一头雾水,耽误了正确有效的治疗。
下面我先简单介绍高血脂的基础知识。
血脂血脂形象的说,就是血液中的脂肪成分,主要包括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他们在血液中不能以单独的形式存在,必须与其他物质例如蛋白质一起组成复合物才能在血液中运输。
例如胆固醇常常与一些蛋白结合在一起形成脂蛋白,根据这些脂蛋白密度不同可以分为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
我们来看以下我们医院血脂五项的化验单(见图)第一行是甘油三酯,英文缩写TG,说的是血液中总甘油三酯水平第二行是总胆固醇,英文缩写TC,说的是血液中总胆固醇水平第三行是高密度脂蛋白,英文缩写:HDL-CHOL,测定的是高密度脂蛋白这种复合物中所含的胆固醇水平,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好胆固醇”,它的升高有利于保护血管,但进一步的关系还没研究清楚,目前有一些不同的看法第四行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英文缩写:LDL-CHOL,测定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这种复合物中所含的胆固醇水平。
目前研究已经非常明确,这种成分是引起血管损害的最大元凶,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坏胆固醇”,是我们医生最关心的指标,也是我们的第一治疗目标第五行是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英文缩写:VLDL-c,测定的是极低密度脂蛋白这种复合物中所含的胆固醇的多少。
它也对血管有一定损害,在糖尿病人体内常常升高。
说到这里,我要纠正很多病人的一个误解,我的很多病人以为血脂仅仅就是指甘油三酯不包括其他东西,因为他们看到那上面有一个“酯”字,他们只顾得盯住甘油三酯的浓度,结果把危害更大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这两个指标忽视了。
高血脂健康教育讲座(2024)
![高血脂健康教育讲座(2024)](https://img.taocdn.com/s3/m/c1e7783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19.png)
载脂蛋白测定
血脂谱分析
通过血脂谱分析,可以了解各种脂蛋 白的亚类分布和颗粒大小,为临床诊 断和治疗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载脂蛋白是血浆脂蛋白的重要组成部 分,其测定有助于了解血脂代谢状况 。
诊断依据和判断标准
血脂水平异常
根据血脂测定结果,判断血脂水 平是否异常。
危险因素评估
结合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高 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评估患 者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在选择药物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经 济条件和用药依从性等因素,选择适 合的药物类型和剂量。
对于轻度血脂异常的患者,可首选生 活方式干预措施;若无效或血脂异常 较严重,则需考虑药物治疗。
治疗期间应定期随访和监测,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4
饮食调整与营养支持
合理膳食结构搭建指导
1 2
胆酸螯合剂
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 活受体,降低甘油三酯和升高高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
平。
贝特类药物
通过抑制脂肪组织中的脂解作用 ,降低甘油三酯和升高HDL-C水 平。
烟酸类药物
通过阻断肠道内胆固醇的吸收, 降低LDL-C水平。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血脂异常类 型、合并症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 疗方案。
放松训练
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 弛等方法,有助于缓解紧 张和焦虑情绪,降低应激 反应。
心理教育
提供高血脂相关的心理教 育,帮助患者了解疾病与 心理因素的关联,增强自 我管理能力。
家属参与心理支持技巧培训
有效沟通
培训家属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理解其情绪和需求,提供情 感支持。
共同参与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健康管理计划,共同制定和执行健康生活方 式。
医师讲座冠心病心得体会
![医师讲座冠心病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97d9286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03.png)
作为一名从事心血管疾病研究的医师,我有幸参加了多次关于冠心病的讲座,每一次的聆听和学习都让我受益匪浅。
以下是我对冠心病讲座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冠心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讲座的核心内容。
通过讲座,我深刻认识到冠心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不良饮食习惯等。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人体,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充分了解这些病因,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冠心病。
其次,冠心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是讲座的重点。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冠心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准确判断是否存在冠心病,并与其他心血管疾病进行鉴别。
例如,心绞痛的鉴别诊断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包炎等。
掌握这些鉴别要点,对于提高冠心病的诊断准确率至关重要。
再者,冠心病的治疗是讲座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讲座中详细介绍了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方面,阿司匹林、他汀类、ACEI/ARB等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则是针对病情较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此外,讲座还强调了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和康复。
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等。
心理护理对于改善患者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饮食护理要求患者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避免过量摄入高胆固醇食物。
运动护理则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增强患者的心肺功能。
最后,讲座还提到了冠心病预防的重要性。
预防冠心病的关键在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
通过讲座,我深刻认识到,预防冠心病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提高公众对冠心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总之,通过参加冠心病讲座,我对冠心病的病因、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冠心病防治知识讲座课件
![冠心病防治知识讲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54a8f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9f.png)
冠心病防治知识讲座课件冠心病防治知识讲座课件1.冠心病简介1.1 什么是冠心病1.2 冠心病的病因1.3 冠心病的发病机制2.冠心病的危险因素2.1 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2.1.1 年龄2.1.2 性别2.1.3 遗传因素2.2 可改变的危险因素2.2.1 高血压2.2.2 糖尿病2.2.3 高血脂2.2.4 吸烟2.2.5 缺乏体力活动2.2.6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2.2.7 过度饮酒2.2.8 心理压力3.冠心病的症状和诊断3.1 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3.2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症状 3.3 诊断冠心病的方法3.3.1 体格检查3.3.2 血液检查3.3.3 心电图3.3.4 冠状动脉造影4.冠心病的治疗方法4.1 药物治疗4.1.1 抗血小板药物4.1.2 β-受体阻滞剂4.1.3 钙通道阻滞剂4.1.4 ACE抑制剂4.1.5 拓展冠状动脉药物4.2 心外科手术治疗4.2.1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2.2 扩大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 4.2.3 心脏移植4.3 生活方式改变4.3.1 规律有氧运动4.3.2 健康饮食4.3.3 戒烟限酒4.3.4 控制体重4.3.5 管理心理压力5.预防冠心病的方法5.1 健康评估和风险评估5.2 积极改变生活方式5.3 控制危险因素5.4 维持一个健康的体重5.5 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6.附件6.1 冠心病相关统计数据6.2 冠心病饮食指南6.3 常见药物使用说明注释:1.年龄:指个体的年龄。
2.性别:指个体的性别。
3.遗传因素:指冠心病与家族遗传相关的因素,包括基因型和遗传环境。
4.高血压:指血压持续升高。
5.糖尿病:指由胰岛功能不全或胰岛素作用不足导致的血糖慢性升高的疾病。
6.高血脂:指血液中脂质含量过高。
7.吸烟:指吸入烟草燃烧产生的有害烟雾。
8.缺乏体力活动:指身体运动量不足。
9.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指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和高糖食物。
10.过度饮酒:指长期过量饮酒。
2024版冠心病的中医药防治专家讲座pptx
![2024版冠心病的中医药防治专家讲座pptx](https://img.taocdn.com/s3/m/438776d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f.png)
冠心病的中医药防治专家讲座pptx目录•冠心病概述•中医药在冠心病防治中的应用•经典案例分析•现代医学在冠心病防治中的进展与挑战•中西医结合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优势与前景•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作用01冠心病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冠心病定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
发病机制涉及脂质代谢异常、内皮损伤、炎症反应等多个环节,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临床表现及分型临床表现胸痛、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出现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分型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可分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类型。
危险因素与预防策略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等。
预防策略控制危险因素,如降压、降脂、降糖治疗,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理平衡等。
同时,中医药在冠心病防治中具有独特优势,如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等方法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02中医药在冠心病防治中的应用针对冠心病的不同证型,采用相应的治则和治法,以治本为主,兼顾治标。
标本兼治辨证论治整体调节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证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通过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脏腑功能等,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
030201中医药治疗原则与方法由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等组成,主治胸痹心痛、心悸怔忡等。
血府逐瘀汤由瓜蒌、薤白、半夏等组成,主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等。
瓜蒌薤白半夏汤由丹参、檀香、砂仁等组成,主治心血瘀阻所致的胸痹心痛、心悸不宁等。
丹参饮常用中药方剂介绍拔罐疗法通过在背部等相关部位拔罐,造成局部瘀血,以通经活络、行气活血,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气血运行,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
常用穴位有内关、心俞、膻中等。
饮食疗法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以食疗辅助药物治疗。
冠心病健康知识讲座ppt课件
![冠心病健康知识讲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9552d0680203d8ce2f24ce.png)
12 12
如何预防冠心病
• 预防冠心病最重要的是改变不良的生 活方式。1992年在加拿大发布的维多 利亚心脏宣言,提出了心脏健康的四 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 限酒和心理平衡。
16 16
冠心病的中医治疗
1、心阴虚损:冠心病者多见于老人,而老人常见素体阴 虚。在病变过程中,多易出现阴虚尤其是肾阴虚的症候, 久之阴损气伤,或气虚津液生成不足,都可出现气阴两 虚的症候。因而适宜采用益气养阴的方法治疗。五味子、 太子参、白芍、麦冬、石斛均为常用益气养阴之品。虽 药味不多,而兼有补气、清热、滋阴、敛阳四法。 养阴能增加气血的来源,益气能行血,故益气养阴的同 时,又能促进活血化瘀的作用。太子参、五味子、麦冬 为生脉散,根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生脉散有稳定而持 久的强心作用,对已经被损伤的冠状动脉内壁有修补作 用,同时还能稳定正常的血压。
18
8 8
怀疑家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怎么办
• 怀疑家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应首先帮助患者舌下 含服硝酸甘油,并立即拨打120电话,叫救护车。 在等候救护车的时候,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6毫克, 并叫就近的社区卫生站的医生出诊到家中。 记住“时间就是心肌”,尽早开通与梗死相关的闭 塞的血管就可以使心肌的损伤降到最小,而这些措 施必须在发病后数小时之内实施。
4 4
心绞痛发生的特点
• 第一是疼痛的部位和时间。典型心绞痛疼痛 的部位在胸部正中胸骨后,疼痛可以放射到 左手臂、背部、下颌、颈部及上腹部/胃部。 疼痛有紧缩感和压迫感。患者胸前区的疼痛 或不适可持续3~5分钟,但很少超过15分钟。 疼痛多在清晨发生。
11“冠心病防治”知识讲座
![11“冠心病防治”知识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029461e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3.png)
11“冠心病防治”知识讲座冠心病防治知识讲座章节一:冠心病的概述1.1 冠心病的定义和病因1.2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1.3 冠心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章节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2.1 高血压和冠心病2.2 高血脂和冠心病2.3 吸烟和冠心病2.4 糖尿病和冠心病2.5 肥胖和冠心病2.6 缺乏运动和冠心病2.7 高龄和冠心病2.8 其他危险因素章节三:冠心病防治的基本原则3.1 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3.2 药物治疗的作用和原则3.3 冠心病的手术治疗3.4 心脏康复的重要性和方法3.5 健康教育和宣传的作用附件:附件一:冠心病防治常用药物解析附件二:冠心病的心脏康复计划附件三:冠心病防治常见问题答疑法律名词及注释:1.冠心病: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血管疾病。
2.高血压:一种持续性的血压升高疾病。
3.高血脂: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含量过高。
4.糖尿病:一种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异常或不敏感导致的高血糖病症。
5.心脏康复:通过运动、药物和心理支持等手段帮助冠心病患者康复的综合性治疗。
1.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2.STATIN类药物: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3.β受体阻滞剂:可减慢心率,降低心脏负荷,预防心绞痛发作。
4.钙离子拮抗剂: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
5.ACE抑制剂或ARB:可降低血压,减少心脏负荷,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
附件二:冠心病的心脏康复计划1.阶段一:医学评估和初步指导,包括病情评估、健康风险评估等。
2.阶段二:运动康复,包括体力活动、耐力训练等,帮助患者提高体能。
3.阶段三:心理康复,包括心理咨询、情绪管理等,帮助患者恢复心理健康。
4.阶段四:社会康复,包括职业指导、社交支持等,帮助患者重返社会。
1.冠心病预防方法有哪些?2.冠心病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3.冠心病的运动方式有哪些?4.什么是心脏康复,对冠心病患者有什么好处?5.如何正确服用冠心病常用药物?以上是针对冠心病防治知识的讲座内容,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全面的了解和指导。
冠心病科普讲座PPT
![冠心病科普讲座PPT](https://img.taocdn.com/s3/m/98a8782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a.png)
应对冠心病
健康生活方式:戒烟、均衡饮食、适度 运动、控制体重。 定期体检:定期检查心脏功能、血压、 血脂和血糖等指标。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冠心病科普讲座PPT
目录 介绍冠心病 预防冠心病 冠心病的治疗 生活方式与冠心病 冠心病的并发症 应对冠心病
介绍种心脏 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导 致心肌缺血所引起的疾病。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 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等。
介绍冠心病
冠心病的症状:胸痛、气短、心悸等。
冠心病的并发 症
冠心病的并发症
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完全堵塞导致 心肌细胞坏死。 心力衰竭:心脏无法泵出足够的血 液以满足身体的需求。
冠心病的并发症
心律失常: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律。 心脏骤停:心脏停止跳动,需要紧急救 治。
应对冠心病
应对冠心病
接受心脏康复:参加心脏康复 计划,进行定期的运动和心理 支持。 遵医嘱用药:按照医生的指导 用药,定期复查,调整用药方 案。
冠心病的治疗
心脏康复:通过运动、心理支持和教育 来改善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
生活方式与冠 心病
生活方式与冠心病
戒烟:尽量避免吸烟,避免被 动吸烟。 饮食建议:减少高脂肪、高盐 和高糖的食物摄入。
生活方式与冠心病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减轻心脏 负担。 健康心态:保持积极的心态,避免长时 间的压力和焦虑。
预防冠心病
预防冠心病
健康饮食:控制摄入盐分和饱 和脂肪酸,增加摄入蔬果和全 谷物。 定期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 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预防冠心病
管理风险因素: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 水平,戒烟等。 保持健康体重:通过均衡饮食和适度运 动来控制体重。
冠心病的治疗
高血脂与冠心病的关系与防治方法
![高血脂与冠心病的关系与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7c0ae8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4a.png)
高血脂与冠心病的关系与防治方法概述:高血脂是指人体内胆固醇和三酸甘油酯的水平超过正常范围,这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
高血脂与冠心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高血脂不仅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还会加速血管粥样硬化的进程。
本文将探讨高血脂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并介绍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方法。
一、高血脂与冠心病的关系1.1 高血脂的定义和分类高血脂是指人体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等异常升高,在正常情况下应当低于一定范围。
根据不同类型和含量,高血脂可分为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混合性高血脂以及单纯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1.2 高血脂与冠心病的发病机制高血脂是导致冠心病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在过量情况下,会沉积于动脉壁内,形成血管粥样硬化斑块。
当斑块堵塞了冠状动脉时,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1.3 高血脂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大量的临床实验证据表明,高血脂与冠心病具有明确的相关性。
许多研究发现,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水平与冠心病的风险呈正相关关系。
而通过控制高血脂水平可以显著降低患冠心病的风险。
二、预防与控制2.1 调整生活方式2.1.1 合理饮食:建立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减少摄入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食物,增加富含膳食纤维、低脂肪和高维生素的食物摄入。
例如,合理控制肉类食物、加强蔬菜水果的摄入等。
2.1.2 健康运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能有效减少三酸甘油酯的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进而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2.2 药物治疗如果调整生活方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或患者本身存在其他高危因素,医生会考虑使用药物来控制高血脂。
常用的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和纤维酸类药物等,可以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或加速胆固醇代谢来达到降低血脂的目的。
三、控制并减少冠心病风险3.1 持续监测血脂水平对于已经诊断为高血脂或冠心病的患者来说,定期监测血脂水平非常重要。
冠心病中医知识讲座内容
![冠心病中医知识讲座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0762483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8.png)
冠心病中医知识讲座内容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的发生和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
中医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医学体系,对冠心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独到的见解和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以讲座的形式,介绍冠心病中医知识,包括病因、病机、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冠心病的病因。
按照中医的理论,冠心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生活习惯不规律等。
情志不畅指的是情绪波动大、长时间的愤怒、焦虑、忧伤等有害情绪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
饮食不节主要指的是长期高脂高糖、高盐饮食,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易形成血栓。
生活习惯不规律主要包括长时间久坐不动、睡眠不足等,这些不良习惯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冠心病的病机。
中医认为,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心脏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的。
在中医理论中,心脏是人体的“君主”,它负责主管血液循环。
当人体气血运行不畅时,会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形成冠心病。
此外,中医还将冠心病归类为“瘀血病”和“痰瘀病”,瘀血病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痰瘀病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等症状。
针对冠心病的治疗,中医采用了独特的方法。
首先是草药治疗。
中医常用的一些草药具有活血化瘀、疏通心脉的作用,如桃仁、红花、川芎等。
这些草药可以改善心脏供血不足的状况,减轻心绞痛、胸闷等症状。
除了草药外,中医还注重调整患者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
中医认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合理的饮食结构对于治疗冠心病至关重要。
建议患者保持适度的运动,避免长时间久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合理安排饮食,减少高脂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
除了治疗,中医还强调冠心病的预防。
预防冠心病的关键是改善生活方式和提高自身免疫力。
中医认为,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对于预防冠心病非常重要。
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增加体力活动,可以促进心脏血液循环,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
此外,中医还强调饮食的调整,主张“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减”的饮食原则,即多吃谷物和新鲜水果,适量摄入瘦肉等动物蛋白,减少对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高血脂、冠心病、高血压的营养PPT
![高血脂、冠心病、高血压的营养PPT](https://img.taocdn.com/s3/m/9df4536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29.png)
建议的健康饮食
全谷物食品
如糙米、全麦面包,富含纤维和维 生素。
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鱼类
如三文鱼、鳕鱼,对心血管健康有 益。
绿叶蔬菜
如菠菜、羽衣甘蓝,富含维生素和 矿物质。
需要避免的食物和饮料
1 高盐食物
2 高胆固醇食物
如腌制食品、方便面,可导致高血压。
高血脂、冠心病、高血压 的营养PPT
在这个PPT中,我们将探讨高血脂、冠心病和高血压的营养知识。了解这些疾 病的定义、病因和症状,并给出建议的健康饮食和保持身体健康的其他建议。
Hale Waihona Puke 高血脂、冠心病、高血压的定义
高血脂
指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过高,容易导致动脉硬化的疾病。
冠心病
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氧,可能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2 健康饮食选择
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是推荐的选择。
3 全面的健康策略
除了饮食,锻炼和减轻压力也很重要。
如动物内脏、黄油,有利于血脂升高。
3 高糖饮料
如汽水、果汁饮料,对血压和血糖不利。
保持身体健康的其他建议
1
定期锻炼
如散步、有氧运动,可提高心血管健康。
2
控制体重
保持适当的体重,有助于预防疾病。
3
减轻压力
通过放松技巧、社交活动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
结论和要点
1 饮食影响健康
营养对高血脂、冠心病和高血压有重要影响。
高血压
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容易造成心脏、血管等多种并发症。
相关病因和症状
1 病因
2 症状
高盐饮食、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遗传因素等。
高血脂防治专题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高血脂防治专题知识讲座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dc5d0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16.png)
与氯沙坦比较
与其它对照药物比较,伊贝沙坦降压幅度的增加值(mmHg)
P=0.022;
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n=116);氯沙坦(n=62);利尿剂(n=119); b受体阻滞剂(n=131);钙拮抗剂(n=124);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伊贝沙坦和氯沙坦除外(n=47)
高血脂防治专题知识讲座
高血脂
我国的一项大规模调查表明血浆总胆固醇≥180mg/dl(4.66mmol/L)其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就大大增加,并据此作为中国人的正常血脂上限。 既然高血脂是重要的发病因素,那么血脂是否越低越好呢?答案亦是否定的。国外的一些调查发查显示当血浆总胆固醇≤140mg/dl(3.63mmol/L)后,老年人预期寿命并没有增长。虽然血脂低于一定程度死亡率不降反升的原因至今不明,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胆固醇和甘油三脂都是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高血脂的分布状况
中国人群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患病率虽然尚低于多数西方国家,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群平均的血清TC水平正逐步升高。与此同时,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的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在我国也十分常见。调查发现中国人群血清脂质水平和异常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血清TC和LDL-C升高率的分布特点是城市显著高于农村,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富裕农村高于贫穷农村,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提示我们在经济转型期血脂异常防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TC和LDL-C升高率在男性和女性都随年龄增高,到50~69岁组到高峰,70岁以后略有降低,50岁以前男性高于女性,50岁以后女性明显增高,甚至高于男性
血脂的准确检测
血脂(蛋白)的测定可明显受实验室和受检者取血时状况的影响。抽血应在保持平素饮食半个月、禁食12小时后进行,前一天不饮酒和作剧烈活动;正常情况下,血脂(蛋白)水平可有增减10%的波动,实验室允许有3%-5%的变异。
中医预防冠心病讲座内容
![中医预防冠心病讲座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4c3e5b7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fa.png)
中医预防冠心病讲座内容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于冠心病的预防,中医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中医预防冠心病的要点。
一、合理饮食中医认为,冠心病的发生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合理饮食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1. 控制总热量摄入过多的热量摄入会导致体内脂肪堆积,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建议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活动量,合理控制总热量的摄入。
2. 选择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容易导致血脂升高,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建议选择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
3. 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富含纤维的食物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建议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富含纤维的食物。
4. 适量摄入高蛋白食物适量摄入高蛋白食物有助于维持血管弹性和心脏功能,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建议选择鱼、禽肉、豆类等高蛋白食物。
二、适度运动中医认为,适度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从而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1.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不同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不同,因此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低强度的运动。
2. 坚持运动运动的效果需要长期坚持才能体现出来。
建议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三、情绪调节中医认为,情绪的不稳定和过度紧张会对心脏和血管造成不良影响,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1. 学会放松自己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旅游等方式放松自己,减轻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2. 避免过度劳累过度劳累会导致心脏负担过重,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
建议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四、中药调理中医药在预防冠心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调理方法。
1. 降脂药物中医认为,高血脂是冠心病的重要诱因之一。
可以选择一些中药降脂药物,如大蒜、红曲等,能够有效降低血脂水平。
2. 活血化瘀药物中医认为,血液循环不畅会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关注高血脂专题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关注高血脂专题知识讲座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250f9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e9.png)
关注高血脂专题知识讲座
35
“达标”使心脑血管事件减少50%
• 一项达标研究的启示
– 在该达标研究中,冠心病患者血脂达到 LDL-C<100mg/dL的目标,与未达标的病人 相比,总死亡率和各种心脑血管事件均降低 50%左右
GREACE研究
关注高血脂专题知识讲座
36
他汀类药物要长期坚持
• 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慢性代谢异常,目前 只能靠药物控制。如果停药,多数病人的 胆固醇水平在1~2周后又回升到治疗前水 平
从现在开始, 关注高血脂、防患于未然
关注高血脂专题知识讲座
55
什么是血脂?
关注高血脂专题知识讲座
TC TG
56
什么是高血脂?
• 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 水平升高
• 主要包括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 症
赵水平《临床血脂100问》第15页
关注高血脂专题知识讲座
57
高胆固醇血症危害更大
28
诊断高胆固醇血症的标准
LDL-C水平
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 ≥ 120mg/dl
术后、冠心病+糖尿病、 卒中+糖尿病
冠心病、中风或 ≥ 100mg/dl 糖尿病
有2个及以上危险 因素(高血压、肥 胖、吸烟、家族 史、老龄)
0-1个危险因素
≥ 130mg/dl ≥ 160mg/dl
TC水平 ≥80mg/dl ≥ 160mg/dl ≥ 200mg/dl
关注高血脂专题知识讲 座
患病率高,未受重视
• 我国现有1.6亿高血脂患者,但很多人并 未重视
关注高血脂专题知识讲座
2
高血脂危害严重
关注高血脂专题知识讲座
3
致残、致死率高
高血脂症与冠心病的关联PPT
![高血脂症与冠心病的关联PPT](https://img.taocdn.com/s3/m/d47b4ca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1.png)
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严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冠状 动脉搭桥术、血管成形术等,目的是改善冠状动脉血流,提高心 肌供血,减轻心肌缺血。
高血脂症与冠心病的关联
相互影响
高血脂症与冠心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影响,两者相互作用 ,加重病情。
共同因素
高血脂症和冠心病都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例如,高脂饮食、 缺乏运动、吸烟等。
高血脂症与冠心病的 关联
高血脂症是血脂异常的疾病,是导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本讲座将探讨高血脂症与冠心病的关系,以及高血脂症患者如何预防和控制 冠心病。
gg by gadssf gdafS
什么是高血脂症?
1 1. 血液中的脂肪含量过
高
2 2. 影响身体健康
高血脂症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负
高血脂症是指血液中胆固醇、
总结高血Βιβλιοθήκη 症与冠心病密切相关,控制高血脂症可以有效预防和延缓冠心病的发 生发展。
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我们可以将高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降 低患冠心病的风险。
饮食调理
限制饱和脂肪和胆固醇
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例如肥肉 、动物内脏、奶油和蛋黄。
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多吃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如橄榄油、亚麻籽油、坚果和 种子。
控制糖分的摄入
限制甜食、含糖饮料和加工食品 的摄入。
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和水果富含纤维、维生素和 矿物质,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 。
运动锻炼
良好睡眠
每天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 避免熬夜和睡眠不足。
药物治疗
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降低血脂水 平,降低冠心病风险。
贝特类药物
贝特类药物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HDL),降低低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LDL)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精品高血脂和冠心病之一----血脂的基本知识应一位网友的要求,下面的时间和大家一起谈谈高脂血症和降脂药物如今高血脂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医生常常会跟你说你血脂升高,要小心冠心病,脑梗塞。
各种报刊杂志每天都有很多篇幅刊登关于高血脂的文章,确实高血脂与冠心病,脑中风关系密切,研究成果日新月异,而病人朋友常常被各种信息混淆搞得一头雾水,耽误了正确有效的治疗。
下面我先简单介绍高血脂的基础知识。
血脂血脂形象的说,就是血液中的脂肪成分,主要包括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他们在血液中不能以单独的形式存在,必须与其他物质例如蛋白质一起组成复合物才能在血液中运输。
例如胆固醇常常与一些蛋白结合在一起形成脂蛋白,根据这些脂蛋白密度不同可以分为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
我们来看以下我们医院血脂五项的化验单(见图)第一行是甘油三酯,英文缩写TG,说的是血液中总甘油三酯水平第二行是总胆固醇,英文缩写TC,说的是血液中总胆固醇水平第三行是高密度脂蛋白,英文缩写:HDL-CHOL,测定的是高密度脂蛋白这种复合物中所含的胆固醇水平,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好胆固醇”,它的升高有利于保护血管,但进一步的关系还没研究清楚,目前有一些不同的看法第四行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英文缩写:LDL-CHOL,测定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这种复合物中所含的胆固醇水平。
目前研究已经非常明确,这种成分是引起血管损害的最大元凶,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坏胆固醇”,是我们医生最关心的指标,也是我们的第一治疗目标第五行是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英文缩写:VLDL-c,测定的是极低密度脂蛋白这种复合物中所含的胆固醇的多少。
它也对血管有一定损害,在糖尿病人体内常常升高。
说到这里,我要纠正很多病人的一个误解,我的很多病人以为血脂仅仅就是指甘油三酯不包括其他东西,因为他们看到那上面有一个“酯”字,他们只顾得盯住甘油三酯的浓度,结果把危害更大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这两个指标忽视了。
常常出现这样的场面,有的病人胆固醇都好高了,我就跟他们说,你的血脂高啊,他说,不对啊,我的血脂不高啊,一边说一边指着甘油三酯的数值。
这个化验单后面三行是英文代码,大家可能记不下来,其实只要学过一点点英文的都能够理解,例如LDL-CHOL,第一个L字母就是英文low(低)的缩写,第二个字母D就是英文density(密度)的缩写,以此类推,其他也就好理解了,这样,大家也就容易记些了作为普通百姓,没有能力和精力了解血脂的复杂成分与代谢,但大家要记得,低密度脂蛋白(就是那个LDL-CHOL)对身体危害最大,要想办法把它的浓度降下来,其次是总胆固醇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这两个指标也是低点好,而高密度脂蛋白则是不能太低,我们希望它能高点,甘油三酯对血管也有危害,但不及上面说的那些,轻中度的升高不必太在意,可以以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综合治疗为主,还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作为主要治疗目标。
以上的化验单来自我的一位病人,在这里,请允许我向她表示诚挚的谢意,谢谢你!下次谈谈什么叫高血脂,它有什么危害。
血脂当然是身体的正常成分,人体血液中肯定有一定成分的血脂存在,但是过高浓度的血脂对血管壁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在血管内壁形成了斑块,这就是高血脂的危害。
在血脂这些成分中,对血管影响最大的就是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已经有相当多的研究证实,低密度脂蛋白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祸首,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启动因子。
下面这张图有利于大家理解整个心血管事件是如何开始如何发展最终导致临床疾病的,其中低密度脂蛋白沉积到血管内皮下边就是启动机制。
许多调查发现它的浓度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成明显正相关,也就是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越高,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越大。
应该说说高血脂这个说法不是很准确,应该说血脂紊乱更合适,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血脂成分都对血管有坏处。
对于高密度脂蛋白,现在认为它高一点对血管有保护作用,临床上的高血脂病人常常出现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低,所以叫做血脂紊乱更贴切。
不过目前大家还是约定束成,采用高脂血症这个说法。
高脂血症本身不会引起病人特别不适,病人不抽血检查根本不会察觉到。
主要的是对血管的损害,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疾病例如冠心病,脑梗塞等,而这又是一个长期的悄无声息的过程,从低密度脂蛋白沉积到血管最终到引起临床表现,可能是数年或十多年,可以说“潜伏”的相当深,我们常常察觉不到,所以我们把高脂血症形象的叫作“无声的杀手”。
高脂血症的治疗这里牵涉到几个问题,例如什么程度的高脂血症需要治疗,怎么治疗,是否要长期服药等等第一个问题,什么程度的高血脂需要治疗,许多病友常常拿着血脂化验单来问我,他们说其他科的医生说我的血脂水平正常,不需要治疗,你为什么要我吃药?的确,按照这个化验单上面的正常值,他的血脂确实是正常的,例如某个冠心病人,有过冠脉支架植入的病史,他的低密度脂蛋白是3.2mmol/L,按照化验单上面的范围:1.9-3.3mmol/L,应该是正常的,怎么到了我这里就要吃降脂药呢?这个原因说起来可就话长了,这其实反映了一个医学界对血脂和冠心病的关系的认识过程,以前不知道高血脂和冠心病的关系,只是简单的统计人群中的血脂范围规范了正常值。
之后我们发现,血脂越高,冠心病发病率越高,两者成正比关系,而血脂越低,冠心病,脑梗塞发生率越低,同样许多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使用降脂药物使血脂水平下降可以使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下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血脂越低,心脑血管市事件越少发生,所以我们对血脂要求越来越高了,可不仅仅是符合化验单上的正常值就OK了。
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降血脂治疗是为了预防心脑血管事件,而不同的人群,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不同,风险越大,我们治疗越积极,对血脂的要求越严格,这样才能达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
因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危害最大,我们临床上主要以这个指标为第一控制目标,我国血脂防治指南按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把病人分为这么几个层次,作出不同的要求:极高危:顾名思义,这类人群非常危险,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甚至死亡的机率较高,那么那些病人属于这个范围呢: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急性脑梗塞或者冠心病同时合并糖尿病,有冠脉支架植入病史,对于这类人群,我国的血脂防治指南要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2.07mmol/L以下,如果您是这一类人群,只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2.07mmol/L,都还是没有达标。
知道了只一点,大家看看之前我说的那个病人,他就是属于极高危组,低密度脂蛋白3.2mmol/L,虽然在化验单上面的正常值内,但是按照指南还没有达标需要进一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高危人群:这类指的是稳定的冠心病或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及糖尿病,他们的目标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mmol/L低中危人群:这类人群指的是有各种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群,例如高血压,吸烟,血管疾病家族史,不良生活习惯,肥胖等等,根据高危因素的多少可区分低危和中危,但在临床上,我常常将他们放在一起,按照中危的标准处理,他们的标准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3.1mmol/L以下。
而这样一个危险度分层策略其他非心血管病专科的医师不一定清楚,所以他可能对着化验单上附有的正常范围说你的血脂水平正常不需要治疗,这样就会耽误了治疗。
咱们接着上次说的,既然高血脂危害这么大,被称为无声的杀手,那该怎么治疗呢?下面我们谈谈第二个问题:怎么治疗怎么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和改变生活方式,我们和病人一样当然希望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就把血脂控制下来,但可惜的是,仅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例如适当运动,合理饮食,戒烟,很难达到目的,更何况,现在对血脂的要求是更低更好,就我在临床所见,单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达到血脂要求的,那是少之又少可以说,比大熊猫还要稀少。
一是病人很难坚持长久,这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同时环境的要求也很重要,而且样样都不吃,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了,大家说呢?二是即使有所下降,也绝达不到我们在上面谈到的降脂目标。
就我的经验认为,就个体而言,人的血脂水平主要取决于遗传,例如我父母的情况就是这样,我母亲饮食非常清淡,同时不吸烟,适当锻炼,但是她的血脂水平就是高,而我父亲却吸烟,最爱吃红烧肉,从不运动,可是每次抽血血脂都是很低,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直在2.07mmol/L以下。
科学研究表明,血液中的胆固醇中的70%是来自于体内自己合成的,也就是说,你就是滴油不沾,同样会有胆固醇生成,对胆固醇的总量影响不大。
血脂水平的高低可能与体内代谢血脂的酶的水平有关,而这又是遗传决定的。
所以说,如果您不幸是属于遗传决定了高血脂的人群,可能不可避免的需要吃药。
目前得到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据支持,疗效得到公认的就是他汀类药物。
就是医生常常开的什么什么他汀,例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等等。
下面是市面上常见的他汀类药物的化学名,商品名,剂量,用法(见表)。
其它还有一些其它类型的降脂药物,例如烟酸,贝特类,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降脂作用,例如贝特类用于降低甘油三酯效果较好,烟酸用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效果较好,但是由于前面说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才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最危险因素,而这些药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用远远不及他汀类,同时没有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它们能在降低血脂的同时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所以目前仅仅局限于一些特定人群,例如贝特类药物用于单纯甘油三酯明显升高的患者。
第三个问题大家常常问道:就是降血脂药物需不需要长期服用,许多患者通过服用他汀类药物,血脂已经控制好了,就自行停药了,过了不久,血脂又升上来了,于是反反复复。
可以肯定的说,对于一个高血脂的病人,如果停用降脂药物,血脂水平会逐渐升高到之前水平。
就目前的医学技术,对付高血脂,还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没有说吃一段时间药,血脂下来了,就不用管了,血脂就永远正常了。
因为刚才说过,高血脂和遗传有很大关系,对于遗传基因,我们还没有太多办法。
目前绝大多数病人通过每天服用半片到一片他汀类药物就可以维持血脂正常,药物本身副作用极少,很少有病人不能耐受或出现肝肾功能损害需要停用,通过把血脂控制在目标水平以下,以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就会明显下降,何乐而不为呢?作为他汀类药物的典型代表:阿托伐他汀(立普妥),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药物,这就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我经常说这样一个比方来说明这个道理:这个血管就像珠江河道一样,珠江河水就是血液,珠江中的各种渣滓就是血脂,主要是指低密度脂蛋白,我们每天都要派渣滓船来清理这些渣滓,就好像服用降脂药物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一样的道理,这个清理工作是每天都要进行的。
如果偷懒,隔好久才去清理,那会怎样,那会导致珠江河的渣滓越来越多,最终导致堵塞河道,甚至损害河道,到那时怎么办,恐怕服用降脂药,也就是简单的渣滓船搞不定呢,只能花大价钱,搞大动作,使用大型设备来清理淤积的渣滓才行,这就类似于到了心肌梗死的时候花大钱,来通波仔,放支架,又花钱,又伤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