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改革开放十四年社会经济发展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莞改革开放十四年社会经济发展综述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东莞市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充分发挥地理和人文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同步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东莞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尤其是198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以超前发展的战略眼光,采取“全党抓,全民办,多形式集资”的办法,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高标准、高等级地进行道路建设,使全市的投资环境大为改观,到东莞发展的外商外资大幅度增加,使东莞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人民生活水平提前进入“小康”,全市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个农业县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以现代化交通和通讯网络联结起来的组团式的现代化城市。

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主要经济指标持续高速增长,初步形成一个有雄厚实力的国民经济体系。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84.00亿元,比1978年增长12.83倍;社会总产值达205.14亿元,比1978年增长18.36倍;国民收入70.00亿元,比1978年增长11.76倍;工农业总产值159.76亿元,比1978年增长20.14倍;财政收入5.62亿元,比1978年增长7.51倍;出口创汇总额9.83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23.38倍。以上国民经济6项综合指标,分别比1978年平均每年增长20.64%、23.57%、19.95%、24.35%、16.53%,超过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时期的增长速度。

14年开放改革,使全市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1992年,国营、集体工业产值是1978年的37.54倍,对国家贡献明显增强。1980年至1991年间,财政和海关、银行、保险、邮电等部门的净上缴累计26.31亿元。

二、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投资环境有较大改善。

1979-1991年,东莞用于交通、通讯、电力、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总投资62.7亿元。其中:

(一)交通11.48亿元,新建扩建桥梁111座,新筑水泥、柏油公路1600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10公里)。至1992年,全市通车公路里程2168.7公里,其中一级公路269.8公里,平均每100平方公里国土拥有公路87.97公里,分别高于台湾(55公里)和南韩(57公里)。目前,市境内广深、莞惠、莞龙、莞长、东深5条主干线已有4条扩建为超一级公路(广深公路将于1993年动工改造为6车道),13条通往各镇(区)的联网公路(总长268.8公里)正扩建改造为一、二级公路,全市33个镇区都通了车,管理区的通车率达98.7%。正在兴建的广深珠高速公路东莞路段全长47.5公里,贯穿8个镇,预计1994年投入

使用;正在兴建的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将在常平与广深准高速铁路接轨,常平将成为中国南方一个新的铁路交通枢纽。全市境内82条航道通航里程达598

公里(比1978年增加68公里),与东莞、石龙、太平、麻涌、沙田5个内河港口相联,与即将兴建的东莞深水港和太平客运码头,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二)电力12.78亿元,先后投资兴建了东莞糖厂发电厂、市电厂和虎门电厂第一期工程,新增发电能力30.6万千瓦;新建变电站25座,新增容量121.88万千伏安。1992年,虎门电厂一期工程竣工,又新增发电能力18.6万千瓦。全市完成供电量32亿千瓦时,人均年供电量2373千瓦时,比1978年分别增加19.6倍和16.22倍,用电量在全省20个市中居第四位,仅次于广州、深圳和佛山。

(三)通讯5.24亿元,先后建成了三期程控电话。1992年末,全市程控电话机106512部,比上年增长28.49%,平均每11个人拥有一部电话(广东省平均每百人拥有3.17部电话);率先建成全国第一个城乡一体化程控电话通讯网,长途电话可直拨国内250多个大中城市和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移动电话、无线传呼、图文传真、电报电传等现代化通讯系统也得到迅速发展。东莞邮电局从原来一个县级档次的普通的邮电单位,跃居全国最大20家邮电通信企业中的第10位。

(四)供水、供气1.54亿元。全市初步实现饮水和工业用水自流化,市区及大部分农村建起了自来水厂,城乡90%的人口用上了自来水;建成了鸦叫尾和茶山石油气供应站,石油气供应能力达5万户。

全市还先后建起了1000多万平方米的厂房,建成了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业区。

三、外向型工业发展迅速,成为东莞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14年来,东莞充分发挥地理、人文优势,以外向型经济为导向,以发展“三来一补”为突破口,大力引进资金、技术,使外向型工业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签订“三来一补”和“三资”企业协议12818宗,已投产的外资企业有6865家,实际利用外资16.6亿美元,引进技术设备44.68万台(套)。全市基本形成以电子家电、纺织服装、食品饮料、五金机械、建材为支柱产业的外向型工业结构。1992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22家,比上年增3家,全年实现销售产值超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有181家,其中超3000万元的有56家,超5000万元的有28家,超1亿元的有15家。“三来一补”出口3.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85%;“三资”出口4.05亿美元,增长62.5%。“三资”出口值第一次超过“三来一补”出口值。

1992年,外资利用总体规模进一步扩大,增长速度加快。全市新签各类利

用外资合同(协议)2232宗(含各作各价,下同),比上年增加596宗,增长36.43%,平均每天批准合同6.12宗。合同外资20.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4倍;实际利用外资4.66亿美元,增长78.54%,合同外资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额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在总体规模增长的同时,项目平均规模增大。1992年,全市平均每个项目合同利用外资,由上年的39.39万美元增加到93.36万美元,规模扩张1.37倍。在新签合同中,单项协议外资超过1000万美元以上的“三资”项目34宗,协议外资7.36亿美元,占全部协议外资的35.25%。14年累计,“三来一补”和“三资”企业创汇25.11亿美元。

对外贸易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出口创汇大幅度增加。1992年全市创汇总额9.8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2%;外贸出口创汇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7%,高于全省近10个百分点。1978-1992年累计外贸出口创汇18.02亿美元。

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生产条件大为改善,商品性、创汇型农业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政府没有放松对农业生产的领导。1988年,市、镇、管理区分别建立农业基金,逐年增加对农业的投入。1992年全市各级农业投资1.8亿元,比上年增长7.5%。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上年完成1387宗,整治排灌渠道6060条,总长2394公里的基础上,又完成大小水利工程1400宗,是省下达任务的2倍多;整治排灌渠道23500条6368.8公里,完成年计划投资的122.12%。造林绿化工作,在1991年通过省“达标”验收,被国家林业部、全国绿委、人事部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和林业部授予“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后,1992年又有提高。全市基本消灭荒山,林业用地绿化率达88.9%,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从1979年的14.5%提高到31%。

农业生产内部结构渐趋合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用地比例,从1978年的72:28调整为53:47。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以发展水果为突破口,大力开发农业资源,按照国际国内市场需要,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使农、林、果、畜、渔五业兴旺,农业商品率提高,创汇型农业得以发展。全市在1991年初步建立起粮食、甘蔗、荔枝、香蕉、橙柑、蔬菜、花卉、水产、生猪、禽蛋等十项农业创汇生产基地,促使农业实现基地化、集约化和优质化。1979年到1991年,全市农业创汇累计8.9亿美元。1992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23.78亿元,是1978年的7.09倍(比上年增长5.89%)。其中,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各业产值全面增长;农业商品率75.77%,比上年提高2.21个百分点;农村经济在工业化进程中,二三产业得到有效发展。农村社会总产值117.38亿元,比上年增长37.05%。其中农业增长11.83%,农村工业增长47.87%,建筑业增长1.02倍,交通运输业增长25.11%,商饮业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